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浙江宁波余姚市公安局招考聘用警务辅助人员116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一.参考题库(共1000题)1.①近地表气温递减率(NLR)是将气温由站点向网络进行插值过程中的重要参数,是影响气温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②研究发现MODIS的夜间地表温度LST与站点观测的气温有很好的一致性,而且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便于计算NLR,适用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模拟③在高寒地区,气温影响积雪融化、冰川消融、冻土转化以及陆气之间的水分和能量交换等过程,使得该区域水文过程对气温非常敏感④通常可以采用观测站点数据来获取NLR,而在观测站点较为缺乏的青藏高原等高海拔地区,可以采用遥感卫星数据(如MODIS的地表温度LST)来进行推算⑤因此,获取准确的气温空间分布对于寒区水文模拟至关重要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序,语序正确的是:A.①③④⑤②B.③⑤①④②C.②①④③⑤D.④②①③⑤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首先根据选项判断首句,①句介绍NLR的概念及其重要性,②指出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便于计算NLR,③指出水文过程与气温的关系,④介绍获取NLR的方式,分析内容可知,①是对“NLR”下定义引出话题,②④是对“NLR”的具体表述,故①在②④之前,排除C、D两项。对比A、B两项,区别在于③、⑤是否捆绑,根据文意可知,③、⑤均讲述寒区水文与气温的关系,故话题一致,需捆绑,对应B项。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青藏高原所基于卫星遥感估算的近地表气温递减率改进积雪过程的模拟》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①句在解释“NLR”的重要作用,而②④两句在具体阐释如何计算或获取NLR,故①句应在②④两句之前,排除C项和D项。第二步,比较A项和B项,看③后应该跟④还是⑤。③句提到高寒地区的特殊环境,⑤句是顺承③句得出的结论,即获取气温对于研究该领域很重要。故③⑤应捆绑,排除A项。答案锁定B项。第三步,验证B项。文段先指出高寒地区的特殊性,之后得出结论,研究气温的空间分布很重要,①④②三句都是在具体阐述如何获得气温空间分布的方法,语义连贯。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浏览题干5个句子,了解这段文字主要阐述的是高寒地区气温数据获取的话题。第二步,观察选项,首句各不相同,较难入手。而①、②、④均提到“NLR”,且①是下定义的内容,由三句顺序可排除C、D。第三步,对比A、B两项差异,代入验证,确定答案。①介绍了NLR的定义,②、④阐述其获取、计算方法,依据通常逻辑,①应在②、④之前,排除C、D。③指出高寒地区的水文过程对气温非常敏感,⑤由“因此”得出获取准确的气温空间分布对于寒区水文模拟至关重要的结论,故两句应相连,顺序为③⑤,排除A。故本题选B。2.上午9点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90度,则至少再过(
)分钟,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50度。A.30B.35C.40D.45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钟表问题。第二步,问“至少过几分钟”,即为求9点后时针与分针第一次成50度的时间。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50度时也可看成是360-50=310度,一开始夹角是90度,到夹角变成310度,分针比时针多走了310-90=220度,根据时针每分钟走0.5度,分针每分钟走6度,即每分钟分针比时针多走5.5度,则多走220度需要220÷5.5=40(分钟)。因此,选择C选项。3.季节变动是指某些客观现象在一年内随季节的更替而出现某种有规律性的明显波动。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季节变动的是:A.2017年春季锡林郭勒盟遭遇旱灾B.2016年6-8月黄花沟景区接待游客全年最高C.2017年报考公务员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3.2万人D.2016年冬季我市居民价格消费指数上升迅速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一年之内;②随季节的更替而出现;③规律性的明显波动。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旱灾不属于“随季节的更替而出现”,不符合定义;B项:6-8月黄花沟景区接待游客全年最高,在夏季接待游客多,剩余时间接待量少,体现了黄花沟景区游客接待量“一年之内随季节更替出现的规律性的变化”,符合定义;C项:2017比2016年增加3.2万,是两年内人数的比较,不属于“一年之内”,不符合定义;D项:2016年冬季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迅速,但前三个季度价格指数的变化不明确,不能构造一年内消费价格指数的规律,未体现“规律性的明显波动”,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B选项。4.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
)。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C.开皇之治D.光武中兴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A项正确,贞观之治是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B项错误,开元盛世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C项错误,开皇之治是隋朝隋文帝在北周的基础上,在位20多年时开创的。D项错误,光武中兴或称建武盛世,指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故正确答案为A。5.为了熟悉各个部门的工作,某部门实施轮岗制度,人事部门的张三、后勤部门的李四、综合办的王五三人进行转岗,其中李四不去人事部。那么,轮岗的结果是:A.张三去人事部、李四去综合办、王五去后勤部B.张三去后勤部、李四去综合办、王五去人事部C.张三去综合办、李四去人事部、王五去后勤部D.张三去综合办、李四去后勤部、王五去人事部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根据题干已知确定性息,可采用排除法,由已知条件“李四不去人事部门,也不能留在原来的部门,”所以,李四去综合办,排除C、D项;故王五只能去人事部,张三去后勤部。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因三人轮岗,故轮岗后所占现岗位与原岗位应发生改变,则张三不能在人事部,排除D项;李四不能在后勤部和人事部,故只能在综合办,排除B、C项。只有A项满足条件,当选。故正确答案为A。6.振动:频率与
在内在逻辑关系上最为相似。A.价值:价格B.时间:金钱C.移动:速度D.太阳:温度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单位时间振动的次数即为频率,频率是反映振动快慢的,二者是对应关系,且振动是动词。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价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物品的价值,二者是对应关系,但并非唯一的对应关系,且价值是名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时间和金钱无明显逻辑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单位时间移动的快慢即为速度,速度是反映人或物体移动快慢的,二者是对应关系,且移动是动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D项:太阳具有高温的特点,太阳和温度是属性的对应关系,且太阳是名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7.“法之必行”的真正动力来自哪里?有人说靠激励,也有人寄希望于惩戒。这些都不无道理,但还有一点往往被人忽视,那就是法治精神的作用。常见媒体有这样的报道,尽管有制度规范,严格监管,依然有一些不法商贩存在侥幸心理,寻机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如果人们有心理契约,规则在人们心中,自然有良好的行为约束。以上文字意在强调:A.“法之必行”有多重动力来源B.法治精神是民众守法的内在动力C.制度规范本身不能杜绝违规行为D.心理契约是人们心中的行为约束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文段开篇通过设问提出“‘法之必行’的真正动力来自哪里”,后文进行回答,并通过“但”转折,指出法治精神的重要作用,接着进行具体的解释说明论证前文,故文段重点在转折之后,强调法治精神的重要作用,对应B项。A项,缺少文段核心话题“法治精神”,且相较于B项表述不明确,排除;C项,缺少文段核心话题“法治精神”,且“制度规范”对应解释说明的内容,非重点,排除;D项,缺少文段核心话题“法治精神”,且是给“心理契约”下定义,非重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让法治成为一种全民信仰》8.一种常见的现象是从国外引进的一些畅销科普读物在国内并不畅销,有人对此解释说这与我们多年来沿袭的文理分科有关。文理分科人为地造成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割裂,导致科普类图书的读者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如果以下陈述为真,哪一项将最能加强上述结论(
)A.有些自然科学工作者对科普读物也不感兴趣B.科普读物不是没有需求,而是有效供给不足C.由于缺乏理科背景,非自然科学工作者对科学敬而远之D.许多科普电视节目都拥有固定的收视群,相应的科普读物也就大受欢迎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最能加强”,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文理分科导致从国外引进的一些畅销科普读物在国内并不畅销。论据:无。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提出了影响科普读物在国内销量的其他因素,即“有些自然科学工作者对科普读物也不感兴趣”,具有削弱作用。B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提出了影响科普读物在国内销量的其他因素,即“有效供给不足”,具有削弱作用。C项:加强论点。该项表明不学理科就不会看科普读物,加强了论点中的因果关系,具有加强作用。D项:无关选项。该项说的是“科普电视节目”与“相应的科普读物”的关系,而不是科普读物在国内不畅销的原因,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9.聪明:愚蠢A.整数:有理数B.红灯:黄灯C.算术:算盘D.民主:专政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分析题干词项间关系,明确聪明和愚蠢为反义词,选择与题干关系相同的一项。聪明和愚蠢是反义词。A项,有理数和整数为包含关系,与题干关系不同。B项,红灯和黄灯为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同。C项,算盘是用来做算术的,与题干关系不同。D项,民主和专政是反义词,与题干关系相同。故本题选D。10.本文的主题是:A.表扬精雕细刻B.批评滥用古典C.表扬勤学苦练D.批评弄虚作假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表面主旨。阅读可知,此材料为分—总结构,首先举了三个例子,然后总结说明“倘若谁也弄这玄虚,那可真要支撑不住了”,即“不能弄虚作假”,所以本材料主旨为批评弄虚作假。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D。A、B、C选项均未抓住主旨,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概括和总结。阅读文段可知,本文为一篇杂文,分析行文结构难度较大,可从选项入手,运用排除法。本题可采用排除法。全文用的都是讽刺、批评的语气,由此可首先排除A、C。D项“弄虚”虽然符合文意,但“作假”在文中没有体现,不论是在半寸方的象牙片上刻《兰亭序》,还是记古典来做古文,都没有涉及“作假”问题,由此排除D。本文是鲁迅先生写于1919年新文化运动之后的一篇随感录,表达了作者反对文言、提倡白话的主张。故本题选B。11.欧盟《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大限将至,中药出口欧洲遭遇严冬,人们不禁对中药________产生了不小的怀疑。这其中确有中药自身种植、生产加工不统一的原因,致使药效和安全性能受到国际市场________,但究其深层原因,则与国际中药市场暗藏的利益争夺不无关系。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标准化排斥B.现代化指责C.产业化发难D.国际化质疑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第一空备选词语差异较大,根据语境即可确定答案。第三步,验证第二空。第一空,由“出口欧洲”“国际市场”等词语可确定文段论述的是“中药国际化”的问题。第二空“质疑”填入也符合句意。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第一空根据“中药出口欧洲”“……受到国际市场……”“与国际中药市场……”可知,文段谈论中草药出口遇到问题,C项“国际化”指设计和制造容易适应不同区域要求的产品的一种方式,符合文意。答案锁定C选项。第二步,验证第二空。根据“人们不禁……产生了不小的怀疑”“这其中……”可知,该空是在解释人们心中存有的疑问。C项“质疑”指提出疑问,符合文意。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
第一空前面指出“中药出口欧洲遭遇严冬”,“国际化”与之对应,初步确定D项。
验证第二步,“排斥”“指责”“发难”对象均为人,不能与“药效和安全性能”对应,“质疑”最符合语境且为常用搭配。故正确答案为D。1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令B.办C.他D.会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且无明显属性规律,考虑数量规律。观察发现,题干已知图形均为汉字,考虑汉字的书写笔画数。第一组图中三个图形的汉字的书写笔画数分别为2、4、6,第二组图中前两个图形的汉字的书写笔画数分别为2、4,故问号处应选择一个书写笔画数为6的汉字,只有D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D。13.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包括:A.罪刑法定原则B.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D.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参考答案:AB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知识。第二步,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根据《刑法》第三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即罪行法定原则。根据《刑法》第四条,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根据《刑法》第五条,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故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即罪责刑相适应。因此,选择ABD选项。1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首诗中的“佳节”指:A.元宵节B.清明节C.中秋节D.重阳节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第二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因此,选择D选项。A项:和元宵节有关的著名诗句:宋代,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B项:和清明节有关的著名诗句:唐代,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C项:和中秋节有关的著名诗句: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下表为我国古代传统节日相关习俗及传说汇总:15.关于OLED面板技术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时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提高B.电荷通过时有机材料发光速度缓慢C.能够储存更多的信息D.可以接收更多的电视频道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A项正确,材料中提到,“OLED面板技术具自发光、不需背光源、对比度高、厚度薄、视角广、反应速度快、使用温度范围广等特性”——体现了OLED面板使用时“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提高”。B、C、D三项错误,从材料中无从得知。故正确答案为A。16.下列选项中,符合所给图形的变化规律的是
。A.AB.BC.CD.D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解法一:观察发现,每幅图形都由一些小元素组成,考虑数元素。元素的数量依次为4、5、6、?,问号处应该为7个元素,排除A、B两项;对比C、D两项,元素种类相同,区别是相同元素的数量不同,进一步观察题干发现,圆的数量依次为1、2、3、?,问号处应该为4个圆,排除C项。故正确答案为D。解法二:观察发现,每幅图形都由一些小元素组成,考虑数元素。题干中所有图形都是由2种元素构成。A选项3种元素,B选项2种元素,C选项3种元素,D选项3种元素。故正确答案为B。粉笔更倾向于D选项为正确答案。理由是,在一些题目中图形的方向不同,可以看作不同种类的图形,而且因为元素种类的规律比较简单,如果想单纯考虑元素种类的话,没必要把图形的数量规律画的如此明显,因此粉笔更倾向于答案为D选项。此题为争议题,任何一种解法都规律严谨,各位考生不要纠结。17.某部队的士兵为偶数个,将所有士兵排成长和宽都大于1的实心方阵,发现只有一种排法,且该排法下长和宽都小于100。要使该部队在调入8名新兵之后仍为只有一种排法的实心方阵,问调入后人数最多可能为多少?A.104B.194C.202D.9029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约数倍数问题,用代入排除法解题。第二步,由题可知,原来士兵有偶数个,则调入8人之后也应为偶数,排除D选项;又因为调入后将所有士兵排成长和宽都大于1的实心方阵,发现只有一种排法,因此士兵总数除了1和本身以外只有两个约数,排除A选项。第三步,题目问人数最多为多少,则优先代入C选项,若调入后人数为202人,202=2×101,只有一种排法,原来的总人数为202-8=194(人),194=2×97,也只有一种排法,满足条件。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由于原来士兵总数为偶数,因此调入8人后仍为偶数,D为奇数,排除D项;由于原实心方阵长和宽都大于1,且只有1种排法,因此士兵总数除1和数字本身外,只能再有一种因式分解方法,方阵原人数以及加入8人之后的人数都必须满足这个条件。优先代入数值较大的C项,只有一种因式分解方法,满足要求;原来为人,只有一种因式分解的方式,同时满足要求。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本题的关键是对“只有一种排法”的正确理解。“只有一种排法”即对总人数进行质因数分解是唯一的,又总人数是偶数,所以可表示为总人数=2×质数,相当于总人数除以2后结果为质数。
据此分析选项即可,分析时应该遵循先排除后代入的原则,而且所求为最多,应该从大到小依次代入。根据题意,所求数为偶数,排除D。士兵数为偶数,且排成长宽都大于1的实心方阵只有1种,则士兵数除以2后为质数。所求为最多,直接代入C选项,202÷2=101,(202-8)÷2=97,101和97均为质数,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注:常规理解方阵应该是N×N形式,但这道题从题干角度理解,此方阵只要满足M×N形式,M、N均为整数即可。18.形成有文化特色、有地域特色、可识别的小城镇发展模式,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我们应尊重当地实际,________、远近结合、量力而行,不能盲目________。在模式选择上,可以借鉴国内外小城镇建设的经验,但更重要的是结合自身实际、体现自身特色。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循规蹈矩
分庭抗礼B.按部就班
投闲置散C.循序渐进
贪大求快D.按图索骥
急于求成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第一空所填成语应与“远近结合、量力而行”形成并列,通过前文第一句“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可知,该空应体现慢慢做,逐渐去做的含义。A项“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轻举妄动,现多形容一举一动拘守旧框框,不敢稍有变动;B项“按部就班”指文章结构、选词造句合乎规范,现指按照正常的条理、步骤去做,有时也指拘泥陈规,缺乏创新精神;D项“按图索骥”本比喻拘泥而不能灵活变通(含贬义),现多用在正面,比喻根据线索去寻找或追究事物。三项均未体现逐渐去做的含义,均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和D项。C项“循序渐进”指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地、慢慢地深入或提高(工作或学习),符合语境。答案锁定C选项。第二步,验证第二空。通过分析第二空“不能盲目”可知,该空所填成语应与前文“慢慢做、逐渐做”语义相反,C项“贪大求快”指急着取得成功,符合语境。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分析第一空,辨析备选词语的语义,排除未体现“长期”“渐进”发展特点的A、D。第三步,分析第二空,选择能与“尊重当地实际”“量力而行”构成反义对应的一项。第一空,分析可知,所填词语应体现小城镇长期、渐进的发展特点。“循规蹈矩”指一举一动都按规矩办事,不敢稍有变动。“按图索骥”比喻做事死守教条,而不懂得变通。两者填入不能体现其发展特点,排除A、D。“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填入符合句意。第二空,由“应……不能……”可知,所填词语应与“尊重当地实际……量力而行”意思相对,体现盲目求成之意。“投闲置散”指安置在闲散的位置上。与句意无关,排除B。“贪大求快”填入符合句意。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文段首句完整语句“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的提示,可知接下来整个文段也应围绕“长期”“渐进”展开。B项“按部就班”指按照一定的顺序、步骤进行,C项“循序渐进”即按照一定顺序逐渐深入或提高,置于此处均符合文意,保留。A项“循规蹈矩”比喻按规矩行事,或拘泥保守,不敢变通,侧重遵守规矩不逾越,D项“按图索骥”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找事物,侧重于拘泥成法办事,均无法与“长期”“渐进”对应,与文意不符,排除。第二空,根据“不能盲目”可知,横线处要体现“短期”“快速”之意,C项“贪大求快”对应恰当,当选。B项“投闲置散”指担当不重要的工作或不担任工作,不予重用,与“短期”“快速”无关,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人民网《小城镇建设须注重文化要素》19.下列历史典故或事件与相关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A.纸上谈兵:李广B.四面楚歌:项羽C.投笔从戎:岳飞D.暗渡陈仓:刘备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指战国时期赵括没有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最终失败而身首异处。B项正确,四面楚歌语出《史记·项羽本纪》,楚汉相争,项羽兵败,被围于垓下,夜里听到汉军四面都是楚歌,大惊说:“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C项错误,投笔从戎语出《后汉书·班超传》,讲述的是班超家境贫穷,给官府做抄写工作,曾经掷笔长叹说:“大丈夫应当在边疆为国立功,哪能老在笔砚之间讨生活呢?”后来他果然立功西域,封定远侯。D项错误,暗渡陈仓典出《史记·高祖本记》,刘邦从汉中出兵攻打项羽时,听取韩信的计策,表面上派兵修复栈道,迷惑对方,实际上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大捷。故正确答案为B。20.1,2,3,4,,(
)。A.6B.C.D.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观察数列,有根号形式,优先考虑形式统一。将数列变形后得到:、、、、,观察根号内部数字为:1、4、9、16、27,虽均为幂次数,但无明显规律,故考虑多级作差。后一项减前一项得到新数列:3、5、7、11,是连续的质数列,则新数列的下一项为13,则原数列下一项为。故正确答案为D。21.文件的连续性指(
)。A.对同一行为加以约束和规范的文件之间有必要的继承关系B.文件结构与语言必须周严有效C.文件内容与形式同其他文件、同作者权利的高度统一的一致关系D.指整个文件的所有部分具有的高度的一体性关联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中文件连续性的概念。
A项,公文中文件的连续性是指对同一行为加以约束和规范的文件之间有着必要的继承关系,强调同一行为和继承关系两个必要条件。该项应选。B项,文件结构和语言的周密、严谨、有效能增强公文内容的逻辑性和准确性,但与文件的连续性关系不大。该项应排除。C项,不同文件的内容、形式和作者权利保持统一并不能够保证文件内容上的连续性。该项应排除。D项,文件的连续性指的是不同文件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同一文件不同部分的联系。该项应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22.“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西部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这项工程的核心便是天然气的运输。下列与天然气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气是高效清洁能源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C.天然气的开采必须遵守相关操作要求D.天然气燃烧后主要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A项正确,天然气是高效清洁能源,天然气发电与燃煤电厂相比,建设费用少、建厂周期短、占地面积小、电厂热效率高、发电成本低,且操作灵活,调控方便,特别是对环境的污染大大减少。B项错误,天然气的化学组成及其物理化学特性因地而异,其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少量的乙烷、丁烷、戊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等。C项正确,天然气的开采必须遵守相关操作要求,人员操作不安全行为是天然气开采中较为突出的安全隐患。D项正确,天然气燃烧的主要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23.下列地理现象中,最可能影响全球环境的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B.华北平原土壤次生盐碱化C.中南半岛湄公河水质污染D.东太平洋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地理常识。东太平洋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温度异常会导致厄尔尼诺现象或拉尼娜现象,这两种现象的影响是全球性的,会造成全球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中南半岛湄公河水质污染、华北平原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影响均是区域性的。故正确答案为D。24.初中生小肖期末考试物理、数学和英语的平均分数是88分,加上语文后平均分数达到92分,则他的语文成绩是(
)分。A.104B.98C.94D.90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平均数问题。第二步,四门课程总分减其他三门课程分数即为语文成绩:92×4-88×3=104(分)。因此,选择A选项。25.劳动法律关系变更指劳动者同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变更其原来确定的权利义务内容。劳动法律关系变更一般是因发生变更工作地方、工种和工作职务的劳动法律事实而引起的。根据以上的定义,下面哪种行为是劳动法律关系变更?A.东方公司会计王明因有挪用公款行为,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讨论决定,将王明调到仓储部门做保管员B.朝阳物业公司物业保管员陈进因盗窃公司电脑一台而被开除C.大学应届毕业生小王经过层层面试和笔试,终被用人单位录用D.商场营业员小李与商场五年合同到期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劳动者同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变更其原来确定的权利义务内容;②一般因发生变更工作地方、工种和工作职务的劳动法律事实而引起。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王明由会计被调到仓储部门做保管员,是因为变更工种,而“变更其原来确定的权利义务内容”,符合定义;B项:陈进因盗窃被开除,结束了与用人单位的劳动法律关系,而非“变更”,不符合定义;C项:毕业生小王经过面试和笔试被录用,不存在“变更其原来确定的权利义务内容”,不符合定义;
D项:小李与商场合同到期,未体现“变更其原来确定的权利义务内容”,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26.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AB.BC.CD.D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图形图形元素组成相类似,考虑样式规律,仔细观察会发现相邻两个图形之间总有相同的元素组成,考虑相邻求同的规律,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之间都有一条曲线相同,第二幅图和第三幅图中间小树苗相同,第三幅图和第四幅图双手相同,第五幅图就应该有双手或者是大树苗,并且会发现之前的几幅图形相同的这几个元素只重复出现了一次,因此选项中有大树苗的选项当选。第二步:分析选项A项,双手符合相邻求同规律,但是双手在之前图形中已经重复出现过一次了,并不能再次出现,不符合题干规律。B项,大树苗符合相邻求同规律,并且大树苗在之前的图形中并没有重复出现过,符合题干规律。C项,图形并不符合相邻求同规律,不符合题干规律。D项,单只手并不完全符合相邻求同规律,且手在之前的图形中已经出现过了,不符合题干规律。第三步:再次标注答案故正确答案为B。27.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维吾尔族。(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国情社情。我国共有个民族,汉族人口占,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故表述错误。28.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任何脱离学生实际去追求应试效应都是不恰当的。
B.想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不论是虚构性的作品,还是现实性的文章,都离不开想象。
C.其实,胡适先生英文文章也写了不少,连同这一百几十件信札,都应该收集成书,供中外学者阅读之便。
D.某连锁炸鸡店在被曝光使用过期变质鸡肉原料后,上海食品监管部门通过明察暗访,终于查明这些过期劣质肉类原料来自上海FX食品公司。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A项成分残缺,应在“效应”后加“的做法”。
第二步,B项表述明确,没有语病。
第三步,C项“供中外学者阅读之便”句式杂糅,可改为“供中外学者阅读”或“以便中外学者阅读。
第四步,D项结构混乱,关于“某连锁炸鸡店”这个主语还未论述完毕就另起话题论述“上海食品监管部门”,应把“在”放到句首。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A项,成分残缺,可改为“任何脱离学生实际去追求应试效应的行为都是不恰当的”,排除。
C项,“供中外学者阅读之便”句式杂糅,可改为“供中外学者阅读”或“以便中外学者阅读”,排除。
D项,“某连锁炸鸡店在被曝光使用过期变质鸡肉原料后”语序不当,可改为“在某连锁炸鸡店被曝光使用过期变质鸡肉原料后”,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没有语病的一项。解答本题需要对基本的病句类型有所了解,然后结合选项句子,对号入座。A项成分残缺,应在“应试效应”后加“的做法”。
C项句式杂糅,“供中外学者阅读之便”应改为“供中外学者阅读之用”或者“以便中外学者阅读”。
D项语序不当,应把“某连锁炸鸡店”置于“在”之后。
B项无语病。故本题选B。29.名校办分校是近年来冒出的新生事物,这项举措受到各方意见的________:“名校连锁”是否________,是否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________。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质疑
有名无实
背道而驰B.质询
名实不符
不谋而合C.质疑
名存实亡
分道扬镳D.质询
名不副实
南辕北辙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语境,横线上填入的词语应搭配“举措”,且体现出各方对于名校办分校这种现象存有疑问,A项和C项“质疑”指提出疑问,符合语境。B项和D项的“质询”指质疑询问,询问对象不能是“举措”,排除B项和D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C项“名存实亡”指名义存在而实际已经消亡。名校办分校是新生事物,并未消亡,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A项“有名无实”指空有名义或名声而没有实际,符合语境。答案锁定A项。第三步,验证第三空。A项“背道而驰”指朝着相反的方向跑。比喻行动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完全相反。形容名校办分校的做法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相反,符合语境。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第一空备选词语的语体色彩不同,根据文段的文体色彩进行判断。第三步,第二空不好辨析,辨析第三空备选词语的含义,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第一空,“质询”为法律术语,专指代议机关的成员向其他国家机关及其官员提出质疑或询问并要求答复的活动,不适用于句中所说的各方对“名校办分校”这项举措的质疑,排除B、D。第三空,句中质疑的是这项举措是否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不一致。“背道而驰”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分道扬镳”比喻志趣不同,各走各的道路。据词义排除C。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成语和实词的混搭填空。第一空,“质疑”指提出疑问以求解答;“质询”指质疑询问,多用于国家行政活动。文中提及的是名校办分校这种举措和各方的态度,不涉及国家行政活动,因此“质疑”较符合语境。排除B、D两项。第二空,名校办分校,各方质疑的是分校是否具有与本校相当的办学质量,A项的“有名无实”符合语意,“有名无实”指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而如果用C项的“名存实亡”意思则是说实际上学校已经消亡,不合文意,排除C项。第三空代入验证,文段的意思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各方的希望,而在名校办分校时各方质疑这个举措和均衡发展的方向是否相符,因此A项的“背道而驰”符合文意,“背道而驰”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故正确答案为A。【成语积累】名实不符:指名声和实际不相符,空有虚名。名不副实:指名称或名声与实际不相符,空有虚名。不谋而合: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分道扬镳: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30.已知甲乙两地相距54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在前一半路程中平均速度是原计划的五分之四,故比原计划用时多0.75小时。若要保证准时到达乙地,则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A.96千米/时B.100千米/时C.108千米/时D.120千米/时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间歇变速运动类。第二步,设原计划的速度为5v,则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v,根据“比原计划用时多0.75小时”可以列式:-=0.75,解得v=18,5v=90,4v=72。既然要保证准时到达乙地,则前半段和后半段的平均速度即为全程的原计划速度,设后一半的路程的平均速度为x,根据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90=,解得x=120。因此,选择D选项。31.本文的直接目的是:
A.批判袁绍
B.赞扬田丰
C.以史为鉴
D.记载史实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章。开头讲了“袁绍杀田丰”的故事,接着分析了田丰被杀的原因,然后说到许多领导干部作风颇有“袁绍遗风”,最后敲醒警钟,警示人们要以袁绍为戒。文章结构为“分—总”,重点在于袁绍故事给人们的警示,所以本文写作的目的在于让人们以史为鉴,不要重蹈覆辙。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本文的写作目的。
因此,选择C选项。32.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给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应当是坚持(
)和(
)的原则A.保护个人隐私权教育与惩处相结合B.公正、公开以惩处为主C.公正、公平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D.公开、透明以教育为主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知识。第二步,根据2012年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三条,给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应当坚持公正、公平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由此,可以得知应当坚持公正、公平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因此,选择C选项。根据2012年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三条,处分的种类为:(一)警告;(二)记过;(三)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四)开除。其中,撤职处分适用于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3.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
)。A.法律关系的内容B.法律的效果C.法律关系的主体D.法律关系的客体参考答案:AC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理学。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内容(权利和义务)和法律关系客体三要素构成。故正确答案为ACD。34.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其包括(
)。A.传统音乐B.传统舞蹈C.传统技艺D.历史遗迹参考答案:AB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5)传统体育和游艺;(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遗迹属于物质文化遗产。故正确答案为ABC。35.成就动机是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具有这种动机的人喜欢设立具有适度挑战性的目标,不喜欢凭运气获得成功,不喜欢接受那些在他们看来特别容易或特别困难的工作任务。下列各项不符合成就动机的是:A.职工小李为了能得到提拔而拼命工作B.司机小王为了保持汽车的干净整洁每天洗一次车C.教师小张为了能够尽快评上教授加班加点撰写论文D.某市重点高中的尖子生小刘立志要考上北大、清华等名校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设立具有适度挑战性的目标”。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拼命工作对应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得到提拔对应具有适度挑战性的目标,符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设立具有适度挑战性的目标”,符合定义,排除;B项:每天洗一次车不符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为了保持汽车干净整洁也不符合具有适度挑战性的目标,不符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设立具有适度挑战性的目标”,不符合定义,当选;C项:加班加点撰写论文就为了能尽快评上教授,符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设立具有适度挑战性的目标”,符合定义,排除;D项:尖子生小刘立志考上北大、清华等名校,符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设立具有适度挑战性的目标”,符合定义,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36.气候保险是一种为遭受气候风险的资产、生计和生命损失提供支持的保障机制,它通过在一个比较大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投保者定期支付确定的小额保费来应对不确定的气候风险损失,能够确保遭遇直接气候风险损失的投保者获得有效和迅速的资金支持。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气候保险承保范围的是:A.天气异常干旱造成水稻大面积减产B.地震引发山体滑坡,掩埋了山下一处工厂C.暴雪封路,导致大批牲畜得不到及时照料而被饿死D.上游泄洪造成下游地区发生溃堤,导致当地农作物大面积毁损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遭受气候风险”、“资产、生计和生命损失”、“投保者定期支付确定的小额保费”、“遭遇直接气候风险损失”、“获得有效和迅速的资金支持”。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天气异常干旱,属于气候因素,符合“遭受气候风险”,造成水稻大面积减产,符合“资产、生计和生命损失”,且减产是天气异常直接导致的,符合“遭遇直接气候风险损失”,符合定义,当选;B项:地震引发山体滑坡,属于地质灾害,不符合“遭受气候风险”,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暴雪封路,符合“遭受气候风险”,但最后大批牲畜死亡是得不到及时照料导致的,并非气候因素直接导致的,不符合“遭遇直接气候风险损失”,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上游泄洪造成下游地区发生溃堤,属于人为因素,不符合“遭受气候风险”,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为遭受气候风险的资产、生计和生命损失提供支持支持的保障机制;②在一个比较大的空间和范围内,投保者定期支付确定的小额保险应对不确定的气候风险损失;③确保遭遇直接气候风险损失的投保者获得有效和迅速的资金支持。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因为天气异常引起的水稻大面积减产,是“直接气候风险损失”,属于气候保险承保范围,符合定义;B项:地震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掩埋工厂,不属于气候风险损失,不符合定义;C项:牲畜因为暴雪得不到及时照料而被饿死,牲畜饿死的直接原因是没有得到及时照料,而气候是间接原因,不属于“直接气候风险损失”,不符合定义;D项:泄洪不属于气候灾害,泄洪造成下游地区发生溃堤不属于气候风险损失,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属于气候保险承保范围的一项。分析气候保险的定义,发现其承保范围为“遭受直接气候风险的资产、生计和生命损失”,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一关键点分析选项。气候保险承保范围:遭受直接气候风险的资产、生计和生命损失。A项,天气异常干旱造成水稻大面积减产,是气候风险造成的资产损失,属于气候保险承保范围。B项,山下的工厂因地震引起的滑坡而遭受损失,但地震不是气候风险,不属于气候保险承保范围。C项,暴雪封路,导致大批牲畜得不到及时照料而被饿死,并不是气候因素直接导致了牲畜死亡,不符合定义。D项,上游泄洪造成下游地区溃堤,导致当地农作物大面积毁损,但泄洪是人为措施,并非气候风险,不符合定义。故本题选A。37.行政机关提供行政许可申请书格式文本确需收取费用的,收费标准因当予以公布;所收取的费用应全部上缴国库,任何机关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挪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法。根据《行政许可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规定:“行政机关提供行政许可申请书格式文本,不得收费。”故表述错误。38.小李与某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小李的试用期不能超过2个月。(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劳动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小李与某公司签订两年的劳动合同,属于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故表述正确。39.填入问号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每个图形均由多种元素组成,考虑元素的个数和种类。第二步,九宫格,横向规律较为常见,优先考虑。从左到右观察前两行图形,元素个数和种类无规律,考虑元素换算;第一行有6个☆3个○,第二行有5个☆5个○,第二行对比第一行减少了1个☆,增加了2个○,可知1☆=2○,第三行前两幅图形中共5个☆和3个○,所以问号处应该为1个☆或者2个○,只有D项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40.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圆体,想要把球体
在平面上,必须要经过投影。所谓投影,就是将地球椭圆上的点
到地图平面上的点的方法。而经过投影呈现出的地图,最终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
的现象。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显露
调换
偏差B.展现
改换
畸变C.呈现
转换
失真D.表现
更换
扭曲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空,此处表示“将球体展示在平面上”,B、C、D三项均有展示之意,均可填入;A项“显露”侧重指由原来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而文中只是变换一种表现方法,不符合语境,排除。第二空,“地球椭圆上的点”和“地图平面上的点”实质上是一个点,本质没有发生变化,B项“改换”和D项“更换”都指改变原来的,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转换”指从一种形式变成另一种形式,符合文意,当选。第三空代入验证,通过投影的方式地图会出现“失真”的情况,即失去了本来的面貌,符合文意,搭配恰当。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网曝常用世界地图“错得离谱”专家反驳》41.存储器的容量大小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通常把(
)位二进制作为一个单位来计算存储器的容量,取名为字节:A.2B.8C.32D.1024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字节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用于计量存储容量和传输容量的一种计量单位,1个字节等于8位二进制。故正确答案为B。42.困境∶面对A.问题∶解决B.人生∶信仰C.攀登∶山峰D.社会∶和谐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面对”与“困境”属于动宾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解决”与“问题”属于动宾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B项:“人生”与“信仰”属于偏正关系,排除;C项:“攀登”与“山峰”属于动宾关系,但词语顺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D项:“和谐”与“社会”属于偏正关系,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43.任何一个改革者,都要不畏人言汹汹,不怕同道________,不惧“________”,勇于做改革的担当者甚至“牺牲者”。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诋毁
评头论足B.杯葛
盖棺论定C.诬陷
指手画脚D.蔑视
画地为牢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不畏人言汹汹,不怕同道________”可知这两句话为并列关系,文中要填入的词语和“人言汹汹”语义相近,强调他人对自己的不满和排斥。A项“诋毁”指毁谤,污蔑,符合文意。B项“杯葛”指抵制,符合文意。C项“诬陷”指伪造事实,以言语冤枉好人,侧重陷害之意,语义与文段不符,排除C项。D项“蔑视”指小看,轻视,不重视,语义与文段不符,排除D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第二空的双引号和后文的“牺牲者”呼应,强调为了改革事业舍弃自己的生命,A项“评头论足”指对人对事说长道短多方挑剔,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B项“盖棺论定”意思是盖上棺材盖,才能下结论,人死后对其一生是非功过作出评价,符合文意。因此,选择B选项。44.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A.算法对人生活的影响B.算法被称作“黑箱”的原因C.算法规制的困境与出路D.算法透明化的有效路径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归纳。阅读并分析文章可知,文章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首先介绍了算法普遍应用所带来的利弊,然后对“如何对算法进行有效规制”展开论述,并就算法规制思路提出了两条可以参考的原则。由此结合选项选择与之相符的一项。文章首先指出了算法的普遍应用带来的好处和问题。接着就“如何对算法进行有效规制”进行论述,指出让算法实现透明化或者让算法可以被共享的对策并不可行。然后就算法规制思路提出了两条可以参考的原则并进行具体论述。综合全文可知,作者主要介绍了算法规制带来的问题及解决途径,C项与之相符。A、B两项为文章的部分内容,非文章重点,排除。D项说法与作者观点相悖,排除。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原文。本文第①段引出话题“算法”,第②段开始谈如何对算法进行规制,解决算法遇到的问题,同时也提及了算法在规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难题,文章第③段介绍了可参考的原则,第④⑤段展开详细阐述,第⑥⑦段进行举例说明。整个文章围绕“算法规制”展开,先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文章主要介绍的内容。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第①段交代背景引出“算法”的话题,并指出算法可以完成难以完成的任务以及为我们提供个性化服务;第②段提出问题,即如何对“算法进行有效规制”让其好处得到充分发挥,随后指出一些专家的不同看法,通过“这些观点”指出“算法有效规制”面临的困难大,并以此进行举例说明,尾句通过“由此”进行总结,强调要“探索有效路径”去解决问题,即如何对“算法进行有效规制”。第③段指出可以参考的两条原则;第④、⑤段分别详细阐述两条原则并在第⑤段尾句指出一种思路对“算法进行规制”;第⑥、⑦段用“这一思路”进行举例,并阐述其中的道理,文章尾句给出结论,即对于“算法规制”的做法,并阐明这种做法可以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故整个文段围绕“算法规制”展开了详细分析,且讲述了两部分内容,一是“算法规制”所面临的问题,二是针对“算法规制”问题给出的对策,对应C项。A、B、D三项均不是文段的核心话题“算法规制”,且A项“对人生活的影响”属于文段开篇提到的内容,非重点,排除;B项,“被称作‘黑箱’的原因”仅能对应第⑤段,并非文段重点所在,排除;D项,“算法透明化”属于第②段另一些专家所提出的观点,表述片面,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45.下列各句中,有歧义的一项是(
)。A.小明每天都在走街串巷B.如果下雨,你就别来了C.气候与地形有着密切的关系D.领导们都希望下属别再送礼送祝福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D项,可以理解为“领导不希望下属再送礼物和祝福”,还可以理解为“领导希望下属不送礼物,但是送祝福”,存在歧义,当选。A、B、C三项均不存在歧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46.自从1964年我国开始杂交水稻研究以来,很多研究者对杂交水稻的探索________,直到1981年,有研究者提出了利用自然两用系的设想,即在长日高温条件下制种,短日低温下繁种,一系两用。到2010年年底,我国共有427个两系杂交水稻通过省级或国家的品种鉴定。因此,在我国发展两系杂交水稻已是________。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如日中天重中之重B.独领风骚势不可挡C.方兴未艾一往无前D.和而不唱大势所趋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第一空可根据文段中的时间词推断语境,排除与文段语境不符的词语。第三步,验证第二空。第一空,由“1964年”“1981年”的时间差可知,在杂交水稻研究在一段时期内成果寥寥,“如日中天”“独领风骚”“方兴未艾”都突出了研究热情和投入的精力,与文段表述的未出太多成果的语境不符。“和而不唱”指赞同别人的意见,不坚持自己的说法。体现了虽然赞同这一研究,但并未体现对此进行付出,由此造成了成果寥寥的情况,填入符合句意。第二空,“大势所趋”指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填入符合文段强调杂交水稻发展前景良好的语境。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该空形容水稻的发展,A项“重中之重”指重点中更重要的部分,该空前后没有可比较的对象,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B项“势不可挡”指来势迅猛,不可抵挡,不能形容水稻的发展,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C项“已是”与“一往无前”搭配不当,排除C项。D项“大势所趋”指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符合文意。答案锁定D选项。第二步,验证第一空。“和而不唱”指赞同别人,不坚持自己的见解,与两系水稻提出后的情形形成对比,符合文意。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后文“1981年,有研究者提出了利用自然两用系的设想”可知,前文表示自从1964年以来很多研究者对杂交水稻的探索比较相似,没有提出新的设想,对应D项“和而不唱”,指赞同别人的意见,不坚持自己的说法,符合文段。A项“如日中天”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程度过重,这个阶段还没有到达十分兴盛的程度,排除;B项“独领风骚”形容超群出众,没有谁可与之相比,横线之前的主语为“很多研究者”,搭配不当,排除;C项“方兴未艾”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和文段“很多研究者”搭配不当,排除。第二空代入验证,D项“大势所趋”
指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表示我国发展两系杂交水稻符合现在的形势,符合文意。故正确答案为D。47.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是(
)。A.促进经济发展B.维护社会稳定C.保持社会公平D.增进国民福利参考答案:ABCD解题思路: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保证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生存,保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增进公共福利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有保障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公平和增进国民福利。故正确答案为ABCD。48.四个装药的瓶子都贴了标签,其中三个贴错了,那么,共有几种可能贴法?(
)A.6B.8C.12D.16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根据题干可知,本题为排列组合问题。共四个瓶子,三个贴错,说明其中一个是贴对的。剩下的三个都贴错了,此时说明剩下的三个应为错位排列。四个瓶子中,先选出贴正确的一个,选法有:=4种;剩下三个都贴错,即错位排列,贴法有2种。因此,四个瓶子中三个贴错的贴法有:4×2=8种。故正确答案为B。49.“气候难民”指的是生存因气候变暖等特殊气候因素而受到威胁的人们,这是一个逐渐扩大的族群。某基金会发表的一份报告称,在未来40年,全球约5到6亿的人都面临着沦为“气候难民”的危险。下列描述中被迫迁移的人们,不属于“气候难民”的是:A.土地沙漠化使曾经繁荣的楼兰古国消亡,国民外迁B.海平面上涨使马尔代夫领导人为国民另觅栖身之所C.卡特里娜飓风使得墨西哥海岸的众多居民逃离家乡D.印度洋海啸导致了印度、泰国等多国居民被迫迁移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因气候变暖等特殊气候因素而受到威胁的人们。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土地沙漠化是由气候因素或人类活动导致的,国民外迁是因为受到了威胁,符合定义;B项:海平面上涨是由气候因素导致的,另觅栖身之所是因为受到了威胁,符合定义;C项:飓风是由气候因素导致的,众多居民逃离家乡是因为受到了威胁,符合定义;D项:印度洋海啸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是由地震引起的,并非气候因素,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气候难民”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生存因气候变暖等特殊气候因素而受到威胁”,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气候难民”定义的关键信息:因气候变暖等特殊气候因素而受到威胁的人们。A项,土地沙漠化使楼兰古国消亡,国民外迁,这些人是因为特殊气候因素而受到威胁,属于“气候难民”。B项,海平面上涨使国民另觅栖身之所,这些人是因为气候变暖等特殊气候因素而受到威胁,属于“气候难民”。C项,飓风使得居民逃离家乡,这些人是因为特殊气候因素而受到威胁,属于“气候难民”。D项,印度洋海啸导致多国居民被迫迁移,但印度洋海啸是因地震引起的,属于地质灾害,而非特殊气候因素,不符合定义。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关键词为“气候变暖”、“导致生存受到威胁”、“逐渐扩大的人群”。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卡特里娜飓风是由于特殊气候因素引起的,同时众多居民逃离家乡是一种生存威胁,属于“气候难民”,排除;B项:印度洋海啸不是由气候因素引起的,一般是由地震或者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波浪,不属于“气候难民”,为正确答案,当选;C项:土地沙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异或者人类活动引起的,属于“气候难民”,排除;D项:海平面上涨是由于气候因素引起的,导致国民生存受到威胁,符合定义,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50.非爱行为,指以爱的名义,对自己亲近的人进行非爱性的掠夺,即违背他人主观意愿,在精神与行为方面强制控制,迫使对方按照施控者的意愿去行为做事,这一行为往往发生在夫妻、恋人、父母与子女等最亲近的人之间。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非爱行为的是:A.张某按照医嘱,要求女儿每三个小时做一次牵引,以消除疼痛B.林某强迫儿子每天练琴3小时,争取在钢琴大赛中取得好成绩C.陈某为防止患精神病的女儿逃逸,将其关在地下室禁止其出入D.李某按照轮流陪护协议,要求妻子前往医院陪护患重病的母亲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违背他人主观意愿”、“强制控制”、“迫使对方按照施控者的意愿去做事”、“往往发生在夫妻、恋人、父母与子女等最亲近的人之间”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要求女儿做牵引,但女儿是否想要做没有明确表明,不能确定是否“违背他人主观意愿”、“强制控制”、“迫使对方按照施控者的意愿去做事”,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强迫儿子练琴中的“强迫”体现出儿子一定不愿意练琴,明确地符合关键词“违背他人主观意愿”、“强制控制”、“迫使对方按照施控者的意愿去做事”,符合定义,当选;C项:把“精神病”女儿关在地下室,是出于对她的一种保护,不属于违背个人的主观意愿,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要求妻子照顾患病的母亲,但妻子是否想要照顾患病的母亲没有明确表明,不能确定是否“违背他人主观意愿”、“强制控制”、“迫使对方按照施控者的意愿去做事”,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题干定义非爱行为都是一种交往行为,分析其表现形式和特点,再结合选项比较即可解题。非爱行为的定义要点:①违背他人主观意愿;②在精神与行为方面强制控制,迫使对方按照施控者的意愿去行为做事。A项,医嘱不是“施控者的意愿”,且要求女儿做牵引消除疼痛不是进行非爱性的掠夺,不符合要点②。B项,林某强迫儿子每天练琴3小时,违背了儿子的意愿,让他去做某事,符合定义。C项,患精神病的女儿意愿不明显,无法判断是否违背了她的意愿,不符合要点①。D项,李某按照协议要求妻子,不属于违背妻子主观意愿,不符合要点①。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违背他人主观意愿;②在精神与行为方面强制控制,迫使对方按照施控者的意愿去行为做事。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张某按医嘱要求女儿做牵引,女儿的意愿不明确,未体现是否“违背他人主观意愿”,不符合定义;B项:强迫儿子练琴,违背了儿子主观意愿,属于“违背他人主观意愿”,让儿子每天练习3小时,属于“在行为方面强制控制,迫使对方按照施控者的意愿去行为做事”,符合定义;C项:将精神病女儿关在地下室,女儿的意愿不明确,未体现是否“违背他人主观意愿”,不符合定义;D项:李某按照协议要求妻子陪护,妻子的意愿不明确,未体现是否“违背他人主观意愿”,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B选项。51.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始于(
)。A.出生B.8周岁C.14周岁D.18周岁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典。根据《民法典》第十三条规定:“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故正确答案为A。52.下图是由三个边长分别为4、6、x的正方形所组成的图形,直线AB将它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x的值是:A.3或5B.1或3C.2或4D.1或6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直线AB可以看做是以AB为顶点的矩形的对角线,矩形对角线将矩形分为两个面积相等的部分,将图形补充完整,则上下两部分的现有面积和补齐面积均相等。当斜线AB上下图形对称时,符合面积相等的条件,选项中对x均有两个取值,可结合选项进行判断。方法一:以AB为对角线将图形补成长方形,则补的两部分面积相等,即4×(6-4)=x(6-x),解得x=2或4。方法二:显然当x=4时,整个图形将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直线AB将其分为的两部分面积相等,结合选项来看,只有C包含x=4,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属于平面几何类。第二步,如图所示,将图形补成长方形,AB为对角线,则被AB分开的长方形两部分面积相等。由于原图形中被AB分成的两个部分面积也相等,可推出两个虚线所示的小长方形面积也相等。第三步,4×(6-4)=x×(6-x),解得x=2或4。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如图所示,将原图补成一个长方形,则,,,。根据题意,,又,则两个补充的长方形面积相等,则有,整理得,解得。秒杀技巧:因直线AB将图形分成了面积相等的两个部分,故可将图形视为中心对称图形,此时两边两个小正方形一定全等,则,只有B项满足。故正确答案为B。53.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第二步,九宫格,横向规律较为常见,优先考虑。第一行均为三角形,个数分别为4、4、2,相加等于10;第二行均为直线,条数分别为3、2、5,相加等于10;第三行均为圆,个数分别为3、4,故问号处图形应具有3个圆。只有D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54.几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着对乌托邦和理想社会的向往。反乌托邦主题则是将其逻辑进行推演,最终会发现理想(主要是对制度和技术的崇拜)往往会导致种种无法控制的弊端:极权统治、非人性社会、精神压抑等。与乌托邦批判“旧”或允诺“新”的热度相比,反乌托邦的语汇更加冷峻,也更尊重人性的真实。大多数反乌托邦作品都充满想象力和黑色幽默,其辛辣的讽刺让我们哭笑不得,然后冷汗涔涔。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A.介绍反乌托邦作品的特点B.揭示乌托邦理想的弊端C.描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D.指出乌托邦与反乌托邦作品的差异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以“乌托邦”为铺垫,然后介绍“反乌托邦”作品的特点,最后通过与“乌托邦”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反乌托邦”作品的特点。文段为“分—分”结构,主体是“反乌托邦作品”。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主体与文段主体相一致。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快速阅读文段和选项可知,本文从结构上分析比较困难,可以通过抓论述对象入手确定答案。文段首先比较了乌托邦与反乌托邦主题的差异,接下来重点介绍了反乌托邦作品的特点。文段的论述重点是“反乌托邦”,只有B项将其作为重点,当选。A、C两项没有将“反乌托邦”作为重点。D项将“乌托邦”与“反乌托邦”并列,也没有突出重点。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文段开篇借助于乌托邦引出反乌托邦这一重点概念,后文详细地介绍了反乌托邦这一主题,并展开了详细的论述,故文段的主题词是“反乌托邦”。B项对原文主旨的凝练概括,即“介绍反乌托邦作品的特点”符合。A、C两项的主题词不是反乌托邦,排除;D项,文段重点强调的是“反乌托邦”,“乌托邦”为非重点,其次“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的差异”反推文段,应该是围绕“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的并列文段,但此题强调“反乌托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55.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者选购产品时,考虑到产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选择对环境危害较少,甚至是有利的产品。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属于绿色消费的是:A.某餐馆推出以野生动物为主的菜式,因其主要材料来自非人工饲养的纯天然的野生动物,甚至包括某些珍稀动物,吸引了一部分消费者B.小高热衷于购买本地生产的商品,他认为本地商品即使价格高、样式陈旧、质地较差,但是由于减少了运输过程的资源消耗和包装浪费,也是对环境保护的一种支持C.小五出于对健康的考虑,喜欢食用无农药污染的绿色蔬菜,为了保持蔬菜的新鲜,他用塑料保鲜膜将蔬菜分类贮藏D.小张是一个注重生活品质的人,所以在装修新居时,不惜花费大价钱,全部使用价格比较昂贵的绿色环保建材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关键词包括“考虑到产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以野生动物为主的菜式”不符合“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B项“小高热衷于购买本地生产的商品”“减少了运输过程的资源消耗和包装浪费”体现了“考虑到产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注重对垃圾的处置”等;C项“小王出于对健康的考虑”以及D项小张“注重生活品质”均是出于对个人利益的考虑,不符合“考虑到产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消费者考虑到产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②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③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④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餐馆推出以野生动物为主的菜式,不符合“消费者考虑到产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利于“实现可持续消费”,不符合定义;B项:本地商品减少运输的资源消耗和包装浪费,符合“消费者考虑到产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体现了“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符合定义;C项:用塑料保鲜膜将蔬菜分类储藏,不符合“注重环保,节约资源”,不符合定义;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TC税收遵从》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游戏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高频电控气阀合作协议书
-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REVT建模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房产 分销 合同范本
- 濮阳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海水分析化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遵义医科大学《现代教育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幼儿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烟台城市科技职业学院《彩画技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工业学院《网店经营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银行外拓营销方法
-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四肢创伤影像(X线)诊断
- 2023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地理真题(含解析)
-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
-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区规范资料汇编
- DL-T5153-2014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程
- 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
- (高清版)JTGT 3365-02-2020 公路涵洞设计规范
- 静疗相关血管解剖知识课件
-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