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研究生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备考题库(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度研究生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备考题库(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度研究生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备考题库(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度研究生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备考题库(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度研究生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备考题库(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度研究生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备考题库(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5题)1.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行政机构是()

A.国子寺B.国子监C.礼部D.京师大学堂

2.在关于学校萌芽的传说中,有一种学校的名称是“庠”,这个场所是()

A.实施乐教之地B.实施生活教育之地C.实施德育之地D.实施礼仪教育之地

3.在学习英语单词的某同学特别注重单词运用情景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C.精细加工D.资源管理策略

4.关于教育起源有众多学说,其中一种学说认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教育起源的观点是()

A.生物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C.劳动起源说D.生活需要起源说

5.关于教育学科性质,乌申斯基的看法是

A.探讨个人生理学和心理学知识B.人类教育问题:科学C.如何了解人和培养人的高级艺术D.学校教学目的高级艺术

6.朱熹的朱子读书法中的“居敬持志”,其中“居敬”的确切含义是()

A.敬畏之心B.保持读书场所安静、肃穆的气氛C.全神贯注D.恭敬态度

7.“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持这一观点的教育家是()

A.荀子B.董仲舒C.墨子D.孔子

8.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提纲,可以把访谈调查分为()

A.一次性访谈调查和重复性访谈调查

B.个别访谈调查和集体访谈调查

C.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

D.电话访谈调查和网络访谈调查

9.白居易在不同地方听到了同一种早莺的鸣叫,感受却不一样。他用优美的诗句感慨道:鸟声信如一,分别在人情。这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具有

A.情境性B.客观性C.社会性D.主动性

10.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教育家是()

A.卢梭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奇D.夸美纽斯

11.在现代教育学发展史上,出现了众多的教育学流派,其中文化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A.梅伊曼B.拉伊C.狄尔泰D.克伯屈

12.被称作是我国近代设立陆军军官学校之始的是()

A.天津武备学堂(1885李鸿章)

B.福建船政学堂(1866左宗棠)

C.江南陆师学堂(1896张之洞)

D.湖北武备学堂(1896张之洞)

13.王守仁主张“心即理”,但并不忽视儒家经书的学习,体现这一主张的经典原文是()

A.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B.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C.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D.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

14.某研究团队采用观察法研究幼儿游戏中的冲突事件。事先制定了观察记录表,记录幼儿冲突行为主体、起因、过程和结果。为了不干扰幼儿园正常活动,经与幼儿园沟通,研究者每周二上午入园观察。这种记录方法是

A.事件取样法B.行为检核法C.时间取样法D.轶事记录法

15.在教育测量中,难以控制偶然因素可能导致测量结果出现误差,这种误差被称为()

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抽样误差D.操作误差

16.傅老师在执教中极为关心“同学们如何看待我?”傅老师处于()职业盛业阶段

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自我价值D.关注学生阶段

17.美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夫勒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探讨了三种定义的方式,其中一种方式的定义是指“一种有关定义对象应该是什么的界定”,这种定义是()

A.规定性定义B.操作性定义C.描述性定地D.纲领性定义

18.儿童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这个概念后,再学习“矩形”“菱形”和“正方形”这些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这属于()。

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组合学习D.派生类属学习

19.在《论语》“樊迟学稼”中,反映了古代教育的什么特点()

A.教育的等级性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C.教育的阶级性D.教育的社会性

20.课程评价的理论和模式有多种,其中一种的核心思想是,目标是课程评价的依据和出发点,通过测量目标的达到程度判断教学效果。课程的有效性取决于课程实施时学生行为发生的变化,评价者关注课程是否真正发生了作用。这种评价理论是()

A.科学——实证主义课程评价观

B.科学——自然主义课程评价观

C.人文——自然主义课程评价观

D.人文——实证主义课程评价观

21.在行为主义教学理论中,以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影响最大,以下不属于程序教学理论主张的是()

A.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B.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C.学科本位的教学内容D.程序教学方法

22.使其皆出于吾之口,使其皆出于吾之心”,这一要求体现朱熹读书原则是()

A.循序渐进B.熟读静思C.虚心涵泳D.切己体察

23.提出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等这一学习观的心理学家是()。

A.罗杰斯B.布鲁纳C.班杜拉D.斯金纳

24.下列属于解决结构不良的问题的是

A.根据背景推测照片中人物的身高

B.预测神舟飞船返回地面的时间、地点

C.测算某一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D.评价某年轻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25.“总数为N=500,样本容量是n=50,求出间隔500÷50=10,于是每隔10个抽取一个样本,连续抽样50次。”这是采用()

A.简单随机取样法B.分层随机取样法C.系统随机取样法D.整群取样法

26.亚里士多德将人的灵魂分为理性部分、非理性部分,其中,非理性部分又包括植物的灵魂和动物的灵魂。以这三种灵魂为人性论基础的教育是()

A.体育、德育、智育B.体育、智育、美育C.体育、德育、美育D.智育、德育、美育

27.儿童的身高、体重有两个发展的高峰期,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出生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出现在青春期,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A.整体性B.稳定性和可变性C.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

28.对于“要求以班为单位进行教学实验研究,而不能打乱原有的教学单位的情况。”在教育科学研究中一般常用的取样法是()

A.简单随机取样法B.系统随机取样法C.整群随机取样法D.分层随机取样法

29.中国书院教育史上第一个纲领性学规是()

A.《东林会约》B.《白鹿洞书院揭示》C.《学海堂章程》D.《岳麓书院学规》

3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发展先行”“教育预见”“社会拒绝使用毕业生”三种现象,其中“社会拒绝使用毕业生”现象产生根源在于:

A.制度化教育弊端B.非正规教育的弊端C.学校教育的过度发展D.学习化社会来临

31.杜威所谓教育的内在目的是指()

A.教育过程中的目的B.学校系统中的目的C.教育以人格发展为目的D.教育以知识掌握为目的

32.希望得到他人的关心和认可并获得一定的地位,这是人的()

A.生理的需要B.归属的需要C.尊重和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33.注重对生员实行动态管理,被称作是清朝地方官学管理上一个重要创新的措施是()

A.苏湖教法B.三舍法C.六等黜陟法D.积分法

34.“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徳厚之不足以止乱也”.这一观点出自()

A.《墨子》B.《荀子》C.《庄子》D.《韩非子》

35.研究者在研究师生关系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时,以“师生关系”“学习动机”为关键词,以“师生关系”和“学习动机”以并合为检索关系词在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若他想进一步扩大检索范围,正确操作是

A.检索条件由关键词改为篇名

B.文献来源与类型由核心改为CSSCI

C.关系词由“并”改为“或”

D.检索要求由模糊改为精确

二、判断题(5题)36.法家的绝对“性恶论”否定了教育的价值。

A.正确B.错误

37.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A.正确B.错误

38.教育应与人的天性合作。

A.正确B.错误

39.人们不可能在自己一无所知的领域有所创造。

A.正确B.错误

40.英国公学即英国公立学校。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

1.A

2.C

3.C精细加工策略是指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寻求字面背后的深层次意义,或者以此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从而帮助学习者将信息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去的学习策略。也就是说,我们应用已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信息合理化,以达到长期保持的目的。题干中通过背景情境来学习单词是精细加工策略的一种。

4.B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在学术界被认为是对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批判,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保罗孟禄,他认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5.C乌申斯基认为教育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教育的最终任务在于满足个人和人类求取人性本身完善的需要,其永恒理想在于造就完满的人。教育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不应该是学校的教学科目、教学论或体育规则问题,而应该是人的精神和人生问题。

6.C本题有难度,一则学生有可能忽视这样的细节,二則学生会认为是恭敬之意,实际上居敬的敬虽有恭敬的含义,但是“居敬”实际说明因为对学习恭敬,所以有专心致志,全神贾注,不要分心。

7.A

8.C

9.A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表征,它只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解释,不同的学习者对同一个命题会有不同的理解。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来建构,它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因此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

10.C

11.D梅伊曼和拉伊是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而克伯屈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和利特是文化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12.A

13.D其中A选项“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出自《孟子》;其中B选项“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出自《荀子》;C选项“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出自《颜氏家训》;D选项“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出自王守仁《尊经阁记》;所以本题选D。

14.A事件取样法指以事件为单位进行观察,对事件从头到尾地进行观察,注重特定行为或事件的特征和全过程,记录特定行为或事件的发生、发展、原因、结果和事件发生时情境。题干中记录幼儿冲突主体、起因、过程、结果,属于事件取样法。没有提到记录行为呈现与否,呈现频率及其持续时间,不属于时间取样法;没有提到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不属于行为检核法;没有提到记录有价值的行为,不属于轶事记录法。

15.B偶然误差又称随机误差,是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而引起的变化无规律的误差,它使得多次测量的结果不一致,其大小和方向是随机的。随机误差常常被认为是可以容忍的。

16.A依据福勒的教师职此生涯发展阶段理论分为:关注生存阶段(教师关注自己的职业适应性,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学生、同事怎么看我”);关注情境阶段(教师关注如何教好每一节课的内容);关注学生阶段(教师考虑学生的发展水平和个别差异)。

17.D美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夫勒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探讨了三种定义的方式,即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其中纲领性定义是指一种有关定义对象应该是什么的界定。

18.A

19.B在“樊迟学稼”中,樊迟向孔子请教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樊迟向孔子学种菜,子曰:“吾不如老圃”,在樊迟离开后,子曰:“小人哉,樊迟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焉,焉用稼”,这反映了古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20.A科学——实证主义课程评价观又被称为“传统评价观”,代表人物是泰勒,主要观点:第一、目标是课程评价的依据和出发点,通过测量目标达到程度来判断教学效果;第二、课程的有效性取决于课程实施时学生的行为变化,评价者关注课程是否真正发生了作用;第三、课程开发者的任务就是描述可以测量的行为目标,行为目标可以通过标准参照测试予以测量。

21.C在行为主义教学理论中,以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影响最大,其理论的基本主张为: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程序教学方法。

22.B

23.A

24.D根据问题结构的完整性,可以将问题分为结构良好的问题和结构不良的问题,其中结构不良的问题是指没有明确的结构或解决途径。题干中ABC均有明确的解决问题的途径。D选项需要确定评价的方式或者维度等才能进行评价,所以属于结构不良的问题。

25.C

26.A

27.C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不均衡的,即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非等速、非直线的特性。在生理发展方面,不同年龄阶段生长速度不均衡。例如,青少年身高、体重有两个增长高峰,第一个出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出现在青春期;在心理发展方面,儿童的发展存在关键期和最佳期。例如,二至三岁是儿童学习口头语的关键年龄,四至五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年龄

28.C

29.B

30.A当制度化教育发展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速度,就会出现教育成果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产生教育与社会的脱节,从而出现“社会拒绝使用毕业生”的结果。

31.A这道题是各个班型必讲的重点和难点,教育内在目的也叫作教育无目的理论,杜威不是说教育没有目的,而是教育没有外在目的,教育只有教育过程中的内在目的,促进人发展的内在目的。

32.C

33.C

34.D这道题很简单,只要理解题干这句话的含义是:道德有时候是无效的,威势才是有效的。那么只有法家主张依法治固,轻视德治,那么直接看四个选项中谁主张法家思想,那么只有《韩非子》。

35.C题干表示研究者“想进一步扩大检索范围”,因此正确的操作必须可以做到扩大检索范围,而不是缩小检索范围。A选项检索条件由关键词改为篇名会缩小范围,B选项文献来源与类型由核心期刊改为CSSCI,会缩小范围,D选项检索要求由模糊改为精确,也会缩小范围,因此A、B、D三个操作均属于缩小范围操作。只有C选项关系词由并改为或才是扩大检索范围操作。

36.B法家基于绝对的人性论依据,认为治国必须通过法律高压而不能用温情脉脉的教育感化,从而否定了教育的作用。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教育强调了法治,而忽视了知识教育和实施者,是一种教育的倒退

37.B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而题目观点仅仅把教学看成是实施智育的途径,忽视了教学同时还是实施德育、美育和体育的基本途径。即使作为实施智育的途径,教学也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授受,还包括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

38.A(1)教育要尊重个体的天性(或自然本性),从个体的身心发展特点(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