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阅读:文学性文本阅读(附:中考真题及方法讲解)_第1页
中考阅读:文学性文本阅读(附:中考真题及方法讲解)_第2页
中考阅读:文学性文本阅读(附:中考真题及方法讲解)_第3页
中考阅读:文学性文本阅读(附:中考真题及方法讲解)_第4页
中考阅读:文学性文本阅读(附:中考真题及方法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阅读专题:文学性文本阅读(附:中考真题及方法讲解)

例【二十四】(2020•湖北咸宁)文学类文本阅读

对青春的尊重

桂刚

①初中那会儿,父亲母亲已在南方做生意多年,家里生活条件很好,我过着富足而

小资的生活。但我的学习还是蛮不错的,初中毕业后,考上了市里的这所实验中学。

②那时,学校搞勤工俭学,在校园西北角空地开了十亩地,分给各个班,让自己种

东西,收获后自己卖作为班费。王老师带着我们把这块地种上了菜,这是我头一次干农

活,有一种说不出的新鲜感。

③李同学家在农村,是学习里的佼佼者,学校一届只在各乡镇招十名学生,他是其

中之一。其实有些时候,我能从他身上感受生活的不易,他每个月回一次家,然后带足

能吃一周的干饼,再带些咸菜,大部分时间都是吃这些,他用的被子上还有补丁,而我

的早都换成了又轻又暖的羽绒被。

④种菜初期的新鲜劲很快就没有了,我开始讨厌拔草,特别是施肥,简直是最难受

的事了,刺鼻的粪臭让我一次又一次想吐,后来,一到劳动我就找各种借口躲开。

⑤这片菜地,多亏李同学了,全班就他会种,就算老师不组织去菜地劳动,他也会

自己抽空到菜地看一下。施肥的时候,就他一个人干得最卖力气,他说他在家就干这些

活,早都习惯了。

⑥我不去劳动的事儿,王老师看在了眼里,严厉批评了我。我当时很不在乎,我的

理由也很充分,到时候班里组织活动,我可以多捐点班费。

⑦秋天到了,菜地收获了,是个丰收季,卖了八百多元。班委研究这钱怎么用,大

家一致提出要给李同学二百元,因为数他最辛苦,我说我再捐四百元作班费,却被王老

师拒绝了。后来,李同学也拒绝单独分给他的二百元,他说钱是班级的,不应该单独分

给他。

⑧这一周,李同学没回家,我在步行街买鞋时在一家饭店门口碰见了他。他正在和

一位师傅倾倒垃圾,我问他怎么在这里,李同学笑着说:“打个短工,一天三十元。"我

点了点头,没说太多就走了。

⑨那天下午,逛街累了,我便进了电影院看电影。可刚进影院,看到前面两个熟悉

的身影,是王老师和李同学,真是巧了。看完电影,李同学坐公交回学校,而我和王老

师坐另一班回家。车上,我和王老师闲聊,问王老师:“李同学家里条件不好,怎么舍

得钱来看电影?”

⑩王老师沉默了一会,对我说:“程刚,李同学说从来没进过影城,说我最近给他

补习知识竞赛很辛苦,想邀请我一起看一场,我知道他家条件不好,但我还是毫不犹豫

地答应了。”

⑪“为啥?”我有些疑惑地问。

⑫“老师尊重他的青春,他家贫穷,但他的青春里没有自卑,也不缺时尚,他把最

苦的活当快乐,想看电影,就去打工挣钱,这是他最真实的青春,也是让我羡慕的青春。

程刚,你尊重你的青春了吗?你多交班费,你来看电影,是自己奋斗出来的吗……”王

老师说完,认真地看向了我。

⑬那一刻,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但我的心却在翻涌。从那天起,我知道了在青春

的色彩里还有“尊重”这个词,不但要尊重别人,更应该尊重自己,这样的青春才最有

意义。

(原

载《辽宁青年》)

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李同学”这一形象主要通过“我”的叙述来刻画,虽然没有过多的精雕细

琢,但人物形象依然深入人心,令人感动。

B.从王老师欣然应邀和李同学一起去看电影的情节,可以看出王老师是一个善解人

意、尊重学生的好老师。

C.文中第⑨段划线句“我”对王老师的问话,明显流露出“我”对“李同学”的嘲

讽、鄙视和不理解。

D.文章的最后一段是对“我”的心理刻画,道出了“我”对青春的感悟和对“尊重”

的理解,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其中C项中“明显流露出‘我'对'李

同学'的嘲讽、鄙视和不理解”这一项表述有误,应该是“明显流露出“我"对‘李同

学’的疑惑和好奇”。故选C。

2.结合上下文,说一说第⑬段加点的“翻涌”一词有哪些含义。

【答案】①对自己劳动不积极的表现感到羞愧;②对自己多出班费的行为的反省;

③对自己凭借家境享受生活的反思;④对自己不能理解同学以苦为乐、自尊自信的后悔;

⑤对青春含义的深刻感悟。(答对任意4点即满分,如只答羞愧、反省、反思、后悔、

感悟等减半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含义:一是弄清楚词语的本意(即

字面意思),二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文本义。根据“后来,一到劳动我就找各种借

口躲开”可以概括出:对自己劳动不积极的表现感到羞愧;根据“我说我再捐四百元作

班费”可以概括出:对自己多出班费的行为的反省;根据“家里生活条件很好,我过着

富足而小资的生活”可以概括出:对自己凭借家境享受生活的反思;根据“他家贫穷,

但他的青春里没有自卑,也不缺时尚,他把最苦的活当快乐”可以概括出:对自己不能

理解同学以苦为乐、自尊自信的后悔;根据“从那天起,我知道了在青春的色彩里还有

‘尊重'这个词”可以概括出:对青春含义的深刻感悟。

3.认真阅读原文,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李同学”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①学习成绩优秀:学校一届只在乡镇招十名学生,他是其中之一。②生活

艰苦:吃干饼咸菜,睡有补丁的被子。③劳动积极:班级勤工俭学的菜地主要是他种菜

施肥。④自尊自信:对自己贫穷的家境不自卑,把最苦的农活当快乐;拒绝班级单独分

他200元钱;打工时坦然面对同学的询问。⑤阳光时尚:打工挣钱看电影。⑥懂得感恩:

请班主任看电影。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选文中“李同学家在农村,是学习里

的佼佼者,学校一届只在各乡镇招十名学生,他是其中之一”这一句可以概括出:李同

学学习成绩优秀;根据第段的“带足能吃一周的干饼,再带些咸菜,大部分时间都是吃

这些,他用的被子上还有补丁”可以概括出:李同学生活艰苦;根据第段的“就算老师

不组织去菜地劳动,他也会自己抽空到菜地看一下。施肥的时候,就他一个人干得最卖

力气”可以概括出:李同学劳动积极;根据第段的“李同学也拒绝单独分给他的二百元,

他说钱是班级的,不应该单独分给他”可以概括出:李同学自尊自信;根据第段的“说

我最近给他补习知识竞赛很辛苦,想邀请我一起看一场”可以概括出:李同学懂得感恩;

根据第段的“他的青春里没有自卑,也不缺时尚,他把最苦的活当快乐,想看电影,就

去打工挣钱”可以概括出:李同学阳光时尚。

例【二十五】(2020•湖南郴州)记叙性文章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看你一眼,心生种子

孙道荣

(1)一位朋友,阳台上种满了花草。

(2)朋友的家我没有去过,但那些阳台上的花花草草,我都见过。每天,她都

会在朋友圈发一张或一组它们的图片。一朵花打苞了,一颗草籽发芽了,一只蝴蝶飞来

了……她都会及时发布,更新。她的朋友圈,就是一处生机盎然的小花园。

(3)每天,都会有很多人点赞,点评。让我怦然心动的是一位朋友的点评:每

天在你的朋友圈,看一眼你的阳台,看一眼那些美丽的花花草草,便在心里种下了一颗

种子。

(4)看你一眼,心里便种下一颗种子。多美的经历,多美的感受,多美的种子。

(5)生活中从不缺乏美,我们看到了,即使什么也没说,即使我们没有文学家

的优美辞藻来赞美它,有什么关系?一颗美美的种子,已经种进了我们的心里-

(6)难得早起,看到草叶上的一滴晨露,它就是一粒种子;

(7)在大街上行走,看到一个背着书包的孩子,手里拿着张纸片,走了很远的

路,最后,将它投进了路边的垃圾桶里,它就是一粒种子;

(8)斑马线前,有人欲横穿马路,一辆车停下来了,又一辆车停下来了,它就

是一粒种子;

(9)前面一位年轻的妈妈,怀抱着孩子,孩子伏在妈妈的肩头,向后张望,我

与孩子的眼神撞在了一起,孩子忽然咧嘴冲我笑了笑,它就是一粒种子;

(10)走在我前面的人,推开旋转门,待我也走进去了,才松开手,它就是一粒

种子;

(11)抬头看见蓝天,白云,它就是一粒种子;

(12)如果稍稍留意,你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一刻。你看见了它,

你经历了,你融在其中了,你切身感受到了,那么,你的心里,就会种下一粒种子。

(13)没错,生活从不是风花雪月,有很多不如意,甚至悲伤和灾难。艰辛的

生活,让我们的人生充满挣扎和苦难,视而不见与粉饰太平,都是对生活,也是对自己

的不敬和背叛。我们赞美生活,并非因为它总是美好的,艰难、忧伤、痛苦,总是如影

相随。我要说的是,纵使人生再艰难,纵使我们的心千疮百孔,也别忘了,空气中还有

飞翔的蒲公英,生活中总有那温暖的一刻,它就是一粒希望的种子。

(14)打开心扉,那粒种子就会飞进来。

(15)心里有种子了,心才会像一块土地一样,不会荒芜。

(16)一粒种子,未必能发芽;一粒种子,也未必能成为一片娃紫嫣红的花园。

没关系,这个世界从不乏这样的种子,总有一粒种子,它飞进了你的心田,并在你最柔

软的部分,扎根,发芽,成长。心中这样的种子多起来了,希望和信心,就会重新回到

我们身边。

(17)永远不要小觑了一粒种子的力量,它能穿越寒冬,也能破崖而出。就算它

被埋在了我们心底,也定然能在某个春天,挣脱一切桎梏,冒出动人心魄的嫩芽。

(18)如果你在庸常的生活中,遇到了怦然心动的一刻,那是一粒种子,不要拒

绝它。

(19)如果我看你一眼,心生温暖,亦请不要拒绝,因为,你也是这样一粒种子。

(选自《新民晚报》)

1.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文中“种子”的含义。

【答案】''种子"指的是生活中给人以美好、希望、信心的人和事。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此题要结合对文章主旨的掌握来理解,

注意文中重要语句。由“生活中从不缺乏美,我们看到了,即使什么也没说,即使我们

没有文学家的优美辞藻来赞美它,有什么关系”“生活中总有那温暖的一刻,它就是一

粒希望的种子”可见,“种子”指的是生活中给人以美好、希望、信心的人和事。

2.精读第(5)-(11)段,并在第(11)段后的横线处补写一句。

【答案】示例:给街头乞讨的人一元钱,它就是一粒种子。

【解析】本题考查补写语句的能力。此题答案不统一,可仿照上文的句式,写出生

活中带给你美好的一个细节即可。如:扶步履蹒跚的老人过马路,它就是一粒种子。

3.品读第(17)段中的划线句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批注。

永远不要小觑了一粒种子的力量,它能穿越寒冬,也能破崖而出。就算它被埋在了

我们心底,也定然能在某个春天,挣脱一切桎梏,冒出动人心魄的嫩芽。

我的批注:

【答案】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出生活中给人以美好、希望、信心的人和

事,必定能带给人希望和信心,使我们的生命获得升华。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语句的能力。从手法上看,“也定然能在某个春天,挣脱一

切桎梏”把种子人格化,是拟人手法,具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从内容上看,“挣脱

一切桎梏,冒出动人心魄的嫩芽”写的是心中的种子能使我们的生命获得升华,“希望

和信心,就会重新回到我们身边”。

4.读完全文,你明白了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了吗?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并结合文章

内容说出理由。

【答案】意图:生活中充满了给人以美好、希望、信心的人和事,我们要积极感受

和传递,乐观对待生活;这些美好能带给我们希望,使我们的生命得到升华。理由:本

文以种子比喻生活中给人以美好、希望、信心的人和事,以'’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一亥

“那是一粒种子,不要拒绝它”启示读者积极感受和传递这些美好,乐观对待生活。以

种子“能穿越寒冬,也能破崖而出”为喻,告诉读者这些美好能带给我们希望,使我们

的生命得到升华。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主旨的能力。此题要在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

上进行概括,尤其注意文中的关键语句。由“生活中从不缺乏美,我们看到了,即使什

么也没说,即使我们没有文学家的优美辞藻来赞美它,有什么关系?一颗美美的种子,

已经种进了我们的心里”“如果我看你一眼,心生温暖,亦请不要拒绝,因为,你也是

这样一粒种子”可见,作者希望读者积极感受和传递生活中的美好,多种植美好的“种

子”。由“我要说的是,纵使人生再艰难,纵使我们的心千疮百孔,也别忘了,空气中

还有飞翔的蒲公英,生活中总有那温暖的一刻,它就是一粒希望的种子”可见,作者告

诉读者要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人生的艰难。由“心里有种子了,心才会像一块

土地一样,不会荒芜”“永远不要小觑了一粒种子的力量,它能穿越寒冬,也能破崖而

出”可见,“种子”能带给我们希望,使生命得到升华。据此概括即可。

【名师支招】

考点(一)把握主要内容

命题热点:(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归纳文章主题。(2)理清文章思路,找出文章

线索。(3)筛选主要信息,填写部分情节。

解题技巧:

1.概括主要内容:

(1)提炼要素法:通读全文,提炼概括文章的六要素,然后进行合理组织,语言

要简洁凝练。

(2)题目扩展法:对题目进行扩展充实。

(3)摘录、增删语句法:引用、整理或增删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点题句、

关键句、主旨句、重点段落中心句、议论抒情句。

(4)概括法:(何时)某人(何地)做某事,产生怎样的影响(结果)。

(5)叠加法:分别概括几个段落的主要内容,组合成句。

(6)取主舍次法:抓住重点段落、主要事件内容进行概括。

2.填写部分情节

(1)按照开端(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的过程,理清文章思路,弄清情节的构成。

要关注核心事物、核心人物、核心话语,关注作者的情感或行踪等线索,关注文中反复

出现的关键词句,关注表示时间和地点的词语,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对主要事件进行概括。

(2)明确已给的情节相对应的段落,弄清“空格”相对应的具体段落,然后概括

即可。

(3)要填写的情节,要和“空格”前后已给的情节的短语形式、字数一致。

考点(二)概括主题

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容,明确文中的人物、事件、景物,通过对人物、事

件的分析,来探求文章的中心思想;(2)抓住中心句,中心句往往点明了全文或段落叙

述的主要内容,抓住了中心句就抓住了内容要点;(3)分析文章的标题。标题常常能作

某些交代,或暗示、提示文章体裁,或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暗示作者的写作思路和

意图,对把握文章的主旨有一定的帮助;(4)分析文章的抒情、议论成分。在散文中,

作者往往通过议论句或抒情句来表明自己的观点与态度,抓住了这个观点、态度,就能

够把握文章的中心;(5)从反复出现的词句或暗示主题的关键词语入手,揣摩作者的写

作意图。

(6)从作者对人物、事件或事物的情感态度入手。

(7)关注文章的开头、结尾段。文章的主旨一般位于段首或段尾。

考点(三)分析记叙线索

1.明确几种常见的线索:

(1)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如《羚羊木雕》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贯

穿全文;(2)以人物为线索。如《我的母亲》以“母亲”为线索,记叙了母亲对“我”

影响较大的几件事;(3)以人物的特征为线索。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

(4)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如《散步》以“散步”为线索,展现一家人无限温馨的

画面;(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地点的转换为

叙事线索组织材料;(6)以思想感情为线索。如《荔枝蜜》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

为线索组织材料,不大喜欢一一想去看看一一赞赏蜜蜂一一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注意:

(1)有的文章不止有一条线索,线索有主线、副线之分,有明线、暗线之分,如

《藤野先生》,除回忆藤野先生这条明线外,本文还有一条内在的线索,就是作者爱国

主义的思想感情变化;(2)关注文章标题。有的标题本身就是文章的线索,有的标题包

含线索的因素;(3)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这些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是为

了突出、强调文章的主题,同时也显示了文章的脉络层次;(4)找文中的议论抒情句,

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考点(四)掌握表现手法

命题热点:(1)辨识表现手法,分析其作用。(2)分析人物形象。

解题技巧:

1、表现手法。广义的表现手法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

先抑后扬、想象、联想、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设置悬念、借景抒情、抑扬结合、

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卒章显志、巧设悬念、

首尾呼应、铺垫映衬、一线串珠、明线暗线等。作用具体如下:

【答题格式】(1)小中见大:本文从我们所熟知的入题,抓住的

特点,让我们从平常小事中领悟到深刻的生活道理(或从平常小事中体现出了崇

高的思想境界,或从平常小事中表现出美好的精神品质)。

(2)对比:本文巧用对比,把和巧妙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让读

者很自然地从对比中感觉的变化(或说优劣好坏),从而鲜明地表现出o

(3)象征:本文运用象征的写作手法,抓住了与相似的特点,通过对

准确地描写刻画,更好地达到了表现的目的。

(4)巧合:本文巧妙地运用了巧合,,既在读者的意料之外,却又在生

活的情理之中,很好地表现了主题,令人读后不免颔首称许。

(5)先抑后扬:本文运用了抑扬之法,作者的本意是,而先,

令读者更全面深刻地认识,使所表现的对象更丰满,更鲜明。

(6)衬托:本文运用了衬托之法,用的衬托的,使作者

对表现对象的表达意图更明确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7)烘托:本文大量运用环境烘托,把表现对象的心理,放在一个

的环境里,更好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8)托物言志: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紧紧抓住的

特点,精心刻画,从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理想(或人生观或生活态度

或精神品质)。

(9)卒章显志:本文运用了卒章显志的写作手法,层层铺叙,直到最后才突然揭

开谜底,点明了的主旨,令人有恍然大悟之感,然后又转入深深的思考。

(10)悬念: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悬念的表现手法,先把抛给读者而又并不

说明原因,层层设疑,紧紧地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更好地达到了表达主题的目的。

(11)首尾呼应:文章首尾呼应,使结构、内容更,中心更,从

而加深读者印象,引起读者共鸣。

(1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通过描写的情景,烘托了一种的气

氛(或者渲染了一种的氛围),表达了人物的感情(心理)。

(13)虚实结合:更鲜明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

示题旨。

考点(五)人称作用

(1)第一人称:能给人亲切、真实的感受,便于直抒胸臆。作者所见所闻的事情

能够真实地表现出来。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

真实感。

(2)第二人称:表情达意方面,运用第二人称往往便于直抒胸臆,有明确的倾诉

对象。可用拟人手法,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

加强烈感人。

(3)第三人称:优点在于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

便于客观描述,但缺少真实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

具有全知全能的特点,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

考点(六)分析人物形象

1.明确描写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正面描写,感知人物形象。即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行为、语言、心理等方面

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2)环境描写,明确人物思想。自然环境的描写,有利于渲染气氛、点明背景、

烘托人物的内心,对人物起强化作用;社会环境是人物命运、性格及最终结局的外因,

结合社会环境分析人物性格,是鉴赏人物形象的重要环节之一。

(3)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离不开对细节描写的探究品读,通

过对人物传神的细节的品味,准确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内心世界。

(4)侧面描写,补充人物形象。分析侧面描写,有利于对人物形象进行烘托,对

人物所处的环境也有所烘托,因此侧面描写对人物形象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答题格式】句子(段落)运用了的描写方法,描写了(内容),刻画

(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品质、精神)。

考点(七)理解标题含义

命题热点(1)理解标题含义,分析标题作用。(2)根据文意拟写标题。(3)辨析

段落作用。

解题技巧:

1.理解标题含义。

(1)分析标题的关键字词。就是从理解标题的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入手,联系

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或作用。

(2)分析标题的指代义。标题的指代内容一定在文中。可以结合文章内容、人物

特点、作者情感、文章主旨等,提取整合分散在各段的有用信息,归纳为一个短语或一

句话。

(3)分析标题的修辞义。有些文章题目中运用了修辞手法,这就要先将标题运用

的修辞还原后再作分析,从而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

(4)分析标题的双关义。标题含义要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来分析。

(5)分析标题的象征义。

2.分析标题作用。

(1)交代文章写作对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点明或突出文章主旨;(3)交

代行文线索,文章的情节都围绕此展开;(4)运用修辞,形象而又有诗意,更能吸引读

者的阅读兴趣;(5)揭示比喻义、象征义;(6)奠定感情基调;(7)设置悬念,引起读

者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8)点明中心事件(关键人、物),突出人物的形象或品

质。

3.拟写标题。

要求:新颖、简洁、凝练、概括、个性,能吸引人的眼球。(有字数限制)

(1)找文章线索,以线索为题;(2)明确中心,以点明中心的短语为题;(3)反

复研读开头和结尾,用其关键短语为题;(4)关注反复出现的句子,选择重要短语为题;

(5)抓住核心人物、核心事件、核心事物,以核心人物、核心事件、核心事物为题;(6)

把握作者情感,用表达作者情感的短语为题。

考点(八)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

(1)精确性作用。指词语(主要为动词、形容词)在表达概念上的准确、恰当,修饰、

限制作用,补充性词语在表意上的精确、严密等方面的作用。

(2)形象性作用。指词语在写人、叙事、绘景中鲜明、具体、生动传神的作用(包

括色彩性、音乐性)等。

(3)情感性作用。指表达喜好、热爱、赞美、颂扬或厌恶、贬损、批判等思想倾

向、感情色彩等。注意把握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和双关义。

(4)结构性作用。指词语在全篇(或本段)中的地位和作用。如照应、过渡、伏笔、

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推动情节发展、总领下文等。

考点(九)赏析语句

(1)从修辞角度赏析。

答题三步:(1)判断采用什么修辞手法;(2)写出该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3)结合具

体句子分析含义。(表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突出了什么/强调了什么)

【答题格式】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表现了、描写

了),表现了(人或事物)的特征,表达了作者(或文中人物)对某某事物

的的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①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答题格式】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o

②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

动的效果。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把写活了,使富有人情味。

③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答题格式】突出了,启发读者联想,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④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

魄。

【答题格式】句式整齐、音律和谐、气势如虹,表现了,表达了

的感情。

⑤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答题格式】给人以音节匀称、音律和谐的美感。

⑥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答题格式】强调了,突出表达了的感情。

⑦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启发读者对进行思考,很自然地引出下

文。

⑧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答题格式】加强语气,意思是说,表达了的感情。

⑨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⑩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

⑪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深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⑫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能特别突出所要表达的事物的某一特

征。

(2)从用词的角度赏析。

【答题格式】“”一词(等词),写出了的特点(情态、过程),表现

了的心理,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3)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

⑴议论句:揭示的道理,点明事件的意义或文章的主旨,起到统领全篇,

画龙点睛的效果。

(2)抒情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引起读者共

鸣。

(3)描写句:

①自然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从(视觉、

听觉、嗅觉、触觉等)角度,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

展,揭示文章主题)。

②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

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的心情,推动情节

发展,深化主题。

4.从句式角度赏析。(1)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⑵设问句:提醒注意,引

发思考。(3)反问句:加强语气。⑷感叹句:抒发强烈的感情。

考点(十)分析语言特色

分析语言特色常用的词语有:简洁凝练、生动传神、优美感人、形象动人、清新优

美、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耐人寻味、内涵丰富、富有文采、风趣幽默、感

染力强、音韵和谐、节奏感强、典雅、活泼、朴素自然等。

【答题格式】这篇文章语言伯然朴素或生动优美),如“(摘录文章中的相

关句子)",它

注意: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词句中选择。一定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选用

恰当的词语,切莫张冠李戴。

考点(十一)谈看法,诉体会,说启示

1.谈看法。

(1)表达时最好要有标志性语言。可以用“我认为,比如”这

样的标志性语言。先用“我认为”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用“比如”

“例如”之类的词语,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给阅卷

老师留下观点鲜明之感,而且给人以条理清楚、论证有力的良好印象。

(2)表达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生活实际。

(3)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语言要通顺,表达要流畅。

(2)谈阅读后的体会、体验、启示、见解。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

理,一定要用典型事例证明。即提出、分析、解决问题,按总分总的顺序答题:(1)指出

本文蕴含的思想意义以及你从文中得到的收获、体会、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现

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2)结合文中和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材料加以举

例说明,阐明理由;(3)所以我们应该怎样做。

【实战演练】

[-1(2020•湖南邵阳)

独树

①常常想起红旗路尽头的那棵香樟树,独立于青龙桥头的那棵古树。

②我在这棵古树的城市求学,工作,离开,回来,再离开,一晃就是二十多年。每

次回去,我都忍不住去看看它,就像探访一个从未忘却的老朋友。作为一棵树,我认为

它应该是幸运的。经历了那些久远的年代,很多沉淀了岁月的古物几乎荡然无存。唯有

它,洗尽铅华,历经沦桑存活了下来,如今依然葱茏茂盛。而我,已是一身红尘,两鬓

斑霜。

③红旗路之末,东风路之始,一桥相连,熙来攘往。这棵香樟树伫立于桥头,“十”

字路中,站成了这座古城最繁华路段的一道奇异风景,成为邵水之滨的中心地标。多少

年来,无以数计的行人,南来北往的车辆如过江之鲫,在它身边自然分流。有时道路变

得并不顺畅,却从来没有发生过交通事故。哪怕有一起,它早已陷入斧斫之厄运。我想,

它定是一棵神奇灵性的树,有一双能指挥交通的慧眼。也许正是它横亘路中,提醒那些

上快车道的车主有所迟疑,便放慢脚步,彼此礼让。驻足看看桥头的风景,内心更加从

客淡定。

④其实,它就是一棵其貌不扬的香樟树,与其它林荫树相比,并不庞大。它的身躯

大约只有两三米高,根部占地不过四五平米,枝干的上部有三个分权。其中两杈较细,

唯有伸向青龙桥面的那杈显得威武,枝枝相通,叶叶相盖,形成一个硕大的圆穹。它以

绿意盎然了季节,以青翠划破了迷蒙,以摇曳惊醒了恍惚,让靠近它的人神清气爽,怡

然宁静。一切自适其位,自取其道,自安无恙。多少喧嚣热闹从它眼皮底下流走,多少

功名利禄在它身边悄然消逝,多少霓虹灯火在它头顶盛开湮没,多少喜怒哀乐在它心里

淡然消融。在繁华里坚守内心,在喧闹里选择静默,在辉煌里接纳寻常,在孤独里锤炼

品质。头顶天空,有蓬勃的希望;根扎大地,有蕨蕤的节操。不忧一时之失,不喜一时

之得,不扬一时之快,不悲一时之伤。看得惯云卷云舒,扛得住暴风骤雨,耐得住蜚语

流言,经得起苦雨秋霜。一树之独,亦如古代隐士,修身累德,自律不息。

⑤我为何有如此感悟?这都是岁月风雨的馈赠。那时我只知道这是一棵树,和家乡

山头的松树、柏树有着不同类的气度。在贫瘠逼仄的有限地域,它都能艰难扎根,努力

活出一棵树应有的姿态,以绿意向天空行礼,向行人致意。我以为这是作为树理应完成

的使命,必须经历的路程。

⑥再回来时,我在它的围盘上坐了很久,听清风拔动枝叶的细碎声响,闻月色送来

的淡淡幽香……此时,我才明白它何止是一棵树,一棵道旁的林荫树,它其实就是我惺

惺相惜的挚友,是我人生的明灯。前行的路上,从此,我不再孤单。

1.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标题中的“独”有什么含义?

【答案】,,独”的含义:单独,独特。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标题含义的能力。此题既要理解其表面含义,又要结合文章

主旨分析其深层含义。由“独立于青龙桥头的那棵古树”可知,“独”指香樟树单独地

生长在桥头。由“一树之独,亦如古代隐士,修身累德,自律不息”可见,“独”在深

层含义上,指的是作者从香樟树身上感受到的修身累德、自律不息的独特品质。

2.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①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②开篇点题、首尾点题、首尾呼应。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写作手法和结构特点的能力。本文由独立于桥头的香樟树引

发思考,感悟到香樟树具有的精神品质。这是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结

构上的特点,通常从照应、线索等角度考虑。“常常想起红旗路尽头的那棵香樟树,独

立于青龙桥头的那棵古树”,本文开篇点题。“再回来时,我在它的围盘上坐了很久,听

清风拔动枝叶的细碎声响,闻月色送来的淡淡幽香”,与开头和标题形成呼应。可据此

从照应方面回答其结构特点。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划线的句子。

这棵香樟树伫立于桥头,“十”字路中,站成了这座古城最繁华路段的一道奇异风

景,成为邵水之滨的中心地标。

【答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站”将香樟树人格化,写出了香樟树香樟树成为古

城的奇异风景、中心地标,表达了作者对香樟树的喜爱、敬仰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语句的能力能力。要求从修辞角度着手。“这棵香樟树伫立

于桥头,‘十'字路中,站成了这座古城最繁华路段的一道奇异风景”,将香樟树人格化,

是拟人手法,具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内容上,写出了香樟树成为古城的奇异风景、

中心地标,流露着作者对香樟树的喜爱、敬仰之情。

4.理解文意,说说“我”从香樟树身上获得哪些感悟?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我”从香樟树身上获得的感悟:①生命中的一切“都是岁月风雨的馈赠”。

②在有限的地域,艰难扎根,努力活出一棵树应有的姿态,以绿意向天空行礼,向行人

致意。③我以为这是作为树(人)理应完成的使命,必须经历的路程。④学习独树,修

身累德,自律不息。⑤不忧一时之失,不喜一时之得,不扬一时之快,不悲一时之伤。

⑥看得惯云卷云舒,扛得住暴风骤雨,经得起蜚语流言,耐得住苦雨秋霜。⑦为人类提

供绿荫。(人类也应尽己所能奉献自己。);本文表达了作者对香樟树的喜爱、敬仰、留

恋之情;或以它的精神为力量,以它作为挚友的深厚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第一问,可提取文中关键

语句作答。由第④段“在繁华里坚守内心,在喧闹里选择静默,在辉煌里接纳寻常,在

孤独里锤炼品质。头顶天空,有蓬勃的希望;根扎大地,有蕨蕤的节操。不忧一时之失,

不喜一时之得,不扬一时之快,不悲一时之伤。看得惯云卷云舒,扛得住暴风骤雨,耐

得住蜚语流言,经得起苦雨秋霜。一树之独,亦如古代隐士,修身累德,自律不息”,

第⑤段“我为何有如此感悟?这都是岁月风雨的馈赠”“在贫瘠逼仄的有限地域,它都

能艰难扎根,努力活出一棵树应有的姿态,以绿意向天空行礼,向行人致意。我以为这

是作为树理应完成的使命,必须经历的路程”等语句可概括作答。第二问,由最后一段

“它其实就是我惺惺相惜的挚友,是我人生的明灯。前行的路上,从此,我不再孤单”

可见,文章表达了作者对香樟树的喜爱、敬仰、留恋之情。

【二】(2020•湖南湘西)阅读崔修建的《陪着母亲看花开花落》,完成1—5题。

①68岁的母亲刚刚搬到城里不到半年,竟然被医生宣判得了老年痴呆症。他一时无

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因为他心目中的母亲一向是坚韧的,那么多的磨难都没有击

倒过她。然而,他现在必须要面对这样的事实一一老年痴呆症正将母亲一点点地拉入越

来越痛苦的死亡之旅,母亲开始失忆。几个月后,竟连她最疼爱的儿子也不认识了。

②母亲的这一生实在是太辛苦了,在黄土高原上那个贫瘠的小山村,母亲三十五岁

失去丈夫,一个人守着几亩薄地,苦苦地拉扯着三个孩子,不但让他们健康地长大,还

把他们都送进了大学,漏雨的寒舍竟成了山村远近闻名的“大学生之家”,还让三个孩

子在外面各自打出一片令人羡慕的天地。最小的他如今已是一家大公司的总裁,自从母

亲住进城里,他就开始减少工作上的应酬,努力地多挤出一些时间陪母亲。母亲生病后,

他连工作的时间都大大地压缩了,除了特别重要的事情到公司去处理一下,他把大量的

时间留给了母亲,他想陪着母亲走完生命最后这一段让人心疼的路。

③他想尽一切办法,期望唤醒母亲的记忆,然而,可恶的病魔似乎有意难为他,母

亲已经什么都不记得了,任他怎样竭尽全力。给她洗脚时,看到她那木然的样子,他心

酸得直想大哭一番。

④唯一让他感到有些欣慰的是,母亲对他摆到阳台上的那一盆盆花,似乎有着一种

特别的喜爱。每天都在忙着为它们浇水、松土、修剪……然后,就呆呆地坐在那里,静

静地看着那些花,眼睛里闪着慈祥的光亮。

⑤每每此时,他也会安静地坐在母亲身旁,一会儿看看母亲,一会儿看看那些姓紫

嫣红的花朵,细细的阳光透过窗玻璃,柔柔地拂着面颊,听着时光流动的声音,他的思

绪不禁肆意地漫散开来。

⑥他记忆里母亲一向喜欢花的,无论是爬满栅栏的牵牛花,还是后院的刺梅,连那

金黄的蒲公英和紫色的打碗花,她都喜欢得不得了。她曾说,懂得了花的生命,就能品

出生活的滋味。那时他正是被梦想激励的翩翩少年,无暇也不愿去慢慢地赏花,自然无

法读出藏在花里的奥妙意蕴。时间久了,那些鲜亮的花朵,仿佛都懂母亲和他的绵密的

心思,在他们母子深情满怀的注视中,有的开得淡然,有的开得热烈,有的开得急促,

有的开得从容,有的开得繁盛,有的开得朴拙……每一种花似乎都在展示着一种生命的

样式,都在讲述着一段生命的故事。与花朝夕相守,渐渐地,他挥走了弥漫心头的伤感。

他知道:痴呆的母亲依然是幸福的,虽然很多很多的人间往事,她都已经无法记起,但

她慈爱的眼里有花,静谧的心里有花,她那如花一样丰富的情感,只是她无法与人交流

而已。

⑦在陪伴母亲看花开花落的日子里,他疏于公司的管理,丧失了几次重要的商机。

但他丝毫不后悔,他跟最好的朋友说:“其实,不是我在陪母亲,而是母亲在陪我。伟

大的母亲在她生命的最后历程里,仍然在默默地教我理解生命的要义。”

⑧一瓣瓣的花开,一瓣瓣的花落,在那些平凡琐屑的日子里,在那些绚丽张扬的日

子里,面对那一对心意绵绵的母子,我们除了奉上一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