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及其理论讨论_第1页
国际投资及其理论讨论_第2页
国际投资及其理论讨论_第3页
国际投资及其理论讨论_第4页
国际投资及其理论讨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投资及其理论讨论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及类型巴菲特(一)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国际直接投资指一国或地区的居民(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在别的国家或地区投资经营企业,并参与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国际直接投资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开办新企业(2)收买并拥有外国企业的股票达到一定的比例(3)保留利润的再投资。第一节国际直接投资(二)国际直接投资的类型(1)股权参与式直接投资。股权参与式直接投资设立的子公司,按照母公司拥有子公司股权的多寡,可以分为全部股权参与部分股权参与。

(2)非股权参与式直接投资。非股权参与式直接投资指跨国公司并没有在东道国企业中参与股份,而是通过与东道国企业签订有关技术、管理、销售、工程承包等方面的合约、取得对该企业的某种控制权。其具体方式有:许可证合同、管理合约、销售协议、技术援助或技术咨询合同、交钥匙工程合同等。二、国际直接投资的历史变化过程和发展趋势(一)国际直接投资在世界经济中的总体发展趋势

1、总量迅速增长2、西方发达国家占据主要地位3、集中化趋势进一步明显4、跨国公司的地位进一步增强

(二)国际直接投资在国家之间的变化

1、发达国家仍然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力

(1)美国的国际投资居世界首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无疑是国际直接投资领域中最为重要的国家。无论是吸收国际直接投资,还是对外国际直接投资,美国均居于世界首位。(2)欧盟成员国是西欧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中最为重要的投资群体。欧盟成员国在西欧的国际直接投资流动中居于主导地位,该地区国际直接投资流量的90%以上来自于欧盟成员国,其中,英国、法国、比利时和卢森堡、荷兰等国在吸收国际直接投资方面位于前列,而英国、德国和法国等国在对外国际直接投资方面则居于领先。(3)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地位正在逐步下降。

2、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地位日益增强(1)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是发展中国家吸收国际直接投资最多的地区。近年来,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在吸收国际直接投资的来源、产业分布和进入模式等方面出现了一些的新的变化,具体表现如下:第一,来源的变化。以前这一地区吸收的国际直接投资主要来自于区内,但近年来区内国际直接投资所占的比重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分布的变化。流向服务业的国际直接投资增长很快,尤其是银行业、保险业和电信业。第三,进入模式的变化。跨国并购这一进入模式的重要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2)中国变为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为了鼓励外商来华投资,采用过许多优惠政策,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向中国境内外的金融机构贷款,包括固定资产贷款、流动贷款等。第二,中国曾经在税收上给予外商投资企业多方面的优惠。第三,在1998年以前,外商投资企业都享有进出口自主权,体现了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第四,1994年以前,中国对外汇采取严格的管制。但是,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管制要少得多。第五,在改革开放之初,外商投资企业则可按企业的特点,自主决定企业内部的生产、采购、销售、财务、人事管理等各个方面事宜。第六,以中国国内为主要目标市场的外资企业将明显增加。第七,外资企业的投资和经营活动将由特殊经济区域向其他地区转移和扩大。第八,外资企业以传统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方式将逐步转变成为多元化的贸易方式。第九,现有外资企业作为经营主体的功能将得到加强、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第十,“巨无霸”型外商投资企业集团将会大量增加。(三)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1、跨国公司战略联盟迅速扩展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以实现的战略目标来区分,可分为三类:一是战略研究开发(R&D)联盟;二是战略生产联盟;三是战略营销联盟。2、跨国并购高潮迭起3、知识型投资所占比例迅速增加第一,在产业分布上,知识型产业已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新热点第二,在区位选择上,跨国公司越来越倾向于选择能够提供丰富人力资源和具备知识创新潜能的区位进行投资第三,在投融资机制上,风险投资机制和企业孵化机制的引入为知识型投资的迅猛发展提供了至为重要的推动力三、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因素与进程1、国际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1)市场动因。它包括客户的统一需求,客户分布的全球化,营销渠道的全球化,可在不同国家市场间转换的企业营销管理资源等。(2)成本动因。追求规模经济,利用学习曲线效应和经验获得成本竞争优势,利用国与国间的成本和技能优势,分散产品开发成本,获取高效低成本资源等。(3)政府政策动因。母国及东道国的政策及优惠。2、国际直接投资的进程(1)渐进过渡方式。以选定的国外市场为目标,渐进地从直接出口、设立办事处、创办销售公司一直到最后东道国直接投资生产,其间也可包括授予生产许可证、转让技术和签订合作合同。(2)步进扩散方式。即以可承受的心理距离先在相对最熟悉、进入壁垒最少或最低的邻近国家进行扩展,然后由近到远、由易到难地逐步向外围的更远距离国家市场扩展。

应当指出的是,国际直接投资进程及其各阶段间的转换时间并不仅取决于跨国公司自己。

第二节国际间接投资

国际间接投资:是相对于国际直接投资而言的,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际间接投资就是除国际直接投资以外的各种私人国际资本流动形式的总和(主要以盈利为主),它包括商业银行信贷和各类证券投资;狭义的国际间接投资仅包括国际证券投资,它是指外国投资者为东道国企业提供金融资本的各类投资形式,如债券、股票和各类金融衍生品。一、90年代以来间接投资的“证券化”发展趋势(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市场出现了“融资证券化”,即融资由银行信贷转向具有流动性的证券工具,筹资者除了向银行贷款外,更多的是通过发行各种有价证券的方式,在证券市场上直接向社会筹集资金。融资证券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金融工具的证券化,即不断通过创新金融工具筹措资金;二是金融体系的证券化,指通过银行和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的比重下降,而通过发行对第三方转让的金融工具的直接融资的比重相对提高,即所谓的资金“脱媒”现象。(二)在美国,融资证券化表现得最为显著,几乎渗透到经济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其中在两个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首先,银行将其资产证券化,即将其不具流动性的债权资产捆绑出售给第三者,以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到1990年底,银行证券化的抵押贷款的1/3都已证券化。其次,非金融企业筹资证券化,大企业越来越倾向在金融市场上发行债券或商业票据筹集资金。1990年以后,债券筹资无一例外地超过信贷筹资。

(三)融资证券化的深层次原因归根结底是源于全球金融业结构的深刻变化。1、非银行类金融资产(如保险、共同基金等投资型资产)的需求增加2、税收制度刺激了非银行储蓄和投资工具的发展3、银行中介职能有下降的趋势二、国际证券投资的发展1、国际证券投资的规模迅速扩大第一,国际证券投资超过了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第二,资本流动性过大。第三,主导权集中在发达国家。全世界证券投资的发源地主要是发达国家,日常活动范围则涉及所有国家。2、机构投资成为国际证券投资的主体3、全球主要证券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4、新兴市场成为国际证券投资的“新大陆”

三、国际债券投资的发展

1、按国别分类的国际债券发展状况从国际债券发行主体的国别构成看,发达国家在总体上占绝对优势。对于新兴地区来说,尽管其借款人对于通过国际债券市场筹集资金拥有强烈的欲望,但由于国内经济的不稳定带来了很高的系统风险,导致了国际投资者信心的波动不定。因此,新兴市场借款人国际债券的发行额在年度间,甚至在季度间,都有着很大的变化,这在金融危机前后表现得尤为明显。

2、按货币分类的国际债券发展状况在近年来国际债券市场的发展中,美元的强势地位获得了进一步增强;1999年,随着欧元的正式启动,欧元对美元形成了强有力的挑战,因为欧元的正式启动鼓励了筹资者的踊跃发行,以便参与基准利率的形成过程;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到1999年第三季度末,以欧元和美元计算的债券发行已占全部发行额的4/5,欧元和美元几乎平分秋色。相比之下,而日元的地位则逐渐衰微。3、按主体分类的国际债券发展状况政府、国有机构和国际组织等公共部门的发行势头良好;各国政府所发行的主权债券却基本保持平衡,年度间的变化幅度不大;非银行私人部门的净发行额自1996年以来持续上涨,尤其是1999年达到3527亿美元的新纪录。

四、国际股票投资的发展(一)近年来,全球股市剧烈波动,股市的特点依然是变幻莫测,股市的繁荣与泡沫现象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不稳定因素。近年来,全球股市始终在动荡中徘徊,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全球股市多次如此动荡?国际有关人士普遍认为,除了大量国际投机资金在股票市场的无序流动和金融投机商的投机活动,以及投机资金近年来在世界各股票市场的频繁运作所致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股票的严重泡沫现象为全球股票市场的大幅震荡埋下了伏笔。(二)股票的严重泡沫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近年来,全球网络科技备受青睐,众人追捧,以纳斯达克为代表的科技股在新经济的带动下不断攀高,同时推动了全球股市的进一步繁荣。(2)以高科技为主的新经济产业仍是带动美国经济强劲增长的动力。(3)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金融市场的繁荣以及世界许多地区战乱不断,驱使全球的大量资金源源不断地涌入美国资本市场;在大量资金的介入下,美国股市扶摇直上,上涨所产生的泡沫风险也就在所难免。(4)美联储自1999年以来连续六次加息,但对于消化股市泡沫、抑制通胀收效甚微,相反,股市并未受到“冷落”。五、金融衍生产品投资的发展1、场外交易市场(OTC)的交易规模远远超过了交易所的交易量金融衍生产品场外交易的发展快于交易所交易的原因主要在于:(1)技术上的原因。信息技术和交易技术的进步促成了全球电子交易网络和自动清算系统的发展,这使得OTC交易的便利性大大增强,而交易成本却大为降低,OTC相比交易所更易于发展成为全球性市场的优越性凸现无疑。(2)制度上的原因。交易所交易正在步入其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管制遏制了创新。2、银行在场外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中的参与程度逐年显著上升(1)Goldstein等人(1993)的研究认为,场外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是一种极具创新性的盈利性业务,银行抓住机会用它来替代盈利性下降的传统贷款业务。(2)另一种解释是把场外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更多地看成是对银行传统贷款业务的补充,而非替代。3、场外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已成为影响全球金融稳定的关键性因素(1)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市场间联系的加强,而联系的加强意味着一个市场的危机更有可能被传递到另一个市场上,全球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被提高。(2)金融衍生产品在金融危机中的影响不断提高。(3)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几个显著特征为现有的管制框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第三节国际投资理论

一、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垄断优势理论垄断优势理论最早由海默和金德尔伯格提出。他们认为,决定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是这些企业应具备东道国企业所没有垄断优势;而跨国企业的垄断优势,又源于市场的不完全性。1、市场不完全是垄断优势的根源市场的不完全性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产品市场的不完全。(2)要素市场上的不完全。(3)规模经济带来的市场不完全。(4)政府干预及有关政策带来的市场不完全。2、垄断优势是国际直接投资的原因正是由于市场不完全性的存在,使得跨国公司拥有技术、资源、管理、原材料、规模经济等方面的垄断优势,这些垄断优势就为跨国公司向外直接投资创造了必要的条件。3、垄断优势论的发展美国学者约翰逊中指出:“知识的转移是直接投资过程的关键”。知识包括技术、专有技术、管理与组织技能、销售技能等一切无形资产,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主要来源于其对知识资产的控制。凯夫斯认为,跨国公司所拥有的使产品发生差别的能力是其拥有的重要优势。(二)内部化理论1、内部化理论的提出内部化理论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科斯定理”。1976年,巴克利和卡森等人将“科斯定理”用于解释国际直接投资问题,提出了跨国企业的内部化理论。2、内部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内部化理论是以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为基础,认为战后科技革命使中间产品由传统的原材料和半制成品转变为信息产品,这类产品若通过外部市场交易,会产生较高的交易成本,所以,企业不得不以内部市场代替外部市场。但是,企业内部化也是要花费成本的,因此,企业是否实行内部化取决于其内部化的成本与收益的比较。(1)企业内部化的成本。包括:①通讯成本。为防止产生泄密现象,企业被迫建立自己独立的信息传递系统,从而导致通讯成本的上升。②管理费用。内部化要求母公司对各个子公司进行更多的管理和监督,在此过程中必然发生大量的管理费用。③政治风险。由于内部交易行为易受到东道国政府的干预,如对调拨价格的严格监督等,这使得内部化交易的企业面临着较高的政治风险。

(2)企业内部化的收益

①可以消除外部市场的不稳定性。②可以防止企业技术优势的流失。③可以保证特殊产品交易的需要。④可以实现规模经济。⑤可以利用划拨价格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只有当企业内部化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企业才会采取内部化形式即跨国公司发动对外投资。

2、内部化理论的发展在巴克利和卡森等人建立的内部化理论基础上,拉格曼提出了用成本收益法对国际生产方式进行选择的模型。拉格曼将国际生产成本分为两大类:一是正常的生产成本;二是追加的生产成本。分别表示如下:C——在母国生产的正常生产成本;C1——在东道国生产的正常生产成本;M1选择出口方式时的追加生产成本,表现为出口的销售成本;A1——选择内部化方式的对外直接投资时追加的生产成本,表现为额外的通讯、管理等成本;D1——选择许可证合同方式追加的成本,表现为许可证合同带来的母公司某种技术优势的流失。2、内部化理论的发展三种国际生产方式各自的总成本可表示为:出口所需的总成本为C+M1;内部化方式对外直接投资的总成本为C1+A1;许可证合同方式的总成本为C1+D1。在上述三种方式中,利用各自获取的总收入与对应的总成本的差额,从中选取差额最大者作为国际生产的最佳方式。拉格曼认为,在以上三种方式中,通过内部化的直接投资是最为有效的选择。因为它既可避免许可证合同中的技术优势的流失,又可减轻因贸易壁垒而带来的出口销售追加成本,还可以通过内部调拨价格,实现全球经营利润的最大化。(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教授,它从产品技术垄断的角度分析了国际直接投资生产的原因,认为产品生命周期的发展规律决定了企业为占领国外市场而需进行投资。弗农将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产品的创新阶段。创新国本国占有优势。生产新产品的企业会选择在本国生产并主要满足本国市场的需要。第二阶段,产品的成熟阶段。创新国的技术优势出现了丧失的危险。第三阶段,产品的标准化阶段。企业为了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就会选择在比较有利可图的国家进行投资。

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科学地解释:(1)解释了美国的许多制造公司从出口转向直接投资的现象。(2)解释了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少数几个国家的大跨国公司的现象。(3)对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行为也作了解释,这一点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韦尔斯和利克劳等发展的。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优势在于小规模的劳动密集型技术,因而发展中国家的厂商首先在其国内市场进行产品的创新活动。待产品进入成熟期以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为应付出口市场的激烈竞争,保证市场份额,就须绕过贸易壁垒,在东道国就地生产来取代自己原来出口的产品。

(四)国际生产综合理论国际生产综合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邓宁在1977年首先提出,在1988年又进行了重新阐述和发展。1、国际生产综合理论的基本内容国际生产综合理论以国际市场的不完全性为分析前提,认为国际直接投资是由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所有权优势是指保证跨国企业在东道国能与当地企业竞争所必须具备的一些优势。邓宁将所有权优势分为三类:①由于垄断资源的获得能力等所产生的优势;②子公司与其他企业相比,可以得到母公司的某些禀赋的优势;③由于企业的跨国性所产生的某些所有权优势。

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为了避免不完全市场带来的影响而把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邓宁认为,市场的不完全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结构性的不完全,这主要是由于对竞争的限制所引起的;二是交易性不完全,具体表现为三种形式:①跨国企业所需的中间投入品的外部市场供求存在着风险和不确定性,迫使跨国企业贸易内部化;②跨国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化达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③跨国企业的中间产品通过外部市场贸易,可以产生较高的外在成本。正是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使企业拥有的各种优势可能会丧失,从而会产生对优势进行内部化的强大动力。

区位优势是指东道国能比别的国家提供更为有利的投资条件。一般而言,影响区位优势的因素有三类:①自然因素。②经济因素。③制度因素。邓宁认为,上述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一个企业只有将三个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才能确保有效的对外直接投资。

2、综合理论关于国际生产方式的选择邓宁认为,跨国企业从事国际生产大致有以下三种选择:直接投资、出口和非股权安排。这三种方式的选择,取决三种优势的不同组合只有当跨国企业同时拥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时,它才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当只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时,会选择出口方式;当只具有所有权优势时,会选择非股权安排。(五)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的适用性理论1、小规模技术理论把竞争优势绝对化是传统理论的最大缺陷,美国经济学家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弥补了传统直接投资理论的这一不足。威尔斯指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低生产成本。

威尔斯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比较优势:(1)拥有为小市场需要提供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2)发展中国家在民族产品的海外生产上颇具优势。(3)低价生产营销战略。

2、技术地方化理论该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拉奥在对印度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和投资动机进行了深入研究后提出的。(1)在发展中国家中,技术知识的当地化是在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环境下进行的。这种新的环境往往与一国的要素价格及其质量相联系。(2)发展中国家生产的产品适合于他们自身的经济和需求。(3)发展中国家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来自于其生产过程和产品与当地的供给条件和需求条件的紧密结合,而且来自创新活动中所产生的技术在规模生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4)在产品特征上,发展中国家企业仍然能够开发出与名牌产品不同的消费品,特别是当国内市场较大、消费者的品位和购买能力有很大差别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仍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3、规模经济理论对于很多商品、服务的生产经营来说,随着生产技术、管理技术的进步和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与商品、服务的市场价值增加相比,企业商品、服务的生产经营成本有递减趋势。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大规模商品、服务生产效率的提高,统一商标的经济性,信息分享的经济性,市场影响、控制的经济性等。

只要规模经济效果大于设立子公司、分公司的成本,设立子公司、分公司就是可取的。当市场、原材料基地或其他生产要素源于发达国家,母企业在发展中国家时,发展中国家企业向发达国家直接投资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了。4、市场控制理论绝大多数的商品经营都需要中间服务,但每一个中间服务者的服务能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一个厂商要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自己的形象,他就必须控制、影响中间商或自己直接与公众接触;如果中间商不予合作或合作不好,厂商直接与公众接触就成为必要,即跨国企业将开始自己的跨国经营。在这种条件下,只要具有经济、技术、法律上的可行性,只要对企业的总体发展有利,企业直接控制中间服务,把中间服务纳入自己的行动机制之中,就成了理性抉择。这个理论在解释贸易桥头堡式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向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5、国家利益优先取得论对外直接投资给国家带来的利益是综合性的,可大致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转移效果。(2)产业结构调整效果。(3)国际收支效果的获得。(4)市场竞争效应。无疑,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对西方主流优势理论的必要补充。主流优势理论是在特定环境下生产的,由于受到种种限制,必然会有一定的缺陷。二、国际间接投资理论1、费雪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本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I·Fisher)以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为基础,提出了费雪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1)费雪理论的基本假设。①有两个国家A和B,且任一个国家的资本存量是既定的;②现有的资本既可以用来生产现时商品,也可以用来生产未来商品;③国际资本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且资本流入国和流出国都是资本价格(利率)的接受者,而不能决定利率。(2)费雪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分析。费雪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分析首先是从分析商品生产开始的。费雪认为,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一国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资本,分别生产现时商品和未来商品,以满足当前消费需要和未来消费需要。下面通过图6-4具体分析不同条件下A国的投资与储蓄:(3)费雪理论的结论从图6-5可以更为直观地看出,如果没有国际资本流动,A、B两国存在着利率的差异,A、B两国利率差异的存在必然要引起资本的国际流动。在国际资本市场资本供求均衡(即均衡利率=r)的条件下,A国的资本流入量为MANA,B国的资本流出量为MBNB,且MANA=MBNB。国际资本流动的结果是,A国利率下降了,B国的利率上升了,直到两国的利率完全相等时,资本才不再流动。基于此,费雪认为,利率的差异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动因,而国际资本流动的结果是消除了各国之间的利率差异。同时,费雪也承认,由于各国对资本的限制、国际投资风险、交易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国际投资并不能使各国的利率完全平均化。

(4)费雪理论的不足费雪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对于分析早期的国际资本流动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表现在:一是没有考虑国际投资风险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二是假定国际资本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资本的流入国、流出国都是资本价格(即利率)的接受者,而没有决定利率水平的能力,这一假定与国际资本流动的实践差异较大。因为从当代国际经济格局来看,完全竞争的国际资本市场是不存在的。

2、曼德尔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曼德尔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是由西方学者曼德尔提出的关于一般货币资本流动的理论。曼德尔认为,如果两国生产函数相同,按照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要素禀赋定理,可以得出国际货币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是一种完全替代的关系。曼德尔理论的基本假定。曼德尔在对国际资本流动进行分析时,做了如下的假定。①有A、B两国,前者资本丰富,后者劳动力丰富。②生产X、Y两种商品,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A国在Y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B国在X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③A、B两国的生产函数是相同的,且都是一次齐次函数,即当投入的生产要素同时增加n倍时,产出也增长n倍。④存在刺激要素流动的某些因素,如贸易壁垒、关税等。曼德尔对国际货币资本流动的具体分析。①自由贸易条件下,不存在对外投资活动。根据H—O—S定理,在自由贸易条件下,A国出口Y产品,并从B国进口产品,在实现了自由贸易平衡的条件下,A、B两国的劳动力报酬和资本报酬的相对量的绝对量都是一样的,因而不存在要素流动的必要性。②在贸易壁垒存在时就会产生资本流动。假如B国对进口的Y商品征收高关税,则A国出口的Y商品在B国的国内价格将会上升,从而刺激B国Y商品部门的生产扩大,使B国国内对原来就稀缺的资本要素的需求就会上升,因而使B国资本的价格就上升。此时,A国的资本在高利润的驱使下流向B国,扩大了B国Y商品的生产。

因此,与自由贸易的情况相比,资本流动并没有增加X、Y两种商品的总产量,只不过用B国进口商品Y产量的增加替代了A国出口商品Y产量的下降,用A国进口商品X产量的增加替代了B国出口商品X产量的下降。从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国际货币资本的流动起源于贸易障碍,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是一种完全的替代关系,即国际资本流动是一种逆贸易倾向的投资活动。

3、“两缺口”理论“两缺口”理论通常称为“两缺口”模型或外汇瓶颈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钱纳利和斯特劳特在1996年发表的《对外援助与经济发展》一文中首先提出来的。该理论旨在解释发展中国家利用外国资金来弥补国内资金短缺的必要性。该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界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1)“两缺口”理论的基本内容。根据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要使国民收入达到均衡,总需求必须等于总供给,亦即:C+I+X=C+S+M式中:C——总消费;I——总投资;X——出口总值;S——总储蓄;M——进口总值。将上式整理,得如下表达式:I—S=M—X等式左边(I—S)为投资与储蓄之差额,即储蓄缺口;等式右边(M—X)为进口与出口之差,即外汇缺口。上式表明国内储蓄缺口等于外汇缺口。这就是两缺口理论的核心。

在一定时期内,一国的储蓄缺口应与外汇缺口相等。如果投资大于储蓄,则说明国内出现储蓄缺口,该缺口需要由外汇缺口(即进口大于出口)来平衡。不难想象,这两缺口的相等是事后才得出的。该理论假定,在事前,投资、储蓄、进口、出口都是独立变动的,储蓄缺口与外汇缺口一般不可能正好相等。基于此,加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就是十分必要的了。如果国内储蓄缺口大于外汇缺口,政府就必须实施减少投资、增加储蓄的政策;如果外汇缺口大于储蓄缺口,政府就必须实施减少进口,扩大出口的政策。

(2)“两缺口”理论的政策含义。在一定的时期内,一国的两个缺口中只有一个处于主导地位。当一国储蓄缺口处于主导地位时,表明该国已实现充分就业,但没有有效利用其外汇收入。该国虽然有进口生产资料所需的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