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离线考核_第1页
《儿童文学》离线考核_第2页
《儿童文学》离线考核_第3页
《儿童文学》离线考核_第4页
《儿童文学》离线考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离线考核《儿童文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图画故事:有图画并有文字解说的故事2.惊险小说:场面情景危险,使人惊奇紧张的小说。3.字头歌:字头歌是传统儿歌中的一种常见形式.每句最后一字几乎相同,一韵到底,有很强的韵律感4.儿童科学文艺:儿童科学文艺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形式,是为了帮助和教育儿童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并丰富他们的科学知识,运用文艺创作的艺术手法去表达科学、反映科学,将科学知识溶于文学艺术形式之中。5.儿童传记文学:儿童传记文学是指以儿童为读者群的传记文学。传记文学是运用除虚构以外的多种文学艺术手法,再现人物生平经历和事迹,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刻画其鲜明形象和生动个性的一种文学体裁。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简述童话幻想的逻辑性的含义。答:童话是幻想的、虚构的,但是这并不等于说童话作者可以随心所欲。在创作中还是要遵循一定规律的,这就是童话的逻辑.(1)童话人物的言语行动、角色之间的各种关系、事件的发生发展等虽是幻想的、虚构的,但还受着自然规律和生活规律的某些约束。比如饿了想吃,困了想睡,兔子不吃肉,鱼不能上树等等。童话中的幻想,夸张,无论怎样荒诞离奇和强烈极端,都要以生活为基础,都要在某几点上合乎事理的逻辑。如郑渊洁的童话《皮皮鲁和鲁西西》中皮皮鲁坐炮竹二踢脚上天的情节,看似荒诞不经,但是二踢脚爆炸时飞向天空并且产生强大的推力是符合力学原理的。(2)童话的逻辑都有一个假定的基础、假定的前提。幻想人物的种种活动,虚构情节的发生发展,总是有自己的假设条件为基础的。这样,人是假想的,事是虚幻的,但活动起来却煞有介事,活龙活现。童话中的人物、情节是根据这种假设的条件,按生活和自然的规律活动和发展的。比如安徒生《海的女儿》中小人鱼如果它像姐姐们安于海里的生活,就不会有这样的故事,就是因为它想拥有人一样的灵魂,才有后面的一系列情节。它的鱼尾之所以能变成人腿,是因为她吃了海巫婆的药。依据题材儿童小说分几类,每个类别列举出两篇作品。答:依据题材内容分,可以分为生活小说、成长小说、历史小说、惊险小说、动物小说、科幻小说、武侠小说等。生活小说主要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反映少年儿童在学校、家庭及社会生活的表现,从而反映他们的思想、心态和精神风貌的小说。如张天翼的《罗文应的故事》、杨红缨的《漂亮老师和坏小子》等。(2)成长小说以叙事13-20岁之间的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生理、心理和个人体验为内容的小说。如美国作家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国作家曹文轩的《根鸟》、殷健灵的《纸人》等。(3)历史小说在展示历史事件真实性的前提下,允许想象和虚构的小说。如美国福克斯的《“月光号”的沉没》、韩少华的《寒冬,我记忆的摇篮》等。(4)惊险小说以侦探、探险、历险等为题材内容的小说,如斯蒂文森的《宝岛》、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5)动物小说以动物作为主人公刻画的小说,展示动物的生活习惯生存状态和个性特征的小说,如沈石溪的《第七条猎狗》、苏联特罗耶波利斯基《白比姆黑耳朵》等。(6)科幻小说以科学幻想为内容的小说,既具有科学内涵,展示人类对大自然对科学奥秘的探索,又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社会性的小说。如郑文光的《飞向人马座》、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7)武侠小说以描写武士、侠客和义士生活的小说,这类小说着力描写武艺高强的侠客忠义勇敢扶弱抑强的性格特征,是一种带有英雄主义幻想特征的小说。如葛冰的《试剑〉、《冰碗小店》等。简述儿童游记的艺术特征。答:(1)高度真实、具体形象。它所以叙描绘的一切必须是真实的,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十分亲切。如由浦漫汀主编的《小霞客游记》。(2)有很强的知识性和科学性。对于没有直接经验的小读者来说,游记无疑是一种引人入胜的形象化的知识课本。如秦牧的《逛香港海洋公园》,作者在描述海洋中鱼类身体颜色变化时,告诉小读者生物生存的知识;在描述海洋剧场的动物表演时,又自然地引出海豚智力之谜等,既增强读者的知识面,又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3)作者都是有感而发,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社会风俗的描述,抒发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抒情的方式多种多样,有触景生情、有移情于景、有情景交融等。儿童游记的语言清新优美、活泼洒脱,在描摹自然的山水、人工的建筑、文化的遗迹及风俗人情中,都寄寓了作者的深厚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人生体味。如周作人的《风的话》。以具体作品为例,谈一谈“给予”型的儿童电影和“关于”型儿童电影的区别。答:从编导的创作动机与少年儿童观众的关系来看,儿童电影分为“给予”型和“关于”型两类:所谓给予型的少年儿童电影,就是通常所说的以儿童为本位的电影,从创作者的出发点来讲,他们的观众定位就是少年儿童;在创作的过程中,他们力求吸引少年儿童,并对其成长有所裨益;从题材上来看,往往选择与孩子们的生活贴近的内容,并以他们所能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在手法上,多考虑儿童的思维方式和喜好,多数风格明晰、节奏明快,讲求趣味性,又经常强调“教育意义”。这类影片表现的是孩子的世界,不论是表现他们的快乐还是痛苦、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承认少年儿童的独立人格和价值,强调他们的主动性和对生活的参与性。如《小兵张嘎》、《宝葫芦的秘密》、《草房子》等。所谓“关于”型的少年儿童的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有关少年儿童的社会问题的故事。在我们把它当作少年儿童电影看待的时候,同时也不得不把它当作一个反映社会问题的电影来看待。我们把这类电影称之为“关于”少年儿童的电影。这类电影中,有一部分是“社会问题”片,反映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对于孩子成长不利的问题,如贫困问题、学校教育问题、家庭离异问题、代沟问题等等。如果第一类“给予儿童”的影片是以孩子的视角和话语方式来表现孩子的生活环境和内心世界的话,那么,这一类“关于儿童”的影片则多是从大人的角度体察孩子的世界,表现社会不公和成人自身的缺陷带给无辜儿童的痛苦。孩子是被动的,在这些影片中甚至成为了一个反映社会问题的“道具”。如反映父母离异的影片《为什么生我》、反映父母望子成龙的影片《失去的梦》、反映遗弃孩子的影片《被遗弃的人》等。在“关于”型的作品中,还有以成人视角看待童年的影片,如《城南旧事》、《冬冬的假期》等,这些作品带有个人的回忆色彩,表达成长中复杂的个人感情。简述外国寓言的发展历史及重要作家作品。答:外国来看,以希腊和印度的寓言为最古老,世界著名的《伊索寓言》,就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后来被人收集起来,统统归在公元前6世纪的寓言作家伊索的名下,故称《伊索寓言》。伊索被人称为“寓言之父”。两干多年来,伊索寓言在欧洲文学史上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也传遍了全世界。印度也是产生寓言较早的国家,在公元前10世纪——公元前6世纪,就已经有寓言故事成文,后来又出现了一些寓言故事专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寓言童话集《五卷书》。公元5世纪的《百喻经》(《百句譬喻经》)。这是由僧伽斯那根据从12部佛经里选出的寓言故事编成的。包括98个寓言故事,加上前面的引文和末尾的偈语,合计百篇。在世界寓言的发展历史上,有如下一些著名的作家留下了许多杰出作品:生活在15、16世纪意大利艺术巨匠达•芬奇,曾在他的笔记中写下很多优美动人的寓言,这些笔记手稿一直在图书馆,博物馆珍藏,20世纪中期才由专家研究,整理、出版,共110则寓言故事。17世纪法国著名寓言诗人拉•封丹,给世界留下寓言诗12卷共239篇,是欧洲有名的杰作。18世纪,德国戏剧家、诗人、文艺理论家莱辛在早期创作中,用寓言做为宣传启蒙思想的工具,1759年出版了散文体的《寓言》三卷集,共92篇,另外还写过一些寓言诗。19世纪,俄国出现了克雷洛夫这位杰出的寓言作家,他写有9卷寓言共205篇,也是诗体。克雷洛夫寓言对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结合具体作品,试论儿歌和儿童诗的区别和联系。答:儿童诗与儿歌相比:儿歌是歌,儿童是诗,前者用来念唱,后者用来吟诵。(1)从词语的运用上,儿歌词语通俗自然,多用口语;儿童诗注重炼字,追求意象的选择和语言的清新。比如同是描写月光,传统儿歌《月儿弯弯挂树梢》:“月儿弯弯挂树梢,/好像一把小镰刀,/我要借它用一用,/割把青草喂羊羔。//”杜荣琛的儿童诗《月光幻想曲》:“月光流尽池塘里发亮,/我口渴了/想舀一杯月光来喝/让肚子里藏着嫦娥的微笑//月光躺在院子里发亮/我的口袋破了/想剪一片月光来补衣衫/让口袋里装着桂树的花香//”儿歌中的词语口语化,儿童诗特别注重炼字与意象的选择,如把视觉和味觉相通,把月光喝进肚子里,并藏着嫦娥的微笑,用藏着一词把与月光的距离拉近成两个朋友的关系,而且是知心朋友,诗的结尾进一步营造意境,把孩童对自然界的喜爱对月光的神秘感受用稚气和富有童趣的色彩表现出来,动态的花香和装着表现了儿童的活泼可爱。这首诗用词凝练、清新,一幅美丽意趣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2)从儿童诗的韵律来讲,儿歌注重合口押韵,旋律短促紧密,语音层的音乐性很强,易诵易唱,琅琅上口。儿童诗注重旋律的优美、语音的起伏变化,节奏舒缓和急促相伴,既有高音部的铿锵有力的语辞,又有低音部语句和过度和过渡部语音的低缓,是音乐美和意境美的结合。如金近的儿歌《风婆婆》:“风婆婆,送风来,/送东风,桃花开,/送北风,雪花飞,/送来南风太阳晒。//”高帆的儿童诗《爱玩的风》:“风是我的朋友,/春游时,/和我寸步不离。/只是它太让人操心,/到处喧哗吵闹,/顽皮淘气。/有时在草地上打滚,/有时在树丛钻来钻去,/不小心扭伤脚,/就扶着小树哭哭啼啼。/我要送它上医院,/它又摇头说没啥,/它还有一双翅膀,/可以去做别的游戏。/说着,便扯住风筝的飘带,/哈哈笑着高高飞起。/你看它,/摇摆着身子,/显得那么得意。//”儿歌节奏明快,把风来风去的急促用短短的三字词表达出来,结尾拉长的语句也便于念唱。诗歌的风在语音上变化错落有致,节奏忽快忽慢,停顿和音节的连贯性相间,把风时而调皮时而安静的状貌表现出来。(3)从情感表达来看,儿歌情感率真、朴实,多幽默诙谐的风格;儿童诗情感含蕴、高雅,多优美抒情忧郁的风格。如纪凯的儿歌《小虾米》:“小虾米,被窝猫,/爱睡懒觉不做操,/驼了背,弯了腰,/你说糟糕不糟糕。”一个情态可掬爱睡懒觉的孩子形象跃然纸上,又不失讽喻作用。徐志摩的儿童诗《雁儿们》:“雁儿们在云空里飞,/晚霞在他们身上,//晚霞在他们身上,/有时候银灰,/有时候金茫。//雁儿们在云空里飞,/听他们歌唱!/有时候悲伤,/有时候欢畅。”这首诗诗人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反复歌咏,强化了诗歌的情感抒发,把对雁儿们的理解和热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飞在空中的雁儿们是人类灵魂的崇高写照。(4)从读者接受的角度看,儿歌适合于儿童歌唱嬉戏,有娱乐和游戏的实用价值,增添了玩乐的趣味。儿童诗更适合于欣赏,能够陶冶孩子的性情,使他们在情感、心灵和精神上得到享受和提升。如传统的颠倒儿歌《东西街》:“东西街,南北走,/出门看见人咬狗,/拣起狗来打砖头,/又怕砖头咬我手。”儿歌在儿童玩耍嬉笑中便唱边玩,对生活真假的辨识得到感悟,加深印象,锻炼思维能力。舒兰的《虫和鸟》:“我把妈妈洗好的袜子,/一只一只夹在绳子上,/绳子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