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财政政策实施效果及对策建议论文_第1页
当前我国财政政策实施效果及对策建议论文_第2页
当前我国财政政策实施效果及对策建议论文_第3页
当前我国财政政策实施效果及对策建议论文_第4页
当前我国财政政策实施效果及对策建议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州商学院自考应用型本科生毕业设计(创作)及综述报告设计(创作)题目:当前我国财政政策实施效果及对策建议综述报告题目:当前我国财政政策实施效果及对策建议主考院校:兰州商学院专业(方向):财税(财政方向)年级、班:2013级一班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x年2月26日兰州商学院自考应用型本科生毕业设计(创作)及综述报告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评定表设计(创作)题目当前我国财政政策实施效果及对策建议综述报告题目当前我国财政政策实施效果及对策建议成绩定稿时间2015.3.6完成人姓名李欢学院、系兰州商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专业财税年级2013级班级一班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兰州商学院自考应用型2014届本科生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评语及成绩评定表毕业设计题目完善部门预算编制的思考答辩人李欢指导教师系财税与公共管理专业财税班级2013级指导教师成绩答辩小组评阅成绩答辩时间答辩委员会评语及成绩根据该生毕业设计及答辩情况,在参阅指导教师和答辩小组评阅意见及成绩的基础上,经答辩委员会最终审定,成绩评定为: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名:年月日“当前我国财政政策实施效果及对策建议”TOC\o"1-3"\h\u14830一、积极财政政策出台的背景和原因分析

516093(一)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内容 59369(二)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

624449(三)积极财政政策的性质和特点

719813二、制约我国财政政策的有关问题 816148(一)比重仍然偏低制约财政可支配资源数量 812898(二)国债水平不合理限制了财政政策效果发挥 820501(三)财政政策手段之间存在冲突 924092(四)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冲突 921718三、完善我国财政政策体制的有关建议 1019365(一)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关系 1024046(二)借助税费改革放宽企业经营空间 1027619(三)完善分税体制下的地方税体系 1114534(四)适时下放税收立法权 1124136(五)协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 1114319四、当前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作用 1216485(一)拉动经济增长 1219184(二)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 1221238(三)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1318850五、完善我19国财政政策实施效果及对策建议 1426705(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景气尽快回升 1414172(二)进一步研究财政政策的内部配合问题 1528519(三)下一步财政政策调整的方向

179330参考文献 “当前我国财政政策实施效果及对策建议”【摘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为抵挡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减少全球经济衰退给我国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缓解国内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我国政府推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作为国家经济调控主要宏观基础,在缩小分配、收入差距、保障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方面起到了有效的作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是在我国供给需求严重不平衡,且投资、出口、经济增长缺乏动力、全球范围内金融危机加剧的背景下产生的,它属于具有阶段性特征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为了迎合当前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它是我国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主要通过收入分配、税收、补贴、国债等手段对我国经济发展运行实施调节,是我国政府实施反经济周期调节,平衡经济无序波动的关键工具,同样也是优化经济资源配置,确保社会公平与稳定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自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手段一直担任着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式。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出发点在于合理缩小分配差距,以扩大社会范围内的消费需求,进而以消费刺激经济增长,解决供需不平衡问题。【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一、积极财政政策出台的背景和原因分析

(一)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内容我国宏观经济的态势已由供给短缺转化为生产的全面过剩;由通胀转变为通缩。其次,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已由实现传统的工业化转换为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目标。

当前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其思路较为新颖,着眼于抓住社会发展的机遇,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前提。并重视民生,以长远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着手,以保障经济增长作为目的,以促进消费作为其主要目标,以搞活经济市场为其重要方向,统筹内外。且其政策实施的力度较大,各项税费减免政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企业及居民的税收负担。将预算、税收、补贴、投资等全面性的财政工具作为依托,来实施综合性的积极财政政策。(二)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

积极财政政策首先是一项应急措施,是为了化解外部冲击,扩大内需和支持出口,确保经济增长的短期扩张性措施: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从一开始,就不仅是一项短期扩张性措施,而是包括了更多和更重要的中长期内容;它不仅是一项总量政策,同时又是一项结构性政策。

积极财政政策是扩张性政策和结构性政策的组合。在规范的经济理论中,有几点是既定的:一是给定了比较完善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二是结构和技术问题只在中长期才发生变化。在这些条件下,以解决总有效需求不足为目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或减税等,来刺激需求并带动整个经济增长。因此,从中国实际出发来界定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就不能把它简单看作是规范经济理论中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其作用也不是简单地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通过扩张或紧缩性财政政策来刺激有效需求。要真正使财政政策有效,就必须有结构性政策的配合。

积极财政政策包含公共财政的体制改革。在一般意义上,财政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对宏观经济调节的职能。即反周期政策。这种政策只能在短期内使用,而且受财政纪律和政策规则的约束。二是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即提供市场不能提供或提供数量不足的公共品和准公共品。三是社会公平职能。通过财政转移性支付、收入再分配等政策手段来调节地区和个人的收入差距。四是激励和引导职能。通过财政支出和税制激励调节微观主体(企业)的行为,从而引导经济资源配置的方向及效率。

积极财政政策的性质和特点

政策的阶段性。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当前我国出现了需求不足,投资、出口和经济增长乏力。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剧等特殊情况下,在政策环境允许的限度内,所采取的一种阶段性或暂时性的适度扩张政策。

政策的定向性。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在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全到位,企业机制转换也尚未完成。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等情况下,不宜也不能实行全面扩张的财政政策,而只能实施既有利于增加投资、开拓市场、扩大内需,又有利于调整和优化结构,促进体制改革深化的财政政策,即应该实行定向性的财政政策。

政策的复合性。扩大内需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此,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就其自身而言,没有局限于扩大财政对基础设施投资这一个方面,而是以扩大需求为主旨,注重多项政策手段的综合运用,体现了政策复合性。二、制约我国财政政策的有关问题(一)比重仍然偏低制约财政可支配资源数量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均处于较低水平。1995年至今,财政收入的年增长速度只加快了不到3个百分点,且增长势头波动较大。从比重上看,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0.3%提高到了18.5%,但是这一过程是非常缓慢的,平均每年只提高0.7个百分点。总体上看,财政可支配资源比重偏低造成财政能力仍然很低。(二)国债水平不合理限制了财政政策效果发挥我国的国债监测指标表现为“两超一低”:一是国债依存度和偿债率的“两超”,二者近年来分别保持在20%以上和13%左右,均已超过20%和10%的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水平(国债依存度2006年刚刚降到20%以下);二是国债负担率的“一低”。我国九十年代以来的国债负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1998年达到10.88%,最高的2005年达到17.32%,与国际上公认的60%的警戒线相距甚远,而且也远低于其他国家的比率。可以看出:一方面,国债负担率远低于国际警戒线水平,表明发行国债仍有一定空间;另一方面,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过高,而且正处在上升趋势,从这个角度看,中央政府已没有继续大规模举债的能力。从三项指标的计算方法上看,国债依存度和偿债率的分子和分母均为财政指标,而国债负担率的分母为经济总量指标GDP。考虑到近年来我国经济总量增长较快,而财政总量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因此,“两超一低”既反映了目前在有限的财政收支中债务总量超高和收支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也反映了制约财政政策能力因素之一的债务收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三)财政政策手段之间存在冲突中央政府实施宏观调控需要一定的财力作后盾,但并非是只要增加中央财政收入,就必然能够强化财政政策效果。比如从1998年下半年始我们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刺激内需,但同时为了保证财政收入,又开始强化税收的征管力度,使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效果受到削弱。实际上,就增加收入而言,除了提高税率,加强税收征管,还可以修改与地方的分税规则,增加中央税种的数目;就刺激内需而言,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比如通过相对少量的财政补贴鼓励某种产业发展等。(四)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冲突在履行事权方面,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仍按行政隶属关系划分管理范围,缺乏法律依据,职责仍不明确、不合理,职能交叉现象仍很普遍。中央政府目前处于主动地位,不愿意放弃在支出责任划分上的决定权,缺乏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事权范围的动力。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事权划分不清晰造成了财权关系的不稳定。从财权划分上看,我国中央政府集中了所有的征税权(分税权)和负债权,而地方政府没有负债权。地方政府希望不断扩大对财力的运用和制定措施的权力,如果这种要求和希望得不到满足,地方政府就可能擅自越权,出现一些违规行为,如变相减免税收逃避中央税款和默许制度外收入等等。同时,由于地方政府的预期变坏,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方面的积极性会受到打击,对本应承担的事务和责任持等待和观望态度,这些都会动摇财政体制的根基,影响财政政策效果的发挥。三、完善我国财政政策体制的有关建议(一)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关系中央政府必须科学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明确各级预算主体的支出职责,通过法律手段约束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使各级地方政府形成稳定的预期,避免短期行为的产生。界定各级政府事权范围的前提条件是政权层级的扁平化和政府职能的具体化:一是将现行五级政权简化为三级政权,即中央、省、县(市);二是细化各级政府职能,明确划分各级政府间的事权。应按照公共产品的层次性来规范三级政府间事权及财权范围,将监督权交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二)借助税费改革放宽企业经营空间单从税收角度看,我国企业的税收负担率并不算高,在国际上属中等偏下水平,当前减轻企业负担主要是在清理乱收费方面多做文章,将不合理的项目免除,还给企业一个正常的、宽松的经营环境。财政部门可以通过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整顿乱收费,来达到实际的减税效果。这样,一方面可以真正为企业减轻负担,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保护了各种合理合法的税收和收费,减少了对税基的侵蚀,有利于国家集中有限的财力,充分发挥财政政策效果。(三)完善分税体制下的地方税体系科学划分分税制中的中央与地方税种,实现财政收入总量的提高和税收政策的顺利执行:一是中央政府要明确目标,即通过税种的划分保证在公平的基础上维护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二是所得税划分应本着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企业之间公平竞争的原则,改变现在按行业、按征税难易度、按税收量来随意划分的状况;三是明确税种归属,避免过多的共享税影响中央与地方的收入来源,不利于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理顺关系。(四)适时下放税收立法权我们应当在合理确定中央与地方的财政税收权限,实现合理分权的前提下,适当改变立法权集中于中央政府的现状,逐步将地方税的实施条例、实施细则等权限下放给地方人民代表大会,进一步完善现行地方税的征税办法。在部分地区开展赋予地方政府独立税收立法权的试点,鼓励适时开征符合本地人民生活需求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地方税种,提高其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的财力。(五)协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同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发挥有极密切的联系,首先,政策的配合实施要充分考虑时滞问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制定要具有预见性、超前性,并注意保持政策的一致性,努力避免各项政策之间出现冲突;其次,政策的定位要准确。客观上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有局限性的,我们要正确认识政策的短期调控功能与支持中长期改革发展作用之间的关系,切不可依赖宏观经济政策解决制约经济增长的所有问题;再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要合理分工。财政政策更多的是政府行为,货币政策更多的是市场行为,因此要根据政府与市场的分工来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四、当前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作用(一)拉动经济增长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我国政府增发国债1000亿,用于社会范围内的基本投资与建设,针对技术改造的投资对比前段时期增加超过500亿,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经济增长点增加了约1.5%,同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有所增加,为19.4%。同时国家进一步增加了社会保障建设的费用支出,在国有企业员工的再就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准备、城市居民低保等方面的支出超过150亿,促进我国国民增加约0.23个百分点。同时在税收政策方面,恰当提升出口退税税率,同样对我国GDP的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于2013年2月联合发改委员会、社会保障部门制定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意见,进一步完善积极税收政策的辐射范围,保障社会群体的基本利益,提高了居民的消费能力,拉动了内需,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二)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自2009年以来,中央政府用于“三农”方面的建设支出达到7253亿,在此基础上,于2010年我国政府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资力度,并不断完善与落实农业的补贴制度,以政策作为导向,引导社会资源转向农村,不仅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同时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合理优化资源配置。总之,我国政府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完善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机制,最大限度地缩小了社会群体的收入差距,并促进教育公平。建设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方面也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三)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在经济增长滞缓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实施了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通过强化在社会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减少税收,以刺激总需求的增加,深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降低失业率,提升就业率,同时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013年我国通过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较多贡献,保障了国民经济的整体稳定运行。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形势依然较为复杂。以国内生产总值的增涨速度及工业附加值的具体数据表现而言,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依赖于内需的拉动。同时居民消费秩序基本持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通货膨胀的压力,确保了货币市场的稳定运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缓解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热,物价涨幅迅速、内需不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我国政府通过扩大基础性的建设投资,有效推动了经济增长,在调整经济结构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在深化科技创新改革的支持方面有了显著的表现,在推动社会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及升级等方面有很明显的作用。为保障我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准备。(四)优化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自2008年以来,为抵御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对我国产生的负面影响,我国财政部分宣布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立即出台扩大内需的十项基本政策,总投资约40000亿,强化民生工程、社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的建设等,国家通过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提高对资源短缺行业及西部农村地区的支持,例如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给予西部投资税率优惠、投资武广高铁建设等。随着当前我国资源供求矛盾的迅速加剧,在资源利用率较低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调节社会范围内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供需的基本平衡,实现社会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促进了我国就业率的提升,保持了物价的基本稳定及国际收支的平衡。五、完善我国财政政策实施效果及对策建议(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景气尽快回升我国内需求的扩大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举足轻重作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仍然深受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困扰。从去年我国经济运行的情况来看,国内需求不足的矛盾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由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趋势在进一步发展,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幅度进一步加大。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突出矛盾例如城镇失业及低收入居民阶层收入下降问题、农民增产不增收问题、社会投资需求特别是民间投资需求不振等问题更加显化,加深这些矛盾的不确定性因素也在增加。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抑或不能有效地缓解这些矛盾,经济增长速度可能还会继续下滑,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加剧这些矛盾。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扩大国内需求的措施力度,促进经济景气回升仍然是我国今年经济发展的首要之举。(二)进一步研究财政政策的内部配合问题需要指出的是,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而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注意讲求多种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的组合效应,以减少经济恢复过程中的政策损耗。从这两年实施积极财政的情况看,中央在运用政策财政和税收政策工具上,已经注意了从初始阶段单一使用发行政府建设债券手段到运用增发国债、提高出口商品退税率、减低涉及商品房交易的契税和营业税、减半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组合手段的协调配合,发挥组合性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但从总体上看,财政、税收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力度还不够,或者说还没有很好地考虑财政和税收政策使用上的协调一致性问题,从而减少两种政策运用上的相悖效应。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而言,今年应该考虑使用更多一些的复合性积极财政政策--即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的一致性协调配合政策,来促进经济景气回升,抑制通货紧缩迹象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尽可能减少政策之间的对冲与抵损。主动运用财政政策则是政府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的需要,在财政制度对经济发展具有自动稳定器作用的基础之上,主动采取增加或减少政府支出、减少或增加政府收入的决策,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实现国家既定的经济发展目标。一般认为,当经济运行中的总支出亦即社会总需求不足,社会失业持续增加的时候,政府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收入,刺激总支出的增长,以解决衰退和失业问题。反之,当经济运行中的总支出过多亦即社会总需求过旺,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时,政府要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增加政府收入,以抑制总需求过度扩张,解决通货膨胀问题。主动运用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改变政府购买水平、改变政府转移支付水平和调整税率。即在经济增长出现衰减、社会失业持续增加时,政府应当通过修建高速公路、水利工程、城市公共设施等公共工程扩大政府支出抑亦即政府购买水平,扩大社会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通过增加社会福利费用,提高转移支付水平,通过采取减税措施,给公众多留一些可支配的收入。反观和总结这两年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及国民经济运行的实际效果。可以看出,尽管1999年我国在政策运用上已经开始出现了发行国债、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和税收政策相互配合的组合措施,但必须承认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侧重点仍然是通过向商业银行发行建设国债,增加政府用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建设投资以及企业技术改造、科研开发投入等支出水平。即政策的侧重点是放在扩大政府支出水平上的。而在政府收入问题上采取的是为了保证扩大政府支出水平而不惜代价地扩大政府收入的政策。实践证明增发国债,扩大政府建设性支出,对稳定经济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