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代社会热点问题分析第一章概述第一页,共四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教学目的:
(一)引导学生运用社会学基本理论、基本观点认识社会、认识社会问题现象,了解我国的社会问题状况,更深刻了解我国社会结构;
(二)训练学生运用社会学学科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专业素质,增强社会责任。
第二页,共四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第一章
社会问题概论第三页,共四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一、什么是社会?
什么是问题?第四页,共四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什么是社会?
“社会”一词,在汉语里最早出现于《旧唐书.玄宗上》“礼部奏请千秋节休假三日,及村闾(lv)社会”此处社会意为“村民集会”;一动名词
西方,英语Society和法语Sociéeté均源于拉丁文Socius一词,意为“伙伴”;
日本学者在明治年间最早将英文Society一词译为汉字“社会”。近代中国学者在翻译日本社会学著作时,袭用此词。
可以说,正是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才形成了今天汉语的“社会”一词的含义。
现代西方社会学者对“社会”的解释总结起来,就两大派别:一派叫社会唯实派或实体派(认为社会仅仅是个人之集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另一派叫社会唯名派(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
第五页,共四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现代中国社会学者认为:
社会的本质既不是在整体、也不是在个人之中,而只能在人与人的关系、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中去寻找。第六页,共四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马克思对社会这一概念做了多方面论述:
第一,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它是人们的联系或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二,人们的交往首先是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发生的经济交往,因此,人们之间的最基本的、决定其他一切的关系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础和本质。
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第七页,共四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第八页,共四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什么问题:
是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或者是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
第九页,共四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二、社会问题
广义的社会问题指与社会有关的一切问题:包括所有称得上“问题”的经济、政治、文化卫生、科技、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矛盾、冲突。狭义的社会问题有两种情况:
第一,指社会结构的矛盾、社会与环境关系的失调;第二,对个人、小范围而言,多用于指人际关系、某群体组织所出现的矛盾。我们现在所指的社会问题,通常是:社会结构的矛盾、社会与环境关系的失调第十页,共四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什么是社会问题思考:什么是社会问题第十一页,共四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社会问题
(一)人们往往从三个方面界定社会问题:是否影响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或生活;是否使社会运行失调;是否符合社会的主导价值标准和规范
第十二页,共四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定义(社会学角度的社会问题)
是影响社会进步与发展、妨碍社会大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的公共问题。
表现: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不协调和各种矛盾、冲突,进而危及广大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需要依靠社会群体力量解决的社会现象。
由社会结构本身的缺陷或社会变迁中社会结构内出现功能障碍、关系失调和整合错位等原因造成的;
被社会上相当多的人所共识,需要运用集体力量才能消除和解决。第十三页,共四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二)社会问题界定的条件
1、客观性的事实依据
社会问题具有客观意义,这种客观事实必然有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及一种现象、一个事件或一种行为。第十四页,共四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2、影响相当数量人的公共麻烦
社会问题就有一种数量含义。引起社会问题的现象通常是一种“公共问题”而非“个人问题”。第十五页,共四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3、违背社会的主导价值原则
社会问题具有主观方面的意义,这是指社会成员的直觉判断对界定社会问题起着重要作用。将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定义为社会问题,是因为社会上绝大多数的社会成员认为这种现象或行为有悖于社会的主导价值和主导规范。第十六页,共四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4、与人的道德抉择有关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行为具有社会目的性,行为是由主观意志支配的。第十七页,共四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5、社会问题具有可改变性
社会问题认定也与社会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有关。社会问题的发生是由社会结构性因素造成的,它所造成的后果是社会性的,涉及整个社会生活;他的消除和解决也不是个别人或少数人的努力可以改变的,只有通过社会力量才可能改变和解决。第十八页,共四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界定(什么情况下才能成其为社会问题)1、社会问题是社会公众问题而非个人的烦恼2、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3、社会学家心中的社会问题第十九页,共四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1、社会问题是社会公众问题而非个人烦恼
包含:制度上、结构上的危机,具有普遍性,涉及大部分利益群体
第二十页,共四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包含矛盾,而矛盾并不一定等同于社会问题;矛盾在达到共识之前,不能称其为社会问题。矛盾要区分是社会的或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三、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
1、时间性和空间性
2、普遍性和社会性
3、复杂性
4、客观性和主观性
5、时代性和民族性
6、持久性和变异性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特征1、时间性和空间性(1)时间性(具有顺序性和持续性)产生于特定历史时期不同的或特定的历史时期将产生不同的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条件)一定的社会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人们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到一定历史时期才能有科学的认知和正确的态度一定的社会问题在一定历史时期才会消除或解决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空间性(又称地域性)任何社会问题的存在及其影响,总限定在一定的地域范围或社会范围(如:污染导致生态失衡、人口众多导致就业压力增大和失业严重)不同的空间将产生不同的社会问题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特征2、普遍性和社会性(1)普遍性(非个别性)社会问题是近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任何一个具体的社会问题都是一定时期、一定社会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现象(2)社会性产生原因的社会性内容和表现形式是社会性的后果的社会性责任的社会性解决的社会性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特征3、复杂性起因于社会后果包含多种社会历史因素社会问题之间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在一定条件下和不同时期社会问题可以转换。如:人口问题,20世纪70年后期中国政府开始控制人口增长,导致当今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任何社会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社会问题形成的原因、造成的后果也不是简单的某个社会问题本身,而是与此相关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在解决社会问题时,不能短视,要通过现象看本质,挖掘某个具体社会问题背后的前因后果。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特征4、客观性和主观性
社会问题现象性质具有客观性与主观性(带有一定主观性的客观现象)
社会问题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实践
认识的对象的特殊性现象是客观的,而分析问题的模式是主观思维
主观思维方式中认定过程具有客观性与主观性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特征5、时代性和民族性时代性:任何社会问题都是时代的产物,体现时代的特征,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社会问题。不同时期其社会问题是相互摩擦、冲突、消长、融合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民族性:是一个社会范畴,对经济、社会各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通过民族形式表现出来民族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特征6、持久性和变异性
(1)持久性
事物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
事物的消亡需要一定的条件
人们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
(2)变异性
存在形式的变异性
存在范围的变异性
社会影响程度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四、社会问题的类型1、西方社会学家的分类2、我国老一代社会学家的分类第三十页,共四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五、社会问题的成因1、西方社会学家的成因论社会病态论(1)功能主义观点社会解组论亚文化论价值冲突论(2)冲突理论的成因论群体冲突论阶级冲突论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3)生物社会论的成因论(4)标签理论的成因论(5)关于社会问题成因的人格理论社会心理学理论心理失调理论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作者的观点(1)人类过度索取自然遭到报复(2)人口再生产(3)以人为本创造自由发展的空间(4)差距与平衡(5)加快政治民主化的进程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六、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和意义
全面评价形式
1、方法跟踪研究加强社会责任心
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意义:
社会问题是对社会发展的反向研究,是社会运行实际状况的反馈,对政府有关部门及时调整和修改决策十分有利。
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问题出现的快,传播速度惊人,如果不及时解决损失是严重的
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结构在加速变迁中产生的影响社会运行与社会生活的诸种社会矛盾与困扰。
社会转型期,是指中国社会正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和过渡的时期。“社会转型”所表现出的不仅仅是社会经济结构的转换,而且表现为整个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整体性重大变革。
另一种解释:社会转型期,是指在经济、政治、社会关系及社会结构等多层面发生变迁的过程,就中国国情具体而言,它包括:政治上由人治向法治,从全能国家向民主政治转变。六、当代中国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形式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中国社会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结构性社会问题
2、变迁性社会问题
3、越轨性社会问题
4、病态性社会问题
5、心理性社会问题
第三十七页,共四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人口问题
就业问题
结构性社会问题贫富分化加剧问题
官员腐败问题
中国社会问题主要表现一
第三十八页,共四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农民工问题
环境污染问题与生态失衡
变迁性社会问题老年化问题
婚姻家庭问题
中国社会问题主要表现二
第三十九页,共四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黑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绥化学院《理解艺术B:国舞集萃进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华女子学院《统计与数据分析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护理查房:肝性脑病
-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生物工程设备》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资源与环境遥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护理带教老师说课
- 护理安全分析课件
- 煤炭出口英文合同范本
- 《生活垃圾的研究》(教学设计)长春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 定制产品电子合同范本
- 土地用途管制政策考核试卷
- (DB45T 2228.1-2020)《公路养护预算编制办法及定额 第1部分:公路养护工程预算编制办法及定额》
- 材料的性能与规划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
- 国家安全教育高教-第六章坚持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 韦莱韬悦-东方明珠新媒体集团一体化职位职级体系方案-2018
- 施工图设计文件常见问题分析
- 常见职业病危害和预防基础知识
- DB64-T 1973-2024 钢渣沥青路面应用技术规范
- 绿化工程售后服务方案
- 抗凝剂皮下注射技术临床实践指南与临床应用
- 2022新教材苏教版科学5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