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翻译精讲1:翻译误区与备考策略课件_第1页
2020届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翻译精讲1:翻译误区与备考策略课件_第2页
2020届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翻译精讲1:翻译误区与备考策略课件_第3页
2020届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翻译精讲1:翻译误区与备考策略课件_第4页
2020届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翻译精讲1:翻译误区与备考策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翻译精讲1:翻译误区与备考策略内容提示1、展示翻译误例,说明文言文翻译中的常见错误。2、通过对常见错误的分析,指出备考方案。一、展示翻译误例,说明文言文翻译中的常见错误。2017年全国一卷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5分)(《宋书•谢弘微传》)误例:(谢弘微)品性严肃正直,行为坚持遵守礼制法度,事奉过继家的党羽,恭敬谨慎超过平常。2017年全国一卷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5分)(《宋书•谢弘微传》)误例:(谢弘微)品性严肃正直,行为坚持遵守礼制法度,事奉过继家的党羽,恭敬谨慎超过了平常。正例:(谢弘微)品性严肃正直,行为坚持遵守礼制法度,事奉过继家的亲族,恭敬谨慎超过了常礼。2017年全国一卷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5分)(《宋书•谢弘微传》)<名>亲族。《列子·歧路亡羊》:“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名>集团。《张衡传》:“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2017年全国一卷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5分)(《宋书•谢弘微传》)<形>平常;普通。《马说》:“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名>平日;平时。《张衡传》:“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2017年全国一卷(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5分)(《宋书•谢弘微传》)误例:而谢曜喜好褒贬人物,谢曜每每发表议论,弘微常常认为他的话逻辑混乱。2017年全国一卷(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5分)(《宋书•谢弘微传》)误例:而谢曜喜好褒贬人物,谢曜每每发表议论,弘微常常认为他的话逻辑混乱。正例:而谢曜喜好褒贬人物,谢曜每每发表议论,弘微常常用其他的话把话头岔开。2017年全国一卷(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5分)(《宋书•谢弘微传》)<动>用;使用。《廉颇蔺相如列传》:“愿以十五城请易壁。”<动>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以美于徐公。”2017年全国一卷(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5分)(《宋书•谢弘微传》)<动>扰乱;破坏。《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形>紊乱;没有秩序;没有条理。《曹刿论战》:“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2017年全国二卷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后汉书·赵憙传》)误例:皇上说:“官吏奉行法典,法律是不会冤枉他的,再说说还有什么想要得到。”赵王没有再说话。2017年全国二卷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后汉书·赵憙传》)正例:皇上说:“官吏奉行法典,律令是不可违犯的,再说说其他想要提的要求。”赵王没有再说话。误例:皇上说:“官吏奉行法典,法律是不会冤枉他的,再说说还有什么想要得到。”赵王没有再说话。2017年全国二卷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后汉书·赵憙传》)<动>委屈;降低身份。《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动〉违背。白居易《重赋》:“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2017年全国二卷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后汉书·赵憙传》)《庖丁解牛》:“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所欲:《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2017年全国三卷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宋史·许将列传》)误例:章惇担任宰相,与蔡卞一同恣意罗织诬陷,贬斥元祐等各位大臣,上奏折发现了司马光的坟墓。2017年全国三卷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宋史·许将列传》)正例:章惇担任宰相,与蔡卞一同恣意罗织诬陷,贬斥元祐旧臣,奏请掘开司马光的坟墓。误例:章惇担任宰相,与蔡卞一同恣意罗织诬陷,贬斥元祐等各位大臣,上奏折发现了司马光的坟墓。2017年全国三卷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宋史·许将列传》)元祐:宋哲宗赵煦的年号,元祐年间由反对新政的旧党当政,因此后来的党争中,“元祐”一词又被用来指称旧党及其成员。2017年全国三卷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宋史·许将列传》)“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说苑·奉使》)2017年全国三卷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宋史·许将列传》)<动>开启;打开。《寡人之于国也》:“涂有饿殍而不知发。”2016年上海卷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晋书•羊祜传》误例:每次于吴人交战,约定好日期才出战,不用偷袭的方法。将帅中有些人想进献诡诈的计谋,就喝香醇的美酒,使他说不出口。2016年上海卷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晋书•羊祜传》正例:每次于吴人交战,约定好日期才出战,不用偷袭的方法。有些想进献诡诈计谋的将帅,(羊祜)就拿出美酒让他喝,使他说不出口。误例:每次于吴人交战,约定好日期才出战,不用偷袭的方法。将帅中有些人想进献诡诈的计谋,就喝香醇的美酒,使他说不出口。2016年上海卷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晋书•羊祜传》定语后置:《荆轲刺秦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2016年上海卷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晋书•羊祜传》状语后置:《鸿门宴》:“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2016年全国一卷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宋史•曾公亮传》误例:不参加宴会,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必须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2016年全国一卷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宋史•曾公亮传》正例:(皇帝)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误例:不参加宴会,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必须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2016年全国一卷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宋史•曾公亮传》<形>一定;必然。《论语十则》:“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同音通假:《鸿门宴》: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2016年全国二卷岁大饥,人相食。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赍帑金振之。《明史•陈登云传》误例:副使崔应麟见到百姓吃湖泽中被射落的大雁,便拿来给陈登云看,登云随即送至朝廷。2016年全国二卷岁大饥,人相食。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赍帑金振之。《明史•陈登云传》正例:副使崔应麟见到百姓吃湖泽中的雁粪,便装入袋中给陈登云看,登云随即送至朝廷。误例:副使崔应麟见到百姓吃湖泽中被射落的大雁,便拿来给陈登云看,登云随即送至朝廷。2016年全国二卷岁大饥,人相食。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赍帑金振之。《明史•陈登云传》名词动用:《伶官传序》:“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2015年四川卷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曰希骥之马,亦骥之乘,希颜之徒,亦颜之伦也。《晋书•虞溥传》误例:学习的人,不必忧虑才能不够,而应忧虑志向不立;所以说,希望成为千里马的马,会成为千里马那样的马,希望成为有脸面的人,也会成为有脸面的那一类人。2015年四川卷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曰希骥之马,亦骥之乘,希颜之徒,亦颜之伦也。《晋书•虞溥传》正例:学习的人,不必忧虑才能不够,而应忧虑志向不立;所以说,希望成为千里马的马,会成为千里马那样的马,希望成为颜渊那样的那类人,也会成为和颜渊一类的人。误例:学习的人,不必忧虑才能不够,而应忧虑志向不立;所以说,希望成为千里马的马,会成为千里马那样的马,希望成为有脸面的人,也会成为有脸面的那一类人。2015年四川卷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曰希骥之马,亦骥之乘,希颜之徒,亦颜之伦也。《晋书•虞溥传》要了解一些古人心中的楷模:尧、舜、禹:古代圣王,历代君主的楷模。周公旦:周朝名臣,历代宰辅的楷模。颜回:孔子弟子,万古道德楷模。凡是标杆式的人物,遇到一个记住一个。2015年四川卷象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明史•卢象昇传》误例:卢象升指挥士兵奋力作战,他们的呐喊声震动天空,从早晨打到晚上,炮弹、弓箭都用到没有了。2015年四川卷象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明史•卢象昇传》正例:卢象升指挥士兵奋力作战,他们的呐喊声震动天空,从辰时一直到未时,炮弹、弓箭都用到没有了。误例:卢象升指挥士兵奋力作战,他们的呐喊声震动天空,从早晨打到晚上,炮弹、弓箭都用到没有了。2015年四川卷象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明史•卢象昇传》了解古代文化常识:2014年湖北卷德基计民无罪,自出巡狱,叱卒释之,卒以他辞解,德基槌碎狱门遣之,曰:“若无罪,还告父兄无恐。”乃往告令,令怒,曰:“民无道,众辱我,君乃释之,何轻我至是耶?”《宋学士全集》误例:老百姓不讲道理,一起侮辱我,你就释放了他们,怎么那么瞧不起我呢?2014年湖北卷德基计民无罪,自出巡狱,叱卒释之,卒以他辞解,德基槌碎狱门遣之,曰:“若无罪,还告父兄无恐。”乃往告令,令怒,曰:“民无道,众辱我,君乃释之,何轻我至是耶?”《宋学士全集》正例:老百姓不讲道理,当众侮辱我,你竟然释放了他们,为什么轻视我到这般地步呢?误例:老百姓不讲道理,一起侮辱我,你就释放了他们,怎么那么瞧不起我呢?2014年湖北卷德基计民无罪,自出巡狱,叱卒释之,卒以他辞解,德基槌碎狱门遣之,曰:“若无罪,还告父兄无恐。”乃往告令,令怒,曰:“民无道,众辱我,君乃释之,何轻我至是耶?”《宋学士全集》<代>这;这个;这样。《石钟山记》:“是说也,人常疑之。”<副>竟然;却。《桃花源记》:“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014年四川卷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筠文,咨嗟吟咏,以为不逮也。筠为文能压强韵,每公宴并作,辞必妍美。《梁书•王筠传》误例:尚书令沈约,是当时的文坛宗师,每当看到王筠的文章,一边叹气一边朗读,认为他还赶不上自己。2014年四川卷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筠文,咨嗟吟咏,以为不逮也。筠为文能压强韵,每公宴并作,辞必妍美。《梁书•王筠传》正例:尚书令沈约,是当时的文坛宗师,每当看到王筠的文章,赞叹吟诵玩味,认为(自己)赶不上(王筠)。误例:尚书令沈约,是当时的文坛宗师,每当看到王筠的文章,一边叹气一边朗读,认为他还赶不上自己。2014年浙江卷会故相常衮来为福之观察使,有文章高名,又性颇嗜诱进後生,推拔于寒素中,惟恐不及。《欧阳行周文集序》误例:(他)生性很喜欢引诱后辈进取,推荐、选拔那些寒门子弟,生怕做不到。2014年浙江卷会故相常衮来为福之观察使,有文章高名,又性颇嗜诱进後生,推拔于寒素中,惟恐不及。《欧阳行周文集序》正例:(他)生性很喜欢引导后辈进取,在家境贫寒,门第低微的人中推举选拔(人才),生怕做不到。误例:(他)生性很喜欢引诱后辈进取,推荐、选拔那些寒门子弟,生怕做不到。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词语①爪牙古义指羽翼,比喻辅佐的人。《后汉书-窦宪传》:“宪既平匈奴,威名大盛,以耿夔、任尚等为爪牙。”现在则专指坏人的帮凶、走狗。②横行古义指纵横驰骋。《赤壁之战》:“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现在则指横行霸道。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词语③无赖古义指小孩顽皮、可爱。《清平乐.村居》:“最喜小儿无赖。”现在则指流氓或无理取闹。④乖古代指偏执,不驯服。《林黛玉进贾府》:“行为偏僻性乖张。”现在则指孩子机灵、听话、乖巧。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词语⑤卑鄙古义表示出身低微,见识浅陋。《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现在则指品质恶劣。⑥走狗古义指善跑的狗,猎狗。《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狡兔死,走狗烹。”现在则比喻受人豢养而帮作恶的人,专指坏人和反动派的帮凶。翻译错误类型小结翻译错误类型小结1、组词、换词能力不够。(直译能力不够。)2、一词多义积累不够。(不能根据语境灵活选择词义。)3、不能有把握地判断通假字。(积累少,经验少。)4、不能正确翻译活用词。(名动、形动、形名、使动、意动。)5、不能还原特殊句式。(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6、不能正确补出省略部分。(缺乏语感。)7、不能灵活地意译出不好翻译之处。(译文生硬,不合乎语法。)8、译文与原意相去甚远。(不了解某个文化常识。)二、备考策略备考策略:精读——保存——归类——知识+经验积极备考:精读课文《鸿门宴》《苏武传》《张衡传》……试题历年真题+难度适中的模拟题建议:将精读过的文章妥善保存并列出目录。(方便查找、鼓励自己)精读示例2017全国2《后汉书•赵憙传》

赵憙xǐ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1、节操:指人的气节、操行、正义感。2、从兄:堂兄。“从”表示堂房亲属。“从弟”即堂弟。“从父”指父亲的兄弟,即伯父或叔父。3、挟兵结客:带着兵器,约上朋友。4、距:通“拒”,抵御,抵抗。精读示例2017全国2《后汉书•赵憙传》

赵憙xǐ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5、因:趁着。6、仁者:指有德行的人。7、去:离开。8、顾谓:回头看着说。9、尔曹:你们。曹,辈。精读示例2017全国2《后汉书•赵憙传》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憙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1、更始:指公元23年二月,绿林军领导者王匡、王凤等人拥立刘玄为帝,恢复汉朝国号,建立的更始政权,自称玄汉王朝。消灭王莽政权后统治天下两年。公元25年九月,赤眉军攻入都城长安,投降赤眉,更始政权告终。2、大姓:指世家大族,人口众多的姓氏或某一地域人数众多、势力强大的姓氏。3、拥城不下:占据城池不肯投降。精读示例2017全国2《后汉书•赵憙传》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憙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4、降:使动用法,使……投降。可译为“劝降”。5、征:征召。6、引见:旧时皇帝接见臣下或外宾,须由官员引领,叫“引见”。7、除:授予官职。8、行……事:做……工作。9、诣:到……去;前往。精读示例2017全国2《后汉书•赵憙传》

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shuò遗wèi书切责之,而谗者因方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后拜怀令。1、光武: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2、被创:受伤。3、侯:秦汉以后仅次于王的爵位。4、素:向来,一向。5、善:亲善;友好。6、数:多次。精读示例2017全国2《后汉书•赵憙传》

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shuò遗wèi书切责之,而谗者因方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后拜怀令。7、遗书:投书;寄信。8、切责:严厉责备。9、谗者:进谗言的人。10、方:正在。11、长者:指有德行的人。精读示例2017全国2《后汉书•赵憙传》

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gèng道它所欲。”王无复言。1、相: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2、豪猾:强横狡诈不守法纪的人。3、并兼:兼并;吞并。这里指李子春不守法纪,兼并土地。4、下车:官吏到任。精读示例2017全国2《后汉书•赵憙传》

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gèng道它所欲。”王无复言。5、穷诘:深究问责。6、收考:拘捕拷问。7、车驾:代指皇帝。8、枉:歪曲。“枉法”,执法者出于私利或某种企图而歪曲、破坏法律。9、更:另;另外。精读示例2017全国2《后汉书•赵憙传》

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1、迁:调动;重新任命。2、渠帅:首领。旧时统治阶级称武装反抗者的首领或部落酋长,也泛指魁首。3、坐:牵连治罪。4、恶恶:憎恨邪恶。5、止:通“只”。只是;仅仅。精读示例2017全国2《后汉书•赵憙传》

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6、徙:迁移。7、悉:全,都。8、擢举:选拔荐举。9、辄:就。10、有年:丰收;年成好。精读示例2017全国2《后汉书•赵憙传》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时年八十四。谥曰正侯。1、关内侯:爵位名。秦汉二十等爵位中第19等,仅次于彻侯(即列侯,亦称通侯)。有其号,但无封国。一般乃对立有军功将领的奖励,封有食邑数户,有按规定户数征收租税之权。2、入朝:指属国、外国使臣或地方官员谒见天子。3、典:掌管;主管。4、规:法度;准则。精读示例2017全国2《后汉书•赵憙传》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