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押题练习试题B卷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押题练习试题B卷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押题练习试题B卷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押题练习试题B卷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押题练习试题B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押题练习试题B卷含答案单选题(共180题)1、《危险废物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中关于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选择要求说法正确的是()。A.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符合国家及地方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场址应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不会因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受到破坏B.填埋场距飞机场、军事基地的距离应在2000m以上C.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D.填埋场场界应位于居民区500m以外,并保证在当地气象条件下对附近居民区大气环境不产生影响【答案】A2、建设用地规划用途不明确的,适用()的筛选值和管制值。A.第二类用地B.第一类用地C.第三类用地D.第四类用地【答案】B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如果符合可直接使用的气象台(站)有高空探空资料,对于大气环境一、二级评价项目,可酌情调查有关距该气象台(站)地面()高度以下的风和气温资料。A.1200mB.1500mC.1700mD.2000m【答案】B4、(2015年)下列固体废物中,不适用《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的是()。A.砷渣B.废油C.铅渣D.锅炉灰渣【答案】D5、现有污染源无组织排放二氧化硫的监控点应在无组织排放源上风向设置(),下风向设置(),这两点浓度差值的限值是()mg/mA.监控点,参照点,0.50B.参照点,监控点,0.15C.参照点,监控点,0.50D.监控点,参照点,0.15【答案】C6、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的计算公式中,如果GB3095中没有小时浓度限值的污染物,则i0c可取()。A.年平均浓度限值的二倍值B.8h平均浓度六倍值C.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二倍值D.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三倍值【答案】D7、近岸海域,可采用()。A.零维非恒定数学模型B.纵向一维非恒定数学模型C.平面二维非恒定数学模型D.一维河网数学模型【答案】C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Ⅱ类建设项目应重点依据(),评价地下水水位(水头)降低或升高诱发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影响程度和范围。A.地下水水质变化B.地下水流场变化C.地下水水量变化D.地下水水位变化【答案】B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工程分析应用的数据资料要真实、准确、可信,类比分析数据、资料应分析其()。A.可靠性和时效性B.相同性或者时效性C.时效性或者相似性D.相同性或者相似性【答案】D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现状调查的范围应()。A.大于评价工作的范围B.等于评价工作的范围C.不小于评价工作的范围D.不大于评价工作的范围【答案】C11、某建设项目涉及危险物质使用,经调查和分析计算后,得出其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小于1,行业及生产工艺M分值为5,所处区域为环境中度敏感区E2,由此可判断出该项目的环境风险潜势为()A.ⅠB.ⅡC.ⅢD.Ⅳ【答案】A12、I类和II类建设项目,分别根据其对地下水环境的()、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的环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程度划定评价工作等级。A.水文条件B.水质条件C.影响类型D.水污染源分析【答案】C13、(2014年)某教学楼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楼外2m处为道路施工场地边界,在道路施工期间,教学楼外1m处测得等效声级为昼间65dB(A),夜间56dB(A),昼、夜间背景噪声均为40dB(A)。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和《声环境质量标准》,下列关于环境噪声评价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A.教学楼室外环境噪声昼间等效声级达标B.教学楼室外环境噪声夜间等效声级达标C.临教学楼侧道路施工场界噪声昼间等效声级达标D.临教学楼侧道路施工场界噪声夜间等效声级达标【答案】C14、大气环境预测因子应根据评价因子而定,选取有()的评价因子作为预测因子。A.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B.国家环境空气排放标准C.环境空气质量标准D.地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答案】C15、深水湖库,横向分布差异不明显,存在垂向分层,适用于湖库数学模型中的()。A.三维模型B.纵向一维模型C.垂向一维D.立面二维【答案】D1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方法应采用()。A.标准指数法B.单项质量指数法C.污染积累指数法D.综合污染指数法【答案】A1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应根据建设项目建设期、运营期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的工程特征,识别其()的环境影响。A.正常与非正常两种状态下B.正常与事故两种状态下C.正常状态下D.事故状态下【答案】A18、(2015年)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排污口设置错误的是()A.地表水二类水域禁止新排污口B.地表水三类水域(划定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允许新建排污口C.二类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D.三类海域允许新建排污口【答案】C19、进行地下水环境预测时,二级评价中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时应采用()。A.数值法B.解析法C.回归分析法D.趋势外推法【答案】A20、对于一长方形的有限大面声源(长度为b,高度为a,并a<b),预测点在该声源中心轴线上距声源中心距离为r,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面声源衰减的说法错误的是()。A.如r<a/π时,该声源可近似为面声源,几乎不衰减,衰减量Adiv≈0B.当a/π<r<b/π时,该声源可近似为线声源,类似线声源衰减特性,衰减量Adiv≈10lg(r/r0)C.当r>b/π时,该声源可近似为点声源,类似点声源衰减特性,衰减量Adiv≈20lg(r/r0)D.当r>b/π时,该声源可近似为点声源,类似点声源衰减特性,衰减量Adiv≈15lg(r/r0)【答案】D2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位于原厂界(或永久用地)范围内的工业类改扩建项目,其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做生态影响分析就可以【答案】D22、执行国家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污染物排放标准应遵循的原则是()。A.优先执行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B.优先执行行业性污染物排放标准C.执行两项中排放控制要求较严格的D.按标准实施时间先后顺序取后者执行【答案】B23、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开展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属于()工作阶段。A.第二阶段B.第三阶段C.第四阶段D.第一阶段【答案】A24、开发区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应从改变能流系统和能源转换技术方面进行分析。重点是()的集中转换及其集中转换技术的多方案比较。A.石油B.天然气C.集中供热D.煤【答案】D25、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高锰酸盐指数Ⅲ类、Ⅳ类标准限值分别是()。A.4mg/L、6mg/LB.4mg/L、10mg/LC.6mg/L、10mg/LD.10mg/L、15mg/L【答案】C26、重点关注选址(或选线)、工艺路线(或施工方案)的环境可行性属于环境影响评价原则中的()。A.依法评价原则B.早期介入原则C.完整性原则D.广泛参与原则【答案】B2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是由()和()组成的。A.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B.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建设项目环境质量评价技术导则C.规划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D.环境影响污染物排放评价建设项目环境样品标准评价技术导则【答案】A28、感潮河段、入海河口的下游水位边界的确定,应选择对应时段潮周期作为基本水文条件计算,可取保证率()潮差。A.5%、35%和75%B.10%、45%和85%C.10%、50%和90%D.15%、55%和90%【答案】C29、(2018年)某企业生产车间生产周期为10h,排放含砷废水。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关于污染物控制方式及采样频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企业总排放口采样,每4h采样一次B.在企业总排放口采样,每2h采样一次C.在生产车间排放口采样,每4h采样一次D.在生产车间排放口采样,每2h采样一次【答案】C30、对于交通噪声,一般以()为评价量。A.声功率级B.A声级C.等效连续A声级D.A计权声功率级【答案】C31、根据《环境影响技术评价导则声环境》,下列内容中不属于环境影响范围和程度分析内容的是()。A.评价范围内不同声级范围所覆盖的面积B.评价范围内不同声级范围内声源分布状况C.评价范围内不同声级范围内受影响的人口数D.评价范围内不同声级范围内主要建筑类型、名称和数量【答案】B32、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利用污水灌溉、污水排放、有害废弃物(城市垃圾、工业废渣、核废料等)的堆放和地下处置,必须经过(),征得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后方能施行。A.环境地质处置和环境地质可行性论证B.设置防渗层和环境影响评价C.环境地质可行性论证及环境影响评价D.设置防渗层和污水回收处理【答案】C33、《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规定:每日发生几次的冲击振动,其最大值昼间不允许超过标准值(),夜间不超过()。A.5dB3dB.15dB10dBC.10dB3dBD.15dB5dB【答案】C3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敏感区包括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下列敏感区中,属于特殊生态敏感区的是()。A.森林公园B.原始天然林C.自然保护区D.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答案】C35、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自燃性煤矸石贮存、处置场大气控制项目除颗粒物外,必须控制的项目有()。A.二噁英B.二氧化硫C.铅及其化合物D.苯并[a]芘【答案】B36、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关于生态影响调查中的现场勘察,说法正确的是()。A.如文件资料翔实,验收调查可不开展现场勘察B.只选择项目涉及的区域与对象进行勘察C.现场勘察的调查内容、位置、因子原则上与环评文件一致D.如环评未开展样方调查,现场勘察不再需要开展样方调查【答案】C37、规划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中,现状调查内容不包括()。A.自然地理状况B.工业发展情况C.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D.资源赋存与利用状况【答案】B38、对于公路、铁路、轨道交通等线性工程以及港口项目,验收调查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近期预测生产能力(或交通量)()以上的情况下进行。A.70%B.75%C.80%D.90%【答案】B39、湖泊、水库以及海湾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需要考虑污水排放量的大小来确定()。A.排放范围B.调查半径或调查面积C.环境评价范围D.现状调查直径【答案】B40、某企业生产车间生产周期为10h,排放含砷废水。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关于污染物控制方式及采样频率的说法,正确的是()。[2018年真题]A.在企业总排放口采样,每4h采样一次B.在企业总排放口采样,每2h采样一次C.在生产车间排放口采样,每4h采样一次D.在生产车间排放口采样,每2h采样一次【答案】C41、已知某线声源长度为L0,在线声源垂直平分线上距线声源r0和r处的声级分别为Lp(r0)和Lp(r),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当r<L0/3且r0<L0/3时,可用于简化计算Lp(r)的公式是()。A.Lp(r)=Lp(r0)-10lg(r/r0)B.Lp(r)=Lp(r0)-20lg(r/r0)C.Lp(r)=Lp(r0)-10lg(r0/r)D.Lp(r)=Lp(r0)-20lg(r0/r)【答案】A42、某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为4000m3/d,污水水质复杂程度为简单,该污水排放的受纳水体为Ⅲ类水质小河。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该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不定级,进行相关分析【答案】B43、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一生态影响类》,生态影响调查的现场勘察时,勘察区域与勘察对象应基本能覆盖建设项目所涉及区域的()以上。A.90%B.80%C.70%D.60%【答案】B44、对于河流的简化要求,当河流的断面宽深比为()时,可视为矩形河流。A.≥5B.≥10C.≥20D.≥40【答案】C45、(2013年)某学校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教室受某企业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噪声影响。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教室内结构传播噪声的等效声级应执行()限值。A.A类房间,1类区B.B类房间,2类区C.A类房间,2类区D.B类房间,1类区【答案】B46、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应重点预测建设项目()。A.生产运行阶段正常工况、非正常工况、事故排放等情况的环境影响B.建设阶段正常工况、非正常工况、事故排放等情况的环境影响C.生产运行阶段环境风险评价和人群健康风险评价D.生产运行阶段正常工况和非正常工况等情况的环境影响【答案】D47、以无组织方式排放的废气,规定无组织排放的()及相应的()。A.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B.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监控浓度限值C.监控点监控浓度限值D.监控点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答案】C48、(2019年)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不属于第一类污染物的是()。A.烷基汞B.总砷C.苯并[a]芘D.挥发酚【答案】D49、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地域范围通常考虑()因素。A.地域的现有地理属性B.自然资源特征C.人为边界D.地域的现有地理属性和管理边界【答案】D50、某项目的物质危险源为一般毒性危险物质,其环境风险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距离源点不低于()。A.3kmB.5kmC.8kmD.10km【答案】A5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建设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一级时,场地环境水文地质资料的调查精度至少应为()。A.1︰5000比例尺B.1︰10000比例尺C.1︰25000比例尺D.1︰50000比例尺【答案】B52、(2019年)根据《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交通干线道路两侧铅垂向Z振级标准值为()A.昼间70dB夜间67dB.昼间75dB夜间72dBC.昼间80dB夜间75dBD.昼间80dB夜间80dB【答案】B53、根据《开发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要结合开发区规划分析和污染控制措施,提出区域环境容量利用方案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A.远期B.近期C.中期D.长远【答案】B5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中的以下指标分为三级的是()。A.最高允许排放浓度B.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C.1997年1月1日前设立的污染源最高允许排放速率D.1997年1月1日起设立的污染源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答案】C55、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在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进行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分析时,重点是对()进行多方案比较。A.排放口在线监测技术B.煤的集中转换及其集中转换技术C.区内各企业脱硫除尘技术D.太阳能及风力发电技术【答案】B56、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生态影响因素分析内容的重点为()。A.直接性影响、区域性影响、短期性影响以及累积性影响等特有生态影响因素的分析B.间接性影响、区域性影响、长期性影响以及累积性影响等特有生态影响因素的分析C.影响程度大、范围广、历时长或涉及环境敏感区的作用因素和影响源D.区域性影响以及累积性影响等特有生态影响因素的分析【答案】C5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SOA.0.50和0.06B.0.50和0.15C.0.15和0.05D.0.15和0.10【答案】B58、关于《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适用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是()。A.适用于危险废物的产生者B.适用于危险废物的经营者C.适用于产生医疗废物的医院D.适用于铜矿浮选尾矿的管理者【答案】D59、(2013年)某铁路扩建项目通过2类和3类声环境功能区,扩建前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处噪声超标5dB(A)以上,扩建后噪声级增量在3dB(A)以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答案】B6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某河多年平均流量为13mA.1条B.2条C.3条D.4条【答案】A61、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下列关于场址选择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场址距地表水距离150m以上B.场址距居民集中区距离500m以上C.场址距军事设施距离300m以上D.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场址的位置及其与周围居民区的距离【答案】D62、燃气、燃轻柴油、煤油锅炉烟囱高度应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确定,但不得低于()m。A.6B.8C.10D.12【答案】B63、环境噪声监测点在一般户外时,距离任何反射物(地面除外)至少()m外测量,距地面高度()m以上。A.2,0.8B.3.5,1.2C.2,1.2D.3.5,0.8【答案】B64、(2014年)某公路扩建项目通过1类和3类声环境功能区,扩建前后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扩建前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处噪声超标5dB(A)以上,扩建后噪声级增加量在3dB(A)以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现状评价一级,影响评价二级【答案】B65、下列新建生产设施中,大气污染物排放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是()。A.铅熔炼炉B.陶瓷隧道窑C.火电厂锅炉D.火电厂碎煤机【答案】D66、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内容中,属于规划研究阶段工作的是()。A.推荐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B.确定评价范围和评价重点C.提出不良环境影响减缓措施D.识别主要环境影响和制约因素【答案】B67、进行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应从建设项目产生的正负两方面环境影响,以()的方式,估算建设项目所引起环境影响的经济价值,并将其纳入建设项目的费用—效益分析中,作为判断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依据之一。A.定性B.定量C.定性与定量结合D.定性与半定量结合【答案】C68、某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等级符合一级评价要求,其评价范围为()。A.机场中心线外两侧200m以内为评价范围B.机场边界向外200m为评价范围C.主要航迹离跑道两端各6~12km、侧向各1~2km的范围D.机场中心200m半径的圆内【答案】C69、某高速公路拟由双向四车道扩建为双向六车道,扩建前敏感目标处声环境现状值为57dB(A),扩建后六车道车流对敏感目标的噪声贡献值为63dB(A),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扩建后该敏感目标处的噪声预测值为()。[2018年真题]A.63dB(A)B.64dB(A)C.65dB(A)D.已知条件不足,无法确定【答案】D70、(2018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不包括()。A.建设项目特点B.相关法律法规C.项目建设周期D.环境功能区划【答案】C71、(2018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不包括()。A.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B.生态影响评价技术导则C.人群健康风险评价技术导则D.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答案】B72、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观测资料的时次根据所调查常规高空气象探测站的实际探测时次确定,一般应至少调查()(北京时间08点)的距地面1500m高度以下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A.每日1次B.每日2次C.每日3次D.每日4次【答案】A73、大气环境一级评价中的检测布点中,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个监测点。A.1~2B.2~3C.3~4D.1~3【答案】D74、某高速公路项目工程途径自然保护区,工程占地18km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答案】A7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下列关于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因子的说法,错误的有()。A.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涉及的水污染物应作为评价因子B.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排放的第一类污染物应作为评价因子C.水温可以不作为评价因子D.建设项目附近的拟建项目排放的,且为建设项目所在控制单元的水质超标因子,应作为评价因子【答案】C76、位于乡村的康复疗养区执行()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A.0B.1C.2D.3【答案】A7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新建20公里的城市快速路项目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布设的原则是()。A.至少设6个监测点B.只设4个监测点C.监测点数目根据当地城市环境空气例行监测点的分布情况而定D.在道路沿线设置至少1个路边交通自动连续监测点【答案】D78、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验收调查工作详细调查阶段的工作内容不包括()。A.公众意见调查B.污染源监测C.区域生态特点调查D.环境保护措施调查【答案】C79、根据GB16297—1996的规定,下列关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无组织排放源的监控点和相应的参照点说法正确的是()。A.监控点设在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2~50m范围内的浓度最低点,相应参照点设在排放源上风向2~50m范围内B.监控点设在无组织排放源上风向2~50m范围内的浓度最低点,相应参照点设在排放源下风向2~50m范围内C.监控点设在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2~50m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相应参照点设在排放源上风向2~50m范围内D.监控点设在无组织排放源上风向2~50m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相应参照点设在排放源下风向2~50m范围内【答案】C80、不属于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的是()。A.数学模式法B.化学模型法C.类比分析法D.专业判断法【答案】B8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按()分别划分评价等级。A.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B.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C.环境要素D.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要求【答案】C82、监测井点的层位应以潜水和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的有开发利用价值的()为主。A.地表水B.含水层C.水质指标D.水文气候【答案】B8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关于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是()。A.预测评价项目对区域现存主要生态问题的影响趋势B.依据区域生态保护的需要和受影响生态系统的主导生态功能选择评价预测指标C.通过分析影响作用的方式、范围、强度和持续时间来判别生态系统受影响的范围、强度和持续时间D.预测生态系统组成和服务功能的变化趋势,重点关注不利影响,并简要分析不可逆影响和累积生态影响【答案】D84、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安装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设备的最小容量是()。A.2.8MWB.7MWC.14MWD.28MW【答案】C85、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项目污染源E方位2.2km处为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所在地常年、夏季、冬季的主导风向分别为N、S、NW,拟在1月份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至少在项目约N、W、S、E方向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实验区设置1个监测点,并在约S方向设1个加密点B.至少在项目约N、W、S、E方向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实验区设置1个监测点,并在约N方向设一个加密点C.至少在项目约NW、SW、SE、NE方向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实验区设置1个监测点,并在约SE方向设1个加密点D.至少在项目约NW、SW、SE.NE方向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实验区设置1个监测点,并在约NW方向设1个加密点【答案】C86、生态影响型敏感程度中,不敏感区域pH的范围是()。A.4.5<pH≤5.5B.pH≤4.5C.8.5≤pH<9.0D.5.5<pH<8.5【答案】D87、某企业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距离厂界200m的敏感目标处声级昼间为60dB(A)、夜间为55dB(A)。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应为()。A.厂界外200m范围内B.距企业声源外200m范围内C.扩大至满足2类声环境功能区夜间标准距离处D.扩大至满足3类声环境功能区夜间标准距离处【答案】C88、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A.二类B.3类C.Ⅲ级D.3级【答案】A89、在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别时,对于河流与河口,按建设项目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划分水域规模。A.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B.近三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C.多年平均流量或枯水期最大流量D.丰水期最小流量或枯水期最大流量【答案】A90、(2019年)根据《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343302017),关于此标准的适用范围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根据本标准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B.可以根据本标准对只有专用固体废物鉴别标准的物质进行固体废物鉴别C.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废物的鉴别D.液态废物的鉴别,不适用于本标准【答案】C91、(2018年)下列污染物中,属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控制项目是()。A.甲硫醚B.甲醇C.硝基苯D.苯胺【答案】A92、深水湖库,水平分布差异不明显,存在垂向分层,适用于湖库数学模型中的()。A.零维模型B.纵向一维模型C.垂向一维D.平面二维【答案】C9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不同类别噪声执行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A.机场场界噪声测量执行《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B.农贸市场场界噪声测量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C.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噪声测量执行《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D.铁路项目施工场地边界噪声测量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答案】D94、(2020年真题)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后果经济损益核算不包括()。A.累积影响B.不利和有利影响C.直接影响D.间接影响【答案】A9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对大气环境三级评价项目,其监测制度是()。A.作1期监测B.可不作监测,必要时可作1期监测C.作1期不利季节D.作1期有利季节【答案】B96、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不包括()。A.建设项目特点B.相关法律法规C.项目建设周期D.环境功能区划【答案】C97、(2014年)下列选址条件中,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要求的是()。A.地址结构稳定,地震烈度不超过7度的区域B.设施底部低于地下水最高水位C.高压输电线路防护区D.溶洞区【答案】A98、某改扩建城市地面进路两侧紧邻高层居民楼,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预测该居民楼一层处受道路交通噪声影响时,可忽略的声传播衰减因素是()。A.几何发散衰减B.反射体引起的修正C.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D.声屏障引起的衰减【答案】C99、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验收调查时段划分为()。A.施工期、运行期两个时段B.施工期、试运行期两个时段C.工程前期、施工期、试运行期3个时段D.工程前期、施工期、试运行期、运行期4个时段【答案】C100、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受影响地表水体类型为河流、湖库,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时段至少()。A.丰水期B.平水期C.丰、平水期D.枯水期【答案】D101、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当一固定设备排放的噪声通过建筑物结构传播至2类声环境功能区内的某一住宅卧室内时,该卧室内等效声级夜间不能超过()。A.30dB.35dBC.40dBD.45dB【答案】B102、AERMOD模式使用每小时连续预处理气象数据模拟()的浓度分布。A.小于等于1小时平均时间B.小于1小时平均时间C.大于等于1小时平均时间D.大于1小时平均时间【答案】C103、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选择应避开的区域不包括()。A.活动中的坍塌、滑坡和隆起地带B.石灰岩溶洞发育带C.活动沙丘区D.稳定的冲积扇及冲沟地区【答案】D104、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推荐的规划分析方式和方法不包括()。A.核查表B.情景分析C.专家咨询D.事件树分析【答案】D105、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新污染源排气筒高度小于15m时,排放速率限值应按()执行。A.外推法计算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B.内插法计算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C.在外推法计算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结果的基础上再严格50%D.在内插法计算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结果的基础上再严格50%【答案】C106、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半径一般不应小于2.5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复杂地形是指()的地形。A.距污染源中心2.5km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等于或超过排气筒高度B.距污染源中心2.5km内的地形高度(含建筑物)等于或超过排气筒高度C.距污染源中心5km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等于或超过排气筒高度D.距污染源中心5km内的地形高度(含建筑物)等于或超过排气筒高度【答案】C107、对于以线源为主的城市道路等项目,评价范围可设定为线源中心两侧各()的范围。A.500mB.5000mC.2000mD.200m【答案】D108、按照环境保护部文件环发[2012]11号规定,关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分期实施的时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012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B.2013年,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C.2014年,所有地级以上城市D.2016年1月1日,全国实施新标准【答案】C109、下列关于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执行上,地方环境保护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标准B.执行上,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优先于地方环境标准C.执行上,地方环境检测方法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检测方法标准D.执行上,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优先于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答案】A110、根据《开发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开发区主要从()角度进行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两方面的环境影响识别。A.微观B.中观C.中、微观D.宏观【答案】D11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下列内容中,不属于点污染源调查的内容是()。A.排污单位用排水状况B.受纳水体的水环境功能C.排放口在断面上的位置D.排污单位的废、污水处理状况【答案】B11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中五日生化需氧量的监测分析方法是()。A.重铬酸盐法B.水杨酸分光光度法C.稀释与接种法D.碘量法【答案】C113、某新建公路选线方案经过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该项目应优先采用的生态保护措施是()。A.调整线路方案,避让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B.减少公路设计车道数量,缩小占地的面积与范围C.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行政许可并支付补偿金D.将线路所经区域调整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地的范围【答案】A114、根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某一小型娱乐场所拟建在乡村集镇内,环境影响评价时,则该娱乐场所执行的昼夜噪声排放限值分别是()。A.55dB.45dBB60dB50dBC.70dB.60dBD.70dB.55dB【答案】B115、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为保证可吸入颗粒物日平均浓度数据统计的有效性,每日至少应有()的采样时间。A.20hB.18hC.16hD.12h【答案】A116、(2013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关于户外声传播衰减的说法,正确的是()A.屏障引起的衰减与声波频率无关B.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与声波频率无关C.距声源较近处可忽略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D.无限长线声源几何发散衰减大于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答案】C117、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的分类分为()。A.I类B.Ⅱ类C.Ⅲ类D.Ⅴ类【答案】D118、基于估算模式计算某企业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时,甲污染物计算的距离为205m,乙污染物计算的距离为300m,丙污染物计算的距离为350m,则该企业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应取()。A.400mB.500mC.350mD.325m【答案】C119、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生态影响类项目环保竣工验收调查时,原则上采用建设项目()经环境保护部门确认的环境保护标准与环境保护设施工艺指标进行验收。A.环境影响评价阶段B.初步设计阶段C.可研阶段D.修订新颁布的环境保护标准【答案】A120、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确定的地下水质量类别是()。A.Ⅰ类B.Ⅱ类C.Ⅲ类D.Ⅳ类【答案】C12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和间接影响区域。A.区域可持续发展B.区域的生态敏感性C.生态完整性D.生态功能性【答案】C122、某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等级符合一级评价要求,其评价范围为()。A.机场中心线外两侧200m以内为评价范围B.机场边界向外200m为评价范围C.主要航迹离跑道两端各6~12km、侧向各1~2km的范围D.机场中心200m半径的圆内【答案】C123、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风电厂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调查的内容不包括()。A.工程占地情况B.工程影响区域内的水利设施状况C.工程影响区域内的农作物耕作制度D.工程影响区域内的水土流失现状【答案】C12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下列关于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采用列表清单法进行物种重要性比选B.采用香农—威纳指数表征生物量损失C.采用生态机理分析法预测项目对动植物种的影响D.采用类比分析法预测生态问题的发展趋势【答案】B125、(2014年)下列排放源中,适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是()。A.炼焦炉B.生活垃圾焚烧炉C.苯乙烯储罐D.火电厂灰场【答案】D126、预测环境影响时应尽量选用通用、成熟、简便并能满足准确度要求的方法。目前使用较多的预测方法有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和专业判断法等。A.收集资料B.类比调查法C.矩阵分析法D.类比分析法【答案】B127、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详细调查阶段的工作内容不包括()。A.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B.污染源和环境敏感目标调查C.生态保护措施及其效果检查D.环境保护措施和设施运行及其效果检查【答案】B12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对设有闸坝受人工控制的河流,用水时期,如用水量小时其取样断面、取样位置、取样点的布设以及水质调查的取样次数应按()处理。A.河流B.水库C.湖泊D.河口【答案】B12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保护措施的基本内容不包括()。A.生态保护措施的工艺B.施工期工程环境监理计划C.环境现状监测方案D.重大生态影响项目的长期生态监测方案【答案】C130、(2015年)根据《工业炉窑污染物排放标准》关于一类区内炉窑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类区禁止新建各种炉窑B.一类区可以新建非金属熔化炉C.一类区可以新建市政施工临时用沥青加热炉D.一类区原有工业炉窑改建时,若环境容量允许,可以增加污染负荷【答案】C13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河流汇合部可以分为()3段分别进行环境影响预测。A.支流、江心洲、汇合后主流B.河流无感潮段、河流感潮段、口外滨海段C.支流、汇合前主流、汇合后主流D.支流、汇合前主流、江心洲【答案】C132、某项目评价范围内主要评价因子环境质量现状超过标准,其评价等级判定一般()。A.根据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的PB.不低于一级C.不低于二级D.不高于二级【答案】C133、进行污染场地修复时,提出的修复目标不包括()。A.确认目标污染物B.确认场地状况C.提出修复目标值D.确认修复范围【答案】B13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下列关于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采用列表清单法进行物种重要性比选B.采用香农—威纳指数表征生物量损失C.采用生态机理分析法预测项目对动植物种群的影响D.采用类比分析法预测生态问题的发展趋势【答案】B13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关于水质预测时地面水体简化的说法,错误的有()。A.小河可简化为矩形平直河流B.河流的断面宽深比≥20时,可视为矩形河流C.大、中河流中,预测河段弯曲较小时,可简化为平直河流D.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时,位于混合过程段的江心洲可按无江心洲对待【答案】D136、某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基本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A.噪声预测应覆盖评价范围内全部敏感目标,给出各个敏感目标处的预测值B.在缺少声源源强资料时,通过类比测量取得源强数据,并给出类比测量的条件C.评价范围内代表性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现状需实测,不能利用已有监测资料D.应给出防治措施的最终降噪效果和达标分析【答案】C137、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的滩地和洪泛区。A.最高水位线以上B.最低水位线以下C.最高水位线以下D.最低水位线以上【答案】C138、满足声环境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主要航迹离跑道两端各()、侧向各()的范围为评价范围。A.2~8km,1~2kmB.6~12km,2~4kmC.2~8km,2~4kmD.6~12km,1~2km【答案】D139、《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若某排气筒的排放为间断性排放,每次排放时间小于1h,应在排放时间段内实行连续采样,或在排放时间内()个样品,并计算平均值。A.以等时间间隔采集2~4B.随即采集2C.随即采集4D.以不等时间隔采集4~5【答案】A140、(2015年)已知某声源最大几何尺寸为D,A声功率级为LAW,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若按公式LA(r)=LAW-20lg(r)-11计算距声源中心r处的A声级LA(r),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声源处于自由声场,r>DB.声源处于自由声场,r>2DC.声源处于半自由声场,r>D.声源处于半自由声场,r>2D【答案】B141、(2017年)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废物中,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的是()。A.医疗垃圾焚烧残渣B.生活垃圾焚烧飞灰C.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D.粪便经过处理后的固态残余物【答案】C142、(2019年)对于一长方形的有限大面声源(长度为b,高度为a,并a<b),预测点在该声源中心轴线上距声源中心距离为r,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面声源衰减的说法错误的是()A.如r<a/π时,该声源可近似为面声源,几乎不衰减,衰减量Adiv≈0B.当a/π<r<b/π时,该声源可近似为线声源,类似线声源衰特性,衰减量Adiv≈10lg(r/r0)C.当r>b/π时,该声源可近似为点声源,类似点声源衰特性,衰减量Adiv≈20lg(r/r0)D.当r>b/π时,该声源可近似为点声源,类似点声源衰特性,衰减量Adiv≈15lg(r/r0)【答案】D14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可以模拟复杂化学反应的模型包括()A.CALPUFFB.区域光化学网格模型C.AUSTAL2000D.ADMS【答案】B144、规划分析需要对多个规划方案具体内容的解析和初步评估,下列不属于规划分析常用方法的是()。A.专家咨询法B.类比分析法C.矩阵法D.网络法【答案】D14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关于河流水质取样断面布设的说法,错误的是()。A.应在调查河段两端布设取样断面B.应在调查河段内重点保护水域布设取样断面C.应在调查河段内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布设取样断面D.应在拟建排污口上、下游500m处分别布设取样断面【答案】D146、在制订风险防范措施时,厂址及周围居民区、环境保护目标设置(),厂区周围工矿企业、车站、码头、交通干道等应设置()。A.绿化隔离带安全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B.卫生防护距离安全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C.绿化隔离带卫生防护距离和安全防护距离D.安全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答案】B147、(2016年)在下列场所中,其噪声排放不适用《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是()A.学校B.医院C.商场D.养老院【答案】C148、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统筹考虑各种资源与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重点分析规划实施对()产生的整体影响和综合效应。A.生物群落B.生态系统C.生态环境D.生态景观【答案】B149、某露天矿山开采项目位于非生态敏感区,占地面积25km2,矿山开采将导致矿区土地利用类型发生明显改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该矿山开采项目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可只做生态影响分析【答案】A150、(2019年真题)跟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评价等级计算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Pi=Ci/C0i*100%中关于C0i的取值不正确的说法是()。A.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中1h平均质量浓度的二级浓度限值B.项目位于一类环境空气功能区,应选择《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中相应1h平均质量浓度的一级浓度限值C.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中未包含的污染物,可参照大气导则附录D中的浓度限值D.对仅有日平均质量浓度限值可按2倍折算为1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答案】D151、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关于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场址选择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A.所选场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B.应避开断层、断层破碎带、溶洞区,以及天然滑坡或泥石流影响区C.禁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D.Ⅱ类场应优先选用废弃的采矿坑、塌陷区【答案】D152、工业企业厂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评价量不包括()。A.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B.昼间等效声级C.夜间等效声级D.室内噪声倍频带声压级【答案】A153、(2014年)根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下列关于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的说法,正确的是()。A.限值不区分房间类型B.限值不区分房间所处声环境功能区C.限值包括等效声级和倍频带声压级D.非稳态噪声最大声级允许超过限值10dB(A)【答案】C154、某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拟两侧各拓宽一个车道,扩建前双向四车道在有正常车流和无车流通过情况下敏感目标处噪声分别为65dB(A)和58dB(A),扩建后六车道达到设计车流量时对敏感目标的噪声贡献值为68dB(A)。则扩建后敏感目标处的噪声预测值()。A.等于68dB(A)B.在68dB(A)和69dB(A)之间C.在69dB(A)和70dB(A)之间D.在70dB(A)和72dB(A)之间【答案】B15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下列关于土壤环境说法正确的是()。A.土壤环境是指受自然因素作用的,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生物有机体等组成的陆地表面疏松综合体B.土壤环境是指受人为因素作用的,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生物有机体等组成的陆地表面疏松综合体C.土壤环境是指受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的,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生物有机体等组成的陆地表面疏松综合体D.土壤环境是指受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的,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生物有机体等组成的污染物能够影响的松散层【答案】C15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某扩建的大型建设项目,其所在的功能区是文教区,此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应按()进行工作。A.一级评价B.二级评价C.三级评价D.二级或三级评价【答案】B15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下列地下水水质指标中,需要现场测定的是()。A.pH值B.色(度)C.浑浊度D.总硬度【答案】A15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需按昼间、夜间两个时段进行噪声影响预测的项目不包括()。A.铁路项目B.机场项目C.内河航运项目D.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答案】B159、下列关于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说法正确的有()。A.根据建设项目污染源及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结合各专项评价的工作等级和调查范围,筛选出应调查的有关参数B.充分搜集和利用现有的有效资料,当现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进行现场调查和测试,并分析现状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C.对一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调查,应充分调查D.对与建设项目有密切关系的环境状况应全面、详细调查,给出定性的分析或评价【答案】A160、大气环境二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的条件是()。A.Pmax≥10%B.1%≤Pmax≤10%C.1%≤Pmax<10%D.1%【答案】C161、某建设项目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项目建设前后厂界噪声级增量在5dB(A)以上,敏感目标处噪声级增量为3dB(A),且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不定级,进行相关分析【答案】B162、某河流与河口附近河段的平水期平均流量为150mA.特大河B.大河C.中河D.小河【答案】B16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不同的气象条件和地形条件下应该选择不同的扩散模式,下列关于大气环境影响常用预测模式说法不正确的是()。A.点源在距地面10m高、平均风速为2m/s情况下的一次排放浓度预测可以用有风点源扩散模式B.点源在距地面10m高、平均风速为1m/s情况下的一次排放浓度预测可以用有风点源扩散模式C.点源在距地面10m高、平均风速为0.5m/s情况下的一次排放浓度预测可以用小风点源扩散模式D.点源在距地面10m高、平均风速为0.2m/s情况下的一次排放浓度预测可以用小风点源扩散模式【答案】B164、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情景中,属于建设项目生产运行阶段重点预测的情景是()。[2018年真题]A.非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B.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C.正常工况和非正常工况D.正常工况,非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答案】C165、某水体具有水产养殖、娱乐用水和一般景观用水的功能,该水体应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A.Ⅱ类B.Ⅳ类C.Ⅲ类D.Ⅴ类【答案】C166、夜间频发噪声的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dB(A)。A.8B.10C.12D.15【答案】B167、(2019年)某新建化工厂平面布局分为一区、二区两个厂区、一区危化品库甲醇储罐设计最大储存量为25t、甲硫醇储罐设计最大储存量为10t,二区危化品库甲醇储罐设计最大储存量为35t、甲硫醇储罐涉及最大储量为20t。甲醇临界量为10t,甲硫醇临界量为5t。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该化工厂危险物质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为()。A.12B.4.5C.7.5D.6】【答案】C16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规定的生态影响评价原则不包括()。A.重点与全面相结合B.宏观与微观相结合C.预防与恢复相结合D.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答案】B169、一级评价项目的大气质量现状监测,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的有效数据。A.4天B.5天C.6天D.7天【答案】D170、(2011年)拫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不属于声环境现状调査主要内容的是()A.声环境敏感目标B.拟建项目声源C.声环境功能区D.主要现状声源【答案】B171、(2017年)某焦化项目位于地下热水资源较丰富的滨海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判定该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判据不充分,无法判定【答案】A172、(2017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下列内容中,不属于生态背景调查内容的是()。A.影响区域内涉及的物种多样性、群落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状况B.影响区域内相关的非生物因子特征(如气候、土壤、地貌等)C.影响区域内受保护的地方特有种,保护级别、保护状况等D.影响区域内涉及的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功能和过程【答案】A173、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风电厂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调查的内容不包括()。A.工程占地情况B.工程影响区域内的水利设施状况C.工程影响区域内的农作物耕作制度D.工程影响区域内的水土流失现状【答案】C17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内容中,属于声环境现状调查内容的是()。A.评价范围内地形地貌特征B.评价范围内经济发展程度C.评价范围内人口流动情况D.评价范围内产业结构特征【答案】A17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规定执行现有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的是()之前设立的现有污染源,且应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日期作为其设立日期。A.1996年1月1日;制定B.1996年1月1日;批准C.1997年1月1日;制定D.1997年1月1日;批准【答案】D17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新污染源的排气筒一般不低于()。A.10mB.15mC.20mD.25m【答案】B177、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内容中,可不纳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是()。A.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案及主要内容和要求B.公众意见、会商意见的回复和采纳情况C.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和管控要求D.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跟踪评价计划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答案】A178、大气二级评价项目的长期气象条件为:()。A.近三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逐月、逐日气象条件B.近五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逐日、逐次气象条件C.近五年内的至少连续三年的逐月、逐日气象条件D.近三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逐日、逐次气象条件【答案】D179、(2020年真题)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累积影响是指当一种活动的影响与()的影响叠加时,造成环境影响的后果。A.过去活动B.过去、现在活动C.现在、将来可预见活动D.过去、现在及将来可预见活动【答案】D180、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下列措施中,不属于针对生态敏感目标(水生、陆生)的生态保护措施是()。A.设置野生动物通道B.低温水缓解工程措施C.固体废物防渗措施D.生态用水泄水建筑物及运行方案【答案】C多选题(共160题)1、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属于确定泄漏频率的方法。A.类比法B.矩阵法C.事故树分析法D.事件树分析法【答案】ACD2、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场界噪声的测量,说法错误的有()。A.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为5m/s以下时进行B.测点应设在对噪声敏感建筑物影响较大、距离适中的位置C.施工期间,测量连续10min的等效声级,夜间同时测量最大声级D.背景噪声测量,稳态噪声测量1min的等效声级,非稳态噪声测量20min的等效声级【答案】BC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关于预测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采用AERMOD、CALPUFF等模型模拟PM2.5时,需将模型模拟的PM2.5一次污染物的质量浓度,同步叠加按SO2、NO2等前体物转化比率估算的二次PM2.5质量浓度,得到PM2.5的贡献浓度B.采用网格模型预测PM2.5时,模拟输出的贡献浓度应包括一次PM2.5和二次PM2.5质量浓度的叠加结果C.对规划所包含的建设项目,当工程建设内容及污染物排放总量均未发生重大变更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可引用规划环评的模拟结果D.对已采纳规划环评要求的规划所包含的建设项目,当工程建设内容及污染物排放总量均未发生重大变更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必须引用规划环评的模拟结果【答案】ACD4、水质数学模式的选用主要考虑()、污染物的性质及水质分布状态、评价等级要求等方面。A.水体类型B.排污状况C.环境水文条件D.水力学特征【答案】ABCD5、下列关于环境标准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有()。A.各种不同环境标准依其性质功能及其客观的内在联系B.相互依存C.相互补充D.相互匹配【答案】ABC6、《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类功能区新建锅炉禁止新建以()为燃料的锅炉。A.汽油B.重油C.柴油D.渣油【答案】BD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属于生态影响型土壤污染防治措施的是()A.占地范围内绿化措施B.调节土壤pH值C.排水排盐D.降低地下水位【答案】BCD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针对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期包括()A.水质状况相对较差的不利时期B.水体自净能力相对较不利的时期C.评价范围内水生生物影响较不利的时期D.水环境现状补充监测时期【答案】AD9、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预测和评价的因子应包括反应建设项目特点的()和生态因子。A.常规污染因子B.特殊污染因子C.主要污染因子D.特征污染因子【答案】AD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确定,说法错误的有()。A.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应优先选择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B.根据评价范围各环境要素的影响程度,确定各评价因子所采用的环境质量标准及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C.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没有限定的污染物,可采用当地环保部门拟定的标准D.生产或服务过程的清洁生产分析采用国家发布的清洁生产规范性文件【答案】BC1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针对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期包括()A.水质状况相对较差的不利时期B.水体自净能力相对较不利的时期C.评价范围内水生生物影响较不利的时期D.水环境现状补充监测时期【答案】AD1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水污染影响型三级B评价内容和要求包括()A.涉及面源污染,应满足国家和地方有关面源污染控制治理要求;B.水环境控制单元或断面水质达标;C.满足区(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D.依托污水处理设施的环境可行性评价;【答案】AD1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环境保护目标应详细调查其地理位置、四至范围及()A.保护级别B.服务功能C.保护对象D.保护要求【答案】BCD14、噪声源噪声级数据包括()。A.声压级B.最大A声级C.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D.功率级【答案】ABC15、下列哪些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属4a类声环境功能区?()A.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B.内河航道两侧区域C.城市快速路D.二级公路【答案】ABCD16、北方某内陆城市建设一地下水集中开采供水水源地。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该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主要影响可能有()。A.岩溶塌陷B.海水入侵C.土壤沼泽化D.地面沉降【答案】ABD17、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污染源类别分为()。A.新增加污染源B.削减污染源C.被取代污染源D.其他在建、拟建项目相关污染源【答案】ABCD18、垃圾焚烧厂的选址要求包括()。A.符合当地的城乡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卫生专项规划B.根据据周围居民的意见结论确定生活垃圾焚烧厂厂址的位置及其与周围人群的距离C.根据其所在地区的环境功能区类别,综合评价其对周围环境、居住人群的身体健康、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影响,确定生活垃圾焚烧厂与常住居民居住场所、农用地、地表水体以及其他敏感对象之间合理的位置关系D.符合当地的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自然生态保护等要求E.重点考虑生活垃圾焚烧厂内各设施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泄漏、大气污染物(含恶臭物质)的产生与扩散以及可能的事故风险等因素【答案】ACD19、结合国家对不同区域的相关要求,从()等方面提出和论证实施生态保护措施的基本框架;按工程实施不同时段,分别列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工程内容,并分析合理性。A.保护B.恢复C.补偿D.建设【答案】ABCD20、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中,环境可行性结论应从与法规政策及相关规划一致性、清洁生产和污染物排放水平、环境保护措施可靠性和合理性、达标排放()等方面分析得出。A.强制性B.达标排放稳定性C.公众参与D.接受性【答案】BCD2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适用于()。A.农村村庄附近天然气管道施工噪声排放的管理B.远海区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施工噪声排放的管理C.城市居住区市政工程施工噪声排放的管理D.城市建成区污水管道抢修施工噪声排放的管理【答案】AC2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关于数学预测模型的选用,说法正确的是()A.非稳态模型只适用于恒定水域中的瞬时排污;B.解析解模型适用于河流顺直或湖库水域形态规则,且水流均匀的各类排放;C.近岸海域宜采用平面二维非恒定模型;D.立面二维模型适用于垂向分层特征明显的河流或横向分布差异不明显,存在垂向分层的深水湖库。【答案】CD23、大气环境状况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A.自然环境状况B.社会环境状况C.项目和区域大气污染源D.评价区内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答案】CD24、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体系构成,属于专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有()。A.《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B.《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C.《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D.《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答案】BC25、验收调查应重点调查的内容是()。A.环境敏感目标基本情况B.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情况C.环境质量和主要污染因子达标情况D.环境保护应急措施落实情况【答案】ABCD26、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划概述包括的内容有()。A.规划编制的背景和定位B.空间范围和空间布局C.近期和中、远期目标、发展规模、结构、建设时序、配套设施安排等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D.规划的环保设施建设以及生态保护内容【答案】ABCD27、根据我国环境标准管理的有关规定,省级人民政府可组织制订()。A.环境基础标准B.环境质量标准C.环境保护行业标准D.污染物排放标准【答案】BD28、下列属于大气一级评价项目面源调查的统计内容的是()。A.面源初始排放高度B.面源起始点坐标及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C.主要污染物及毒性较大物质排放量D.排气筒出口处烟气温度【答案】AB29、在对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重点考虑的因素有()。A.危险废物填埋场渗滤液可能产生的风险B.填埋场结构C.防渗层长期安全性及其由此造成的渗漏风险D.填埋场的位置【答案】ABC3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下列情况属于土壤环境影响不可接受的结论的是()A.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各不同阶段,出现或加重土壤盐化、酸化、碱化等问题,但采取防控措施后,可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B.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土壤盐化、酸化、碱化等对预测评价范围内土壤原有生态功能造成重大不可逆影响的;C.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各不同阶段,土壤环境敏感目标处或占地范围内有个别点位、层位或评价因子出现超标,但采取必要措施后,可满足GB15618、GB36600或其他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管理规定的;D.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各不同阶段,土壤环境敏感目标处或占地范围内多个点位、层位或评价因子出现超标,采取必要措施后,仍无法满足GB15618、GB36600或其他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管理规定的;【答案】BD3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在大气环境监测浓度中,下列属于短期浓度的有()。A.1h平均质量浓度B.8h平均质量浓度C.24h平均质量浓度D.周平均质量浓度【答案】ABC32、下列建设项目中,其竣工环保验收适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一生态影响类》的有()。A.风力发电B.海洋开发C.流域开发D.高压输变电工程【答案】ABCD33、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排放标准。A.跨行业综合性B.行业性C.国家性D.地方性【答案】AB34、(2015年)某工厂甲醛排气筒高度为10m,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该工厂甲醛排放应执行的限放限值有()。A.无组织排放速率限值B.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C.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D.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答案】BCD3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属于环境合理性分析的内容。A.分析建设项目选址是否符合相关规划的环境保护要求B.分析建设项目选线是否符合相关规划的环境保护要求C.分析建设项目设计参数是否符合相关规划的环境保护要求D.分析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是否符合相关规划的环境保护要求【答案】ABCD36、下列选项中属大气一级评价项目点源调查的统计内容的是()。A.排气筒几何高度及出口外径B.烟气出口速度C.毒性较大物质正常排放量D.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答案】BD37、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的方法可采用生态学分析法,下列属于生态学分析法的有()。A.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法B.生态多样性评价法C.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方法D.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方法【答案】ACD38、焦化生产企业应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有()。A.《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B.《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C.《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答案】ABCD39、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应给出(),并根据环境质量标准或评价指标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A.预测时段B.预测内容C.预测范围D.预测方法及预测结果【答案】ABCD40、土壤环境影响的预测与评价中,可分别选取()作为预测因子来预测和评价可能造成土壤盐化、酸化、碱化影响的建设项目。A.湿度B.盐分含量C.pH值D.土壤容重【答案】BC41、(2019年)评价等级为二级的建设项目位于黄土地区,缺乏近3年内地下水位动态监测资料和水质监测数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木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下列关于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频率的说法正确的有()。A.水位监测频率为枯、平、丰水期B.水位监测频率为一期C.水位监测频率为二期D.水质监测频率为一期【答案】BD42、在制订风险防范措施时,厂区总平面布置要符合防范事故要求,有()。A.应急救援设施B.应急救援通道C.应急疏散D.应急避难所【答案】ABCD4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关于生态影响评价工作分级和调整,说法正确的有()。A.评价项目的工程占地范围包含永久占地和水域,但不包括临时占地B.改扩建工程的工程占地范围以全部占地(含水域)面积或长度计算C.拦河闸坝建设可能明显改变水文情势等情况下,评价工作等级应上调一级D.在矿山开采可能导致矿区土地利用类型明显改变,评价工作等级应上调一级【答案】CD44、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环境监测计划应包括()A.污染源监测计划B.环境质量监测计划C.现状质量现状监测计划D.验收监测计划【答案】AB4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厂界、场界、边界噪声评价量为()。A.工业企业厂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评价量为昼间等效声级(Ld)、夜间等效声级(Ln)B.铁路边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噪声评价量为昼间等效声级(Ld)、夜间等效声级(Ln)C.室内噪声倍频带声压级,频发、偶发噪声的评价量为最大A声级(Lmax)D.社会生活噪声源边界噪声评价量为昼间等效声级(Ld)、夜间等效声级(Ln)【答案】ABCD46、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下列事故中,属于环境风险事故的有()。A.燃煤火电厂废气处理设施故障B.化工厂液氨储罐爆炸C.电子厂氮气供应系统泄漏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