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优质课件_第1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优质课件_第2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优质课件_第3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优质课件_第4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优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杜牧初读诗歌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huái///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歌女后庭花:曲名,《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亡国之君陈叔宝所作,后世多称之为亡国之音。注释理解诗意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靠近岸上的秦淮酒家。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诗意理解诗意“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作者是在斥责歌女吗?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合作探究领悟诗情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背景资料(803—约852年)秦淮河穿六朝古都南京(古时称金陵)城而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秦淮”也逐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秦淮河背景资料玉树后庭花陈叔宝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背景资料《后庭花》杜牧生活于晚唐时期,这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诗人一天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泊秦淮》。写作背景背景资料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一、二句写了“烟”“水”“月”“沙”“酒家”等景物,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者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勾画出秦淮河两岸迷蒙的景象,融合成一幅朦胧冷清的水色夜景,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气氛。赏析领悟诗情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堪称“绝唱”。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虑。赏析领悟诗情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对比阅读两首诗都是借古讽今。《题临安邸》倾吐了郁结在诗人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泊秦淮》中一曲《玉树后庭花》引发无限感慨,讽刺了不以国事为重,纸醉金迷的达官贵人,即醉生梦死的统治者。比较分析两首诗的异同诗歌小结《泊秦淮》通过对乱世之中统治者的昏庸无道,歌女的不知亡国之恨的描写,讽刺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晚唐统治者,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虑。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李商隐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初读诗歌宣室:汉代未央宫前殿的正室。访:咨询,征求意见。逐臣:被贬谪的大臣。这里指贾谊。才调:才华,这里指贾谊的政治才能。无伦:无人能比。虚:徒然。苍生:指百姓。注释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理解诗意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汉文帝求贤,在宣室召见被贬臣子,贾谊才气纵横,无与伦比。可惜文帝半夜移膝靠近贾谊听讲,不问百姓生计只问鬼神之事。诗意理解诗意第一、二句中的“求”“访”二字写出了文帝对贾谊的什么态度?从字面上看对汉文帝是褒、是贬?第三句中的“可怜”一词耐人寻味,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诗人可怜什么。对于汉文帝求贤若渴,夜半与贾谊促膝长谈的做法,诗人持什么态度?由此可见本诗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本首诗仅仅是为了讽刺汉文帝吗?有没有深层含义?合作探究领悟诗情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人,晚唐诗人。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有《李义山诗集》传世。李商隐背景资料(813-858)李商隐生活在唐王朝日趋衰败的晚唐时期,他对皇帝昏庸、宦官当权与藩镇跋扈深为不满。而且李商隐被卷入了牛李党争,屡受排挤,怀才不遇。《贾生》背景资料贾谊(前200—前168),汉族,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背景资料“求”“访”写出了文帝对贾谊的什么态度?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文帝对贾生的推服器重。从字面上看对汉文帝是褒扬的。赏析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体会情感“可怜”一词耐人寻味,诗人可怜什么?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文帝对贾生的推服器重。从字面上看对汉文帝是褒扬的。赏析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体会情感本诗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诗人语含讽刺,用了欲抑先扬的写作手法。诗的前两句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并赞叹贾生的才华。后面两句揭露了汉文帝不关心国计民生,自顾求仙访道的嘴脸。赏析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体会情感本首诗仅仅是为了讽刺汉文帝吗?有没有深层含义?此诗托古讽今,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丰富。既表达了对皇帝的讽刺,又抒写了自己的怀才不遇。赏析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体会情感诗歌小结《贾生》是一首托古讽今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诗人通过讽刺汉代帝王虽能求贤却又不知真贤的行为,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象,也寄寓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杨万里初读诗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理解诗意赚得:骗得错喜欢:空欢喜政:同“正”放出:这里是把行人放过去的意思。注释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理解诗意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游山的人空欢喜一场。好比行走在群山的包围之中,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马上将你阻拦。诗意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赚”“错”“放”“拦”的表达效果。如何理解“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这句诗蕴含了怎样的哲理?合作探究领悟诗情背景资料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称为“诚斋体”。杨万里(1127年—1206年)写作背景于南宋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纪行的时候。诗人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故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便被外放做官。作者途经松源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作此诗时,杨万里65岁,经历了人生的坎坎坷坷,因此能得出深刻的感悟。《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品析诗句赏析“赚”“错”“放”“拦”的表达效果。

“赚”字富于幽默风趣。一个“错”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放”“拦”两字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万山”以人的行为和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形象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写得生动,富有情趣。赏析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品析诗句这句诗蕴含了怎样的哲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为眼前的顺境所迷惑,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才能不断克服困难,履险如夷。赏析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拓展积累哲理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陆游《游山西村》——朱熹《观书有感》——苏轼《题西林壁》——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王安石《登飞来峰》——王之涣《登鹳雀楼》——杜甫《望岳》诗歌小结《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是一首哲理诗,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人生中可能会有“假突围现象”,以为原来突破过的包围不会再经历,其实,人生道路上那一圈圈的山脉,还在那里没有移动,在另一个角度等着你再走一遭。因此,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赵师秀初读诗歌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理解诗意黄梅时节:夏初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即梅雨季节。灯花:灯芯燃烧后结成的花状物。注释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理解诗意黄梅时节,处处都在下雨,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鸣。时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只好消磨时间似的用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击,震落了灯花。诗意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这首诗描绘了几幅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诗的三、四两句捕捉到了诗人怎样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细节,结合诗句分析表达效果。合作探究领悟诗情作者简介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与徐照、徐玑、翁卷并称“永嘉四灵”,人称“鬼才”,开创“江湖派”一代诗风。(1170—1219年)赵师秀体会情感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这首诗描绘了几幅画面?①梅子黄熟的江南雨季,烟雨蒙蒙,家家户户都笼罩在蒙蒙的细雨之中。②笼罩在蒙蒙烟雨中的青草池塘里,传来阵阵蛙鸣,江南的夏夜寂静而美好。赏析体会情感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这首诗描绘了几幅画面?③主人约客,耐心而又带有几分焦急地等着,本来期待的是客人的叩门声,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④主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渐渐快要燃尽,主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敲棋的动作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赏析体会情感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捕捉了诗人怎样的心理和动作,分析表达效果。“闲敲棋子”这一动作,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闲”字说明了无聊,而正在这个“闲”字的背后,隐含着诗人失望焦躁的情绪。赏析体会情感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捕捉了诗人怎样的心理和动作,分析表达效果。“落灯花”委婉地表现了灯芯燃久、期客时长的情形,诗人怅惘失意的形象也就跃然纸上了。敲棋这一细节中,包含了多层意蕴,有语近情遥、含吐不露的韵味。赏析诗歌小结《约客》这首诗采用寄情于景的写法,描绘了诗人在一个梅雨绵绵的夏夜独自期客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含而不露的寂寞之情。这是一首情景交融、清新隽永、耐人寻味的精妙小诗。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贾生》《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约客》1.诵读古诗词,读出古诗词的节奏、韵律,体会诗歌的声韵美。2.通过诵读,理解《泊秦淮》、《贾生》诗歌大意,学习“互文”“用典”等写作手法。本课目标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诵读《泊秦淮》《贾生》没有把握读准的字,要圈画出来。方法小贴士自由诵读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可这样划分:或2/3,或2/2/2/1,或2/2/1/2。韵脚诵读的重音和语调处理也应根据诗歌的情意表达而定,韵脚一般要读出延长音。朗诵方法参考示例: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代表作品有《泊秦淮》《阿房宫赋》等。

知人论世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词意注解即秦淮河,长江下游支流,相传是秦时为疏通淮水开凿。秦淮河流经的南京夫子庙一带,在六朝时十分繁华。歌女。这里指秦淮河。曲名,《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亡国之君陈叔宝所作,后世多称之为亡国之音。

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沙滩,夜晚在秦淮河岸停船,靠近一家酒馆。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在秦淮河对岸,还唱着《玉树后庭花》。翻译57烟笼寒水月笼沙58品诗“烟笼寒水月笼沙”

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笔墨非常轻淡,并非是浓墨重彩,五光十色的绚丽之景,而是朦胧冷寂的景象。

重点赏析

诗歌首句写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沙滩,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烟”和“月”既笼“寒水”有笼“沙”,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迷蒙的景象,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气氛。第二句叙事,交代“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景色是夜泊秦淮所见,并照应诗题。“夜”点明了时间,“秦淮”指明了地点,“近”酒家为下文商女吟唱《玉树后庭花》引发历史兴衰之感。

主题归旨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荒淫享乐终致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切和深深忧虑的情怀。贾生【李商隐】

参考示例: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813—858)知人论世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代诗人,代表作《夜雨寄北》《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约813—约858)。壹贰叁知人论世与温庭筠合称“温李”。其诗构思奇特,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李商隐(813—858)壹贰叁

写作背景

晚唐时期,许多皇帝,大都崇佛媚道,服药求仙,不顾民生,不任贤才,李商隐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而且李商隐被卷入了牛李党争,屡遭排挤,怀才不遇,于是他借吊贾谊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贾谊贬长沙,久已成为诗人们抒写不遇之感的熟滥题材。作者独辟蹊径,特意选取贾谊自长沙召回,宣室夜对的情节作为诗材。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即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汉代未央宫前殿的正室。被放逐的大臣。这里指曾被贬到长沙的贾谊。才华,这里指贾谊的政治才能。可惜。徒然。指汉文帝在座席上向前移动,靠近贾谊,以便更好地倾听。指百姓。

翻译

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贾谊的政治才能更是无人能比。可惜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不关心百姓只是询问鬼神之事。求贤若渴,虚怀若谷重点赏析文帝前席求访虚心垂询,凝神倾听才华横溢,无人能比贾生才调无论欲抑先扬

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人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表面上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实则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诗歌寓慨于讽,讽刺意味浓厚。重点赏析诗人借贾谊的遭遇,嘲讽了封建统治者求贤的虚伪,也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主旨归纳重点赏析《泊秦淮》《贾生》小结示范朗读疏通诗意互文诗歌情感示范朗读疏通诗意用典欲抑先扬诗歌情感七年级语文下册《泊秦淮》《贾生》《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约客》课外古诗词诵读1.诵读古诗词,读出古诗词的节奏、韵律,体会诗歌的声韵美。2.通过诵读,理解两首诗歌的大意,学习反衬等写作手法。本课目标温故知新请大家尝试着背诵《泊秦淮》、《贾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诵读《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约客》,没有把握读准的字,要圈画出来。自由诵读方法小贴士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这里是把行人放过去的意思。骗得。就。同“正”。诗词解读诗意:

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空欢喜一场。当你进入到万山深处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又马上被另一座山阻拦。杨万里(1127——1206)字:号:朝代:评价:代表作品:廷秀诚斋南宋爱国诗人《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诚斋集》《杨文节诗集》了解作者80写作背景

诗人一生力主抗金,反对屈膝投降。人生路上走得颇不顺畅,故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便被外放做官。作者途经松源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作此诗时,杨万里65岁,经历了人生的坎坎坷坷,因此能得出深刻的感悟。81主旨探究1.这首诗中,作者纠正了怎样的“下山经验”?

下山无难,心中喜欢2.作者对“下山”有什么认识?

一山放过,一山相拦823.作者对“下山”的认识引发你关于人生的什么联想?主旨探究

人生在世岂无难,人生就是不断地与“难”相斗争,没有“难”的生活,在现实社会是不存在的。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