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二级教授)_第1页
陈彦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二级教授)_第2页
陈彦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二级教授)_第3页
陈彦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二级教授)_第4页
陈彦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二级教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陈彦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二级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二级教授01主要经历研究方向获奖记录主讲课程主要贡献目录03050204基本信息陈彦斌,1976年生,湖南益阳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首任执行主任,甘肃省政府决策咨询顾问,《经济研究》编委,二级教授。担任《光明日报》专栏作家,《经济研究》“中国宏观经济学者论坛”召集人。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交叉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研工部部长。2009年破格晋升博导,2010年破格晋升教授。研究宏观经济学,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提出了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新理论,将稳定政策、增长政策和结构政策纳入统一理论框架,一国经济可实现最优经济结构下的短期稳定与长期增长,新理论具有理论一般性和政策普适性。提出了“大宏观”理念,每年发布《宏观政策评价报告》,每季度发布《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指数与宏观政策展望》研究报告。凝聚全国知名学者,系统论证了中国经济学教材体系的编写思路、工作方案和教材目录,积极推进中国经济学教材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获得教育部高校科研究成果奖、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等奖项。多次获得中央领导批示,曾受邀参加国务院总理专家座谈会,多次为全国政协机关等部委授课,经常性地受邀参加中财办、发改委和央行等部委专家座谈会。主要经历主要经历1993-1997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本科1997-2000武汉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硕士2000-2003武汉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博士(期间主讲高宏和高微等十多门课程)2003-2006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讲师2006-2010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2010-2023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2007-2008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2006-2019历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项目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2019-2021任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执行主任(正处级)2021-2023任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党委研工部部长,交叉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执行主任(2022.主讲课程主讲课程宏观经济学(本、硕、博),中国宏观经济专题。

研究方向研究方向长期研究宏观经济学,尤其是中国宏观经济学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评价。主要贡献期刊论文科研成果书籍著作主要贡献期刊论文陈彦斌,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新理论框架,经济研究,2022年第11期。陈彦斌,陈伟泽,潜在增速缺口与宏观政策目标重构,经济研究,2021年第3期。陈彦斌,林晨,陈小亮,人工智能、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19年第7期。陈彦斌,刘哲希,陈伟泽,经济增速放缓下的资产泡沫研究——基于含有高债务特征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经济研究,2018年第10期。陈彦斌,刘哲希,推动资产价格上涨能够“稳增长”吗?——基于含有市场预期内生变化的DSGE模型,经济研究,2017年第7期。郭豫媚,陈伟泽,陈彦斌(通讯作者),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与预期管理研究,经济研究,2016年第1期。陈彦斌,郭豫媚,陈伟泽,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货币数量论失效研究,经济研究,2015年第4期。陈彦斌,陈小亮,陈伟泽,利率管制与总需求结构失衡,经济研究,2014年第2期。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书籍著作专著译著科研成果主持国家级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货币政策研究(批准号15AZD004)》(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宏观经济困境的形成机理与应对策略》(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绿色经济”研讨会(项目号:)》(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宏观经济的定量影响(项目号:)》(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居民财产分布的理论模型和政策模拟研究(项目号:)》(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全球化、市场化条件下价格总水平调控策略与政策研究(项目号:)》(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股票市场行为资产定价理论与实证研究(项目号:)》(2005年)霍英东基金第十二届青年教师基金基础性研究课题(2010年)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研究课题(2009年)获奖记录获奖记录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009年)。霍英东基金第十二届青年教师基金基础性研究课题获得者(2010年)。

《中国通货膨胀的预期、形成机制和治理政策》获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2年)。

《高房价如何影响居民储蓄和财产不平等》获首届中国青年经济学家优秀论文奖(2016年)。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高储蓄的影响》获《金融研究》年度优秀论文奖(2015年)。

《中国经济“微刺激”效果及其趋势评估》获《改革》第二届服务中央决策优秀论文奖(2015年)。《经济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跨学科实验班十年实践与推广》获第七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4,排名第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