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一、情景导入、引入课题【图片导入】:出示一幅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图片: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它看上去就像由很多像水泡一样的薄膜材料一块一块连接而成,设计师的设计灵感就来源于一百多年前的欧洲一位爱玩泡泡的科学家罗德.科尔文提出的“气泡理论”。他说:其实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是由很多像气泡一样的微粒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结合而成的。科学家给这些构成物质的微粒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分子和原子。今天,我将和同学们一起进入微观世界,去探索其中的奥秘。(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并引出本课题。)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1.探究物质的微粒性:图片展示: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到的苯分子的图像,移动铁原子写出的两个汉子:原子。归纳出:分子和原子是真实存在的。(设计意图:采用图片展示、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分子、原子的微观世界,使学生感受到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2.探究分子的特征:(一)、分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x10-26Kg,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从而归纳出分子的第一个性质: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二)、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活动与探究】二:氨分子运动。同学们你想亲自体验一下分子是怎样运动的吗?请你能根据老师提供的仪器、药品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问题与思考】:分子的运动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演示实验】:品红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扩散。实验后得出结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设计意图:让学生设计实验亲自探究,认识分子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参与意识。)(三)、分子间有间隔1、【情景问题】:“等式1+1=2”会成立吗?25ml水+25ml酒精=50ml正确吗?2、【学生实验】:25ml水与25ml酒精混合。3、【问题与思考】:由以上看到的现象你得到什么结论?4、结论:分子间有间隔。5、【问题与思考】:分子的间隔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分子间隔大小能改变吗?学生实验:验证气体分子间间隔比液体分子间间隔大。由两位同学各拿两支医用注射器,一支吸空气,一支吸水,两者等体积,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活塞慢慢推压,然后交换做,做完后谈谈感受。6.【图片展示】:动画模拟:气体、液体、固体分子间间隔大小的比较。【结论】:气体分子间间隔>液体分子间间隔>固体分子间间隔【问题与思考】:物质为什么有热胀冷缩现象?【师生小结】:分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四)、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教师演示实验:魔术(花开花谢)。表演结束后提出问题:花开花谢说明了分子具有哪些性质?从而归纳出分子的性质4: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课件出示习题。2、巡视指导边做练习边回答。(设计意图:巩固、深化知识。)四、课堂总结,分享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小组讨论归纳回答加强对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学情分析:分子、原子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并不完全是陌生的,在物理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一些关于分子的知识。由于分子看不见也摸不着,学生要真正建立明晰的分子概念是较为困难的。所以,本节课要带领学生进入微观世界,首先认识分子的客观存在;然后建立微观粒子模型,体会它与宏观物质不同,掌握用微观理论解释宏观变化。因此本课题是学生学习化学以来的第一次分化点。所以如何让学生能比较轻松愉快地接受微观知识,对后续学习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是非常重要的效果分析:本节课有两个演示实验,三个学生实验。学生实验易于操作,现象明显。学生能根据现象获取结论,从而降到了难度。学生很感兴趣,始终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所以学习效果很理想。【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分子和原子》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本节课的内容是继前面两个单元学习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为进一步探究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奠定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题内容安排两课时完成,本节课完成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分子和原子的概念,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教学难点: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观课评课记录组别化学出课人王培培出课时间2016.5.27课题九上3.1分子和原子评课人王晓霞、郭丽、李文燕等8人评课时间2016.5.27评课纪实一、出课人设计说明由于分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学生要真正建立明晰的分子概念是较为困难的。所以,本节课要带领学生进入微观世界,首先认识分子的的客观存在;体会它与宏观物质不同,掌握用微观理论解释宏观变化。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情景激发,用一些宏观现象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二、教师点评1本节课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过程清晰,教学形式符合学科、学生特点,启发诱导符合学生实际。且引入方面很有独特之处,教学环节紧凑任务明确。首先通过水分子的质量和一滴水中水分子的个数可以知道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然后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了分子在不停的运动,通过了教师演示品红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扩散知道了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再是通过学生将等体积酒精与水的混合知道了分子之间有间隔,又通过用注射器压缩等体积的空气和水来探索分子间间隔大小的不同,最后通过教师魔术实验,让学生得出了不同分子性质不同的结论。学习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实验中尝到成功的喜悦;通过讨论、交流、归纳等,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开拓创新精神的能力。三、教师点评2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体现教学内容的手段,教学方法包括教法和学法两部分。王老师在这节课中教学方法运用得当,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节课体现启发式教学原则和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会学的目的。让学生参与尝试、猜想、试验、探索与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与思维品质。四、总评王老师教学基本功非常扎实,教学上充满激情,很有创新意识,深受学生喜爱。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层次比较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不应当都以定论的形式呈现,而是应当给学生提供进行探索性的学习的机会,作为教师需要的是加以适当的点拨。分子的性质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运用学生实验探究的方式,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观察、思考和讨论交流,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不仅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会了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有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纵观这节课,可以发现,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老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个课堂的组织者、学生情感的唤醒者。在这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学习情绪,感受了学习化学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教学永远是一种追求完美的艺术。我们每个人都要不断追随完善,逐渐走向成熟、完美。主持人签名:***评测练习:1、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微粒之间有空隙的是() A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酒精和水混合,总体积变小 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海绵能吸水2、香水、汽油为什么要密封保存?3.连连看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间有间隔给篮球充气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糖是甜的,醋是酸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4、打开食醋瓶盖时,闻到了刺激气味,表明微粒在_________;食盐能溶解在水里,说明组成物质的微粒间。5.选择左栏的“实验现象”和右栏“解释”之间相关的项填在答案栏中。实验现象解释答案(1)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100mLA.分子很小(1)()(2)酒香不怕巷子深B.分子之间有间隙(2)()(3)一滴水中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C.分子在不断的运动(3)()课后反思:本节课看起来好似没多少内容,但这些知识要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而不是通过书面文字被迫接受是难点。由于分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学生要真正建立明晰的分子概念是较为困难的。所以,本节课要带领学生进入微观世界,首先认识分子的的客观存在;体会它与宏观物质不同,掌握用微观理论解释宏观变化。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情景激发,用一些宏观现象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实验有三个,易于操作,现象明显,学生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了结论,水到渠成。其中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的实验做出了改进,更易于学生操作,也减少了因为氨分子的运动造成的污染,效果较理想。整节课还包括两个演示实验,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