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陋室铭》教案(8篇)一、教学目标
1、把握刘禹锡等背景资料和文体等文学常识;
2、在疏通文意的根底上识记重点的文言字词,了解特别文言句式的翻译。
3、结合的写作背景,了解文章主旨,学习安贫乐道、伟岸傲物的志趣情操,培育学生高洁的情操。
二、教学重点
1、把握文言字词及句子的翻译;
2、文章的主旨及托物言志的写法;
3、默写背诵。
三、教学难点:
类比及比兴的写法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日这节课我们来复习《陋室铭》这篇文章。
四组学生预备四项内容。
二、第一组学生预备文学常识
1、: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世称刘来宾。白居易称他为“诗豪”。
2、文体:“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戒备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背景: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所作
二、节奏朗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请一位学生朗读无标点的原文。
2、集体有节奏朗读。
三、其次组学生预备文言字词
1、活用现象
名:知名(名作动)
上:长到(名作动)
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
2、课下解释
【灵】灵验
【斯】这
【馨】品德高尚
【鸿儒(rú)】博学的人。鸿,大。
【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即学问浅薄的人
【调】弹奏。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丝竹】奏乐的声音
【案牍】官府公文
【金经】指佛经。
【劳形】使身体劳累。形,身体。
三、第三组学生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知名了。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灵验了。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苔藓的痕迹,长到台阶上,一片碧绿;青草颜色,映入竹帘中,满目青葱。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文:(在这里)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交往的没有学问浅薄的人。
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译文:(在这里)可以弹奏不加修饰的琴,阅读佛经。
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在这里)没有的奏乐声音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译文: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8、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四、第四组学生答复内容写法
1、提醒文章主旨的是哪一句?是怎样引出陋室的?
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用比兴的手法引出陋室。以不高不深的山和水比陋室,以因“仙龙”而知名灵验比“德馨”,说明由于陋室仆人品德高尚,所以陋室不陋。
2、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突出了陋室怎样的特点?详细说明。
答:从三个方面描写陋室不陋。
自然环境: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突出了陋室的环境清幽的特点;
交往人物:如“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突出了交往人物博学的特点;
生活情趣:如“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突出了生活情趣高雅的特点
3、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何用意?
答:运用类比手法,以古代名贤自比,说明陋室仆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盼望像他们一样由于自己的高雅脱俗获得别人的敬重与景仰。突出了陋室不陋。
4、借山水、仙人、神龙、名人的事迹比方陋室仆人有好的品德是为了表达自己什么样的人生追求?
答:表达了不慕荣利、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5、文章以孔子的话作结,有什么作用?
答:引用孔子的话,以反问作结,再次证明陋室不陋,从而突出高洁傲岸、安贫乐道的节操和情趣,同时又照顾了“惟吾德馨”一句,含蓄无穷,发人深思。
6、这种借他物来说明志趣的手法叫什么?
答:托物言志
五、展现中考习题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上:长到
2、《陋室铭》中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
冲突?为什么?
不冲突,调素琴,阅金经指高雅的生活,是憧憬的;丝竹之乱耳案牍之劳形指的寻欢作乐及被世俗纷扰的生活,是厌恶的。
3、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陋室铭》教案篇二
【学问与技能】
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体会精妙新奇的构思。
3、当堂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
朗读,小组争论,教师启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高尚的情操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引导学生完成当堂背诵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对文章精妙新奇构思的分析
【课前预备】
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师:提一个问题让大家选择一下:设有一个王公大厦,要得到它,须说若干句违反自己良心的话,做若干件伤天害理的事;设有一简陋室,那里绿色可人,有知音相伴,只要你想拥有它便在你的眼前。你要哪个?
2、简介、解题,提醒目标。
二、初读课文,要求大声朗读,读正确、读流利,留意停顿。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留意正音、句读)。
3、教师范读。
4、齐读。
三、理解课文内容,能粗译课文。
1、自由读课文或默看解释,理解句意,读懂课文。遇到疑难,相互争论。时间:5分钟。(教师巡察,解决疑难。)
2、学生质疑,教师引导学生解决。
3、指名粗译课文(分组译文,最终一句教师承包)
4、齐读课文,形成完整印象。
5、师:那么,本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陋室不陋的?试结合文章的语言加以分析。
2.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爱的句子大声朗读,并说说为什么喜爱?
四、板书:陋室铭
刘禹锡
山水比兴引陋室—馨
对偶拟人描环境——青
衬托对仗夸朋友——雅
实比照话生活——静
类比暗含立志向——高
引经据典表态度——乐
五、小结写法:托物言志(板书:托物言志)
投影:“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予、传达的某种感情、理想和志趣。
4、齐读,体会高尚的情操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六、集体背诵。
学生相互背诵师生竞赛学生齐背
七、布置作业:
A(学优生):默写
B:(中等生):朗读并背诵
C:(后三分之一学生):朗读并背诵
陋室铭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把握文言实词,翻译背诵全文
2、学习比兴、对偶等修辞手法
3、感受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教学重点:
把握文言实词,翻译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感受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你心中抱负的居所是怎样的?
2、刘禹锡被贬谪时,受到排挤欺压,居住于一间陋室,他的心态可能是怎样的呢?
二、朗读指导、落实字词
1、教师范读、学生朗读
2、圈划出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落实
山不在(.1)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整体把握
1、陋室“陋”还是”不陋”?评判的依据是什么?
物质——陋
精神——不陋
的态度——不陋
评价的依据——仆人品行的高低
2、朗读课文,是分几个层次表现陋室由于仆人品行而不陋的?
为课文划分层次
四、逐层理清
1、是怎样开篇的
(1)“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是为了说山道水吗?
重点在于“仙”“龙”
(2)“仙”“龙”有暗指什么?表达怎样的心理?
暗指自己,对自己品德高于庸俗常人的自信
精神志向不由于现实而受局限
(3)用怎样的心情朗读这一句?
(4)通过类比引入主题
2、是怎样承接主题绽开表现的。
环境幽雅:
(1)绽开想象,说说这是怎样的环境?
(2)“上”“入”两字是什么用法,这样用给人怎样的感受?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两句可能示意什么?
交往风雅:(1)“鸿儒”指什么?“白丁”指什么?
(2)“谈笑有鸿儒”与“苔痕上阶绿”是否冲突?
(3)想象写这两句话的时候心理活动是怎样的?
情趣高雅:(1)什么叫“素琴”?什么叫“金经”?
(2)“素琴”“金经”意在说明什么?
(3)“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是否冲突?
(4)“无案牍之劳形”表现追求怎样的生活状态?
3、宕开一笔的突转效果
(1)、写自己的陋室、表现自己心志、精神追求,却为何宕开一笔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是不是把话题扯远了,偏题了?
(2)写诸葛亮、扬雄的两句话删去对的思想的表达有没有影响?
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1)引用孔子的话的作用仅仅是再次强调陋室不陋吗?
(2)“孔子云”只是一个巧合吗?
小结:
本文虽然短小,但构造层次鲜亮,表达了中国写文章强调“起承转合”的特点。
用清楚的思路表现了安贫乐道、追求高尚人格的精神。
五、拓展练习
这是一篇韵文,要反复朗读,感受体会音韵之美
朗读指导:找出对偶句,中国人宠爱的对称美
句式整散结合,和谐灵动
圈划押韵的字词,感受音韵美
情趣高雅、得意其乐的语调
《陋室铭》教案篇四
教学目的
1、体会本文借助描写陋室抒发感情的写法,了解铭文的特点。
2、学习一些文言词语,尤其是多义词。
3、理解作品中表达的一种高尚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教学设想
1、疏通文意与对内容、写作的分析结合进展。
2、可由《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引入,在课上尽量多给学生朗读时间,争取当堂背诵。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分析内容,点拨写法。
2、朗读、背诵。
教学过程
一、引入、解题
1、引入提问:我们曾经读过莫泊桑写的散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福楼拜的宿舍和刘禹锡的陋室,有什么相类似的地方?归纳:都很简陋:福楼拜的“屋子很简陋,墙上空空的,家具也很少。”刘禹锡住的“斯是陋室”。他们都有许多高尚博学的客人:那一篇写了几位大文学家;这一篇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二者表达了相近的情趣,但写法不尽一样。前一篇描写细腻,是写人的散文,后一篇是记物的铭文。
2、体裁:铭。铭,是古代文体的一种。铭,起初是刻在器物或碑石上的文字,有时用于自我规戒或激勉。铭文,在语言上多用四字或六字对偶句,风格不同于一般散文。一般押韵。请找出本文的韵脚。归纳:韵脚共八个字:名、灵、馨、青、丁、经、形、亭。其中“馨”字因语音变化,现在已不够协韵了。
3、:刘禹锡。请同学看《阅读提示》有关局部和解释①,了解状况及出处。
二、分析课文。
1、范读全文,同学参照解释,解决字音、字形、词义的疑难点。
2、提问:比拟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和用法。
归纳:
之①、②,构造助词,都是提宾标志,不译。
名①,形容词,闻名;名②,动词,命名。
鸿①,形容词,大;鸿②,名词,大雁。
是①,推断动词,是;是②,指示代词,这。
3、争论、讲析。
全文八十一字,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开头至“惟吾德馨”)点明全文主旨;其次层(“苔痕上阶绿”至“无案牍之劳形”)写居室环境和日常生活,表达室仆人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第三层(“南阳诸葛庐”到结尾)总结全文,说明陋室不陋。
(1)请学生看注解,将第一层译成现代汉语。
校正:山不肯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著名天下;水不肯定要深,有龙(居住)就能降福显灵。这虽是间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提问:开头三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归纳:前两句用了对偶、比方,以山水引出陋室。山水陪衬陋室。讲析:“斯是陋室”,扣题。“惟吾德馨”是全文的核心,以“惟”字加强语气。四字包含两方面意思:其一是人以德为本,德馨可忘室陋;其二是道破陋室增光,在于德馨。指名背诵第一层。全体背诵第一层。
(2)请学生看注解,将其次层译成现代汉语。
校正:苔痕漫上石阶,青翠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内。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浅薄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读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提问:这一层次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角度描写的?归纳:描写居室环境及日常生活。第一句写四周风光,其次句写往来人物,三四句写生活内容。提问:这四句表现了什么情趣?归纳:表达出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情趣。提问: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归纳:角度开阔,写到陋室方方面面。条理清楚,由物及人,由外及内,一“入”字将内外融合。虚实结合,确定句实写,否认句虚写。句式整齐,有长有短,跌宕有致。四处对偶,精当而不拘板。“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用互文写法。指名背诵其次层。全体背诵其次层。
(3)请学生将第三层译成现代汉语。
校正:(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提问:在描写陋室时,突然引出两处古人名室,的意图是什么?归纳:运用类比法,拿古人名室作比,用意在于说明陋室不陋,还含蓄的以古贤自况,进一步表达的志趣、理想。提问:结尾引用的孔子的话,原文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只引后一半,总结全文,有什么好处?归纳:孔子的话很有份量,暗含以“君子”自居而不点破,更耐人寻味。引文回应“惟吾德馨”,有力地突出了高尚的品德和志趣。指名背诵全文,全体反复背诵全文。
三、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背诵。
2、将本课字、词记入积存本。
《陋室铭》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体会精妙新奇的构思。
3、当堂背诵全文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引导学生完成当堂背诵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对文章精妙新奇构思的分析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师:提一个问题让大家选择一下:设有一个王公大厦,要得到它,须说若干句违反自己良心的话,做若干件伤天害理的事;设有一简陋室,那里绿色可人,有知音相伴,只要你想拥有它便在你的眼前。你要哪个?
2、简介、解题,提醒目标:铭文体的初步熟悉,介绍,找寻压韵。
二、初读课文,要求大声朗读,读正确、读流利,留意停顿。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留意正音、句读)。
3、教师范读。
4、齐读。
三、理解课文内容,能粗译课文。
1、自由读课文或默看解释,理解句意,读懂课文。遇到疑难,相互争论。
时间:5分钟。(教师巡察,解决疑难)。
2、学生质疑,教师引导学生解决。
3、指名粗译课文(分组译文,最终一句教师承包)
4、齐读课文,形成完整印象。师:陋室陋吗?生:不陋。
5、师:那么,本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陋室不陋的?试结合文章的语言加以分析。
(1)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爱的句子大声朗读,并说说为什么喜爱?陋室铭刘禹锡
山水比兴引陋室—馨
对偶拟人描环境——青
衬托对仗夸朋友——雅实比照话生活——静
类比暗含立志向——高
引经据典表态度——乐
(2)小结写法:托物言志(板书:托物言志)投影:“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予、传达的某种感情、理想和志趣。
(3)齐读,体会高尚的情操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五、集体背诵。学生相互背诵师生竞赛学生齐背
六、总结(略)
七、赠言和练习
《陋室铭》教案篇六
一、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把握刘禹锡等背景资料和文体等文学常识;
2、疏通文意、识记重点的文言字词(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3、当堂背诵短文
4、加强朗读指导,提高朗读力量
力量目标:
1、以读促品,以品带读,读品结合,理解主旨。
2、通过争论、资料助读,理解句子的内涵。
3、理解托物言志、比方起兴、类比自况、引用名言的作用。
德育目标:深刻理解文章主旨,学习安贫乐道、不慕名利的志趣情怀,培育学生高洁的情操。
二、教学重点:
1以读促品,以品带读,读品结合,理解主旨
2、能译读课文,把握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三、教学难点:理解托物言志、比方起兴、类比自况、引用名言的作用,体会文章精巧的表达。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这是我们班的两幅立轴,康星同学的立轴书写的是“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张韵同学的立轴书写的是“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你们认为哪副作品上的字更适合作为座右铭呢?为什么?
二解题: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戒备自己或是歌功颂德的文字,一般都是用韵的,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朗读课下注解铭的定义,圈画词语:戒备自己、歌功颂德
三简介:
1,简洁介绍生平(见投影)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因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到外地做官20多年,《陋室铭》就是他被贬至安徽和州所写。
2,联系的作品《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知晓刘禹锡的漫长的贬谪生涯、辛苦辗转,联系《秋词》让学生体会是一个心气极高、进退自如的诗豪。
四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
要求:学生散读课文,留意投影上给定的字音,能流畅地朗读全文
全班集体朗读
2、读准节奏
要求:教师作出示范,学生自由读课文,要能读出节奏
学生个别示范读,其余学生、教师作点评。
3、读准虚词“之”
投影: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何陋之有
指导朗读:读准虚词,文言的味道就读出来了,前两个“之”,作用是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的作用,要轻读,后一个“之”,用在反问句中,语气剧烈,要重读。
学生练读
五译读课文:读懂全文句意
要求:译读课文,疏通文意是学习文言文最根底,最有效的方法,请依据课文下的注解与教师补充的注解,大声译读全文。
投影:在:在于。
名:知名,出名。
则:就是。
灵:灵异,奇妙。文中作动词,意思是成了灵异的水
乱:使……扰乱
劳:使……劳累
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案牍:古代用来写字的木简。这里指官府的公文
注:文中把丝竹解释成:琴瑟、箫管等乐器,个人觉得概念有误,还是琴瑟、箫笛等乐器比拟妥当。
当堂检测:要求学生说出以下句子的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孔子云:“何陋之有?”
六品读课文:解读对陋室的多角度描绘,体会“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1、找出文中描写陋室的语句,想一想是从哪几个方面写陋室的?
室中景、室中人、室中事
2、品读“室中景”
“上”“入”用了拟人手法,化静为动,请你由“上”“入”联想开去,结合原句,绽开想象,描述陋室的环境。
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这样的环境吗?
板书:环境清幽
指导朗读:“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品读“室中人”
古人云“欲知其人先观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与交往的都是文人、名士,可见是什么人?大家在一起谈论会什么?为什么而快乐呢?
小结:是一个情趣高雅的人。
板书:情趣高雅
指导朗读:“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品读“室中事”
(1)品读实写句“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对今人弹琴做调查:班上会弹琴的请举手,知道弹琴能考级的请举手
小结:今人弹琴更多的时候是为了自己拥有一项技能,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希望把琴声留给舞台,那古人呢?
投影: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江上琴兴
(唐)常建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思索:古人为何要在皎皎明月下、凄清的江风中单独抚琴?
小结:也是如此,弹琴能让一颗被俗务缠绕的心完完全全地宁静下来,彻彻底底地放空。
思索:刘禹锡不信佛,为什么要阅读佛经?
资料助读:
投影:我经常想,浩如瀚海的佛教经典,其实是在讲心灵的种种尘垢和种种磨洗的方法。
(2)品读虚写句“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思索:丝竹消失在什么场合,代表着什么生活?案牍消失在哪儿,代表着什么生活?
小结:只求内心的安静与干净,根本不把富贵与功名放在心上,肯定是个心灵清雅的诗人。
《陋室铭》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1、把握。
2、把握本课实词重点语句。
3、能顺畅的翻译课文。
4、能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5、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及难点:
同目标2、3、4。
教具:网络教室。
课时:1
教法:小组争论,自学
教学过程:
一、以《酬乐天扬州席上出逢见赠》导入,学生介绍。
本文选自《全唐文》。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官接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屡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来宾集》。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
2、朗读课文,可实行多种方法朗读,如教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朗读等。
3、
四、学生分小组进入网络完成学习任务。
1、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把握重点词语。
有仙则名:闻名。有龙则灵:灵异。
斯是陋室:这。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
苔痕上阶绿:长到。草色入帘青:映入。
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往来无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管弦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
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
何陋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装句,有什么简陋的呢?
2、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方、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3、提问:“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淡忘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4、提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
写陋室幽雅舒适的自然环境。
5、提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
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6、提问:“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
写室中事。可见仆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得意的神情。
7、提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
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说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理想。
8、提问:“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
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照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到达“不陋”的最完善的境地,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说明了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四、完成课堂反应
《陋室铭》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了解“铭”的体裁特点。
2、诵读全文,品尝语言。
3、体会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高尚品质。
4、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把握铭文的特点,体会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是如何借陋室表达自己的节操和情趣的。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链接:
同学们:当我们路遇挫折,意志消沉时,亲人与朋友经常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来鼓励我们要力争上游、百折不挠。这比方形象、寓意深刻的千古名句出自于谁的妙笔?(学生有的答出了:刘禹锡)今日,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刘禹锡的佳作《陋室铭》。
二、走近: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他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怀社会现实,忧国忧民。
三、追溯背景:
因参与政治革新运动得罪当朝权贵,被一贬再贬,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终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他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
四、释“铭”解题:
提问:同学们,你能告知我们大家,你最喜爱的座右铭是什么?
这里的铭是“警觉自己的文字”的意思。(板书“铭”)那么,“铭”字还有什么意思呢?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戒备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常用排比、对偶句。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刘禹锡是如何为他所居住的陋室作的“铭”。(板书“陋室”二字,完善课题,板书)
五、明确目标:
1、了解“铭”的体裁特点。
2、诵读全文,品尝语言。
3、初步体会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高尚品质。
六、指导朗读:
(一)、听录音朗读课文。请学生进一步扩大、加深预习成果。
检查预习:读准以下字音:
德馨xīn苔痕hén鸿儒rú案牍dú西蜀shǔ
(二)、齐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
(三)、这是一篇铭文。铭文很重视音韵,这篇文章通篇押韵,节奏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布满了音乐美。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划出押韵的字,想一想,这些字的韵母都是什么?
押韵的字有:名、灵、馨、青、丁、经、形、亭。韵母:ing
(四)、再次齐读课文(男、女生分开进展)
七、翻译古文:
(一)、依据页下解释理解课文内容(先个人译,有疑难小组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再提出来全班来争论)。
1、着重强调以下词语:
德馨:品德高尚。
鸿儒:学识渊博的人。
白丁:没有学问的人。
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使动用法,使……劳累
乱:使动用法,使……扰乱
(二)、翻译全文:(力求严密、精确)
如: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B、孔子云:何陋之有?
有什么简陋的呢?
八、小试牛刀:
1、解释以下词语:
名:闻名。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鸿儒:学识渊博的人。劳形:使身体劳累
2、翻译下面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何陋之有?
3、练一练
划线词的意思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C.)
A.有仙则名不能名其一处也
B.惟吾德馨如兰之馨
C.拍案而起无案牍之劳形
D.无案牍之劳形我们在劳动
九、布置作业:
上网查阅刘禹锡的其他作品,进一步了解其创作特色。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内容:陋室不陋的缘由。
2、深刻体会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高尚品质。
3、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一、稳固旧知:
1、解释以下疑难字词
有仙则名
苔痕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广东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镇属国有企业招聘企业管理人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长江沿岸铁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10人订阅+阅读模式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福建水投集团晋金供水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Unit 1 Cultural Heritage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2025年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版
- 2024年安徽芜湖新华书店有限公司招聘4人(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第五章 专题 类平抛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2025年贵州省安顺地区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一线技术工人招聘24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DB33- 1015-2021《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开学第一课(七下数学)
- 完整word版,“吕氏八字命理学”高级理论
- 中外合作办学的可行性报告
- 飞达及其辅助机构
- 母婴保健课程标准
- 深圳地铁三号线正线信号系统
- 高中化学竞赛培训计划
- 研发向善课程----绽放生命异彩
- 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结构图
- 加油站数质量管理考核办法版.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