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_第1页
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_第2页
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_第3页
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_第4页
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花药的发育和;粒的形成雄蕊和雌蕊是直接与生殖有关的花的组成部分,单核期的花粉(小孢子)和胚囊(大孢子),以及雄性配子(精子)和雌性配子(卵),将由两种花蕊分别产生,并进一步经受精作用,完成花的有性生殖过程。两种花蕊分别起源于雄蕊原基和雌蕊原基,在经过细胞分裂和一系列生长发育后,形成雄蕊和雌蕊。本节和下一节将分别对雄蕊和雌蕊的发育过程,进行较详的叙述。雄蕊(即小孢子叶)是由花丝和花药两部分组成。花丝与生殖无直接关系,它的作用是将花药托展在空间,以利传粉,同时把营养输送到花药部分,供其发育时用。花丝的结构一般简单,最外层是一层角质化的表皮细胞,有的还附生毛茸、气孔等,表皮以内是薄壁组织,中央有一条由筛管和螺纹导管组成的维管束贯穿,直达药隔。花药(即小孢子囊)是雄蕊产生花粉的主要部分,多数被子植物的花药是由4个花粉囊组成,分为左、右两半,中间由药隔相连,也有少数种类花药的花粉囊仅2个的,同样分列药隔的左、右两侧。花粉囊外由囊壁包围,内生许多花粉粒。花药成熟后,药隔每一侧的两个花粉囊之间的壁破裂消失,二花粉囊相互沟通,犹如每侧仅含一个粉囊。裂开的花粉囊散出花粉,为下一步进行传粉作好准备(图4-32,图4—33)。S4-32花蕴的横切菌结构1蕊隔内的缱管束:Z表皮:3.纤蛛房:4.花粉粒:5.花粉襄:&花茜的裂口;图"由茬瞄时住模式图'术花A示成烈的莅薨:B一在粉桂表:育过想中的三个阶段;C.已感熟配芭蕊■示花拗囊开「芯丝;£.示;或凯的花精密上3.蕊隔;4R气跑子与安日二成四个单:柜的小F垣子包直:阿一壁内〔回分伟亍】e成熟花韵粒IT巳成夔顷J7E粉襄二s花粉粒二日7E蕊的裂口一、花药的发育最初,在花托上产生雄蕊原基,从雄蕊原基进而形成的花药原始体在结构上十分简单,外面是一层表皮细胞,表皮之内是一群形状相似、分裂活跃的幼嫩细胞。以后由于原始体在四个角隅处细胞分裂较快,使原始体呈现出四棱的结构形状,并在每棱的表皮下出现一个或几个体积较大的细胞,这些细胞的细胞核大于周围其他细胞,细胞质也较浓,称为孢原细胞(archesp-orialcell)。从花药横切面上看,每一角隅处的孢原细胞数在不同植物种类中并不一样,有的只有一个,如小麦、棉;但一般是多个;从纵切面上看,这些细胞在角隅处作一列或数列纵向排列。

孢原细胞的进一步发育是经过一次平周分裂,形成内、外两层细胞,外面的一层细胞称初生壁细胞Primarywallcell),与表皮层贴近,以后经过一系列的变化,与表皮一起构成花粉囊的壁层;里面的一层细胞称造孢细胞(sporogenouscell),是花粉母细胞的前身,将由它发育成花粉粒。在花药中部的细胞进一步分裂、分化,以后构成花药的药隔和维管束(图4—34)。函4祖旦Vincai■北巨巍篱小拒子巍的起源和发育A-E.城育中的花药横切面」示花粉囊的形成和发育■-未分化的花约,花药原始体;在表携层以担出现四列茂原细胞,有经平周分裂,函4祖旦Vincai■北巨巍篱小拒子巍的起源和发育A-E.城育中的花药横切面」示花粉囊的形成和发育■-未分化的花约,花药原始体;在表携层以担出现四列茂原细胞,有经平周分裂,形成外层的科生.壁斗德和内屋的造胞细脂;5生壁溜魁;进一步工闻研裂.形成蕊穿成.壁和城泣诲;D.范药的一侑,示花粉辱的形成;时部分花药的娜切面结构1一表皮层;2.电原细胞;3.药隔处的原形成层;4.初生壁掀膻「」一俺抱如胞;B药室内壁;f城毡层初生壁细胞以后又进行一次或数次平周分裂(因植物种类而异),产生3—5层细胞。外层细胞紧接表皮,细胞体积较大,称为药室内壁(endothecium)。当花药成熟时这层细胞向半径方向伸展扩大,并在大多数植物种类里,细胞壁的内切向壁和横向壁上发生带状的加厚,而外切向壁仍是薄壁的。带状加厚一般是纤维素的,成熟时略微木质化。这层壁加厚的细胞层又称纤维层(fibrouslayer)。纤维层细胞的带状加厚有助于花药的开裂和花粉的散放(图4一35)。有些植物如水鳖科的一些种类和闭花受精植物,药室内壁并不发生带状加厚;花药由顶孔开裂的植物,药室内壁同样也无带状加厚。两花粉囊之间的交界处有几个薄壁的唇形细胞出现,在花药成熟开裂时形成裂缝,称为裂口(stomium),是成熟花粉散出之处。溯子桃尾的雄蕊L完整的睡蕊:E一花药和莅丝的横炫面结何;匚花丝内为雅管束;』、E.莅粉囊壁的一部分结构』示表皮层、纤锥层和己破坏的娥毡层JF.纤雄层身阳胞的带状技生加

厚疏面戒箱■所面观)1.花丝::W;花药;3:花捞襄艾4.木质部J5.朝度部;5.奸批层蝴胞;T.花粉囊的裂

口;.表皮层;中已破坏的姑毡房纤维层内的1—3层薄壁细胞称中层(middlelayer)。初期的中层细胞内贮有多量淀粉或其他贮存物质。在小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中层细胞内的贮存物质减少,细胞变为扁平,并逐渐趋向解体,最终被吸收消失。所以在成熟花药中一般不存在中层(图4—36)。最内的壁细胞层称为绒毡层(tapetum),细胞的体积比外围的壁细胞要大,具有腺细胞的特性。绒毡层细胞初为单核、细胞质浓、液泡少而小,以后核进行分裂,但不伴随新壁的形成,故出现双核或多核的结构。细胞内还含较多的RNA和蛋白质,以及油脂和类胡萝卜素等营养物。当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接近完成时,绒毡层细胞开始出现退化迹象;到小孢子发育后期和出现雄配子阶段,绒毡层细胞已仅留残迹或不复存在。绒毡层细胞的解体按植物种类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绒毡层细胞在花粉发育过程中,不断分泌各种物质进入花粉囊,提供小孢子发育,直到花粉成熟,绒毡层细胞才自溶消失。另一种情况是绒毡层细胞比较早地出现内壁和径向壁的破坏,各细胞的原生质体逸出细胞外,互相融合,形成多核的原生质团,并移向药室内,充塞于小孢子之间的空隙中,为小孢子吸收利用(图—36)。由此可见,绒毡层为花粉发育提供营养,对花粉形成至为重要。不仅如此,绒毡层细胞内还能合成和分泌与花粉形成直接有关的酶物质一一肌胝质酶。如果绒毡层的功能有所失常,致使花粉粒不能正常发育,就有可能导致花粉败育,失去生殖作用。囹4-3£棉花粉苞前投育A花药横切;『舶电一部始■放大;C.花药机切;IL匚段一堑登煎丈;F.成熟的花药摘旬及箫为放大融事层细胞已破坏,成为粘性物质)1,四分体,内加个』晦子;玄城毡层:3,受挤压浜营赛缩,胞;,」.苞粉外壁;£花粉内壁;E.单核花粉粒;7,跪.坏中的钺咨是;"纤批层;9表成层;W.二细脂的莅粉粒;11.生殖细脂由上可见,随着花药的发育,药壁的结构也在不断起着变化,到花药成熟时药壁构造就已很简单了,只留下表皮和纤维层;有的连表皮也破损,仅存残迹。当花粉囊的壁组织逐步发育分化时,造孢组织的细胞也在不断分裂,形成大量花粉母细胞(小孢子母细胞),以后每个花粉母细胞经过两次连续的分裂,产生4个细胞,也就是小孢子。因为小孢子在形成时要经过细胞内染色体的减数,所以称这两次特殊的分裂方式为减数分裂,分裂后,细胞的染色体是单相的,这些单相染色体的小孢子再进一步形成花粉粒。为了进一步说明花粉囊壁和小孢子的发生过程,可将花药发生的一般程序列表如下:二、小弛子的形成孢原细胞进行的平周分裂产生内、外二层细胞,在内的一层称造孢细胞。造孢细胞经过不断分裂,形成大量小孢子母细胞,这些细胞的体积大,核也大,原生质浓厚、丰富,与壁细胞很不一样。小孢子母细胞,即花粉母细胞进一步发育,将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两次分裂中,包括一次DNA的复制过程和二次细胞分裂,生成4个细胞(小孢子),这4个细胞里的染色体数,只有原来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所以称这两次分裂为减数分裂或成熟分裂(详见细胞章内的叙述)。减数分裂与生物的有性生殖是紧密联系的,因为新生的个体是由两性配子融合在一起后发育起来的,而生物细胞里的染色体数目一般保持恒定不变,所以只有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2配子融合后生成的新个体才能保持原来染色体的数目。花粉母细胞经过两次分裂后,生成的4个子细胞一一小孢子先是集合一起,称四分体(quadrant)。以后四分体中的细胞各自分离,形成4个单核的花粉粒。由花粉母细胞生成的4个小孢子,在排列上常随新壁产生方式的不一样而有所不同(图4—37)。水稻等禾本科植物在第一次分裂后,即生成新壁,出现一个二分体阶段,第二次的分裂面因与第一次的相垂直,所以四分体排列在同一个平面上成左右对称型;另外,如棉花等双子叶植物没有二分体阶段,第一次分裂后不立即形成新细胞壁,而在形成四分体时,才同时产生细胞壁。因为新壁并不互相垂直,所以四分体的4个细胞成四面体。

A-E.玉米小哓子母蜩胞产生&中小:一、生成的4个小抱子排列在同一平泡子的情形面上化为二分体阶■段)A-E.玉米小哓子母蜩胞产生&中小:一、生成的4个小抱子排列在同一平泡子的情形面上化为二分体阶■段)iF-I.草木犀屈(JleliLotus).小花子母细胞产生的4个小泡子呈四面体型⑥•H示制壁中周围向中央生成的情形〕三、花粉粒的发育和形态结构刚形成的花粉粒是一个单核的细胞(即小孢子),从四分体分离出来时细胞壁薄,含浓厚的原生质,核位于细胞的中央,它们从解体的绒毡层细胞取得营养,不断地长大。随着细胞的扩大,细胞核由中央位置移向细胞一侧,并进而分裂一次,形成两个细胞,一个是营养细胞(vege—tativecell),另一个是生殖细胞(generativecell)。生殖细胞形成后不久,细胞核即进行DNA复制,但RNA合成少。初成时的生殖细胞球形,以后伸长,呈纺锤形,就处在营养细胞的原生质中。营养细胞比生殖细胞要大,内含大量淀粉、脂肪等物质。两细胞的生理作用是不相同的,营养细胞以后与花粉管的生成和生长有关,而生殖细胞的作用是产生两个精子细胞,直接参与生殖。花粉壁的发育始于减数分裂结束后不久。初生成的壁是花粉粒的外壁,继而在外壁内侧生成花粉粒的内壁,所以成熟花粉有内、外二重壁包围。外壁(exine)的质坚厚,缺乏弹性,含有大量的孢粉素,并吸收了绒毡层细胞解体时生成的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素和脂类、蛋白质等物质,积累壁中,或涂覆其上,使花粉外壁具一定的色彩和粘性。内壁(intine)比外壁柔薄,富有弹性,由纤维素、果胶质、半纤维素、蛋白质等组成,包被花粉细胞的原生质体。成熟花粉粒,有的只含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这样的花粉粒,称为二细胞型花粉粒。被子植物中约有192科的植物是这样的,如棉、桃、李、茶、杨、柑橘等(图4—38)。另一些植物的花粉粒,在成熟前,生殖细胞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形成2个精子,这样的花粉粒在成熟时有一个营养细胞和2个精细胞,这类花粉粒,称为三细胞型花粉粒,约有115科,如水稻、大麦、小麦、玉米、油菜等的花粉粒。二细胞型花粉粒的精子细胞是以后在花粉管中形成的。图V%图V%花粉粒的蕴构1:外壁1E.御壁;3,营养细胞:$4,生殖胞图4图4-罪光学显微镜下的几种花粉粒形态成熟花粉粒的外壁表面或者光滑,如黄瓜、油菜、玉米;或者产生各种形状的突起或花纹、如山毛棒、柳;也有具很多棘刺的,如南瓜、蜀葵;或具囊状的翅,如松(裸子植物)。不同外壁的结构常随植物种类而异(囹一39,图4—40),也和传粉的方式有关。此外,花粉粒的外壁上还有一定形状、一定数目和一定分布位置的孔和沟槽,它们是在花粉外壁形成时生成的,这些孔和沟槽处缺乏花粉的外壁,以后花粉粒在柱头上萌发时,花粉管就由孔、沟处向外突出生长,所以称这些为萌发孔(germpore)、萌发沟(germfurrow)。花粉粒外壁萌发沟的数量变化较少,但萌发孔可以从一个到多个,如水稻、小麦等禾本科植物只有一个萌发孔,油菜有3—4个萌发孔,棉花的萌发孔多到8-16个。萌发孔内方的内壁,一般有所增厚。就花粉粒的形状、大小而论,变化也较大,有为圆球形的,如水稻、小麦、玉米、棉等,或是椭圆形的,如油菜、蚕豆、桑、李等,也有略呈三角形的,如茶,以及其他形状。大多数植物的花粉粒直径在15—50顷,水稻为42—43um、玉米77—89um、棉花125—138um,南瓜花粉粒较大,可超过20um以上。外壁上的突起,棘刺和萌发孔的数目,沟槽的位置,常在不同植物种类里,出现极为复杂的多种多样性(图4—40,图4—41),而且一种植物的花粉粒又往往有一定的形态构造,可以用作鉴别植物种类的根据。由于花粉外壁的孢粉素

有抗分解的能力,所以在各地层或泥炭积层中,常可找到古代植物遗留的花粉,根据这些花粉的特征,可以推断当时生长的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目前利用花粉的特征以鉴定植物种类、演化关系和植物的地理分布,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称为孢粉学(palynology)。窗4-4D扫描电子盘微般下的莅粉粒形惑A陶瑞金花茶CamellialingruienEis)花粉粒股面观窗4-4D扫描电子盘微般下的莅粉粒形惑A陶瑞金花茶CamellialingruienEis)花粉粒股面观(2英3客);.

B夏-Y.1金花禀(C珂elllaxiashiwnwi.三)花粉粒赤,也面观度*3孙-•);

第E两植物均盾山英科,花粉粒的主要除狂为:近踵形,拔面观为三裂蜃赤道面观近屈推,具三沟,有沟膜,外壁表面寸州翌的飘粒壮致偷)匚、D.均为■小窿CNMophytmwelTim典化籍奇.属瑟科n匚为花粉粒的整体观在3的#j,叮为花粉粒孔部位的放大(15872^莅粉粒的主要精征是Z球形,平面波为多边形,具散孔,孔部有孔膜,膜上有蜩密的题粒枝象怖〔照片由中国科学院蕴物研究所古植物室张套谈提供)成熟花粉的化学分析显示有下列组成成分,这些成分的含量随植物种类而异:蛋白质7.0—26.0%糖类24.0—48.0%脂肪0.9—14.5%灰分0.9—5.4%水分7.0—16.0%花粉常按主要含淀粉或含脂肪而区别为淀粉质花粉或脂肪质花粉,前者一般多为风媒植物的花粉,后者则多为虫媒植物的花粉。此外,花粉中含有各种维生素,其中B族维生素较多,脂溶性的较为缺乏,由于这一缘故,花粉不仅可作为某些昆虫的食粮,人们也正在加以分析利用,制成带有滋补性的药物供人服用。囹4-41彼子植物莅粉粒中萌握沟、

孔的务神类型模式图A.花粉粒的拔面观;艮花粉粒的侧面观1.单沟的;巳单孔的;1.单沟的;巳单孔的;3"三徇的;4.三孑L沟的;S.寥沟的o,6.«L沟的四、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