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国际贸易概论_第1页
第1章国际贸易概论_第2页
第1章国际贸易概论_第3页
第1章国际贸易概论_第4页
第1章国际贸易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国际贸易概论第1章国际贸易概论PAGEPAGE26PAGEPAGE25第1章国际贸易概论【学习目标】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掌握国际贸易的主要分类方式及类别;了解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了解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与新趋势,理解国际贸易的作用。【重点与难点】国际贸易的概念;国际贸易的分类;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及新趋势。【导入案例】习近平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五点意见2017年5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习近平指出,“一带一路”建设已经迈出坚实步伐。我们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习近平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以下五点意见。第一,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古丝绸之路,和时兴,战时衰。“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和平安宁的环境。我们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各国应该尊重彼此的主权、尊严和领土完整,尊重彼此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第二,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产业是经济之本。我们要深入开展产业合作,推动各国产业发展规划相互兼容、相互促进,抓好大项目建设,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抓住新工业革命的发展新机遇,培育新业态,保持经济增长活力。第三,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对一个国家而言,开放如同破茧成蝶,虽会经历一时阵痛,但将换来新生。“一带一路”建设要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我们要打造开放型合作平台,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创造有利于开放发展的环境,推动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投资规则体系,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我们欢迎各国结合自身国情,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参与全球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携手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贸易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我们要有“向外看”的胸怀,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当然,我们也要着力解决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分配差距等问题,建设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第四,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第五,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资料来源:新华网,/word/2017-05/14/c_129604239.htm)1.1国际贸易的概念及特点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由进口贸易(ImportTrade)和出口贸易(ExportTrade)两部分组成,故有时也称为进出口贸易。1.1.1国际贸易的概念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Trade)与对外贸易(ForeignTrade)国际贸易也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或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着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对外贸易也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另一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输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或地区)来说,就是进口贸易;对输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或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贸易。2.对外贸易值(ValueofForeignTrade)、国际贸易值(ValueofInternationalTrade)与对外贸易量(QuantumofForeignTrade)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贸易金额。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进口贸易总额或进口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出口贸易总额或出口总额。两者相加为进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出口总额,是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一般用本国货币表示,也有用国际上习惯使用的货币表示。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值的统计资料,是以美元表示的。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用同一种货币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到世界进口总额或世界出口总额。就国际贸易来看,一国的出口就是另一国的进口,如果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总值就是重复计算。因此,一般是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值。由于各国一般都是按离岸价格(FOB即装运港船上交货价,只计算成本,不包括运费和保险费)计算出口额,按到岸价格(CIF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计算进口额。因此世界出口总额总是略小于世界进口总额。以货币所表示的对外贸易值经常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因而不能准确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更不能使不同时期的对外贸易值直接进行比较。为了反映进出口贸易的实际规模,通常以贸易指数表示,其办法是按一定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各个时期的贸易值,用进出口价格指数除进出口值(即国际贸易学),得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值,便剔除了价格变动因素,就是贸易量。以一定时期为基期的贸易量指数同各个时期的贸易量指数相比较,就可以得出比较准确地反映贸易实际规模变动的贸易量指数。3.贸易差额贸易差额(BalanceofTrade)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当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相等时,称为“贸易平衡”;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时,出现贸易盈余,称“贸易顺差”或“出超”;当进口总值大于出口总值时,出现贸易赤字,称“贸易逆差”或“入超”。通常情况下,贸易顺差以正数表示,贸易逆差以负数表示。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收支是其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一个国家国际收支的重要因素。4.贸易条件贸易条件(TermsofTrade)又称交换比价或贸易比价,即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也就是说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它是用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来计算的。其计算公式为:贸易条件(N)=出口价格指数(Px)/进口价格指数(Pm)100以一定时期为基期,先计算出基期的进出口价格比率并作为100,再计算出比较期的进出口价格比率,然后与基期相比,如大于100,说明贸易条件比基期有利;如小于100,则表明贸易条件比基期不利,交易环境较基期恶劣。常用的贸易条件有三种不同的形式: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5.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区域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以其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明一国出口商品的去向和进口商品的来源,从而反映出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区域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一国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通常受经济互补性、国际分工的形式与贸易政策的影响。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也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InternationalTradebyRegion),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区域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计算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既可以计算各国的进出口额在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也可以计算各国的进出口总额在国际贸易总额(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由于对外贸易是一国与别国之间发生的商品交换,因此,把对外贸易按商品分类和按国家分类结合起来分析研究,即把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研究结合起来,可以查明一国出口中不同类别商品的去向和进口中不同类别商品的来源,具有重要意义。6.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通常以份额表示。一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比,通常以比重表示。为便于分析比较,世界各国和联合国均以联合国制定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InternationalTradeClassification,SITC)公布的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分析比较。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7.知识产权贸易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知识产权包括如下内容:版权、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工业设计、集成电路、外观设计(分布图)等,是一种受专门法律保护的重要的无形资产。知识产权贸易(Tradeof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知识产权贸易,是指以知识产权为标的的贸易,主要包括知识产权许可、知识产权转让等内容,即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之间,按照一般商业条件,向对方出售或从对方购买知识产权使用权的一种贸易行为。广义的知识产权贸易,是指含有知识产权的产品(知识产权产品、知识产品),特别是附有高新技术的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品,如集成电路、计算机软件、多媒体产品、视听产品、音像制品、文学作品等的贸易行为。8.服务贸易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是指:“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存在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务。”服务部门包括如下内容:商业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运输服务。9.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为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GrossNationalProduct,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GDP)的比重。其中,进口总额占GNP或GDP的比重称为进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占GNP或GDP的比重称为出口依存度。一国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一般可用对外贸易依存度来表示,体现该国经济增长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也反映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国贸易一体化的主要指标。对外贸易依存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对外贸易依存度=一国进出口总额/国内生产总值 出口(进口)依存度=一国出口(进口)总额/国内生产总值对外贸易依存度可分为对外货物贸易依存度和对外服务贸易依存度。对外货物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货物贸易额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其计算公式为:对外货物贸易依存度=货物贸易总额/GNP(或GDP)100%。对外服务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服务贸易额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其计算公式为:对外服务贸易依存度=对外服务贸易总额/GNP(或GDP)100%。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决定因素:①经济规模,即一国GDP的大小。②国民收入的构成。第三产业变动对外贸依存度有很大影响,而产业结构又与一国发展阶段有关。③经济发展战略以及由此导致的对外开放程度也是影响外贸依存度的重要因素。采取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国家(或地区),如“亚洲四小龙”,常常通过低估本币汇率、采取出口奖励等政策手段压低出口部门的生产成本,使其内部资源更多地流向对外部门,同时这些国家(或地区)又受本身市场、资源等限制,为保证出口增长还需要进口原材料等上游产品,因此这些国家(或地区)外贸依存度会更高一些。④汇率水平的影响。汇率水平对外贸依存度的影响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种。直接影响是,由于汇率水平影响到国内外价格比,所以它对外贸依存度的分子、分母都产生影响。间接影响是,汇率往往是一国外贸政策的工具,如实行出口导向的国家(或地区)选择采取汇率低估政策,那么会促使对外部门在经济中比重的提高,从而导致外贸依存度发生相应的变化。此外,GDP和GNP的差异也影响到外贸依存度。一般来说,由于大国的GDP和GNP差别不大,所以以GDP计算的外贸依存度和以GNP计算的外贸依存度相差不大。影响对外贸易依存度的主要因素有国内和世界市场的发展程度、加工贸易的层次、汇率的变化和地区特点等。一般自然疆域大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小于小国。1.1.2国际贸易的特点国际货物贸易属商品交换范围,与国内贸易在性质上并无不同,但由于它是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进行的,所以与国内贸易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 国际货物贸易要涉及不同国家或地区在政策措施、法律体系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和冲突,以及语言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带来的差异,所涉及的问题远比国内贸易复杂。(2) 国际货物贸易的交易数量和金额一般较大,运输距离较远,履行贸易合同的时间较长,因此交易双方承担的风险远比国内贸易要大。(3) 国际货物贸易容易受到交易双方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变动、双边关系及国际局势变化等条件的影响。(4) 国际货物贸易除了交易双方外,还需涉及运输、保险、银行、商检、海关等部门的协作、配合,过程较国内贸易要复杂得多。

1.2国际贸易的分类1.2.1按商品移动的方向分类按商品移动方向分类,国际贸易可分为进口贸易、出口贸易与过境贸易。1.进口贸易(ImportTrade)进口贸易是指将外国所产或加工的商品(包括外国拥有的劳务)购买后输入本国市场的贸易活动。2.出口贸易(ExportTrade)出口贸易是指将本国所生产或加工的商品(包括本国拥有的劳务)输往国外市场进行销售的对外贸易活动。3.过境贸易(TransitTrade)甲国的商品经过丙国境内运至乙国市场销售,对丙国而言就是过境贸易。由于过境贸易对国际贸易的阻碍作用,目前,WTO成员国之间互不从事过境贸易。1.2.2按统计口径的不同分类按统计口径的不同分类,国际贸易可分为总贸易(GeneralTrade)与专门贸易(SpecialTrade)。贸易体系是贸易国家记录和编制出口货物统计的一种方法,大部分国家只根据其中一种进行记录和编制。我国当前采用的是总贸易体系。总贸易体系是“专门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出口。在总出口中又包括本国产品的出口和未经加工的进口商品的出口,总进口额加总出口额就是一国的总贸易额。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俄罗斯、东欧等国均采用这种划分标准。专门贸易体系是“总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关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只有从外国进入关境的商品以及从保税仓库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才列为专门进口。当外国商品进入国境后,暂时存放在保税仓库,未进入关境,不列为专门进口。从国内运出关境的本国产品以及进口后经加工又运出关境的商品,则列为专门出口。专门进口额加专门出口额称为专门贸易额。德国、意大利等国采用这种划分标准。1.2.3按结算方式的不同分类按结算方式的不同分类,国际贸易可分为现汇贸易与易货贸易。现汇贸易也称自由结汇方式贸易,是指买方用外汇(通常是可自由兑换货币)作为偿付工具的贸易方式,这是国际贸易的主要结算方式。在当今国际贸易中,能作为支付工具的货币主要有美元、英镑、日元、欧元等。易货贸易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以货物经过计价作为清偿工具的贸易方式。它大多起因于某些国家外汇不足,无法以正常的自由结汇方式与他国进行交易。其特点是把进出口直接联系起来,双方都有进有出,互换货物,可以是一种对一种,也可以是一种对多种或多种对多种,力求换货的总金额相等,不用外汇支付。1.2.4按加工后贸易方向分类按加工后贸易方向分类,国际贸易可分为复出口与复进口。1.复出口(Re-export)复出口是指外国商品进口以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也称再出口。复出口在很大程度上同经营转口贸易有关。2.复进口(Re-import)复进口是指本国商品输往国外,未经加工又输入国内,也称再进口。复进口多因偶然原因(如出口退货)所造成。1.2.5按是否有第三国参与分类按是否有第三国参与分类,国际贸易可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与转口贸易。1.直接贸易(DirectTrade)直接贸易是“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买卖商品的行为。2.间接贸易(IndirectTrade)间接贸易是“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有时简称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有时简称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其中,生产国是间接出口,消费国是间接进口,第三国是转口。3.转口贸易(IntermediaryTrade)转口贸易是指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通过第三国所进行的贸易。即使商品直接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去,只要两者之间并未直接发生交易关系,而是由第三国转口商人分别同生产国与消费国发生的交易关系,仍然属于转口贸易范畴。国际贸易中进出口货物的买卖,不是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国转手进行的贸易。这种贸易对中转国来说就是转口贸易。交易的货物可以由出口国运往第三国,在第三国不经过加工(改换包装、分类、挑选、整理等不算作加工)再销往消费国;也可以不通过第三国而直接由生产国运往消费国,但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并不发生交易关系,而是由中转国分别同生产国和消费国发生交易。

1.2.6按商品形式分类按商品形式分类,国际贸易可分为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1.有形贸易(VisibleTrade)有形贸易是“无形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的进出口贸易。由于商品是可以看得见的有形实物,故商品的进出口被称为有形进出口,即有形贸易。国际贸易中的有形商品种类繁多,为便于统计,联合国秘书处于1950年起草了“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InternationalTradeClassification,SITC)为用于国际贸易商品的统计和对比的标准分类方法。现行“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于1950年7月12日由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正式通过,目前为世界各国政府普遍采纳的商品贸易分类体系。到2006年为止,该标准分类经历了四次修改,最近的一次修改为第四次修订版,于2006年3月获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第三十七届会议通过。该分类法将商品分为10个大类、63章、223组、786个分组和1924个项目。具体如下:0类为食品和活畜;1类为饮料和烟草;2类为粗材料,不能食用,但可作燃料;3类为矿物燃料,润滑剂和相关材料;4类为动物和植物油,油脂和蜡;5类为化学品及有关产品;6类为主要以材料分类的制成品;7类为机械和运输设备;8类为杂项制品;9类为没有分类的其他商品。其中0~4类商品称为初级品,5~8类商品称为制成品。初级品、制成品在进出口商品中所占的比重就表示了贸易的商品结构。2.无形贸易(InvisibleTrade)无形贸易是“有形贸易”的对称,是指劳务或其他非实物商品的进出口而发生的收入与支出。它主要包括:①和商品进出口有关的一切从属费用的收支,如运输费、保险费、商品加工费、装卸费等;②和商品进出口无关的其他收支,如国际旅游费用、外交人员费用、侨民汇款、使用专利特许权的费用、国外投资汇回的股息和红利、公司或个人在国外服务的收支等。以上各项中的收入,称为“无形出口”;以上各项中的支出,称为“无形进口”。有形贸易因要结关,故其金额显示在一国的海关统计上;无形贸易不经过海关办理手续,其金额不反映在海关统计上,但显示在一国国际收支表上。1.2.7按经济发展程度分类按经济发展程度分类,国际贸易可分为水平贸易与垂直贸易。1.水平贸易(HorizontalTrade)水平贸易是指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之间开展的贸易活动。例如,发达国家之间展开的贸易或者发展中国家之间所展开的贸易活动。产业内贸易,也称为水平贸易或双向贸易,是指一国同时出口和进口属于同一产业的产品之间的贸易。

2.垂直贸易(VerticalTrade)垂直贸易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开展的贸易活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的贸易大多属于这种类型。特定产品的生产过程分割为不同的生产阶段,散布于多个国家(地区)进行,并以跨国界的垂直贸易链相互连接。1.3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及作用国际贸易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要有国家的存在,二是产生了对国际分工的需要,而国际分工只有在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基础上才可能形成。这些条件不是人类社会一产生就有的,而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扩大而逐渐形成的。1.3.1国际贸易的产生国际贸易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有剩余的产品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交换;二是商品交换要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进行。因此,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在原始社会的大部分时期,人类处于自然分工状态,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在共同劳动的基础上获取有限的生活资料,仅能维持本身生存的需要,因此,没有剩余产品,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和国家,也就没有对外贸易。1.3.2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是与人类历史上三次社会大分工密切相关的。1.原始社会的国际贸易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部落从其他部落中分离出来,牲畜的驯养和繁殖使生产力得到了发展,产品开始有了少量剩余。于是在氏族公社之间、部落之间出现了剩余产品的交换。这是最早发生的交换,这种交换是极其原始的、偶然的物物交换。随着生产力的继续发展,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人类社会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的出现,便产生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不断扩大,产生了货币,商品交换逐渐变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于是出现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生产力的发展,交换关系的扩大,加速了私有制的产生,从而使原始社会日趋瓦解,这就为过渡到奴隶社会打下了基础。在奴隶社会初期,由于阶级矛盾形成了国家。国家出现后,商品交换超出了国界,便产生了对外贸易。

2.奴隶社会的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奴隶社会虽然出现了手工业和商品生产,但在一国整体社会生产中显得微不足道,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很少。同时,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生产技术落后,交通工具简陋,严重阻碍了人与物的交流,对外贸易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其规模和内容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奴隶社会的对外贸易是为了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当时,奴隶主拥有财富的重要标志是其占有多少奴隶,因此奴隶社会国际贸易中的主要商品是奴隶。据记载,希腊的雅典就曾经是一个贩卖奴隶的中心。此外,粮食、酒及其他专供奴隶主阶级享用的奢侈品,如宝石、香料和各种织物等也都是当时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商品。奴隶社会时期从事国际贸易的国家主要有腓尼基、希腊、罗马等,这些国家在地中海东部和黑海沿岸地区主要从事贩运贸易。3.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比奴隶社会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封建地租转变为货币地租的形式,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封建地主阶级占统治地位,对外贸易是为封建地主阶级服务的。国际贸易的主要商品,除了奢侈品以外,还有日用品和食品,如棉织品、地毯、瓷器、谷物和酒等。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剥削阶级奢侈生活的需要,贸易主要局限于各洲之内和欧亚大陆之间。在封建社会,国际贸易的范围明显地扩大。亚洲各国之间的贸易由近海逐渐扩展到远洋。早在西汉时期,中国就开辟了从长安经中亚通往西亚和欧洲的陆路商路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商品输往西方各国,换回良马、种子、药材和饰品等。到了唐朝,除了陆路贸易外,还开辟了通往波斯湾以及朝鲜和日本等地的海上贸易,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青铜、铁器等同所到的国家进行贸易,换回各国的香料、珠宝、象牙和药材等。封建社会的早期欧洲,国际贸易主要集中在地中海东部,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最大的国际贸易中心。78世纪,阿拉伯人通过贩运非洲的象牙、中国的丝绸、远东的香料和宝石,成为欧、亚、非三大洲的贸易中间商。11世纪以后,随着意大利北部和波罗的海沿岸城市的兴起,国际贸易的范围逐步扩大到整个地中海以及北海、波罗的海和黑海的沿岸地区。当时,南欧的贸易中心是意大利的一些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等,北欧的贸易中心是汉撒同盟(也称汉萨同盟或汉莎同盟)的一些城市,如汉堡、卢卑克等。4.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15世纪末期至16世纪初,地理大发现对西欧经济发展和全球国际贸易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大批欧洲冒险家前往非洲和美洲进行掠夺性贸易,运回大量的金银财富,同时还将这些地区沦为本国的殖民地,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又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17世纪中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正式确立。18世纪中期的产业革命又为国际贸易的空前发展提供了十分坚实而又广阔的物质基础。一方面,蒸汽机的发明使用开创了机器大工业时代,生产力迅速提高,物质产品大大丰富,从而真正的国际分工开始形成。另一方面,交通运输和通信联络的技术和工具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世界市场真正得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贸易有了惊人的发展,交易活动转变为全球性的国际贸易。这个时期的国际贸易,不仅贸易数量和种类有长足增长,而且贸易方式和机构职能也有创新发展。显然,国际贸易的巨大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19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此时的国际贸易不可避免地带有“垄断”的特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被为数不多的垄断组织所控制,由它们决定着一国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和商品构成。垄断组织输出巨额资本,用来扩大商品输出的范围和规模。两次世界大战时期,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三次经济危机,战争的破坏和空前的经济危机使世界工业生产的发展极为缓慢。在19121938年的27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同时,贸易保护主义显著加强,给国际贸易的发展设置了层层障碍。因此,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贸易的扩大过程几乎处于停滞状态。19121938年,国际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国际贸易额减少了32%,许多国家对对外贸易的依赖性减小。在这一时期,国际贸易的地理格局发生了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打破了各国间特别是欧洲国家与海外国家间的经济贸易联系,使欧洲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下降,而美国的比重却有了较大的增长。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经济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亦有所上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又一次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贸易再次出现了飞速增长,其速度和规模都远远超过了19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的贸易增长。仅以国际服务贸易为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传统制造业比重相对下降,服务业地位提升,在各国GDP和就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1999年在世界GDP中,服务业的产值占61%,制造业占34%,而农业仅占5%左右;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由1980年的59%提高到1999年的65.3%,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国内就业人数的比重在55%~75%之间。美国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1997年为72.6%,2003年达到75.9%。第三产业中信息产业的发展尤其快,19931997年的5年间信息产业为美国直接增加1580万个就业岗位,产值占美国GDP的28%以上,美国经济增长的25%来源于信息产业的增长。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占产值和就业中的比重都呈上升趋势,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也从1980年的41%提高到1999年的51%,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国内就业总数的36%~65%。在国民经济日益向服务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下,国家间相互提供的服务贸易量也就大大增加了。1.3.3国际贸易的作用国际贸易对参与贸易的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调节各国市场的供求关系调节各国市场的供求关系,互通有无始终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功能。世界各国由于受生产水平、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分布状况等因素的影响,生产能力和市场供求状况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各国国内既存在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又存在着各种形式的产品过剩状况。而通过国际贸易不仅可以增加国内短缺产品的市场供给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且还为各国国内市场的过剩产品提供了新的出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供求的矛盾,从而调节了各国的市场供求关系。2.促进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在当今世界,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各个国家的分布往往是不平衡的,有的国家劳动力富余而资本短缺,有的国家资本丰裕而土地不足,有的国家土地广阔而耕作技术落后。如果没有国际贸易,这些国家国内生产规模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都会受到其短缺的生产要素的制约,一部分生产要素将闲置或浪费,生产潜力得不到发挥。通过国际贸易,这些国家就可以采取国际劳务贸易、资本转移、土地租赁、技术贸易等方式,将国内富余的生产要素与其他国家交换国内短缺的生产要素,从而使短缺生产要素的制约得以缓解或消除,富余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扩大生产规模,加速经济发展。3.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生产效率各国参与国际贸易的重要基础是比较利益和比较优势,利用比较利益和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可以扩大优势商品生产,缩小劣势商品生产,并出口优势产品,从国外换回本国处于劣势的商品,从而可在社会生产力不变的前提下提高生产要素的效能,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4.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优化国内产业结构在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通过国际贸易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以提高国内的生产力水平,加快经济发展。同时,通过国际贸易,使国内的产业结构逐步协调和完善,促使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5.增加财政收入,提高国民福利水平国际贸易的发展,可为一国政府开辟财政收入的来源。政府可从对过往关境的货物征收关税、对进出口货物征收国内税、为过境货物提供各种服务等方面获得大量财政收入。在美国联邦政府成立初期,关税收入曾占联邦财政收入的90%。至今,关税和涉外税收仍然是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国际贸易还可以提高国民的福利水平。它可以通过进口国内短缺而又是国内迫切需要的商品,或者进口比国内商品价格更低廉、质量更好、式样更新颖、特色更突出的商品,来使国内消费者获得更多的福利。此外,国际贸易的扩大,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增长,将为国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间接增进国民福利。6.加强各国经济联系,促进经济发展在现代,世界各国广泛开展国际贸易活动,这不仅把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相互联系起来,而且也把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卷入国际经济生活之中。国际市场的竞争活动,也促使世界总体的生产力发展进一步加快。这不仅促进了发达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促进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本章小结本章对国际贸易基础内容进行了阐述,主要介绍了国际贸易的概念、分类、产生与发展,探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与新特点。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货物或劳务与服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按不同的标准,可有不同的分类。主要分类方法有:按商品移动方向、统计口径、结算方式、贸易方向、贸易是否有第三国参加、商品形式和经济发展程度等。国际贸易的发展在不同阶段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国际贸易发展到今天,规模不断扩大、结构趋于高级化、知识产权被置于重要地位。贸易方式随着技术手段的提高而趋于网络化,引起交易与结算方式的变换。思考题1.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有何异同?2.简述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含义和计算公式。3.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的作用是什么?第2章国际分工第2章国际分工第2章国际分工【学习目标】本章对国际分工的概况作了全面的介绍,包括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理解当代国际分工以及国际分工的条件,掌握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重点与难点】国际分工的概念、当代国际分工分类、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导入案例】国际分工陷阱在新一轮全球并购高潮中,发达国家实际上是在强化其在原有贸易格局中的既得利益,而发展中国家则被更加牢固地锁定在国际分工链条的末端,进而掉入“国际分工陷阱”。在美国市场,中国出口玩具“芭比娃娃”的零售价为9.99美元,它在美国海关的进口价仅为2美元,两者相差的约8美元作为“智力附加值”被美方拿走。在剩下的2美元中,1美元是运输和管理费,65美分支付原材料进口的成本,中方只得到区区35美分的加工费。由此可见,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链条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和低端地位,而发达国家则成为最大的赢家。这样的例子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中并不鲜见。国际分工的收益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配是严重不对称的。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技术、充足的资金和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员;而发展中国家只有大量闲置的低素质、低技能的劳动力。发展中国家能够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发达国家都能够从事。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投资是为了扩大市场以获得更多的利润,但这不意味着发达国家不能够在国内生产。发达国家完全可以不与某个发展中国家交易,但发展中国家要实现本国经济发展却不能不与发达国家交往。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它们与发达国家虽然都可能从全球化的产业链条中获得收益,但是它们获得的收益数量却大不相同。国际分工收益的绝大部分由发达国家获得,发展中国家只能获得其中的一小部分。为了这一小部分收益,发展中国家还会进行激烈的争夺。他们竞相开出各种优惠条件,如税收优惠,允诺最大限度地开放国内市场,承诺遵守发达国家制定的严厉的经济规则,甚至做出政治上的让步。然而,发达国家的资金不可能流向每一个发展中国家,它们总是流向那些能够给它们就是说,虽然它们尽力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但并不能够在全球分工链条中获得一席之地。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进步,不同国家或经济体之间,在获得接入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机会与利用因特网进行各种业务活动方面,出现了明显的“数字鸿沟”。这类现象一旦被固定化和普遍化,那么,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就有可能永远地被锁定在国际分工链条的末端,进而掉入“国际分工陷阱”。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面临两难抉择。一方面,加入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被迫或自愿地接受发达国家制定的于己不利的规则,必将不可避免地付出惨痛的代价。另一方面,如果拒绝接受现行的国际经济规则似乎没有其他出路。即使闭门造车成为可能,其结果往往也是事倍功半,因为各国的比较优势必须在国际分工中才能得以实现。请讨论:发展中国家为什么会掉入国际分工陷阱?联系我国实际说明如何才能摆脱。(资料来源:《中国经营报》,2005.2.19)2.1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2.1.1国际分工的概念与作用1.国际分工的概念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DivisionofLabor)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其表现形式是各国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交换。2.国际分工的作用1)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分工源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国际分工又变成对外贸易的基础。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形式和格局决定了该国对外贸易的结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和贸易利益的获得等。与此同时,各国对外贸易又是国际分工利益实现的途径,各国对外贸易的模式与措施影响着国际分工的发展。由此可见,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相辅相成,互为因果。2) 国际分工促进国内分工的发展国际分工是发达国家国内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发达国家国内各种产业分工超越国界形成国际分工,再把这种分工强加给发展中国家,形成国际分工体系。这种分工体系对发达国家而言,促进了它们国内的分工,扩大了国内市场,促进了新兴产业的产生;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分工体系,促使新的国内分工体系的形成,以及新产业的出现。3) 国际分工推动世界市场的扩大国际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国际分工使各国在其具有相对优势的部门或产品上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经济,增加产品数量,取得规模效益。国际分工使各国生产要素得到有效的配置,节约了社会资本,提高了效率,大大推动了整个世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世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深了国际分工的深度与广度,从而扩大了世界市场。4) 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格局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同国家国民经济参与国际分工的形式和格局的差异。发达国家一般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优势地位和格局中的中心,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地位和格局中的外围,这种差异决定了各类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主次地位和贸易利益获得的多寡,形成了国际贸易中的秩序和矛盾,这种秩序和矛盾又推动着国际分工的改善,推动着国际贸易秩序的改革和重构。2.1.2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1.萌芽阶段这一阶段包括16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以及资本主义以前的各个社会经济形态。由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该阶段只存在不发达的社会分工和不发达的地域分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1世纪欧洲城市兴起,手工业与农业逐步分离,商品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在15世纪末到16世纪上半叶的“地理大发现”和随后的殖民地开拓,使市场大大地扩展,并促进了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的过渡,这种过渡也体现了社会分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从此,资本主义进入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殖民主义国家用暴力和超经济的强制手段,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开采矿山,建立甘蔗、烟草等农作物种植园,为本国提供其不能生产的农作物原料,以扩大本国工业品的生产和出口。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最初的垂直型国际分工形式出现了。2.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包括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这个阶段发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出现在英国,接着迅速扩展到其他国家。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得以确立。它加快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其特点如下。1) 机器工业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一,大机器生产使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生产规模迅速扩大,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的大批商品使国内市场饱和,需要寻求新的市场。同时,生产力革命带来的生产的急剧扩大,引起原料供应的紧张,要求开辟大量而稳定的新的原料来源地。第二,大机器工业改革了运输方式,提供了电报等现代化的通信工具,使国际分工成为可能,把原料生产国和工业品生产国联系在一起。第三,大机器工业成为开拓市场的“重炮”,它消灭了古老的民族手工业,打破了以往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市场,把各种类型的国家卷入世界市场中。2) 英国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其生产力和经济迅速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英国放弃了长期推行的重商主义政策,转向自由贸易政策。它通过殖民统治和强大的经贸实力,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落后的农业经济纳入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中,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恩格斯指出:“英国是农业世界的大工业中心,是工业太阳,日益增多的生产谷物和棉花的卫星都围着它运转。”3) 世界市场上出现大宗商品国际贸易中交换的商品,过去主要是那些满足地主、贵族和商人需要的奢侈品,现已被国际贸易中的大宗商品,如小麦、棉花、羊毛、咖啡、铜、木材等所代替。这些产品的贸易促进了各国之间产业间的分工,为工业化的深化奠定了基础。

3.形成阶段这一阶段包括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个时期发生了第二次产业革命,石油、汽车、电力、电器工业建立,交通运输工具加快更新,苏伊士运河(于1869年)和巴拿马运河(于1913年)的开通,电报、海底电缆的出现,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这一时期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输出加强,形成了国际分工体系。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进入国际分工的中心国家增多这一期间完成产业革命的法国、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都进入国际分工中心国家的行列,这些国家制约着国际分工的机制。2) 发达国家间出现部门分工例如,挪威专门生产铝,比利时专门生产铁和钢,芬兰专门生产木材和木材加工产品,荷兰和丹麦专门生产农产品(主要是肉类和乳品),美国成为谷物的生产大国。3) 亚、非、拉美国家垂直型分工加深随着国际分工中心国家的增多,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发展中国家原有的垂直型分工加深,其产品生产进一步单一,主要生产和出口一两种中心国家生产和生活所需的农产品和矿产品,而所需的工业品和消费品则从中心国家进口。4) 生产和消费变成世界性的随着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参与国际分工的每个国家都有许多生产部门首先是为世界市场生产的,而每一个国家所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都全部或部分地依靠其他国家供应。其结果是,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加强,生产和消费逐渐变成世界性的。2.2当代国际分工2.2.1当代国际分工发展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经济和政治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发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了电子、信息、服务、宇航、生物工程等新型产业,产业分工日益细化。第二,发达国家通过“工厂外迁”等方式,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使国际资本流动加速,跨国公司兴起,形成全球性的生产和流通体系。第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殖民地体系瓦解,殖民地和落后国家取得政治独立,开始发展民族经济,需要国外的资本和技术。第四,20世纪90年代以后,“冷战”结束,世界各国重视经济的发展和合作。第五,市场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体制的主流,为各国市场的相互融合和分工提供了基础。第六,世界贸易体制建立与加强。1947年关贸总协定建立;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建立,取代关贸总协定成为世界贸易新体制的组织和法律基础,使世界贸易体制得到加强。关贸总协定主持的八轮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和WTO的运行,促进了世界范围的贸易自由化。

2.2.2当代国际分工的特点1.国际分工基础在深化1) 世界性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大大发展,产业结构出现了高技术化、服务化、融合化和国际化的趋势,促使整个社会分工向纵深发展,一方面,各国国内分工在细化;另一方面,细化的国内分工加速向国外延伸。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为以现代化技术、工艺为基础的分工。2) 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其主要表现是:①建立起了全球性的生产体系和贸易体系;②金融、货币和投资市场囊括全球;③出现了世界范围的人力资源流动,世界性移民、人才跨国培养、公开和隐蔽性流动都在加大;④建立起了地区和全球性的管理和协调机构与机制。各种经济贸易集团大量出现和完善。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于1945年底成立之后,1995年初又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这三大经济贸易组织的功能日臻完善。大国首脑定期举行高层会议,商讨国际大事,共商对策。3) 市场经济体制被普遍接受20世纪9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体制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从而对外开放政策成为各国对外经济贸易政策的主流。它们为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结果将会促进全世界的社会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4) 国际分工的参与度扩大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和地区遍及世界,包括各种类型的国家,并且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在加深。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低收入国家从1990年的34.5%提高到2012年的66.4%,在中等收入国家该比重同期从38.2%提高到60.4%,在高收入国家该比重同期从40.1%提高到60.6%。2.国际分工形式多样化1) 按参加国际分工的国家的发展水平差异分类按参与国家自然资源和原材料供应、生产技术水平和工业发展情况的差异来分类,国际分工可划分为三种不同形式。(1) 垂直型国际分工。垂直型国际分工(VerticalInternationalDivisionofLabor)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制造业与农业、矿业的分工。19世纪形成的国际分工就属于垂直型国际分工。这属于第一个阶段的垂直型国际分工,其特点是两种不同类型国家的生产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产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这种类型的分工有所削弱,但仍然是发达国家与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以外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一种主要的分工类型。这一阶段垂直型国际分工的特点是发展中国家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发达国家从事技术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从而在同一产业的不同部门间形成垂直型国际分工。(2) 水平型国际分工。水平型国际分工(HoriontalInternatinalDivisionofLabor)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之间在工业部门上的分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表现为产业间的分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技进步与产业的迅速发展,这种类型的分工深化到产业内部,形成国际间工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其表现形式如下。① 不同型号、规格产品的分工。一般来说,同样的产品往往具有不同的型号和规格,不同国家对同一类产品按不同型号或规格进行分工,从事专业化生产,以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例如,拖拉机,大体上美国主要生产大功率的轮式和履带式拖拉机,英国生产中型轮式拖拉机,德国生产小功率的轮式拖拉机。② 零、配件和部件生产的分工。由于各国科技和工艺水平的差异,一国对某一种零配件或部件的生产具有优势,另一国对另一种零配件或部件的生产具有优势,因此就产生了零配件或部件的专业化生产。“二战”后,这种形式的专业化生产在许多产品的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例如,在喷气式飞机、原子能发电站设备、电子计算机、汽车、拖拉机、收音机、电视机等大批量生产时所需的各种零配件或部件往往在不同国家中进行专业化生产。③ 工艺过程的分工。这种分工是指不同国家对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专业化生产。例如,在化学工业方面,某国一些工厂专门生产半成品,然后出口这些半成品供给设在其他国家的化工厂去生产各种化学制成品。举世闻名的德国拜耳公司以它所生产的中间产品提供给世界各地上万家的化工厂制造各种化学成品,就属于工艺过程的专业化。水平型国际分工成为当今主流的国际分工形式。参与这种分工的国家除了发达国家,还有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3) 混合型国际分工。混合型国际分工(MixedInternationalDivisionofLabor)是指垂直型与水平型混合的国际分工。例如,德国曾是典型的混合型国际分工的代表,它与发展中国家进行垂直型国际分工,而与其他发达国家则进行水平型国际分工。2) 按国际分工在产业之间或产业内部分类(1) 产业间国际分工。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生产的国际专业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国际分工基本上是产业间国际分工,表现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专门生产矿物原料、农业原料及某些食品,欧美发达国家专门进行工业制成品的生产。(2) 产业内部国际分工。相同生产部门内部各分部门之间的生产专业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进展、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对当代国际分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国际分工的形式和趋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突出地表现在使国际分工的形式从过去的部门间专业化向部门内专业化方向迅速发展起来。这主要是由于科技进步使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级差化不断加强,不仅产品品种规格更加多样化,而且产品的生产过程也进一步复杂化。这就需要采用各种专门的设备和工艺,以达到商品的特定技术要求和质量要求,而一般来说所需要的专用设备的数量不多,但要求精度较高。同时,为了达到产品的技术和质量要求,还必须进行大规模的科学实验和研究,这就需要大量的科研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进行大量生产在经济上才能有利。但这些往往又与同一国的有限市场和资金设备以及技术力量发生矛盾,这就促进各国在部门内部生产专业化方面迅速得到发展。产业内部国际分工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同类产品不同型号规格专业化分工。在某些部门内某种规格产品的国际生产专业化,是部门内国际分工的一种表现形式。第二,零部件专业化分工。许多国家为其他国家生产最终产品而生产的配件、部件或零件的专业化。目前,这种国际生产专业化在许多种产品的生产中广泛发展。第三,工艺过程专业化分工。这种专业化过程不是生产成品而是专门完成某种产品的工艺,即在完成某些工序方面的专业化分工。以化学产品为例,某些工厂专门生产半制成品,然后将其运输到一些国家的化学工厂去制造各种化学制成品。3.国际分工格局的主导与层次化1) 发达国家处于国际分工的主导地位在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达国家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出现多样化趋势,但发达国家由于一直处于世界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平,在国际分工中的主导地位并未改变,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 发达国家处于科技发展的领先地位,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纵深发展使社会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2) 以发达国家为母国的跨国公司是当代国际分工的营造者,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建立全球性生产体系和销售体系,并把世界各国纳入这些体系中。(3) 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引领者。这源于发达国家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是世界科技、贸易、金融、信息中心。(4) 以发达国家为主和为中心的地区经济贸易集团在众多地区经济贸易集团中效益最为显著,影响也最大。它们内部的分工又影响着国际分工。2) 国际分工格局出现层次化(1) 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离开外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殖民主义宗主国处于国际分工的中心,殖民地、附属国和落后国家处于国际分工的外围,界限比较清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出现了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它们发展成为制成品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巴西、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印度、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土耳其。在与发达国家的分工形式上,形成初步的水平型分工,国家的进出口货物贸易均以制成品为主。(2) 区域性经贸集团内部分工加强。经贸集团内部通过贸易和投资等的自由化,实施各种计划,协调和扩大成员内部产业之间的分工,使内部贸易占整个对外贸易的比重不断提高。欧盟内部贸易占整个对外贸易的比重从1980年的60.9%提高到2012年的62.01%,同期,东盟此比重从17.4%提高到24.17%。(3) 地区性区域分工在加强。如日本在汽车业的生产中,形成了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分工。例如,在日本丰田汽车部件中,印度尼西亚和泰国集中生产柴油机、踏脚和电动设备;菲律宾生产传动系统;马来西亚生产驾驶连杆和电动设备;新加坡办事处协调和管理各种交易。(4) 服务分工尚未形成固定形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分工从有形商品领域向服务业领域扩展,并出现了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趋势,但尚未形成固定的形式。服务业的国际分工出现了两个特点。第一,高收入国家居于世界服务业分工的主导地位。发达国家的服务业相当发达,在国内生产总值中,2012年服务业所占比重已高达74.91%,而同年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44%。第二,在服务业的国际分工中,发达国家以高新技术、金融、信息和资本密集型的服务参与服务业国际分工;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以建筑工程承包、劳务输出等劳动密集型服务参与服务业国际分工。2.3国际分工的发展条件2.3.1自然条件1.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土地、水流、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和国土面积等,它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自然条件,进行任何经济活动都是困难的。自然条件对各国产业结构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只有地处热带的国家,才能生产热带作物;只有沿海且渔业资源丰富的国家,才有可能发展海洋渔业和养殖业。国土面积小的国家,可能只拥有少数几种自然资源,也就只能以有限的自然资源发展某几种产业;相反,国土辽阔的大国,如俄罗斯、美国、中国等,国内各地区自然条件具有多样性,自然资源也很丰富,为发展多种产业和建立相对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提供了必要条件。一个内陆国家,没有出海口,对外交通不便,自然会影响到该国的经济发展;同样,一个孤悬于大洋的岛国,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相距甚远,交往困难,也会影响其经济的发展。2.自然条件的制约作用在下降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并不是绝对的。自然条件的优劣,能促进或限制一个国家发展某种产业,但这种促进或限制的作用不是决定性的。因为人类的生产力,即人类利用和开发自然的能力在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然因素的作用逐渐下降,建立在自然条件上的国际分工的意义也随之减弱。2.3.2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促进国际分工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分工的前提条件。一切分工,其中包括国际分工,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突出地表现在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上。迄今为止出现的三次科学技术革命,都深刻地改变了许多生产领域,不断地改善生产技术、工艺过程和生产过程,使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随之发生变革。2.决定国际分工的地位历史上,英国最早完成产业革命,生产力得到了巨大发展,使其成为“世界工厂”,那时的英国在国际分工中居于主导地位。继英国之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革命相继完成,生产力迅速发展,它们便与英国一起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国家与支配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努力发展经济,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它们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逐步得到改善。3.影响国际分工的参与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种经济类型的国家都加入国际分工行列,国际分工已把世界各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世界性的分工。随着各国生产力的发展,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形式从垂直型向水平型过渡;从国际货物分工向国际服务业分工延伸;从单一类型的国际分工向多层次的国际分工形式发展。4.提高国际分工的层次以高科技为核心的知识作为一种要素,在生产中的作用大大超过了自然资源,使各国的经济活动在更大程度上依靠科学技术和人的智力,促使国际分工向高层次发展。第一,科学技术具有不断创新的潜力和可能性。第二,人类掌握了科学技术,并把它应用在自然资源的勘探和开发上,自然资源才得以为人所利用。如中东地区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但直到20世纪初,人类掌握了油田勘探开发技术和原油炼制技术后,那里的石油工业才发展起来。第三,科学技术使一部分天然原材料得以用人工合成原材料代替,如人造纤维代替棉麻等天然纤维,人造橡胶代替天然橡胶等。第四,科学技术使新产业、新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而原材料含量则不断降低。如目前生产的芯片,其价值的98%来自科学技术,原材料只占2%。第五,科学技术使生产工艺日益改进,单位产品中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日益减少。2.3.3人口与市场人口分布、生产规模和市场发育度与规模影响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1.人口分布人口分布的不均衡,会使分工和贸易成为一种需要。人口稀少、土地广阔的国家往往偏重发展农业、牧业、矿业等产业;而人口众多、资源贫乏的国家往往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于是,在国家间就有进行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必要。

2.生产规模现代大规模的生产使分工成为必要的条件,这种分工跨越了国界,就产生了国际分工。随着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分工就会越来越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包揽所有的生产,必须参与国际分工。3.市场发育度与规模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狭小,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动力不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市场不断扩大,分工向纵深发展,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愿望日益强烈。2.3.4交通与通信业交通运输和通信成本通过以下几条途径影响一个国家对国际分工的参与度。第一,较高的运输成本减少了初级产品出口所得的收入,降低了一国经济可以用作投资的储蓄量。它们还会抬高资本货物的出口价格,抑制比较优势的发挥。第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运输成本较高的国家可能把自己产出量较小的部分投在贸易上,而且不大可能吸引出口导向型的外国直接投资,难以进入跨国公司的生产链条和销售渠道。第三,运输影响一国与他国国际分工的形成。运输成本制约着国际分工伙伴的选择。第四,交通运输和通信业制约着世界分工的形成。2.3.5资本流动资本流动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关键,资本国际化促进了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