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5篇《诗经》两首教学设计1
文本简析
由出自“周南〞的《关雎》和出自“秦风〞的《蒹葭》组成的《诗经》二首是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最终一篇。两首诗都是诗经中的经典名篇,两首诗在主题内容上相似,情感基调相近,同时在艺术手法方面也都运用了重章叠唱和赋比兴的方式。
《关雎》是“周南〞里的第一首诗,也是《诗经》的第一篇。古人把它放在三百篇之首,说明了它的重要。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此后,历代学者评《关雎》皆“折衷于夫子〞。《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苦痛和求而得之的喜悦。其文、义、声、情俱佳,足为“国风〞之始,《诗经》之冠。
诗中这位男子在河边听到鸟鸣,顺着鸟声走去,看到沙洲上有成双成对的鸠鸟,因此引起一种美妙的联想──淑女是君子的佳偶。因此,诗的第一章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他听着鸠鸟和鸣的时候,有一个姑娘在河边采荇菜,她左右采摘荇菜的美妙姿态给了他一个难忘的印象,喜爱之情油然而生,并使他醒时梦时都思念着她。“求之不得〞以下四句,总括地写出这种剧烈兴奋的感情。但因为追求这个姑娘没有到达目的,所以“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第二章的八句,写这个男子日夜担心的苦闷和焦灼的心情。最终一章,进一步表达了这个男子对采荇菜的姑娘的深切思慕和美妙愿望。“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写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也就是他想像结婚时的喧闹情景。
《蒹葭》是“秦风〞中的一首爱情诗。诗分三章,每章八句;首二句写景,后六句抒情。全诗熔写景、抒情于一炉。金秋之季,拂晓之时,露浓霜重,芦苇沾满了晶莹洁白的霜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呈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给全诗覆盖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这时主人公来到河边,翘首伫立,注视着河的对岸──那是“伊人〞居住的仙乡琼楼,给人以隔雾观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主人公反复去寻求“伊人〞,而“伊人〞也只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恍惚迷离,可望不行及。主人公没有因此罢休,决心冲破天堑,追求伊人。一忽儿逆水而上,一忽儿顺水而下,但都无法到达“蓬莱仙境〞。咫尺天涯,令人无限惆怅!
目标定位
《关雎》《蒹葭》两首同为爱情诗,都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感情是率真、淳朴、真挚、健康的。采纳了重章覆叠句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文字虽然简洁,但给予人们的症状感却丰富,丰富到“我们只觉得读了百遍还不厌〞(《中国诗史》)。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肯定的感受领悟能力,此时有利于用来全面提升学生的“感受、领悟〞和“赏析〞“积累〞的能力,就此确定了如下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
2.积累字词
3.感悟《关雎》《蒹葭》之美
4.背诵记忆
方法选择
诗歌教学应当重视朗读训练,古典诗歌教学亦如此,应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感知诗歌的意象美,品味诗歌的意境美,感悟诗歌的情感美。教学本文,应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直至成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认识《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另外还应引导学生多读多背《诗经》中的名篇,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课堂教学采纳朗读法、商量点拨法、品读法等教学方法。注重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全面领会诗歌的美感,力求在诗歌鉴赏和文化积淀上都有所收获。
教学流程
环节一情感导入渲染气氛
情境导入:友爱的同学们,大家认为我们人类最高尚的情感有哪一些?这些情感的核心内涵就是爱。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从小桥流水到街头巷尾,处处都有爱的赞歌,这些爱发自内心,出于真情,当然,也包括我们人类重要的情感之一:爱情!很多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写到男女主人公的感情,都会引用一句诗“关关雎鸠,在河之州,〔有意停顿,学生齐答〕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对!这脍炙人口的诗句就出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今日我们很荣幸的走入古代文学经典——《诗经》。请看大屏,关注学习目标。〔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用人类最高尚的情感自然引出人类最重要的情感之一:爱情。然后自然过渡到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为进入下一个环节作好铺垫。
环节二沟通预习认识《诗经》
昨天同学们预习自己搜集了有关诗经的资料,如今同桌两人稍加沟通,互通有无,我们有个关于诗经学问的抢答题,一会看看哪位同学预备的更充分,表现得更精彩。
自学诗经学问,抢答问题:
1.《诗经》在诗歌史上的地位?〔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它收录了哪个时代的作品?〔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500年间的诗歌〕
3.它一共收录了多少篇诗歌?〔共收录了311篇,但有六篇只有题目没有内容,因此是305篇,《诗三百》〕
4.这些诗歌是怎么分类的?〔依据诗歌的内容分成风雅颂〕今日我们学习的两首诗歌皆出自“风〞,多收录各地歌谣,是人民群众的口头创造。
【设计意图】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可见《诗经》的重要影响力。中学生应在对《诗经》有整体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走进《诗经》二首,这样的学习,会显得高屋建瓴。
环节三深情诵读初悟诗韵
大家的预习工作比较充分。诗歌的学习诵读特别重要,美读吟诵会启迪诗心,培育诗语。让我们领会诵读之美。
〔读诗指导〕诗经属于民歌,是诗歌的最早形式,是古代先民用最自然的,没有修饰的语言把生活唱出来的.,呈现四言的特点,因此,我们用最自然的呼吸,最自然的节奏,二二拍,即可成诵。
咱们先在四人小组中选几句自己最喜爱的读读,然后推举读的最棒的给我们范读。
咱们评价一下刚刚这位同学的朗读,谁来评价一下?有没有要提示我们留意的字的读音?刚刚大家听到的是《关雎》,推举一位《蒹葭》的朗诵者。大家愿不情愿听听配音朗读啊?同学们奇妙婉转的声音让老师也跃跃欲试,可以给个机会老师读读么?情愿听老师清读还是配乐读啊?
读诗啊,肯定要投入,读出属于自己的感动。
【设计意图】
诗歌是富于抒情的文学样式,可以用朗读把诗歌的情愫淋漓尽致的呈现出来。这个环节就是诗歌朗读的环节,主要指导学生怎样朗读《诗经》中的诗歌。这个环节有生读有师读,有生评有师评,从而有效的培育学生的朗读能力。
环节四感知诗意体验诗情
诵读文本之后,我们要“知其意〞,了解文章讲了什么。咱们来走入诗经的内容之美。〔换片〕昨天同学们自由阅读了诗歌,依据课下解释初步了解了诗歌大意。如今请同学们展示一下用自己的语言诠释的文章内容。〔学生沟通两首诗的意义〕
那些地方你有不同意见或者更好的解释呢?〔沟通疑点或难点〕
【设计意图】
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课文材料,结合课下解释了解课文大意,这个环节旨在教会学生学会古代文学的一种学习方法,即在初步疏通的基础上,象学习现代文一样概述主要内容,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
环节五问题提炼各抒己见
昨天老师留了博客给大家,晚上老师浏览大家的疑难或感悟,发觉大家对诗歌文本的兴趣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上:
1.《关雎》中的男主人公最终和女主人公在一起了么?
2.《蒹葭》中写了许多景物,不能选别的景物么?
3.《关雎》和《蒹葭》都是爱情诗,干吗选两首?
〔小组合作探究,商量沟通,老师点拨引领〕
【设计意图】
网络早已渗入语文课堂,借助网络及博客资源汇合学生的疑问或感悟,在课堂上提炼显现,不能不说是种创新,这个环节运用合作、商量、探究的学法,使每一位同学都参加到课堂上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教师则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
环节六赏析意境品情入情
苏轼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意思是为读者用文字描绘了丰富的画面,营造了独有的意境。再现意境,是读诗的最高境界。不是单单在诗的词句上下功夫,而是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是读者在情感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的再创造。关雎前两句的意境美,作为老师,我是这么理解的,大家看一看:谁来帮老师读第一小节?
那片小洲,风中曳〔yè〕荡着嫩如黄金的柳条,地上绣满了灼〔zhuó〕灼欲燃的花朵,蚱〔zhà〕蜢像酒徒那样吮吸朝露,蝴蝶二三结伴,忽东忽西,戏耍正欢。水鸟儿雄雌和鸣,呼朋引伴;比翼双飞,时起时落;交颈而戏,好不亲热。
油油的草色,清清的河水,让我心旌〔zhǐ〕摇动。对岸的曼妙姿影胶着〔zhuó〕我的目光,那是世间第一位风华绝代的和善女子啊,是我梦寐以求的好伴侣。
〔分析写法,如合理的想象及句式、修辞、词性等方面的特点〕
〔布置作业〕《诗经》两首,美轮美奂,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唯美的画面,请同学们课下选取一处自己最喜爱的,呈现其中的意境美。假如你要用文字描绘的话,应当通过合情合理地联想与想像,侧重时间、环境的描写及人物的刻画。
【设计意图】
教师示范引领,把自己进一步品读诗味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领悟方法后再去揣摩语言中包含的情感,理解就更深了一层。放飞想象,再现画面,让学生可以切身感受诗中主人公人的心境和诗情。
环节七手语记忆情感导航
博客上,有同学给老师留言,问道怎么记忆才会比较简单,语文背诵记忆的技巧有许多老师今日要教给大家一种新的记忆方法----手语记忆法。〔伸出双手,大家一起手语记忆〕
学习了本文,正处于成长发育中的同学们,可能会一些懵懂的心情,老师要提示大家,如今我们正处于学习和成长的黄金阶段,男女情感里我们比较遥远,有位哲人说---人生紧要处只有几步,我们要好好的把握啊,美好把握在我们手里。
这节课,我们全情投入,赏析了《关雎》《蒹葭》之美,用短短的45分钟来鉴赏博大精深的《诗经》选篇,自是远远缺乏的。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泉,开阔、丰盈、简洁、干净,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期望课下同学们更加深入地走进诗经,品味古典魅力,感受华夏文明!
【设计意图】
教师用新颖的手语记忆法再一次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在简洁伸展柔美的手语操中轻松完成对文本的记忆。这一表演激活了课堂,充分表达课堂上因材施教的授课方式,活化了所学学问,起到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而初中的男孩女孩对爱情的懵懂也需要老师的正确引领,引导学生思索真爱的意义,人生的价值。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常识:风、雅、颂、赋、比、兴。
2.学习诗中的比兴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章法。
3.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认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
4.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
[教学时间]一课时
预习检查:
了解了哪些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介绍: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根据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
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魏、唐、秦、陈、桧、曹、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②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
③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功业的。
所谓《诗经》“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做了比较准确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比、兴手法的胜利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深厚风土气息的重要缘由。《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芒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行磨灭的影响。
《诗经·氓》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文,了解卫地的风土人情,体会男女主人公的生活经受。
2、了解课文的内容,熟识课文中的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3、透过事情的外表,挖掘人物独特的内心体验,总结人物的性格特征。
4、学习独特的语言表现手法,对比古今不同,把握古词的含义和不同的表现方式。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步骤】
1、导入话题
爱情是人类永久的话题,有人的`地方,就会书写不同的爱情故事,今日,让我们走进遥远的公元前的卫国,倾听一个古老的故事,体会一下那时、那地,发生的那件事,让我们走近他们,去亲身感受一下这个传唱了千年的爱情故事。
2、范文朗读,熟识生字词义。
氓之蚩蚩匪我愆期将子无怒乘彼垝垣
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隰则有泮犹可说也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淇水汤汤渐车帷裳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言既遂矣躬自悼矣无与士耽
实词
布:一种货币,并非解释里说的,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
匪:读上声,并非通假。
将:读qiāng,愿、请,如,《将进酒》。
乘:登上。贿:财物。
说:通“脱〞。
渐:读jiān,溅湿、浸湿。
爽:差错。
极:标准。
德:心意、情意。
罔:无。
虚词
以: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前“以〞,用;后“以〞,拿)
乘彼垣,以望复关(表承接,无义)秋以为期(把)
其:其黄而陨(代落叶)其叶沃若(代桑树)士贰其行(自己的)
其笑矣(语助词,无义)不思其反(你)之:主谓之间,舒缓语气,无实义(桑之未落桑之落矣女之耽兮总角之宴)静言思之(这件事)
活用
尔卜尔筮(卜、筮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用龟板、蓍草占卦)士贰其行(数词活用为动词,对…不专一)
成语二三其德、信誓旦旦、夙兴夜寐。
3、学生自行朗读,体会诗歌的感情,也可沟通商量。理清全诗层次
提问:这首叙事诗写了这对男女婚姻过程的哪几个阶段?
明确:恋爱——婚变——决绝。
追问:结婚前后,诗中男女发生了什么改变?
全诗分六章,第章十句(十个分句,可分成五个复句)。
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一个热情、温顺的姑娘。
第三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阅历:“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章,以兴起,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受,塑造了一个勤劳、温顺、顽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美好生活的剧烈愿望。下面是全诗叙事结构和感情基调:
[板书]
氓
(情节)恋爱婚变决绝
(章句)第一、二章第三、五章第六章
(诗句)秋以为期无与士耽亦已焉战
载笑载言士贰其行
至于暴矣
(基调)热情、美好怨恨、沉痛清醒、刚烈
男子女子
婚前虚伪热情、和善、多情
婚后凶暴、蛮横勤劳、刚毅、清醒
感情不专、薄情寡义
总结:男女的不平等,不仅表达在政治上、经济上,有时候还表达在性格上,但诗中女子的最终决绝,又使我们看到中国女子那可敬可佩的一面。
4.这首诗运用了些什么艺术手法,结合感兴趣的诗句谈谈你的看法。
要点:
①回忆和对比
《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回忆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对比。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我〞纯真、热情。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更突出的思想上起了深刻的改变:“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行说也〞。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改变。氓,婚前婚后也形成了对比。婚前,“氓之蚩蚩〞,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他“二三其德〞,甚至凶暴起来。在恋爱、生活的对比中,女主人公还认识到了有恋爱婚姻生活中男女是不平等的,从苦痛的经受中等到了教训:“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尤可说也,女之耽兮,不行说也。〞她懊悔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特点。
②《诗经》开创比、兴手法。
《氓》中第三四章用了兴的手法。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桑叶鲜嫩,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告“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比,诗意是相连的。
第四章,前四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比,含有隐喻。
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比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改变,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添意蕴,产生形象鲜亮、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方恋爱生活由美好而至苦痛,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
6、布置作业:
1、再读一遍课文,体会他们的故事。
2、用自己的语言设计他们另一样的生活。
3、预习下节课。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赋、比、兴的手法。
2、想象通过对诗歌意境的在加工,培育肯定的能力。
3、通过诗歌的学习,培育对祖国文学的感情。
【重点】
想象通过对诗歌意境的在加工,培育肯定的能力。
【难点】
了解赋、比、兴的手法。
【新课】
一、导入
从唐诗宋词在我国源远流长的辉煌地位说起,导入对古体诗、近体诗及词的介绍,介入教学。
二、整体把握
1、关雎:
诗中这位男子在河边听到鸟鸣,顺着鸟声走去,看到沙洲上有成双成对的鸠鸟,因此引起一种美妙的联想──淑女是君子的佳偶。因此,诗的第一章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他听着鸠鸟和鸣的时候,有一个姑娘在河边采荇菜,她左右采摘荇菜的美妙姿态给了他一个难忘的印象,喜爱之情油然而生,并使他醒时梦时都思念着她。“求之不得〞以下四句,总括地写出这种剧烈兴奋的感情。但因为追求这个姑娘没有到达目的,所以“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第二章的八句,写这个男子日夜担心的苦闷和焦灼的心心情。最终一章,进一步表达了这个男子对采荇菜的姑娘的深切思慕和美妙愿望。“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写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也就是他想像结婚时的喧闹情景。
2、蒹葭:
《蒹葭》是“秦风〞中的一首爱情诗。诗分三章,每章八句;首二句写景,后六句抒情。全诗熔写景、抒情于一炉。金秋之季,拂晓之时,露浓霜重,芦苇沾懑了晶莹洁白霜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呈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给全诗覆盖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这时主人公来到河边,翘首伫立,注视着河的对岸──那是“伊人〞,而“伊人〞也只在“水中央〞“水中坻〞,恍惚迷离,可望不行及。主人公没有因此罢休,决心冲破天堑,追求伊人。一忽儿逆水而上,一忽儿顺水而下,但都无法到达“蓬莱仙境〞。咫尺天涯,令人无限惆怅!
三、问题讨论
1、《关雎》与《蒹葭》的.艺术特点有什么不同?
提示:要从艺术表达着眼,却又不能不兼顾内容,因为手法的运用本就是表情达意的;其次,要抓住“兴〞这一表达手法展开比较,对《诗经》中诗的分析,往往不能忽视这一点。
甲生:从表现手法上来看:《关雎》一诗着重在“叙事〞,我们从诗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样一条线索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幻想得到她。《蒹葭》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就写到主人公隔水远望,苦苦追寻,伊人却若即若离;第二章、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
乙生: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
丙生:从艺术手法上看,《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全,用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好的艺术世界。
【课堂练习】
背诵这两首诗,并写一段赏析文字。
【总结】
1、《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诗。全诗通过一个青年男子对一个姑娘一往情深地追求的描绘,特殊是他求之不得的苦痛和求而得之的喜悦的直言表白,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美满婚姻的美妙期望。
2、《蒹葭》是“秦风〞中的一首爱情诗。全诗以蒹葭起兴,以白露为衬,通过“伊人〞生活环境的描绘,抒发了对意中人的倾慕、追求及怅惘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表白爱情愿望倾心所思:窈窕淑女
剧烈心愿:君子好逑反复咏叹
关雎寤寐思念之苦追慕之心:寤寐求之深切思慕
相思之苦:辗转反侧美妙愿望
幻想愿望实现相见情形:琴瑟友之
结婚场面:钟鼓乐之
怀念:蒹葭苍苍
伊人在水一方
重章叠句
蒹葭相思:蒹葭萋萋
伊人在水中坻
反复咏叹
幻觉:蒹葭采采伊人在水中追求爱情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4
【教学目的】
1、理解《关雎》所表现的青年男子对秀丽和善女子的强烈追求和青年男女真挚美妙的爱情生活
2、了解作品所运用的反复和赋、比、兴手法
【教学重点】
诗歌的反复吟唱所表现出的情感
【教学难点】
比兴手法的运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文学常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305篇,当时称为《诗》,又称《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尊为儒家经典,才定名为《诗经》。《诗经》按体裁分为“风、雅、颂〞三类。而“风、雅、颂、赋、比、兴〞,《毛诗序》称之为“六义〞。《诗经》由于其内容丰富,在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都有重要地位。它的广泛而深刻地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精神,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
二、学习《关雎》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解决字词。
2、学生看解释,借助工具书,老师点拨,弄清课文的意思。
首章从对雎鸠的和鸣,触动了男女喜爱的心情,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
第二章再用采荇起兴,接着步步加深地描述日夜思念,梦寐以求的心情。重叠“游哉〞,用以表现思念之深;“辗转反侧〞,形象地写出了求而未得时的苦闷焦躁。
第三章用了类似第二章的复叠方式,意思却有进一步进展。男子以音乐挑动女子,博取她的欢心,借奇妙的音乐,达成美满婚姻。
3、商量全诗用了“兴〞的表现手法。
4、主题归纳:
《关雎》是一篇民间情歌,描述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的朴实愿望,这是日常生活中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所唱歌的是他们生活中真实感受到的,具有深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抒发的感情热诚真挚、纯净朴实,全无庸俗虚伪之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纯真之美。
三、学习《蒹葭》
1、老师范读,学生跟读,然后自读。
2、学生看解释,老师点拨,弄懂课文的意思。
⑴通过“溯洄〞“溯游〞的连用,侧面刻画了诗人追求的一往情深与执著、内心的着急与忧愁。再结合最终的“宛在〞,由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得到的`始终却只是“可望而不行即〞,就更突出了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带来的无尽的惆怅。
⑵虚实相间,富于朦胧美。“伊人〞的理解可以千千万万、彼此不同,是为虚也;诗人的追求是实的,感情的惆怅凄切是实的。虚实相间给了本诗巨大的想象空间。
⑶通过“重章叠句〞的运用、押韵、叠词,一方面增加了句式的齐整、音律的优美,使之琅琅上口,收到一咏三叹之效;另一方面,通过三次重复“溯洄〞、“溯游〞、“宛在〞、“所谓伊人,在水……〞,以及“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都侧面刻画出了诗人等待时间之长、追求之坚持不懈,并通过这种复现增加了全诗惆怅凄迷的兴味。
⑷《蒹葭》这首诗的每章开头的前两句都是写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末已〞。这些景物描写给人呈现了秋天的早晨,河边的苍苍芦苇沾满了霜露的景象,给人以萧瑟冷落之感。此情此景,使得热恋者感到分外的凄凉,更加思念“在水一方〞的恋人,于是他去查找“在水一方〞的恋人。因此这每章开头的前两句是“兴〞,从而引起正文。
⑸描写了河水的苍茫浩淼、飘忽不定,更写出了它把诗人与“伊人〞隔绝造成的苦痛与无奈。
⑹擅长营造意象。所谓意象,指客观物象经创作主体独特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固化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合,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借助客观物象表示的主观情意。
中国古典文学中亦不乏意象,如岁寒三友、四君子、杜鹃、莲花、菊花、灞桥柳、月亮、香草美人、秋天、乌啼等等。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5
课题:《诗经》两首
学习目标:
1、积累《诗经》的有关学问及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2、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诗的节奏与语感;
3、采纳比较阅读鉴赏的方式,对两首诗进行解读。
4、正确的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妙爱情的追求和憧憬;
重难点:
1、把握《诗经》中的赋笔兴的艺术手法;
2、运用比较朗读的方式,对文本进行赏析;
3、品味诗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节奏美。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工具: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我国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泱泱大国,在这里有数不尽的文人墨客,读不完的诗词曲赋。今日,我们将在璀璨如星的诗的长河中,撷去一颗最遥远但又最光明的星斗——《诗经》,来一同观赏她那雍荣典雅、古老质朴的独特魅力。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可见《诗经》的重要影响力,下面请同学们谈一谈你所把握的有关《诗经》方面的学问。
2、学问归纳与拓展
⑴、学生自主归纳有关学问
⑵、教师明确、总结。〔多媒体显示〕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导入语:好诗如美酒,似香茶,在于品!品诗在于读,在于听!下面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城市绿化工程设计与施工监理合同3篇
- 2024版FDA注册委托代理与临床试验数据管理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度茶叶新品研发合作合同规范范本3篇
- 2024年新型停车场收费员临时雇佣与绿色出行倡导合同3篇
- 2024年度危险废物焚烧处理与环保达标排放合同3篇
- 2024年度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范本9篇
- 2024年度高温烟囱施工保温材料供应合同3篇
- 2024年个人汽车租赁合同规范范本3篇
- 2024年标准模具采购协议模板集锦一
- 2024搬家合同范本(含搬家物品打包与解包)3篇
- 政府采购基础知识培训(最终稿)
- 广东省各地市地图(可编辑)课件
- 小学生应急救护知识培训课件
- 浅谈PROFIBUS-DP现场总线在桥式起重机地应用
- 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教学台帐
- 2023年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单位实习生意外应急预案
- 道口社区旧楼改造楼梯间涂料、油漆施工方案设计
- 保险营销促销老客户服务攻略
- STK基础教程学习版
- 小学校医聘任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