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研究生入学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前冲刺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度研究生入学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前冲刺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度研究生入学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前冲刺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度研究生入学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前冲刺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度研究生入学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前冲刺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度研究生入学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前冲刺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5题)1.为统一经学,唐太宗诏令孔颖达等对儒经进行统一解释并颁行天下,成为儒生学习的正宗课本,也是科举考试的依据。这部儒学经书的名称为()

A.《熹平石经》B.《五经正义》C.《开成石经》D.《三经新义》

2.关于教育起源有众多学说,其中一种学说认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教育起源的观点是()

A.生物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C.劳动起源说D.生活需要起源说

3.我国最早将手工、图画、音乐列入中小学课程的学制是

A.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戌学制D.戊辰学制

4.最早应用“启发式教学”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A.孔子、苏格拉底B.孔子、亚里士多德C.孟子、柏拉图D.朱熹、苏格拉底

5.某班数学平均考试成绩为80分,标准差为9分,学生A分数为70分,那么,学生A的标准分数为()

A.1.5B.-1.1C.1.67D.0.4

6.将蒙学堂和寻常小学堂规定为义务教育性质,“无论何色人等皆应该受此教育”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7.按文献中所提供的与主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去查找文献的方法称为()

A.顺查法B.逆查法C.引文查找法D.综合查找法

8.下面属于“负强化”的反例的是()

A.孩子为了避免父母的训斥而认真写作业

B.丈夫担心妻子的唠叨每天准时回家

C.妈妈安抚孩子,孩子不再哭闹

D.学生上课迟到,被罚抄作业三遍

9.对于课程的定义,各类教育著作可谓见仁见智,其中一种定义认为课程“就是从一定社会的文化里选择出来的材料”,这种课程观点是()

A.课程即教学科目B.课程即学习经验C.课程即文化再生产D.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

10.陶行知为了改变农村的教育面貌,探索了乡村教育的新模式,他提倡的教育模式是()

A.艺友制B.小先生制C.学徒制D.实习制

11.南宋时期著名的四大书院是()

A.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丽泽书院、象山书院

B.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漳南书院、茅山书院

C.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东林书院

D.嵩阳书院、应天府书院、东林书院、象山书院

12.对于“要求以班为单位进行教学实验研究,而不能打乱原有的教学单位的情况。”在教育科学研究中一般常用的取样法是()

A.简单随机取样法B.系统随机取样法C.整群随机取样法D.分层随机取样法

13.反映测量所得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程度的指标是()

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

14.对于自发的,原本就有兴趣的学习任务,外部物质奖励往往会降低个体的内在学习动机,这一观点的动机理论是()

A.行为强化理论B.需要层次理论C.自我价值理论D.自我决定理论

15.在《论语》“樊迟学稼”中,反映了古代教育的什么特点()

A.教育的等级性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C.教育的阶级性D.教育的社会性

16.普雷马克原理是指()

A.用低频活动作为高频活动的强化物

B.用高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

C.用低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

D.用高频活动作为高频活动的强化物

17.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将学习进行层级分类,儿童学习”红灯停,绿灯行”属于下列选项中的()。

A.信号学习B.刺激反应学习C.连锁学习D.辨别学习

18.报据过度学习原则,如果一个学生经过4次复述刚好可记住某个英语单词,那么他学习该词最适宜的复述次数应该是()

A.5次B.6次C.7次D.8次

19.称老百姓和儿童为“最伟大的老师”是()

A.晏阳初B.梁淑溟C.陶行知D.陈鹤琴

20.强调古典自由教育,注重经典名著的学习,对美国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产生了广泛影响的教育思潮是()

A.永恒主义教育思潮B.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潮C.要素主义教育思潮D.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21.王守仁主张“心即理”,但并不忽视儒家经书的学习,体现这一主张的经典原文是()

A.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B.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C.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D.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

22.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一项的内容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教育教学生活以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综合,这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

A.专业理想的建立B.专业能力的完成C.专业知识的拓展D.专业自我的形成

23.要求“政府与教会联手发展初等教育;每个乡必须设一所初等小学,每个城市设立一所高等小学;地方有权征收教育税款作为教育经费;各省设立师范学校以培养师资,教师任教须获得国家颁布的证书等”的教育法案是()

A.《费里法案》B.《阿斯蒂埃法》C.基佐法案D.福斯特法案

24.李老师习惯用更加准确的语言复述学生不甚清晰或不甚完整的发言,引得学生频频点头,表示那就是自己的意思。根据古德莱德的观点,这属于:

A.正式的课程B.教师理解的课程C.理想的课程D.学生经验的课程

25.见校“小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小组成员依椐“小学生自主学习课觉观察记录表",互相观摩课堂教学,开展课堂观察研究。这屈于()

A.半参与性、结构式观察B.半参与性、非结构式观察C.非参与性、结构式观察D.非参与式、非结构式观察

2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发展先行”“教育预见”“社会拒绝使用毕业生”三种现象,其中“社会拒绝使用毕业生”现象产生根源在于:

A.制度化教育弊端B.非正规教育的弊端C.学校教育的过度发展D.学习化社会来临

27.形式训练说强调的迁移类型是:()

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C.特殊迁移D.一般迁移

28.某高中二年级3班一组学生在英语测试中的成绩分别是:94、80、67、87、85、98、76、9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76B.86C.80D.94

29.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教育家是()

A.卢梭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奇D.夸美纽斯

30.按实验控制程度,教育实验中控制程度最高的是()

A.前实验B.准实验C.真实验D.单组实验

31.法国教育史上,曾经颁布过这样的法案,其中规定:“对于擅自不送子女上学读书,也不在家中对子女进行教育的家长,届时按违反国家法律处治,情节严重者将受到起诉,甚至被投进监狱。”这部法案应该是()

A.《课程宪章》B.《阿斯蒂埃法》C.《费里法案》D.《哈比改革法》

32.强调德育的目的不是传授给人们某种道德观,而是教会人们如何选择一种道德观的德育理论流派是()

A.道德认知发展模式B.体谅模式C.价值澄清模式D.社会学习模式

33.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美生活做准备”,呼吁教育应该从古典主义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适应生活、生产的需要,应当教授有价值的知识。因此,他认为最有用的知识是()

A.科学知识B.社会知识C.生活知识D.生产知识

34.希望得到他人的关心和认可并获得一定的地位,这是人的()

A.生理的需要B.归属的需要C.尊重和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35.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人教学论》,但有人认为此书尚不足以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因为是此书()

A.宣扬教符为现时生活做准备

B.只谈教育实务,不谈教育理论

C.并非教育理论著作,而是教学理论著作

D.这本书的研究方法是自然思辨

二、判断题(5题)36.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主张儿童是教育的中心。

A.正确B.错误

37.教育应与人的天性合作。

A.正确B.错误

38.法家的绝对“性恶论”否定了教育的价值。

A.正确B.错误

39.当学生学业失败时,教师只要引导他作努力归因就能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A.正确B.错误

40.德育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

1.B

2.B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在学术界被认为是对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批判,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保罗孟禄,他认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3.B壬子癸丑学在1912年11月颁布的《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中,指出初等小学校开设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更7门课程。所以据此本题选B。

4.A

5.B

6.A

7.C

8.D

9.C鲍尔斯和金蒂斯是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在他们看来,任何社会文化中的课程,事实上都是该种社会文化的反映,学校教育的职责就是再生产对下一代有用的知识和价值,换言之,课程就是从一定社会的文化里选择出来的材料。

10.A

11.A

12.C

13.A

14.D

15.B在“樊迟学稼”中,樊迟向孔子请教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樊迟向孔子学种菜,子曰:“吾不如老圃”,在樊迟离开后,子曰:“小人哉,樊迟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焉,焉用稼”,这反映了古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16.B普雷马克原理是指用高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他物。

17.D

18.B这个知识点非常细节,考察学习的全面行,过度学习在达到掌握水平之后,继续进行学习,有助于加强记忆和保持。研究表明,15%的过度学习是最适立的。

19.C陶行知主张“小先生制”,认为在所有的老师中,有“两位最伟大的老师”,一是老百姓,二是孩子们。所以本题选C。

20.A

21.D其中A选项“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出自《孟子》;其中B选项“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出自《荀子》;C选项“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出自《颜氏家训》;D选项“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出自王守仁《尊经阁记》;所以本题选D。

22.D专业自我的形成是指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教育教学生活以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综合;专业理想的建立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教育目的、教育本质、教育价值和生活等理想和信念;专业知识的拓展是指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理论体系与经验系统;专业能力的发展是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本领和能量。

23.C

24.D经验的课程,即指学生实际体验到的东西。识别这种课程的方式包括学生问卷、交谈以及根据对学生的观察来推断。题干中提到的是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所以是经验的课程。

25.C依据題干的说明研究小组是观摩教学,这属于没有参与到被研究者中,是非参与式研究,同时又有现察记录表,体現研究前的准备和结构性,所以答案是C

26.A当制度化教育发展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速度,就会出现教育成果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产生教育与社会的脱节,从而出现“社会拒绝使用毕业生”的结果。

27.D形式训练说强调通过训练,个体的官能得到发展,官能得到发展就如同获得了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个体也就能顺利解决各种问题了。一般迁移指的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方法、原理、策略、态度迁移到另外的学习情境中去,迁移的范围比较广。形式训练说强调的迁移类型是一般迁移。

28.B

29.C

30.C

31.C

32.C价值澄清模式的代表人物是拉斯、哈明、西蒙和凯钦鲍姆,主要观点是:价值观:价值观是个人的,也是相对的,在当今社会上,不存在一套公认的道德原则或价值观念体系;德育的目的:道德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要帮助人们获得价值观,并使他们将自身与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联系起来,该派理论不太关注人们相信什么,而是关注人们怎样相信;价值澄清中的评价过程:拉斯等人认为价值澄清即是“利用各种问题和活动教授评价过程并帮助人们熟练地应用这一评价过程”,拉斯最初提出了三个过程七个步骤:第一、选择,包括三个步骤:自由地选择;从各种可能的选择中选择;对每一种选择的结果审慎地思考后进行选择。第二、珍视,包括两个步骤:珍视自己的选择并为这一选择感到愉快;非常乐意向别人公开自己的选择。第三、行动,包括两个步骤:根据选择采取行动;重复这种行动并形成某种生活方式;价值澄清方法包括:澄清应答法和价值表填写法。

33.A

34.C

35.D这道题出题很棒,往常我们做題的角度是《大教学论》被认为是独立形态教育学的标志,这道题的題干是有人认为这本书不该被当做一个学科的标志,那么也就是说明这本书的缺点,且这个缺点使得这本书有很大的缺陷,不能当做一个学科的标志性著作。依据选项,只有D论述的这本书的研究方法有缺陷,导致这本书不够科学,所以选择D。

36.A针对传统教育以教师和教科书为中心的弊端,杜威主张:(1)教育应满足儿童现有的兴趣与需要,发展个性;(2)课程设计或教育活动的开展应以儿童自己直接的本能活动或经验为中心;(3)儿童有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