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镜南路工程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P-S1-1-01-PAGE2/8 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东镜南路工程位于花都区新华街东南部,包含规划支路三和东镜南路两条新建道路,全长约1016m,其中东镜南路呈东西走向,全长950m,西起于汇城房产,东止于规划支路三。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速度20km/h;规划支路三起于东镜南路,止于镜塘路,全长约66m。规划道路宽度15m,双向2车道,为新建水泥砼道路。本工程设计是配合道路设计而进行的排水工程设计。本工程新建d500~d1350雨水管总长约1180米,DN500~DN600污水管总长约1085米。二、设计依据1、广州市排水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穗水〔2013〕10号);2、《花都区城区及周边农村防洪排涝规划》(2013.05);3、1:500电子地形图(本院提供);4、道路初步设计图纸(本院提供);5、规划路网图(业主提供);6、管线探测资料(本院提供);7、关于花都区东镜南路工程初步设计评审的会议纪要〔花交工程会纪(3)〕;8、花都水务局关于东镜南路排水工程方案设计意见的复函(花水函〔2014〕87号)。三、评审意见及回复1、进一步与区水务部门协商确定污水及雨水的出水路径;回复:已与区水务部门协商确定污水及雨水的出水路径。2、建议按5年重现期标准进一步复核雨水管径,并做好工程临时排水措施;回复:已按5年重现期复核雨水管径,已做好工程临时排水措施。3、建议调整东镜南路(广花路以西段)污水排水方向,将此段污水接入广花路东侧现状污水管道;回复:已调整东镜南路(广花路以西段)污水排水方向。4、新建雨水、污水井应统一标识,符合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井盖设施建设技术规范》(DBJ440100/T160-2013)的要求,并在检查井内安装防坠网;回复:已按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井盖设施建设技术规范》(DBJ440100/T160-2013)的要求标识雨水、污水井,并在检查井内安装防坠网。四、主要技术规范和标准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2、《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4、《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5、《高密度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CJ/T165-2002)5、《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1998);7、《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4:2004)8、《广州市中心城区暴雨公式及计算图表》(广州市水务局穗水〔2011〕214号)9、《埋地高密度聚乙烯中空壁缠绕结构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BJ/T15-33-2003)10、《埋地用聚乙烯(PE)结构壁管道系统
第2部分:缠绕结构壁管管材》(GB/T
19472.2-2004
)11、《井盖设施建设技术规范》(DBJ440100/T160-2013)五、设计原则1、雨水系统根据国家《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本设计结合《花都区城区及周边农村防洪排涝规划》,城市雨水以“分散出口,就近排放”为主要原则,综合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合理性、经济性和实操性,具体如下:(1)根据城市规划布局、地形、结合竖向规划和城市废水受纳体位置,按照就近分散、自流排放的原则进行流域划分和系统布局。(2)雨水量要与城市防洪、排涝系统规划相协调。(3)雨水收集系统管道结合现状,充分利用已建雨水工程设施;(4)充分利用现状地形结合竖向规划,雨水尽可能自流排放,对于自流排放困难地区的雨水可采用雨水泵站或与城市排涝系统相结合的方式排放,但尽量减少泵排数量。(5)雨水系统高程控制要与现状地形、竖向规划及防洪、排涝规划相结合,在控制管道埋深同时避免与其他专业管线相冲突,尽量减少倒虹吸管道的设置,以利于雨水的及时排放。结合防洪、排涝规划,综合考虑防潮、防洪、排涝等多种因素,提高系统的可靠性。(7)合流制区域雨水系统规划要结合污水管道系统结合考虑。(8)综合考虑实际建设条件及道路建设次序问题,雨水排放口尽量设在近期建设主干路上,以解决雨水的排放问题。2、污水系统以《广州市污水管理总体规划修编》为指导,依据国家制定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政策”,城市污水以集中处理为主,分散处理为辅为主要原则。具体如下:(1)区域自然条件和排水工程现状,合理确定排水体制;(2)收集系统管网布置结合现状,充分利用已建污水工程设施;(3)建设和污水处理厂同步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地形,尽量采用自流,缩短管线长度,中途泵站与主干管布置综合考虑,减少泵站的数量。污水管道将尽可能避免穿越河道、地下建筑和其它障碍物,减少与其它管线交叉。(5)污水管道系统的布置既要考虑其水力条件、经济条件,又要考虑其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6)根据地形、水源的位置合理划分排水分区,并从环境效益、规模效益、经济效益及可实施性等综合因素规划分区内污水处理厂的数量、规模及位置。(7)综合考虑实际建设条件及道路建设次序问题,污水干管尽量设在近期建设道路上,以解决近期污水的排放问题。六、设计参数1、排水体制:根据规划,本工程范围内道路属于新建道路,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2、设计标准和参数(1)雨水系统a.雨水量计算公式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规划雨水量按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公式计算,即:Q=qψF式中Q——雨水设计流量(L/s);q——设计暴雨强度(L/s•ha);ψ——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ha)。其中,设计暴雨强度根据设计重现期P和设计降雨历时t确定。经过计算,以新广花公路为界,本工程东侧道路雨水设计流量为1286L/s,流速V=1.2m/s;西侧道路雨水设计流量为1711L/s,流速V=1.2m/s。b.设计重现期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规定,在同一排水系统中可采用不同的设计重现期,重现期一般选用2~3a,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一般选用3~5a。根据规划,由于近年来全球气候反常,局部区域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广州市区强降雨密度有所加大,为避免规划区域内涝,本工程统一采用P=5a。c.降雨历时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地面集水时间t1一般采用5~15min,地面集水时间采用0.8~1.0m/s的雨水径流流速估算。本工程地面集水时间t1,按10min计算。d.设计暴雨强度按照以上设定参数,P=5a时,本工程采用广州市单一重现期暴雨强度公式:q=5411.802/(t+12.874)0.758(L/s•ha)设计暴雨强度q值采用《广州市中心城区暴雨公式及计算图表》(广州市水务局穗水〔2011〕214号)数值。e.径流系数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径流系数ψ按市区标准采用0.5~0.8,而根据规范条文说明提供的地方性数值,广州地区采用0.5~0.9。由于规划范围内,规划建设用地地表种类主要以碎石、块石、混凝土和沥青铺面,径流系数取值范围在0.6~0.9之间;根据上述情况综合考虑,新广花公路西侧路段规划建设用地径流系数ψ值综合取0.6,新广花公路东侧路段规划建设用地径流系数ψ值综合取0.7,大片绿地以及公园径流系数ψ值取0.2。(2)污水系统a.污水预测方法由于无相关详细的污水规划,本工程道路的纳污范围不明确,因此本工程只考虑收集道路两侧地块的污水。本工程周边地块主要为其他非建设用地E3、二类居住用地R2和公共绿地G1,本工程根据不同性质用地用水量指标计算污水量,二类居住用地R2取1.9万m³/(km².d),公共绿地G1取0.2万m³/(km².d);本工程采用单位建设用地法预测污水量,计算公式如下:平均日污水量=(用水量×污水排放系数/日变化系数)×1.1。综合污水排放系数取0.85,日变化系数1.30,地下水渗入量按0.10考虑。b.预测污水量根据上述方法及标准,本工程范围收集污水量约为0.15万m³/d。根据水务局文件要求,针对雨污分流制排水工程,新建污水管道应采用3倍的旱流污水量复核管道过流能力。七、排水系统现状及相关规划概况1、排水现状本道路两侧区域现状基本上为农田,没有完善的排水系统,雨污水未经统一收集均分散排入自然水体,周边水体污染较严重。本工程沿线有多条现状排水渠横穿本工程道路,渠内水量较少,其中于本工程西侧的东镜中路现状存在一条1.7m×0.8m排水渠,于本工程的规划支路三南侧和北侧现状分别存在一条3.0m×1.0m和2.1m×0.6m排水渠。与东镜南路相交的新广花公路东侧现有一条d1000污水管且两侧现状均存在一条1.7m×0.8m的排水边沟。2、排水相关规划(1)雨水系统规划根据《花都区城区及周边农村防洪排涝规划》,与东镜南路相交的东镜中路将实施d1200雨水管,与规划支路三相交的镜湖路将实施d1650雨水管,该片区雨水将经规划雨水管道统一收集后排放。雨水规划如下图:雨水规划图(2)污水系统规划根据《花都区城区及周边农村防洪排涝规划》,镜湖大道上存在一条D800规划污水管。该区域污水由规划污水管道统一收集后经镜湖大道D800规划污水管汇入工业大道D2000规划污水管,最终排入新华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规划如下图:污水规划图八、工程设计1、雨水工程设计根据《花都区城区及周边农村防洪排涝规划》、《花都水务局关于东镜南路排水工程方案设计意见的复函(花水函〔2014〕87号)》以及现状地形和道路纵坡,本工程道路宽度不超过40米,雨水管采用单侧布管,布设于道路南侧,收集道路及道路两侧地块雨水,并预留规划中部分道路雨水接驳,雨水就近排往规划管道。(1)以新广花公路为界,东镜南路西段两侧地块雨水经d500~d1200雨水管收集后,由东往西近期临时分散排入与本道路相交的现状排水渠以及东镜中路现状明渠,远期排入东镜中路d1200规划雨水管;(2)东镜南路东段两侧地块雨水经d500~d1350雨水管收集后,由西往东近期临时分散排入位于规划支路三南侧和北侧的现状排水渠,远期排入镜湖路d1650规划雨水管。详见雨水管道总平面图:雨水管道总平面图(3)本工程范围内雨水管道均为重力流管道,管道水力计算采用坡度i=0.001~0.01计算,雨水管管径为d500~d1350mm,布设于道路南侧的车行道下,具体位置详见管线横断面图。(4)本工程共有10条现状排水渠横穿拟建道路,在现状排水渠横穿道路的位置敷设临时过路管,管径为d600~d1350mm。临时过路管标高与拟建雨、污水管标高冲突处增设四通沉砂井,当过路管管底标高高于雨水管管底标高时,将临时封堵四通井的流出口(见平面图),待道路两边地块开发后,将废除临时过路管及打通四通井的流出口。2、污水工程设计由于无相关详细的污水规划,本工程道路的纳污范围不明确,因此本工程只考虑收集道路两侧地块的污水。根据《花都区城区及周边农村防洪排涝规划》和《花都水务局关于东镜南路排水工程方案设计意见的复函(花水函〔2014〕87号)》,本工程以新广花公路为界,东镜南路西段两侧地块污水经DN500污水管收集后,由西往东排入位于新广花公路的现状d1000mm污水管道;东镜南路东段以及规划支路三两侧地块污水经DN500~DN600污水管收集后,由东往西排入新广花公路现状污水管道d1000。详见污水管道总平面图:污水管道总平面图本工程污水主干管水力计算坡度采用i=0.001~0.003,管径为DN500~DN600,按3倍旱季污水量对管网进行校核。污水管布设于道路南侧的车行道下,具体位置详见管线横断面图:管线横断面图九、管材、管道连接及基础1、雨水管:采用机制II级钢筋混凝土管,承插连接,d≤1200采用承插式接头,d≥1350采用企口式接头(见大样图),管材质量必须满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的要求,管道基础详见雨水管道纵断面图。2、污水管:开挖施工条件下重力流污水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空壁缠绕结构管,热熔连接,管材的质量标准都必须符合《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4:2004)、《埋地高密度聚乙烯中空壁缠绕结构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BJ/T15-33-2003)以及《埋地用聚乙烯(PE)结构壁管道系统第2部分:缠绕结构壁管管材》(GB/T19472.2-2004)的规定。管道基础详见污水管道纵断面图。顶管施工条件下重力流污水管:采用III级钢筋混凝土F管,管材标准符合《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顶进施工法钢筋混凝土排水管》(JC/T640-1996),III级钢筋混凝土管采用钢承口F型式接口,密封胶圈采用滑动橡胶圈。3、管道基坑开挖及回填:管坑两侧及管顶50cm范围内回填石屑,并用水充实,密实度须达95%。塑料管沟槽回填应执行《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4:2004)和《埋地高密度聚乙烯中空壁缠绕结构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BJ/T15-33-2003)的规定。从管底基础至管顶以上0.5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回填,严禁用机械推土回填。管顶50cm以上至路基部分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回填密实度要求分层回填土,路基以上应按相关设计图或道路路基规范要求执行。施工应严格执行国标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4:2004)的规定。十、施工方法本工程排水工程管道使用的管材主要有: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空壁缠绕结构管、II级钢筋混凝土管和III级钢筋混凝土F管。管道的施工方法为:明挖施工、顶管施工。1、明挖施工(1)垂直开挖在管道施工时,多数路段因交通问题难以让沟槽满足放坡的要求,而只得做成直槽(边坡坡度一般为20∶1)。开挖直槽时应及时支撑,以免槽壁失稳出现塌方,影响施工,甚至造成人身安全事故。在地质条件较好,槽深≤3m时,一般采用木板支撑;当槽深>3m或在地质条件较差、地下水位高的地段可采用钢板桩支撑,必要时加水平内支撑,具体支护方法见结构部分。(2)施工排水或降水在地下水充沛的地区,排水管采用明挖施工时,管槽开挖的深度越大,施工的难度越大。但当管槽开挖深度≤5米(3)地面排水:根据地形开挖排水沟,将地面水引入河道或排水管道内。适用于在作业面较宽、地下水量不大、且沟槽深度不大于4m时采用。(4)沟槽排水:可采用明沟排水,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如:井点法。井点法适用于管道大部分沿现有道路布置,因道路不能因为施工而阻断,施工场地一般都不宽裕时采用。依土质、涌水量,要求降低地下水位深度,可选用单层轻质型井点、多层轻质型井点、电渗井点、管井井点、深井井点等方法,降低地下水位。2、顶管施工顶管部分要求采取机械顶管,分别设置工作井和接收井,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设计另见结构设计图,顶管完成后再开挖筑砌其余的检查井及在工作井和接收井内新砌检查井,施工时必须严格执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要求实施。十一、附属构筑物:1、检查井、沉砂井:采用马路甲式检查井,如无特殊说明,圆形检查井为砖砌检查井,矩形检查井为混凝土检查井;废除的管段管口用1:2水泥砂浆封堵。2、雨水检查井井身内壁用1:2水泥沙浆批挡20mm厚,雨水管>d600井底设流槽。污水检查井井底设流槽,井身内外壁用1:2水泥沙浆批挡20mm厚。排水管道与排水检查井连接处均设置止水圈。3、人行道及绿化带下采用中型防盗球墨铸铁井盖及井座,行车道下采用重型防盗球墨铸铁井盖及井座。4、进水井:车行道采用双箅偏沟式进水井;5、井面标高:根据道路设计标高资料设计,施工时以路面设计标高为准,本设计只作参考。6、井的结构、形状、尺寸及适用要求均见检查井大样图;7、井盖标示:井盖盖面标示按广州市建设委员会文件《广州市道路设施检查井井盖实施指引》(穗建督[2009]1149号)、《关于规范广州市排水检查井井盖盖面标示的通知》(穗水排水[2009]37号)以及《井盖设施建设技术规范》(DBJ440100T160-2013)的要求执行。8、污水管道施工完毕后按国标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闭水试验,合格后方可复土。十二、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前必须核实现场与设计图是否不符,如与设计图不符,应立即通知设计人员;2、所有检查井井面标高要求与设计路面平;3、对旧有排水管及检查井位置须现场核定准确后方可接入;4、施工时沿线如遇原有出水口必须接通;5、工程量表中不包含拆迁和青苗补偿费用;6、施工期间应注意临时导水和排水设施的安排,本工程与旧有已通水管道衔接时,施工方应已确定准备必要的临时导水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十三、安全生产技术要求1、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应按设计及相关规范、规程要求进行,遵守有关施工安全、劳动保护、防火、防毒的法律、法规,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施工;2、给排水管道工程的建设、养护、维修工程的作业现场应当设置明显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3、穿越河道等特殊重要构筑物的给排水管道在施工前应查明工程场区周边状况,重视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可能造成的人员、构筑物破坏的安全影响,设计及施工方案需报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4、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前必须对该道路下的管线进行详细的摸查,相距现有地下管线较近时,须会同相关单位对现有管线的保护、改线和迁移制定可行的方案;5、给排水管道敷设位置与房屋建筑距离较近时,应对房屋建筑进行鉴定,根据所需做好房屋支护,确保安全方可开挖施工;6、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期间应合理安排注意临时导水和排水设施,确保施工期间排水顺畅;7、给排水构筑物内的孔洞,应加设盖板或临时栏杆,防止人、物坠落;8、检查井内易产生和积累有毒有害气体,下检查井清淤时应按照《广州市排水管理规定》的要求执行,通风充分,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人员才能下去;9、排水工程因接触污水、污泥等污染物,应注意卫生措施,避免影响身体健康;10、污水、雨污水合流管道及湿陷土、膨胀土、流砂地区的雨水管道,必须经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11、给排水管道的维护安全作业应严格按照《城镇供水管网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和《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的要求执行;12、其他未尽事宜,应按照相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执行;十四、问题与建议1、由于缺乏与本工程相关详细的污水规划,本工程道路的纳污范围不明确,因此本工程只考虑收集道路两侧地块的污水,请相关部门尽快完善相关的污水规划。2、由于与本工程相交道路的规划雨水管未实施,因此雨水管近期将临时排入现状排水渠或水塘,为解决本工程排水出路问题,建议尽快实施下游规划雨水管道。十五、主要工程量表类型名称规格数量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媒体视觉融合
- 2024至2030年气动锯切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道地中药材购销协议
- 2024至2030年户内全彩LED显示屏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年度拉水运输项目协议条款
- 骨骼损伤与生物力学关系
- 2024年程控交换机计费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催化技术应用
- 量子模拟器研发
- 2024年带状光检影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表格教案
- 广东省十行业企财险纯风险损失率表(试行)doc
- SYB游戏模块课件
- FSSC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和全套程序文件
- 基底节区解剖位置关系图PPT课件
- 小学体育 跳绳(课堂PPT)
- 35KV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控制措施(共8页)
- 深大流行音乐基础乐理课件_3节奏
- 妇科住院病历模板
- 喷雾干燥塔控制系统设计-PLC总课程设计报告-概要
- 初中音乐-《小巫师》课件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