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科研人员第三次招考聘用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22023年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科研人员第三次招考聘用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22023年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科研人员第三次招考聘用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22023年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科研人员第三次招考聘用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22023年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科研人员第三次招考聘用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0222023年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科研人员第三次招考聘用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一.参考题库(共1000题)1.随着商品流通、贸易往来、人际交流的越来越________,远古时代那种依靠步行的交通方式以及手提、肩扛、头顶的运输方式已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交通运输设施的兴建与运输工具的制造便________。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突出迫在眉睫B.重要备受瞩目C.明显日新月异D.频繁应运而生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所填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第一空,结合此处的修饰对象“商品交流”“贸易往来”“人际交流”,选择与其搭配最恰当的一项。第三步,验证第二空即可。第一空,分析可知,此处所填词语应同时修饰“商品流通”“贸易往来”“人际交流”,四个词语中,只有“频繁”最恰当。第二空,题干说的是随着商品流通、贸易往来、人际交流的增多,原始的交通与运输方式已不能再适应社会的需要,新的交通和运输方式便应时代的要求而产生。“应运而生”填入恰合句意。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结论词“于是”可知,文段强调远古时代的运输方式已不能满足发展需求,所以新的设施和工具随着这种发展需求而兴建和出现。A项“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侧重事情紧急;B项“备受瞩目”指很受关注;C项“日新月异”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侧重进步、发展快。文段强调顺应形势出现,三者均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和C项。D项“应运而生”指适应时机而产生,符合语境,答案锁定D项。第二步,验证第一空。“频繁”指次数多,与文段强调的交流、往来的次数越来越多这一语境相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实词和成语填空。本题可先从第二空入手。“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备受瞩目”指很受关注;“日新月异”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应运而生”指适应时机而产生。文段前面部分描述了改变交通运输方式时机的成熟,故D项“应运而生”较合适,以承接上文,前后呼应。“备受瞩目”和“日新月异”意义与文段内容不符,故应排除B、C。第一空,A项“突出”与“商品流通”不搭配,故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2.某电子厂对11名女工进行绩效评分,11名女工的得分恰好成等差数列,总得分1001分,后7名的平均得分89分,则前7名的平均得分是多少分?A.94B.93C.92D.91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数列问题。第二步,根据公式,等差数列和=平均数×项数=中位数×项数,可得11名女工得分的平均数为1001÷11=91,即排名第6名女工的得分为91分,又因后7名的平均得分89分,即排名第八名的女工得分89分,则等差数列公差为﹣1,排名第四的女工分数=91-2×(﹣1)=93(分),即前7名的平均分为93分。因此,选择B选项。3.橄榄油被用于制作肥皂,最早的________资料显示是在公元前2000年,在苏美尔地区发现的黏土片,极像是________的油脂与碱、钾、钠、树脂和盐多种成分混合的产物。当时,人们用橄榄油和一种常见植物燃烧后的灰烬中的碱来制作肥皂。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可考

沸腾B.佐证

饱和C.公开

流动D.可靠

液态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当时,人们用橄榄油和一种常见植物燃烧后的灰烬中的碱来制作肥皂”可知,该空应表达燃烧时油脂的状态。A项“沸腾”指液体到达一定温度时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气化现象,符合语境。B项“饱和”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溶液中所含溶质达到最高限度,比喻事物达到最大限度;C项“流动”指液体、气体运动;D项“液态”指物质的液体状态。三者均不符合语境,排除。答案锁定A选项。第二步,验证第一空。“可考”指可考证,符合语境。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本题从第二空可快速锁定答案。由文段尾句可知,所填词语应与“燃烧”对应,据此排除B、C、D。第三步,验证第一空。先看第二空,由“人们用橄榄油和一种常见植物燃烧后的灰烬中的碱来制作肥皂”可知,所填词语应体现橄榄油燃烧的结果。“沸腾”指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急剧转化为气体,产生大量气泡,填入符合文意。“饱和”“流动”“液态”均不能形容橄榄油燃烧的结果,排除B、C、D。验证第一空,由“资料显示”可知,橄榄油被用于制作肥皂这一事实是有史实依据的,是可信的。“可考”填入符合文意。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最早的”“公元前2000年”“在······黏土片”可知,该资料距离我们时间久远,且有实物证据。A项“可考”指可以考证,符合文意,保留。B项“佐证”指辅助的证据,与主要证据相对,而从文段中无法得知是否为辅助的证据,排除。C项“公开”指将事情的内容暴露于所有人,文段并未体现该资料是公开还是隐瞒的状态,排除。D项“可靠”指可以信赖依靠,真实可信,根据文段“极像是······多种成分混合的产物”可知,当前的实物证据高度类似于油脂与其他物质的混合物,并不足以得出肥皂由橄榄油制成的确切结论,排除。第二空,代入验证,横线处搭配“油脂”,沸腾的油脂搭配恰当,当选。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橄榄树

我的故乡在远方》4.碎片式学习:指学习者通过一点一滴的方式积累或获取知识和信息。下列不属于碎片式学习的是:A.妈妈开车送小敏上学时,小敏常常看小人书B.小马严格执行自己的学习计划,每天记5个成语典故,读一篇时文C.某品牌手机刚上市,小刘到专卖店连夜排队,一边排队一边翻阅莫言的《蛙》D.小顾为了完成一篇论文,每天晚上花数小时查阅相关文献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学习者通过一点一滴的方式积累或获取知识和信息。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坐车上学途中看小人书,属于“一点一滴的方式积累”,符合定义;B项:每天记5个成语典故,读一篇时文,属于“一点一滴的方式积累”,符合定义;C项:一边排队一边翻阅莫言的《蛙》,属于“一点一滴的方式积累”,符合定义;D项:每天晚上花数小时查阅相关文献,不属于“一点一滴的方式积累”,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通过一点一滴的方式积累或获取”。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小敏是在妈妈开车送其上学的途中看的小人书;B项每天记5个成语典故,读一篇时文;C项边排队边读书,都属于“通过一点一滴的方式”;D项小顾每晚花数小时查阅相关文献,不满足关键词“通过一点一滴的方式”,是本题答案。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碎片式学习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通过一点一滴的方式积累或获取知识和信息”,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碎片式学习定义的关键信息:一点一滴的方式积累或获取知识和信息。A项,小敏在坐车上学的路上看小人书,是通过一点一滴的方式积累或获取信息,符合定义。B项,小马每天记5个成语典故,读一篇时文,是通过一点一滴的方式积累或获取知识,符合定义。C项,一边排队买手机一边翻阅书籍,是通过一点一滴的方式积累或获取知识,符合定义。D项,每天晚上花数小时,是长时间的投入和付出,并非通过一点一滴的方式,不符合定义。故本题选D。5.某景区为了增加收益,准备提高门票价格,他们首先进行了一个月的提价实验,结果是门票价格提高到45元时,卖出的门票是590张,总收益为26550元,而上年同期票价为40元时卖出的门票为830张,总收益为33200元。根据比较结果可知,该景区的参观需求A.具有刚性,应该提价B.具有弹性,不应提价C.具有刚性,不能提价D.具有弹性,应该提价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主要涉及需求的有关知识点。刚性需求指商品供应关系中受价格影响较小的需求,这些商品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家用耐耗品等等。相对于刚性需求,弹性需求是指当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有所变动时,市场对该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也发生明显变动的状况。材料的参观需求属于弹性需求,价格上调之后总收益减少,所以不应该提价。因此,ACD选项不符合。故正确答案为B。6.从材料中可以判断,小雨有产生习得性无助的倾向。接下来,如果老师不进行干预,任其发展下去,她最先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

)A.为什么我这么努力,还是无法得到第一名?B.原来我的努力和成功是不成对比的!C.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好无助!D.放弃吧,我不可能考到第一名了。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习得性无助的概念。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体无论干什么事对自己的重要事件产生影响的抑郁状态。这是由于长时间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于能力低所致。题干中学生认为自己能力不足,可能产生的就是习得性无助状态,就会自暴自弃,故D项正确。A项:题干中学生表明失败是和能力不足有关,故不会再考虑能力以外的其他因素,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题干中学生认为失败和能力不足有关,而没有归因于努力,故B项说法与学生想法相违背,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说明学生已经从考试能力不足泛化到自己的各方面都不行,可能后期会产生这个结果,但不算最先产生的想法,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7.打车软件:滴滴打车A.资本市场:利率B.房地产:中介C.资产:负债D.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分析题干两个词项的关系,可知二者为种属关系。滴滴打车是打车软件的一种。A项,二者没有明显逻辑关系。B项,房地产市场需要中介。C项,负债是资产的一种。D项,上市公司和证券公司为交叉关系。故本题选C。8.通常来说,一个人只有自信,才能取得成功。因此可以推出李某自信,则他取得成功。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题干关联词“只有……才……”,确定为翻译推理。第二步,翻译题干。①取得成功→自信②李某自信②是对①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无法确定李某是否能取得成功,题干说法错误。9.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元素组成相似,优先考虑样式规律。观察发现,第一行存在着分别与外框大圆相交和相切的两个小黑圆与两个小白圆;第二行满足此规律;第三行应用此规律,前两幅已经出现了一个与大圆相切的小白圆和一个与大圆相交的小黑圆,故?处应选择一个与大圆有一个相切的小黑圆和一个与大圆相交的小白圆的选项,只有C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C。10.可可中富含一种叫做黄烷醇的物质。在一项研究中,37位50-69岁的被试连续3个月每天都喝一杯特别配置的可可饮料。其中A组喝的饮料中含有比较多的黄烷醇,B组喝的饮料中则去除了这种成分。结果发现,A组被试的记忆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脑部扫描显示,他们大脑中海马齿状回部位的血液流量提高了。研究者据此推测,老年人可以多吃巧克力以恢复因年纪增长而衰退的记忆力。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反驳研究人员的结论?A.一般而言,记忆力衰退很难通过改变食谱而逆转B.大部分制造巧克力的方法会导致黄烷醇的损失C.A组大脑中更为活跃的海马体主要负责短期记忆D.研究所用的特制饮料所含黄烷醇远高于一般可可食品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不能反驳”,确定为削弱论证选非题。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老年人可以多吃巧克力以恢复因年纪增长而衰退的记忆力。论据:37位50-69岁的被试连续3个月每天都喝一杯特别配置的可可饮料。其中A组喝的饮料中含有比较多的黄烷醇,B组喝的饮料中则去除了这种成分。结果发现,A组被试的记忆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脑部扫描显示,他们大脑中海马齿状回部位的血液流量提高了。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否定论点。食谱改变很难逆转记忆力衰退,说明多吃巧克力,也不能够使记忆力增长,具有削弱作用。B项:切断联系。论据中说多吃黄烷醇可以可以提高记忆力,论点中说老人吃巧克力可以提高记忆力,即巧克力中含有黄烷醇,而该项却说“大部分制造巧克力的方法会导致黄烷醇的损失”,所以巧克力里可能不含黄烷醇,所以切断了论点和论据的联系,具有削弱作用,排除。C项:无关选项。“短期记忆”也是记忆,所以提高短期记忆,也是记忆增长,另该项主要说明海马体的功能是什么,和论点无关,不具有削弱作用。D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说实验中的可可是特殊的,不具有代表性,吃一般的巧克力可能达不到效果,具有削弱作用。因此,选择C选项。11.双关,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利用词的同义,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叫做意义双关;利用词的同音,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叫做谐音双关。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中,运用了谐音双关修辞手法的是: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B.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C.可是匪徒们走上这十几里的大山背,他没想到包马蹄的破麻袋片全被踏烂掉在路上,露出了他们的马脚D.她们的死,不过像在无边的人海里添几粒盐,虽然使扯淡的嘴巴们觉得有些味道,但是不久还是淡、淡、淡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多定义,考查“谐音双关修辞手法”,其关键信息如下:①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②利用词的同音,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晴”与“情”同音,表面在说天气晴雨不定,实则指代感情不确定,属于“利用词的同音,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符合定义;B项: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的含义是想问瘟神要到哪里去,人民会点蜡烛烧纸船送你离开,诗句中未体现“言在此而意在彼”,不符合定义;C项:“马脚”有两层意思,一指马的脚,二指破绽,露出了他们的马脚,既是现实的马脚,也指他们露出了破绽,符合意义双关,不符合定义;D项:“扯淡”中的淡有不咸、无关紧要等含义,在该语境中,通过加盐说明有不咸的含义,作为扯淡这个词的组成,也有无关紧要的含义,符合意义双关,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12.羊:羊奶:腥膻A.蜂:蜂蜜:甘甜B.蜘蛛:蛛丝:粘缚C.蚕:蚕丝:雪白D.雨燕:燕窝:营养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涉及三个词项间的关系,分析发现第二个词项(羊奶)是第一个词项(羊)的产出物,第三个词项(腥膻)可以形容第二个词项(羊奶)的味道。结合选项选出与题干关系一致的一项。羊产出羊奶,羊奶的味道是腥膻的。A项,蜂可以酿造蜂蜜,蜂蜜的味道是甘甜的,与题干关系一致。B项,蜘蛛吐蛛丝,蛛丝具有粘缚性,但蛛丝并非一种食物,与题干关系不一致。C项,蚕吐蚕丝,蚕丝是雪白的,但蚕丝并非一种食物,与题干关系不一致。D项,雨燕的唾液混合其他物质可以制作成燕窝,燕窝有营养,但营养并非形容味道的词语,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故本题选A。13.下列事件排序比较合理的一项是(

)。①一架呼啸着的敌机突然向阵地俯冲下来②炸弹轰然巨响,飞溅起来的泥土纷纷落在人的身上③上尉发现先前自己所处的位置竟被炸成了一个大坑④上尉飞身将不远处还站着的小战士紧紧地压在身下⑤战斗越来越激烈A.⑤-①-④-②-③B.①-④-②-③-⑤C.⑤-①-②-④-③D.①-②-③-④-⑤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先确定逻辑关系最为明显的时间顺序。观察题干,五个事件主要围绕着“战斗中上尉保护小战士”的过程。逻辑先后顺序比较明显的是事件①和④,应该是敌机突然向阵地俯冲下来,然后上尉飞身将不远处还站着的小战士紧紧地压在身下,故事件①在④之前,密切相连,排除C、D项。第二步:逐一对照选项并判断正确选项。根据第一步得到的结果可以判断只有A、B项符合,事件⑤战斗越来越激烈应该是整个事件的背景,事件①一架呼啸着的敌机突然向阵地俯冲下来是背景下的具体事件,应该是先写背景,然后再写背景下的具体事件,故⑤应该在①之前,排除B项。故正确答案为A。14.1998年,A镇的人口是484人,十年后,人口增加到634人,到2018年,又增加了150人。则在这20年中A镇人口增长的百分比最接近于:A.42%B.47%C.52%D.62%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第二步,1998年,A镇的人口是484人,十年后增加到634人,到2018年,又增加了150人,2018年为634+150=784(人),则这20年中A镇人口增长的百分比为(或者看首位商6)。因此,选择D选项。15.在一场篝火晚会上,有二十几名游客手拉手以火堆为中心围成一个圈,按顺时针方向一圈一圈地报数,如果报5和203的是同一个人,则这个圈由(

)个人围成。A.22B.24C.27D.28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循环周期问题,用代入排除法解题。第二步,根据“如果报5和203的是同一个人”可知,203减去5能被总人数整除。依次代入选项,只有A选项符合。因此,选择A选项。16.0,,,(

),,A.1B.C.D.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非整数数列中的分数数列。第二步,观察数列,整体呈递增趋势。考虑反约分,原数列转化为,,,(

),,,分子分母分别成规律。分子数列:0,4,8,(12),16,20,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分母数列:3,6,9,(12),15,18,是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则所求项为。因此,选择A选项。17.文件的拆封是文书人员的职责,至于密件则应交领导人本人或由其委托的人拆封。(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文书的拆封是文书人员的职责。但文书人员只是对写明本机关或本部门收启的封件进行拆封,而对于写明某某领导人“亲收”、“亲启”的封件,则应由领导人本人拆封或由其委托的人代拆。至于密件,则应交机要文书或机要室拆封。故表述错误。18.在成功的道路上,所有捷径都是弯路,所有弯路都是必经之路。因此,依附强者并不是成功道路上的捷径。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可以使上述结论成立?A.所有捷径都是必经之路B.依附强者不是必经之路C.所有弯路都不是捷径D.依附强者都是弯路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依附强者并不是成功道路上的捷径,可以翻译为:依附强者→¬捷径。论据:在成功的道路上,所有捷径都是弯路,所有弯路都是必经之路。可以翻译为:①捷径→弯路,②弯路→必经之路,①和②递推得到:③捷径→必经之路。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重复论据。该项可翻译为“捷径→必经之路”,重复论据不属于前提,排除。B项:建立联系。该项可翻译为:依附强者→¬必经之路,与论据③递推后可得论点“依附强者→¬捷径”,该项建立了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关联,属于前提。C项:不明确项。该项可翻译为:弯路→¬捷径,和论据结合无法必然推出论点,不属于前提。D项:不明确项。该项可翻译为:依附强者→弯路,和论据结合无法必然推出论点,不属于前提。因此,选择B选项。19.下载:使用:卸载(

)A.创新:试点:推广B.复习:考试:录取C.污染:治理:举报D.签约:执行:违约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先下载,再使用,最后卸载,三者是时间的先后顺序。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先创新,再建立试点,最后推广,三者是时间的先后顺序,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保留;。B项:先复习,再考试,最后录取,三者是时间的先后顺序,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保留;C项:治理是污染之后的处理措施,但举报不是污染之后的处理方式,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先签约,再执行,最后违约,三者是时间的先后顺序,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保留。比较ABD三项,题干中卸载是一个不好的结果,而只有D项的违约也是一个不好的结果,所以D项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20.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知识。第二步,否定之否定的实质是对立面的统一,体现了事物自己运动的深刻内容。从事物发展过程看,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便形成一个发展周期;从内容上看,这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表现形态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即曲折前进的过程。因此,选择C选项。21.港湾:停泊A.基因:遗传B.法庭:诉讼C.电缆:发电D.公路:运输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港湾是停泊的一个地点,二者之间为对应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的逻辑关系。A项的基因并非遗传的地点,C项的电缆并非发电的地点,与题干关系不符,均排除;B项的法庭是诉讼的一个地点,D项的公路是运输的一个地点,均与题干关系一致,保留。纵向比较,港湾和公路都属于具象的词汇,且都与运输有关,而法庭是一个抽象的词汇,B、D两项比较,D项更好,排除B项。故正确答案为D。22.李白的作品有以下哪些?(

)A.《望天门山》B.《望庐山瀑布》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梦游天姥吟留别》参考答案:AB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正确,《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B项正确,《望庐山瀑布》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七言绝句。C项错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D项正确,《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作。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故正确答案为ABD。23.空气∶空调∶冷气A.信号∶电视∶图像B.食材∶烹饪∶美食C.面粉∶烤箱∶面包D.石油∶提炼∶汽油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空调”将“空气”制冷成为“冷气”,“空调”与“空气”和“冷气”均属于对应关系,且“冷气”是一种“空气”,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电视”将“信号”转换成为“图像”,“电视”与“信号”和“图像”均属于对应关系,且“图像”是一种“信号”,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B项:“烹饪”与“食材”属于动宾关系,并非对应关系,排除;C项:“烤箱”烘烤面团,而不是“面粉”,二者不属于对应关系,且“面粉”是“面包”的原材料,排除;D项:“石油”经过“提炼”可以得到“汽油”,但“汽油”与“石油”不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24.对于藏北色林错东南岸古湖滨阶地的采集石器,研究者认为这些石器在制作技术与类型学上显示出浓厚的欧洲旧石器中期文化风格,加工时采用欧洲典型的“奎纳修整法”的“去薄”技术,从而认定色林错石器的大致年代可能在距今四万至三万年前后。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A.欧洲旧石器中期文化风格较为单一、缺乏变化B.欧洲典型的:“奎纳修整法”是石器加工的主要方法C.学界对色林错石器的文化风格和加工技术存在争议D.在距今三千年前,欧洲石器流入藏北色林错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色林错石器的大致年代可能在距今四万至三万年前后。论据:色林错石器在制作技术与类型学上显示出浓厚的欧洲旧石器中期文化风格,加工时采用欧洲典型的“奎纳修整法”的“去薄”技术。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不明确项。该项指出欧洲旧石器中期文化风格特点,但不明确是否可以由此认定色林错石器的大致年代,不具有削弱作用。B项:不明确项。该项指出“奎纳修整法”是石器加工的主要方法,但没有说明这个方法盛行的时期,如果各个历史时期都会用到它,则无法由此得出色林错石器的大致年代,不具有削弱作用。C项:不明确项。该项指出对色林错石器的风格和加工技术存在争议,但争议点是什么并不明确,无法由此确定色林错石器的大致年代,不具有削弱作用。D项:否定前提。该项指出距今三千年前欧洲石器才流入藏北色林错,那么说明之前并没有欧洲石器,不可能学习到它的风格和技术,无法推出论点,具有削弱作用。因此,选择D选项。25.101,505,211,633,(

),743A.325B.331C.425D.431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不呈单一递增或递减趋势,考虑特殊数列。第二步,观察发现,数列中每个数字内部有如下关系:1-1=0,5-5=0,2-1=1,6-3=3,7-3=4,规律为百位上的数字与个位数字相减等于十位数字,结合选项,符合此规律的只有D选项。因此,选择D选项。26.4,2,2,3,6,15,(

)A.16B.30C.45D.50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多级数列。第二步,相邻两项存在倍数关系,优先做商找规律。相邻两项做商(后÷前),得到商数列为0.5,1,1.5,2,2.5……,是公差为0.5的等差数列,故商数列的下一项为2.5+0.5=3,则(

)为15×3=45。因此,选择C选项。27.1.8,3.6,7.2,14.4,(

),57.6A.18.4B.22.6C.28.8D.34.4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数列相邻两项之间具有明显倍数关系,作商寻找规律。相邻两项作商均为2,原数列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所填应为14.4×2=28.8。故本题选C。28.河南省地处中原,与河南省相邻的省份有(

)。A.山西B.江苏C.陕西D.湖北参考答案:AC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国情省情。河南省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全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故正确答案为ACD。29.网络商品经营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征得消费者同意的,可以出具电子化的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但不作为处理消费投诉的依据。(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经济法。《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网络商品经营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商业惯例向消费者出具发票等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征得消费者同意的,可以以电子化形式出具。电子化的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可以作为处理消费投诉的依据。”故表述错误。30.在Excel中,在A1单元格中输入=SUM(4,5,9,7),则其值为:A.24B.30C.25D.28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信息技术知识。第二步,在Excel中,在A1单元格中输入=SUM(4,5,9,7),则其值为25,SUM表示求和。因此,选择C选项。在Excel中,SUM函数表示求和;AVERAGE函数表示求平均数;MAX函数用于计算一组数字中的最大值;MIN函数用于计算一组数值中的最小值。31.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就有些不耐烦了,于是他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在心理学上,这种刺激过多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现象,被称为“超限效应”。目前旨在帮助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的“冰桶挑战”项目,也应警惕因过度娱乐化而产生这种效应。以秀开始,但不以秀结尾,留下慈善真精神而不仅是明星录影集,这场跨国接力才算圆满。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冰桶挑战”应避作秀之嫌B.要弱化明星在慈善中的作用C.要把握慈善娱乐化的分寸D.应适时预防“超限效应”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文段首先用马克·吐温的例子介绍“超限效应”的定义,即刺激过多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现象,接下来引出“冰桶挑战”项目这个话题,并通过“应”提出对策,要警惕过度娱乐化。尾句进行补充说明,“这场跨国接力”即指代“冰桶挑战”项目,强调其要留下慈善真精神而非以作秀结尾。故文段的重点强调“冰桶挑战”应警惕过度娱乐化产生的作秀行为,对应A项。B项:“明星”非文段强调的重点,且“慈善”范围扩大,文段强调的是“冰桶挑战”,排除;C项:“慈善娱乐化”范围扩大,文段谈论的主题词为“冰桶挑战”,排除;D项:“适时”强调时机,而文段强调的是不要过度娱乐化而作秀,未强调要挑合适的时间,且文段重点谈论的是“冰桶挑战”,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冰桶挑战:以秀开始,但不以秀结尾》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中前半部分都在讲一个关于马克•吐温听演讲的例子,并把事例中的现象总结为“超限效应”。接着通过类比的方式提出目前的“冰桶挑战”也同样有这种现象存在,强调“冰桶挑战项目也应警惕”。最后详细论述冰桶挑战该怎么样去做才算圆满。可以判断整个文段是“分—总”的行文结构,主要是强调“冰桶挑战”项目应避免类似于演讲的作秀。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冰桶挑战’应避作秀之嫌”正确。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快速阅读文段可知,文段为讲述故事—引出话题—得出结论的结构,归纳结论是解题关键。文段首先以马克·吐温的故事引出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这一概念,然后说明目前的“冰桶挑战”慈善项目也应避免因过度娱乐化而产生这一效应。文段强调的是慈善娱乐化的分寸问题,B项的“弱化明星作用”非文段重点,排除。由“以秀开始,但不以秀结尾”可知,文段并未完全否定“冰桶挑战”的作秀,而是强调要把握一个度,不要背离了慈善的初衷,排除A。C、D两项相比,D项笼统地说要预防“超限效应”,脱离了“做慈善”的背景,不如C项恰当。故本题选C。32.成语与历史人物对应有误的是:A.闻鸡起舞——张飞B.东床快婿——王羲之C.金屋藏娇——汉武帝D.负荆请罪——廉颇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晋书祖逖传》记述,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故闻鸡起舞对应的人物应该是祖逖,A项错误。因此,选择A选项。张飞的典故有:(1)新亭侯刀:汉末名将张飞初拜为新亭侯时,命铁匠取炼赤珠山铁,打造成一刀,刀铭新亭侯,随身佩带。后关羽战死,张飞为报兄仇出征东吴,出兵前,酒后鞭打士卒,部将不堪忍受,趁夜晚潜入张飞营帐,用新亭侯刀斩下张飞首级,连夜叛逃东吴。(2)刘巴轻视:张飞曾经到刘巴处就宿,刘巴却不理会张飞,使张飞十分恼怒。诸葛亮对刘巴说:“张飞虽是武人,但他非常仰慕先生你。主公正召集文武人才,以成就一番大事业。先生你虽然天性清高,但也应该放低一些格调吧。”刘巴回答道:“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怎么能教我去和一介武夫交谈。”刘备听闻后异常愤怒。东吴的张昭也曾和孙权谈论此事,张昭认为刘巴心胸过于狭隘,不应如此抗拒张飞。孙权则说道:“若让刘子初随世俗沉浮,为了取悦玄德而结交张飞,怎么能称得上是高士呢。”(3)据水断桥:公元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刘表病死,刘琮投降。刘备得知后南逃,数十万百姓相随,曹操派遣曹纯率领虎豹骑急追一日一夜,于当阳长坂追到刘备,刘备军被击溃,只率领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逃走,曹操大获人马辎重。慌乱间又不见了赵云,刘备乃派张飞去断后,张飞召集二十余骑立于当阳桥上,曹军大众至,张飞据水断桥,曹操军都害怕张飞的勇猛,虽然看见张飞人少,但也没有人敢上。刘备军因此获安,而后赵云又救出了刘备的妻子甘夫人和儿子刘禅,与刘备汇合,此时关羽从水道前来接援,张飞与刘备等前往江夏。赤壁之战后,刘备将张飞借给周瑜攻打南郡,围攻一年后,南郡守将曹仁溃逃。刘备占领荆州后任命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后转到南郡。33.事业单位的一切管理活动,包括决策、执行、沟通、协调、监督等工作都必须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因此,(

)是事业单位管理职能中的首要职能。A.聘用管理B.培训管理C.人事管理D.绩效管理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知识。第二步,人在事业单位的管理活动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对工作人员的选拔、使用、培养、考核、奖惩就显得极为重要。在事业单位管理职能中,对人事的管理是其首要的职能,它在事业单位管理中居核心和关键地位。因此,选择C选项。34.在决断之前,每个事物的价值在决策者心目中大致相近,则难于决断其优劣;但在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叫作决断后效应。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现象属于决断后效应的是:A.某职员对自己的去留一筹莫展,一番考量之后他认为留下来要面对许多复杂关系,不如重新开创新天地B.某女士对各有优劣的两个品牌手机难以抉择,最后她从经济角度考虑选择其中一款,可到货后发现这款有色差C.某老师对选A还是B去参加比赛犹豫不决,班长建议选B。事后,老师认为选B完全正确,因为B最终夺得冠军D.某学生填报志愿时对报甲大学还是乙大学犹豫不决,最后他听从老师建议选择了甲大学,从此觉得甲大学优于乙大学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决断之前,难于决断其优劣;②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变化。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某职员对自己的去留一筹莫展,属于“决断之前,难于决断其优劣”,但是其决定出去开创新天地后对于原本去留的评价态度未明确,不属于“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变化”,不符合定义;B项:某女士对各有优劣的两个品牌手机难以抉择,属于“决断之前,难于决断其优劣”,但是从经济角度考虑选择其中一款,可到货后发现这款有色差,描述的是事实,未体现“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变化”,不符合定义;C项:某老师对选A还是B去参加比赛犹豫不决,属于“决断之前,难于决断其优劣”,但是老师认为选B完全正确是基于结果得出的评价,不是自己主观的判定,不属于“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变化”,不符合定义;D项:某学生填报志愿时对报甲大学还是乙大学犹豫不决,属于“决断之前,难于决断其优劣”,最后他选择了甲大学,并从此觉得甲大学优于乙大学,属于“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变化”,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决断后效应是因为做出了决断而对某个事物的态度发生改变,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一关键信息。决断后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难以决断每个事物的优劣,但是做出选择后,对事物的态度发生了改变。A项,“某职员对自己的去留一筹莫展”说明他对两个选择难以决断,但并未体现他做出选择后对事物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不符合定义。B项,该女士“对各有优劣的两个品牌手机难以抉择”说明她对两个选择难以决断,但做出选择后发现所选的手机有色差,这只是对手机客观情况的描述,并未体现该女士对手机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不符合定义。C项,该老师“对选A还是B去参加比赛犹豫不决”说明他对两个选择难以决断,但后来老师的态度发生变化是因为B最终取得了冠军,而不是因为自己做出了选择,不符合定义。D项,该学生“对报甲大学还是乙大学犹豫不决”说明他对两个选择难以决断,但当他选择甲后,就觉得甲大学优于乙大学,即做出选择后对事物的态度发生了改变,符合定义。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决断之前”、“每个事物的价值在决策者心中大致相近”、“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改变”。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对自己的去留一筹莫展,符合“决断之前”、“每个事物的价值在决策者心中大致相近”,但考量之后他认为留下来要面对复杂关系,这只是他的认知,并没有进行决断,不符合“作出选择之后”,更不符合“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改变”,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对两个品牌手机难以抉择,符合“决断之前”、“每个事物的价值在决策者心中大致相近”,最后选择了其中一款,发现有色差,只是描述情况,并没体现“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改变”,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老师对A与B的选择犹豫不决,符合“决断之前”、“每个事物的价值在决策者心中大致相近”,但赛后认为选B是正确的,是因为他夺冠了的结果证明选择正确,并没体现因为做出决策而对A、B重新评价,不符合“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改变”,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对甲乙两所大学犹豫不决,符合“决断之前”、“每个事物的价值在决策者心中大致相近”,选择了甲大学之后,觉得甲大学优于乙大学,符合“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改变”,符合定义,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35.人类阅读文化经历了几次重大转变。一次是从口传文化向印刷文化转变,这是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变的重要节点。今天又有了另一个转变,从印刷文化向电子媒介文化的转变。比较来说,印刷文化孕育的是一种沉浸式阅读,其认知模式是深度注意力;而电子媒介催生了一种全新浏览式阅读,它所建构的是超级注意力模式。浏览式阅读在不同对象间切换转移,无法忍耐阅读单一文本时的长时间单调。这有些像人们的美食体验,品尝美味佳肴之后,对粗茶淡饭便难以忍受。同理,习惯于浏览式“悦读”之后,对单一文本的长时间阅读便会感到乏味。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A.人类阅读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B.印刷文化与电子媒介文化的区别C.阅读文化直接影响认知模式的转变D.文献载体变化会改变人们的阅读模式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第一句话开篇引出人类阅读文化经历了几次转变,接着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从口传文化向印刷文化转变,从印刷文化向电子媒介文化的转变。其后对印刷文化和电子媒介文化进行了比较,指出电子媒介文化带来新的浏览式阅读及其产生的影响。尾句又用了美味佳肴和粗茶淡饭做比喻,形象说明了沉浸式阅读和浏览式阅读带来的不同体验和感受。文段重点强调阅读文化对阅读模式带来的影响和改变。第二步,辨析选项。C项围绕着话题“阅读文化”展开论述,是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A项“人类阅读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是非重点,排除A项。B项“印刷文化和电子媒介文化的区别”,这个区别文中已经具化到是阅读模式的区别上,因此B项范围太大,故排除。D项“文献载体”偏离话题词“阅读文化”,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归纳和概括。解答本题要抓住“阅读文化”和“认知模式”这两个关键词,文段前半部分介绍阅读文化的转变,后半部分介绍由阅读文化转变引发的认知模式的转变,正确答案应体现这两个主题词。文段由人类阅读文化经历了几次重大转变引出话题,指出今天阅读文化正经历由印刷文化向电子媒介文化的转变。接着比较两种文化的差别,指出印刷文化孕育的是沉浸式阅读,其认知模式是深度注意力;而电子媒介文化产生的是浏览式阅读,其认知模式是超级注意力模式;接着具体解释了为什么电子媒介催生的浏览式阅读其认知模式不再是深度注意力模式。可见,文段意在说明的是阅读文化的转变对认知模式的影响。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表述与此相符。A项“历史进程”范围太大,文段只介绍了两个历史转变,排除。B项两个文化的“区别”只是文段的部分内容,文段重点介绍的是两个文化的转变对阅读方式的影响,排除。D项“文献载体”的说法欠妥当,“文献”指的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段中并没有提到“文献”的相关内容。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文段首先指出人类阅读文化经历了几次转变,接着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后文将印刷文化和电子媒介文化进行了比较,指出电子媒介文化带来了新的浏览式阅读,接着详细介绍了这种阅读模式会产生的影响,故文段重点强调阅读文化对阅读模式带来的影响和改变,对应C项。A项,“发展的历史进程”并非重点,文段重点强调阅读文化转变后造成的影响,排除;B项,文段不是单纯对比二者区别,而是重点强调阅读文化变化之后对阅读模式的影响,排除;D项,“文献载体”偷换概念,文段重点强调的是阅读文化,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人民日报:为什么“死活”读不下去》36.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根据民事主体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依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单方民事法律行为的是:A.立遗嘱B.委托授权C.放弃继承D.买卖合同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遗嘱是指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单方面法律行为,符合定义;B项:委托授权只要被代理人作出授权的意思表示,单方面法律行为,符合定义;C项:放弃继承不需要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继承者单方放弃即生效,符合定义;D项:买卖合同需要民事主体双方的意思表示才能成立,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37.作为主要温室气体的二氧化碳,若能借助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替代能源电解水制得的氢气,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的化学品或燃料,________能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________有助于解决人们对化石燃料的过度依赖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存储问题,兼具经济和环境效益。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仅

而且B.不是

而是C.与其

不如D.不但

反而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的化学品或燃料,________能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________有助于解决人们对化石燃料的过度依赖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存储问题,兼具经济和环境效益”可知,文段表示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燃料,最直接的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更重要的是解决了能源问题,前后两空为递进关系。第二步,验证选项。A项“不仅……而且……”表递进,符合语境。B项“不是……而是……”为反向并列,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C项“与其……不如……”表示选择关系,排除C项。D项“不但……反而……”表转折关系,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因此,选择A选项。38.关于该县交通局的行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应采用上行文的格式发文B.可能因行文不规范被退回C.应标注“机密”或“绝密”字样D.可标注“较急”或“加急”字样参考答案:C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的行文规则和公文格式相关的知识。A项正确。县交通局给上级发请示,应当用上行文的行文格式。B项正确。在行文过程中,可能因为格式等原因,造成行文不规范的情况被退回。C项错误。公文的密级分为,秘密、机密、和绝密,题中明确写明,密级是“秘密”。D项错误。公文的紧急程度分为,加急、特急。没有“较急”。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D。39.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有报告称:一个0—16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是25万元左右。B.常香玉拍戏有个习惯,非把动作中的那个最佳唱腔中的那个最美“抠”出来、“挖”出来不可。C.那种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正在让位于在各自的领域里面对解决专门问题的人。D.钱钟书用“管锥”命名自己的著作,谦逊之外别有深意,带有反讽的意味。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A项。语序不当,应该修改为“把一个孩子抚养到16岁总成本是25万元左右”。第二步,分析B项。没有语病。第三步,分析C项。主干成份是“知识分子让位于人”,没有语病。第四步,分析D项。主干成份是“著作有深意,带有意味”,没有语病。因此,选择A选项。40.以下城市夏季的白昼时间由长到短排列的是:A.长沙—郑州—天津—沈阳B.杭州—西安—武汉—合肥C.海口—兰州—上海—太原D.长春—北京—南京—广州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白昼时长。第二步,在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由于黄赤交角,北半球白昼大于黑夜,而且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长春在东北,北京在华北,南京在华东,广东在华南,纬度依次降低。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夏季,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每天太阳照到的时间长,照不到太阳光的时间短,所以夏季日长夜短。而且在夏季,越是往北,白天越长。根据四个选项中所述城市的地理位置,从北到南排列的是D项。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本题可采用排除法解答。白昼时间长短与纬度有关,可排除没有按纬度排列的B、C两项。A项按从南到北的顺序排列,夏季白昼时间依次变长,故排除。我国的夏季(以夏至为例)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内极昼,昼长从北极圈向南递减,南极圈内极夜。故本题选D。41.下列新技术与其特征匹配对应不正确的一项的是:A.物联网---物与物互联、人与物互联、人与人互联B.云计算---超大规模、虚拟化、高扩展性、按需服务C.大数据---海量的数据规模、多样的数据类型、数据价值密度高D.区块链---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信息技术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定义,大数据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由此可知,大数据对应的是“数据价值密度低”而不是“数据价值密度高”。因此,选择C选项。A项: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和业务应用。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定义,物联网主要解决物品与物品,人与物品,人与人之间的互连。A项正确。B项: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度高、高可扩展性、按需服务等特点。B项正确。D项: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D项正确。42.再写实的绘画也不可能像照相机那样如实地还原景象。诚然,拍摄者对拍摄对象会有所取舍,观看者则根据自己的________从中获得自以为有趣的信息,观看者对于信息的关注与选择,往往与拍摄者的愿望大异其趣,有时摄影者作为画面的主体呈现给人的,观看者却________,反而是画面里那些毫不起眼的什物引发了他的思绪。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判断

浮想联翩B.偏好

熟视无睹C.经历

走马观花D.习惯

无动于衷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横线之后“从中获得自以为有趣的信息”,可知观看者会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判断。C项“经历”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D项“习惯”指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二者均与文意不符,排除C项和D项。A项“判断”和B项“偏好”符合语境,保留。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横线前的转折关联词“却”,可知横线填入的词表示“不重视、不关注”之意。A项“浮想联翩”指很多想象或感想接连不断地涌出,与文意不符,排除A项。B项“熟视无睹”指虽然经常看到,却跟没有看见一样。形容对某种事物漠不关心。符合语境,正确。因此,选择B选项。判断:指肯定或否定某种事物的存在,或指明它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过程。偏好:对某种事物特别爱好。熟视无睹:虽然经常看到,却跟没有看见一样,形容对某种事物漠不关心。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43.生活中使用的电是直流电。(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第二步,供电局通过输电线路供给入户的电,或是发电机发的电是交流电。蓄电池或干电池的电是直流电。交流电不同于直流电之处在于两者的电流方向是否会随着时间发生改变,直流电的电流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因此,本题错误。44.人生并不是一个虚无的概念。人生并不仅只是人的生命,最重要的是生命本体所承载的内容,包括我们的事业、婚姻、家庭以及人际关系等内容。人的生命长短不一,但是所涵盖的内容却是一样的。如果我们不想让自己的人生变成一个虚无的概念,那就必须充实所承载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对待自己的人生,利用好每一分钟,做好每一件事。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A.尘世间人之寿命长短不一B.人要学会善待自己的人生C.生命涵盖的内容各不相同D.人生重在生命本体蕴含的内容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阐述了人生的概念包含的内容,接着强调充实人生所承载的内容的重要性,最后一句话用“这”宏观指代前文内容,引出对策,强调要认真对待自己的人生。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文段重点句的同义替换。A项“寿命长短”为之前的内容,非重点。C项“涵盖内容不同”与原文“但是所涵盖的内容却是一样的”不符。D项谈论的话题是“生命本体所承载的内容”,与文段强调的认真对待自己的人生无关。因此,选择B选项。45.金毛犬∶吉娃娃A.毛笔∶钢笔B.牛皮∶人造革C.水杯∶牙膏D.插座∶电源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金毛犬”与“吉娃娃”都是狗的品种,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毛笔”与“钢笔”都是笔,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B项:“人造革”由各种不同配方的PVC和PU等发泡或覆膜加工制作而成,与“牛皮”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C项:“水杯”与“牙膏”配套使用,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D项:“电源”是“插座”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46.有学者认为,关于人口抚养,既有老龄抚养比,还有少龄抚养比,两者相加的总和抚养比,才能真正反映劳动年龄人口的负担状况。如果通过放开甚至刺激生育来抵消老龄化的影响,就会使少龄抚养比快速上升,从而推动总和抚养比激增。那么随着社会环境演变,少龄人口抚养的投入就会不断攀升。这样一来,劳动人口的总体负担就不是减轻而是加重了。实际上,决定社会发展的关键不在人口年龄结构,而在人口真实贡献。作者在这段文字中意在强调的是A.未来社会劳动人口的负担可能会加重B.少龄抚养比与老龄抚养比应基本均衡C.现阶段不宜放开生育抵消老龄化影响D.提升人口素质有助于降低总和抚养比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文段首先援引学者观点“关于人口抚养,既有老龄抚养比,还有少龄抚养比,两者相加的总和抚养比,才能真正反映劳动年龄人口的负担状况”,接着从反面的角度强调如果通过开放或刺激生育来抵消老龄化的影响所带来的问题,即劳动人口的总体负担不是减轻而是加重了,尾句进行补充说明。故文段重点是对开放或刺激生育来抵消老龄化的影响这一做法进行否定和反驳,即现在不宜放开生育抵消老龄化影响,对应C项。A项,文段中并未预测“未来社会劳动人口的负担可能会加重”,选项无中生有,排除。B项,文段中并未论述少龄抚养比与老龄抚养比是否应基本均衡,选项无中生有,排除。D项,“提升人口素质”在文段中并未提及,选项无中生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出处】

光明网《“人口红利”还是“人脑红利”》47.旁观者效应又称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在紧急事件中由于有他人在场而产生的对救助行为的抑制作用。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形符合旁观者效应的是:A.公路上发生货车侧翻,大家纷纷帮助货车司机小杨保护货物防止哄抢B.路上偶遇行人跌倒,小李见周围无人见证怕承担责任不敢帮助C.超市附近突发火灾,小张催促其妻报警,其妻回答别人肯定已经报警了D.海边有人落水,救生员小王边跑边喊,提醒围观群众不要随意下水施救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在紧急事件中由于有他人在场而产生的对救助行为的抑制作用。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大家纷纷帮助货车司机小杨保护货物防止哄抢,未体现“对救助行为的抑制作用”,不符合定义;B项:小李在周围无人见证的情形下未帮助,不符合“有他人在场而产生的对救助行为的抑制作用”,不符合定义;C项:超市附近突发火灾,张某妻子回答肯定已经有人报警,体现了“有他人在场”,且张某妻子不打算报警救助,符合“对救助行为的抑制作用”,符合定义;D项:救生员小李施救的同时提醒围观群众勿下水,是为了保证群众的安全以及施救过程的顺利进行,不符合“有他人在场而产生的对救助行为的抑制作用”,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由于有他人在场而产生的对救助行为的抑制作用”,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旁观者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由于有他人在场而产生的对救助行为的抑制作用。A项,大家帮助货车司机保护货物防止哄抢,并没有产生对救助行为的抑制作用,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小李见周围无人而不敢帮助,并没有他人在场,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小张妻子回答别人肯定已经报警了,是由于有他人在场而产生的对救助行为的抑制作用,符合定义,当选。D项,救生员小王提醒围观群众不要随意下水施救,原因是担心群众自身的安全,而不是因为有他人在场而产生对救助行为的抑制作用,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是指在紧急事件中由于有他人在场而产生的对救助行为的抑制作用”。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大家纷纷帮助货车司机小杨保护货物,体现出了对小杨的救助行为,不符合“对救助行为的抑制作用”,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小李见周围无人见证怕承担责任不敢帮助,意思是周围没有他人在场,不符合“有他人在场”,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发生火灾,小张催促其妻报警,其妻回答别人肯定已经报警了,所以自己不打算有救助的行为,符合“有他人在场而产生的对救助行为的抑制作用”,符合定义,当选;D项:有人落水,救生员小王提醒群众不要随意下水施救,不施救的原因是担心其他群众的安危,不符合“由于有他人在场而产生的对救助行为的抑制作用”,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48.-1,1,1,2,6,8,11,(

)A.14B.17C.21D.23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优先考虑做差。第二步,做差如图所示:二次差数列是“﹣2,1,3”为周期的周期数列,一次差数列下一项为3+3=6,所求项为11+6=17。因此,选择B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多级数列。第二步,每连续三项相加得1,4,9,16,25,(

),为1²,2²,3²,4²,5²,(

),下一项为6²=36,所以原数列的下一项为36-11-8=17。因此,选择B选项。49.在防治癌症方面,橙汁有多种潜在的积极作用,尤其由于它富含橙皮素和柚苷素等类黄酮抗氧化剂。研究证据已经表明,橙汁可以减少儿童患白血病的风险,并有助于预防乳腺癌、肝癌和结肠癌。根据研究结果,橙汁的生物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成分的影响,而其成分的变化又依赖于气候、土壤、水果成熟度以及采摘后的储存方法等条件。由此可以推出(

)。A.并非所有的橙汁都有相同的防癌功效B.过度饮用橙汁会给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C.相对于健康儿童而言,白血病患儿的橙汁饮用量较小D.生长于良好的气候土壤条件下,成熟并避光保存的橙子最有功效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日常结论题,根据题干信息逐一分析选项。A项,根据最后一句可知,橙汁的生物效应受其成分影响,其成分变化又依赖于气候、土壤等条件,即不同的橙汁功效不同,故并非所有橙汁都有相同的防癌功效,可以推出,当选。B项,题干中并未提及过度饮用橙汁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无中生有,不能推出,排除。C项,根据第二句可知,橙汁可以减少儿童患白血病的风险,但未提及健康儿童和白血病患儿橙汁饮用量之间的比较,无中生有,不能推出,排除。D项,根据最后一句可知,橙汁的生物效应受其成分影响,其成分变化又依赖于气候、土壤等条件,但并未说明什么条件下的橙子最有功效,无法推出,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50.虽然翻拍要比重新创作或“另起灶炉”显得容易些,但也不能因为翻拍就忽略了剧本的质量,胡编乱造更是行不通。创作是第一要务,是翻拍成败的基础,翻拍要是失败了,失掉的不仅是观众,还会带来对原有成功形象的瓦解和品牌贬值。这段文字意在强调翻拍:A.并不一定比“新拍”容易B.不能胡编乱造,颠覆经典C.如果失败会反噬原有口碑D.也需要进一步挖掘和创新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先梳理行文思路,文段结构为提出“观点—反面论证”,对观点加以概括并结合选项选择答案。文段先指出翻拍不能忽略剧本的质量,更不能胡编乱造,接着进一步说明创作是翻拍成败的基础,并从反面再次论证了创作对于翻拍的重要性。由此可知,文段意在强调翻拍也需要创作。D项契合文段主旨,当选。A项与文段中“翻拍要比重新创作或‘另起炉灶’显得容易些”相悖,排除。B项未突出创作对翻拍的重要性,排除。C项只是文段从反面论证观点的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指出翻拍需要重视质量,不能胡编乱造,接着提出翻拍成败的基础是创作,最后指出如果翻拍失败会造成的严重后果。文段属于“分—总—分”结构,主要论述翻拍应该怎么做才能成功,“创作是第一要务,是翻拍成败的基础”是主旨句。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文段开篇指出“翻拍”相较于“重新创作”容易,随后通过转折关联词“但”指出在“翻拍”过程中不要忽略剧本质量,不能胡编乱造。后文通过程度词“第一要务”强调“创作”的重要性,强调“创作”是基础,并通过反面论证进一步强调“创作”对于“翻拍成败”的重要作用。故文段旨在强调在“翻拍”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创作,对应C项。A项,“并不一定比‘新拍’容易”与文段“翻拍······显得容易些”相悖,排除;B项,“不能胡编乱造”对比C项表述不明确,且“颠覆经典”无中生有,排除;D项,对应文段尾句反面论证内容,非重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影视剧翻拍:领悟经典、尊重原创,秉持匠人精神》51.新能源的特点有:A.污染小B.数量大C.易储存D.替代性强参考答案:A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常识。第二步,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一般为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特点:①资源丰富,普遍具备可再生特性,可供人类永续利用;②能量密度低,开发利用需要较大空间;③不含碳或含碳量很少,对环境影响小;④分布广,有利于小规模分散利用;⑤间断式供应,波动性大,对持续供能不利;⑥除水电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成本较化石能源高。故易储存和替代性强不是新能源的特点,CD项排除。因此,选择AB选项。52.网络时代是一个“信息过剩而注意力稀缺”的时代,以网络为基础的当代经济的本质是“注意力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中,最重要的资源是注意力,因此在互联网上如何吸引注意力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网络时代对注意力的经济价值的强调无疑是必需的,但如果忽视了对吸引注意力的道德评价和精神意义,就会导致对注意力缺乏应有的人文关怀和起码的尊重,以致于会有人利用网络手段的便捷性和隐匿性,通过不实和不良信息去浪费、污染、践踏他人的注意力,这无疑也是一种严重的精神伤害。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A.呼吁网络时代要善用注意力,珍视其精神和文化价值B.强调网络时代如何吸引注意力是创造经济价值的关键C.强调网络时代忽略了对吸引注意力的道德评价D.呼吁应加强对网络注意力污染和扭曲的管理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文段问的是“作者的意图是”,实则是对文段主旨的考查。解答本题需要阅读文段内容,梳理文段结构,提炼其关键信息,找到主旨所在。阅读可知,文段主要说的是网络经济时代注意力的重要作用,同时切不可忽视注意力的道德评价和精神意义。因此,正确答案应与此相关。文段首先指出在以网络为基础的经济形态下,最重要的资源是注意力。接着以“但”做转折说明在强调注意力经济价值的同时,切不可忽视对吸引注意力的道德评价和精神意义,并指出如果忽视会造成的严重后果。由此可看出作者的意图是呼吁网络时代要善用注意力。B项“如何吸引注意力”、D项“加强管理”在文段中没有体现。C项“忽略了对吸引注意力的道德评价”是文段假设的情况,与文意不符。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提出网络时代注意力是最重要的资源,之后由“因此”引出“互联网上如何吸引注意力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最后通过反面论证“如果忽视……就会导致……以至于……精神伤害”,强调需要重视“吸引注意力的道德评价和精神意义”。文段属于“分—总”结构,重点通过反面论证推出,即注重吸引注意力的道德评价和精神意义。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文段提出的合理对策。B项对应“但”转折前的分句,属于非重点。C项对应反面论证的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某种情况,属于问题,意图题优选合理对策。D项对策不恰当。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是中心理解题。整个材料的主要论述对象是“注意力”,材料先提出“在互联网上如何吸引注意力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接着提出注意力在经济和道德上的两方面意义,根据“但”这一转折词可知,“注意力的道德评价和精神意义”是文段强调的重点,所以作者通过这些论述旨在强调要正确应用注意力,尤其不能忽视其精神和文化价值。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A项。B项表述片面,“经济价值”只是注意力价值的一个方面,并不是作者强调的关键;C项是对文段中的一个表面现象进行的说明,作者是想通过这样的现象告诉人们应该重视注意力的道德评价和精神意义,所以此项没有直接清晰地体现作者的意图所在;D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B、C、D三项均不选。故正确答案为A。53.副驾驶法则,指坐在驾驶员旁边的人往往喜欢按照自己的经验,对驾驶过程进行指点、评论。泛指旁观者根据个人实践经验指点他人完成操作过程的言行或心态。下列属于副驾驶法则的是:A.老李一上车,教练就打开了驾驶训练语音提示系统:“请系好安全带”“请松开手刹”……老李边操作边观察教练表情B.小张乘出租车时总喜欢坐在前排,与驾驶员聊天南地北的段子,还时不时对路上其他司机的驾驶水平评头论足C.夏天的市民广场,最热闹的就是下象棋了。每张棋桌旁都围站着一圈圈的棋迷,对弈双方的每步棋都被大家指指点点D.冯经理将人事调整初步方案呈报董事长审阅,董事长翻看后圈了几个人,并向他交代了几句,让他拿回去重新修改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分析定义,发现其关键信息为“旁观者根据个人实践经验”“指点他人完成操作过程的言行或心态”,在解题时严格依据题干定义的关键信息。副驾驶法则定义要点:①旁观者根据个人实践经验;②指点他人完成操作过程的言行或心态。A项,学车时根据提示系统操作,旁观者没有参与,不符合要点①。B项,小张是对其他司机的驾驶水平评头论足,并没有指点他人完成操作,不符合要点②。C项,棋迷们作为旁观者,对对弈双方的每步棋指指点点,符合定义。D项,董事长作为上级指导下属的工作,并不是旁观者,不符合要点①。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旁观者根据个人实践经验;②指点他人完成操作过程。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教练开启的是语音提示系统,并不属于“旁观者根据个人实践经验”来指点老李驾驶,不符合定义;B项:小张评论其他司机的驾驶水平,并未“指点他人完成操作过程”,不符合定义;C项:棋迷指指点点对弈双方的每步棋,属于“旁观者根据个人经验指点他人”,符合定义;D项:董事长是人事调整的决策者,并不是“旁观者”,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