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真核微生物_第1页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真核微生物_第2页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真核微生物_第3页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真核微生物_第4页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真核微生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章内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区别真核生物细胞结构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藻类酵母菌霉菌蕈菌内容当前第1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微生物细胞ProkaryoticCell(Bacillusmegaterium)EukaryoticCell(L-Cell)Candidaalbicans

(EukaryoticCell)当前第2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3.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的区别3.1.1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细胞无细胞核,只有原核或拟核;真核微生物细胞的主要特征是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及复杂的内膜系统;病毒属于非细胞类生物。当前第3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3.1.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1)核、核膜、染色体原核生物细胞无核膜,有一个明显的核区,核区集中了主要遗传物质,由一条与类组蛋白相联系的双链DNA构成的染色体组成。真核生物细胞则是由一条或一条以上的双链DNA与组蛋白等结合成的染色体,并由核膜包围。当前第4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2)代谢场所原核细胞没有独立的内膜系统,与代谢有关的酶如呼吸酶合成酶等位于细胞膜上,因此它的能量代谢在质膜上进行。真核细胞不仅有独立的内膜系统,还有细胞骨架,呼吸酶在线粒体中,有专用的细胞器来完成各项生理功能,如线粒体、叶绿体。当前第5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3)核糖体的大小和分布原核细胞的核糖体大小为70S,游离状态或多聚体状态分布于细胞质中。真核细胞的核糖体大小为80S,游离于细胞或结合于内质网上。线粒体和叶绿体内有各自在结构上特殊的核糖体。当前第6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70SRibosomeDuringTranslationThe70Sprokaryoticribosomeconsistsofa50Sanda30Ssubunit."S"referstoaunitofdensitycalledtheSvedbergunit.当前第7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原核生物真核生物遗传物质和复制的组装DNA在细胞质中游离DNA在膜包围的核中,只有一个核仁只有一个染色体多于一个染色体,每个染色体是双拷贝(双倍体)DNA与类组蛋白连系DNA与组蛋白连系含有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称为质粒只在酵母中发现质粒在mRNA中没有发现内含子所有基因中都发现内含子细胞分裂以二等分裂方式,只有无性繁殖细胞分裂为有丝分裂遗传信息传递可通过接合、转导、转化发生遗传信息交换发生在有性繁殖过程,减数分裂导致产生单倍体细胞(配子),它们能融合。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遗传的和细胞组装上的主要差别当前第8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细胞的组装质膜含有hopanoids、脂多糖和磷壁酸质膜含有固醇能量代谢与细胞质膜连系多数情况在线粒体中发生光合作用与细胞质中膜系统和泡囊连系藻类和植物细胞中存在叶绿体蛋白质合成于核糖体蛋白质合成和寻靶作用与内膜、粗糙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相连系有膜的泡囊如溶酶体和过氧化物酶体有微管骨架存在由一根蛋白鞭毛丝构成鞭毛鞭毛有9+2微管排列的复杂结构核糖体-70S核糖体-80S(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核糖体是70S)肽聚糖的细胞壁(只有真细菌有,古细菌中是不同的多聚体)多糖的细胞壁,一般或者是纤维素或者是几丁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遗传的和细胞组装上的主要差别(续)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当前第9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3.2真核生物细胞结构真核生物(Eukaryotes)

是一大类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多种细胞器的生物。真核微生物(Eukaryoticmicroorganism)

属于真核生物类的微生物(真菌、显微藻类和原生动物)当前第10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3.2.1细胞壁真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多糖,但呈现多样性,另有少量的蛋白质和脂类低等真菌的细胞壁主要成分以纤维素为主酵母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以葡聚糖为主高等真菌的细胞壁主要成分以几丁质为主当前第11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3.2.2鞭毛与纤毛当前第12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3.2.3细胞膜与原核细胞膜的差异项目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甾醇无(支原体例外)有(胆甾醇、麦角甾醇)磷脂种类磷脂酰甘油和磷脂酰乙醇胺等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等脂肪酸种类直链或分支、饱和或不饱和脂酸;每一磷脂分子常含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各一高等真菌:含偶数碳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低等真菌:含奇数碳原子的不饱和脂肪酸糖脂无有(具有细胞间识别受体功能)电子传递链有无基团转移运输有无胞吞作用无有当前第13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3.2.4细胞核细胞遗传信息(DNA)的贮存、复制和转录的主要部位外形固定,有核膜由核被膜、染色质、核仁和核基质组成当前第14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细胞基质和细胞骨架内质网和核糖体高尔基体溶酶体微体线粒体叶绿体液泡膜边体几丁质酶体氢化酶体3.2.5细胞质和细胞器当前第15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EukaryoticcellstructureCytoplasmicmembraneRibosomesCytoplasmMitochondrionNuclearmembraneNucleusNucleolusEndoplasmicreticulumChloroplast当前第16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3.3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真核微生物植物界:显微藻类动物界:原生动物菌物界:假菌真菌单细胞真菌——酵母菌丝状真菌——霉菌大型真菌子实体真菌——蕈菌当前第17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3.3.1.1原生动物的一般特征3.3.1原生动物1)一类不行光合作用的、游动的、单核的真核微生物。它们可能起源于藻类,由于具有“类似动物”的特征,它们又极可能是动物的始祖。当前第18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2)单细胞、无细胞壁、形态多样大小多在数十到300µm间,大多数接近100µm,原生动物的膜虽然柔软,但能保持其形状。原生动物的形态差别也很大,它们或为球状、椭球状、钟状、喇叭状、拖鞋状等。有的如变形虫属,无固定形状。当前第19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3)异养营养摄取的方式为渗透型营养和吞噬型营养,有的同时具有以上两种营养摄取方式。渗透型营养

(osmotrophic)是指依赖吸收溶解性物质生活,与细菌和真菌一样。吞噬型营养

(Phagotrophic)指靠吞噬颗粒型食物为生。类似于植物和动物的摄食方式。原生动物的营养需求较复杂,特别是对于吞噬型原生动物,它们以吞噬的颗粒为营养,被吞噬的颗粒常包括细菌细胞。当前第20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4)大多严格好氧,也有严格厌氧后者常在厌氧处理的反应器和反自动物的瘤胃中发现。在废水的生物处理中,原生动物也起到重要作用。可作为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的生物指标。5)二分裂方式繁殖(裂殖)当前第21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3.3.1.2原生动物的主要类群1)鞭毛虫纲(Mastigophora)利用鞭毛在水中游动,鞭毛较细菌鞭毛粗大,光学显微镜下可见,通常称作鞭毛虫

(flagellates),或动物鞭毛虫。废水生物处理中常见的鞭毛虫有波豆虫(Bodo)三角鞭毛虫(Trigonomonas)等当前第22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当前第23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2)根足虫纲(Rhizopoda)和肉足虫纲(Sarcodinia)可变形、通过形成细胞表面的突起(即伪足,pseudodia)运动,伪足能捕食颗粒状食物(如细菌),被捕食后的食物被包裹在食物泡内消化。某些这类原生动物形成碳酸钙或硅粒组成的硬壳,形成碳酸钙外壳的如孔眼虫

(Foraminifera),形成硅外壳的如放射虫(Radioloria),这类带壳的根足类原生动物能从壳上的孔洞中伸出伪足。当前第24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变形虫(Amoeba)中的阿米巴痢疾原虫引起痢疾,它可形成孢子,处于休眠状态的孢子使其对不良环境有更强的抵抗力。当前第25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3)纤毛虫纲(Ciliata)依靠细胞表面无数短须(即纤毛)的同步而有节奏的摆动来运动或捕食,吞噬颗粒状食物为生,食物进入处称为“口孔”(mouthpore),纤毛的运动使食物向口孔运动。纤毛虫是环境工程中最为常见的指示微生物,常见的纤毛虫可分为三类,即游泳型、固着型和吸管型三类。当前第26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当前第27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游泳型纤毛虫:细胞表面大多布有较多的纤毛,能够在水中自由游动和捕食。废水好氧生物处理中常见的游泳型纤毛虫有肾形虫(Colpoda)、豆形虫(Colpidium)、漫游虫(Lionotus)、裂口虫(Amphileptus)、草履虫(Paramecium)、斜管虫(Chilodonella)、四膜虫(Tetrahymena)、糖纤虫(Aspidisca)、棘尾虫(Stylonichia)等属。当前第28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固着型纤毛虫外形大多似钟,又叫钟虫类。其前端有环形分布的纤毛构成纤毛带,纤毛有规律摆动形成旋涡,将食物从环境和固体表面扫入口孔而吞噬。固着型纤毛虫能产生柄状物使其固着于固体表面,不能四处游动。环境工程中常见的固着型纤毛虫有:

钟虫(Vorticella)、累枝虫(Epistylis)、独缩虫(Carchesium)、聚缩虫(Zoothamnium)、盖纤虫(Opercularia)等属。当前第29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吸管虫幼虫有纤毛,成虫纤毛消失,长出长短不等的吸管。吸管虫也靠尾柄固着生活,虫体呈球形、倒圆锥形或三角形等。无口孔,以吸管捕食。环境工程中常见的吸管虫有吸管虫属(Acineta)、壳吸管(Tokophrya)、足吸管虫属(Podophrya)等。当前第30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有肋楯纤虫近绿游仆虫狭缩盖虫铃兰钟虫钟兰钟虫油蝶钟虫细湿藓豆形虫当前第31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白钟虫多污游仆虫尾核草履虫累枝虫盖纤虫聚缩虫当前第32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漫游虫长颈虫裂口虫膜袋虫肾形虫足吸管虫壳吸管虫棘尾虫斜管虫尖毛虫当前第33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当前第34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3.3.1.3原生动物在废水净化中的作用1)吞噬游离的细菌和颗粒状悬浮物原生动物大量吞噬游离的细菌,可使处理后的废水由浑浊变为清澈,降低悬浮物、有机氮和BOD。原生动物中的纤毛虫吞噬细菌的作用较强。当前第35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2)促进生物絮凝作用,使活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原生动物中的钟虫、累枝虫、草履虫等能分泌促进微生物凝聚的物质,促进细菌凝聚,使絮状污泥凝聚更好,从而使二次沉淀池中废水易于澄清,出水水质得以改善。当前第36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3)作为废水处理指示生物可根据原生动物种类、数量及形态的变化,判断废水处理系统运行状况的优劣。变形虫和鞭毛虫多出现在大负荷量的处理系统中,或出现在废水处理起始阶段。大量的固着型纤毛虫出现说明活性污泥状况良好,废水中溶解氧适当。溶解氧不足时,钟虫会变得不活跃或数量减少。当前第37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有肋糖纤虫(Aspidiscacostata)则对缺氧非常敏感,它的存在说明生物体供氧良好。细湿藓豆形虫(Colpidium

campylum)大量生长在没有充分氧供应的超负荷工厂中。而油蝶钟虫(V.micmstoma)也是高负荷下供氧缺乏的标志。当前第38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1轮虫头部有一个头冠,其上有一列或多列纤毛形成纤毛环,纤毛可有规律地摆动,使纤毛环如车轮转动,故称轮虫。躯干呈圆筒形,背腹宽扁,被覆透明的壳,两侧对称,体后多有尾状物。纤毛是轮虫摄食和运动的工具,纤毛运动形成涡流,将颗粒状食物引入口部。3.3.2微型后生动物当前第39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以细菌、藻类及小的原生动物为食,起净化作用。可作指示生物。活性污泥中出现轮虫,往往表明处理效果良好,数量过多则破坏污泥结构,污泥松散上浮。常见的有转轮虫、旋轮虫、腔轮虫、猪吻轮虫等。当前第40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当前第41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2微型甲壳动物有坚硬甲壳,以细菌、藻类为食,是鱼类的基本食料。广泛分布于地表水中,包括淡水和海水。河流污染与水体自净的指示生物。重要的微型甲壳动物:水蚤剑水蚤当前第42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当前第43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3其他微型后生动物存在于水中有机淤泥和生物膜上,包括:1)线虫和昆虫及其幼虫:其中,线虫为长线形,在水中一般长为0.25~2mm,断面圆形。2)一些小动物,如摇蚊幼虫、蜂蝇幼虫和颤蚯蚓等。当前第44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功能微型后生动物常用作地表水污染的指示生物。微型后生动物在缺氧的环境里也能数小时不死。无毒废水处理中或污染河流中如没有后生动物生长,说明溶解氧不足。当前第45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当前第46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藻类单细胞或多细胞,含光合色素,进行光合作用,光合自养或异养。多数水生、少数陆生。有的借鞭毛运动,与原生动物的主要区别:光合作用。分类上属于藻门。根据细胞中叶绿体和色素的类型、细胞壁的组成、鞭毛的有无及其特征、细胞器的构成等,藻类又可划分为六大类(亚门):当前第47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1)绿藻(Chlorophyta

或green

algae);2)裸藻(Euglenophyta

或euglenids);3)金藻(Chrysophyta),含硅藻(diatoms);4)甲藻(Pyrrophyta或dinofgellates);5)褐藻(Phaeophyta

或brownalgae);6)红藻(Rhodophyta

或red

algae)。当前第48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1

绿藻单细胞的、多细胞简单丝状的和带分枝的藻,有的可在岩石上成扇形生长。细胞呈纯绿色,可产生游动孢子,梨形,带2~4根鞭毛。绝大多数是淡水生,某些形体较大的绿藻生长在池底、溪底或沿海,高度可达尺许。有些生长在潮湿地区土壤表面。当前第49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当前第50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当前第51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2

裸藻低级藻类,许多介于藻和原生动物之间。单细胞,多数狭长,且无细胞壁,故名裸藻。表面有表膜,有1~3根鞭毛。多数含载色体,但在无光处生长的裸藻载色体的数目和色素量减少甚至消失,故裸藻呈现绿色或无色。裸藻有口腔道,可吞噬食物。当前第52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当前第53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当前第54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3金藻细胞中有较多胡萝卜素,呈黄绿到褐色。不同的种有单细胞和多细胞的,有分枝或无分枝的。可产生鞭毛或带鞭毛的游动孢子,1~3根鞭毛,带双鞭毛的细胞其鞭毛长度不等。当前第55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金藻包括硅藻,硅藻多为褐色,单细胞,细胞形状差异很大,但呈现出两侧面对称和中央辐射状图样。金藻可以是淡水生、海水生和陆生。当前第56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当前第57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当前第58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4甲藻单细胞,细胞外有表质膜(amphiesma),许多甲藻表质膜上覆盖有壳(theca)。球、丝、不定形和变形虫状。靠鞭毛游动,有各色各样的双鞭毛,一些鞭毛长短不一,可各自独立运动。当前第59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可在海水、碱性的水和淡水中生活。既可光合异养,也有动物式的捕食方式。海水中的甲藻可有生物荧光现象(bioluminescence),因其细胞色素种类不同,呈现出不同颜色,在海水中产生红、红褐或黄色浪潮,是海洋中赤潮(redbloom或redtide)的主要产生者。当前第60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当前第61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当前第62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5褐藻和红藻多数体积很大,组织结构高度分化。褐色和红或紫色。海带为褐藻。褐藻和红藻主要存在于海水中,红藻大多在水底生长,可利用短光波,在光线极暗的环境下生长,海洋中生长的红藻,水深可达200m。食用的紫菜和石花菜即是红藻。褐藻、红藻以及绿藻中的轮绿藻可归于高级藻类;金藻(含硅藻)、裸藻、甲藻和除轮绿藻以外的其余绿藻都属低级藻类。当前第63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当前第64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当前第65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真菌属于真菌界的真菌门和黏菌门真菌门壶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Ainsworth分类系统3.3.4真菌当前第66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真菌是最重要的真核微生物,其特点: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一般具有发达的菌丝体细胞壁多含有几丁质营养方式为异养吸收型产生无性和(或)有性孢子繁殖陆生性较强当前第67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1

酵母菌

(1)酵母菌一般特性一类单细胞真菌的通称分属于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及半知菌类多数出芽繁殖少数裂殖或产子囊孢子能发酵糖类产能细胞壁含葡聚糖和甘露聚糖在含糖量高、酸性的水生环境生长当前第68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2)酵母菌的形态和细胞结构1)酵母菌细胞形态

卵圆形、圆形或圆柱形。细胞宽1~5µm,长5~30µm。当前第69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菌落形态大多数与细菌菌落相似,表面湿润,粘稠,易挑取,比细菌菌落大而厚,颜色多为白色,少数为红色;若培养时间太长,表面可产生皱褶。在液体培养时,有的生长在底部,有的生长均匀,有的则在表面形成菌醭。啤酒酵母当前第70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2)酵母菌细胞结构酵母菌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核、细胞质及内含物。细胞壁组分有:葡聚糖、甘露聚糖、蛋白质及脂类等。细胞质膜与原核生物基本相同,但含有固醇(麦角甾醇)。当前第71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

细胞壁厚约25nm,主要成分为酵母纤维素,呈三明治状:外层为甘露聚糖,内层为葡聚糖,为分枝状聚合物,中间夹一层蛋白质。磷酸甘露聚糖葡聚糖甘露聚糖蛋白质细胞质膜当前第72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细胞核具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核膜上有大量核孔。细胞质含有大量RNA、核糖体、中心体、线粒体、中心染色质、内质膜、液泡等。内含物在老龄菌中有因营养过剩而形成一些内含物,如:异染颗粒、肝糖,脂肪粒、蛋白质和多糖。

当前第73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

Candidaalbicans当前第74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3)酵母菌的繁殖方式1)无性繁殖芽殖是酵母菌进行无性繁殖的主要方式。有多边出芽、两端出芽和三边出芽。成熟的酵母菌细胞,先长出一个小芽,芽细胞长到一定程度,脱离母细胞继续生长,尔后再形成新个体。裂殖少数种类的酵母菌与细菌一样,借细胞横分裂而繁殖。无性孢子掷孢子(ballistospore)

厚垣孢子(chalmydospore)子细胞出芽痕当前第75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2)有性繁殖形成子囊孢子:在合适的条件下接合子经减数分裂,双倍体核分裂为4~8个单倍体核,其外包以细胞质逐渐形成。包含在由酵母菌细胞壁演变成的子囊中。子囊孢子又可萌发成单倍体营养细胞。当前第76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4)生产上常用的酵母菌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发酵工业,食药用,提取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假丝酵母(Candida)饲料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饲料,食用,或药物提取。当前第77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Note:pseudohyphae,blastospores,andchlamydospores.当前第78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3.3.4.2霉菌丝状的、无光合作用的、异养性真核微生物。菌丝体较发达,又不产生大型肉质子实体结构的真菌。藻状菌纲分属于真菌界的子囊菌纲半知菌类当前第79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1)霉菌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基础理论研究:良好的实验材料发酵工业:发酵生产有机酸、酶制剂抗生素、维生素、生物碱等食品制造:如酱油的酿造和干酪的制造环境保护:污染环境微生物治理其他:生物防治当前第80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2)霉菌的形态结构1)菌丝(hypha)丝状或管状结构,由坚硬的含几丁质的细胞壁包被,内含大量细胞器。菌丝分有隔菌丝和无隔菌丝细胞质组分趋向于朝生长点的位置集中。菌丝较老的部位有大量液泡,并可能与较幼嫩的区域以横隔(称为隔膜)分开。当前第81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有隔菌丝有横隔膜将菌丝分隔成多个细胞,在菌丝生长过程中细胞核的分裂伴随着细胞的分裂,每个细胞含有1至多个细胞核。有的横隔膜可以使相邻细胞之间的物质相互沟通。无隔菌丝菌丝中无横隔膜,整个细胞是一个单细胞,菌丝内有许多核,在生长过程中只有核的分裂和原生质量的增加,没有细胞数目的增多。当前第82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

当前第83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

菌丝顶端生长当前第84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2)菌丝体菌丝体(mycelium)菌丝通过顶端生长进行延伸,并多次重复分支而形成微细的网络结构,由许多菌丝相互交织而形成的一个菌丝集团。营养菌丝体—密布在固体营养基质内部,主要执行吸收营养物功能的菌丝体气生菌丝体—伸展到空间的菌丝体

这两类菌丝体在长期的进化中,因其自身的生理功能和对不同环境的高度适应,发展出各种特化的构造。当前第85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营养菌丝体的特化形态假根:是Rhizopus(根霉属)等低等真菌匍匐菌丝与固体基质接触处分化出来的根状结构,具有固着和吸取养料等功能。匍匐菌丝:毛霉目真菌在固体基质上常形成与表面平行、具有延伸功能的菌丝,又称匍匐枝。当前第86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菌核:由菌丝聚集和粘附而形成的一种休眠体,同时它又是糖类和脂类等营养物质的储藏体。当前第87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菌索:能在缺少营养的环境中为菌体生长提供基本的营养来源,尤其是在高等担子菌中较为常见。当前第88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气生菌丝体的特化形态气生菌丝体可特化成各种形态的子实体。结构简单的子实体产无性孢子分生孢子头:曲霉属、青霉属孢子囊:根霉属、毛霉属产有性孢子:担子菌的担子当前第89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当前第90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当前第91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结构复杂的子实体产无性孢子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座分生孢子盘当前第92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产有性孢子子囊果子囊壳子囊盘当前第93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菌丝体在液体培养时的特化形态真菌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振荡培养时,往往会产生菌丝球。有利于氧的传递以及营养物和代谢物的输送,对菌丝的生长代谢产物有利。当前第94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菌丝体在液体培养时的特化形态真菌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振荡培养时,往往会产生菌丝球。有利于氧的传递以及营养物和代谢物的输送,对菌丝的生长代谢产物有利。当前第95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3)菌落特征菌落生长菌丝顶端的生长,真菌可以从一个点或一个接种物(inoculum)向新的区域延伸,使在琼脂板上的菌落呈放射状。菌落特征霉菌菌落疏松,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十几倍;霉菌孢子的形状、构造和颜色以及产生的色素使得霉菌菌落表现出不同结构和色泽特征。当前第96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当前第97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当前第98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4)霉菌繁殖方式真菌的繁殖能力极强,主要是通过产生无性孢子或有性孢子或菌丝片段来完成的。生活周期营养生长期菌丝体在基质上生长,生物量增加。无性和有性繁殖

5个亚门的霉菌各不相同。当前第99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真菌各主要类群的特征类群是否具有穿孔隔膜无性孢子形成有性孢子形成低等真菌接合菌亚门无非游动性的孢囊孢子接合孢子壶菌亚门无可运动的游动孢子卵孢子(oospore)高等真菌子囊菌亚门有分生孢子子囊孢子(ascospore)担子菌亚门有罕见担孢子(basidiospore)半知菌亚门有分生孢子无当前第100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1)无性繁殖:产生无性孢子无性孢子类型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s):这类孢子具很厚的壁,是真菌的休眠体,可抵抗热、干燥等不良环境。当前第101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节孢子(Arthrospores):由菌丝断裂形成。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出现许多横隔膜,然后从横隔膜处断裂,产生很多单个孢子。当前第102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分生孢子(Conidiospores):菌丝分枝顶端细胞或菌丝分化来的分生孢子梗的顶端细胞分割而成的单个或成簇孢子。当前第103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孢囊孢子(Sporangiospores):形成于一个特殊的囊状结构的孢子囊内。rhizoidSporangiospores

当前第104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ElectronMicrographofRhizopusshowingSporangiospores当前第105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2)有性孢子卵孢子(Oospores):由两个大小不同的配子囊结合后发育而成,小型配了囊叫雄器,大型配子囊叫藏卵器。它们均由菌丝分化而来,当雄器与藏卵器配合时,雄器中的内含物通过授精管进入藏卵器与卵球结合,随后卵球生出外壁即成为卵孢子。当前第106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接合孢子(Zygospores):接合孢子是由菌丝生出的结构基本相似、形态相同或略有不同的两个配子囊接合而成。ZygosporeofRhizopus当前第107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当前第108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子囊孢子(Ascospores):真菌的菌丝可分化为产囊器和雄器,然后二者结合形成子囊,再于子囊内产生有性孢子。当前第109页\共有127页\编于星期五\10点担孢子(Basidiospores):真菌的菌丝经过特殊分化和有性结合形成担子,在担子上形成有性孢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