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5篇教学内容:
旋转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旋转这中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2、通过学生的操做体会旋转,培育学生动手实践的力量
3、培育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感知旋转
教学过程:
一、体会感受
1、观看电风扇、风车等旋转的物体
2、请同学们用手比划一下它们是怎么动的。
3、举生活中有没有象这样子的一些运动呢,请呢举例子说明。
象这样的一类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什么什么呢?
推断:哪些物体的运动属于旋转。
二、感受旋转的方向。
1、展现两类根据不同方向旋转的物体,让学生进展分类。
2、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3、出示钟面,让学生观看,秒针是怎么样旋转的。
4、给旋转按不同的旋转方向起个名字。
小结:象这样一类跟秒针一样从左往右转动的叫作顺时针转动,而跟它相反的转动叫逆时针旋转。
三、动手做一做
1、完成43页第三题。
2、自己表演一个旋转。让你手里的东西旋转起来。
3、根据指示根据不同方向转动。
4、动手完成课本42页做做一做。
四、展现旋转美,制造旋转美
1、出示紫荆花图,让学生想想它是怎么样被制造出来的?
2、用旋转制造出漂亮的图案。
全课总结
同样注意口语的表达,有的学生说电扇是旋转现象,还有的学生说水龙头是旋转现象,必需订正:电扇扇叶转动是平移现象,翻开或关闭水龙头时是旋转现象。
小学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详细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沟通、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培育学生探究合作沟通的意识和力量。
3、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学问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加减法验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理解验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加减法的验算,在学习新课之前,教师先给同学们说一件事,好不好?(点课件:出示他们一起去商店的图片)东东要参与学校进行的运动会,因此星期天,妈妈带他去商店买运动服和运动鞋
【设计意图】用买东西的生活实例引出验算问题,目的是创设实际问题的情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用。
二、探究新知
1、师:点击课件,出示东东说的一句话(我们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师:商店的阿姨问东东,小朋友,你能帮阿姨解决一个问题吗?
东东说:没问题,阿姨。
阿姨:你们刚刚在买的运动服的价钱是135元,运动鞋的价钱是48元,你能依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吗?
(学生会提出各种问题,如:运动服的价钱比运动鞋的价钱贵多少?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钱?)当学生说出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钱?时教师用屏幕显示这个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能帮一下东东解决这个问题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去发觉数学问题,并把教材情景图上的问题抛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解决问题,真正表达学生是学习的仆人。
2、教学例1(加法的验算)
教师让学生依据刚刚自己提出的问题,独立计算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师面批学生答案,个别学生应赐予教导,课件出示:
讲解之前先处理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问题。
师问: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你们计算的结果是不是正确呢?怎样才能对它进展验算呢?
我们先争论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小组争论并在班上沟通,师点评。
师: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验算的方法?哪些是我们想到的?哪些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点击课件:消失验算的方法。
师: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加法验算的方法。
学生发言教师板书。
(1)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
(2)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
(3)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
(假如学生提出重新加一遍也应当确定。)
师归纳:我们看到,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一般用三种方法。第一种是把加数的位置交换后再加一遍,看结果是不是一样。依据这个方法,我们也可以利用原来的竖式从下向上再加一遍。其次种和第三种方法都是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得数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要做到计算的正确,我们要把握验算的方法,并自觉地在计算中运用这些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理解利用加减法各局部之间的关系来对加法和减法进展验算,方法集中消失,以利于学生通过加、减法的互逆关系理解和把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表达方法多样化。
3、教学例2(减法的验算)
师:这时东东的妈妈说了,(点课件),出示:付了200元,售货员应当找给妈妈多少钱?
东东说:应找回13元。
师这时消失画外音:找的钱对不对呢?
师:谁能帮忙东东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发表看法。
师:售货员找的钱对不对,也就是要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不正确。
【设计意图】问学生找的题对不对,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思索,同时引入减法验算的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思索。
4、学生小组争论:
师巡察指导,也参加到小组争论中。学生汇报减法的验算方法。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减法的验算方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验算方法和结果,鼓舞学生不同的方法,如:
生1:我用200减17,看是不是等于183。
生2:我用17加上183,看是不是等于200。
师:你最喜爱哪种方法?
之后师总结验算方法并归纳:
(1)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
(2)用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师边讲边点课件演示给学生看减法验算的过程。
【设计意图】(1)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减法验算方法的多样性,体验验算方法的多样化。由于学生在学习加法验算时已经了解了如何进展验算,这里应当充分表达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观看减法算式的各局部关系,提出验算的方法。师总结验算方法,让更标准的语言归纳减法验算的方法。(2)把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分为两局部来进展,由加法的验算过渡到减的验算,削减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让学生体验出加减法验算方法的多样化,让学生把握验算方法。
三、梳理学问,总结升华
师:这节课大家帮东东把问题解决了,那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生谈收获,之后师总结:
验算加法:1)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不是一样。
2)用和减一个加数,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验算减法:1)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
2)用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师:同学们,以后为了保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肯定要养成仔细检验的好习惯,在做加减法的题目时,肯定要养成验算的习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加减法各局部之间的关系来进展验算。
四、总结本节内容并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第30到31页7——9题。
师提要求:仔细独立完成,书写仔细标准。
小学数学教案篇3
通过期末复习,可以让学生对本册教材内容进展系统的归纳整理,进一步把握所学学问,使学生理清脉络,把握学问要点和规律,稳固根底学问,形成根本技能,以便更好地将所领悟的学问转化为自身力量。同时,注意在总复习阶段温故知新、拾遗补漏和提优补差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把握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会比拟两个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百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
2、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复式统计表的构造,能依据收集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使学生理确求平均数的意义,明解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把握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计算它们的面积,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会进展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4、使学生进一步会用字母表示数、常见的数量关系,会依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会列方程解应用题。
5、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局部名称,会初步比拟两个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洁的分数加减法。
6、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熟悉小数的计算单位,会比拟两个小数的大小。把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用四舍五人法按要求求出小数的近似数,会把较大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娴熟把握多位数读法和写法,会比拟两个数的大小,会将一个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数,能按要求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娴熟求平均数。
3、娴熟把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4、会用字母表示数量,会解方程,会列方程解应用题。
5、娴熟把握小数的有关学问。
难点:
1、千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留意的处理。
2、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平均数。
3、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4、列方程解应用题。
5、理解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含义。
6、理解小数的意义。
【课时安排】
1、多位数的熟悉和简洁的计算。1课时
2、分数的初步熟悉1课时
3、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课时
4、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1课时
5、简易方程(一)1课时
6、简洁的统计(二)1课时
综合练习2课时
共8课时
小学数学教案篇4
课题:
熟悉厘米用厘米量课型:新授教学目标:
1、学生懂得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尺子,熟悉刻度尺。
2、学生熟悉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对几厘米的长度有感性的熟悉。
3、学生学会用厘米作单位估测或测量比拟短的物体的长度,把握测量物体的方法。
4、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和空间想象的力量,通过活动提高学生估测和测量的力量。教学重点与难点:
把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教学设想:
本节课采纳活动的方式进展教学,让学生在充分观看、思索、沟通的根底上熟悉厘米。由于厘米这个数学概念比拟抽象,因此,课中安排的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动可以帮忙学生形成关于厘米的风丰富表象,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从而让学生更清晰地熟悉、理解1立尼毕竟有多长。
一、学前导学
1、前置作业:
你观察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尺子?预备一把尺子,观看并了解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各表示什么。
2、提醒课题,介绍测量的工具
在昨天的学习中,我们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长度,测量时有很多不便利,也不精确。在生活中,我们要用到统一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尺子,来测量。
二、探究活动
(一)独立思索解决问题
一、熟悉直尺
1、小组沟通:你观察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尺子?预备一把尺子,观看并了解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各表示什么。
2、全班汇报
二.熟悉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1.介绍1厘米: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用直尺上表示出来。
首先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你认为还有从哪个数字到哪个数字之间是1厘米长?
2.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1)把1厘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
(2)小组合作,找一找、比一比,我们身边或我们身上哪些物品的长度是1厘米。
(3)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
(4)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3.观看自己的刻度尺:你知道从刻度“0”到哪儿是2厘米长吗?(从0到2)从刻度“0”到哪儿是3厘米长吗?(从0到3)也就是说,从刻度“0”到几,就是几厘米。那么你的刻度尺一共有多少厘米?
(二)师生探究合作沟通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方法
1.学生小组动手测量纸条长度
(1)这有一张纸条,你知道它有多长吗?小组争论、操作测量纸条的长度。
(2)小组汇报:你们是怎么测量的?
2.统一测量的方法
介绍:量物体的时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
现在纸条的右端正好对着“5”,说明纸条长5厘米。
3.实际测量物体的长
(1)测量同桌预备的纸条,看一看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量的结果写在纸条上,同桌检查。
(2)量一量你带来的新铅笔长多少厘米。
(3)量一量
你的手掌宽度是()厘米。(取整数)
一拃: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是()厘米。(取整数)
三、自我检测
课本第6页练习一1——3题。
看练习一的1题中铅笔的长度,笔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么量它的长度呢?利用三角板来卡一下量。
四、变式练习
1.假如有些东西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么量出它的长度呢?例如花生的长度和1角硬币的长度。
2、拿出不同长度的物品,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3、看图填空
五、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篇5
教材简析
这局部内容是在学生充分理解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根底上进展学习的。教学重难点是结合详细情境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和用方程表示简洁的等量关系。
本信息窗展现的是国家一级爱护动物白鳍豚、大熊猫、东北虎的图片以及相关文字说明。其主要信息有白鳍豚数量的变化状况;野生和人工养殖的大熊猫数量的关系;20xx年与20xx年人工繁育东北虎数量的比拟。依据上述信息,引导学生提出相应问题,进而讨论方程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详细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洁的等量关系。
2、借助天平让学生亲自参加操作和试验,在经受天平由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过程中,加深对方程及等式意义的理解。
3、使学生在学习数学学问的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唤起学生爱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爱小动物吗?今日教师带来了国家一级爱护动物的几幅图片。(课件出示信息窗1的三幅动物图片)
我们应当爱护这些濒临灭亡的珍稀动物。今日这节课,就以这三种动物为话题,来讨论其中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国家一级爱护动物白鳍豚、大熊猫、东北虎的数量变化状况的情境引入课题,学生比拟感兴趣,乐于探究,激发了学生的讨论兴趣。
二、合作探究猎取新知
1、找出白鳍豚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用字母表示。
(1)提问:我们先来看白鳍豚的这组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白鳍豚是国家一级爱护动物,濒临灭亡。1980年约有400只,比20xx年多300只。
(2)依据情境图所供应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提出:依据1980年约有400只,比20xx年多300只这句话写出等量关系式。
(3)先自己写一写,再与小组内的同学沟通。
20xx年只数+300只=1980年只数
1980年只数-20xx年只数=300只
1980年只数-300只=20xx年只数
(4)教师板书20xx年只数+300只=1980年只数这个等量关系式,并提问: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个等量关系吗?先自己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沟通。
学生汇报:如用a表示20xx年的白鳍豚只数,上面的等式就可写成a+300=400。
(5)教师小结:刚刚大家用了不同的字母来表示未知数。其实一般状况下,我们用字母x来表示未知数。上面的等式就可写成x+300=400(板书)。
【设计意图】由于直接让学生用含有字母的等式表示出白鳍豚20xx年只数和1980只数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来说有肯定的难度,因此把这个问题进展细化,削减坡度,学生简单理解把握。
2、借助天平理解等式的意义。
依据x+300=400:等号左边求得是哪一年的只数?(1980年的只数)等号右边是哪一年的只数?(1980年的只数)
像上面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等式有哪些特点呢?下面,我们借助天平来讨论一下。(出示天平)
(1)提问:你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假如学生对天平的用途、构造及使用方法不了解,教师可以做简洁的介绍。)
(2)天平的左盘放了一个正方体,右盘是100克的砝码。放正方体的一头重。
提问:你发觉了什么?你能想方法让天平平衡吗?
右盘加上5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了。
(3)天平左盘放入10克砝码,右盘放入20克砝码。
提问:观看天平平衡了吗?如何使它平衡?(左边再加上10克的砝码就平衡了。)
提问:依据天平平衡的道理,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这个天平左右两边的关系吗?
10+10=20(板书)
(4)天平左盘放入一个20克砝码和一个小正方体,右盘放入50克砝码。
谈话:小正方体的重量我们不知道,可以用X克来表示。用一个等式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的关系,可以怎样写。
20+x=50(板书)
(5)出示两台平衡的天平:一台左盘放两个50克砝码,右盘放一个100克砝码。另一台左盘放4个x克的小方块,右盘放一个200克砝码。
要求:用等式表示出天平左右两边的关系。
50+50=1004x=200(板书)
(6)谈话:通过前面的试验,我们知道天平平衡的现象可以用等式来表示。像前面我们讨论的x+300=400借助天平就简单理解了。
【设计意图】此处这样设计旨在让学生借助天平的平衡原理,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试验,在经受天平由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过程中,初步体验和感受方程的含义。
3、找出大熊猫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再写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1)提问:连续看大熊猫的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0xx年,我国野生大熊猫约有1600只,是人工养殖大熊猫数量的10倍。
(2)你能用含有字母x的等式表示出大熊猫20xx年人工养殖的只数与野生的只数的关系吗?
师生总结: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供应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人工养殖的只数10=野生的只数
10x=1600
假如用x表示人工养殖大熊猫的只数,那么x10=1600
(3)学生翻开教科书57页,结合图示进一步理解以上等量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用含有字母x的等式表示情境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
4、找出东北虎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再写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1)提问:连续看东北虎的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估计到20xx年,全国最大的东北虎繁育基地的东北虎数量将到达1000多只,比20xx年的3倍还多100只。
(2)提问:依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先用文字表示出东北虎20xx年的只数与20xx年只数的等量关系,再用含有X的等式表示,最终画一画,在天平上表示出这个等式。
(3)先自己写一写,再与小组同学沟通。
学生汇报:
20xx年的只数3+100=20xx年的只数
列式为:3X+100=1000(板书)
画图为:天平的左盘是3个X和一个100,右盘是1000。
提问:这里的X表示什么?(x表示20xx年的只数。)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合作学习的根底,第三幅情景图的学习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符合学生的认知学习规律。
5、提醒方程的意义。
(1)提问:刚刚我们讨论出这么多的等式,像x+300=40010+10=2020+x=5050+50=1004x=20010x=16003X+100=1000,你能给它们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膜使用合同:覆盖、保鲜、环保标准
- 1-2《离骚》(教学设计)高二语文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
- Flash动作补间动画 教学设计
- 公园绿化施工合同书
- 3学会反思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 股份交易合同模板
- 广告合作合同范本
- 9《屈原列传》(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备课系列(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统编版2019)
- 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
- 更名补充合同范本
- 公司EHS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
- 社区健康促进工作计划
- 2025年度移动端SEO服务及用户体验优化合同
- 中小学《清明节活动方案》班会课件
-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 郑州市地图含区县可编辑可填充动画演示矢量分层地图课件模板
- 2024年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承德市普通住宅区物业服务等级和基准价格
- HG20592-2009法兰(PL)法兰盖(BL)精加工尺寸
- 风管、水管支架估算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