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社会化_第1页
第一讲社会化_第2页
第一讲社会化_第3页
第一讲社会化_第4页
第一讲社会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社会化第一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一讲社会化

本讲主要内容:

一、社会化过程;二、自我意识;三、性别角色差异心理。第二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一、社会化过程(一)社会化的定义:

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叫做社会化。第三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个体的社会化体现了社会的特点与时代的风貌。社会化过程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过程:一方面是个体通过加入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系统的途径掌握社会经验,另一方面是个体对社会关系系统的积极再现的过程。第四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二)社会化的特征1、个体的社会化有其遗传素质基础。人的遗传素质,尤其是人脑的结构为一个自然的人发展成为社会的人提供了可能性。2、个体的社会化是通过个体同与之有关系的其他个体及团体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第五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社会化的特征3、个体的社会化是共同性与个别性的统一。

体现出一定的“刻板印象”。

4、个体的社会化贯穿于个体的一生。社会化是个终身的过程。第六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三)社会化的内容

包括人格的发展、社会性的发展、社会态度的形成、社会角色的获得等。

具体包括:政治社会化:你赞成社会主义制度吗?民族社会化:你为身为中国人而自豪吗?第七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社会化的内容法律社会化:你能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吗?道德社会化:你能按我们的道德标准来支配自己行为吗?性别角色社会化:你能按照自己的性别角色做事吗?第八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四)社会化的类型

⑴早期社会化:

儿童掌握语言、社会规范及人与人交流的能力。⑵预期社会化:

为将来扮演社会角色作准备。⑶发展社会化:

存在于一生,发展自身。

第九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社会化的类型

(4)再社会化:

完全舍弃原有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重新学习一套新的社会规范价值标准。分为主动再社会化、强制再社会化。(5)反向社会化:指的是年青一代将文化传递给年长的一代。

第十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社会化过程分析

1、个体社会化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现代生理学研究表明:神经系统(大脑皮层)的可塑性与年龄呈负相关。心理发展关键期第十一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社会化过程分析

2、个体社会化体现了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的辩证统一: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的研究发现,一些身材矮小的人在人格上表现出幽默、乐观、直率、有忍耐心、不腼腆等特点。3、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作用:表现出了个体的性格、情绪、兴趣、需要等倾向性。

第十二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五)影响社会化的因素社会文化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播工具第十三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社会化过程中的社会支持系统小学前:父母小学:父母、老师和同学中学:老师、伙伴和父母大学:朋友第十四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影响社会化的因素1、社会文化

“凝聚在一个民族的世世代代和全部财富中的生活方式之总和”。

第十五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影响社会化的因素2、家庭

家庭中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有很多,如父母的文化水平、家庭氛围、家庭结构类型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父母的教育方式(教养类型):溺爱型:

人格上多表现为依赖性强,遇事退缩,任性,自理自制能力弱,缺乏同情心,情绪不稳定,易受别人意见左右。第十六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家庭教养类型放任型:

多半缺乏教养、我行我素、较少是非观念,很难适应集体生活。但独立性强。管制型:

服从、无主见、自卑、羞怯、敏感等。民主型:

自立、自信,能独立解决自己的困难,易理解他人,情绪稳定。第十七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早期经历与心理健康成功经验容易保留下来,遭到失败时其行为方式会被其它的行为方式所代替。早期环境与当前环境有时会差别很大,以前似乎是“成功”的经验却不一定能适应变化了的任务和环境。第十八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早期经历与心理健康:个案个案1:大一男生,频繁生病、失眠。在家排行第二,小时受父母“抓两头带中间”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家不受重视。偶得了腮腺炎住院,父母对其特别关心、照顾。这种错误的成功经验在他现在面临失去学业上的竞争优势时派上用场。因患病使他逃避了平等的学业竞争,并处于受人关注的位置。第十九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早期经历与心理健康:个案个案2:大二女生,与同学关系处理不好,情绪特敏感,动辄落泪。家中唯一女孩,从小在家受宠,在弟弟出生后,父母减少对其关注。但每当她哭闹时,父母又对她特别关注。同样这种成功经验也被她用在与同学的相处中。第二十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影响社会化的因素3、学校

学校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主要通过教师,一个具有威信的教师,在学生社会化过程中能够发生很大的作用。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第二十一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影响社会化的因素4、同辈群体同辈的影响对青年人来讲尤为显著。青年人力图独立,喜欢与同辈人在一起而不喜欢依附父母。调查发现,70%以上的大学生遇到困难心理烦恼时,是找同伴(含异性)商量或是闷在心里,而不是找父母或老师。第二十二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影响社会化的因素5、大众传播工具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电影、网络这些大众传播工具所承载的信息对现代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其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很难对其加以控制,靠个人的取舍与鉴别能力。第二十三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二、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概述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自我意识的发展青年期自我意识的特点?第二十四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一、自我意识概述

(一)定义:“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于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米德:主体的“我I”、客体的“我me”弗洛伊德:超我、自我、本我第二十五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二)特点

1、自我意识的矛盾性:主体我&客体我,理想我&现实我之间存在差距&矛盾;调查表明,高中生、大学生、成年人的自我意识中,大学生的主我与客我之间的差距最大。

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2、自我意识的形象性

自我意识是从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中发展起来的。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是自我评价的“一面镜子”:个人是通过与他人相处,从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中看到自己的形象的。自我觉察到他人的注意→自我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感到自尊或自卑。

第二十七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3、自我意识的独特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将他人的评价内化为自己的判断,这种自我态度慢慢脱离他人的评价,表现为自律性。发挥出主动性和独立性,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风格与独特的形态。第二十八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二、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

个体自我意识是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控制力三种心理成分构成的。

第二十九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一)自我认识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对自己作出的某种判断就是自我评价。

“人贵有自知之明”。正确的自我评价,对个人的心理生活及其行为表现,对协调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有较大影响。第三十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二)自我体验

“自己对自己怀有的一种情绪体验,即I对me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如自信、自卑、自满、自责等。自卑、自恋——自我认识不健全导致的错误体验第三十一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三)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自己对自身言行的控制,也就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制约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二是制止。自我控制能掩盖自己的真实情况,称“自我掩饰”。第三十二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三、自我意识的发展

新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E.埃里克逊把个体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第三十三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

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过程分为八个阶段

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

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第三十四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解答:

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第三十五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一阶段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

0~1.5岁:婴儿期——希望所谓基本信任,就是婴儿的需要与外界对他需要的满足保持一致。“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第三十六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二阶段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

1.5~3岁:童年期——意志儿童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开始探索周围世界。如果父母允许他们独立地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表扬他们完成的工作,就能培养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获得一种自主感。否则就会产生自我怀疑与羞耻之感。

“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的决心"

第三十七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三阶段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3—5岁:学前期——目的个体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心。如果成人对于孩子的好奇心以及探索行为不横加阻挠,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自由参加各种活动,那么孩子的主动性就会得到发展,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与进取心。否则就会致使孩子产生内疚感与失败感,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第三十八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四阶段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

6—12岁:学龄初期——能力。

智力不断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迅速,他们提出的问题广泛而有一定深度。这时对他们影响最大是教师、同伴。他们关心物品的构造、用途与性质。如果能得到成人的支持、帮助与赞扬,则能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勤奋感,使之进一步对这些方面发生兴趣。“能力是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第三十九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五阶段获得同一感而克服同一性混乱

从12—18:青春期——忠诚。“同一性”可以理解为社会与个人的统一,主我与客我的统一;也可理解为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统一认识。“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第四十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六阶段获得亲密感而避免孤独感18—30岁:成年早期——爱。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与爱情。亲密的社会意义,是个人能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亲密感往往会发展为一种互相承担义务的感情。“压制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第四十一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七阶段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30—60岁:中年期——关心和创造力积极:个人除关怀家庭成员外,还关心其他人,以至子孙万代的幸福。他们在工作上勇于创造,追求事业的成功,而不仅是满足个人需要。消极:即所谓“自我专注”:只顾自己及自己家庭的幸福,而不顾他人的困难和痛苦。第四十二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八阶段获得完美感而避免失望感

60—?:老年期——智慧。如果前面七个阶段的积极成分多于消极成分,就会在老年期汇集成完美感,回顾一生觉得这一辈子过得很有价值,生活得很有意义。如果消极成分多于积极成分,就会产生失望感,想要重新开始又感到为时已晚,痛苦、绝望,精神萎靡不振。"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

第四十三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在每一个心理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了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第四十四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四、青年期自我意识特征

(一)自我认识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刻关于自己是否成人的自我意识。“我哪些地方象大人?”

关于自己美丑的自我意识。“我的容貌身材风度是否优美?”第四十五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关于自己能力、性格的自我意识。

“我聪明能干吗?”“我性情温和吗?”

关于性的自我意识。“我象一个男子汉/大姑娘吗?”

关于社会归属与社会地位的自我意识。“我们的团体名气大吗?”“我被人们重视吗?”关于对人生价值的自我意识。“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是什么?”“我要成为怎样的一个人?”第四十六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二)自我体验的情绪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敏感性

对他人的言行与态度极为敏感。丰富性

自我体验日益丰富。如,由于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性格与道德品质等特点,产生了自豪感或自卑感、成功感或羞耻感、自尊、自信或内疚等。

第四十七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深刻性

自我体验与自己的信念理想、人格倾向相联系。闭锁性

自尊心与自信心日益增强,需要人们的尊重与理解,却不愿把这种心情向他人表露。起伏性

情绪起伏大,可因某种情境的作用而信心百倍,充满乐观主义的激情;若遇困难则情绪低沉、灰心丧气,悲观失望。第四十八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三)自我调节的自觉性与独立性显著增强

青年力图摆脱社会传统的束缚,要求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行动,善于根据新的形势决定新的行动与目标。

第四十九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四)青年期自我意识的矛盾表现

青年期,理想我不断观察分析现实我,产生I与me的矛盾。表现出焦虑与不安。个体要摆脱这种焦虑与不安,力图实现自我再统一。

由于各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自我的再统一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表现出不同的类型。第五十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自我肯定型----积极的统一类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理想我和逐步改正、不断完善的现实我相统一。自我矛盾型----自我再统一较困难的类型。内心矛盾强大或延续时间较长,新的积极的自我久久不能确立。自我否定型----消极的统一类型。对现实我的评价过低,理想我与现实我差距过大。有的人用自我安慰原谅自己,在一定程度上放弃理想自我,以保持现实自我;有的人则没什么发自内心需求的理想自我,自我意识处于消极应付的状态。

第五十一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自我扩张型----消级统一类型,且带有危害性。对现实自我过度高估,虚假的理想自我占优势,自我的统一是虚假的。典型者表现为白日梦,在自吹自擂、虚幻之中度日。严重者可能导致反社会行为。

自我萎缩型----带有危害的消极统一类型。理想自我极度缺乏,对现实自我深感不满,自卑心理非常严重,导致自我拒绝的心理。这种类型的人也极少,严重者可以导致精神分裂症或因绝望而轻生。第五十二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三、性别角色差异心理男女个体出生时,除生理结构存在一些明显差别外,只表现出微小的心理差异。随着个体在社会化进程中逐步获得性别角色,男女间的心理差异才变得越来越大,因此男女心理差异是性别角色差异的反映。第五十三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一、性别角色的获得与分化(一个社会化过程)

(一)性别角色获得的生理基础

研究者们认为,最有可能影响性别角色心理差异的生理因素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遗传基因、性激素、大脑。只在极少方面起作用或起间接作用。

第五十四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二)性别角色分化的社会因素

1、家庭

玩具的性别差异使孩子在游戏内容上产生分化。服装颜色的差异强化孩子的自我性别观念。教养要求的性别差异。第五十五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2、学校⑴教科书:

学校教科书一般都存在着宣传性别刻板印象的倾向。⑵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