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有限公司质量手册全册_第1页
机械有限公司质量手册全册_第2页
机械有限公司质量手册全册_第3页
机械有限公司质量手册全册_第4页
机械有限公司质量手册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件名称质量手册编制部门综合办公室版次A/0文件编号TS/ZS-422生效日期2013-05-07页次PAGE30/29PAGE300颁布令本《手册》遵照GB/T19001-2008idt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结合本企业实际,对本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作了具体的描述,阐明了本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指导本企业实施质量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全体员工从事质量活动的法规,必须严格遵守和认真执行。本《手册》经审定,现正式批准发布。自2013年05月07日实施。本《手册》现行版次:A/0总经理:王舒民2013年05月07日1质量手册的编制与管理1.1目的确保《质量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的正确性、完整性、统一性,使《手册》中的各项规定得以贯彻执行。1.2编写、审定、批准《手册》由综合办公室起草,管理者代表审核并报总经理批准后发布实施。1.3发放、收回《手册》分为受控和非受控版本,综合办公室负责对受控版本盖章,编号、登记、发放和换版时收回,保证本企业有关部门和人员得到受控版本。非受控版本只限于对外投标和交流,由综合办公室控制发放。1.4保管《手册》持有者应妥善保管,不得丢失、外借、复印和拆卸。调离原岗位时,必须交回综合办公室。1.5更改1.5.1《手册》在实施过程中,各有关职能部门有权提出更改建议报综合办公室,由综合办公室负责审核并报管理者代表审定,总经理批准后更改。1.5.2更改后的新内容由综合办公室负责下发《文件更改申请单》,由文件持有者对受控版本更改,并按要求进行记录。1.6换版1.6.1《手册》遇下列情况时应换版:a)本企业的经营环境、生产方式等有较大的变动时;b)本企业的组织机构、质量职能有较大变动时;c)作为《手册》依据的有关标准、法规已有较大的修改时;d)管理评审中对体系的结构设计提出了必要的改进要求时;e)当更改次数达9次,已不能保证清晰时,由综合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换版。1.6.2换版后,原《手册》由综合办公室负责收回。如因法律等原因需要保存原版本时,为避免混用,由综合办公室在原版本的封面上加盖“作废”印章,保留一本存档,其余均销毁。2企业概况长葛市同生机械有限公司创始于2000年,是一家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综合性机械制造厂家。公司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现有员工60余人。其中高、中级技术人员10人,各类通用、专用机械设备90多台套。形成具有年生产汽车、半挂车、农机具1.5万套的生产能力。并实现年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3500万元。

公司生产的汽车、半挂车配件销往河南、河北、山东、湖北等地。与商丘宇畅、新乡新飞、宇通重工等国内知名汽车、挂车制造厂商具有长期良好的合作配套关系。公司长期与洛阳一拖配套生产农机具。我公司始终秉承“诚信经营、品质优良、追求卓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严格按质量体系的要求进行产品生产,配套采购和制造过程的控制是我们未来坚持要走的路。用户的满意和期望是同生人对质量始终不渝的追求。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及优良的服务是同生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的保证。产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是同生的社会责任。长葛市同生机械有限公司将以更热情的服务、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地址:长葛市金山路中段电话真则3.1范围3.1.1本手册遵循ISO9001:2008标准,规定了本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适合于本企业范围内的各部门。3.1.2本手册描述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覆盖了ISO9001:2008提出的除7.3外所有应符合的过程要求,适用于本公司“全自动造型机、汽车配件(工程车、半挂车铆焊件)的制造”质量管理体系。3.1.3本手册用于:a)向顾客承诺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b)表述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相互作用;c)指导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应用。通过体系的持续改进使本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不断增强顾客满意。3.2术语及定义本手册有关质量活动的术语和定义依据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的术语和定义。本手册中的术语“产品”,也可指“服务”。3.2.4工作环境:是指与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有关条件,包括物理的、环境的和其他因素(如噪音、温度、湿度、照明或天气)3.3引用标准3.3.1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3.3.2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3.3.3GB/T1008-2008《机械加工工艺装备基本术语》3.3.4JB/T9872-1999《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3.3.5GB/T4458.4-2003《机械制图尺寸注法》3.3.6GB/T19866-2005《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的一般原则 》3.3.7GB14444-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3.3.8GB12367-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漆工艺安全》3.3.9JB/T5936-1991《工程机械机械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3.3.10JB/T5992.9-1992《机械制造工艺方法分类与代码装配与包装》3.3.11JB/T9978-1999《铸造机械术语》3.3.12GB/T25711-2010《铸造机械通用技术条件》3.3.13GB20905-2007《铸造机械安全要求》3.3.14JB/T6334-2007《水平分型脱箱射压造型机技术条件》3.3.15GB25491-2010《造型机安全要求》(企业的产品按照标准要求和顾客提供的图纸进行生产)3.4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3.4.1质量方针:服务至诚,精益求精,规范管理,创新进取3.4.2质量目标:顾客满意度达到96%;部件一次交检合格率:巩固达到98%;整机一次交检合格率:巩固达到98.5%,质量目标分解:综合办公室:1.文件(含外来文件)受控率≥97%2.员工培训合格率100%3.用户反馈信息处理率≥96%4.采购件一次验收合格率≥96%5.顾客满意率≥96%生产技术部:1.设备完好率≥97%2.生产任务及时完成率100%3.产品检验率100%原料进厂检验率100%部件一次交检合格率:巩固达到98%;整机一次交检合格率:巩固达到98.5%.4质量管理体系4.1总要求4.1.1本企业依据下列原则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a)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组织中的应用;b)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c)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d)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行和对这些过程的监视;e)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f)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g)针对企业所选择的任何影响产品符合要求的外包过程,将依据采购要求对其类型和程度实施控制本体系覆盖ISO9001:2008标准提出标准要求除7.3外的所有主过程,同时满足标准提出的所有应符合的过程要求。对于标准中非硬性规定但能达到的过程要求,本手册在该过程要求的描述中同样提出希望达到的要求。主要过程的顺序及相互作用,见附图三;主要过程及各子过程的顺序及相互作用描述,见第5章-第8章描述。唯第7章中7.3予以删减,见《手册》节,经确认公司将铸件制造定为外协过程,其控制按照本章7.4条款规定要求实施。本体系强调按照标准要求,采用一种系统和透明的方法进行管理。为了使本企业不断改进业绩,强调应用标准中提出的以下八项质量管理原则:a)以顾客为关注焦点b)领导作用c)全员参与d)过程方法e)管理的系统方法f)持续改进g)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h)与供方互利的关系本体系强调各级管理者在过程中采用‘PDCA’循环的基本工作方法,即:P——策划:按照顾客要求和本企业质量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D——实施:实施过程;C——检查:根据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检查结果;A——改进: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业绩。4.2文件要求4.2.1总则本体系文件包括:a)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b)质量手册;c)标准要求的程序文件;d)本企业为确保其过程有效策划、运作和控制所需的文件;e)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文件——质量记录。本体系文件的媒体可以是纸面和其它形式。但对质量记录,一般要求纸面上的记录。4.2.2质量手册质量手册是本体系的核心管理文件,由综合办公室组织编写,管理者代表审核,经总经理批准颁布。质量手册由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实施和保持。质量手册阐明本体系的范围,因企业的产品依据国家或行业标准及顾客图纸进行生产,企业无需对设计进行控制。故删减7.3条的描述,但不影响本企业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能力和责任的要求。质量手册中包括必要的程序文件或对其引用。质量手册对本体系所需过程的相互作用作出表述。4.2.3文件控制程序(TS/CX-423)1目的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各有关部门均能使用文件的有效版本,促使体系有效运行。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企业除质量记录外的所有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的控制。3职责3.1综合办公室负责制定和监督实施本程序及综合性文件管理控制。3.2综合办公室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中管理性文件的管理控制。3.3生产技术部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中技术性文件的管理控制。3.4其它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文件管理控制。4工作程序4.1文件分类4.1.1外来文件a)相关的法律法规;b)政府文件和行业信息。4.1.2管理性文件a)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b)质量手册;c)标准要求的程序文件;d)本企业为确保过程有效策划运行控制所需的文件。4.1.3技术性文件a)描述产品形成过程中各种特征和特性的文件,如产品技术标准等;b)产品形成过程各种程序及检验方法的文件,如工艺规程、检验规范等;c)设备、产品的技术要求等。4.2综合办公室按文件分类建立《受控文件清单》。4.3文件编制与审批4.3.1对所有新产生的经过修改的文件在文件发布前都必须进行审批,以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4.3.2文件编制与审批权限a)质量手册由综合办公室起草,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b)程序文件由各主控部门起草,综合办公室组织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c)各类工作制度、管理办法等相关支持性文件由负责部门起草,综合办公室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d)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质量记录文件按程序文件的有关规定编制、审核和批准。4.4文件评审与更新内容4.4.1必要时应对文件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4.4.2遇以下情况之一,应组织文件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a)企业质量方针,目标有重大改变时;b)本企业产品、资源结构发生重大变更,使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必须进行评审更新时。4.4.3文件评审与更新内容a)文件的正确性、充分性;b)文件的适宜性、可操作性;c)与相关文件的接口、平衡与影响。4.4.4评审与更新实施a)必要时由综合办公室向管理者代表提出评审与更新建议,管理者代表根据所要评审与更新的文件内容、理由决定是否评审与更新,并对决定评审与更新的文件组织实施评审与更新;b)综合办公室负责文件评审记录,并负责更新文件编制的组织及评审认定的落实;c)评审与更新文件必须按原件批准程序和权限再批准,否则不得发布与执行。4.5文件发放与登记4.5.1文件批准后,由综合办公室负责文件复制及发放。4.5.2文件发放时,发文人应在《文件发放记录表》上记录,接收人应在记录上签字.4.6文件编号规定在规定范围内所有文件发布前都应清楚地编号、标识,其方法如下:质量手册的编号为TS/ZS-422①程序文件的编号为TS/CX-×××②技术性文件的编号为TS/JS×××-××②③管理性文件的编号为TS/GL×××-××②③质量记录的编号为TS/ZJ×××-××②③其中,TS表示“长葛市同生机械”,ZS表示“质量手册”,CX表示“程序文件”,JS表示“技术性文件”,GL表示“管理性文件”,ZJ表示“质量记录”均为汉语拼音的字母缩写;①表示质量手册与标准条款的对应号,②表示程序文件与标准条款的对应号(如TS/CX-423,其中423为4.2.3条款的程序文件),技术性文件、质量记录在哪一程序文件或标准条款中引出,采用该文件的对应号,③表示流水号,从01到99。4.7文件更改4.7.1企业现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更改:a)当国际有关标准、有关法令法规、标准与本企业相应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内容矛盾时;b)文件的适宜性、可操作性不强时;c)有更合适性、更先进性或更具有可操作性的产品标准、工艺方法、管理手段时。4.7.2文件需要更改时,应由文件主控部门向文件批准部门及领导提出文件更改理由,说明更改内容、条款,并填写《文件更改申请单》。4.7.3所有文件更改方案均经过审批,文件更改的审批权限属原审批部门及人员,如涉及其他相关部门,应由文件主控部门协调相关部门对文件进行校对或会签。4.7.4文件更改方式和有效性确认:a)文件内容作重大修改或一次性修改内容较多时,文件应重新打印;c)当文件改动较小时,各持有文件者按《文件更改申请单》在确保更改正确、清晰的前提下,在文本上划改,在修改处标识“此处更改”印章后视为有效;d)在文件上直接修改时,应首先更改相应母本,再对所有发放至各人员的副本进行更改;e)任何擅自的,未按规定进行批准的文件修改均视为无效;4.8作废文件的控制4.8.1任何部门人员及场所不得使用作废文件。4.8.2作废文件由主控部门负责及时收回,加盖标识,转综合办公室备查(盖标识)保证所使用的文件全部是有效版本。4.9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4.9.1所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都应做相应标识;4.9.2所有文件、标识都应清晰、明确、易于辨别,以防误解误用。4.9.3文件标识方法a)在文件上设标识栏目内容可包括文件编码、版/次、编制、审核、批准、发布日期、实施日期等。b)在文件上加盖标识图章,如“受控”等。4.9.4确保策划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外来文件一律由综合办公室签收、登记。外来文件的发放、保存由综合办公室根据归口管理部门的需要按本程序4.5的要求进行发放控制。4.10文件保管4.10.1所有发文件部门应负责文件样本保管,所有持文件部门都有应明确所持文件责任人。4.10.2所有文件保管和使用人均应妥善保管文件,发现损坏、丢失、污染应及时向文件主控部门报告。4.10.3人员变动时,综合办公室应通知文件主控部门对持文件者办理文件移交手续。4.10.4本企业内部文件一般不得外借,必须外借时应:a)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工艺方法以及涉及本企业机密文件必须经总经理批准;b)通用的生产技术文件由综合办公室领导批准;c)其他各类文件由相应主管部门领导批准;d)填写《文件借阅申请单》。相关文件a)TS/CX-424记录控制程序相关记录TS/ZJ423-01文件发放记录表TS/ZJ423-02文件更改申请单TS/ZJ423-03受控文件清单TS/ZJ423-04文件借阅申请单4.2.4记录控制程序(TS/CX-424)1目的通过对记录进行控制与管理,使记录得以形成和保存,以便存取检索和利用,为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提供证据,为实施质量改进和体系持续改进提供分析依据。2范围适用于我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记录。3职责3.1各过程主控部门负责质量记录格式的设置。3.2综合办公室负责整个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所需记录的审定。3.3各部门和班组负责本部门质量记录的控制。3.4综合办公室负责质量记录用品的统一印制、发放和预期销毁。4工作程序4.1质量记录的分类质量记录分为产品质量记录,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记录二个类别。综合办公室应建立《质量记录清单》以便检索、利用和管理。4.2记录的形式质量记录方式一般以表格形式为主,也可成其他媒体形式。4.3质量记录的编号见《文件控制程序》4.6条款4.4质量记录的填写所有相关人员应按文件的规定填写质量记录。记录内容应使用圆珠笔或钢笔书写,并做到字迹清晰、数据真实、单位明确、内容完整、签署齐全、不得漏项,不能填写的格栏内应划/表示此格不适用。4.5质量记录的更改质量记录不允许更改。填写过程中纠正笔误内容时应先用横线划掉,然后将正确内容填在横线上方附近并签名(或盖章)。4.6质量记录的收集各部门应指定一名兼职人员负责本部门质量记录的收集。收集时间应与产品形成过程或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同步进行。分管人收存记录时应核定其完整性和正确性,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4.7质量记录的储存和保管质量记录应在本部门按规定的期限存储。储存环境应适宜并便于检索和查阅。4.8质量记录的查阅4.8.1内部人员需要查阅已归档的质量记录时,应经相关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查阅。4.8.2外部人员一般不准查阅,特殊情况需要查阅已归档的质量记录时,应由相关部门陪同借阅人在企业指定人员陪同下查阅准许查阅的内容。4.9质量记录的处理质量记录保存到规定的期限后,交综合办公室统一销毁。4.10外来记录,如:供应商的记录,计量机构的检定证书或测试报告,客户的验证报告,权威机构的检测报告等由相关部门保存,没有特别规定保存期应不少于一年。相关文件a)TS/CX-423文件控制程序相关记录a)TS/ZJ424-01质量记录清单5管理职责5.1管理承诺总经理通过以下活动,对建立、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承诺提供证据;5.1.1通过会议与员工交谈,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并通过综合办公室等部门与顾客和相关执法部门相沟通,并记录顾客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作出处理。5.1.2制定质量方针,并以文件方式发布,为制定和评审本企业质量目标提供框架5.1.3确保质量目标的制定。5.1.4进行管理评审。5.1.5确保各部门获得必要的资源。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总经理确保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按照7.2.1确定的顾客相关的产品服务要求,并依据8.2.1规定对顾客满意程度监视和测量,采取措施使顾客的要求得到满足。5.3质量方针5.3.1总经理,按下列要求制定质量方针并以文件方式颁发:a)与本企业的经营理念相一致;b)包括对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c)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5.3.3本企业采取会议宣讲、培训等方式,使质量方针在本企业内得到沟通和理解。5.3.4总经理通过管理评审使质量方针持续适宜,按评审结果实施的质量方针更改应以文件方式公布。5.4策划5.4.1质量目标总经理确保以文件方式发布本企业的质量目标,各部门分别制定年度质量目标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以及与各自工作相联系的内容。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见3.4.2)。本企业质量目标由管理者代表依据质量方针制定的框架并根据顾客和内部评审意见提出,经总经理批准后以文件方式发布。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总经理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通过会议、文件等提出策划形成的要求,并提供必须的资源,以满足质量目标和标准4.1款明确的质量管理体系总要求。总经理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更改进行策划和实施时,确保体系的完整性,绝不停止体系的运行,确保顾客利益不受损害。5.5职责、权限与沟通5.5.1总经理确保通过文件使各部门、各类人员的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得到规定,通过文件传递或公布,并使之得到沟通。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职责分配表见:附录一。本企业组织机构目前组织机构中本企业领导层及各职能部门及相互隶属关系见:附图二。本企业主要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如下:总经理: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确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负责主持管理评审;负责企业组织结构及部门职责的确定,任命管理者代表;负责销售合同的批准或签订,质量手册的批准;负责确定部门负责人的入职要求及培训计划的审批;确保资源的获得及在企业内传达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生产技术部:负责明确采购物资技术要求及分类,在供方评定时,进行样品试用;负责确保作业现场基础设施适用及工作环境良好;负责生产设备的管理,编制设备的操作规程及负责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负责所属区域内产品的标识及不同检验状态产品的分区摆放,标识的维护;负责产品贮存控制,选择和使用适宜的搬运工具和方法。负责明确产品的可追溯性要求,当产品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时,组织对其进行追溯;负责采购物资、半成品、成品等各类产品的检验和试验及顾客提供产品的的验证;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校准及偏离校准状态时的追踪处理;负责不合格品的判定,组织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并跟踪记录处理结果。负责所有标识的制作,检验状态标签或印章使用,并对其有效性进行监视;综合办公室:负责文件和资料的统筹管理,包括发放、回收、更改、销毁、保存等及作好相关记录;负责质量记录的统筹管理,规定质量记录的保存期限,汇集备案各类质量记录的样本;负责组织编制质量手册,组织对现有体系文件的定期评审;负责人员的选择和安排,编制相应岗位工作入职要求;负责培训计划的制定及监督实施,组织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负责统筹企业相关信息的传递与处理及内部沟通活动;负责统计技术的选用,统计技术使用的培训,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检查;负责组织制定相应的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并分别进行跟踪验证。负责组织企业后勤管理方面的工作。负责供其使用或构成产品一部分的顾客财产的控制。负责将试制合格产品送交顾客使用,提交顾客确认报告;负责运输企业的选定及其运输质量监视;负责组织、协调产品的服务工作,组织处理顾客投诉;负责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对产品销售过程进行策划.负责顾客要求的识别,组织产品要求的评审,与顾客的沟通和联络;负责制订采购计划,按计划执行零部件、外协件等的采购;负责组织对供方选择和定期评价,建立和更新“合格供方名录”;负责对供方业绩进行分析评价。生产车间:认真执行厂内制定的各项工作标准及任务;根据生产技术部下达计划,编制车间生产作业计划;经常检查各项管理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加强工人思想教育,提高工人思想觉悟和技术水平;抓好安全生产、文明生产。仓库:保证各类物品进厂均应填写入库单,经检验合格后才能入库;入库物品应及时列账,按规定分别摆放,并进行明显标示;各类物品必须按规定放置,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应标示;不合格物品必须隔离存放,并有明显标示;增强防护意识,保证库区安全、通风干燥,防止物品损坏变质,保证物品质量。5.5.2管理者代表总经理指定一名本组织的管理者作为管理者代表,他除了所负的管理职责外,并具有以下的职责和权限:a)遵循ISO9001:2008标准要求,确保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b)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要;c)确保在本企业内员工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质量意识;d)负责本企业就质量体系有关事宜进行对外联络。5.5.3内部沟通总经理、综合办公室、生产技术部等管理部门以碰头会、面谈等方式,确保本企业内部上下和各部门之间的沟通,综合办公室负责统筹策划,提供适宜的沟通工具,如公告栏、记录、文件、会议等形式促进企业内部信息的有效沟通。重要的信息沟通应填写“信息联络处理单”或“会议记录”。5.6管理评审5.6.1管理评审的计划企业编制“管理评审计划”及“管理评审通知单”,由总经理定期(一般在年末进行,可根据情况适时增加)主持召开管理评审,评价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方针和目标)是否有变动的需要,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5.6.2管理评审的输入一般包括: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结果(包括第一、二、三方的审核);顾客投诉的处理,顾客的满意度测量结果及反馈的重要信息;重大质量事故的处理过程及产品质量趋势;质量方针、目标以及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以往管理评审所确定的跟踪措施的执行情况;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化(如开发培训计划、法律法规的变化等);对改进的建议。5.6.3管理评审的输出要反应出对以下输入进行分析和评价的结果: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及相应文件是否有修改的需要;质量方针、目标是否正在实现,是否需要更新;是否需要进行相关的过程、产品审核或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各项活动,配备的资源是否适宜;对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总体评价。5.6.4管理者代表对管理评审的内容进行总结,编写“管理评审报告”,经总经理批准后发放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并跟踪记录措施的实施情况。相关文件a)TS/CX-822内部审核程序b)TS/CX-852纠正措施程序c)TS/CX-853预防措施程序d)TS/CX-423文件控制程序相关记录TS/ZJ553-01会议记录TS/ZJ553-02信息联络处理单TS/ZJ560-01管理评审计划TS/ZJ560-02管理评审通知单TS/ZJ560-03管理评审报告6资源管理6.1资源提供本企业为了:(1)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2)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采取相应办法,以确定并提供所需的资源。1、综合办公室负责协助总经理对人力资源实施管理,负责对员工的招聘、培训、考核、晋升和合理安置。2、生产技术部协助总经理负责各类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涉及的房屋、场地和固定设备的设施管理。6.2人力资源6.2.1人员安排综合办公室组织各部门编制相应岗位的《岗位任职要求》,明确每一个岗位工作人员学历、培训、技能及工作经历的具体要求,经总经理审批后,作为人员选择、安排和考评的主要依据。6.2.2人员培训需求综合办公室负责确定各类人员的基本培训需求,包括新员工,转岗人员,检验人员,技术人员,内审员,特殊工作人员及各级管理人员等;通过对各类人员能力的考评,结合实际以培训计划的形式,明确需要实施的相应培训。6.2.3培训计划及培训的实施对于现有岗位人员不胜任工作的,各部门负责人根据需要,编制本部门《员工培训申请表》,注明需培训的内容。报主管领导审批后,交公司办。综合办公室根据人员培训要求情况,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具体培训实施计划,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报总经理审批后实施,做好培训记录。培训计划应包括:培训内容、参加人员的名单、教师、时间、地点、应达到的效果及评价的方法等。综合办公室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培训效果不明显,下发“整改通知单”,各部门负责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6.2.4培训的实施新入厂工人、特殊过程操作工,由综合办公室织织实施。生产技术部负责对专职检验员、兼职检验员进行培训。新入厂销售人员的培训由综合办公室进行组织实施。各种专业培训,如:市场营销、质量管理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安全知识、法律、法规教育,质量意识教育等,由相应责任部门负责实施,做到每个员工都能意识到他们在质量活动中的作用。培训教师的确定内部培训教师由公司办提出,有资格的人员担任。外部培训由公司办报请总经理审批后组织实施。经培训后通过口试、文字或实际操作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6.2.5培训档案:本公司各类培训都必须建立档案,培训结束后填写《培训记录》,公司办负责归类、整理、保管,以便今后工作中的人员调配。6.3基础设施生产技术部负责确定和提供作业现场和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如生产车间和办公场地、生产工具和设备、水电的供应、通信设备等),建立“生产设施台帐”,制定生产设施检修计划并进行适当的保养,将生产设施的日常维修情况记录于“生产设施维修情况记录表”中,以便对其过程能力进行分析。6.4工作环境生产技术部为工作环境的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推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的6S现场管理,确保产品的符合性。包括:配置适用的厂房并根据生产需要适当装修,防止暴晒、风雨侵蚀和潮湿;配置必要的通风、消防器材,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职业卫生、安全;生产技术部对车间设施实行定置管理,要考虑人体工效学的要求,努力提高工作效率;d)确保员工生产符合劳动法规的要求。相关文件a)TS/GL620-01岗位任职要求相关记录TS/ZJ620-01人力资源申请单TS/ZJ620-02年度培训计划TS/ZJ620-04培训记录单TS/ZJ630-01生产设施台帐TS/ZJ630-02生产设施维修情况记录表7产品实现7.1产品实现的策划7.1.1生产技术部根据市场需求负责各类产品实现过程策划,综合办公室予以协助。7.1.2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应与4.1阐明的质量管理体系总要求相一致。7.1.3生产技术部在产品实现进行策划时,应确定以下方面的适当内容:a)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b)针对产品确定过程、文件和资源的需求;c)确定产品所需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接受准则;d)对实现过程及其产品是否满足要求,提供作出证据所需的质量记录。7.1.5产品实现过程及策划的输出适于本企业的运作方式。本企业机构设置、产品质量目标、过程、资源、程序文件、各类技术文件、检验规程、工艺规程以及各种质量记录都体现了策划输出。必要时,本企业可对特定的产品、项目或合同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和资源制定质量计划。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2.1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总经理负责领导综合办公室,针对本企业的不同产品和服务,以文件方式确定:a)顾客有关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b)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对产品规定的用途所必须的要求;c)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d)本企业的任何附加要求。这些文件可以采用如用户服务规范或产品说明书等不同形式,但整个体系文件必须满足上述a)-d)的充分性要求,并在本企业内部的相关部门中得到沟通,而且,应随顾客要求和外部环境(市场、技术进步、法律法规)的变化,对文件做出修改。对于具体的合同订单,由综合办公室和合同洽谈人员负责参照第条款中提到的诸文件规定,通过洽谈对合同涉及的与产品有关的要求加以确定,总经理应对合同洽谈人员在作出上述确定时给以技术支持和指导。上述确定中顾客规定的要求和本企业的任何附加要求应反映在合同中,并应经总经理批准。7.2.2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综合办公室负责组织企业相关部门对已识别的顾客要求和企业自行确定的附加要求进行评审。合同的评审应在合同签订之前进行,确保顾客的各项要求合理、明确、书面化,双方协调一致,企业有能力满足,评审内容及结果记录于“合同评审表”或由负责人在定单上签字认可;在协调过程中,变动事项及解决情况需予以记录。合同评审后,由综合办公室授权人代表企业与顾客签订合同,将相应的信息以书面形式传递到企业相关部门,口头/电话定单应详细登入“口头/电话定单记录表”,综合办公室负责跟进并记录合同的执行情况,根据需要及时反馈给顾客。对于合同条款的任何修改,都需征求原评审部门和顾客的书面意见,由综合办公室将更改的信息及时传递到企业和顾客的本单位或人员。当合同的修改涉及产品要求的变更时,生产技术部须确保相关的文件得到修改。7.2.3与顾客的沟通问询和咨询顾客信息反馈和投诉综合办公室针对顾客反馈的有关信息或投诉应及时填写“顾客意见记录表”,并协调有关部门予以妥善解决。7.3设计和开发(本企业产品按顾客提供图纸组织生产,企业无须对设计和开发进行控制,列出条款为了与标准结构相对应)7.4采购7.4.1采购控制企业对构成外供产品一部分或直接影响其质量的采购产品供方进行评价和选择,把合格的供方作为供货来源,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要求,合格供方的评定依据采购物资的分类(A:重要物资、B:一般物资等)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A类物资供方的评定需填写“合格供方评定表”,B类物资供方经总经理批准既可,经评定合格的供方列入“合格供方名录”。企业对所有合格的供方进行定期评价,综合办公室负责记录其每批供货质量状况,每半年将汇总结果提交综合办公室,综合办公室每年一次对供方进行评价(综合考虑质量、交期、服务等方面因素),根据评价结果对供方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对供方措施的执行进行跟踪记录。7.4.2采购信息综合办公室依据“采购计划”,按照采购物资技术要求进行采购。第一次向合格供方采购产品时,可与其签订《采购合同》,明确要求、产品要求、验收条件、违约责任等相关内容,以及对供方的质量管理体系、组织结构、程序、过程、资源等方面的要求,必要时提供相应的技术标准,作为合同的附件。具体的采购作业由采购员以“采购单”或电话通知的方式执行,“采购单”要包括采购产品的名称、型号(或规格等级)、数量、交期等事项,经总经理签名确认后,才能发放进行采购。7.4.3采购产品的验证采购产品的验证需顾客提供具有权威检验机构对相关原料检验后的结果,说明检验产品的名称、型号、日期、批次等内容,必要时需提供检验机构的联系电话以及加盖检验机构的公章,以作证明。7.5生产和服务提供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本企业应策划并在受控制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服务提供。生产技术部负责产品生产的策划及产品生产过程控制,综合办公室负责服务策划的控制。适用时,各相关部门应满足下列受控条件:a)各个生产和服务岗位应能获得表达产品特性信息作业方法的各类规范,作业指导书或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中规定的作业方法和要求应适宜、合理。b)使用适宜的设备。必须按生产服务要求,配置适宜的设备,并做好设备的维护。c)获得并使用监视和测量设备,按工艺要求实施监视和测量。监视和测量设备应按7.6节规定加以控制,以保证监视和测量的有效性。d)各个工序产品的放行、产品交付及交付后的各阶段实施效果的确认、验收等活动应按文件规定执行。生产现场必须做到区域明确、归类存放、标识清楚、整洁有序,实施文明生产。要定期检查技术条件和工艺纪律执行情况,对影响质量和有关键工序和薄弱环节,实施重点控制。要合理确定自检、专检的范围,确保工序间紧密的衔接,各工序有效运转。对生产和服务全过程控制的质量记录,应予以保持。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对生产和服务过程的输出不易或不能经济地由后续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的过程,以及仅在产品已使用或服务已提供之后才显现出问题的过程。都称这为“特殊过程”。生产技术部根据以上设置原则,以工艺流程图的形式明确企业的特殊过程,制定相应的工艺规程并对其工艺参数进行监控,对这些过程所使用的设备进行鉴定,每年或在出现异常情况时重新确认,以证实该工序持续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生产技术部对特殊过程予以明确标识,并进行严格的连续质量监视。特殊过程的操作人员必须试用半年后经过技工资格确认合格后才能上岗。本企业的特殊过程为焊接过程和喷漆过程7.5.3标识和可追溯性本企业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使用适宜的方法识别产品。对于成品需要在明显处作出固定产品标牌包括:制造厂名称,产品名称,型号,本标准编号或补充技术条件编号,包装日期。对有可追溯性要求的产品,应控制并记录产品唯一性标识。本企业生产技术部负责实施和保持产品的标识。应在产品实现过程中,针对监视和测量要求识别产品的状态,一般分为“待检”、“合格”、“不合格”、“检验待定”四种状态。标识的方法可采用分库存放、挂牌和在流程记录、铭牌等。具有不同状态标识的进货物资、半成品和成品都必须严格隔离。在按规定对不同状态产品作出下一工序处理前,生产班组、仓库应保持产品的状态标识。本企业最终产品和进货物资的产品状态分别由生产班组、仓库进行识别控制,半成品的状态由班组识别控制。7.5.4顾客财产本企业对顾客的财产,包括技术信息、零部件、包装材料、生产检测用的设备、维修工具、运输工具等应进行验证或验收,接收后应将其放置于专门指定的区域,或在其本身或产品标签、随行资料上注明顾客的名称,使其有明确的标识,并进行适当的保管和维护。在贮存、维护和使用过程中发现顾客提供的产品有异常现象,未经顾客同意,不得直接进行处理,应统一收集暂存,做相应标识,同顾客商定解决办法后,方可做进一步处理并记录。对于顾客的知识产权,如核心技术资料、个人信息、专利技术或商业机密等,需进行保密控制,未经顾客允许,不得向外界泄露。7.5.5产品防护本企业按规定要求做好产品的防护运工作,选择适宜的工具和适当的方法。也可根据用户和特殊运输需要保证,装卸形式和用户协商而定。车运单号上应标明以下内容:a)制造厂名称,产品名称及型号,本标准编号或补充技术条件编号,包装日期;b)产品附件内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合格证应包括下列内容:装箱清单;产品出厂合格证;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产品安装图、易损件目录及图纸。当有特殊要求时应表明相应的检验内容及指标。仓管员按规定报检,凭进货验收单入库,及时登账、作好相应状态标识。出库时凭领料单办理手续,及时销账,做到账、物、卡相符。根据产品质量特性分库存放,产品应贮存在有遮棚的库房里,每6个月保养1次。做到按品种、规格、分类码放,作出相应标识,实行先进先出。本厂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库存品的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贮存产品完好无损。根据顾客要求选择适宜的包装材质,按标准要求做好产品包装工作,包装时确保数量准确,并做好外包装标识。产品的运输方式由用户与厂方协商解决,运输过程中应防止碰撞、防止损伤、防雨淋,包装应按标准要求实施,装箱外应印刷方向标识,保证在运输中间产品完好无损。交付给顾客满意的产品,合同要求时,防护措施应延续到交付目的地。7.6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7.6.2本企业对有关过程的产品配置合适的监测设备,控制相关过程的重要参数,并为进货物资、半成品、最终产品的符合性提供证据。最终产品的质检人员应是对最终产品结构、性能及监视和测量设备与使用方法充分熟悉、经总经理授权的人员。7.6.3本企业采取适当措施对监视和测量设备实施控制,控制要求应包括:a)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使用前进行校准或检定。b)进行调整或必要时再调整。c)确定其校准状态进行标识。d)防止可能使测量结果失效的调整。e)在搬运、维护和储存期防止损坏或失准。当发现监视和测量设备不符合要求时,生产技术部应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记录,并应对该设备和任何受影响的产品采取适当的措施。校准和验证结果的记录应予以保持。7.6.4生产技术部负责建立“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对全企业的监测设备实施统筹管理。相关文件TS/CX423-01文件控制程序有关生产工艺文件相关记录TS/ZJ720-01合同评审表TS/ZJ720-02口头/电话订单记录表TS/ZJ720-03顾客意见记录表TS/ZJ740-01合格供方评定表TS/ZJ740-02合格供方名录TS/ZJ740-03采购计划TS/ZJ760-01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8测量、分析和改进8.1总则8.1.1本企业策划并实施所需的监测、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a)证实产品的符合性;b)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c)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应确定包括统计技术应用在内的适用方法及应用程度。8.1.2管理者代表负责策划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以确保其符合性,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8.1.3综合办公室负责策划并实施产品实现和服务所需的监测、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包括统计技术的应用,以便证实产品和服务质量满足各项相应要求的符合性。8.2监视和测量8.2.1顾客满意综合办公室负责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措施,通过适当的渠道,征询和监视顾客满意度的信息,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测量。每6个月(年中、年终),由综合办公室定期组织向订购企业产品的顾客和最终顾客发出“顾客满意度调查表”,调查顾客对企业的产品、服务或代理商的满意程度,并收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综合办公室也可以通过顾客的投诉、与顾客的日常沟通、相关方(如媒体、消费者组织、行业协会等)顾客对交付产品质量的数据、业务损失分析、经销商报告之类的来源的信息反馈等渠道获取顾客满意度的信息。综合办公室对回收的调查表及相关各方反馈的信息进行综合整理,了解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满足顾客需求和期望的程度,分析顾客需求和期望的变化趋势,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反馈给生产技术部组织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或改进措施。8.2.2内部审核程序(TS/CX-822)1目的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所涉及部门过程活动是否符合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实现质量目标的有效性,并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企业内部所有涉及质量活动的部门和场所。3职责3.1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和组织实施年度审核工作计划,并任命内审员,分析审核结果和向总经理报告。3.2综合办公室负责编制年度内部审核工作计划及内部审核协调与纠正措施的管理工作。3.3审核组长负责制定审核实施计划,给审核员分工,编制审核报告。3.4内审员负责编制审核检查表,记录审核结果,填写不合格报告及纠正措施跟踪检验工作。4工作程序4.1每年年初由综合办公室以书面形式制定年度内部审核工作计划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下发。内部审核的频次可根据需要安排,但每年至少一次。4.1.1内部审核工作计划的内容:a)审核目的和范围;b)审核的时间安排;c)审核的准则;d)审核的性质。4.2审核准备4.2.1组织审核组,在内审前一周由综合办公室根据本年审核计划拟定审核组长及成员名单,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成立审核组,由审核组长负责本次审核的具体组织工作。a)审核组长由具有内审员资格的管理者担任;b)审核员应具有内审员资格,且与被审核区域无直接责任者担任。4.2.2由审核组长负责组织制定本次审核实施计划的内容:a)受审核的部门;b)审核的目的、范围和日期;c)审核的准则;d)审核的内容及时间安排;e)审核员分工。4.2.3由审核组长组织内审员编写《审核检查表》。4.2.4由综合办公室提前一周向受审核部门发出本次《审核实施计划》。4.2.5受审核的部门收到《审核实施计划》后,如果对审核时间和审核主要内容有异议,可在两天内通知审核组,经过协商可做调整,无异议确认后返回综合办公室。4.2.6受审核部门应作好准备工作,提供条件配合内审员审核。4.3审核实施4.3.1举行首次会议,由审核组长组织召开内审首次会议。审核组全体成员、企业领导、受审部门、班组长及有关人员参加并填写会议记录,会议主要内容:a)审核组长介绍审核成员,审核的目的和范围,时间安排,审核办法,及审核日程;b)澄清审核计划中不明确的内容。4.3.2现场审核。审核员按《审核检查表》采用观察、询问、查看记录的方式,逐项进行审查,面谈、查看、观察实施结果,收集客观证据,填写审核检查表。4.4审核总结4.4.1整理审核结果。审核组汇总审核情况,讨论及评估审核时所得证据,审核员应对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填写《不符合项报告》和《不符合项分布表》。4.4.2举行末次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参加人员同首次会议。组长向受审核单位报告审核经过与结果后,由审核员宣布不符合项报告,提出纠正措施的要求,组长征求审核单位的意见并确认,如有异议,由管理者代表仲裁。4.4.3编写审核报告。由审核组长或其授权的内审员整理编写《内部审核报告》。经审核组讨论通过,审核组长确认签字后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报告内容:a)受审部门名称;b)审核日期;c)审核组成员,受审核部门的主要负责人;d)审核的范围和目的,审核准则;e)审核过程及主要内容;f)不符合项记录,统计及分布;g)审核结论及改进建议;h)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计划的提交日期。4.4.4审核报告的发放。审核报告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由综合办公室印发,审核报告正本由综合办公室存档三年。审核报告的发放范围:a)总经理、管理者代表。b)受审核部门领导。4.5跟踪检查综合办公室组织与被审核无直接责任的内审员对纠正措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验证其结果。4.6管理者代表将审核结果提交管理评审。4.7每次内审文件和资料(年度审核计划、实施计划、审核检查表、不符合项报告、审核报告)在审核结束十天内,由审核组交综合办公室保存。相关文件a)TS/CX-852纠正措施程序b)TS/CX-853预防措施程序c)TS/CX-424记录控制程序相关记录TS/ZJ822-01审核检查表TS/ZJ822-02审核计划TS/ZJ822-03不符合项报告TS/ZJ822-04审核报告TS/ZJ822-05不符合项分布表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本企业应采用下列适宜的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并在适用时进行测量:a)综合办公室对顾客满意程度的监视和测量;b)管理者代表组织的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审;c)生产技术部对产品特性的检试和测量;d)生产班组对生产过程参数监视和测量;e)生产技术部收集不合格品的状态并进行数据分析;f)综合办公室将本企业的质量状况与本企业的质量目标相对照和必要的分析。管理者代表应组织分析第款中各类实施时所获得的记录,以证实体系各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应按实际情况分别考虑自我评价,过程审核、工作质量检查活动、文件评审、过程有效性评价等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测,当未能达到所策划的结果时,应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本企业应对各类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是否得到满足。生产技术部应依据策划的安排,在产品实现的适当阶段组织实施检验和测量。生产技术部应保持符合产品接收准则的记录或其它证据。产品放行或确认应有检验员签字。除非得到总经理的批准,适用时(如让步接收等)得到顾客的批准,否则在本企业策划规定的所有要求均已园满完成之前,不得放行产品或确认通过验收。本企业生产产品在出厂前必须按产品标准要求进行检验,具体检验项目按照标准和图纸执行8.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TS/CX-830)1目的通过对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评审、隔离和处理,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所发生的不合格品的控制。3职责3.1总经理负责组织对重大不合格品的评审,并提出处理意见。3.2生产技术部负责对一般不合格品的评审,并提出处理意见。3.3生产技术部负责按不合格品的标识进行隔离和按处理意见处理。4工作程序4.1不合格品识别生产技术部质检员对零部件、半成品、成品是否合格,依据标准和合同要求判定。4.2不合格品的标识与隔离4.2.1库管员对检验不合格的零部件按不合格品标识,隔离存放并保持标识。4.2.2企业内对检验不合格的半成品和成品按不合格标识放置在规定区域内。4.3不合格品的评审对于生产过程中质检人员发现的不合格产品,须由操作工及当班主任签字确认,最终由总经理组织生产技术部及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评审,查明原因,并将评审结果和处置意见记入“不合格品通知单”。4.4不合格品的处置4.4.1不合格产品由仓库提出,综合办公室负责处置。4.4.2半成品、成品的不合格品经评审后可能:a)报废。b)根据情况,可能降级、返工或改作他用。以上处置,填写《不合格品通知单》后执行。4.4.3所有经过返工、返修的不合格品,必须按规定重新检验。4.5防止再发生生产技术部负责人应按《纠正措施程序》的规定,组织相关人员对不合格品进行分析,确定并消除导致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避免类似问题再发生。相关文件a)TS/CX-852纠正措施程序b)有关产品检验文件相关记录a)TS/ZJ830-01不合格品通知单8.4数据分析8.4.1本企业应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包括来自监视和测量的结果以及其它有关来源的数据,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持续改进。8.4.2数据分析结果应能提供以下方面的有关信息:a)顾客满意程度;b)产品和服务符合性;c)过程、产品和服务有关特性及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d)供方信息,如产品要求的符合性、供货及时性、价格满意度和它们的趋势。8.4.3本企业有关部门的职责如下:a)综合办公室收集和分析顾客满意程度的数据;b)生产技术部收集产品及过程的符合性数据;c)综合办公室收集进货物料供方的数据;综合办公室指导各部门应用统计技术方法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以便采取各类纠正措施或寻求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管理者评审前,生产技术部可将收集的数据及数据分析结果采取纠正措施后的改进效果和采取预防措施的建议作为评审输入,提供总经理用于评价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确定对体系持续改进有重要意义的过程和措施。8.5改进8.5.1持续改进本企业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总经理负责通过评审和其它方式,运用“PDCA”方法,推动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综合办公室负责收集管理评审输入信息,协助总经理推动体系持续改。管理者代表协助总经理实施全企业的持续改进。8.5.2纠正措施程序(TS/CX-852)1目的为了消除产品质量形成或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已出现不合格的原因,防止类似问题再发生。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对产品质量形成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部门或场所。3职责3.1综合办公室负责本程序制定的控制,负责收集不合格的信息,必要时签发《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责成不合格的责任部门制定纠正措施并督促其实施和验证。3.2内审员负责填写被审部门《不符合项报告》,督促其制定纠正措施并负责效果验证。3.3不合格的责任部门负责制定纠正措施,必要时提交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部门评审并负责纠正措施的实施。4工作程序4.1纠正措施信息来源a)生产中的严重不合格或普遍存在而重复发生的质量问题;b)内部质量审核所发现的不合格项;c)外部质量审核所发现的不合格项;d)过程监视与测量的结果;e)现场服务或顾客投诉;f)管理评审所确定的不合格项和提出的质量改进要求。4.2纠正措施要求的提出a)必要时根据生产技术部所收集的不合格信息由管理者代表或管理者代表指定审核组确定是否制定纠正措施。综合办公室按确定制定纠正措施的不合格项向责任部门发放《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并要求不合格责任部门制定纠正措施。b)内审时,内审员填写《不符合项报告》送交不合格责任部门,并要求不合格责任部门在此表内制定纠正措施。4.3调查与分析不合格原因责任部门对《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或《不符合项报告》中的问题应组织相关人员调查、分析,确定不合格或形成不合格产品的原因。4.4纠正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不合格的责任部门针对导致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拟定出纠正措施计划,明确改进目标和措施和相关的责任人及完成时间,并将其填入《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或《不合格报告》后交综合办公室,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责任部门按计划组织实施。4.5纠正措施的跟踪与验证在纠正措施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综合办公室对责任部门进行督促检查。实施完毕后由综合办公室或内审员对实施效果进行验证。因实施措施涉及对质量体系文件进行修改按《文件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执行。相关文件a)TS/CX-830不合格品控制程序b)TS/CX-822内部审核程序c)TS/CX-423文件控制程序相关记录a)TS/ZJ850-01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8.5.3预防措施程序(TS/CX-853)1目的为查明并消除导致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预防不合格发生。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和产品实现过程中不合格需要采取预防措施的部门或场所。3职责3.1综合办公室负责预防措施程序的编制和修订,并负责预防措施过程的控制。3.2管理者代表负责确定是否采取预防措施。3.3相关部门提供与预防措施相关的信息和实施预防措施。4工作程序4.1预防措施信息来源a)监视和测量记录;b)不合格报告;c)现场服务或顾客投诉;d)内外质量审核的观察结果;e)管理评审报告;f)日常质量管理活动的观察结果;g)其他质量信息。4.2预防措施要求的提出综合办公室通过以上信息的整理和数据分析以书面形式报告给管理者代表,必要时协助管理者代表召集综合办公室、生产技术部等部门人员参加质量分析会议,从人、机、料、法、环、测等因素入手进行调查分析形成不合格品的潜在原因,确定是否采取预防措施。需要时由综合办公室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一式两份,除自留备查外发给责任部门。4.3预防措施的制定与实施责任部门对《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中潜在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拟定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确保改进目标,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返综合办公室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实施。4.4预防措施的评审与验证在预防措施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由综合办公室对责任部门进行督促检查,实施完毕后,由综合办公室或内审员对实施效果进行评审验证,因实施预防措施涉及到对质量体系文件进行修改时,按《文件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执行。4.5预防措施实施完毕后,综合办公室应对每一项的有关资料收集整理,经管理者代表审完后提交管理评审,作为管理评审活动的一种输入。附录一:管理体系过程职责分配表条款号部门名称条款内容总经理管理者代表综合办公室生产技术部4.1总要求○●○○4.2文件要求○○●○5管理职责●○○○6.1资源提供●○○○6.2人力资源○○●○6.3基础设施○○○●6.4工作环境○○○●7.1产品实现的策划○○○●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3设计和开发7.4采购○○●○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7.5.3标识和可追溯性○●7.5.4顾客财产○○●○7.5.5产品防护○○○●7.6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8.1监视、测量、分析、改进的策划○○●○8.2.1顾客满意○○●○8.2.2内部审核○○●○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8.3不合格品的控制○○○●8.4数据分析○○●○8.5改进○○●○“●”:为负责部门“○”:为相关部门附图二:组织结构图总经理总经理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档案车间生产技术部综合办公室档案车间生产技术部综合办公室财务部财务部质检仓库销售人事供应质检仓库销售人事供应生产工艺流程图全自动造型机:钢材、型材钢材、型材机加工(下料、钻孔、铣镗等)调试组装喷漆焊接机加工(下料、钻孔、铣镗等)调试组装喷漆焊接成品入库铸件(外协)成品入库铸件(外协)机加工(下料、冲孔、折弯、压型等)汽车配件(工程车、半挂车铆焊件):机加工(下料、冲孔、折弯、压型等)检验喷漆铣镗焊接钢材、型材检验喷漆铣镗焊接钢材、型材成品入库成品入库其中焊接过程和喷漆过程为特殊过程,铸件属于外协过程管理者代表任命书为有效贯彻ISO9001:2008质量管理标准,保证我公司质量管理管理体系的顺利实施并得到持续改进,特任命查金荣同志为公司管理者代表,其职责和权限如下:确保按照ISO9001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向总经理及时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促进我公司全体员工形成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负责就质量管理体系相关事宜与认证机构、咨询公司等相关方的联络。望全公司人员知悉,并配合其开展工作。总经理:王舒民日期:2013年05月07日基于C8051F单片机直流电动机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研究MOTOROLA单片机MC68HC(8)05PV8/A内嵌EEPROM的工艺和制程方法及对良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模糊控制的电阻钎焊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研制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的通用控制模块的研究基于单片机实现的供暖系统最佳启停自校正(STR)调节器单片机控制的二级倒立摆系统的研究基于增强型51系列单片机的TCP/IP协议栈的实现基于单片机的蓄电池自动监测系统基于32位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作物营养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交流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基于单片机的泵管内壁硬度测试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研究基于C8051F040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基于单片机的液压动力系统状态监测仪开发模糊Smith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及其单片机实现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轴快流CO〈,2〉激光器的手持控制面板的研制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基于CYGNAL单片机的在线间歇式浊度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喷油泵试验台控制器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软起动器的研究和设计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高速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短循环走丝方式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机电产品控制系统开发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手机充电器基于单片机的实时内核设计及其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烟气二氧化硫浓度检测仪的研制基于微型光谱仪的单片机系统单片机系统软件构件开发的技术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液体点滴速度自动检测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系统的多功能温度测量仪的研制基于PIC单片机的电能采集终端的设计和应用基于单片机的光纤光栅解调仪的研制气压式线性摩擦焊机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磁通门传感器基于单片机的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光纤Bragg光栅解调系统的研究单片机控制的便携式多功能乳腺治疗仪的研制基于C8051F020单片机的多生理信号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