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音乐课堂提升学习力的策略研究_第1页
“双减”政策下小学音乐课堂提升学习力的策略研究_第2页
“双减”政策下小学音乐课堂提升学习力的策略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双减”政策崇尚“素质教育”的新格局,让教育回归本源,而音乐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合唱能从动力、毅力、能力、互惠力和创造力五大方面提升学习力,因此合唱成为小学音乐课堂提升学习力的重要途径。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应利用多种感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小学音乐课合唱基础能力训练和丰富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形式与内容提升学习力。【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音乐;学习力一、“双减”政策下小学音乐课堂提升学习力的逻辑“双减”政策促进整个教育结构优化升级,为全方位提升国民素质,夯实教育,增强综合性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保障。“双减”政策下的优质教育资源,也为每一位学生的纵向发展提供全面保障,为每一位学生的潜力发挥创造丰富平台。华中师范大学蒋志辉教授结合我国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情况,将学习力概括为动力、毅力、能力、互惠力和创造力五个方面。二、加强小学音乐课合唱基础能力训练(一)视听辅助音准音准是评判一名学生是否演唱好了这首歌曲的重要基础。在合唱教学中,学生们经常出现音准不符,或声部不一的现象,而这种不良影响互相干扰,使合唱教学很难取得和谐。唱准音乐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项不小的挑战。音准的培养从平时教师使用视听辅助入手,要坚持不懈地进行,达到合唱和谐统一的效果。在合唱教育过程中,乐器和视频主要发挥着辅助功能,教师在过程中应运用乐器和视频使学习者直接体会到歌中音的变化情形。而其中经常用到的乐器主要包括了钢琴、笛子和竖笛等,而上述一些乐器在实际运用中所具备的音准表现力突出等优点可以让学生更直接地体会到歌中音准的变化情形。在《顽皮的杜鹃》的演唱练习课程中,这首歌曲是一支旋律优美,词意简单、歌曲形象突出的儿歌,为能够增强学生对本曲子的认知,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手势的图形视频。同时,教师还利用钢琴辅助来表现每个音,学生就可以直接“看到”与“听到”歌曲的基本旋律,从而提高了学生对音符的掌握程度,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对歌曲中各要素的理解。当曲子的音调进行到了最高音节时,可以使用上升的手势,或者低声时保持下落的手势。通过对这些手势的变换,学生就可以对音准产生充分了解,从而学会歌曲表演的基本技法。(二)多种呼吸训练合唱最需要的是呼吸练习,如果呼吸跟不上速度,将很难完成合唱。教师可以联系游泳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在演唱时怎样呼吸与游泳时怎么呼吸同样重要。练习伊始,就需要由教师向学生介绍准确的呼吸技能,并开展有针对性的长短呼吸练习,如,“嗅花”、深呼吸练习、浅呼吸练习、深换气训练等,以保证学生呼吸流畅,并达到准确的歌唱。呼吸练习的另一重点就是呼吸的维持力,这类似于练习肺活量。教师利用吹气球等游戏来训练学生维持呼吸的力量。(三)强化节奏训练每一种音乐都有它自身所特有的节拍。所以,在合唱练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着重注意学生的旋律感与节奏感的准确性。在日常练习中,教师还可强化学生平稳节拍的练习,可采用不同时值的附点音符节奏训练、切分音节奏练习、变化节奏训练及两部交错节奏训练来提高学生的音乐反应力。在小学合唱课程练习的过程中,还可利用儿童体态律动来集中学生对学习旋律的注意力,从而调动学生的音乐练习兴致。让学生跟着乐曲做做动作,例如,当教师在讲授《红蜻蜓》这首乐曲时,通过弹奏音乐片段,可让学生一边唱着乐曲一边跑着模拟兔子跳跃的舞蹈动作。此外,还能够边模仿声音边做出动作,把日常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带入节奏中去,并将节奏引入游戏,从而在游戏中掌握节奏。三、丰富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形式与内容(一)运用体态律动教学小学音乐教师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与教学活动中,应该指导学生利用拍手方法进行音乐旋律节拍的全面练习,也应该积极组织学生使用双手拍人体的某些组成部分,如,肩膀、腰部等。当学生进行了双手动作后,从而增加了学生对音乐旋律与节拍的感受体验。同时,学生在音乐表演过程中,手脚并用也会使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更为容易融入环境,可提高学生音乐练习的热情,这样就有利于在音樂课堂教学中,营造出良好的音乐课堂与教学气氛。如,在练习《柳树姑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肢体尝试自主诠释和表达歌曲,感受《柳树姑娘》三拍子的韵律,并利用体态律动来表达对音乐本质的深刻认识,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水平。(二)创新合唱伴奏方式学生是课堂主体,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创新合唱伴奏方法,从而可以发现会乐器的和节奏感较好的学生;可以引导学生与自制简易伴奏乐器的学生成立伴奏组;也可以启发全体学生将自身的身体部位,课桌、笔盒、书本、一次性水杯,甚至装上了沙子的塑胶杯或易拉罐等当做伴奏乐器,让音乐合奏成为全班学生活动的主要艺术形式。如,学习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的《钟声叮叮当》时,教师要求学生使用自制乐器模拟钟摆的声音,并按照乐谱要求用自制乐器进行节奏练习,并为《钟声叮叮当》的配乐。这种多声部的训练对于识谱速度不快,且音准容易失稳的学生而言,是一个相当有效的锻炼。因为可以使学生在旋律上同时感受多声部的进行,从而使学生储存了对合唱声部的意识。而多声部概念的形成,首先是通过对多声部旋律、声势的练习。利用学生制作的简易伴奏乐器,模仿了大鼓和小钟、双响板和碰钟、三角铁和铃鼓、木鱼和双响筒等,再加上韵律和多声部旋律相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