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秋学期高一生物期末考试模拟卷一、选择题1.下表是人体细胞中一些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元素OCHNCaFe平均含量(%)55.9914.627.469.334.67微量A.C是组成人体细胞的最基本元素B.表中元素都属于大量元素C.表中元素在玉米细胞中都有且含量与人体细胞相同D.细胞中含量越低的化学元素作用越小【答案】A【解析】【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3)细胞的鲜重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是O、C、H、N,干重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是C、O、N、H;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物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质和核酸,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干重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详解】A、C是组成人体细胞的最基本元素,A正确;B、表中Fe元素是微量元素,B错误;C、同一种元素在不同生物体内的含量存在差异,故表中元素在玉米细胞中都有且的含量与人体细胞中不一定相同,C错误;D、元素的含量与其重要性不相关,如微量元素Fe在人体内含量低但是作用比较大,D错误。故选A。2.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德国科学家施旺和施莱登建立的B.魏尔肖提出了“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观点C.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和多样性D.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的意义: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详解】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德国科学家施旺和施莱登建立的,A正确;B、魏尔肖提出了“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观点,这是对细胞学说进行的补充,B正确;C、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但没有揭示多样性,C错误;D、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D正确。故选C。3.下面是一组检测生物体主要有机物的实验,表中①~④对应的各项内容描述正确的是()待测物质试剂预期显色结果反应条件蛋白质双缩脲试剂③④脂肪②橘黄色常温①斐林试剂砖红色50~65℃A.葡萄糖、碘液、紫色、沸水浴B.蔗糖、苏丹Ⅲ染液、紫色、常温C.还原糖、苏丹Ⅲ染液、蓝紫色、沸水浴D.果糖、苏丹Ⅲ染液、紫色、常温【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详解】还原糖包括葡萄糖、麦芽糖和乳糖。斐林试剂能和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①表示葡萄糖、麦芽糖和乳糖;脂肪可以在常温下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②表示苏丹Ⅲ染液;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在常温下产生紫色反应,③④表示紫色、常温;D正确,ABC错误。故选D。4.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和RNA一般都是由两条核苷酸链组成B.RNA完全水解产物是磷酸、含氮碱基、脱氧核糖C.大豆根尖细胞中,含有碱基A、G、C、T的核苷酸共有7种D.真核细胞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D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答案】C【解析】【分析】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蕴含着遗传信息;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千变万化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使DNA分子具有多样性,每个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又是特定的,这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详解】A、DNA一般由两条核苷酸链组成,RNA一般由一条核苷酸链组成,A错误;B、RNA完全水解产物是磷酸、含氮碱基、核糖,B错误;C、大豆根尖细胞中既有DNA又有RNA,含有碱基A、G、C的核苷酸各有两种,含有碱基T的核苷酸只有1种,故含有碱基A、G、C、T的核苷酸共有7种,C正确;D、真核细胞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D错误。故选C。5.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碳链 B.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相同C.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都难溶于水 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答案】B【解析】【分析】1、蛋白质、核酸、多糖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构成的生物大分子;2、脂质包括固醇、磷脂和脂肪,而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3、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详解】A、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A正确;B、核酸含有P元素,而蛋白质不一定含P,B错误;C、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都是脂质,难溶于水,C正确;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D正确。故选B。6.如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①侧是细胞膜的外面B.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C.氧气通过细胞膜需要②的协助D.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与②、③都有关系【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①为糖蛋白,②为蛋白质,③为磷脂分子。【详解】A、①为糖蛋白,位于细胞的外侧,故①为细胞膜的外面,A正确;B、③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B正确;C、氧气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C错误;D、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与②蛋白质和③磷脂分子都有关系,D正确。
故选C。【点睛】7.下列有关细胞中的结构和物质与其功能相符的是()A.无机盐——为细胞提供能量 B.脂肪——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C.高尔基体——蛋白质合成主要场所 D.细胞核——控制细胞的遗传和代谢【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详解】A、无机盐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错误;B、脂肪不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B错误;C、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C错误;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正确。故选D。【点睛】8.图是细胞核的结构图,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b是核膜,由内外两层膜组成B.a是染色质,主要由RNA和蛋白质组成C.c是核仁,是产生核糖体及合成DNA的场所D.细胞核中容易被酸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a【答案】A【解析】【分析】由图可知,a为染色质,b为核膜,c为核仁。【详解】A、b是核膜,由双层膜组成,具有选择透过性,A正确;B、a是染色质,主要由由DNA和蛋白质组成,B错误;C、c是核仁,与核糖体的合成有关,但不是合成DNA的场所,C错误;D、a染色质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D错误。故选A。【点睛】9.下列叙述中,属于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共同特征的是()A.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 B.基本组成单位都是五碳糖C.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D.基本组成单位都是六碳糖【答案】D【解析】【分析】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是多糖,组成元素都是C、H、O三种,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详解】A、纤维素是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结构物质,不能提供能量,A错误;BD、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属于六碳糖,B错误、D正确。C、都含有C、H、O三种元素,C错误。故选D。10.下列有关细胞中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维生素D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B.脂肪仅由C、H、O三种元素组成C.动物体的各种组织中都存在胆固醇D.磷脂是细胞内的主要储备能源物质【答案】D【解析】【分析】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详解】A、维生素D属于固醇,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A正确;B、脂肪的组成元素只有C、H、O,B正确;C、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之一,存在于动物体各种组织中,C正确;D、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基本成分之一,不是能源物质,D错误。故选D。11.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相邻细胞之间可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A.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间信息交流主要有三种方式:(1)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2)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细胞。(3)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动物细胞的间隙连接,在相邻细胞间形成孔道结构。【详解】ABCD、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ABD错误,C正确。故选C。12.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A.磷脂、蛋白质 B.糖脂、糖蛋白C.脂质、蛋白质、无机盐 D.磷脂、蛋白质、核酸【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脂质和蛋白质,脂质中含量最丰富的是磷脂,细胞膜还含有少量的糖类。【详解】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镶嵌或贯穿磷脂双分子层,则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脂质中的磷脂和蛋白质,A正确;B、少量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少量的蛋白质与磷脂形成糖脂,B错误;C、细胞膜上不含无机盐,C错误;D、细胞膜上无核酸,D错误。故选A。13.2020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内的许多生化反应需要水的参与B.水分解能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C.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可以转化为结合水D.植物幼嫩部分一般比老熟部分含水量多【答案】B【解析】【分析】水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自由水的作用:①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②为细胞提供了液体环境;③参与许多生物化学反应;④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详解】A、自由水参与许多生物化学反应,A正确;B、水属于无机物,不能提供能量,B错误;C、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在一定条件下,自由水和结合水可以相互转化,C正确;D、细胞含水量由多到少依次是幼嫩细胞、成熟细胞、衰老细胞,D正确。故选B。14.下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结构①与有氧呼吸有关 B.结构②和④没有膜结构C.此细胞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 D.图中各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均可见【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①是线粒体,②是中心体,③是高尔基体,④是核糖体。【详解】A、①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A正确;B、②是中心体,④是核糖体,二者是无膜细胞器,B正确;C、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或低等植物细胞,故该细胞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C正确;D、细胞器属于亚显微结构,需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D错误。故选D。15.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链RNA。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病毒中含有核糖体B.该病毒的核酸中不存在胸腺嘧啶C.该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D.该病毒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答案】A【解析】【分析】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由于没有细胞结构,所以病毒不能独立代谢,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详解】A、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含核糖体这种细胞器,A错误;B、该病毒的核酸是RNA,不存在胸腺嘧啶,B正确;C、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代谢,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C正确;D、该病毒遗传物质是R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D正确。故选A。16.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和pH分别属于()A.自变量和因变量 B.因变量和无关变量C.自变量和无关变量 D.因变量和自变量【答案】C【解析】【分析】自变量是指在一组变量中,能够影响其他变量发生变化,而又不受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自变量一般是对所研究现象的一种解释;因变量是指依赖于其他变量,而又不能影响其他变量的变量.因变量一般是我们所希望解释的现象;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是指与自变量同时影响因变量的变化,但与研究目的无关的变量。【详解】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因此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酶的活性,温度、底物浓度、酶浓度等都属于无关变量。故选C。【点睛】结合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的定义分析题意。17.下列有关酶的叙述误的是()A.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生化反应 B.酶催化作用的实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D.酶在细胞内或细胞外都能发挥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生化反应,A正确;B、酶催化作用的实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正确;C、低温不会使酶失活,C错误;D、只要条件适宜,酶在细胞内或细胞外都能发挥作用,D正确。故选C。18.下图表示ATP的结构,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A代表腺嘌呤B.图中b、c代表一种特殊的化学键C.水解时和c键相比,b键更容易断裂D.图中a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答案】C【解析】【分析】。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其组成元素是C、H、O、N、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特殊化学键。分析图可知A表示腺嘌呤,a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c表示特殊的化学键【详解】A、图中的A代表的是腺嘌呤,其与核糖可构成腺苷,A正确;BC、图中b、c代表一种特殊的化学键,水解时和b键相比,c键更容易断裂,B正确,C错误;D、图中a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D正确。故选C19.下图是植物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示意图,其中物质X代表的是()A.H2O B.C5 C.ADP D.C6H12O6【答案】B【解析】【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1)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此过程必须有光、色素、化合作用的酶。具体反应步骤:①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气和还原氢。②ATP生成,ADP与Pi接受光能变成ATP。此过程将光能变为ATP活跃的化学能。(2)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有光或无光均可进行,反应步骤:①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②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三碳化合物接受还原氢、酶、ATP生成有机物。此过程中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H]和ATP,[H]和ATP能够将三碳化合物还原形成有机物。【详解】据上分析可知,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故图中的物质X代表五碳化合物,B正确。故选B。20.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呼吸的场所是线粒体 B.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C.水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产物 D.无氧呼吸过程均不产生CO2【答案】C【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三阶段的场所和反应为: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20[H]+6CO2+少量能量(2ATP)。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进行:
反应式: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2、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
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4[H]2C2H5OH(酒精)+2CO2或2C3H4O3(丙酮酸)+4[H]2C3H6O3(乳酸)。【详解】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均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A错误;由分析可知,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B错误;由分析可知,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还原氢和氧结合可形成水,C正确;有些生物如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故无氧呼吸也能产生二氧化碳,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是对有氧呼吸、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无氧呼吸过程的比较的考查,对于不同呼吸方式的过程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21.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分子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A~P-P~PB.生物体内存有大量的ATP用以维持生命活动C.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反应相联系D.ATP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含有一分子腺苷和三分子磷酸。【详解】A、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A错误;B、生物体内ATP的含量较少,B错误;C、吸能反应一般伴随ATP的水解,放能反应一般伴随ATP的合成,C正确;D、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D错误。故选C。【点睛】22.下列概念中哪项可用如图来表示()A.①表示生物膜系统,②~④可以分别表示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B.①表示糖类,②~④可以分别表示单糖、二糖、淀粉C.①表示有机物,②~④可以分别表示蛋白质、核酸、无机盐D.①表示生物类型,②~④可以分别表示动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都由膜构成,这些膜的化学组成相似,基本结构大致相同,统称为生物膜系统。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属于多糖。有机物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详解】A、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所以若①表示生物膜系统,②~④可以分别表示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A正确;B、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多糖,若①表示糖类,②~④可以分别表示单糖、二糖、多糖,而淀粉只是多糖中的一种,B错误;C、无机盐不属于有机物,C错误;D、生物的类型按照细胞有无细胞核可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动物属于真核生物,D错误。故选A。23.下列关于光合作用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参与光反应B.暗反应必须在黑暗的条件下进行C.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D.用14CO2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该碳原子的转移途径为CO2→C3→糖类【答案】B【解析】【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根据光合作用对光的需求情况,将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阶段: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必须有光的参与,主要产物有氧气、还原氢和ATP,其中还原氢和ATP参与暗反应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暗反应阶段有光无光均可以进行,暗反应阶段有可以分为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两个过程。【详解】A、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其上分布着光合作用的色素和酶,A正确;B、暗反应阶段有光无光均可以进行,B错误;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并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C正确;D、根据暗反应的过程可知,二氧化碳中的碳原子转移到三碳化合物中,然后三碳化合物被还原成有机物,所以碳原子的转移途径为:CO2→C3→糖类,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光合作用的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相关的知识点,对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的识记、理解与运用是解题的关键。24.如图为用显微镜观察的两个视野,其中标注黑色的细胞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甲到视野乙时,操作过程正确的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调节光圈③转动细准焦螺旋④转动转换器⑤向右上方移动标本⑥向左下方移动标本A.①→②→③→④ B.⑤→④→③→②C.⑥→④→②→③ D.④→③→②→⑥【答案】C【解析】【分析】图中看出,视野甲为低倍镜下的视野,视野乙为高倍镜下的视野,要将视野甲转换成视野乙,首先需将视野甲向左下移动,移到视野的中央后在换用高倍镜。【详解】据图可知,视野乙为视野甲的放大,因此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的过程中,首先移动装片,可将装片⑥向左下移动;然后④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此时视野可能变暗,需②调节反光镜或光圈;最后再③转动细准焦螺旋即可。故选C。【点睛】本题属于基础题,着重考查了高倍镜使用的方法,意在考查考生显微镜操作的技能,特别注意在使用高倍镜时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25.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答案】C【解析】【分析】有丝分裂过程:(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当细胞处于后期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因此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故选C。26.利用干细胞修复受损伤组织器官是许多科学家目前研究的课题,下图所示干细胞的变化()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衰老 D.细胞凋亡【答案】B【解析】【分析】干细胞是具有自我复制、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即这些细胞可以通过细胞分裂维持自身细胞群的大小,同时又可以进一步分化成为各种不同的组织细胞,从而构成机体各种复杂的组织器官。【详解】图示中干细胞形成了不同结构和功能的多种细胞,属于细胞分化的过程,即B正确,ACD错误。故选B。27.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与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能力一般随着细胞分化程度的提高而减弱B.衰老细胞中各种酶的活性均显著降低C.细胞凋亡有助于机体维持自身的稳定D.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3、衰老细胞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详解】A、细胞分裂能力随细胞分化程度的提高而减弱,A正确;B、衰老细胞中部分酶的活性显著降低,B错误;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历程,有助于机体维持自身的稳定,C正确;D、在胚胎的分化过程中会涉及某些细胞的凋亡,例如五指的分开,因此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D正确。故选B。【点睛】28.在DNA分子完全水解后,所得到的化学物质是()A.氨基酸、葡萄糖、碱基 B.碱基、核糖、磷酸C.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D.碱基、脱氧核糖、磷酸【答案】D【解析】【分析】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它们的组成单位依次是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和四种核糖核苷酸(一分子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详解】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DNA分子的彻底水解产物是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D正确,ABC错误。故选D。29.下图表示的是某类酶作用的模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酶只能在活细胞中发挥催化作用B.图中模型可用来解释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C.图中A表示酶,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D.生物体内各种酶作用所需的最适条件是一致的【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某种酶作用的模型,其中A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表示某种酶;B表示底物;C和D表示水解产物,该模型可以解释酶的专一性。【详解】A、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细胞内或外,只要条件适宜,酶都能发挥作用,A错误;B、图中模型可用来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B错误;C、根据试题的分析,图中A表示酶,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C正确;D、人体内各种酶作用所需的最适条件是不完全一致的,如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为7左右,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D错误。故选C。【点睛】30.细胞呼吸原理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下表中采用的相关措施及对应的目的不恰当的是()选项应用措施目的A种子贮存晒干降低自由水含量,降低细胞呼吸B乳酸菌制作酸奶密封加快乳酸菌繁殖,有利于乳酸发酵C水果保鲜零下低温降低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D栽种庄稼疏松土壤促进根有氧呼吸,利于吸收无机盐离子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1、如果种子含水量过高,呼吸作用加强,使贮藏的种子堆中的温度上升,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种子的呼吸作用,使种子的品质变坏。2、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生产上常利用这一原理在低温下储存蔬菜、水果。【详解】A、种子的贮藏必须降低自由水含量,使种子处于风干状态,从而使呼吸作用降至最低,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A正确;B、乳酸菌是严格厌氧的微生物,所以整个过程要严格密封,B正确;C、水果保鲜的目的既要保持水分,又要降低呼吸作用,所以低温是最好的方法,但温度不能太低,适于零上低温保存,C错误;D、植物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是一个主动运输过程,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松土,可以提高土壤中氧气的含量,有利于根细胞的有氧呼吸作用,从而为根吸收矿质离子提供更多的能量,D正确。故选C。31.下列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间期DNA加倍的原因是DNA复制B.前期出现染色体的原因是染色质螺旋化C.中期染色体便于观察的原因是染色体都在细胞板上D.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答案】C【解析】【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分裂间期进行了DNA的复制,DNA加倍,A正确;B、进入分裂前期的细胞由于染色质高度螺旋化而形成染色体,B正确;C、有丝分裂中期,植物细胞中染色体上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便于观察,而不是细胞板,C错误;D、有丝分裂后期,植物细胞中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加倍,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的知识点,需要学生识记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由此判断各图所代表的时期,能够识记并掌握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的区别与联系,最好能列表进行比较,便于记忆。32.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下列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是()A.保持合理的昼夜温差 B.降低室内浓度C.增加光照强度 D.适当延长光照时间【答案】B【解析】【分析】在提高封闭的温室作物产量的过程中,可以增大昼夜温差,降低夜间有机物的消耗;或白天的时候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等均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速率,从而提高产量。【详解】A、保持合理的昼夜温差将减少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从而提高产量,A不符合题意;B、封闭的温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有限,若降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会影响光合作用速率,降低产量,B符合题意;C、增加光照强度,可促进光反应,从而提高光合速率,提高产量,C不符合题意;D、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量,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D不符合题意。故选B33.下图表示细胞核结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B.2是DNA、RNA进出细胞核的通道C.3主要由RNA和蛋白质组成D.4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答案】A【解析】【分析】1、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2、分析题图:图中1为核膜,2为核孔,3为染色质,4为核仁。【详解】A、1为核膜,能够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A正确;B、2为核孔,其在控制物质进出时具选择性,DNA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B错误;C、3为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C错误;D、4为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错误。故选A。【点睛】34.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CO2生成量与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Q点只进行无氧呼吸B.P点只进行有氧呼吸C.P点后CO2生成量与O2浓度无关D.R点对应的O2浓度有利于该器官的储存【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反应式可知,有氧呼吸中氧气的吸收量等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无氧呼吸中只释放二氧化碳而不吸收氧气。观察曲线可知,在氧气浓度小于10%时,氧气的吸收量曲线低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曲线,表明植物既在进行有氧呼吸又在进行无氧呼吸;Q点对应氧气的吸收量为零,则说明此时只进行无氧呼吸,R点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表现为最低,则有机物的分解量最少,即呼吸作用最弱,此时无氧呼吸得到了的抑制而有氧呼吸还很弱;P点时两曲线重合,氧气的吸收量等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则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而无氧呼吸受到了完全的抑制。
【详解】A、Q点对应氧气的吸收量为零,则说明此时只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B、P点时两曲线重合,氧气的吸收量等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则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B正确;C、P点之后只进行有氧呼吸,CO2生成量受O2浓度影响,C错误;D、R点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表现为最低,则有机物的分解量最少,即呼吸作用最弱,有利于该器官的储存,D正确。故选C。【点睛】35.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发生的变化是()A.中央液泡体积变大 B.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C.细胞体积明显减小 D.细胞液的颜色变浅【答案】B【解析】【分析】1、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含有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2、题中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由于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所以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详解】A、细胞失水,中央液泡体积变小,A错误;B、当细胞不断失水时,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原生质层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B正确;C、由于细胞壁伸缩性比较小,细胞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体积几乎无明显变化,C错误;D、细胞失水会使细胞液中的水减少,而溶质的量不变,所以液泡颜色会由浅变深,D错误。故选B。36.下列关于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小分子物质或离子都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B.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转运蛋白才能进入细胞C.被动运输都是顺浓度梯度,不需要转运蛋白D.主动运输都是逆浓度梯度,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答案】D【解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比较:名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此外,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详解】A、离子主要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A错误;B、大分子有机物通过胞吞进入细胞时,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不需要载体协助,但要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B错误;C、顺浓度梯度的被动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其中自由扩散不需要借助转运蛋白,但协助扩散需要借助转运蛋白,C错误;D、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是主动运输,既要消耗细胞的能量,也需要借助膜上的载体蛋白,D正确。故选D。37.下图是酵母菌呼吸作用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X、Y条件下产生物质a的部位是相同的B.试剂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C.条件Y下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分解成CO2和H2OD.条件X下葡萄糖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转移到ATP中【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条件X表示无氧条件,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物质a表示二氧化碳。条件Y表示有氧条件,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物质b表示水。检测酒精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溶液由橙色变为灰绿色。【详解】A、条件X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条件Y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A错误;B、试剂甲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B正确;C、条件Y有氧条件下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与水生成CO2和H2O,C错误;D、条件X无氧条件下葡萄糖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D错误。故选B。38.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可溶解在无水乙醇中B.充分研磨叶片后加入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C.分离色素时滤液细线可触及层析液D.叶绿素a的色素带最宽且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答案】A【解析】【分析】1、叶绿体色素提取的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所以,可以在叶片被磨碎以后用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2、色素分离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根据这个原理就可以将叶绿体中不同的色素分离开来。【详解】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中,A正确;B、提取色素时,应该在研磨叶片前加入碳酸钙,防止色素被液泡中的有机酸破坏,B错误;C、分离色素时,若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色素就会溶解到层析液中,不会在滤纸条上得到分离的色素带,C错误;D、叶绿素a含量最多,故其色素带最宽,但溶解度最高的是胡萝卜素,D错误。故选A。39.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历程,叙述正确的是()A.欧文顿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穿过细胞膜,推测细胞膜上有磷脂和蛋白质B.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的“暗-亮-暗”三层结构,提出流动镶嵌模型C.利用荧光染料标记法进行人鼠细胞膜融合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丹尼利等发现细胞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水界面的张力,推测细胞膜可能还附有蛋白质【答案】D【解析】【分析】有关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①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②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通过对脂质进行提取和测定得出结论:细胞膜中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③1959年,罗伯特森根据电镜下看到的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指出,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④1970年,科学家通过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的融合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⑤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为流动镶嵌模型大多数人所接受。【详解】A、欧文顿结合大量的物质通透性实验,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提出了生物膜是由脂质组成的,A错误;B、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的“暗-亮-暗”三层结构,提出静态的统一结构,B错误;C、利用荧光染料标记法进行人鼠细胞膜融合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错误;D、已知油脂滴表面吸附有蛋白质成分则表面张力会降低,1935年,丹尼利和戴维森发现细胞的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据此作出的推测是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D正确。故选D。【点睛】40.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衰老是同步进行的B.人的早期胚胎有尾,尾部细胞随着发育逐渐凋亡C.衰老细胞中水分减少而呼吸作用增强D.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体现【答案】B【解析】【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①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②细胞膜通透性降低,物质运输功能降低;③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积累;④有些酶的活性降低,新陈代谢减慢。【详解】A、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多而衰老,可见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衰老并不是同步进行的,A错误;B、人的早期胚胎有尾,尾部细胞会随着发育逐渐凋亡,保证了个体发育的正常进行,B正确;C、衰老细胞中水分减少,呼吸作用也减弱,C错误;D、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积累导致的,D错误。故选B。二、非选题41.生物体内的化学元素构成化合物,下图是化学元素与几种有机化合物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O和X元素,X代表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和X、Y元素,Y代表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糖类和脂肪都能储存能量,相对而言最理想的储能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多糖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3)核酸包括DNA和RNA,DNA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N②.P(2)①.脂肪②.淀粉(3)脱氧核苷酸【解析】【分析】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形成的,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形成的,乳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形成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3.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的组成单位连接而成的,这些基本单位称为单体。这些生物大分子又称为单体的多聚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有许多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也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作为基本骨架。题图分析,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H、O、N,则X元素是N元素;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则X、Y元素分别是N和P元素。【小问1详解】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因而X代表的元素是N,Y代表的元素是P。【小问2详解】糖类和脂肪都能储存能量,相对而言最理想的储能物质是脂肪,这是因为等质量的脂肪能够储存更多的能量。在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多糖是糖原,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多糖主要是淀粉。【小问3详解】核酸包括DNA和RNA,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它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点睛】熟知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和结构层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正确分析图示的相关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前提,掌握细胞各种化合物的重要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42.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以表彰他在细胞自噬机制研究中取得的成就。细胞自噬分为三种类型,最为常见的是巨自噬,其基本过程为:细胞中衰老的细胞器或者一些折叠错误的蛋白质被一种双膜结构包裹,形成自噬小泡,接着自噬小泡的外膜与溶酶体膜融合,释放包裹的物质到溶酶体中,使包裹物在一系列水解酶的作用下降解。如图为该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细胞器a、b、c、d膜结构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2)c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它的膜直接来自细胞器[]_________([]内填字母,横线填细胞器名称)。e是由膜包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立定跳远》的教学反思
- 《快乐英语》第三册教案
- 体育场馆电缆网络顶管施工协议
- 城市绿化钻孔桩施工合同
- 环保产业园项目招投标资料
- 建筑工人休息室空调节能办法
- 公共交通枢纽防火门招投标资料
- 物业公司医疗保健人员合同模板
- 招投标合同变更法律风险
- 研发项目招投标实施细则
- 初中劳技园艺教案
- 金宝高效能矿物质在猪上的应用
- 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初中数学全册教案
- 联想云教室lenovo eclass用户手册
- 机械伤害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 仿古木作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钢铁及合金牌号统一数字代号体系(GB/T17616-2013)
- 《好听的声音》PPT课件
- 拼音拼读练习过关训练(无汉字)
- 电厂氨区液氨储罐置换方案
- 地理说课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