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缙云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上)12月月度考试高一生物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0.0分)如图为电镜下观察的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此细胞既可能是真核细胞也可能是原核细胞B.该细胞含有结构②,一定为动物细胞C.结构③是蛋白质合成的“车间”D.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结构④下列关于植物根尖细胞细胞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染色体B.核仁是核糖体RNA合成、加工的重要场所C.线粒体和叶绿体为细胞核代谢提供能量D.核基质为细胞核提供支架下列相关实验中涉及“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0.3g/mL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B.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将T2噬菌体中DNA与蛋白质分离C.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现象D.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分离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无水乙醇中溶解度不同男性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质)出现的凝缩松展的周期性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染色体(质)呈现b状态时,核膜核仁消失B.e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2:1C.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指从b时期到a时期D.细胞中的核DNA含量加倍发生在b~c时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e~a时期下列关于实验材料的更换,合理的是()选项实验更换前材料更换后材料A观察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人口腔上皮细胞人成熟红细胞B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洋葱成熟叶肉细胞C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D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苹果汁甘蔗汁A.AB.BC.CD.D下列是关于科学史中生物实验研究课题和实验方法或技术手段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细胞中细胞器的分离——差速离心法B.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C.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纸层析法D.细胞膜结构的电镜照片由暗--亮--暗三层结构构成——物理模型法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C.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底物D.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水解成氨基酸图1、图2表示两个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哺乳动物(均为二倍体)体内的细胞分裂图象,细胞分裂过程中没有突变的发生.下列关于图1、图2中两细胞的分析正确的是()A.两细胞代表的动物之间存在生殖隔离B.两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均发生了基因重组C.两细胞中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D.两细胞所代表动物的性别无法确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缍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染色体的行为也有差异B.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图象,清晰可见染色体、赤道板、细胞壁C.蓝藻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有序排列于细胞赤道板上,末期细胞中央由高尔基体囊泡形成细胞板,之后形成新细胞壁D.人的受精卵卵裂时,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着丝点在纺缍丝的牵引下,排列于赤道板上,西瓜芽尖有丝分裂末期出现细胞板人体活细胞能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长期低氧环境可能导致红细胞数量下降B.长期缺铁可能导致血液中乳酸含量上升C.不同信号可能引发同种细胞产生相同的效应D.相同信号可能引发不同细胞产生不同的效应下表是关于生物组织中有机物检测试剂和检测结果,表述正确的一项是()选项待检测的物质使用试剂呈现颜色A稀释的蛋清碘液蓝色B马铃薯中的淀粉本尼迪特试剂橙黄色C花生子叶中的油脂双缩脲试剂紫色D苹果中的果糖本尼迪特试剂红黄色A.AB.BC.CD.D科研工作者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对番茄品种甲和乙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土壤含水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和对番茄叶片气孔导度影响的趋势基本一致B.土壤含水量为50%时,限制番茄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为气孔导度C.土壤含水量的下降,可能影响番茄叶片光合产物的输出,从而限制了其碳反应的速率D.土壤含水量的下降,可能引起了番茄叶绿体片层结构的不可逆改变,从而限制了其光反应的速率在哈尔滨寒冷的冬天到来之前。菜农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种植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但需要调节好温室的光照、湿度、气体和温度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①由于温室内外温差大,在温室薄膜或玻璃上结成一层水膜,要及时擦干以防止透光率降低

②适时疏松土壤,以促进离子的吸收

③增加空气湿度,以提高植物的蒸腾作用

④向温室内定期施放二氧化碳,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⑤向温室内定期施放氧气,以降低呼吸作用强度

⑥冬季温室内温度尽量维持恒定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⑤⑥C.①②④D.③④⑥用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种植物细胞,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其伸缩性大于细胞壁B.AB段时间内原生质体失水,细胞液的浓度逐渐增大C.蔗糖溶液中的植物细胞,滴加清水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植物细胞在120s时开始吸收乙二醇,自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如图为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分布情况,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Ⅰ在非生物界中都能找到,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B.Ⅱ含量虽少,却是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C.Ⅱ和Ⅲ为生物体的必需元素,一旦缺乏就可能会导致相应的病症D.P、S、K、Ca、Fe属于大量元素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0分)促胰液素作为第一种被发现的动物激素,是由小肠上部的S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其生理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大量的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等消化酶,可帮助消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人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半胱氨酸的分子式为C3H7NO2S,则其R基由______元素构成,促胰液素是由27个氨基酸脱水缩合组成的,含11种不同氨基酸,若氨基酸平均分子量为128,则促胰液素的分子量是______。

(2)在促胰液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高尔基体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

(3)促胰液素是一类分泌蛋白,在分泌过程中需要囊泡运输。真核细胞中的囊泡膜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生物膜系统,囊泡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精确识别、定向运输以及目的地卸载,是囊泡运输的关键环节。请结合所学的知识,推测在促胰液素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囊泡运输具有精确、定向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草莓是盐敏感植物,盐胁迫会影响草莓产量。科研人员在无土栽培条件下,利用盆栽法分别研究钙盐和钠盐对草莓生理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

不同盐胁迫对草莓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处理叶绿素a

(100mmol/L)叶绿素b

(100mmol/L)对照组1.2760.678NaCl1.1100.551CaCl21.0780.536注:气孔导度是指气孔的开放程度

(1)草莓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分布在______上。利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其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______不同,因而扩散的速率不同。

(2)表中结果显示,两种盐胁迫会使______含量下降,导致光反应为碳(暗)反应提供的______减少。

(3)根据图中显示气孔导度的变化趋势分析,随着盐溶液浓度的增加,导致______速率降低,将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阶段。其中______溶液的影响更大。

(4)综合以上研究发现,盐胁迫影响了______,使光合作速率下降,进而影响草莓的产量。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______分子:B代表______;D代表______。

(2)细胞膜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______膜。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细胞膜结构具有______。

(4)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_____,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______。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果蝇的长翅、残翅为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E、e表示),圆眼和棒眼为另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F、f表示),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长翅圆眼雌果蝇和残翅棒眼雄果蝇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果蝇性染色体的形态。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来说,当一对等位基因(如A/a)位于图乙的Ⅰ区段时,基因型有______种。

(2)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

(3)图甲的杂交实验结果不能确定控制眼型的基因位于图乙的Ⅰ区段还是Ⅱ区段。请从自然种群中选择适当个体(已知这些个体中纯合子和杂合子均有),设计一次杂交实验加以探究。

杂交方案一:

①写出杂交组合(表现型):______。

②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杂交子代中______,则控制圆眼和棒眼的基因在I区段上;

若杂交子代中______,则控制圆眼和棒眼的基因在II区段上。

杂交方案二:

①写出杂交组合(表现型):______。

②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杂交子代中______,则控制圆眼和棒眼的基因在Ⅰ区段上;

若杂交子代中______,则控制圆眼和棒眼的基因在Ⅱ区段上。答案和解析1.【答案】C

【解析】解:A、图示细胞含有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不可能是原核细胞,A错误;B、②为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图示细胞含有中心体,可能是动物细胞,也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B错误;C、③为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车间”,C正确;D、④为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D正确。故选:C。

分析题图:图中①为线粒体,②为中心体,③为核糖体,④为高尔基体,⑤为内质网,⑥视野的边界。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答案】C

【解析】解:A、染色体属于显微结构,因此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染色体,A正确;B、核仁与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正确;C、线粒体能为细胞核代谢提供能量,但叶绿体不能为细胞核代谢提供能量,C错误;D、核基质为细胞核提供支架,D正确。故选:C。

细胞核的结构1、核膜(1)结构:核膜是双层膜,外膜上附有许多核糖体,常与内质网相连;其上有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2)化学成分:主要是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3)功能:起屏障作用,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隔开;控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2、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有规律地消失和重建.3、染色质: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核的结构组成,掌握各组成结构的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3.【答案】A

【解析】解:A、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0.3g/mL蔗糖溶液的作用是使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A正确;B、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离心的目的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蛋白质外壳,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B错误;C、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错误;D、分离色素原理是:绿叶中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从而分离色素,D错误。故选:A。

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①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②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2.把成熟的植物细胞放置在某些对细胞无毒害的物质溶液中,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子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使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子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的整个原生质层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本题考查了生物学中的相关实验,观察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4.【答案】D

【解析】解:A、染色体(质)呈现b状态时,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此时还有核膜和核仁,A错误;B、e时期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时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所以其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2,B错误;C、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指一次分裂结束至下一次分裂结束,所以从b时期到b时期,C错误;D、细胞中的核DNA含量加倍发生在b~c时期(细胞分裂间期,DNA完成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e~a时期(染色体着丝点分开,姐妹染色体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D正确。故选:D。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男性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质)出现的凝缩松展的周期性变化,其中b→c表示分裂间期;d表示分裂前期;e表示分裂中期;a表示分裂后期;a→b表示分裂末期。

本题结合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质)出现的凝缩松展的周期性变化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5.【答案】B

【解析】解:A、人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等细胞器,A错误;B、具有大夜泡的成熟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B正确;C、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高度分化的细胞已经失去了分裂能力,不能进行有丝分裂,C错误;D、甘蔗汁含有蔗糖,蔗糖不是还原糖,不能作为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的材料,D错误。故选:B。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本题考查课本基础实验的原理和选材,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

6.【答案】D

【解析】解:A、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差速离心法,A正确;B、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组,采用的是对比实验法,B正确;C、分离叶绿体中色素时采用的是纸层析法,依据的原理是各种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C正确;D、细胞膜结构的电镜照片属于实物图,不是物理模型,D错误。故选:D。

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图2、模型构建法: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其它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3、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1)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本题考查教材中的教材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7.【答案】C

【解析】解:A、酶的作用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对相应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A错误;B、低温能降低酶的活性,但是其空间结构不会发生改变,因此低温条件下酶活性降低,适当升高温度,酶的活性可以恢复,B错误;C、酶可以对相应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当酶被水解时,是反应的底物,C正确;D、酶作为有机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一样,反应前后其本身的性质不变,D错误。故选:C。

酶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进而对相应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因此酶具有高效性;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低温会使酶的活性降低,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酶发生不可逆转地失去活性;酶作为一种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相同,在反应前后其本身性质不发生改变.

本题的知识点是酶的作用机理,高温和低温对酶活性影响的机理不同点,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共性,对于酶的概念、作用和作用特点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A

【解析】解:A、由分析可知,图1对应动物的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图2对应动物的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即两种动物不是同种,因此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A正确;B、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图2表示有丝分裂,B错误;C、图2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此时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C错误;D、图1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表示初级精母细胞,即该动物为雄性动物;图2中中间两条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但是形态、大小不同,表示一对XY染色体,因此该动物也是雄性,D错误。故选:A。

分析图解:图1中细胞正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图2中细胞着丝点分裂,由于细胞中左右两条染色体上存在等位基因,则这两条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因此该图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此时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则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并由细胞中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以及染色体的组成判断动物的性别.

9.【答案】D

【解析】解:A、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缍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是由中心体发出星状射线形成的,而植物细胞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的),末期分裂方式不同(动物细胞中央向内凹陷,最终缢裂,而植物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并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最终将细胞一分为二),但染色体的行为没有差异,A错误;B、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因此不能观察到,B错误;C、蓝藻属于原核细胞,不含染色体,也不能进行有丝分裂,C错误;D、卵裂是有丝分裂,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着丝点在纺缍丝的牵引下,排列于赤道板上,西瓜植株芽尖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最终将细胞一分为二,D正确。故选:D。

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高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前期由细胞两极发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已复制的两中心体分别移向两极,周围发出星射,形成纺锤体末期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0.【答案】A

【解析】解:A、长期低氧环境可能导致红细胞数量增加,增加运输氧气的能力,A错误;

B、Fe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严重缺Fe,血红蛋白合成速率降低,运输氧气的能力低,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会导致哺乳动物血液中乳酸含量上升,并会导致乳酸中毒,B正确;

C、不同信号可能引发同种细胞产生相同的效应,如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都能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C正确;

D、相同信号可能引发不同细胞产生不同的效应,如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D正确。

故选:A。

1.无机盐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2、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1)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

(2)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实质,了解不同激素的相互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1.【答案】D

【解析】解:A、稀释的蛋清不含淀粉,因此不能与碘液发生蓝色反应,A错误;B、淀粉不是还原糖,不能与本尼迪特试剂发生颜色反应,B错误;C、双缩脲试剂可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但不能与油脂发生颜色反应,C错误;D、果糖属于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可与本尼迪特试剂反应生成红黄色沉淀,D正确。故选:D。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

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2.【答案】B

【解析】解:A、根据图中的两条曲线的趋势可以看出,土壤含水量对甲、乙两种番茄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和气孔导度的影响基本一致,A正确;B、番茄在土壤含水量为50%的条件下,气孔导较低,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说明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不是气孔导度,B错误;C、土壤含水量下降可能会影响到叶绿体中光合产物的输出,从而抑制了暗反应的进行,导致光合速率下降,C正确;D、土壤含水量降低,气孔导度降低,胞间CO2浓度逐渐升高,可能是因为水分亏缺导致类囊体结构破坏,可以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进行,D正确。故选:B。

据图分析:左图中,在土壤含水量在大于70%时,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不会引起植物光合速率的变化,即此时含水量不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但是当含水量低于70%并逐渐下降时,甲乙植物的光合速率均逐渐下降。右图中,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胞间CO2浓度成逐渐上升的趋势,二氧化碳时光合作用的原料,积累说明光合作用利用减少;而图中气孔导度首先具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然后呈下降的趋势,气孔导度降低,二氧化碳不能进入叶片,光合作用原料减少,从而抑制光合作用速率。

本题考查了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析图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要求考生要能够结合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对曲线进行分析。

13.【答案】C

【解析】解:①由于温室内、外温差大,在温室薄膜(或玻璃)上结成一层水膜,要及时擦干,以防透光率降低,影响光合作用,①正确;②离子的吸收主要是主动运输,适时疏松土壤,增加土壤中氧浓度,利于离子的吸收,②正确;③增加空气湿度,会使薄膜上产生一层水膜,从而会降低透光率,影响光合作用,③错误;④向温室内定期施放二氧化碳气体,能补充光合作用的原料,从而增加光合作用强度,④正确;⑤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来自其光反应过程,而不是呼吸作用,且增加温室中氧气的含量,能促进呼吸作用,加快有机物的消耗,⑤错误;⑥温室内尽量保持昼夜温度差,减少夜间有机物的消耗,以利于有机物的积累,⑥错误。故选:C。

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由其原理可知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光照、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我们知道适当提高温度可以促进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此适当增加白天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而夜晚适当降温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具体表现在:1、由于夜间不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温室内夜间宜适当降低温度,以便有机物的积累;2、冬季光照强度较弱,光照时间较短,要提高光合作用速率,可以适当增加光照;3、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适当的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可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原理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14.【答案】D

【解析】解:A、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其伸缩性大于细胞壁,这样植物细胞才可以发生质壁分离,A正确;B、AB段的变化是由于原生质体失水,细胞液的浓度逐渐增大,B正确;C、通过图示可知,植物细胞处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原生质体的体积变小,说明发生了质壁分离,故滴加清水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正确;D、120s前,部分乙二醇通过自由扩散进细胞,而不是120s的时候才开始吸收乙二醇,D错误。故选:D。

由图可知,某种植物细胞处于乙二醇溶液中,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发生质壁分离,原生质体体积变小,细胞液浓度增大;随后乙二醇溶液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细胞液浓度增加,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要求考生识记物质进行细胞的方式及各自的特点;掌握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的条件,明确一定浓度的乙二醇溶液会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再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各曲线代表的含义。

15.【答案】D

【解析】解:A、组成生物体的元素都能在非生物界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体所特有的,因此体现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A正确;B、微量元素只是含量相对较少,但对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是不可缺少的,B正确;C、不管是大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都是生物体所必需的元素,一旦缺乏则可能会出现相应的病症,C正确;D、P、S、K、Ca属于大量元素,而Fe属于微量元素,D错误。故选:D。

1、大量元素是指植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量或含量较大的必需营养元素。一般指C、H、O、N、P、S、K、Ca和Mg共9种元素。在正常生长条件下,这些元素的含量占植物干物质质量的1%以上。碳、氢、氧主要来自于空气和水,是植物有机体的主要成分,占植物干物质总质量的90%以上,是植物中含量最多的几种元素。三者可形成多种多样的碳水化合物,在植物中所起的作用往往不能分割,如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等,这些物质是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糖是植物呼吸作用和体内一系列代谢作用的基础物质,同时也是代谢作用所需能量的原料。碳水化合物不仅仅构成植物永久的骨架,而且也是植物临时储存的食物,并积极参与体内的各种代谢活动。氢和氧在植物体内的生物氧化还原过程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2、微量元素指人体内含量介于体重0.01%~0.005%的元素,其中必需微量元素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元素,如铁、铜、锌、钴、铬、锰、硒等,以上元素在体内不能产生与合成,需由食物来提供。如果膳食调配不当、偏食或患某些疾病时,就容易造成缺乏。从实用营养学的观点出发,比较容易缺乏的元素是钙和铁,在特殊地理环境或其他特殊条件下也可能造成碘、锌、硒的缺乏。

本题为识图题,考查学生从题图中获取Ⅰ、Ⅱ、Ⅲ元素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相关知识点,解决生物问题,难度适中。

16.【答案】C、H、S

2988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属于磷脂双分子层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上存在与囊泡膜结合的信号分子(或受体),或在细胞核的控制(或指令)下,精确、定向的运输

【解析】解:(1)半胱氨酸的分子式是C3H7NO2S,氨基酸的分子结构通式的分子式是。所以它的R基是由C、H、S元素构成。胰液素是由27个氨基酸脱水缩合组成的,含11种不同氨基酸,若氨基酸平均分子量为128,则促胰液素的分子量是128×27-(27-1)×18=2988。(2)促胰液素为肽类激素,促胰液素的合成分泌过程可参考多肽的合成分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尔基体的作用为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3)促胰液素是一类分泌蛋白,在分泌过程中需要囊泡的运输,属于生物膜系统,囊泡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在促胰液素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囊泡具有精准、定向的原因最可能是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上存在与囊泡膜结合的信号分子(或受体),或在细胞核的控制(或指令)下,精确、定向的运输。故答案为:(1)C、H、S

2988

(2)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3)属于磷脂双分子层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上存在与囊泡膜结合的信号分子(或受体),或在细胞核的控制(或指令)下,精确、定向的运输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本题结合细胞结构,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

17.【答案】类囊体膜(基粒)溶解度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叶绿素)

ATP和[H](NADPH)

CO2的固定碳反应(暗反应)

CaCl2叶绿素含量和CO2的吸收量

【解析】解:(1)草莓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膜(基粒)上,利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其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因而扩散的速率不同。(2)表中结果显示,两种盐胁迫会使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叶绿素)含量下降,导致光反应为碳(暗)反应提供的ATP和[H](NADPH)少。(3)根据图中显示气孔导度的变化趋势分析,随着盐溶液浓度的增加,导致CO2的固定速率降低,将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碳反应(暗反应)阶段。其中CaCl2液的影响更大。(4)综合以上研究发现,盐胁迫影响叶绿素含量和CO2的吸收量,使光合作速率下降,进而影响草莓的产量。故答案为:(1)类囊体膜(基粒)溶解度(2)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叶绿素)

ATP和[H](NADPH)(3)CO2的固定碳反应(暗反应)

CaCl2(4)叶绿素含量和CO2的吸收量

1、叶绿体色素提取的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所以,可以在叶片被磨碎以后用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2、色素分离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根据这个原理就可以将叶绿体中不同的色素分离开来。3、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两种盐胁迫会使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叶绿素)含量下降,导致光反应为碳(暗)反应提供的还原氢减少,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分析曲线图可知:随着盐溶液浓度的增加,导致气孔导度降低,将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其中CaCl2液对气孔导度的影响更大。

本题考查了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

18.【答案】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多糖选择透过性流动性

b、c、d

b

【解析】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A表示蛋白质分子,是在核糖体合成的;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D表示多糖,分布于细胞膜的外侧。(2)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4)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表示被动运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