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023年03月2023年内蒙古赤峰元宝山区招考聘用专职消防员7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一.参考题库(共1000题)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方式保护是一个大课题,尽管它的实践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尽管世界对此仍有不同的声音,但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是”或“否”那么简单的,如果借“合理利用”之名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盲目而无度的开发,则只会毁了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而如果因为害怕对可能产生的伤害而激烈反对,又未免可笑。事实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和如何把握“合理利用”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任重道远B.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简单的问题C.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方式保护表示同意D.人们要不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存在分歧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为细节判断题。A项,对应“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和如何把握‘合理利用’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表述正确。B项,“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表述有误,文段提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是’或‘否’那么简单的”,排除。C项,“表示同意”表述有误,文段指出“世界对此仍有不同的声音”,排除。D项,文段讨论的话题是“非物质文化的生产性保护”,而非“非物质文化遗产”,故“人们要不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存在分歧”无中生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2.下列哪项不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A.企业增加产品数量B.国家增加对企业的投资C.企业增加资金、设备、原材料的利用率D.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宏观经济。A、B、D项正确,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即增加投资、扩大厂房、增加劳动投入,来增加产量。无论是增加产品数量,增加资金投入,还是扩大生产规模,本质上都是加大生产要素的投入,最终达到产量的增加,都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C项错误,集约型增长是依靠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资金、设备、原材料的利用率而实现的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核心。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3.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国家的发展也是如此。在发展的道路上不存在没有问题的国家。如果仅仅因为问题没有爆发,就不采取任何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那么矛盾就会越积越多,问题的“能量储备”也会越来越大,一旦爆发就是灾难性的。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防止问题的爆发B.加强对群众心理情绪的积极疏导和化解C.没有一个国家的发展能避免出现问题D.国家发展是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介绍事物都是在发展中不断完善的,国家的发展也是遵循一样的规律。接着介绍没有问题的国家是不存在的。最后一句话,通过反面论证提出观点,如果因为问题没有爆发出来,就不采取任何防范措施,等问题一旦爆发,就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反推反面论证,得出正面观点,即“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预防问题的爆发”。故文段结构为“分—总”,文段主旨句为最后一句话。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A选项。B项:无中生有,文段没有提及“群众心理情绪”。C项和D项:均为分述部分的内容,非重点。4.“蛋糕∶面包”与“砚台∶端砚”的逻辑关系是一致的。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蛋糕”与“面包”都是烘焙食品,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端砚”属于“砚台”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两组词逻辑关系不一致,错误。5.研究表明,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受教育人口的规模、教育投入水平、学校布局和软硬件建设、教育意识形态等方面都会发生深刻变革;农村教育品质的提升,会提高农村地区人口素质,反过来又推动当地城镇化向纵深发展。在一定范围内,城镇化水平越高,该区域农村教育的整体水平也会越高。对这段话概括最全面、准确的是:A.城镇化推动了农村教育整体水平提高B.教育水平的提高会推动城镇化的进程C.农村教育品质的提升,会提高农村地区人口素质D.城镇化影响学校布局和软硬件建设、以及教育意识形态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用两个分句分别提出城镇化进程对农村教育的积极影响,以及农村教育品质的提升又反过来促进城镇化进程。随后提出总的观点,城镇化水平越高,该区域农村教育的整体水平也会越高。文段结构为“分—总”,主要讲了城镇化水平越高,该区域农村教育的整体水平也会越高。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A选项。B项:核心话题不准确,应是“农村教育水平”。C项和D项:均是分句的解释内容,偏离文段重点。6.本案例中,提案人将“孝”作为公务员管理的重要标准是试图将个人立场中的角色道德要求转变为:A.群体角色的道德要求B.个人角色的道德要求C.公共角色的道德要求D.家庭角色的道德要求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道德知识。第二步,如果将“孝”引入公务员管理的标准中,就是将个人立场中的道德要求转变为了公共角色的道德要求,因为公务员行使行政职权,为社会大众服务,体现的是公共角色。因此,选择C选项。A项:根据《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推动践行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公务员这个群体,也要遵循相应的职业道德,但是没有“孝”这一标准,A项属于干扰项,排除。B项:根据《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推动践行以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个人品德,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个人角色中也没有关于“孝”的重要标准,B项属于干扰项,排除。D项:根据《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推动践行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互助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家庭角色中也没有关于“孝”的重要标准,D项属于干扰项,排除。7.泥石流的
依赖于三个危险因素:沉积物中的粘土、大量的水快速涌入以及山区的地势差异。发生泥石流时,地上的各种大小石头和泥,小到直径只有零点几微米的粘土,大到数十厘米乃至更大的巨型漂砾,都有可能
在泥石流中“泥沙俱下”。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诱发裹挟B.成因汇集C.出现夹杂D.引发聚集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文意可知,横线处表达泥石流的产生形成依赖三个因素,A项“诱发”、C项“出现”、D项“引发”均符合文意,保留;B项“成因”指原因,与后文“因素”语义重复,排除。第二空,横线表达石头和泥等卷入泥石流中,而且石头和泥本身是静止的,受到了泥石流的冲击才被动的跟随泥石流移动,所以第二空应体现“被动”的意思。C项“夹杂”指掺杂,D项“聚集”指集合、凑在一起,均无“被动”之意,排除;A项“裹挟”指人或物被迫卷入其中,符合文意,当选。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别忘了还有泥石流》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大量的水快速涌入”“小到……都有可能________到泥石流中‘泥沙俱下’”可知,所填的词语含有“卷入”的意思。B项“汇集”指聚集;C项“夹杂”指掺杂,混杂;D项“聚集”指凑在一起。三者都没有卷入的意思,排除B项、C项和D项。A项“裹挟”指风、流水等把别的东西卷入,使随着移动,符合语境。答案锁定A选项。第二步,验证第一空。“诱发”有致使发生的意思,填入横线处是说明泥石流发生的因素,符合文意。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阅读文段,从第一空入手分析选项,A、C、D三项意思相近,B项差异较大,可根据句意排除不合适的选项。第二步,辨析第二空其余三项词语的意义,选择最恰当的一项。第一空,“成因”已含有原因之意,填入与“依赖于……因素”语义重复,排除B。第二空,“裹挟”指(风、流水等)把别的东西卷入,使随着移动;“夹杂”指掺杂;“聚集”指集合,凑在一起。此处形容“大小石头和泥”,且与“泥沙俱下”对应,“裹挟”更恰当,排除C、D。故本题选A。8.每个工作部门只有唯一的上级工作部门,指令源唯一,这种组织结构是(
)。A.职能组织B.线性组织C.矩阵组织D.分工组织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管理。职能组织是一种以职能分工为基础的分级管理结构,在组织内设置若干职能部门,并都有权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向下级行政单位下达命令。线性组织中,每一个工作部门只能对其直接的下属部门下达工作指令,每一个工作部门也只有一个直接的上级部门,因此,每一个工作部门只有唯一的指令源。矩阵组织是在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的基础上,由按职能划分的纵向指挥系统与按项目组成的横向系统结合而成的组织,纵向是职能系统,横向是为完成某项专门任务而组成的项目系统。故正确答案为B。9.根据下列6个物体的外观形状,将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②③⑤,①④⑥B.②④⑤,①③⑥C.①⑤⑥,②③④D.①②⑤,③④⑥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具有实际生活意义的图形,且无属性类和数量类规律,优先考虑实体信息。第二步,根据规律进行分组。所给的图形按照实际含义理解,其中图形中①④⑥都是天体,②③⑤都是地球上的物体,以此分类。因此,选择A选项。10.生命起源于海洋,因为海洋更适合于生命活动。生物要从水域移动到陆地是一种十分危险和艰难的
,而潮汐区则提供了一种
:一个可作为水陆之间“桥梁”的环境,许多人相信,一些生物就是利用这座“桥梁”完成登陆这个进化过程的。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巨变方向B.蜕变可能C.转变选择D.激变途径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空考查近义词辨析。“巨变”指变化程度大;“蜕变”指人或事物发生质变;“转变”指从一种形式、状态或特点变成另一种形式、状态或特点;“激变”多形容速度快,势头猛。由后文“一些生物就是利用这座‘桥梁’完成登陆这个进化过程的”可知,第一空强调的并非生物从水域移动到陆地的变化之大和变化之快,而是强调从水域到陆地这一实质环境的改变,排除A、D两项。第二空,根据后文“可作为水陆之间‘桥梁’的环境”可知,潮汐区使生物向陆地移动具有了可行性,因此提供了一种“可能”,B项符合语境。“选择”侧重于从一群或一组中择取一个,而文段只提到了潮汐区,因此,此处用“选择”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故正确选项为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生物要从水域移到陆地”可知,这是一个艰难的生物进化过程,从生物发展的角度来看,这必然是较大的变化且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实现的。A项“巨变”是指巨大的或剧烈的变化;B项“蜕变”指发生质的改变或衰变;C项“转变”指从一种形式、状态或特点变为另一种形式、状态或特点,均符合文意。D项“激变”指事物发生突然而激烈的变化,这与生物演化缓慢的过程相矛盾,排除D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可知,下文是对第二空词语的解释说明。根据语境信息“桥梁”一词可以看出,作者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潮汐给水生生物演化为陆生生物提供了一种途径或者可能。A项“方向”指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或者指正对的位置、前进的目标,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C项“选择”指主动选出自己所需的对象,但是生物演化并非其主动选择,而是受多种外界因素共同决定的,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辨析第一空备选词语的含义和用法,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第三步,验证第二空。“巨变”指巨大的或剧烈的变化;“蜕变”指(人、物或者事情)发生质的改变,比喻事物由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转变”指从一种形式、状态或特点变为另一种形式、状态或特点;“激变”意为急剧变化。生物从水域进化到陆地,本身发生了质变,故第一空填“蜕变”最合适。第二空,“可能”填入也恰当。故本题选B。11.瓮牖绳枢:粗茶淡饭:清寒A.叠床架屋:衣锦食肉:奢华B.箪食瓢饮:曲肱饮水:简朴C.轻车熟路:霜行草宿:轻松D.金盆洗手:金屋藏娇:阔绰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瓮牖绳枢指以破瓮作窗户,以草绳系户枢,比喻贫穷人家;粗茶淡饭形容饮食简单,生活简朴,二者都可以用来形容清寒。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叠床架屋比喻办事重复,自找麻烦;衣锦食肉形容生活富足,第一词与奢华无关,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箪食瓢饮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曲肱饮水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二者都可以用来形容简朴,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C项:轻车熟路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霜行草宿指在霜露中行走,草野中息宿,形容奔波劳苦,第二词与轻松无关,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金盆洗手指放弃以前长期从事的行业或某件事;金屋藏娇指十分宠爱妻子,也指男人纳妾或在外包养女人,二者均与阔绰无关,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本题涉及三个词项,分析词项间关系,前两个词项均可形容后一个词项。结合选项选出与题干关系一致的一项即可。瓮牖绳枢比喻贫穷人家,粗茶淡饭形容饮食简单、生活简朴,二者都可用于形容清寒。A项,叠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不可以形容奢华,与题干关系不一致。B项,箪食瓢饮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曲肱饮水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二者均用于形容简朴,与题干关系一致。C项,轻车熟路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霜行草宿形容奔波劳苦,霜行草宿不可以形容轻松,与题干关系不一致。D项,金盆洗手原指某些黑道人物发财后准备安享晚年,公开宣布改邪归正;现也指放弃以前长期从事的行业或某件事。金屋藏娇指以华丽的房屋让所爱的妻妾居住,也指纳妾。二者都不可以形容阔绰。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瓮牖绳枢”形容住房条件十分简陋,多指贫穷人家,“粗茶淡饭”指粗糙简单的饭食,形容生活俭朴清苦,二者均与“清寒”属于近义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叠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衣锦食肉”指穿锦绣衣裳,吃肉食,形容生活富足,亦借指居官食禄,二者不属于近义关系,排除。B项:“箪食瓢饮”指贫苦的生活;“曲肱饮水”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二者均与“简朴”属于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轻车熟路”比喻对某种工作很熟悉,干起来不费力;“霜行草宿”指在霜露中行走,草野中息宿,形容奔波劳苦,二者不属于近义关系,排除。D项:“金盆洗手”指某些黑道人物发财后准备安享晚年,公开宣布改邪归正,现也指放弃以前长期从事的行业或某件事;“金屋藏娇”指特别宠爱某美貌女子,也特指纳妾,二者不属于近义关系,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12.19世纪的西方建筑师大多满足于把钢铁作为一种________手段应用于当时流行的古典式或哥特式建筑。很久以后,建筑师才________了古典和哥特模式,充分发挥了钢铁构架结构的各种潜能。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次要放弃B.补充摆脱C.主要超越D.典型淘汰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由今昔对比可知,第一空词语应与“充分发挥”构成反对关系对应,排除与此不符的选项。第三步,第二空备选词语词义较为简单,重点分析文意,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第一空,由“很久之后,建筑师才……充分发挥”可知,填入词语应与“充分发挥”构成反对关系对应,故可首先排除不能构成这种对应关系的“主要”“典型”。第二空,句意为建筑师不再局限于古典和哥特模式,开始作出新的尝试,这是一种风格的突破,此处用“摆脱”比“放弃”更合适。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很久以后……充分发挥了钢铁构架结构的各种潜能”可知,在这之前钢铁构架的潜能并没有充分地发挥。A项“次要”指重要性较差的,B项“补充”指在主要事物之外追加一些,二者能够体现其潜能没有充分发挥,符合语境。C项“主要”指有关事物中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D项“典型”指具有代表性的。二者均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和D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很久之后,建筑师才……”可知,要从这种模式中脱离出来比较困难。A项“放弃”侧重丢掉原有的意见或主张等,不能体现过程的艰辛;B项“摆脱”有冲破束缚之意,体现了过程的艰辛,符合文意,所以排除A项。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实词的语境搭配。第一空,从材料中“很久以后……才充分发挥了钢铁构架结构的各种潜能”可推知,19世纪的时候钢铁的潜能并没有被充分发挥,所以可以判断那时钢铁是作为一种“次要”或“补充”的手段,而不是“主要”或“典型”手段,所以排除C、D,在A、B中寻找答案。第二空,“放弃”一般指主观方面,而“摆脱”有种客观意味,是被动中寻求主动。而材料中的意思是建筑师跳出了古典和哥特模式的约束,使钢铁发挥其本身潜能,所以选“摆脱”,所以选择B选项。故正确答案为B。13.甲公司因不满乙行政机关的处罚决定向乙行政机关的上一级丙行政机关提起行政复议。丙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甲公司遂以丙机关不作为为由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受理后应当将乙机关列为共同被告。(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程序法常识。《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规定:“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本题中,由于“以丙机关不作为为由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受理后被告只有“丙行政机关”,不能将乙机关列为共同被告。故表述错误。14.山顶只有________的一丝微光,独自,孤独而又恓惶地前行,就像一段坎坷________的山路。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是:A.形形色色
平坦B.形形色色
崎岖C.影影绰绰
平坦D.影影绰绰
崎岖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第一空考查“形形色色”与“影影绰绰”的区别。“形形色色”指各种各样,种类很多,不能形容“微光”。“影影绰绰”指模模糊糊,不真切,符合文意,排除A项和B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所填词与“坎坷”并列,且形容“山路”,C项“平坦”与“坎坷”相矛盾,排除C项。因此,选择D选项。平坦:没有高低凹凸(多指地势)。崎岖:形容山路不平,也比喻处境艰难。15.如图所示,在4×4方格内填入恰当的数字后,可使每行、每列以及两条对角线上的4个数字之和相等。问方格内“X”的值可能是多少?(
)。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明确设问内容。根据要求在4×4方格内填入恰当的数字后,可使每行、每列以及两条对角线上的4个数字之和相等,确定方格内“X”的可能值。第二步,辨析选项。如下图所示,假设第二行最后一个数字为Y,那么根据已知条件每行、每列以及两条对角线上的4个数字之和相等,得到8+9+6+Y=7+4+6+X,故X=6+Y,X≥6,结合选项观察,X的可能值为6,只有D项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16.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史学与现代媒体的“联姻”
B.影视史学的缘起和发展趋势
C.史学发展的嬗变历程及作用
D.媒体革命助推影视史学发展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介绍了影视史学的产生与史学自身发展变化的背景有关,并具体介绍了20世纪70、80年代史学的发展和对影视史学诞生起到的作用,接着介绍了影视史学的诞生还受到了媒体革命的影响,最后指出媒体革命在史学领域会引起连锁反应,现代媒体与史学也开始结合。文段核心话题为“影视史学”,论述了“影视文学”整个发展过程。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影视史学的缘起和发展趋势”为文段核心内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首句指出影视史学的诞生与史学自身发展变化的背景相关,然后具体阐述了史学的发展变化以及对影视史学产生的作用,接下来通过“同时”表并列,阐述了“影视文学还是时代发展与社会变革的产物,特别是近百年来媒体革命的结果”,然后详细阐述了媒体革命对影视史学发展的影响。最后指出延续不断的媒体革命会引起史学的连锁反应,现代媒体和史学开始了“联姻”,即指出影视史学发展的趋势,因此文段论述了影视史学的产生原因以及发展趋势,对应B项。
A、C两项主题词错误,文段谈论的核心话题为“影视史学”,选项偏离文段中心,均排除。
D项,“媒体革命助推影视史学发展”是对应“同时”之后的内容,表述片面,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影视史学:亲近公众的史学新领域》17.犯罪是违反现行法律法规的行为,即具有违法性。(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犯罪违法性指的是违反刑法,即某一个人的行为符合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而不包括违反其他法律法规的行为。故表述错误。18.“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这句话体现了刑法的(
)原则。A.罪刑法定B.罪刑相当C.以法律为核心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A项正确,《刑法》第三条规定:“【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B项错误,《刑法》第五条规定:“【罪责刑相适应】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C项错误,刑法基本原则有三个,即罪刑法定原则、平等适用刑法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项错误,《刑法》第四条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故正确答案为A。19.622×1008-1200×504+2016×89的值为?
A.-2016
B.0
C.20160
D.201600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
第二步,1008为504的2倍,2016为504的4倍,三个式子均提出2016可得:2016×(311-300+89)=2016×100=201600。
因此,选择D选项。
20.与“实现:远大:梦想”这组词逻辑关系最为相近的一项是(
)。A.完成:重要:任务B.建造:高楼:大厦C.购买:消费:物品D.补给:粮食:物品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的逻辑关系。造句子:实现远大的梦想。三者为语法关系,实现与梦想是动宾关系,远大与梦想是偏正结构。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的逻辑关系。A项:造句子,完成重要的任务,三者为语法关系,完成与任务是动宾关系,重要与任务是偏正结构,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B项:造句子,建造高楼的大厦,造句子不通顺,高楼与大厦不是偏正结构,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造句子,购买消费的物品,造句子不通顺,消费与物品不是偏正结构,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造句子,补给粮食的物品,造句子不通顺,粮食与物品不是偏正结构,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21.同类群体影响力是指人们对他人(尤其是类似群体)的行为总会做出某种反应;类似程度高,影响力就越大。比如对某种良好行为规范大力宣传,往往会成为所谓的“磁心”,吸引人们仿效。下列做法中不会带来同类群体影响力的是:A.老师在墙报上贴上小红花,表扬那些完成作业好、守纪律的小学生B.酒店在房间内放置标语,提醒客人大多数客人都不是每天要更换手巾C.某森林公园设置告示牌,告知偷盗林木者将受到高出林木价钱10倍的罚款D.某地节水办告知那些用水量高的用户,他们的用水量明显高出了周围的邻居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人们对他人(尤其是类似群体)的行为总会做出某种反应;②吸引人们效仿。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班里学生看到完成作业好、守纪律的学生被表扬,会“效仿”他们完成作业和遵守纪律,符合定义;B项:客人看到大多数客人不是每天更换手巾,从而“效仿”大多数客人,不每天换手巾,符合定义;C项:告示牌提示的是对偷盗林木的处罚,没有体现“类似群体的行为”和“吸引人们效仿”,不符合定义;D项:用水量高的用户由于看到自己的用水量高于周围邻居(邻居是类似群体),从而“效仿”邻居,降低用水量,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22.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与疾病作斗争,各种疾病中最容易让人产生恐慌的是大范围传染性疾病。短短几年来,人们充分见识了重大疫情的威胁。特别是这次甲型H1N1流感疫情,蔓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令人吃惊。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所以说,人类与传染病斗争未有穷期。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支持以上的结论?A.新发传染病大都是病毒感染所致,抗生素对新的传染病基本无效B.病毒越来越具有隐蔽性C.病毒为了生存会不断变异D.人定胜天,历史上曾有过的多次灾难性疾病最终都被人类打败了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题干根据人类存在多次与传染性疾病的斗争史,得出人类与传染病斗争未有穷期的结论,不支持这一结论的说法应该说明人类可以战胜传染性疾病。题干结论是:人类与传染病斗争未有穷期。A项,指出抗生素对新的传染病基本无效,加强了题干结论。B项,病毒越来越具有隐蔽性,说明人类同疾病的斗争越来困难,加强了题干结论。C项,病毒“不断变异”也说明人们还无法有效控制传染病,也加强了题干结论。D项,说明人类有打败灾难性疾病的历史,因此不能加强题干结论。故本题选D。23.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
),但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60日的除外。A.行政复议判决B.行政复议决定C.行政复议裁定D.行政复议仲裁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复议知识。第二步,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六十日的除外。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三十日。B项正确,当选。因此,选择B选项。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九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24.①农业粗放经营
②现代农业步伐加快③资源环境约束
④农业增长方式转变⑤科技创新驱动A.5-1-4-3-2B.1-3-5-4-2C.2-4-5-1-3D.1-5-4-3-2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先确定逻辑关系最为明显的事件顺序。根据题干可知,该题讲述的主题是“农业的转变”,其中逻辑关系比较明显的事件是②④⑤,首先⑤,然后促成了④,最后导致了②,所以首先能够确定的顺序关系是⑤-④-②。第二步:逐一对照选项并判断正确答案。根据以上分析,排除了C项。再分析关系比较明显的事件为③和④,应先有资源环境约束,然后才能要求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所以③应该在④前,排除AD两项。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分析题干,由“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创新驱动”等关键词可明确5个句子间的因果关系,可进行直接排序。(1)农业粗放经营遭到了(3)资源环境的约束,在(5)科技创新的驱动下,令(4)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从而(2)加快现代农业步伐。故本题选B。25.(1)波兰、匈牙利和捷克加入北约(2)西班牙加入北约(3)联邦德国加入北约(4)土耳其和希腊加入北约(5)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加入北约A.4-3-2-1-5B.3-1-2-4-5C.3-2-4-1-5D.4-2-3-1-5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先确定逻辑关系最为明显的逻辑顺序。观察题干,逻辑关系比较明显的是几个国家加入北约的时间。(1)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于1999年3月12日加入北约;(2)西班牙于1982年5月30日加入北约;(3)联邦德国于1955年5月5日加入北约;(4)土耳其和希腊于1952年2月18日加入北约;(5)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于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约。第二步:逐一对照选项并判断正确答案。根据第一步得到的时间顺序对比选项,可以判断只有A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A。26.组织的横向结构指的是(
)。A.层次结构B.职权结构C.部门结构D.职能结构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A项错误,层次结构是一种操作系统的组织结构,其提供了一种隔离操作系统各层功能的模型。其包括归属层次结构、维度层次结构、层次结构数据库等,与题意不符。B项错误,职权是经由一定的正式程序赋予某一职位的一种权力,同职权共存的是职责,职责是某项职位应该完成的某项任务的责任,与题意不符。C项正确,部门结构是指各管理部门的构成,又称组织的横向结构。D项错误,职能结构是指实现组织目标所需要的各项业务工作以及比例和关系,与题意不符。故正确答案为C。27.细胞表面的磷脂酰丝氨酸是促进HIV与细胞融合的重要辅因子,是HIV入侵细胞过程中的“________”目标,若这一目标不存在了,则会影响HIV的入侵。因此,________外源性磷脂酰丝氨酸,或抑制TMEM16F蛋白,就会抑制病毒蛋白的介导融合,从而阻止HIV对细胞的感染。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绑架
阻断
B.绑定
阻止
C.锁定
阻拦
D.捆绑
阻隔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磷脂酰丝氨酸是促进HIV与细胞融合的重要辅因子”和“若这一目标不存在了,则会影响HIV的入侵”,第一空应体现HIV入侵细胞和磷脂酰丝氨酸绑在一起的含义。C项“锁定”指使东西固定不动,没有“绑在一起”的意思,排除C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后文提示信息“就会抑制病毒蛋白的介导融合,从而阻止HIV对细胞的感染”,可知填入第二空的词要达到“阻止”的效果。A项“阻断”侧重中断其发展,符合语境。B项“阻止”与后文语义重复。D项“阻隔”指两地之间不能相通或不易来往。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阅读文段,注意抓住文中的特殊信息,即第一空的引号。第二步,结合语境选择最恰当的一项。第一空,横线部分带有引号,且结合句中的“入侵”等表述,此处所填词语应含贬义。“绑定”“锁定”“捆绑”都不如“绑架”符合语境,排除B、C、D。
第二空,“阻断”指由于阻止而中断进程或进展,填入既符合句意,又与句末的“阻止”对应。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文段“细胞表面的磷脂酰丝氨酸是促进HIV与细胞融合的重要辅因子”、“若这一目标不存在了,则会影响HIV的入侵”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表达HIV在入侵细胞过程中需要和磷脂酰丝氨酸绑在一起,否则无法入侵的含义,A项“捆绑”、C项“绑定”、D项“绑架”均符合文意。B项“锁定”指使固定不动,体现不出“绑”的意思,排除。
第二空,搭配“外源性磷脂酰丝氨酸”,A项“阻隔”、D项“阻断”能体现出隔在外面的意思,C项“阻止”体现停下来的意思,但是停在什么地方不清楚,并且文段后面出现“阻止HIV细胞的感染”语义上略显重复,排除。
对比A、D两项,第一空出现双引号,体现形象化的表达,A项“捆绑”仅仅体现绑在一起,D项“绑架”更能形象的体现磷脂酰丝氨酸对HIV入侵的作用性,填入文段更合适,择优选择D项。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HIV通过“绑架”细胞表面分子入侵细胞》28.关于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吸尘器吸尘时内部处于高真空状态B.铁轨在火车转弯的地方外轨较内轨高C.汽车的后视镜使用凹面镜D.目前使用氮气对汽车安全气囊充气参考答案:AB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第二步,A项:吸尘器吸尘时内部处于高真空状态,此时,吸尘器里面空气的压力低于外面,所以就能把外面的灰尘往里面吸。A项正确。B项:火车转弯时行驶在圆弧形轨道上,有向心加速度。火车需要朝向轨道内侧倾斜,因此铁路的外轨比内轨铺得高一些。B项正确。D项:氮气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不宜爆炸,不宜燃烧,在高低温下变化小,这代表着一旦汽车发生事故,特别是起火、爆炸,氮气都不会受到影响从而进一步伤害车内人员。另外,在化学性质稳定的气体里,氮气的价格最为便宜、处理最为方便、来源最为广泛,很适于大规模工业运用。D项正确。因此,选择ABD选项。C项:汽车观后镜利用凸面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像,可扩大观察范围。凹面镜能使光线会聚,汽车头灯里的反光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C项错误。29.某超市销售“双层锅”和“三层锅”两种蒸锅套装,其中“双层锅”需要2层锅身和1个锅盖,“三层锅”需要3层锅身和1个锅盖,并且每卖一个“双层锅”获利20元,每卖一个“三层锅”获利30元,现有7层锅身和4个锅盖来组合“双层锅”和“三层锅”两种蒸锅套装,那么最大获利为:A.50元B.60元C.70元D.80元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双层锅和三层锅都需要一个锅盖,则可以从锅盖数量入手判断能够组合成的套装。本题中有4个锅盖,至少需要8个锅身才能配套使用完,即锅盖是有富余的。尽可能地用完锅身即可,显然是两个双层锅和一个三层锅,利润最大,为2×20+30=70元,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统筹推断。第二步,根据获利最大,需要将蒸锅套装组合最多。将7层锅身和4个锅盖,组合成2个“双层锅”和1个“三层锅”。故最大获利为20×2+30×1=70(元)。因此,选择C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统筹推断。第二步,由于锅身与锅盖相配的最大比例是2∶1,而7层锅身和4个锅盖的锅盖多于锅身的一半,因此只需考虑锅身的数量。1层锅身赚10元,7层锅身赚70元。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通过分析可知,每层锅身可获利10元,若要获利最多,则应让7层锅身全部售出,可组成2个“双层锅”和一个“三层锅”,故最大获利=20×2+30=70元。故正确答案为C。30.研究人员发现在大脑中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量巨大的高维几何结构,由紧密连接的神经元团块和它们之间的空白区域(空洞)组成。这些团块或空洞似乎对大脑功能至关重要,当研究人员给虚拟大脑组织施加刺激时,他们发现神经元以一种高度有组织性的方式对刺激做出了反应。这意味着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神经元的团块会逐渐组合成更高维的结构,形成高维的孔隙或空洞,团块中的神经元越多,空洞的维度就越高,最高的时候可以达到11个维度。根据上述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团块中的神经元越多,空洞的维度就越高,意识就越复杂B.神经元团块或空洞互相连接,以施压的方式促进人的思考C.神经元能否以高度有组织性的方式反应,取决于大脑功能D.大脑充满多维几何结构,最高时可在11个维度上运行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细节的判断。解答本题首先需要通读文段,然后将选项与原文相关表述一一对照,选择说法正确的一项。A项说法错误,由“团块中的神经元越多,空洞的维度就越高,最高的时候可以达到11个维度”无法推出“意识就越复杂”的结论,排除。B项说法错误,文段只说明当人们在思考问题时“神经元的团块会逐渐组合成更高维的结构,形成高维的孔隙或空洞”,并未提及神经元团块或空洞促进人脑思考的方式,因此无法推出“以施压的方式促进人的思考”的结论,排除。C项说法错误,文段仅说明了神经元以一种高度有组织性的方式对刺激做出反应,并未提及其做出反应的原因,因此无法推出“取决于大脑功能”的结论,排除。D项说法正确,“大脑充满多维几何结构,最高时可在11个维度上运行”可由文段首尾两句得出。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尾句“这意味着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神经元的团块会逐渐组合成更高维的结构……团块中的神经元越多,空洞的维度就越高,最高的时候可以达到11个维度”,可以理解为思考问题的时候便是意识复杂的时候,神经元的团块越多,空洞的维度就越高,从这个角度说A项逻辑颠倒。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意识越复杂”文中并没有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排除A项。B项对应第一句“由紧密连接的神经元团块和它们之间的空白区域(空洞)组成”以及第二句“他们发现神经元以一种高度有组织性的方式对刺激作出了反应”。可知“空洞互相连接”“以施压方式”属于无中生有,排除B项。C项对应第二句“这些团块或空洞似乎对大脑功能至关重要……他们发现神经元以一种高度有组织性的方式对刺激作出了反应”,可知该项“取决于”属于无中生有,排除C项。D项对应第一句“大脑中存在着不同种类和巨大数量的高维几何结构”以及尾句“最高的时候可以达到11个维度”,“多维”和“高维”意思相近,D项符合文意。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A项,根据“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神经元的团块会逐渐组合成更高维的结构,形成高维的孔隙或空洞,团块中的神经元越多,空洞的维度就越高”可知,人类思考问题时即意识复杂时,神经元形成的团块越多、空洞的维度就越高,A选项因果倒置,排除;B项,“以施压方式促进人的思考”无中生有,文段并未介绍施压可以促进思考,排除;C项,根据“当研究人员给虚拟大脑组织施加刺激时,他们发现神经元以一种高度有组织性的方式对刺激做出了反应”可知,当大脑受到刺激时,神经元能以高度有组织性的方式做出反应,“受到刺激”是神经元产生反应的前提,故“取决于大脑功能”无中生有,排除;D项,根据“研究人员发现在大脑中存在着不同种类和巨大数量的高维几何结构”“最高的时候可以达到11个维度”可知,表述正确,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不是三维?科学家发现人的大脑里可能有11个维度!》31.1833年,英国科学家电子学之父法拉第最先发现硫化银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变化情况不同于一般金属。一般情况下,金属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法拉第发现硫化银材料的电阻是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A.半导体现象B.欧姆定律C.伏安法D.安倍定则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常识。第二步,半导体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1833年,英国科学家电子学之父法拉第最先发现硫化银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变化情况不同于一般金属,一般情况下,金属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法拉第发现硫化银材料的电阻是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降低。这是半导体现象的首次发现。因此,选择A选项。B项:欧姆定律是指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该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乔治·西蒙·欧姆1826年4月发表的《金属导电定律的测定》论文提出的。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伏安法是一种电化学式分析方法,根据指示电极电位与通过电解池的电流之间的关系,而获得分析结果。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测量电阻的方法。因为是用电压除以电流,所以叫伏安法。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安培定则,也叫右手螺旋定则,是表示电流和电流激发磁场的磁感线方向间关系的定则。安培定则由安德烈·玛丽·安培提出,他也因此被麦克斯韦誉为“电学中的牛顿”。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32.下图给定的是正六面体纸盒的外表面展开图,下面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六面体折纸盒题型。对题干中的平面展开图进行标注,如图①所示。第二步,分析选项。A项:该项中三面为1、3、4面,如图②所示,题干展开图中1面经移面后,可知1面中线条平行于3面,A项1面中线条垂直于3面,与题干不一致,不能折叠成,排除;B项:该项中出现1、3面,在题干展开图中,在3面中画箭头,如图③所示,1面出现在箭头上方,在B项3面中以同样方式画箭头,1面出现在箭头右侧,与题干不一致,不能折叠成,排除;C项:该项中出现1、3面,在题干展开图中,在3面中画箭头,如图④所示,1面出现在箭头上方,在C项3面中以同样方式画箭头,1面出现在箭头下方,与题干不一致,不能折叠成,排除;D项:该项中三面为1面和两个空白面,因为1面和6面为相对面,相对面在立体图形中不能同时出现,既有1面,6面不能再出现,故本题中三面只能为1、2、5面,将5面进行移面后,如图⑤所示,三面位置关系与题干一致,可以折叠成,正确。因此,选择D选项。33.下列属于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有(
)。A.教化作用B.调控作用C.规范作用D.凝聚作用参考答案:ABC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道德。道德的功能,一般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道德的功能是多元的,同时也是多层次的。道德的最基本功能的是:认识功能,规范功能,调节功能。故正确答案为ABCD。34.因计算机突然断电而导致存放在其中的内容丢失的存储器是A.硬盘B.CMOSC.ROMD.RAM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主要涉及计算机硬件知识。A项错误,硬盘是一种采用磁介质的数据存储设备,数据存储在密封于洁净的硬盘驱动器内腔的若干个磁盘片上。断电不会使得硬盘上的数据丢失。B项错误,CMOS常指保存计算机基本启动信息的芯片,它由主板上的纽扣电池供电,即使系统断电,数据信息也不会丢失。C项错误,ROM是只读存储器的简称,是一种只能读出事先所存数据的固态半导体存储器。其特性是一旦储存资料就无法再将之改变或删除。通常用在不需经常变更资料的电子或电脑系统中,并且资料不会因为电源关闭而消失。D项正确,RAM是随机存取存储器,是与CPU直接交换数据的内部存储器,也叫主存(内存)。它可以随时读写,而且速度很快,但这种存储器在断电时将丢失其存储内容,故主要用于存储短时间使用的程序。故正确答案为D。35.早在几百年前,人们就意识到安慰剂和反安慰剂效应的强大作用:当患者不知情并相信安慰剂的作用时,安慰剂效应能为患者带来和真药一样甚至更好的疗效;反安慰剂效应的作用恰恰相反,当病人对治疗或药物持怀疑态度时,即使他们服用了真正的药物,也会使这种药物失效甚至还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本段意在强调:A.安慰剂会给人以积极的心理和生理影响,反安慰剂效应给人以消极影响B.人的心理作用会对身体机能产生显著的影响C.医学基础是生物学,但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门学科也有关系D.医生可通过对大脑中某些区域内神经活动的控制,从而减少患者的消极预期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提出人们就意识到安慰剂和反安慰剂效应的强大作用,然后分别说明“当患者不知情并相信安慰剂的作用”时,安慰剂效应能为患者带来疗效;“当病人对治疗或药物持怀疑态度”时,反安慰剂效应的作用恰恰相反。文段主要强调安慰剂和反安慰剂效应的作用主要受患者心理的影响。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人的心理作用会对身体机能产生显著的影响”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B选项。A项:无论“安慰剂”给患者的作用,还是“反安慰剂效应”给患者的作用,都是有条件的。C项:无中生有。D项:“减少患者的消极预期”,仅是一个方面,还有积极作用。36.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主要包括(
)。A.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B.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和其他法律没有区别C.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一般问题D.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参考答案:AD解题思路:A、D正确,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1)宪法是普通法律的制定依据,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2)任何普通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的内容、原则和精神相违背。(3)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B项错误,制定和修改宪法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C项错误,宪法规定着国家和社会最根本的制度和内容。故正确答案为AD。37.命令作为一种上行文具有最高权威。(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命令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发布的具有指挥性和强制性的公文。它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命令是典型的下行文。故表述错误。38.许多关于不借助外力能够漂浮起来的断言,几百年前就已经有了。但是,那些作出断言的人,只要不是在欺骗的条件下,从来就没有达到过十五英尺的高度。如果漂浮起来是可能的,那么,其科学意义,甚至更广泛地说,它对人类的意义将是极其巨大的。然而,那些不加批判的观察,或提出不诚实主张的人,会把人们引入歧途,并使我们偏离理解世界这一人类的主要目标。这段话中,作者对于“关于人不借助外力能够漂浮起来的断言”的态度是:A.肯定B.否定C.欣赏D.赞美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据提问知此题为态度理解题。作者先指出在几百年以前就已经有了关于人能漂浮起来的断言,接着“但是”后面转折引出事实“只要不是在欺骗的条件下,从来就没有达到过十五英尺的高度”,即摆明了自己的观点:在真实的情况下,人不可能漂浮起来,由此可知作者对漂浮观点持否定态度。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由提问方式可知,本题考查的是作者的态度,本质上考查的还是主旨观点题,需要考生理清文段的行为思路(转折结构),在把握主旨的基础上,结合选项得出答案。作者先指出,在几百年以前就已经有了关于人能漂浮起来的断言,然后以“但是”引出事实,“只要不是在欺骗的条件下,从来就没有达到过十五英尺的高度”,即摆明了自己的观点:在真实的情况下,人不可能漂浮起来。由此可知作者对“人不借助外力能够漂浮起来的断言”持否定态度。故本题选B。39.相比较而言,能源的缺乏不是主要问题。
当前使用的石油、煤、天然气等主要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必须限制其用量,人们
关注的是这些化石燃料燃烧和开采过程带来的酸雨、光化学烟雾、空气质量恶化等恶性循环后果,
在不用和少用这些能源的时候,还有广泛的可再生能源作为替代。A.即使还因此B.固然更毕竟C.即便也所以D.因为才即使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二空,根据文意,要解释的是“能源的缺乏不是主要问题”。后文“石油、煤、天然气等主要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这些化石燃料燃烧和开采过程带来的酸雨、光化学烟雾、空气质量恶化等恶性循环后果”要形成关联关系。A项,“即使”“还”引导让步关系,通常用于假设关系,当前石油等使用是事实不是假设,不合题意,排除。B项,“固然”“更”递进关系,表明人们更关注环境问题,不是能源,符合文意,当选。C项,“即便”“也”引导让步关系,通常用于假设关系,不合题意,排除。D项,“因为”“才”不构成关联关系,排除。第三空代入验证,符合文意。故正确答案为B。40.野外生存需要用一个简易的圆锥型过滤器(如下图所示)装满溪水进行过滤。过滤器的底面直径为20厘米,高为6厘米。问全部过滤完毕后,在不考虑损耗的情况下,可使底面半径为5厘米,高为15厘米圆柱型容器的水面高度达到:A.4厘米B.6厘米C.8厘米D.12厘米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属于立体几何类。第二步,过滤器底面直径为20厘米,即半径为10厘米,高为6厘米,根据圆锥体体积公式可知,过滤器体积为;圆柱型容器底面半径为5厘米,则其底面积为,根据圆柱体体积公式可知,全部过滤完毕后圆柱型容器的水面高度为(厘米)。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溪水过滤前后的体积不变。因为溪水装满了圆锥型过滤器,根据“圆锥体积=×底面积×高”即可求得溪水体积。圆柱型容器的底面半径已知,根据“圆柱体积=底面积×高”,即可求得水面高度。圆锥体积=×底面积×高,那么当简易的圆锥型过滤器装满时,溪水的体积为=200π。根据圆柱体积=底面积×高,可知所求为200π÷[π×52]=8厘米,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根据圆锥体积公式可知,过滤溪水体积为。根据圆柱体积公式可得,圆柱型容器的水面高度达到cm。故正确答案为C。41.沐浴
之于
(
)
相对于
观赏
之于
(
)A.方案;负担B.阳光;梅花C.游泳;欣赏D.洗澡;挑剔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A项:“沐浴”与“方案”无明显逻辑关系,“观赏”与“负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B项:“沐浴”与“阳光”属于动宾关系,“观赏”与“梅花”属于动宾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沐浴”与“游泳”无明显逻辑关系,“观赏”指观看欣赏,“欣赏”指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二者属于近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沐浴”与“洗澡”属于全同关系,“观赏”是观看欣赏,“挑剔”是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找毛病,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42.村民阙某和赖某所承包的土地相邻,阙某因为浇水灌溉,经与赖某协商,双方于4月份签订了合同,主要约定:阙某经过赖某的承包地修建一条小溪,赖某也可以利用之进行灌溉。后来水渠被冲断,阙某花钱修好了水渠,由于赖某因为此水渠也受益良多,阙某要求赖某承担部分修渠费用。赖某以合同中并没有约定拒绝支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本案为相邻关系纠纷B.因为合同没有约定,所以阙某无权要求赖某支付费用C.修建水渠的费用应当由赖某一人承担D.双方应共同承担修渠费用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权法知识第二步,本案双方当事人所签订的合同应当为设立地役权的合同。在地役权关系中,供役地人一方面要依照合同约定允许地役权人利用其土地,不得妨害地役权人行使其权利;另一方面,假如地役权人也利用供役地上的设施,除非合同有明确约定,依据公平原则,其有义务承担部分维修的费用。因此,选择D选项。43.在空气过滤方面,一般空调采用一级,最多二级过滤,过滤器不设在末端,没有亚高效以上过滤器;而净化空调系统必须设三级甚至四级过滤器,末端设过滤器,必须有亚高效以上过滤器。因此,过滤后室内含尘浓度至少差几十倍。这段话主要说明了:A.一般空调和净化空调在空气过滤方面的区别B.一般空调比净化空调的空气过滤效果好C.一般空调和净化空调的优劣D.有没有亚高效以上过滤器对空气过滤效果影响明显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通过“;”引出并列关系对比一般空调和净化空调的过滤设备,“因此”引导的结论“二者的过滤效果的差别之大”,故文段主要说明“一般空调和净化空调在空气过滤方面的区别”。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因此,选择A选项。B项:表述错误,文段说的是“净化空调比一般空调的过滤效果好”。C项:“二者的优劣”无中生有,文段没有论及。D项:表述片面,除了是否有亚高效以上过滤器,过滤器的级别也是影响因素之一。44.①红细胞破坏过多是指红细胞寿命缩短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有先天遗传性的溶血性贫血,也有后天获得性的溶血性贫血②失血包括急性失血和慢性失血③其发病机制可以概括为红细胞生成不足或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和失血三类④当然,贫血也可以是多因素叠加的结果⑤贫血是继发于多种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⑥红细胞生成不足或减少包括大家熟悉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原料如铁、叶酸、维生素B缺乏引起的营养性贫血,肿瘤细胞浸润骨髓等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序,语序正确的一项是:A.⑥③①②⑤④B.⑤③⑥①②④C.⑥①②⑤③④D.⑤③①②⑥④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⑤句是对“贫血”下定义,符合首句特点。⑥句论述红细胞生成不足或减少会引发哪类贫血,是对“贫血”进行具体论述。通过对比可知,⑤句应为首句,故排除A项和C项。第二步,对比B项和D项。B项和D项都是⑤③捆绑,这两句介绍了贫血的定义以及它的发病机制,且发病机制是三种,属并列结构。接下来也应该按照“红细胞生成不足或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与“失血”三种机制的先后顺序依次介绍,因此⑤③后面应该是⑥,排除D项。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语句排序。文中出现了指代词“其”,做题时可先从这个词语入手,然后通读其余句子,梳理其中的逻辑关系。分析可知,③中的“其”指的是⑤中的“贫血”,因此二者应紧密相连,排除A。③总说贫血的“发病机制可以概括为红细胞生成不足或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和失血三类”,⑥、①、②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论述。根据行文逻辑,这四句顺序应为③⑥①②,排除C、D。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观察选项,判断首句,⑤给贫血下定义,⑥指出红细胞生成不足或减少包括哪些种类的贫血,应该先引出话题,然后再具体论述,故⑤比⑥更适合做首句,排除A、C两项。对比B、D两项,观察③后所接语句是⑥还是①,③指出红细胞生成不足或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和失血三类发病机制,⑥论述红细胞生成不足或减少的情况,①论述红细胞破坏过多的情况,按照逻辑顺序,③后应该接⑥,排除D项。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贫血是不是吃点补血药就行?警惕部分不补血的“民间补血药”!》45.“收入就是硬道理”成了很多地方衡量医院管理者的标准,使得院长整天要想点子创收,考虑员工“吃饭”的问题,往往忽视了提高医疗质量、培养专业人才等长远大计。这段话意在表达这样一个观点(
)。A.强调“收入就是硬道理”是很多医院的现状B.医院要把培养专业人才作为长远大计C.对医院管理者的衡量标准不应简单化D.医院应该重视提高医疗质量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文段开头引出“收入就是硬道理”这个观点,想要说明衡量标准的简化会造成医院将重点放在创收,而非关注提高医疗质量、培养专业人才等长远大计上。所以作者对衡量标准的简化持否定态度,“往往忽视了……”为该态度产生的一系列后果,目的是补充说明该态度的严重性。C项是文段的重点的概括,当选。A项说法过于绝对,文段没有体现“很多医院”都如此。B、D两项属于论证部分内容,非重点,且分别只对应问题的一个方面,表述片面,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46.已知2021年1月1日是星期五,则2021年7月1日是(
)。A.星期一B.星期二C.星期三D.星期四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2021年1月1日到2021年7月1日过了天,已知一周有7天,则天,即从星期五过6天,为星期四。故正确答案为D。47.“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种观点给当今教育的启示是:A.乐教善施,讲究教法B.教学相长,相互尊重C.严于律己,为人师表D.有教无类,教育育人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语言文字知识。第二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该句话出自唐代韩愈的《师说》,翻译成白话文是:“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懂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这句话说明了教学相长,师生之间要懂得相互尊重。因此,选择B选项。48.函是应用写作实践中的一种常用文体,下列用语可作为规范性公函的结语的有:A.特此函询B.请即复函C.特此函告D.此致、敬礼参考答案:AB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格式知识。第二步,公函的结束语主要有以下种类:①告知函:专此函达,特此函告;②询问函:特呈函,盼予函复;③商洽函:可否,请予研究函复;④请求批准函:特呈函,请予批准函复。还有非特定结束语,例如:特此函商(询);妥否,请予函复;请即函复;此复;等等。由此可知,A项、B项、C项都属于公函结语,而D项是正文后边表示结束与尊敬的话,并非公函的结语。因此,选择ABC选项。49.我国地势总体上西高东低,成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主要是高原盆地,包括(
)、柴达木盆地。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云南高原
D.内蒙古高原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我国地势呈三级阶梯状逐级下降,三大阶梯:
第一阶梯:盆地:柴达木盆地;高原:青藏高原,位于昆仑山、祁连山之南、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第二阶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盆地有: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平均海拔1000—2000米。
第三阶梯: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
故正确答案为A。50.罗斯福在就任总统之前,曾在海军担任要职。有一次,他的一位好朋友向他打听海军在一个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罗斯福神秘地向四周看了看,压低声音问道:“你能保密吗?”“当然能!”朋友十分肯定。“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这段文字告诉我们:A.迂回同样能够达到目的B.幽默可以巧妙地化解难题C.坚持原则与灵活变通并不矛盾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讲了罗斯福和朋友之间的一个小故事,故事的结果是罗斯福化解了难题,没有泄露秘密,他没有直接拒绝回答朋友问题,让朋友难堪,而是运用了幽默睿智的方式巧妙回应了好友的好奇提问。因此,这个故事传达出的道理是幽默对化解难题的重要性。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与故事传达出的道理相符。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寓意的引申。本文给出的是一个小故事,考生需要抓住故事的核心加以引申。同时可以结合选项使用排除法,排除与文段无关、过度推断、流于表面的选项。罗斯福的拒绝委婉含蓄,并且富有幽默感,这样不仅坚持了保密的原则,而且避免了尴尬的局面。由此可知,巧妙运用幽默有助于解决难题,B项表述与此一致。A、D两项无法从故事推出。C项“灵活变通”较为笼统,没有体现出罗斯福的幽默。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此题为中心理解题。文段的小故事体现了罗斯福的睿智和幽默。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B。A项的“迂回”在文中无从体现;文段中罗斯福没有泄密,故而并未表现出“灵活变通”,C项文中并没有提及灵活变通的地方,只是体现了幽默;D项“不欲”与文段内容不符。故正确答案为B。51.酒杯∶红酒A.冰柜∶茶叶B.窗户∶采光C.烟斗∶烟叶D.雾霾∶吸烟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红酒”要盛放在“酒杯”中饮用,二者属于盛放物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茶叶”可以放在“冰柜”里储存,而非使用,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但对应方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B项:“窗户”有“采光”的作用,二者属于作用对应关系,排除;C项:“烟叶”要放置在“烟斗”中使用,二者属于盛放物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雾霾”与“吸烟”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52.某大学考古博物馆发表了有关今年出售和获得藏品的报告,人们对报告的准确性产生了疑问,为了防止争议,报告由其他大学的三个考古学家来复审。因为这三个人会被允许查阅一切与报告有关的档案和资料,他们肯定可以判断报告是否准确。上述论证的推理是错误的,因为:A.没有说明该馆的收藏是对大众开放的,还是仅供学者研究使用B.没有说明这三个考古学家是否有权查阅许多年以来的馆藏记录C.没有说明这三个考古学家发现报告有误后如何D.忽略了一些与报告无关的文件会提及今年馆藏的出售和增添藏品情况的可能性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报告由其他大学的三个考古学家来复审,他们肯定可以判断报告是否准确。论据:这三个人会被允许查阅一切与报告有关的档案和资料。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没有说明该馆的收藏是对大众开放的,还是仅供学者研究使用”,没有提及“出售和获得藏品”的情况,与解决报告的准确性无关,不能证明上述论证的推理是错误的,排除;B项:“许多年以来的馆藏记录”与“今年出售和获得藏品的报告”的情况无关,与解决报告的准确性无关,不能证明上述论证的推理是错误的,排除;C项:“发现报告有误后如何”与发现该报告准确性无关,不能证明上述论证的推理是错误的,排除;D项:虽然这三个人会被允许查阅一切与报告有关的档案和资料,但是“报告无关的文件会提及今年馆藏的出售和增添藏品情况的可能性”,说明在不允许这三个人查阅的文件中,可能会出现出售和增添藏品情况的可能性,可以证明上述论证的推理是错误的,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错误”,确定为正误评价。第二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报告由其他大学的三个考古学家来复审,他们肯定可以判断报告是否准确。论据:这三个人会被允许查阅一切与报告有关的档案和资料。第三步,分析选项。A项:“没有说明该馆的收藏是对大众开放的,还是仅供学者研究使用”,没有提及“出售和获得藏品”的情况,与解决报告的准确性无关,不能证明上述论证的推理是错误的,排除;B项:“许多年以来的馆藏记录”与“今年出售和获得藏品的报告”的情况无关,与解决报告的准确性无关,不能证明上述论证的推理是错误的,排除;C项:“发现报告有误后如何”与发现该报告准确性无关,不能证明上述论证的推理是错误的,排除;D项:虽然这三个人会被允许查阅一切与报告有关的档案和资料,但是“报告无关的文件会提及今年馆藏的出售和增添藏品情况的可能性”,说明在不允许这三个人查阅的文件中,可能会出现出售和增添藏品情况的可能性,可以证明上述论证的推理是错误的,正确。因此,选择D选项。53.运动参与是指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表现。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可以培养和发展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体育活动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领域的运动参与,要求学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掌握科学健身的知识与方法,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运动参与的是:A.小强体质较弱,为了增强体魄,他开始参加体育活动B.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小生的父亲经常带他去游泳C.小张酷爱网球比赛,会经常观看各种各样的网球比赛D.小李热爱跑步,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参加马拉松比赛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表现;②可以培养和发展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小强为增加体魄而运动,体现了态度上的主动,但是不一定会发展成兴趣和爱好,或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并没有体现出其后期行为表现的主动性,不符合定义;B项:父亲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其学游泳,不是孩子主动参与,不符合定义;C项:观看比赛不是参与体育运动,不符合定义;D项:小李因热爱跑步,主动参与了马拉松比赛,体现了“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表现”,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表现”“使体育活动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运动参与定义的关键信息: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表现,使体育活动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A项,小强开始参加体育运动,说明体育运动还没有成为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符合定义。B项,小张酷爱网球比赛,会经常观看,但并没有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表现,不符合定义。C项,小生的父亲为培养他的兴趣经常带他去游泳,并没有体现出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不符合定义。D项,小李热爱跑步,有时间就参加马拉松比赛,体现了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表现,符合定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招商代理协议(20篇)
- 多彩童年演讲稿(4篇)
-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8课 制作特色贺卡 8.4 插入自选图形教学设计2 粤教版
- 2025学生学校评语(18篇)
- 全国甘肃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新授课 第13 课获取精彩的视频 教学设计
- 个人承揽合同(15篇)
- 机动车辆转让合同(17篇)
- 聘用雇员劳动合同书(4篇)
- 企业员工辞职报告(31篇)
- 公园门头施工方案
- 幼儿园幼儿小篮球活动体能测试表
-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学期评价表
-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4.1 用数对确定位置 ︳青岛版 (共20张PPT)
- 柏拉图分析案例
- 岩棉项目申报书_参考模板
- 二衬带模注浆施工方案
- 《英语委婉语与忌语》PPT课件.ppt
- ISO9001-14001-2015内部审核检查表
- 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有效性评审记录表副本
- 调查问卷设计-课件PPT
- 照金参观学习心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