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题-第十二章合理用药指导_第1页
医学专题-第十二章合理用药指导_第2页
医学专题-第十二章合理用药指导_第3页
医学专题-第十二章合理用药指导_第4页
医学专题-第十二章合理用药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合理用药(yònɡyào)指导第一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第一节合理(hélǐ)用药概述基本概念合理用药是指以当代的系统的医学和药学(yàoxué)知识指导用药,使药物治疗达到有效、安全、经济的基本要求。

(相对的\动态发展的)第二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合理用药要求考虑患者临床需求而给予恰当的药品,考虑足够的疗程(liáochéng)而给予个体化的剂量,并且对患者及其社会具有最低的成本。恰当的药品(效力、安全、费用)恰当的剂量、给药途径和疗程正确配药,包括恰当的患者信息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第三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现状过度和不正确使用药物超过(chāoguò)半数的处方不恰当或不正确超过半数的药物患者服用不正确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不能常规获取基本药物第四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5-55%的患者(huànzhě)接受注射-90%可能不必要初级保健(bǎojiàn)中患者接受注射的比例%全球每年150亿次注射其中(qízhōng)一半使用未消毒的针具每年全球230-470万的乙肝/丙肝感染和多达16万的HIV感染与注射相关第五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2002年26个欧洲国家门诊病人抗生素使用(shǐyòng)情况Source:Goosensetal,Lancet,2005;365:579-587;ESACproject.第六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药物不良(bùliáng)事件代价昂贵且致命

排在美国死因的4-6位据估计美国药物相关患病和死亡的花费达300-1300亿美元占美国和澳大利亚住院的4-6%最常见的花费最多的事件包括出血、心律失常、意识模糊、腹泻、发烧、低血压、搔痒、呕吐(ǒutù)、皮疹和肾衰竭第七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疗法选择已有知识

习惯科学信息与同行的关系制药企业的影响工作量与职员基础设施权威和监督社会信息内因工作场所工作组社会文化因素经济法律因素影响药物使用(shǐyòng)的因素第八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合理用药应注意(zhùyì)的几个问题

掌握适应证,正确选用(xuǎnyòng)药物了解既往用药史结合病人状况选用药物根据病变部位选用药物注意合并用药时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在有效、安全的前提下,能用价廉药不用昂贵药。第九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合理用药工作(gōngzuò)中药师的作用药物信息咨询服务治疗药物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静脉输液配伍操作深入临床(línchuánɡ),提出治疗建议用药咨询服务第十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第二节药物(yàowù)用法与用量用药途径及特点(tèdiǎn)全身给药:口服、注射、舌下、吸入和直肠内给药。局部给药:皮肤病外用制剂,用于粘膜的滴眼剂、滴鼻剂、眼膏等。第十一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第二节药物(yàowù)用法与用量药品用量

剂量:凡能产生药物治疗作用所需的用量称为“剂量”或药用量,一般系指成人(chéngrén)一次的平均用量。

极量:是指允许使用的最高剂量,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允许超过。第十二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第二节药物(yàowù)用法与用量老年人剂量一般地,6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可用成人剂量的3/4。小儿剂量小儿剂量有多种计算法,如按体重(tǐzhòng)、年龄、体表面积计算等第十三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按体表面积计算法(1)体重30kg以下儿童(értóng)体表面积(m2)=0.035(m2/kg)×体重(kg)+0.1儿童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表面积/1.7式中1.7为成人(70kg)的体表面积。(2)30kg以上的儿童体表面积,按上法体重每增加5kg体表面积增加0.1m2推算。第十四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第三节肝肾功能(gōngnéng)不全时用药肝功能不全时药动学改变:血浆中结合型药物减少,游离型药增多药物生物转化减慢药物排泄减慢药物分布容积增大肝功能不全时主要经肝代谢的药物,表现为代谢减慢、半衰期延长、药效(yàoxiào)与毒副作用增强。第十五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第三节肝肾功能(gōngnéng)不全时用药肝功能不全时用药注意点

应了解所用药物在肝病时药代动力学改变(gǎibiàn)避免或慎用肝毒性药物注意合并用药时药物的相互作用第十六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第三节肝肾功能(gōngnéng)不全时用药肾功能不全时药动学特点影响药物的吸收(xīshōu)、分布、代谢和反应性影响药物的排泄:原型;毒性代谢产物;肝脏代谢第十七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第三节肝肾功能(gōngnéng)不全时用药肾功能不全时用药注意必须弄清肾功能不全时尤其肾衰时药动学改变,合理选择药物,用药时认真观察(guānchá),随时调整剂量;避免或慎用肾毒性药物;注意合并用药时,防止产生不利的药物相互作用。第十八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第三节肝肾功能(gōngnéng)不全时用药肾衰时给药调整方法:1.减少药物(yàowù)剂量;2.延长给药间隔时间.未考虑年龄、体重、性别及肾外排泄等因素,精确性欠缺第十九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3.列线图法4.根据肾功能试验进行剂量估算肾功能轻度损害(70-51ml/min):1/2~2/3肾功能中度损害(50-31ml/min):1/5~1/2肾功能重度损害(小于30ml/min):1/10~1/5CLcr=(140-年龄)×体重/(72×血肌酐)(女性再乘以0.85)5.血药浓度监测结果(jiēguǒ)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第二十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第四节儿童(értóng)生理与用药特点儿童发育阶段的划分胚胎(pēitāi)发育期:妊娠初8周胎儿期:从妊娠8周至出生为胎儿期新生儿期:出生后28天为新生儿期婴儿期:出生后满28天至1周岁称为婴儿期或乳儿期幼儿期:1~3岁为幼儿期学龄前期:3~6岁学龄期:6~12岁青春期:女童一般12岁~17(或18)岁;男童一般13(或15)岁~19(或21)岁根据我国的传统习惯儿童通常指12岁以下的儿童。第二十一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FDA根据药物对动物和人类所具有不同程度(chéngdù)的致畸危险,将妊娠药物分五级:A、B、C、D、X级。A类:在妇女的对照研究中,未发现药物对妊娠初期,中期和后期的的胎儿有危险,对胎儿伤害的可能性很小。B类:在怀孕妇女的对照研究中,药物对妊娠初期,中期和后期的的胎儿危险的证据不足或不能证实。C类:动物实验显示药物能造成胎仔畸形或死亡,但无妇女对照研究,使用时必须谨慎权衡药物对胎儿的潜在危险。D类:药物对人类胎儿危险的证据确凿,孕妇使用必须权衡利害,仅在妇女生命受到威胁或患有严重疾病非用不可时方可使用。X类:在动物或人类中的研究已表明,药物可导致胎儿异常。已怀孕或可能怀孕的妇女禁用。

第二十二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根据乳母用药对新生儿、婴儿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应注意下列药物:(1)禁用药物:四环素类、氯霉素、甲硝唑、吲哚美辛、西米替丁、甲巯咪唑(mīzuò)、苯二氮罩类、抗肿瘤药、造影剂等;(2)应尽量避免使用的药物:氯林可霉素、喹诺酮类、磺胺类、异烟肼、巴比妥类、苯妥英钠、抗精神病药、抗组胺H)药、茶碱、美沙酮、口服避孕药等;(3)慎用的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甲状腺素、阿司匹林、泼尼松等。第二十三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第四节儿童生理与用药(yònɡyào)特点儿科临床用药的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适应症,精心挑选药物2.根据(gēnjù)儿童特点,选择给药途径3.根据儿童不同阶段,严格掌握用药剂量4.根据儿童生理特点,注意给药方法5.严密观察儿童用药反应,防止产生不良反应第二十四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第五节老年人的生理和用药(yònɡyào)特点老年人的生理特点:1.老年人机体组成改变:表现为体内水分(shuǐfèn)减少,脂肪组织增多。2.视力与听力的变化3.神经系统的变化4.呼吸系统的变化:老年人肺活量平均每年减少0.55%,肺功能呈进行性减退。第二十五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第五节老年人的生理和用药(yònɡyào)特点5.循环系统的变化:65岁的老年人与25岁的青年人相比,心排出量约减少40%。血管弹性降低,特别是主动脉和肺动脉。有功能的毛细血管数量减少,血流减慢,脆性增加(zēngjiā)。血压升高,心律变慢而弱,脉搏细微。第二十六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第五节老年人的生理和用药(yònɡyào)特点6.消化系统的变化:消化吸收功能下降(xiàjiàng)。7.肾脏与肝脏的变化8.内分泌系统的变化9.免疫功能下降第二十七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老年人药物(yàowù)动力学特点吸收胃肠道蠕动减慢,影响药物的吸收速率,尤其(yóuqí)是影响固体制剂的吸收,对液体制剂影响较小。

第二十八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老年人药物(yàowù)动力学特点分布水溶性药物如地高辛、普茶洛尔、哌替啶等分布容积减少,血药浓度增高(zēnggāo)。脂溶性药物如利多卡因、地西泮、氯丙嗪等分布容积增大,血药浓度较低。第二十九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老年人药物(yàowù)动力学特点代谢肝脏药物代谢能力下降(xiàjiàng),药物半衰期延长,药物浓度大大提高。老年人应用肝摄取率高的药物如异丙肾上腺、硝酸甘油时应特别谨慎。第三十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老年人药物(yàowù)动力学特点排泄(páixiè)老年人血清肌酐正常不能提示肾小球滤过率正常,而必须观察内生肌酐清除率的改变。因此,最好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调整药物剂量。第三十一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老年人药效学的特点(tèdiǎn)

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性增加靶器官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增加(如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抗凝药、利尿剂、降压药等),可提高疗效(liáoxiào)。对少数药物的反应性降低,即靶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如β一受体激动剂与阻断剂),可降低疗效。第三十二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老年人药效学的特点(tèdiǎn)老年人用药个体差异大①遗传因素和老化进程有很大差别(chābié);②各组织器官老化改变不同;③过去所患疾病及其影响不同;④多种疾病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相互作用;⑤环境、心理素质等。第三十三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老年人药效学的特点(tèdiǎn)老年人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多:大多数不良事件与剂量相关;其他因素①药物不良反应的既往史;②因多种病状而合用多种药物;③肾脏和肝脏功能紊乱;④疾病表现不典型,临床评价不恰当;⑤病人用药的依从性差,体内(tǐnèi)药物消除情况改变。

第三十四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老年人的用药(yònɡyào)原则切实掌握用药指征,合理用药慎重地探索“最佳(zuìjiā)”的用药量用药从简联合用药(必要时应联用)加强药物监测选择适宜的给药方法第三十五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第六节抗菌药物(yàowù)的合理应用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及早确立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用药之前,应尽可能先取主要感染处的标本作细菌培养(péiyǎng),如果是败血症要多次抽血作血培养(péiyǎng)并作药敏试验。第三十六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第六节抗菌药物的合理(hélǐ)应用(二)根据药物(yàowù)的抗菌活性、适应证、药动学选用药物(yàowù)氨基糖苷类革兰阴性菌林可霉素骨部感染头孢哌酮胆囊、胆道感染第三十七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第六节抗菌药物的合理(hélǐ)应用(三)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选用药物新生儿如使用氯霉素灰婴综合征肝脏疾病患者应避免(bìmiǎn)使用在肝脏代谢的抗菌药物,如红霉素、氯霉素、林可霉素等药物;肾脏疾病患者应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万古霉素等。第三十八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第六节抗菌药物的合理(hélǐ)应用(四)、预防用药应严格控制目前预防用药中不合理现象比较普遍。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不明原因的发热、外科清洁伤口(五)选择(xuǎnzé)适当的剂量、疗程和给药方案疗程一般宜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3天。如用药3天后效果不佳可换药。(六)抗菌药物应尽量避免皮肤和粘膜等局部应用第三十九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yìngyòng)检查依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卫医发〔2004〕285号

关于施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

为推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用药行为,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总后卫生部共同委托中华医学会会同中华医院管理(guǎnlǐ)学会药事管理(guǎnlǐ)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制订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现予发布施行。

第四十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外科围手术(shǒushù)期预防用药适应症(符合以下至少一项):Ⅰ类切口:

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手术涉及重要脏器有异物植入年龄>70多年糖尿病恶性肿瘤免疫(miǎnyì)缺陷者营养不良者其它高危因素Ⅱ类切口:有指征Ⅲ类切口:有指征第四十一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指导(zhǐdǎo)方案。

1.清洁(qīngjié)手术: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第四十二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围手术(shǒushù)期抗菌药物应用指导方案。清洁手术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réngōng)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人工(réngōng)关节置换等;(4)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第四十三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yàowù)应用指导方案。2.清洁-污染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大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gǔzhé)或创伤手术。由于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第四十四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指导(zhǐdǎo)方案。3.污染手术:由于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脓肿切除术、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属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yìngyòng),不属预防应用(yìngyòng)范畴。第四十五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外科围手术(shǒushù)期预防用药预防用抗生素的选择:原则上应选择相对广谱、杀菌(shājūn)、价廉、安全性高的药物,尽可能避免多药联合使用。通常选择头孢菌素,以第一、二代头孢为主,个别情况下可选用头孢曲松等第三代头孢,避免选用超广谱抗菌药物及喹诺酮类药物。第四十六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外科围手术(shǒushù)期预防用药术前用药(yònɡyào)时间:切皮前0.5~2h内用药或符合《原则》要求术中用药:手术>3h已追加;失血>1500ml已追加术后用药时间:用药时间符合《原则》标准及临床情况第四十七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指导(zhǐdǎo)方案。给药方法: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0.5~2小时(xiǎoshí)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

第四十八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合理不合理适应证有无术前(初次)给药时间术前(切皮前)2h内术前(切皮前)>2h或术前不用药到术中、术后才用药术中追加手术时间>3h即追加或失血>1500ml即追加手术时间>3h未追加或失血>1500ml未追加术后用药Ⅰ类切口*用药24h内停药时间>24hⅡ类切口用药48h内停药时间>48hⅢ类切口**用药3~7天时间>7天联合用药有指征,有协同作用无指征、品种多、有拮抗、增加毒性、理论上无协同作用、重复用药、其它药物选择正确不正确用药途经正确不正确用量及次数/日正确不正确溶媒种类或体积正确错误或过大更换药品有依据无依据围手术期病人预防使用(shǐyòng)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标准(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订)第四十九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第六节抗菌药物(yàowù)的合理应用选用适当的剂量、疗程和给药方案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消除半衰期短者,应一日(yīrì)多次给药。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可一日给药一次(重症感染者例外)。疗程一般宜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3天。如用药3天后效果不佳可换药。抗菌药物应尽量避免皮肤和粘膜等局部应用,第五十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常用抗生素的合理(hélǐ)使用青霉素类特点:繁殖期杀菌剂水溶性好,组织(zǔzhī)分布广毒性低对敏感菌感染疗效肯定价廉第五十一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青霉素类:又称青霉烷类天然青霉素(青霉素G)、口服不耐酶的青霉素(青霉素V钾)、耐酶青霉素(甲氧西林(xīlín)、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替卡西林、哌拉西林)。第五十二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青霉素类的抗菌谱

不产酶G+ 产酶葡肠球大肠(dàcháng)、流感绿脓 沙、痢、奇沙雷菌青G+++-±±-耐酶青+++++---氨青++-++++-哌拉++-++++++++第五十三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头孢特点(tèdiǎn)具有青霉素类优良(yōuliáng)属性广谱,覆盖常见致病菌耐酶、耐酸过敏少、轻第五十四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头孢菌素(tóubāojūnsù)抗菌谱

G+G–一代++++二代++++三代(sāndài)++++四代++++++第五十五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1)第一代头孢菌素:特点:a对革兰阳性球菌作用强,除肠球菌和MRSA外多敏感(mǐngǎn)。抗阳性球菌作用优于第二代、三代头孢菌素。b对革兰阴性菌中的脑膜炎球菌、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等也有活性,但不及第二代更不如第三代头孢菌素。c对绿脓杆菌及厌氧菌无效。第五十六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 G+ G- 耐酶 血浓度 蛋白 肾毒性 其他 结合率头孢噻吩 ++ ++ 中 中 中 低 头孢噻啶 +++ +++ 不耐 高 低 明显(míngxiǎn) 入CSF头孢氨苄 +~++ + 耐 低 低 低 口服头孢唑啉 +++ +++ 耐 高 高 低头孢拉定 +~++ + 耐 高 低 低 口服 +注射第一代头孢第五十七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第二代头孢G+

一代≥二代>三代G-

一代<二代<三代

对产气、肺杆、枸橼酸杆菌等有作用呋新 Cefuroxime 低毒、耐酶、入脑替安 Cefotian 难入脑孟多 Cefamandole 出血(chūxiě)倾向第五十八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第三代头孢

肠杆菌科 绿脓 耐酶 排泄 其他噻肟 ++++ + 耐 肾 肝内代谢哌酮 ++ +++ 不耐 肝胆 出血倾向曲松 ++~+++ ++ 耐 肝胆

半衰期长,

入CSF多他定 +++ ++++ 耐 肾 免疫(miǎnyì)缺陷 者感染第五十九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4)第四代头孢菌素(tóubāojūnsù):

新开发的高效品种,对超广谱(ɡuǎnɡpǔ)质粒酶和染色体酶稳定,抗菌活力较三代作用强,加强了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作用,Ampc有效。头孢吡肟(cefepime)(马斯平)2-6g/日,静滴,每8-12小时1次。头孢匹罗(cefpirome)2-4g/日,静滴,每8-12小时1次。第六十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氨基糖甙类抗生素①对革兰阴性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②水溶性好,性质稳定;③细菌对不同品种之间有部分或完全交叉耐药性;④与人血清蛋白的结合率低;⑤具有不同程度的肾毒性和耳毒性(包括前庭(qiántíng)功能损害)及神经肌肉接头阻滞作用;⑥胃肠道吸收差,注射后大部分经肾脏以原形排泄第六十一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

窄谱抗阳性球菌抗生素,过去用来治疗耐青霉素金葡菌感染和链球菌感染,对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均有强大抗菌活性,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zhīqìɡuǎnyán)有治疗作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第六十二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大环内酯类新品种 T1/2b(h) 抗菌作用 剂量、用法罗红Roxithromycin 13 次于红 0.3,分1-2次克拉(kèlā)Clarithromycin 4.7 对胞内病原 0.5,分2次 作用强阿齐Azithromycin 12-14 同上 0.25,顿服罗他Rokitamycin 2 次于红 0.2tid半衰期长,组织(zǔzhī)内浓度高,不良反应少第六十三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四环素类和氯霉素四环素用于立克次体、支原体、军团菌及少数敏感菌所致的感染(gǎnrǎn)。氯霉素主要用于伤寒在内的沙门菌属感染和敏感菌所致的脑膜炎。第六十四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喹诺酮类①抗菌谱广,尤其对革兰阴性杆菌活性高;②体内分布广,在组织、体液中浓度高,可达到有效抑菌或杀菌浓度;③大多数为口服(kǒufú)制剂,服用方便。第六十五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氟喹诺类品种(pǐnzhǒng)比较 G- G+ 血浓度(nóngdù) 不良 交互 给药 反应 作用氟哌酸 诺氟 ++~+++ + 1.6 有 口氟啶酸 依诺 ++~+++ ++ 3.7 稍多 较多 口甲氟哌酸 培氟 ++~+++ ++ 3.8 稍多 有 口氟嗪酸 氧氟 +++ +++ 5.6 较少 少 口+注环丙氟哌 环丙 ++++ ++ 2.6 有 口+注第六十六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新氟喹诺酮洛美沙星Lomefloxacin广谱(ɡuǎnɡpǔ)、口服吸收好T1/2b7h交互作用少氟罗沙星Fleroxacin抗菌作用相当于氧氟沙星、口服吸收好T1/2b10-13h不良反应较多(>0.4)罗氟沙星Rufloxacin广谱,对绿脓差T1/2b35h第六十七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新氟喹诺酮妥舒沙星Tosufloxacin对G+菌(包括(bāokuò)MRSA) 厌氧菌(包括(bāokuò)脆弱类杆)对G-相当于环丙血药浓度低,T1/2b>3h司帕沙星Sparfloxacin类似妥舒对胞内菌(军团菌、衣原体等)作用好T1/2b18-20h光敏反应多第六十八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口服(kǒufú)300-400mg/日,每8-12小时1次,静滴200-400mg/日,每日1-2次。加替沙星400mg,每日一次,疗程7-14天。莫西沙星(拜复乐)400mg,每日一次,疗程5-10天.第六十九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中枢神经(zhōngshūshénjīng)系统的不良反应心脏毒性肝肾毒性软骨毒性与跟腱炎、腱断裂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消化系统>过敏反应>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肝脏毒性>特殊不良反应。

第七十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第七节糖皮质激素的合理(hélǐ)使用糖皮质激素为类固醇化合物,由肾上腺皮质合成,分泌的。具有调节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dàixiè)等作用生理剂量的激素为维持生命所必须,对蛋白质,糖,脂肪,水,电解质代谢和多种组织器官的功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药理剂量的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和抑制免疫等药理作用。第七十一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

激素(jīsù)的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2:免疫抑制作用3:抗毒作用4:抗休克作用5:对代谢(dàixiè)的影响6:对血细胞及造血系统的作用7: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8: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9:对消化系统得作用第七十二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

激素(jīsù)的不良反应

1:类皮质醇增多症2:类固醇性糖尿病。3:蛋白质代谢紊乱(wěnluàn)。4:诱发或加重感染。5:诱发或加重溃疡病。第七十三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

激素(jīsù)的不良反应

6:诱发精神(jīngshén)症状。7:眼部并发症。8:抑制生长和致畸作用。9: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10:电解质紊乱。第七十四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合理应用(yìngyòng)糖皮质激素的原则(-)正确掌握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jìnjì)症:适应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替代疗法(1)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2)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3)肾上腺次全切除后的补充(4)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第七十五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合理应用(yìngyòng)糖皮质激素的原则严重感染性疾病

用于严重中毒性感染或同时伴有休克的感染;必须要用足量的有效抗菌药物(yàowù),而且要先停激素,后停抗生素。第七十六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合理(hélǐ)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原则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抗休克:可降低机体组织细胞对各种有害刺激的反应性,提高机体对各种病理刺激的耐受性和适应力,有利于机体渡过危险期,缓解病情。血液病:急淋、再障等的治疗,但疗效短暂(duǎnzàn),停药后易复发。眼病和皮肤病:多为局部用药。第七十七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禁忌症1:活动性胃,十二脂肠溃疡2:新近胃肠吻合手术3:严重精神病史4:肾上腺皮质(pízhì)功能亢进5:未能用抗感染药物控制的病毒,细菌和真菌严重感染合理应用(yìngyòng)糖皮质激素的原则第七十八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合理应用(yìngyòng)糖皮质激素的原则6:肥胖性糖尿病7:严重高血压8:骨质疏松9:妊娠早期(zǎoqī)和产褥期10:角膜溃疡、青光眼、白内障11:慢性营养不良第七十九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合理应用(yìngyòng)糖皮质激素的原则(二)正确掌握临床应用(yìngyòng)的剂量和给药方案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疾病的具体情况,正确选择适当的制剂,确定适宜的剂量和给药方案。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药物的疗效与不良反应随时调整剂量。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能局部应用达到疗效的尽量不全身给药,以提高疗效,降低副作用。第八十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应用糖皮质激素期间(qījiān)的监护(1)详细询问病史。对糖皮质激素过敏者、禁忌者,应禁用或慎用。(2)有精神病史的病人长期用药,应注意情绪、行为、睡眠、精神状态等,警惕精神病复发。(3)长期用药者,应定期检查饭后血糖、血钾、胸透。有糖尿病病史者应每天查尿糖1次。如为阳性应作治疗控制或减少(jiǎnshǎo)激素用量。第八十一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应用糖皮质激素期间(qījiān)的监护(4)定时查24h尿中的17-酮类固醇类,以排除库欣综合征。(5)长期(chángqī)应用可引起类固醇性溃疡,如病人有胃部不适不应忽视,有溃疡者应及时加服抗溃疡药物。(6)治疗类风湿病时,长期大量使用不安全,故应以其他消炎镇痛药为主,用本品辅助治疗。(7)长期用药患者要每天测量血压,如有血压变化要及时处理。第八十二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应用(yìngyòng)糖皮质激素期间的监护(8)注意病人血钙水平,如有抽筋、烦躁、心律失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