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4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4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4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4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模拟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5题)1.我国新千年宪章医师责任侧重于把下列哪项放在首位?()

A.患者利益B.自身利益C.医院和患者的利益D.自己和患者的利益

2.患者头摇肢颤,筋脉拘急,畏寒肢冷,四肢麻木,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宜选用()。

A.大定风珠B.天麻钩藤饮C.人参养荣汤D.地黄饮子

3.发热,微恶风,头胀痛,咳嗽,咽痛,流黄浊涕,舌边尖红,脉浮数,应用什么治法?()。

A.清热解毒B.辛凉解表C.宣肺利咽D.宣肺止咳

4.治疗痹证之上肢痹痛一般不选用哪味药物?()

A.桂枝B.羌活C.姜黄D.牛膝

5.宇宙万物化生和变化的根本条件()。

A.阴阳互根互用B.阴阳相互转化C.阴阳消长平衡D.阴阳交感互藏

6.具有行气散结,化痰降逆的方剂()。

A.小陷胸汤B.瓜蒌薤白白酒汤C.半夏厚朴汤D.枳实薤白桂枝汤

7.因情志变化导致头晕头疼,甚则昏厥、呕吐的理论根据()。

A.怒则气上B.悲则气缓C.喜则气消D.思则气结

8.男性,38周岁,左耳两周以来耳鸣如火车鸣响,头目胀痛,目赤心烦,入睡困难,口苦咽干。辨证选穴法选配()。

A.行间、丘墟B.合谷、外关C.丰隆、阳陵泉D.肝俞、肾俞

9.寒滞肝脉型腹痛的特点是()。

A.大腹隐痛,喜温喜按B.少腹冷痛,牵引阴部C.小腹胀痛,小便不利D.小腹刺痛,随月经周期变化

10.《纽伦堡法典》明确提出了关于人体试验的十项原则,其中第一条原则是()。

A.人体试验应为社会作出贡献

B.试验应该立足于动物实验取得的结果

C.首先受试者具有知情同意的权利

D.事先就有理由相信会导致受试者死亡或残废的实验一律不得进行

11.“地气上而为云,天气下而为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体现的气化形式是()。

A.气与形之间的转化B.形与形之间的转化C.气与气之间的转化D.形体自身的更新转化

12.下列药物中,性味苦涩寒,归属肝脾肺经的药物是()。

A.槐花B.白茅根C.侧柏叶D.小蓟

13.为患者的信息保密是医生的义务,一般认为遗传信息也属于保密范围,一定程度的泄露保密信息可以得到伦理辩护,一女性在医院基因检测时发现BRCA1基因阳性,以下行为可以得到伦理辩护的是()。

A.建议患者将信息告知直系亲属

B.直接将患者信息透露给应聘单位

C.直接将患者信息透露给保险公司

D.直接将患者信息告知全部家属

14.自然铜和苏木的共同功效是()。

A.活血止痛,祛瘀止血B.活血化瘀,续筋接骨C.活血祛瘀,行气止痛D.活血化瘀,疗伤止痛

15.治疗咽喉肿痛,血热吐衄()。

A.山豆根B.板蓝根C.射干D.马勃

16.既能治疗咽喉肿痛,又能袪痰()。

A.山豆根B.板蓝根C.射干D.马勃

17.依据本经配穴取穴的是()。

A.取翳风、外关治疗耳聋B.取风池,太冲治疗眩晕C.取中极、次髎治疗痛经D.取列缺、曲池治疗咳嗽

18.患者咳嗽喘促,胸闷气短,动则加重,痰稀色白,下肢浮肿,舌淡苔白滑,脉弱,证属()。

A.真实假虚B.真虚假实C.实中夹虚D.虚中夹实

19.脏腑热极与血分热盛均可见的表现()。

A.裂纹舌B.齿痕舌C.点刺舌D.胖大舌

20.琥珀具有的功效()。

A.镇惊安神,清热解毒B.镇惊安神,平肝潜阳C.镇惊安神,收敛固涩D.镇惊安神,活血化瘀

21.治疗虚劳肝阴虚证,宜选用()。

A.天王补心丹B.左归丸C.补肝汤D.杞菊地黄丸

22.新加黄龙汤含有而增液承气汤不含有的药物是()。

A.大黄B.芒硝C.生甘草D.生地黄

2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阿胶鸡子黄汤常见主治证临床表现的是()

A.筋脉抽搐B.手足瘛疭C.口渴咽干D.头目眩晕

24.在临床试验的知情通知书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一项观察实验,参加没有任何风险

B.参加这项实验一定会使您获得健康益处

C.您一定会为了对社会做贡献而参加这项实验

D.参加这项试验可能不会使您获得健康方面的益处

25.患者经期小腹剧痛,得温痛减,经色紫暗,舌淡紫苔白滑,脉弦紧。辨证为:()。

A.气滞血瘀证B.气虚血瘀证C.寒凝血瘀证D.痰瘀互阻证

26.参苏饮组成药物()。

A.前胡、茯苓、桔梗B.木香、葛根、砂仁C.杏仁、白前、荆芥D.茯苓、甘草、白术

27.金元时期,朱震亨“相火论”的基本观点是()。

A.阳常有余,阴常不足B.阴常有余,阳常不足C.五志过极,皆能化火D.六气郁久,皆能化火

28.液的分布特点()。

A.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B.布散于皮肤,肌肉,孔窍C.渗灌于筋脉,肓膜,肌肉D.敷布于皮肤,脏腑,筋脉

29.产后感冒,恶寒发热,不易大量发汗,依据是()。

A.汗为心液B.血汗同源C.津能载气D.精血同源

30.下列五输穴中,均属于井穴且五行属金的是()。

A.少泽、少冲B.关冲、至阴C.厉兑、涌泉D.商阳、少商

31.下列关于“魄门”的启闭与五脏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依赖于肾气的推动和固摄B.依赖于肝气的条达与疏泄C.依赖于肺气的升提D.依赖于脾气的运化

32.枳术丸的原方中枳实和白术的用量比例是()

A.1:1B.1:2C.1:3D.1:4

33.循行经过腹部的经脉,自正中线向外依次顺序正确的是()。

A.足阳明经、足少阴经、足太阴经

B.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

C.足少阴经、足厥阴经、足阳明经

D.足太阴经、足阳明经、足厥阴经

34.下列体现“通因通用”治法的是()。

A.脾虚泄泻B.气虚出血C.食积泄泻D.五更泄泻

35.患者自汗盗汗,心悸少寐,神疲乏力,面色不华,舌淡苔薄白,脉细,治法为()。

A.益气固表B.养血补心C.益气通阳D.养心安神

二、多选题(15题)36.手阳明经和足阳明经的共同主治是()。

A.脾胃病B.五官病C.前头病D.热病

37.下列选项中属于痴呆病因的是()。

A.年老肾虚B.久郁不解C.先天不足D.后天失养

38.月经量少的证型()。

A.心血虚证B.心肝血虚C.肝肾阴虚D.肾精不足

39.附子与干姜的功效共同点()。

A.补火助阳B.回阳救逆C.温中散寒(另一种回忆是温寒止痛)D.温肺化饮

40.鼓胀实证的常见证候有()。

A.气滞湿阻B.水湿困脾C.湿热蕴结D.肝脾血瘀

41.下列方剂中,可以用治脾不统血所致便血、崩漏的是(下列用于治疗脾阳虚衰所致便血,崩漏所用的方剂是)()。

A.理中丸B.温脾汤C.黄土汤D.归脾汤

42.大黄,黄连,黄芩同用的方剂()。

A.凉膈散B.芍药汤C.枳实导滞丸D.木香槟榔丸

43.药物中有荆芥组成的方剂是()。

A.止嗽散B.完带汤C.槐花散D.九味羌活汤

44.土荆皮的功效是()。

A.杀虫B.疗癣C.祛风D.止痒

45.阴虚的舌象,脉象()。

A.舌红少苔,脉细数B.舌红苔黄,脉细数C.舌绛无苔,脉细数D.舌紫苔少,脉细数

46.十二别络功能()。

A.主持全身关节活动B.濡养全身气血C.加强人体前后的联系D.加上十二经脉在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

47.治疗痈肿疮疡,应选药物()。

A.蛇床子B.雄黄C.大蒜D.白矾

48.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火亢盛证表现的是()。

A.小便赤涩灼痛B.咽喉肿痛C.舌上生疮D.吐血衄血

49.津液失常可导致()。

A.湿浊困阻B.水液贮留C.成痰成饮D.伤津耗液

50.治疗热结便秘入汤剂宜后下的药物是()。

A.芦荟B.芒硝C.大黄D.番泻叶

参考答案

1.A2005年我国签署了《新世纪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以下简称《医师宣言》),加入推行《医师宣言》的活动,践行、倡导其精神实质。该宣言提出了3大原则、10项责任,明确“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的原则”。医界十分重视患者利益,将其置于各种利益之上,并将其写入《医师宣言》更凸显其核心地位。

2.D根据患者头摇肢颤,辨病颤证,兼见筋脉拘急,畏寒肢冷,四肢麻木,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辨证为阳气虚衰证,治法:补肾助阳,温煦筋脉。代表方为地黄饮子。

3.B根据患者的症状“发热、微恶风,咽痛,流黄浊涕,脉浮数”辨证为感冒外感风热证,治应辛凉解表,方选银翘散

4.DA项,桂枝具有温通经脉的作用,长于治疗寒凝血滞诸痛证;B项,羌活可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善入足太阳膀胱经,以除头项肩背之痛见长,故上半身风寒湿痹、肩背肢节疼痛者尤为多用。C项,姜黄可活血行气、通经止痛,多用于血瘀气滞的心、腹、胸肋痛,经闭,产后腹痛及跌打损伤等。可治疗上肢痹痛。D项,牛膝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善于治疗腰膝酸软所致的肩背疼痛,因此答案选D。

5.D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正如《周易·系辞下》所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6.CA项,小陷胸汤功用:清热化痰,宽胸散结;B项,瓜蒌薤白白酒汤功用:通阳散结,行气祛痰;C项,半夏厚朴汤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D项,枳实薤白桂枝汤功用:通阳散结,行气祛痰。因此答案选C。

7.A怒则气上,是指过怒导致肝气疏泄太过,气机上逆,甚则血随气逆,并走于上的病机变化;临床主要表现:头胀头痛,面红目赤,呕血,甚则昏厥猝倒,兼见腹痛、腹泻等。

8.A根据患者左耳耳鸣如火车鸣响判断患者为耳鸣实证,兼见头目胀痛,目赤心烦,入睡困难,口苦咽干,判断证属实证心肝火旺。治宜疏风泻火,通络耳窍。所取配穴为行间、丘墟。

9.B寒滞肝脉证病机:肝经寒凝气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挛急。表现:少腹冷痛,巅顶冷痛,牵引睾丸坠胀冷痛。因此答案选B。

10.C《纽伦堡法典》关于人体试验第一条的基本内容:受试者自愿同意绝对必要。意味着接受试验的人有同意的合法权利。因此答案选C。

11.C在精气学说中,气化是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气化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气与形之间的转化:无形之气交感聚合成有形之物,是“气生形”的气化过程;有形之物死亡消散,化为无形之气,乃是“形化气”的气化过程。②形与形之间的转化:有形之物在气的推动与激发下亦可相互转化,如自然界的冰化为水、水化为雾霜雨雪等。③气与气之间的转化:无形之气之间也可发生转化,天气下降于地,可变为地气;地气上腾于天,又变为天气。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④有形之体自身的不断更新变化植物的生长化收藏,动物的生长壮老已等变化,皆属有形之体自身不断更新的气化过程。因此答案选C。

12.C侧柏叶性味苦、涩,寒。归肺、肝、脾经,功效: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

13.ABRCA1基因是一个直接与遗传性乳腺癌有关的基因,如果该女性带有这个基因,那么她的直系亲属就有很大概率也带有这个基因。考虑到以人为本和生命价值的大前提,将这个检查结果告诉她的直系亲属,目的是保证当事人亲属的生命安全,所以可以得到伦理辩护。

14.D自然铜功效:(活血)散瘀止痛,续筋接骨(接骨疗伤)。苏木功效: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因此自然铜和苏木的共同功效是活血化瘀,疗伤止痛,因此答案选D。

15.D马勃性味辛平,功效为清热解毒、利咽开音、疏散风热、清肺止咳、止血、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咳嗽失音,吐血衄血、外伤出血。

16.C射干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消痰,利咽之功效,常用于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

17.A本经取穴即为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时,即选该脏腑、经脉的腧穴配成处方,手少阳三焦经治疗头、目、耳、颊、咽喉、胸胁病和热病,因此治疗耳聋选用翳风、外关,此属于本经配穴法。

18.D虚中夹实指病理变化以正虚为主,又兼夹实邪为患的病理状态。胸闷气短,动则加重,脉弱为肾虚,肾不纳气;伴有痰稀色白,下肢浮肿为肾虚兼有痰湿水肿,故为虚中夹实。

19.C点刺舌:点,指突起于舌面的红色或紫红色星点。大者为星,称红星舌;小者为点,称红点。刺,指舌乳头突起如刺,摸之棘手的红色或黄黑色点刺,称为芒刺舌。均提示脏腑热极,或为血分热盛。①舌红而生芒刺,多为气分热盛。②点刺色鲜红,多为血热内盛,或阴虚火旺。③点刺色绛紫,为热入营血而气血壅滞。④舌尖生点刺,多为心火亢盛。⑤舌边有点刺,多属肝胆火盛。舌中生点刺,多为胃肠热盛。

20.D琥珀的功效:镇惊安神,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消癥,利尿通淋(生肌敛疮)。

21.C虚劳肝阴虚证临床表现:头痛,眩晕,耳鸣,目下畏光,视物不明,急躁易怒,或肢体麻木,筋惕肉瞤,面潮红。治法:滋养肝阴。代表方:补肝汤加减。

22.C新加黄龙汤的组成:细生地、生甘草、人参、生大黄、芒硝、玄参、左冬、当归、海参、姜汁。增液承气汤的组成:玄参、麦冬、生地、大黄、芒硝。ABD三项,为二者共有药物,因此答案选C。

23.C阿胶鸡子黄汤主治热伤阴血,虚风内动证。证见筋脉拘急,手足瘛疭,心烦不寐或头晕目眩,舌绛少苔,脉细数。因此答案选C。

24.D临床试验是指在人(病人或健康人)身上进行的以取得实验者所需资料的实验。人体实验使医学知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对医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A项,临床试验可能让受试者承担风险或者不便。B项,人体实验为了病人受益者的医疗和健康,为了医学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而进行,是符合道德的动机和目的的。但并不能保证一定能收获健康益处;C项,临床试验中知情同意权是指实验对象应在没有被强迫和不正当影响的情况下,自由自愿地作出实验与否的决定,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因此答案选D。

25.C根据患者症状“得温痛减”诊断患者为寒证,“经色紫暗”判断为瘀血,“脉紧”为寒证,可辨证为寒凝血瘀证。因此答案选C。

26.A参苏饮方剂组成为人参、半夏、茯苓、陈皮、甘草、枳壳、干葛、紫苏、前胡、木香、桔梗、生姜、大枣。

27.A朱震亨:(朱彦修、朱丹溪),倡导“相火论”,《丹溪心法》主张滋阴降火之法。“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滋阴派。

28.A液:属阴,质地较稠,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起濡养作用。

29.B血和津液都是水谷精微化生而来,且两者可互相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①津在心肺作用下,进入脉中,与营血相合,变化为血。②散于肌肉、腠理的津液渗入孙络而化生、补充血液。③脉中之血可外渗于脉外,濡养脏腑、官窍,补充津液。大汗、大吐、大泻时,可“夺汗者无血”。同样大量失血时,不可化生津液,可“夺血者无汗”。为防进一步耗血,“亡血家不可发汗”。此人为孕妇刚失血过多因此不可发汗。

30.B根据阴井木,阳井金的原则,阴经经穴属金,阳经井穴属金。

31.C“魄门”是指肛门,肛门的启闭有赖于心神的主宰,肝气的条达,脾气的升提,肺气的宣降和肾气的固摄。因此答案选C。

32.B枳术丸由白术和枳实组成,白术为君,重在健脾祛湿,以助脾之运化,以枳实为臣,下气化滞,消痞除满。白术用量重于枳实一倍,意在以补为主,乃补重于消,寓消于补之中,“本意不取其食速化,但令人胃气强不复伤也”。

33.B循行经过腹部的经脉,自正中线向外依次顺序是:任脉、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

34.C通因通用是以通治通,指用通利的药物来治疗具有通泻症状的实证。适用于因实邪内阻而出现通假症状的真实假虚证。C项,食积泄泻属于实证,因此治法选通因通用。因此答案选C。

35.B根据患者自汗盗汗的症状,辨病为汗证,兼见心悸少寐,神疲乏力,面色不华,舌淡苔薄白,脉细,辨证为心血不足证,治法为养血补心。方选归脾汤。

36.BCD手阳明经主治概要为头面五官病,热病,神志病,肠腑病证;足阳明经主治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热病。二者的共同主治为头面五官病,热病,神志病证,因此答案选BCD。

37.ABCD痴呆病因包括:年迈体虚;情志所伤;久病耗损;血脉瘀滞,脑络瘀阻(中风外伤);先天不足,后天失养。

38.BCDA项,心血虚证是指血液亏虚,心与心神失于濡养,以心悸、失眠、多梦及血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B项,心肝血虚证是指血液稀少,心肝失养,以心悸、多梦、眩晕、肢麻、心失血养可见心悸心慌,多梦健忘,肝血不足致头晕目眩,视物模糊,肢体麻木、震颤,女子月经量少色淡,甚则经闭,血虚表现为面白无华,爪甲不荣,舌质淡白,脉细。C项,肝肾阴虚可见头晕,目眩,耳鸣,健忘,胁痛,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口燥咽干,失眠多梦,低热或五心烦热,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D项,肾精不足证在生殖方面的体现是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闭不孕,性欲减退。且精血同源,肾精不足,自然造成经量减少,因此答案选BCD。

39.BC附子的功效为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干姜的功效为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因此二者共同的功效为回阳救逆,温中散寒止痛。

40.ABCD鼓胀实证有气滞湿阻、寒水困脾、水热蕴结(湿热蕴结)、瘀结水留(肝脾血瘀)。虚证有阴虚水停证、阳虚水盛证。因此答案选ABCD。

41.CDA项,理中丸主治脾胃虚寒,统摄失权,血不循经则可见阳虚失血,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B项,温脾汤主治阳虚寒积证。证见腹痛便秘,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C项,黄土汤主治脾阳不足,脾不统血证,大便下血,先便后血,或吐血,衄血,及妇人崩漏;D项,归脾汤主治脾不统血,便血,皮下紫癜,以及妇女崩漏。因此答案选ACD。

42.BCA项,凉膈散的组成:川大黄、朴硝、炙甘草、山栀子仁、薄荷、黄芩、连翘、竹叶、白蜜;B项,芍药汤的组成为芍药、当归、黄连、槟榔、木香、甘草、大黄、黄芩、官桂;C项,枳实导滞丸的组成大黄、枳实、神曲、茯苓、黄芩、黄连、白术、泽泻;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