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孟子专题复习一,基本文化知识孟子(公元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孟轲的性善论是他“仁政”学说的基础,也是他教育理论的根据。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人生来就具有“善端”,也就是有为善的倾向。孟子的思想集中反应在《孟子》一书中。“施仁政,行王道”是他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他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暴力治国,认为只有用“德”才能使人“心悦诚服”。“重民轻君”是他“仁政”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在教育思想上,孟子非常重视培养贤才,认为“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尊贤使能,俊杰在位”是国家富强的根本,“不信仁贤,则国空虚,”“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最快乐的事。孟子还十分注意人格修养,他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言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对中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性格塑造,更是起到了直接的作用。二,基础复习巩固背诵《寡人之于国也》背诵选修《先秦诸子》孟子相关篇章三,默写检查民贵君轻思想具体阐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之谓大丈夫也。寡助之至,______,_____,________。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______,_____,________。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的教民主张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主张对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好战,请以战喻。______,_____,________。四,翻译下列句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5,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五,积累下列出自《孟子》的成语杯水车薪不为己甚不言而喻为渊驱鱼为丛驱雀闻过则喜一傅众咻以邻为壑引而不发左右逢源言近旨远六,话题拓展孟子文如其人,人如其文,孟子的宽广胸襟注定了他要心忧天下,情系百姓。孟子其实不是圣人,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学者,普通的孟子有着常人的喜怒哀乐,他哀民生疾苦,他乐国泰民安。孟子是寂寞的。曲高和寡,孟子的寂寞在与他站得比别人高,看得比别人远,忧得比别人多。于是孟子便站在高岗上独自品味着孤独的寂寞。寂寞的孟子不甘于寂寞,他不断的在各国游说,他只是为了实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无饥色”的理想,然而在那个战乱纷纷的时代,孟子的理想是那样遥不可及。他不断地寄希望于各国君主,而那些醉心于战争的君主们却一次次将他的希望摔得粉碎。也许孟子在想:总有一天我会成功。那一刻,我突然佩服起他那坚定的信仰来了。人,是不可以没有信仰的,没有信仰便失去了生活的价值,孟子的信仰源于那颗博大的仁爱之心。孟子终究没有成功,他还是孤独的站在高岗上,品味着的孤独,坚持他的坚持,努力着他的努力。在孟子看来,要想成为圣人就必须“保养本心”、善养“浩然之气”。纷繁世间,酒色财气,人生总是充满了欲望和诱惑,要想学做圣人就必须摆脱这些干扰。孟子认为,人们的差别不在于富贵贫贱,而在于能否保持高尚的道德,即做“仁人”。君子“以德服人”,“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抵御外在物欲干扰,保养良好天性,既需要好的环境,更需要个人持之以恒的努力。因此,孟子更强调个人的立志和坚持,强调君子必须“穷不失义,达不离道”。与老子的清净无为不同,孟子奉行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有一种“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轩昂霸气,这比孔子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无可奈何更为坚毅和充满斗争意志。他相信即使暂时遇到挫折和困难,那不过是一些必经的考验,人要想成功,必须经风雨、见世面。孟子认为人只有在逆境中奋斗,才能激发出强烈的进取精神。在面对困境时,“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自任以天下之重”,以实现人生价值。孟子主要思想孟子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在儒家学派中,孔子被称为“至圣”,孟子被称为“亚圣”,故历史上并称为“孔孟”,儒家学说亦称为“孔孟之道”。一、论性善1.主要观点:“性善”是孟子的中心学说,孟子的政治主张、教育思想及行为哲学等,都是根据性善学说推衍而来的。孟子的“性善论”有“四心”“四端”等说法。所谓“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认为,“四心”是人与生俱来的,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所在;“四心”又是仁义礼智这四德的发端,即“四端”。这四端是人不虑而知的“良知”和不学而能的“良能”。孟子认为,虽然“四端”是人本心所固有的,但人必须通过后天的教育和修养,充分发挥这些善端的功能,才能使之发展成完美的道德。首先,人之所以不能专心向善,甚至会作奸犯科,往往是因后天的物欲或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而丧失了本心,所以人必须存养善性,以免为后天的物欲所戕害。其次,人性的善端,犹如树枝上的嫩芽,极为细弱,存养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不能加以扩充,那么它将很难茁壮成长,所以必须努力扩充善端,把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扩充到极致。再次,“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也就是说,善是人的本性,就好像是水一定是往下流一样,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规律。只有顺着人性的本然,才可以成为善人,所以应该顺性而为。最后,饮食男女是人的大欲,但如果放纵口目鼻四肢等感官欲望,势必有害于身心,所以孟子认为“养心莫善于寡欲”,即要求人们明辨理欲,努力克制各种感官欲望,以扩充天理,从而培养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2.性善名言:①“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②“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二、论行为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认为仁、义、礼、智四端皆存于我心。如何将这些善端存养扩充,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则是修身的第一要务。(一)事亲为大孟子认为人伦有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其中,事亲即子对父之“孝”与幼対长“悌”最为重要。只要能事亲,推而广之,便能移孝作忠,侍奉长上;只要“人人亲其亲、长其长”,就能实现治平大业。(二)守身为大。孟子认为君子要秉持操守,严格遵守礼义廉耻的道德准则。孟子肯定人有物利需求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他强调人求利逐利一定要合乎仁义、礼义、道义。如果不合乎义,即使有丰厚的俸禄也不该为,不能取;如果合乎义,则无所畏惧,甚至可以舍生取义。(三)内省养气。孟子认为对自己的行为要“内省”,即反求诸己,躬自厚而薄则于人。他特别重视要养气,即“养吾浩然正气”,培养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四)行己有耻。孟子认为人应该有羞耻之心,这样才能远离耻辱。他把无耻之徒视为“非人”,即等同于禽兽,可见他非常鄙视那些失去了人的善性而不知羞耻的人。(五)主张用中。孟子继承了孔子中庸权变的思想主张,反对杨朱、墨翟两家各执一端的做法,也反对“执中无权”的行为。孟子认为人面对取与不取、与与不与、救与不救、死与不死等选择的时候,都要认真权衡其轻重缓急及利弊,要判断其是否合乎“义”。三、论教育孟子以“性善论”为其教育理论的基础。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金乐)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他还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在他看来,人性本善,皆有善端,仁义礼智都是根之于心,所以教育之道,要顺应本性,循序渐进,使其自动扩充,而臻于圣贤之境,便能达到教育目的。孟子的教育主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有标准。孟子认为,教育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就像射箭一样,必须使学者能做到射中靶心才行。标准既定,人人必须自觉遵守,不能因人而异,随意降低。孟子教育的最高标准,是希贤希圣,即培养明人伦,知礼仪的“劳心者”——君子。二是环境移人。孟子认为环境的好坏,足以影响一个人的善恶。尽管善端与生俱来,但后天不良的环境会破坏人的善端,使人由善变恶,所以孟子很重视改善从学者向善的环境。同时,孟子又看到了环境移人的另一方面,即认识到后天环境对促进人的聪明才智形成有重要意义,他认为,恶劣的环境也能磨练人的意志,增进人的智能,加深人的阅历,促进人成为大有用的人才。三是教学多术。在教学上,孟子说“教亦多术”,他认为“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和“不屑之教”都是教育人的方法。他强调启发教育,认为应该启发和诱导学生,以激发学生有进无退的自觉性。在学习上,孟子要求从学的人要学会从实践中反求诸己,自动自发。他提倡学习时要能独立思考,心领神会;提倡知人论世,强调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孟子还提出了“易子而教”的主张。四、论仁政仁政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在孔子“仁爱”学说的基础上,把“仁”由个人道德层面拓展到整个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形成了“仁政”思想。孟子提出“仁政”主张,其理由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人民期盼仁政。孟子生活的时代,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使得生灵涂炭,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使得民不聊生。人民如久旱的禾苗渴望甘霖一样,期盼有一个仁政的乐土。因此,孟子认为这样的时代最有必要也最适合于施行仁政。二是施行仁政才能统一天下。孟子认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施行仁政是获得民心的最好办法,能行仁政者才能得道,并获得多助,他还认为仁者无敌,推行仁政才能实现天下“定于一”的政治理想。三是仁义是社会关系的基础和社会秩序的保证。“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在孟子看来,若能以仁义规范人们的行为,就不会有犯上作乱的事情发生,从而能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孟子的“仁政”思想,其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君主为政要先仁义,后功利。一个国家大到国君小到庶民,都要遵守仁义的尊则行事。君主决不能因一己之私而有损于仁义,这样才能得道百姓的拥护。二是统治者要学会“推恩”。人性本善,人人都有不忍见到他人困苦的“不忍人之心”(即恻隐之心),应该推己及人(推恩),行“不忍人之政”。三是发展生产,使民以时,取民有制。只有让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才能发扬孝悌忠义的思想,所以孟子提出“省刑法、薄赋税”“不违农时”等主张。五、论民本民本思想是孟子学说的精华,也是儒家的一种政治理想,至今还闪烁着民主的光芒。孟子的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贵君轻”的思想。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人民是国家重要的组成要素,有人民才有国家、社稷和国君。一国诸侯与社稷的地位都可以变置,唯有人民的地位不容动摇。和同时代各家相比,法家主张君权至上,纵横家宣传贵士,而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在当时独树一帜。二是得民者得天下。孟子认为,邦国的主权在民。舜得到天下,其政治的合法性是得到双重保证,一重是天的接受,另一重是百姓的接受;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只有人民的拥护,国家政权才具有合法性。“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如果得不到丘民的拥护,则必然要失去天下。在孟子看来,如果国君对臣民不仁,臣民对国君也可不义,所以商汤伐桀、周武王伐纣,是杀掉了独夫民贼,而不能说是犯上作乱。孟子甚至还认为,人民也有权力“出尔反尔”。为了得民君主应该施行仁政,与民同乐。三是保民之道。人民既然是天下的根本,那么君主就负有保民的义务。保民之道包括顺民安民养民教民等诸多方面。顺民指重视民情民意,无论是用人还是断案,都要广泛征求国人的意见。安民指通过省刑法、止战争等手段,使老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养民指发展生产,使人民衣食无忧。教民是发展教育,以明人伦。六、论王道为了反对当时的诸侯王所崇尚的富国强兵、兼并弱小的霸道之术,孟子提出了王道主张。两者都追求称王天下,但实施的途径和策略不同:王道通过“仁政”来彰显道义,以攻心为主;霸道通过武力争夺名利,以杀伐为务。孟子把实现王道作为最高政治理想,所以凡不以王道治国者便被他视为罪人或独夫民贼,遭到他的猛烈抨击。孟子的王道思想,与他的民本思想、仁政思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王道的基础。孟子说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在他看来,让人民安居乐业,就是王道的基础。二是王道的范畴。王道大体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最清明的社会政治,二是比较完善的伦理道德。三是王道的前景。耕织并重,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这就是孟子理想中的王道乐土。孟子提出了实现王道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因先。因先就是国家政治制度仍然遵循先王的遗规,有严格的等级秩序。值得一提的是,孟子对社会分工有高度的认识,反对君民共耕的贤君观,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二是尊贤。孟子认为要实现王道,必须有贤能之士来辅佐其政。对贤能之士,要致敬尽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牛津上海版九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上教版选修3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沪科版必修3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浙教版必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爬架租赁与施工安全防护方案合同4篇
- 抽沙工程合同(2篇)
- 2024版违约合同的民事起诉状
- 2025年度柑橘滞销产品“抢购”线上线下联动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屋顶广告位使用权租赁与管理合同3篇
- 垃圾处理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天疱疮患者护理
- 2025年蛇年新年金蛇贺岁金蛇狂舞春添彩玉树临风福满门模板
- 《建筑制图及阴影透视(第2版)》课件 4-直线的投影
- 2024-2030年中国IVD(体外诊断)测试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碎纸机设计说明书
- 铁路损伤图谱PDF
- 装修家庭风水学入门基础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任务二 社群的种类与维护
- 《诗词写作常识 诗词中国普及读物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 一站到底试题及答案完整版(第2801-29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