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新闻文体?专题_第1页
何为新闻文体?专题_第2页
何为新闻文体?专题_第3页
何为新闻文体?专题_第4页
何为新闻文体?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何为新闻文体?专题第六章新闻文体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新闻的基础知识,掌握消息和通讯的写法教学重点:消息;通讯

教学难点:消息和通讯的写法授课时数:8本章目录第一节新闻基础知识第二节消息第三节通讯第一节新闻基本知识内容要点:一、新闻的概念二、新闻的种类三、新闻的特点四、新闻的作用五、新闻采写的方法一、新闻的概念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最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报道。1.新近已经发生2.正在发生3.早已发生4.有价值的事实二、新闻的种类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广义的新闻包括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两大类。新闻报道类主要有消息、通讯、调查报告和新闻照片等四种基本形式。新闻评论主要有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等四种基本形式。三、新闻的特点(一)广泛性(二)真实性(三)时效性(四)舆论性四、新闻的作用(一)宣传政策,指导工作(二)传播信息,沟通情况(三)舆论监督,倡导规范五、新闻采访的方法(一)采访前的准备

1.报道思想的准备2.相关资料的准备诸如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工作、事业、成就、经历、爱好、忌讳、弱点等),历史和现实状况,媒体的相关报道,报道的主题和内容,等等。资料掌握得越多,采访时就越主动。3.拟定采访计划内容包括:采访的目的,对象,问题,形式,活动,以及采访的重点,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困难,相应的措施,等等。(二)采访的方法

1.采访当事人注意事项:(1)要善于融洽关系,迅速缩短距离(2)讲究提问的方法和技巧(3)善于诱导(4)无声的采访——要学会善于观察2.召开调查会3.个别采访(三)采访应注意的问题

1.坚持实事求是2.注意热情虚心3.力求刻苦耐心4.设计好开场白5.斟酌采访用语(四)采访案例分析1.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采访邓小平2.斯诺采访火车乘客返回第二节消息内容要点:一、消息的概念二、消息的种类

三、消息的特点

四、消息的写作五、范文赏析一、消息的概念

消息是一种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尽快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客观事实的短篇新闻。消息是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最常见的一种新闻文体,也是当今社会最常见的宣传形式之一。二、消息的种类(一)动态消息

关于正在发生或者正处于发展变化的单一事物的报道就是动态消息。其特点是:主题集中,一事一报,篇幅短小,文字简练。如简讯、短波、简明新闻、标题新闻等均属动态消息。(二)综合消息

把发生在不同国家、地区或部门的性质类似的事件综合起来进行报道的新闻形式就是综合消息。其特点是:报道面宽,气势较大。(三)经验消息对某一地区、单位或部门新近出现的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典型经验的报道就是经验消息。其特点是:具有明显的典型性、概括性和指导性。(四)述评消息

述评消息又叫“新闻述评”,是一种采用夹叙夹议、边述边评方式进行新闻报道的形式。可分为形势述评、事件述评、经验述评等,是一种介于消息和评论之间的新闻体裁。三、消息的特点(一)报道迅速及时(二)叙写简短明快(三)态度客观冷静四、消息的写作(一)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1.交待要素包括事件的主人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简称“六个W”。短消息有时可以省略某些要素,但要以读者或听众明白无误为前提。

2.确定主题消息的主题是新闻事实本身所具有的思想意义,也是选择和组织材料的依据。确定主题应区别两种情况,一是新闻事实比较单纯,思想意义比较显豁。这类题材本身就体现了明确的主题,无须再作进一步的提炼和升华。二是新闻事实比较复杂,具有多侧面内容,包括多种含义的。对待这一新闻事实须仔细分析,精心提炼,才能揭示其深刻意义。(案例3)

3.选择角度所谓角度是指作者报道同一则新闻事实时不同的着眼点。在新闻写作中,选择最佳的报道角度是为了提炼恰当而深刻的主题,最大限度地体现新闻事实的价值(案例4)。选择好的报道角度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考虑:一是贴近受众,凸现人文关系。二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做到以小见大。三是独辟蹊径,敢于标新立异。4.安排结构

消息大体有三种结构形式:一是按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安排材料的时序结构。其优点是首尾完整,脉络清楚,能紧紧地吸引读者,比较适合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的新闻事件。二是按事物内部联系组织和编排材料的逻辑结构。其优点是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最常用的是第三种结构形式——“倒金字塔”式结构,即以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新闻中的多项事实,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或结论(材料)放在开头,比较重要的随后安排,再次的再向后排,依此类推,像一座倒置的金字塔。其优点是:既方便了没有时间或不愿意看完全文的读者阅读,又有利于编辑修改删节。(案例5)5.斟酌语言(1)通俗易懂应是消息语言的首要特点。(2)可依据新闻事实恰当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总之,消息的语言应该是朴实而不单调,优美而不花哨,概括而不枯燥,只有这样才能吸引读者,收到更好的效果。(二)消息的构成1.标题消息的标题是对内容最鲜明、最精炼的概括,能揭示消息主旨,对消息起画龙点睛作用,故有“消息的眼睛”之称。其意义有三:一是体现消息的主要内容;二是评点新闻事实,显露作者倾向,引领读者领悟消息主旨;三是吸引读者注意,激发抢先阅读的兴趣。因此消息标题的拟定是十分重要的。从形式上看,消息的标题有多行、双行和单行三种。(1)多行式标题适用于重大活动、重要成果或专访要闻等。由引题、正题和副题三部分组成。引题是正题的基础和先导,或交待形势,或说明背景,或烘托气氛。正题是标题的中心,要对消息的主要内容作简洁、鲜明的标示。副题是对正题的补充或诠释,应提要式说明消息的重要事实或事件结果。例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提出要求——(引题)

防止以国庆为名铺张浪费——(正题)鼓励和提倡用实际行动向国庆献礼——(副题)例2:干流封冻长达1100千米

——(引题)严防黄河闹“凌”灾——(正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防总和水力部已派工作组赴现场协助抢险

——(副题)

(2)双行式标题适用于新闻内容较复杂的报道。又包括两种:其一是正题之前加引题,其二是正题之后加副题。例1:贪污挪用接受贿赂——(引题)“副”局长变成了“富”局长——(正题)例2:迪斯尼“绣球”抛中香港——(正题)昨与港府达成合资建乐园协议——(副题)(3)单行式标题既无引题,也无副题,只有正题。短讯一般采用此命题形式。例如:三十三家企业获发行B股资格消息的标题除了必须符合准确、鲜明、生动、简练、新颖的基本要求外,还要注意有虚有实,虚实结合。

2.导语位于消息的开头,通常就是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它要以极其精炼的文字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及其意义表达出来,反应消息的要点和基本轮廓,所以是一则消息的精华所在。导语的写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叙述式(2)描写式(3)评议式(4)提问式(案例6)

3.主体主体是一篇消息的主干和核心部分,它紧承导语用比较鲜明的文字展开叙述新闻事实,用充足而典型的材料回答和印证导语中提出的问题,或者根据需要补充导语中未加提及的次要材料,使消息内容清晰完整,主旨鲜明突出。(案例7)写作主体除了内容充实、材料具体、层次清楚、逻辑严密之外,还应注意做到以下来两点:一是与导语保持一致,不得脱节错落;二是与导语详略有别,不得重复赘述。4.结语通常就是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一段文字,其作用是呼应导语,收束全文,升华主旨,发人深思。常见的写法有:(1)小结式(2)启发式(3)号召式(4)评论式(案例8)写作结语还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宜实不宜虚;二是避免与导语和主体重复,力求精练。5.背景

任何事物都不能凭空产生、孤立存在,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和相应的历史条件。因此,消息要正确反映新闻事实,充分体现新闻价值,尚需涉及其发展历史、所处环境及其与别的事物的联系等,这些内容统称为背景,亦称背景材料。背景可分为三类:(1)说明性材料(2)对比性材料(3)注释性材料(案例9)四、范文赏析1.《内蒙古草原生态恢复加快》

2.《克服困难夯实基础——各地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3.《苏州:买房办土地证容易了》4.我国八亿农民搞饭吃的旧局面开始发生了变化(见教材)返回第三节通讯内容要点:一、通讯的概念二、通讯的种类三、通讯的特点四、通讯的写作五、范文赏析一、通讯的概念(一)通讯的含义通讯是一种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详细而生动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涌现的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新闻事实的文体。(二)通讯与消息的联系通讯和消息都是宣传媒体中经常出现的新闻文体,在新闻报道中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第一,所报道的事情都必须是真实的;第二,这件事情必须是新近发生的,新鲜的;第三,这件事必须有足够的受众,有一定的传播价值。这三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真实性、时效性和受众性。

正因为消息与通讯存在着这些本质联系,所以通讯往往就是消息的扩充,必然有消息的内核。如果没有消息的内核,不能还原为一条消息,就不能称之为通讯,就混同于小说、散文或一般的记叙文了。小结(三)通讯和消息的区别1.从内容方面看消息大都是一事一报,而且只报道新闻事件的大致情况;通讯可以一人一事,也可以涉及众多人物和事件,而且比较注重事件过程和细节刻画。因此,通讯的内容比消息更丰富、更细致。2.从结构方面看消息有一定的格式,大都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部分组成,且标题和导语也常有一些固定模式。消息通常采用“倒金字塔”式结构。而通讯的结构跟一般记叙文相似,不拘一格,力求创新,因了题材和作者的不同,几乎每一篇通讯都可以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形式。3.从表达方式和语言方面看消息主要用叙述,描写比较少用,抒情和议论几乎不用;消息的语言一般比较平实、朴素和简洁。而通讯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除了常用的叙述、描写以外,抒情和议论也经常使用;通讯的语言丰富多彩,不乏创造性。从叙述人称上看,消息一般采用第三人称口吻,而通讯既可采用第三人称口吻,也可采用第一人称口吻。4.从写作技巧方面看消息较少使用衬托、对比、抑扬、虚实、呼应等表现手法以及比喻、排比、夸张、比拟、象征等修辞手法,而通讯则大量使用。因此消息显得凝重朴实,通讯则显得生动活泼而富有文采。5.从时效方面看两者都要求越快越好,但消息内容单纯,篇幅短小,可以更快。而通讯内容丰富,篇幅较长,采访和写作时间都比较长,因此不比消息迅速及时,对同一个新闻事件的报道常常是消息先于通讯。通讯和消息的实质性区别是所含信息的量和质。因为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沉淀,通讯所含的信息较为沉稳;但是,通讯所含的信息往往是间接的、折映式的,而消息所含的信息则新鲜、直接得多。通讯所含的信息丰富、生动,而消息所含的信息则较为简洁、明了。那么,同一个新闻事实是写成消息还是写成通讯?一般来讲,材料丰富,故事情节完整,适宜写成通讯;要告诉读者详细过程,呈现某种场景,也适宜写成通讯。否则就只能写成消息。二、通讯的种类(一)人物通讯这是一种以记人为主的通讯,着重报道现实生活中涌现出来的开拓者、改革家、英雄模范、爱国人士、知名学者等的先进事迹。通过对这些先进人物的言行、事迹的详尽描述,揭示其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非凡的精神追求,给人以教育和启发。(二)事件通讯这是一种以记事为主的通讯,专门报道国内外近期发生的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通过叙述、描写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揭示其思想意义,引出一定的经验教训。内容范围包括:重大会议报道,重要成就报道,突发事件报道,社会风尚报道,批评揭露性事件报道。(三)工作通讯这是一种以报道工作经验为主的通讯,又叫经验通讯。这种通讯通过对某地区、某部门、某单位在贯彻党的某项方针政策、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出现的成败得失的记叙和分析,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以指导和推动全局工作。(四)概貌通讯这是一种着重报道某一地区、部门、单位今昔变化,或介绍某一地方风情特色、风俗习惯的通讯,又称“风貌通讯”。其选材不局限于某个人物或事件,而是着眼于全局情况,从中选取典型事例综合报道对象的全貌,所以既是概括的又是具体的。平时在报刊上看到的“巡礼”、“纪行”、“散记”、“见闻”、“侧记”、“剪影”等均属概貌通讯。(五)小通讯这是一种通过篇幅短小、内容集中、情节生动的新闻事件,生动活泼地反映丰富复杂的人情世态、展现时代大潮的朵朵浪花的通讯,又叫“新闻小故事”。其特点是以小见大,平凡中见深刻。三、通讯的特点(一)新闻性通讯反映的必须是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真人真事,而不是作者的凭空虚构和合理想象。在此前提下,作者可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通讯的时间性不及消息严格,但也要抓紧时机尽快报道,尤其是影响重大的新闻事实。(二)评论性通讯在描述事实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发表评论,抒发感情,以揭示其思想意义,表明作者的观点和倾向。这是通讯区别于消息的重要特点。通讯的评论要紧扣人物和事件,并与叙述、描写、抒情紧密结合,做到即事生情、缘情见理,以点睛之笔突出主题,而不能象议论文那样长篇大论层层推理,以免冲淡通讯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三)生动性通讯不是文学作品,却可以运用多种多样的形象化的表现方法。在写人、叙事或报道某些情况、问题时,可以有栩栩如生的人物、曲折生动的情节、自然传神的细节、清晰可见的场景、充满生活气息的对话等。所以,通讯较之消息,更能给人以具体生动、鲜明深刻的印象,更能收到近似文学作品的感人效果。四、通讯的写作(一)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1.深入调查,选好典型(1)从政治上看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能否经得起社会实践的检验;(2)从全局出发看报道对象是否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对面上工作有无普遍指导意义;(3)从典型本身看有无具体完整的事迹和生动感人的细节。

2.选好角度,提炼主旨通讯的主旨也应符合正确、鲜明、深刻、新颖等基本要求。要提炼出这样的主旨必须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站在时代高度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能深入领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认识客观形势;必须具有较强的剖析能力和敏锐的洞察能力,能够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深知时代特点及走向;拥有一定的勇气和胆量,敢于从现实针对性强、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入手,善于从普通、平凡的题材中开掘具有深刻意义的主题思想。如,刊登于1986年6月17日《光明日报》的通讯《一个人工程师出走的反思》,通过一起发生在某个具体单位里的个别事件,迫使人们不得不认真思考一些足以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体制改革事业成败的关键问题——“有关单位、企业怎样站在全局利益的高度招贤用才?每一个有识之士,尤其是那些受党教育多年的科技知识分子应该怎样自尊、自律、自强、自爱,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改变人才分布不合理状况中,如何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人才使用、交流的政策、制度以及与之适应的体制?”等等。从而使这篇通讯的主题容量表现出很大的广度和深度。

2.选好角度,提炼主旨(2)选择新的视角即用新的材料表现老生常谈的主题,或者变换角度报道老的题材类型,以期写出新意,避免形成人云亦云或老调重弹的雷同现象。如,刊登于1981年3月26日《光明日报》的通讯《追求》,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就经过反复研究和几次修改才选准了观察、分析问题的新角度。第一稿确立的主题是:通讯主人公栾茀的坎坷遭遇,揭露“左”的错误是怎样摧残人才的。虽然掌握的材料足以表现这一主题,但这方面的文章屡见报端,再作此类报道既不新鲜也缺乏时代特征。第二稿确立的主题是:癌症不能征服的人。这个主题也不理想。后来经过深入采访,作者才发现栾茀不仅是受迫害的典型,而且是信念坚定、身处逆境仍然忘我工作的英雄,是毕生追求国富民强的知识分子的楷模。这一视角使主题伸展到建国以来我国优秀知识分子的心中,使主人公发出耀眼的光彩,使文章具有一定的深度和现实指导意义。3.写人写事,生动具体首先,要全面细致地占据事实材料,以免出现“事实不够空话凑”的毛病。其次,要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便完整地展开情节,生动地描写人和物。第三,要尽量能够使用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而非空话、套话、概念化的语言。另外,重视细节和数据也能使文章显得生动翔实。俗话说:细微之处见精神。好的细节描写往往能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思想品格。例如:《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这篇通讯,为了表现主人公吴吉昌无私无畏、献身科学的高贵精神,曾用了“日夜在棉田里观察研究,连吃饭都端着碗蹲在地头”,“有一天,他扫地发现几颗丢落的棉籽,高兴得连忙揣在怀里”等细节,从而活画出了一个“棉花迷”、“棉花疯”的感人形象。再如:《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一文中作者写了以下两个细节:一个是写他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把那只套在铜套子里的钢笔式的温度计拿到院子里放好,然后做早操。之后又把温度计拿进屋里记录当天的气温。这支温度计因为经常插进外衣右边的小口袋里,久而久之,小口袋盖布总是先磨破了。因此他爱人做衣服时就请成衣工人多做一片小口袋盖布,留着拆换。另一个是写他在临终前一天,病危时还用颤抖的手记下当天的天气情况,并记上“局记”二字,表明不是他亲自测出的气象资料。这两个细节,充分反映出这位老科学家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和鞠躬尽瘁为科学献身的可贵精神。4.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叙述是对人物、事件、客观情况等的说明与交代,人物的事迹与经历,事件的经过与结果均离不开叙述。叙述应做到脉络清楚、详略得当、主线突出、中心明确,既要把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交待清楚,又要分清主次、区别轻重,将详细叙述与概括交待巧妙结合;可以顺叙,也可以倒叙或插叙。描写:要抓住事物特征,对人物、事件、环境做绘声绘色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描写人物,要突其思想品格和先进事迹,可以从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方面入手,也可运用侧面描写和对比手法;描写细节,要注意那些看似无关紧要,却对刻画人物解释主旨具有重大意义的细枝末节;描写场景,要展示环境,烘托气氛,映衬和突出人物和事件。通讯主要是以这两种方法刻画人物、表达思想的。例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节选)在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恰当而精辟的议论和自然而真挚的抒情,以生动有力地揭示和深化原有材料的意义,表明作者的感情态度。

例如:

1983年3月1日《中国青年报》刊登的通讯《生命的支柱》,在叙述张海迪第二胸椎以下已失去知觉,脊椎严重弯曲变形,根本不能支撑身体时写道:“但是,在这个瘫软的身躯里,有一根坚强的生命支柱。这支柱,支持这个病残的青年在无情的现实中奋斗;这支柱,支持这个二十多年不会走路的姑娘,开拓出了一条广阔的生活道路;这支柱,支持这残存的三分之一上有活力的身躯,发射出光和热。”这段议论,高度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