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试验设计与分析_第1页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试验设计与分析_第2页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试验设计与分析_第3页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试验设计与分析_第4页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试验设计与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试验设计与分析第一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本章内容2.1测量误差2.2检测数据统计分析与处理2.3试验设计与分析

第二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1测量误差误差的必然性研究误差理论的意义误差的基本概念误差的来源、分类及表示方法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第三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误差的必然性测量的影响因素:测量设备及标准物质、测量方法、测量环境、测量的人因素受科学技术水平和人的生理条件所制约结果:测量值与被测对象的客观实际状态存在差异表现:测量误差(测量值与真值之间存在一定差异)真值:是通过完善的或完美无缺的测量,才能获得的值。误差公理:测量结果都有误差,误差自始至终存在于一切科学实验和测量的过程之中。第四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研究误差理论的意义确定测量误差是整个测量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不知测量误差的测量结果无法应用例:国标规定8mm碳素钢盘条的允许偏差±0.5mm误差理论是保证和提高测量准确性的必要的理论依据在检测工作中须设法减小测量误差,提高测量准确性,以对误差系统、全面的研究为前提。第五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研究误差理论的意义误差理论是合理选用、设计仪器的必要理论依据一般情况下测量的准确性越高,测量过程越复杂,对仪器和测量环境越苛求,对测量人员的技术要求也越高,从而耗资、耗时也越多。因此很多测量工作,特别在生产中大量的测量检验,并不盲目追求准确度,而是在满足测量准确度的前提下,求得测量工作简便、经济,有较高的效率,这就需要应用误差理论科学地、合理地选择测量器具。仪器的设计、加工、装配、调试都必然产生误差,因此在设计中需应用误差理论分析并适当控制这些误差因素,使仪器的测量准确度达到设计要求第六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误差的基本概念量和量值量的真值和实际值真值:一个量在被测得瞬间,其本身所具有真实大小。真值是理想概念,仅可通过测量获得接近真值的量值实际值:满足规定准确度,用来代替真值的量值测量工作中,通常把标准样品给定值或上级权威机构测量值视为实际值。第七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误差的主要来源误差的主要来源设备误差标准器误差测量装置误差附件误差环境误差人员误差方法误差第八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第九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误差的主要来源标准器误差:标准器是提供标准量值的器具,如标准砝码、钢尺、游标卡尺等,他们体现的量值都有误差。测量装置误差:主要是装置的制造与安装误差,如读数分划板的刻度误差、度盘的安装偏心误差、天平的不等臂误差等附件误差:为使测量顺利进行而用到的各种辅助设备,如电测中的转换开关、长度测量中的装卡调节器等均会引起测量误差第十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误差的主要来源环境误差: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气压、振动、灰尘、电磁场等。测量设备在规定的标准条件下使用时产生的示值误差称为基本误差。超出规定的条件产生的测量设备量值的变化、相互位置的改变等引起的误差称为附加误差人员误差:测量人员的分辨能力、感觉器官等引起的主观误差方法误差:测量原理和方法的缺陷而带来的误差。如固定水量法测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当S≤13mm时引起的误差,采用近似的测量方法和近似公式所产生的误差。第十一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误差的分类误差的分类(按性质分)系统误差:指在偏离测量规定条件时或由于测量方法所引入的因素,按某确定规律所引起的误差随机误差:在实际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时,误差的符号和绝对值以不可预定方式变化着的误差,随机误差又称偶然误差。粗大误差:超出在规定条件下预期的误差。

第十二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误差的表示方法绝对误差:被测量的测量结果与其真值之差,简称误差。误差=测量结果-真值

=(测量结果-总体均值)+(总体均值-真值

=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真值的比较。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真值×100%

对于相同的被测量,绝对误差可以评定不同的测量方法的测量精度的高低,但对于不同的被测量,就需要相对误差评定不同测量方法的测量精度的高低。

以上计算所用到的真值往往是无法获得的,而实际值与真值之差又可忽略,所以在求算时往往以实际值代替真值。第十三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系统误差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对象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值的真值之差。具有规律性、可预测性。系统误差的分类定值系统误差:在整个测量过程中,误差大小和方向始终不变。如计量器具的零位偏差、量具的刻度偏差。变值系统误差:在整个测量过程中,误差大小和按确定的规律变化。如线性、正弦曲线、复杂规律变化。第十四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系统误差消除定值系统误差的方法消除误差源加修正值法代替法抵消法消除变值系统误差的方法等时距对称测量法半周期偶数测量法第十五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随机误差测量结果与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之差。分布规律:多正态分布正态分布随机误差特点:单峰性、对称性、有界性、抵偿性正态分布:曲线窄而高,说明测量值比较集中,离散程度小;反之说明测量值比较分散,离散程度大。第十六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第十七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粗大误差粗大误差的数值比较大,会严重歪曲测量结果,因此要剔除。产生的原因:测量人员的主观原因:责任感不强、过于疲劳、操作不当、不够耐心、仔细等造成错误的读数或记录测量条件的客观原因:意外的改变,引起仪器示值或被测对象位置的显著改变防止和消除第十八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2检测数据统计分析与处理平均值误差计算变异系数正态分布和概率可疑数据的取舍数据修约规则一般关系式的建立第十九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平均值算术平均值:用来了解一批数据的平均水平,中间值均方根平均值:对数据大小跳动反应较为敏感加权平均值在等精度测量中以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在不等精度测量中以加权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第二十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小测成绩是80分,期末考成绩是90分,计算总的平均成绩,小测40%、期末成绩60%的比例来算,平均成绩是:80×40%+90×60%=86学校食堂吃饭,吃三碗的有χ人,吃两碗的有y人,吃一碗的z人。平均每人吃多少?(3×χ+2×y+1×z)÷(χ+y+z)这里x、y、z分别就是权数值,“加权”就是考虑到不同变量在总体中的比例份额。例如,某人射击十次,其中二次射中10环,三次射中8环,四次射中7环,一次射中9环,那么他平均射中的环数为:(10×2+9×1+8×3+7×4)÷10=8.1这里,7,8,9,10这四个数是射击者射中的几个不同环数,但它们出现的频数不同,分别为4,3,1,2,数据的频数越大,表明它对整组数据的平均数影响越大,实际上,频数起着权衡数据的作用,称之为权数或权重,上面的平均数称为加权平均数,不难看出,各个数据的权重之和恰为10。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误差计算范围误差:又称极差W=Xmax-Xmin算术平均误差标准差(均方根差):衡量离散性大小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误差计算极差估计法极差表示数据离散的范围,也可用来度量数据的离散性当一组数据(n≤10)时,可用下式估算标准差其中dn是与n有关的系数,查表2.1当一组数据(n>10)时,要将数据随机分成若干个(m个)数量相等的组,对每组求极差,并计算平均值。用右下式估算标准差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变异系数变异系数表示相对波动的大小标准差反应数据的绝对波动情况(当测量较大的量值时,绝对误差一般较大;测量较小的值时,绝对误差一般较小。),反应不了因测量值不同相对波动的大小。例:混凝土强度测试(1)20、25、30MPa

(2)35、40、45MPa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正态分布和概率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平均值:反映总体水平。为正态分布曲线的峰值,曲线以此对称。标准差:衡量数据绝对波动性大小。其大小表示曲线的宽窄,越打,曲线越宽,数据越分散;越小,曲线越窄,数据越集中数据值X落入任意区间的概率P是是横坐标和曲线所夹的面积。曲线与横坐标之间的面积表示频率(概率)总和,等于100%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正态分布和概率概率是指试验所得数据落在图形的机会,可用分布函数来表示t为概率度,即为落在区间内的概率

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可疑数据的取舍三倍标准法(n>10)

Xi剔除格拉布斯法把试验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选择显著性水平α,根据α、n查表确定T(n,α)值计算统计量T当T≥T(n,α)时,则假设的可疑数据是对的,应舍去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数据修约规则有效数字从左开始第一位非“0”数字算起所有数据的位数。(包括“0”)有效数字只有末位数字是可疑的、估计的或不确定的。以“0”结尾的整数,有效数字的位数应根据测量值得准确程度改写成指数形式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数据修约规则数据修约规则根据拟舍数字的左边第一个数字确定4舍6进5单双5后非全部为零,进一5后全部为零,拟保留的末位数字为奇数进一;为偶数则舍弃不进。拟舍弃数字为两位以上,不得连续修约,应根据拟舍数字左边第一个数字的大小,按上述规则一次修约出结果第二十九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一般关系式的建立通常见到的两个变量间的经验相关公式,大多为简单的直线关系公式。几种方法介绍作图法Y为纵坐标、X为横坐标,作出相应点(Xi,Yi)通过所有点作一直线,尽量使点在直线两侧分布均匀延长直线使之与众坐标轴相较,交点的坐标值即为b直线的斜率即为第三十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一般关系式的建立选点法将大小两对测量值分别代入经验公式,建立方程组,分别求得和b该方法所得公式较粗,很少用平均法

将检测值按大小顺序排列,再分成两组,分别求两组X和Y的平均值,以平均值分别代入经验公式,建立方程组,分别求得和b

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一般关系式的建立最小二乘法使各测量值与统计得到的关系值直线间的误差的平方和最小。此法为常用的统计方法。方程:截距:斜率:相关系数标准差变异系数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1.实际问题

2.制定试验方案

3.简单分析方法

4.正交试验法的优点

5.补充说明2.3试验设计与分析

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1.实际问题配合比设计试验;1.1情况复杂●因素多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往往很多●指标多衡量试验结果优劣常有多个指标●周期长完成一次试验需要很长时间●费用高特别是在现代测试领域●误差大同样的试验条件,试验结果可以很不一样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1.2要求很高●因素主次那些是影响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变化规律各主要因素改变时,试验结果怎样变化●最优条件较理想的试验条件是什么科学合理的安排和分析试验非常重要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制定试验方案2.1基本概念

因素影响试验结果的事物

水平因素在试验中可能变化的各种状态

指标衡量试验结果优劣的量

可控因素可以人为调节和控制的因素试验设计方法适用于可控因素

正交表一种用于安排试验方案的表格,最简单的表是Ln(sm)

L

表示它是正交表

n

表示它有n行,要做n次试验

m

表示它有m列,试验最多考察m个因素

s

表示表格中恰有1,…,s这s个数字第三十六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2.2一个例子

问题不同因素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因素影响因素有:水胶比、砂率、单方水泥用量、外加剂种类、砂石种类等;

水平根据经验,每个因素选了三个水平,如下表所示

因素水平表

W/BC(Kg/m3)Sp(%)

10.323803820.344004030.3642042

选用L9(34)安排试验

第三十七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正交表L9(34)

(1)(2)(3)(4)111112122231333421235223162312731328321393321第三十八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试验方案正交表L9(34)试验号

W/BC(Kg/m3)Sp(%)

(1)(2)(3)(4)110.321380138

1

210.3224002402310.323420342

3

420.3413802403

520.342400342

1

620.343420138

2

730.361380

3422

830.3624001383

930.363420240

1

每行是一个试验条件,共9个试验第三十九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3步骤

1)明确试验目的,确定试验指标;

2)挑因素、选水平;要紧紧围绕试验目的和指标挑选

3)选用正交表;常用正交表有:

2水平表

L4(23),L8(27),L16(215)

3-5水平表

L9(34),L27(313),L16(45),L25(56)

混合水平表

L8(4×24),L18(2×37)

4)列出试验方案把每个因素放到正交表的一个列上表中的数字换成各因素的相应水平每一行给出一个试验条件注:1)和2)是制定试验方案的关键环节第四十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简单分析方法3.1一个例子(续)

试验结果试验号W/BC(Kg/m3)Sp(%)指标强度(MPa)

(1)(2)(3)(4)110.321380138

145

210.322400240248310.323420342

354

420.341380240340

520.342400342

144

620.343420138

252

730.361380

342238

830.362400138342

930.363420240

150第四十一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观看直接看试验结果,第3号试验最好,强度最高,54MPa;还能看出什么?计算先对每个因素计算相同水平下的平均收率,例如

A因素水胶比,第1水平下的平均强度是

k1A=(45+48+54)/3=49B因素水泥用量,第3水平下的平均收率是

k3B=(54+52+50)/3=52C因素砂率,第2水平下的平均收率是

k2C=(48+40+50)/3=46

再计算每个因素不同水平下平均收率的极差,例如

RA=82–61=21RC=79–66=13

计算结果见下表第四十二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试验号W/BC(Kg/m3)Sp(%)指标强度(MPa)

(1)(2)(3)(4)110.321380138

145

210.322400240248310.323420342

354

420.341380240340

520.342400342

144

620.343420138

252

730.361380

342238

830.362400138342

930.363420240

150---------------------------------------------------------------------------------------------------------------------------------------------------------------------------------------------------------------------------------

均值k1494146.345.4

(总平均45.9)

均值k245.344.74645.3

均值k343.35245.346.9-----------------------------------------------------------------------------------------------------------------------------------------------------------------------------------------------------------------------------------

极差R5.71111.6

第四十三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画图以每个因素的水平为横坐标,相应强度为纵坐标画图

指标与因素关系图第四十四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初步结论

1)3、6、9三个试验条件是比较好的条件;

2)A因素水胶比的第1水平(0.32)相应的平均强度较高,

B因素水泥量的第3水平(420Kg)相应的平均强度较高,

C因素砂率的第3水平(42%)相应的平均强度较高,因此,(0.32,420,42%)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条件;

3)B因素水泥用量极差最大,表明它水平变化时,强度变化最大;A水胶比次之;C砂率极差最小,它对平均强度影响较小。因此,这三个因素的主次顺序是:C、W/B、Sp4)在

380~420kg水泥用量之间,用量增加时强度呈提高趋势;在0.32~0.36之间,增加水胶比强度呈现降低趋势;砂率对混凝土强度影响不大。第四十五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验证试验为验证上述三个条件,需重新做试验验证。

第四十六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2分析步骤

1)填写试验结果,找出其中最好的1-2试验条件;

2)对每个因素计算相同水平下的平均指标;

3)计算每个因素不同水平下平均指标的极差(平均指标的最大值减最小值);

4)以每个因素的水平为横坐标,相应的平均指标为纵坐标,作指标与因素关系图;

5)比较各因素的极差,给出诸因素的主次顺序(极差越大的因素越重要);

6)找出最好的水平组合,即每个因素相应指标最好的水平(对次要因素也可以选取便于操作或节省材料的水平),这也可能是一个好的试验条件;

7)做重复验证试验,确定好的试验条件;

8)综合以上结果得出本试验的结论。

第四十七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4.正交试验法的优点4.1与传统方法比较当因素较多时,往往不能做全面试验传统的方法是变动一个因素,固定其它因素。看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三个因素:A、B、C,每个因素两个水平:A1,A2;B1,B2;C1,C2

传统方法:

A1B1C1与

A1B1C2

比较,假定后者好,加做A1B2C2

A1B1C2与A1B2C2比较,假定后者好,加做A2B2C2

A1B2C2与A2B2C2比较,选二者中较好的一个

第四十八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共做了4个试验(红色):A1B1C1,A1B1C2,

A1B2C2,

A2B2C2

其中各水平(组合)出现的次数分别是:

单水平

3次

A1,C2;2次

B1,B2

;1次

A2,C1

两水平组合2次

(A1B1),(A1C2),(B2C2)1次

(A1B2),(A2B2),(A1C1),(A2C2),(B1C1),

(B2C1)

0次(A2B2),(A2C2),(B2C1)

正交试验选用L4(23),也做4个试验

正交表L4(23)

正交试验方案传统试验方案

(1)(2)(3)试验号ABC试验号ABC11111A1B1C11A1B1C121222A1B2C22A1B1C232123A2B1C23A1B2C2

4

2214A2B2C14A2B2C2

第四十九页,共五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这4个试验是A1B1C1,A1B2C2,A2B1C2,

A2B2C1

其中各水平(组合)出现的次数分别是:●

单水平每个单水平(共6个)

都出现2次

两水平组合每个两水平组合(共8个)

都出现1次

4.1正交表的特点

正交表L9(34)正交表L8(27)

(1)(2)(3)(4)(1)(2)(3)(4)(5)(6)(7)1111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