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夏大豆生育期结构与产量性状关系的研究毕业论文_第1页
南方夏大豆生育期结构与产量性状关系的研究毕业论文_第2页
南方夏大豆生育期结构与产量性状关系的研究毕业论文_第3页
南方夏大豆生育期结构与产量性状关系的研究毕业论文_第4页
南方夏大豆生育期结构与产量性状关系的研究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II 本科毕业论文南方夏大豆生育期结构与产量性状关系的研究PAGE3摘要采用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四川共50份受试材料,在常规(3次重复,3行区,行长2.5m,株距15cm,行距50cm)栽培条件下,对生育期结构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单株粒重、单株粒数最高的是晚熟材料,百粒重最高的是早熟材料;早、中、晚熟材料的花期占全生育期比例与单株粒数均呈正相关;早、中、晚熟材料的生殖生长期与百粒重均呈正相关。(2)各省区的材料间全生育期和单株粒重的差异不达到显著,其它性状有显著差异,这说明地区来源对大豆性状表现有一定影响;广东、广西、江西材料花期占全生育期比例与单株粒数的呈正相关,与百粒重呈负相关。湖南、四川材料的花期占生育期比例与百粒重、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均呈正相关。(3)总体来说,50份材料的花期与单株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412),生殖生长期和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r=0.365)。关键词大豆生育期结构产量RelationshipofGrowStageStructureandYieldofEstivalSoybeansfromSouthChinaWuGuangxiang(CollegeofAgriculture,South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Guangzhou,510642,China)Abstract:50soybeanmaterialsofthefiveprovincesareused:Guangdong,Guangxi,Hunan,Jiangxi,Sichuan.Intheconventionalcultivationconditions(3repetitions,threelinesforeachsubregion,2.5mforeachline,plantspacing15cm,linespacing50cm).Theobjectiveofthisstudyistoanalyzethecorrelationbetweenthestructureofthegrowthperiodandcharacterofyield.Theresultsshowthat:(1)Thegrainweightperplantoflatematuritymaterialandgrainnumberperplantoflatematuritymaterialarethemostlarge;Thefloweringperiodofallgrowthperiodproportionoftheearlymaturitymaterial,andthefloweringperiodofallgrowthperiodproportionofthemiddlematuritymaterial,andthefloweringperiodofallgrowthperiodproportionoflatematuritymaterialallhavepositivecorrelationwithgrainnumberperplant;Thereproductivegrowthperiodoftheearlymaturitymaterial,andthereproductivegrowthperiodofthemiddlematuritymaterial,andthereproductivegrowthperiodoflatematuritymaterialhavepositivecorrelationwithgrainweightper100grains.(2)Thereisnosignificanceofdifferenceofallgrowthperiodandgrainweightperplantofallgroupmaterialofallprovince,buttherearesignificanceofdifferencebetweenothercharacter.Itindicatethatregionalsourcehasinfluenceonexpressionofcharacter;ThefloweringperiodofallgrowthperiodproportionofmaterialsofGuangdong,Guangxi,Jiangxihavepositivecorrelationwithgrainamountperplant,andthemhavenegativecorrelationwithgrainweightper100grains.(3)Onthewhole,thereisverysignificantpositivecorrelation(r=0.412**)betweenthefloweringperiodof50soybeanmaterialsandgrainamountperplant,andthereisverysignificantpositivecorrelation(r=0.365**)betweenreproductivegrowthperiodandgrainweightKeywords:SoybeanGrowthstagestructureYield目录1前言 12材料与方法 22.1供试材料 22.2试验方法 22.3分析方法 33结果与分析 33.1根据生育期类型分析 33.1.1不同生育期类型材料各性状的平均表现 33.1.2生育期结构与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 53.2根据材料省区来源分析 53.2.1各省区材料各性状的平均表现 53.2.2各性状方差分析 73.2.3各性状间的关系分析 74讨论与结论 10参考文献 11附录 12致谢 15华南农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1前言中国是大豆的起源中心,大豆是我国分布最广的作物之一,几乎遍及全国。大豆起源于我国,有5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后来大豆的栽培技术由中国传到日本,并经欧美等地传向世界,目前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主要作物。我国具有丰富的种质资源。中国各地保存的大豆地方品种约17000余份,野生大豆和半野生大豆5000余份,外国引进品种10000余份。大豆是典型的短日照作物,具有光周期特性。大豆受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不同生态地区所培育的品种(系)生物学特性有所不同。生育期是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因素之一,大豆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适应不同生态条件的生态类型(王金陵,1981)。生育期是大豆最重要的生态性状。生育期相关性状是代表不同品种类型特点的主要生态特性(季道藩,1988)。生育期结构不仅包括生育期(出苗—成熟)的长短,而且包括花期(出苗-开花),生殖生长期(开花-成熟)及各期占生育期的比例。大豆育成品种生育期结构的演变是长期产量选择的间接效应,自觉地对生育期结构进行定向选择有可能提高大豆产量的选择效率(孙志强,田佩占,1990)。在同一条件下品种生育期长短的比较反映了品种生育期特点的遗传差异。一个品种的生育期性状决定了它在当地复种指数制度中的地位,是重要的育种目标性状。受品种遗传稳定性的影响,生育各期的相对长度是固定的。韩天富等在盆栽条件下研究表明延长生育前期长度均明显增加单株粒数和产量,生育后期的延长有助于增加百粒重,但不利于单株粒数和单株产量的提高(韩天富,盖钧镒,陈风云,等,1998)。陈学珍等对夏播大豆生育期研究认为前期所占比重越大,分化的花芽数越多,单株荚数、单株粒数越多,单株产量越高(陈学珍,李欣,谢皓,等,2004)。Dumphy等(DumphyEJ,HanwayJJ,GreenDE.,1979)和David等(DavidAR,JamesHO,CharlesP,1982)的研究表明大豆生殖生长期持续时间越长,产量就越高。Board等进一步对大豆源库关系的研究表明生殖生长期源强度改变对产量的影响远大于营养生长期源强度的改变(BoardJE,HarvilleBG,1998)。在一定的耕作条件下,大豆品种的生育期长短相对稳定,而在生育期结构方面则存在广泛的遗传多样性(王连钟,王金陵,1992)。目前我国大豆育种的主要问题是遗传基础狭窄,造成品种退化加快,经济寿命缩短(杨光宇,1985)。大豆既是粮食作物,又是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中国对进口大豆消费需求的迅猛增长态势不仅没有减缓,反而在近年国产大豆种植面积大幅锐减后变得更为疯狂,即使是政府强有力的限价或抛储政策进行干预,也很难改变这种长期稳定的依赖关系。毕竟中国13.7亿人口每年7000万吨的大豆消费量,相比美国3亿多人口每年5000万吨、巴西1.9亿人口每年4000万吨的大豆消费量来说,还有巨大的差距。即使考虑到饮食结构的差异,中国对大豆的消费需求仍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广东省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对进口大豆的依赖尤其严重。据广州海关统计,2008年1~8月,广东进口大豆236.6万t,价值14.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7.2%和97.9%;进口均价为629.8美元/t,大幅上涨84.6%(张辉,2008)。国际大豆的价格的波动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粮油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今后我国植物油和豆粕消费需求总量将继续增长,在国内大豆产量减少的情况下,国内大豆产需缺口不断扩大,进口数量将进一步增加。品种在大豆增产中的作用已不容置疑,品种在大豆生产中的贡献率达30%以上,选育优质、抗病、高产的大豆品种是大豆科技和生产发展中的主旋律,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因此,在品种选育上要有新的突破,就是要选育产量上有重大突破的超级品种。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提高育种技术水平,拓宽遗传基础。大豆是世界上食用油和食用蛋白的重要原料,国际大豆贸易非常活跃,美国的转基因大豆冲击中国市场,国产大豆没有竞争力,面对这种境况,大豆育种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迎难而上,要不断提高我国的育种方法,紧跟时代步伐,为扩大国内大豆市场的供应,抑制大豆价格不断攀升,缓解国内压榨企业的成本压力,以防国内食用植物油价格的上涨,保障国内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培育优质、多抗、丰产,稳定及适应当地生态坏境条件的新品种。我们对来自我国五个省区常栽培的50份材料进行研究,分别分为三个生育期组和五个省区组来分析它们的花期、生育期、生殖生长期、单株粒重、单株粒数、百粒重的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旨在为广东大豆品种区划、引种、育种等提供科学理论依据。2材料与方法2.1供试材料50份供试验材料,分别来自广东、广西、湖南、四川、江西,每个省区10份材料。每个材料都是在当地常种植的材料。2.2试验方法本试验于2011年7月播种于华南农业大学宁西试验田,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3行区,行长2.5m,株距15cm,行距50cm。田间调查统计生育期(出苗期—成熟期),花期(出苗—开花)。成熟后,在每个小区中间行取连续10株测定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2.3分析方法(1)根据全生育期的长短将50份大豆材料分为三个生育期组,分别为早熟材料(全生育期<100天)、中熟材料(100天≤全生育期<110天)、晚熟材料(全生育期≥110天),分别为19份、15份、16份。(2)采用MicrosoftExcel2003软件分析各生育期组材料各性状的平均表现和标准误。(3)采用IBMSPSSStatistics19软件对不同生育期组材料各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4)将材料按省区来源分成五组,采用MicrosoftExcel2003各组材料各性状的平均表现和标准误。(5)采用MicrosoftExcel2003软件对各省区材料各性状进行间进行方差分析。(6)采用IBMSPSSStatistics19软件对各省区材料各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7)采用IBMSPSSStatistics19软件对50份材料各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3结果与分析3.1根据生育期类型分析3.1.1不同生育期类型材料各性状的平均表现从表1可知,晚熟材料的花期、生殖生殖期、全生育期均最长,分别为45.8、69.0、114.8天,而早熟材料的最短,分别为35.1、55.2、90.3天。总体的花期、生殖生产期,全生育期分别为39.9、62.0、99.9天;早熟材料和中熟材料的花期占全生育期比例都是38.9%,晚熟材料的是39.9%,总体的是39.1%;早熟材料、中熟材料、晚熟材料的百粒重分别为15.7、15.5、15.4g,总体的是15.6g。晚熟材料百粒重的变幅和标准误都是最大。早熟材料、中熟材料、晚熟材料的单株粒重分别为21.2、25.7、27.4g,单株粒重的标准误分别为3.3、4.8、5.4。总体的单株粒重和单株粒重的标准误分别为24.4g和2.6。早熟材料、中熟材料、晚熟材料的单株粒数分别为146.6、170.0、218.7粒。晚熟材料单株粒数的变幅和标准误最大,为75.0~529.6和65.5。PAGE16表1不同生育期类型材料各性状的平均表现性状\生育期早熟中熟晚熟总体平均值变幅平均值变幅平均值变幅平均值变幅全生育期/天90.3±4.179.0~99.0104.8±2.0100.0~110.0114.8±1.5111.0~118.099.9±5.979.0~118.0花期/天35.1±2.329.0~44.040.7±2.432.0~48.045.8±2.635.0~52.039.9±2.029.0~52.0生殖生长/天55.2±3.347.0~66.064.1±3.155.0~75.069.0±2.863.0~83.062.0±2.647.0~83.0花期占全生育比例/%38.9±2.031.6~44.438.9±2.429.9~45.339.9±2.229.7~44.439.1±1.329.7~45.3百粒重/g15.7±3.39.6~33.215.5±2.76.6~27.215.4±4.94.7~31.715.6±2.04.7~33.2单株粒重/g21.2±3.36.0~29.525.7±4.815.8~45.927.4±5.417.3~50.624.4±2.66.0~50.6单株粒数/粒146.6±26.946.6~235.0170.0±16.4112.2~231.6218.7±65.575.0~529.6173.1±23.746.6~5生育期结构与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由表2可知,早熟材料的全生育期与百粒重、单株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粒数呈正相关。中熟材料的全生育期与百粒重,单株粒重呈正相关,与单株粒数呈负相关。晚熟材料的全生育期与百粒重、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11、-0.263、-0.254。总体的全生育期与百粒重、单株粒重、单株粒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15、0.402**、0.315*。说明全生育期在一定范围内,百粒重、单株粒重、单株粒数与生育期呈正相关,生育期超过一定范围,百粒重、单株粒重、单株粒数与生育期呈负相关。总体来说,生育期与百粒重、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均呈正相关。早期材料的花期与百粒重、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027、0.657*、0.577*。中熟材料和晚熟材料的花期与百粒重、单株粒重都呈负相关,与单株粒数呈不显著的正相关。总体的花期与百粒重呈负相关,与单株粒重的相关系数为0.274,与单株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412**)。早熟材料和晚熟材料的生殖生长期与百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粒重正相关,与单株粒数呈不显著负相关。晚熟材料的生殖生长期与百粒重、单株粒重、单株粒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54、-0.033、-0.255。总体的生殖生长期与百粒重、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均呈正相关,其中与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r=0.365**)。3.2根据材料省区来源分析为了了解不同省区来源材料在广东省种植各性状的表现和生育期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以省区来源材料为组分析各性状的表现和各性状间的关系。3.2.1各省区材料各性状的平均表现由表3可知,广西材料的全生育期最长,为105天,其余四个省区来源材料的生育期相差不大。湖南材料的全生育期天数的标准误(SE=8.8)最大。广西材料的花期最长,为43.8天,江西材料的花期最短,为36.5天。江西材料的生殖生产期最长,为64.9天,广东材料的生殖生长期最短,为60.3天,相差4.6天。广西材料的花期占生育期比例最大,为41.7%,江西材料最小,为36.0%。在百粒重的比较中,江西材料最大,为20.6g,四川材料的最小,为12.2g,相差8.4g。广东材料百粒重的标准误达到4.0。四川、广西、广东、江西、湖南材料的单株粒重分别为19.8、23.5、24.8、26.7、27.0g。湖南材料的单株粒数以及单株粒数的标准误均是最大,分别为228.5个和65.9。广东材料的单株粒数最小,为143.2个。江西材料的单株粒数的标准误最小,为22.6。表2各生育期类型材料的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生育期性状全生育期花期生殖生长期花期占生育比例百粒重单株粒重全生育期1花期0.633**1生殖生长期0.836**0.1121早熟花期占生育比例0.0630.775*-0.4261百粒重0.534*0.0270.676*-0.2971单株粒重0.559*0.657**0.2870.505*0.476*1单株粒数0.1460.577**-0.1760.713**-0.3830.574**全生育期1花期0.0281生殖生长期0.618*-0.769**1中熟花期占生育比例-0.2910.948**-0.932**1百粒重0.421-0.2670.479*-0.3811单株粒重0.381-0.2090.408-0.3170.859**1单株粒数-0.0320.066-0.0720.063-0.3740.126全生育期1花期0.1101生殖生长期0.418-0.857**1晚熟花期占生育比例-0.1120.975**-0.950**1百粒重-0.111-0.1220.054-0.1081单株粒重-0.263-0.113-0.033-0.0640.5181单株粒数-0.2540.135-0.2550.201-0.698**-0.018全生育期1花期0.747**1生殖生长期0.859**0.301*1总体花期占生育比例0.0220.679**-0.490**1百粒重0.115-0.1090.249-0.297*1单株粒重0.402**0.2740.365**-0.0170.537**1单株粒数0.315*0.412**0.1350.278-0.558**0.208表3各省区材料各性状的平均表现省份全生育期/天花期/天生殖生长期/天花期占生育期比例百粒重/g单株粒重/g单株粒数/个广东100.8±7.140.5±3.660.3±4.240.2±1.719.1±4.024.8±2.1143.2±23.9广西105.0±4.143.8±2.761.2±3.241.7±1.912.6±1.323.5±2.4190.8±26.3湖南101.8±8.840.3±3.761.5±6.639.8±2.313.3±3.227.0±6.1228.5±65.9江西101.4±4.436.5±2.464.9±3.936.0±2.220.6±3.526.7±6.6130.7±22.6四川100.5±7.538.4±3.762.1±4.338.1±1.412.2±2.019.8±2.5172.5±各性状方差分析对各省区材料的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各省区材料间的全生育期和单株粒重的差异都没有达到显著。以省区组材料比较中,差异达到显著最多的性状是百粒重,其次是单株粒数,再次是花期占生育期比例。广西材料的百粒重、单株粒重与广东材料的有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12和0.025。湖南材料的单株粒数和广东材料的差异达到显著(P=0.039)。虽然江西材料的产量性状和广东材料的没有显著差异,但是花期占生育期比例有显著差异(P=0.016)。四川材料的百粒重和广东材料的有差异(P=0.011)。湖南材料和广西材料各性状的差异都未达到显著,湖南材料和四川材料各性状的差异也不达到显著差异。广西材料和江西材料的花期占生育期比例、百粒重、单株粒重均达到极显著差异。广西材料和四川材料只有花期占生育期比例的差异达到显著,其他性状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湖南材料和江西材料的百粒重、单株粒数都有显著差异,但是单株粒重没有显著差异。江西材料和四川材料的百粒重达到了极显著差异(P=0.001**),但是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都没有达到显著差异。3.2.3各性状间的关系分析由表5可知,五个省区来源材料的全生育期与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均呈正相关,其中,广西材料的全生育期与单株粒数呈显著相关(r=0.682*)。江西材料的全生育期与单株粒重达到极显著相关(r=0.791**)。四川材料的全生育期与单株粒重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704*。广东、江西、四川省区来源材料的全生育期与百粒重呈正相关,其中江西的达到显著性相关(r=0.732*)。五个省区来源材料的花期与单株粒重、单株粒数都是正相关。广东、广西材料的花期与单株粒重的关系很小,分别为0.029、0.031。四川材料的花期与单株粒重呈显著正相关(r=0.709*)。广东、广西、湖南材料的花期与百粒重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09、-0.401、-0.057。江西和四川材料的花期与百粒重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13和0.414。表4各省区材料各性状间方差分析省份材料性状广东材料广西材料湖南材料江西材料四川材料花期占全生育期比例——0.2670.8160.016*0.11生育期——0.3610.8730.8970.958广东材料百粒重——0.012*0.0540.6060.011*单株粒重——0.4770.5410.6320.134单株粒数——0.025*0.039*0.4960.168花期占全生育期比例————0.2480.002**0.012*生育期————0.5540.2870.348广西材料百粒重————0.1260.001**0.739单株粒重————0.3470.4260.072单株粒数————0.3450.005**0.4花期占全生育期比例——————0.050.283生育期——————0.4910.839湖南材料百粒重——————0.011*0.595单株粒重——————0.9390.065单株粒数——————0.019*0.171花期占全生育期比例————————0.174生育期————————0.851江西材料百粒重————————0.001**单株粒重————————0.095单株粒数————————0.051广东、江西、四川材料的生殖生长期与百粒重的相关系数都为正,分别为0.473、0.685*、0.323。广西和湖南来源材料的生殖生长期与百粒重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38和-0.089。五个省区来源材料的生殖生长期与单株粒重均呈正相关。除了广东材料生殖生长期与单株粒数呈负相关,其他省区的都呈正相关。广东、广西、湖南材料的花期占生育比例百粒重都呈负相关。广西、广东来源材料花期占生育期比例与单株粒重呈负相关。每个省区来源材料百粒重与单株粒重的相关系数均大于单株粒数与单株粒数的相关系数。这说明增加百粒重更容易提高产量。表5各省区来源材料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省区性状全生育期花期生殖生长期花期占生育比例百粒重单株粒重全生育期1花期0.894**1生殖生长期0.920**0.646*1广东花期占生育比例0.2280.640*-0.1731百粒重0.222-0.1090.473-0.6151单株粒重0.2610.0290.419-0.3610.2691单株粒数0.0360.257-0.1640.507-0.820**0.260全生育期1花期0.634*1生殖生长期0.760*0.021广西花期占生育比例-0.0230.758*-0.666*1百粒重-0.445-0.401-0.238-0.1261单株粒重0.2050.0310.239-0.1390.5111单株粒数0.682*0.5580.4130.119-0.6230.310全生育期1花期0.726*1生殖生长期0.922**0.4041湖南花期占生育比例-0.3160.422-0.657*1百粒重-0.098-0.057-0.0890.0271单株粒重0.3770.3800.2880.0130.711*1单株粒数0.4240.4890.2890.122-0.5680.101全生育期1花期0.4551生殖生长期0.834**-0.1111江西花期占生育比例-0.2410.753*-0.735*1百粒重0.732*0.2130.685*-0.3181单株粒重0.791**0.5330.5530.0200.755*1单株粒数0.3450.5830.0340.4210.0270.663*全生育期1花期0.931**1生殖生长期0.950**0.771**1四川花期占生育比例0.4020.706*0.0971百粒重0.3880.4140.3230.3031单株粒重0.704*0.709*0.6230.3960.3881单株粒数0.2490.2210.2460.042-0.686*0.3714讨论与结论虽然单株粒重最高的是晚熟材料,但是晚熟材料单株粒重与全生育期的相关系数为负(r=0.263)。说明从提高产量的角度来说,不是全生育期越长越好。在广东地区引进、选择品种时,要考虑生育期长短与产量性状的关系,要引进、选育全生育大约在110天的品种。早、中、晚熟材料的花期、花期占生育期比例与单株粒数均呈正相关。在选育新品种时,若以花期、花期占生育期比例进行直接选择,可望获得多粒品种。早、中、晚熟材料的生殖生长期与百粒重均呈正相关。在选育新品种时,若以生殖生长期直接选择,可望获得大粒品种。各省区来源材料的方差分析发现,除了生育和单株粒重的差异都没有达到显著,其它性状都有显著差异,这说明地区来源对大豆性状表现有一定的影响。广东、广西、江西材料花期占生育期比例与单株粒数的呈正相关,但与百粒重呈负相关,所以单株粒重并没随花期占生育期比例变大而提高。湖南、四川材料的花期占生育期比例与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单株粒重呈正相关。所以在广东地区若以花期直接引进种,还要考虑地区来源。总体说来,50份材料的生殖生长期和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r=0.365**)。这和Dumphy等和David等研究表明的大豆生殖生长期持续时间越长,产量就越高这一结论完全一致。50份材料的花期与单株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412**),与单株粒重也呈正相关(r=0.274)。这与陈学珍等对夏播大豆生育期研究认为花期所占比重越大,分化的花芽数越多,单株荚数、单株粒数越多,单株产量越高的结论一致。

参考文献陈学珍,谢皓,李欣,等.夏播大豆生育期结构对农艺性状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4, 19(3):26-30.韩天富,盖钧镒,陈风云,等.生育期结构不同的大豆品总的光,周期反应和农艺性状[J]. 作物学报,1998,24(5):550-556.季道藩.遗传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120-125.苏黎,宋书宏,孙满柱,等.不同结荚习性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比较研究[J]. 辽宁农业科学,1997,(3):11-13.孙志强,田佩占,王继安.东北大豆品种生育期结构的初步分析[J].大豆科学,1990,8 (3):261-289.王金陵.大豆的生态性状与品种资源问题.中国油料,1981(1):1-9.王连钟,王金陵.大豆遗传育种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7-9.杨光宇,大豆品种主要数量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吉林农业科学,1985.5(1):9-13张辉.巴西首次成为广东大豆最大进口国.北京: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2008.8.章建新,胡根海.春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03,40(1):16-19.BoardJE,HarvilleBG.Late-plantedsoybeanyieldresponsetoreproductivesource/sinkstress[J].CropScience,1998,38:763-771.DumphyEJ,HanwayJJ,GreenDE.Soybeanyieldinrelationtodaysbetweenspecificdevelopmentalstages[J].AgronomyJourna,l1979,71:917-921.DavidAR,JamesHO,CharlesP.Soybeangermplasmevalutionforlengthoftheseedfillingperiod[J].CropScience,1982,22:319-322.附录资源名称全生育期/days花期/days花期占生育比例/%生殖生长期/天百粒重/g单株粒重/g单株粒数粤夏101793139.24814.7716.78114.9粤夏127983333.76533.2429.588.40粤夏122913639.65518.528.39152.23粤夏102893741.65215.6723.24148.37粤夏1111033937.96416.2528.07174.06粤夏1121054240.06316.8324.91149.13粤夏115994444.45515.4925.11180.30粤夏1131104641.86412.5626.15209.80粤夏1231164740.56930.5322.5474.97粤夏1281185042.46817.0623.40139.70广东省区材料统计广西省区材料统计资源名称全生育期days花期days花期占生育比例/%生殖生长期/天百粒重/g单株粒重/g单株粒数合浦外地豆1073734.67012.1521.53177.77石塘茶豆1003939.06115.2129.30191.9海渊本地黄1024039.26212.7322.02170.97仁蜂黄豆994242.45712.5026.52212.53罗圩平果黄豆1004343.05712.7021.54166.43忻城棒豆1014443.65710.6115.84146.60寺村黑豆1004545.05515.1121.04140.50半斤豆1184840.77013.6528.57206.60响水豆1064845.35814.2027.13193.07羊头十月青1175244.4657.4721.79301.88资源名称生育期days花期days花期占生育期比例/%生殖生长期/天百粒重/g单株粒重/g单株粒数永顺黄大粒793139.24815.917.65117.05石门大白粒803341.24710.2820.03198.90石门黄下豆1183529.7837.5017.73236.13黔阳黄豆893741.65213.3523.21175.43沙市八月黄923942.35315.5928.06181.87板桥十月黄1074138.36620.0937.88189.87城步南山青1134438.96911.6631.89273.01衡南高脚黄1154539.17022.7550.57222.98长沙泥豆1114843.2634.6525.32529.60禾亭药豆1145043.96411.2517.92160.53湖南省区材料统计资源名称生育期days花期days花期占生育期例/%生殖生长期/天百粒重/g单株粒重/g单株粒数茶豆953031.66517.436.0434.77铁籽豆1073229.97520.2030.84156.63婺源青皮豆993333.36625.5924.7597.00田埂豆1043533.76921.0828.76139.17蚂蚁包913639.65513.6119.67150.40晚黄豆973738.16019.9925.14126.20猫眼豆923841.35412.5618.85150.20田豆1093935.87027.1845.89170.10上饶青皮豆1124237.57031.6841.63133.29六月豆1084339.86516.8924.89149.17江西省区材料统计资源名称生育期days花期days花期占生育期比例/%生殖生长期/天百粒重/g单株粒重/g单株粒数双花黄觉豆802936.25110.4614.15135.97桩桩豆833137.35211.3016.23147.57赶谷黄-2933335.5609.5621.97234.97新进白豆1043533.76911.6818.51160.83黄豆(2)913740.75413.0818.23137.43六月黄1034038.8636.5715.77231.55观阁小冬豆1124237.57016.3621.67132.87绿皮豆-21104440.06617.0118.55112.18大豆1134640.76715.9628.37180.01小绛色豆1164740.5699.9825.05251.30四川省区材料统计致谢本论文能够顺利完成,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年海教授。年海教授是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广东分中心主任,农业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科协大豆协会副理事长,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2004年被列为广东省高校教师千百十计划省级培养对象。年教授长期从事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的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大豆、玉米遗传与育种。先后主持省部级以上资助的科研课题20多项。育成大豆品种17个,是8个国审大豆新品种的第一育成者。另外,是3个省审玉米新品种。我从年教授的身上学到感受到了大家风范,。感谢宋恩亮师兄,在这次论文试验和论文撰写过程中,宋恩亮师兄给我很帮助。宋恩亮师兄是在读博士研究生。师兄对实验要求很严,有时候我感觉有点难受,后来在撰写论文处理数据的时候,我才发现做实验就必须要有一丝不苟的精神,如果不严格的话,就容易获得错误的数据,用错误的数据就会分析出错误的结果,最后得错误的结论。总之,在宋恩亮师兄身上学到了严谨的治学精神。同时也感谢崔莹师姐、王梓钰师姐、窦洪同学、杨桥同学、文杜鹃同学。他们在我完成论文过程中给我很大的帮助。基于C8051F单片机直流电动机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研究MOTOROLA单片机MC68HC(8)05PV8/A内嵌EEPROM的工艺和制程方法及对良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模糊控制的电阻钎焊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研制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的通用控制模块的研究基于单片机实现的供暖系统最佳启停自校正(STR)调节器单片机控制的二级倒立摆系统的研究基于增强型51系列单片机的TCP/IP协议栈的实现基于单片机的蓄电池自动监测系统基于32位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作物营养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交流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基于单片机的泵管内壁硬度测试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研究基于C8051F040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基于单片机的液压动力系统状态监测仪开发模糊Smith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及其单片机实现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轴快流CO〈,2〉激光器的手持控制面板的研制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基于CYGNAL单片机的在线间歇式浊度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喷油泵试验台控制器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软起动器的研究和设计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高速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短循环走丝方式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机电产品控制系统开发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手机充电器基于单片机的实时内核设计及其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烟气二氧化硫浓度检测仪的研制基于微型光谱仪的单片机系统单片机系统软件构件开发的技术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液体点滴速度自动检测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系统的多功能温度测量仪的研制基于PIC单片机的电能采集终端的设计和应用基于单片机的光纤光栅解调仪的研制气压式线性摩擦焊机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磁通门传感器基于单片机的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光纤Bragg光栅解调系统的研究单片机控制的便携式多功能乳腺治疗仪的研制基于C8051F020单片机的多生理信号检测仪基于单片机的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Pico专用单片机核的可测性设计研究基于MCS-51单片机的热量计基于双单片机的智能遥测微型气象站MCS-51单片机构建机器人的实践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轮轨力检测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仪的研究与实现基于单片机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用于单片机系统的MMC卡文件系统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时控和计数系统性能优化的研究基于单片机和CPLD的粗光栅位移测量系统研究单片机控制的后备式方波UPS提升高职学生单片机应用能力的探究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低频减载装置研究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水下焊接电源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基于uPSD3234单片机的氚表面污染测量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油仪的研究96系列单片机仿真器研究与设计基于单片机的单晶金刚石刀具刃磨设备的数控改造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MSP430单片机的电梯门机控制器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气体测漏仪的研究基于三菱M16C/6N系列单片机的CAN/USB协议转换器基于单片机和DSP的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技术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膛壁温度报警系统设计基于AVR单片机的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的设计基于单片机船舶电力推进电机监测系统基于单片机网络的振动信号的采集系统基于单片机的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的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叠图机研究与教学方法实践基于单片机嵌入式Web服务器技术的研究及实现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通用数据采集系统基于单片机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仪研究机器人旋转电弧传感角焊缝跟踪单片机控制系统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在PLC虚拟教学实验中的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系统的网络通信研究与应用基于PIC16F877单片机的莫尔斯码自动译码系统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模糊控制器在工业电阻炉上的应用研究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基于Cygnal单片机的μC/OS-Ⅱ的研究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