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中国现代史(1978至今)复习_第1页
八下中国现代史(1978至今)复习_第2页
八下中国现代史(1978至今)复习_第3页
八下中国现代史(1978至今)复习_第4页
八下中国现代史(1978至今)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条主线:中国人民建立政权、巩固政权、探索与发展中国,使中国走向富强、民主、独立的发展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程)。一条道路:在不断探索中,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大历史阶段: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四个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1956底1978底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国现代史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1966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76.10“文化大革命”时期两年徘徊时期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现代史(1978-至今)复习1978198419802012提出1992十四大19781985200119842013年阐述内涵一、新时期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外交活动【一】、新时期民主法制的健全与完善(教材P36)1.措施:

①平反冤假错案;②拨乱反正: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胜利完成。2.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1)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完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1982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3)健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二】、祖国统一大业(教材P65)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1)背景:为解决台湾问题(2)过程①酝酿:1979年,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②形成: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3)内涵(4)意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2.香港、澳门的回归(1)香港回归①条件②过程③意义(2)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1997年7月1日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和经济特区的区别与联系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

区别设立区域

指导原则自治程度社会制度解决问题联系三者都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中央政府统一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都享有自治权,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性质港澳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沿海特定区域“一国两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殊的经济政策享有“高度自治权”有“一定自治权”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国和平统一解决民族问题…率先发展起来,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⑦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3.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教材P70)(1)原因(2)表现被迫调整“三不”政策⑥2005年通过《反分裂国家法》⑧2015年11月,习近平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是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1.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的原因。(1)前提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高。(2)关键因素: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提供了法律依据。(4)群众基础:香港、澳门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2.当前阻碍台湾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当前实现统一的有利因素又有哪些?(1)阻碍因素:岛内“台独”分裂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2)有利因素: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潮流;“一国两制”的正确方针;综合国力的增强;两岸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两岸民心所向。【三】、新时期的全方位外交(教材P87)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3.外交策略(表现):

2、外交政策: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外交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注重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2)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3)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1)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外交布局。(2)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4、外交成果: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3)中国举办各种重要国际会议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G20)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了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5、意义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四次调整(1)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一边倒”转变为“睦邻友好”,发展与不同社会制度的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具体体现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2)第二次是20世纪70年代:积极缓和与西方大国的关系,建立外交关系,打开外交新局面,具体体现为与日、美建交。(3)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与其他国家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重点是经济合作和周边良好环境的创设。如加入世贸组织;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4)第四次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和国际格局多极化、民主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中国由努力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发展为积极谋求国际秩序的重大发展,具体体现为“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二、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教材P34)1.背景:2.内容(1)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2)政治路线: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为中心。3.意义(1)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2)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1)政治基础粉碎“四人帮”,结束“文革”的动荡政局(2)思想基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思想。(3)指导思想: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的重要讲话(3)组织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二】、从农村到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教材P38)(1)背景: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2)目的:(3)意义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实施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发展: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1)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2)随着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原因、特点及其实质1.原因(1)人民公社体制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2)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严重影响国家的现代化建设。(3)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政策。2.特点(1)以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前提,坚持了农村的社会主义制度。(2)它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3)它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创举。3.实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的调整,是从根本上解放农村生产力。2.城市改革(教材P40)(1)背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挫伤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3)主要内容(4)意义:增强了企业活力,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1)由群众自发到政府推广、推动。(2)从个别地区先行试点到全国逐步推广。(3)从农村起步,迅速向城市推进。(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计划、市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经济体制。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体现了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教材P40)(1)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2)意义: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材P42)1.经济特区的创办(1)过程(2)特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3)影响: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2.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国家开放天津、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3.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及环渤海地区相继成为沿海经济开放区。4.对外开放格局(1)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开放体系。(2)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三、新时期的理论创新和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生活与科技文化【一】、新时期的理论探索(教材P46)1.邓小平理论(1)背景(2)过程阶段时间内容明确提出1982年中共十二大系统概括1987年中共十三大走向成熟1992年“南方谈话”形成体系1992年中共十四大写入党章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三个有利于”的工作是非标准明确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2.中国梦(教材P53)深刻阐述治国方略新发展理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2013年,习近平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基本内涵实现途径提出:2012年11月,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两条正确道路的比较

时期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开创者成就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井冈山道路)毛泽东建立了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邓小平理论两条道路共同点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道路归纳总结【二】、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生活、科教与文化(一)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材P97)1.物质生活

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衣买衣服凭布票,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衣着丰富多彩,展示个性食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吃饱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住拥挤,设施简单人均住房面积扩大,环境改善

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一部分行自行车、水运、火车、汽车高速公路、地铁、高铁、轻轨、航空、私家车网络通信不普遍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全球第一,互联网普及特点计划经济,物资短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发展,物资丰富原因:改革开放的实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高涨。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坚持改革开放(二)科教与文化1.科技(教材P92)(1)载人航天①1999年11月,神舟一号发射成功,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②2003年10月,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③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2)

2001年,袁隆平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文化:改革开放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成果丰富。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教育、科技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教材P96)(1)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世纪末基本普及义务教育)

(2)科技的进步也推动着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3)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发展又带动国民经济的提高。(4)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因此,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中国现代通史(1978年至今)体系构建改革开放新时期取得的成果领域成果对内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包产到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