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增量修复弱地产关联_第1页
家电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增量修复弱地产关联_第2页
家电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增量修复弱地产关联_第3页
家电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增量修复弱地产关联_第4页
家电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增量修复弱地产关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电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增量,修复,弱地产关联一、21年整体表现:行业承压多级下行,板块配置价值凸显(一)资本面:年初至今跌幅居首,估值下移景气低位家电行业整体承压,白电板块跌幅居首。年初以来中信家电板块累计跌幅

24.3%,跑输

沪深

300

指数

17.3pcts,其涨跌幅在中信一级行业排名倒数第一,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

以及外贸运输扰动是导致本轮家电行情表现相对羸弱的主要因素。分板块看,各细分板

块普遍呈现下行走势,白电板块承压明显,以-29.5%的累计涨跌幅居家电行业跌幅首位。(二)财务面:营收增速收窄,业绩承压明显多因素扰动板块整体收入业绩增速。年初以来居民消费需求较疫情期间有所恢复,在去

年低基数背景下家电板块

Q1

收入业绩均实现反弹式高增,但供给端成本及海运压力持

续凸显,致使板块利润端显著承压,Q3

业绩增速整体转负。而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大

背景下家电行业营收增速略有回落,叠加疫情反复以及洪水、台风等极端天气影响,

Q3

收入增速进一步收窄至个位数,其中黑电板块增速由正转负。细分行业增速分化,“两个半”赛道涨势强劲。行业层面,家电板块整体跌幅较大,但

细分行业与龙头个股表现有所分化。我们年初至今主推“两个半”赛道即清洁电器、集

成灶及智能微投赛道延续高景气度,行业龙头普遍表现优异,三季度营收业绩依然维持

较高增速,其中科沃斯、光峰科技及亿田智能年初至今分别以

108.3%、84.9%、59.9%

的涨幅领跑行业。而白电及小家电普遍呈下跌态势,但个股龙头经营状况向好,美的集

团多元布局行稳致远,海尔智家剔除卡奥斯出表影响

Q3

增速转正,倍轻松收入业绩延

续高增。(三)基本面:消费需求疲软,白电销量处近年低位年初需求复苏良好,后续疫情反复、热夏不热干扰需求,原材料涨价拉动空冰洗终端价

格上涨,导致终端消费偏弱,空冰洗销量处于近五年低位。

在去年低基数情况下国民经济开局良好,21

年前三月社零、家电收入累计增速达到

33.9%、41.4%,需求持续复苏带动家电消费大幅改善,21Q1

空冰洗内销增速分别

66.2%/41.6%/23.4%。但随着低基数效应渐退,家电零售增速由反弹式高增转向

回落,白电内销增速亦同比转负。除国内疫情反复、多地极端天气等因素扰动外,在原材料成本压力下家电产品持续

涨价亦压制终端需求。根据产业在线数据,当前空冰洗价格基本处于近年来最高水

平,致使产品销量难有起色,因此

4

月以来国内整体消费低迷,家电市场表现略显

疲软。若剔除

20

年疫情影响,21

年前三季度空冰洗内销量均处于近五年最低水平,

相较往年同期最高点分别-10.1%/-9.4%/-3.4%,行业整体销量明显下滑。二、原材料成本上涨与芯片短缺传导供给压力(一)原材料:价格持续上行,拉动终端均价提升年初以来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行,尽管短期略有回落但整体仍在高位波动。为更好地说明原材料成本变化情况,我们将本轮涨价周期划为三个区间分别论述。2020

5

月至今,钢、铜、冷轧板等家电产品主要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迄今为止

空调/冰箱/洗衣机成本指数涨幅高达

62.4%/59.7%/59.5%,致使家电企业成本压力

逐步显现,公司间业绩表现分化明显。以

2021

年前三季度看,则空调/冰箱/洗衣机成本指数涨幅分别为

23.5%/19.9%/

27.1%,尽管涨幅略有回落,但原材料成本上行趋势不改。进一步细分区间,年初至今原材料涨幅最大的区间集中在

3-5

月,期间空调/冰箱/

洗衣机成本指数涨幅达到

16.7%/10.3%/16.3%,占前三季涨幅的一半以上,考虑到

成本传导存在时滞,因此各家电公司在

21

Q3

收入增速普遍收窄,业绩承压明显。对比成本指数与产品零售价格,可发现两者变化走势大体一致,由成本上涨拉动供应链

各环节传导至终端家电均价推高。以季度节点来看,空冰洗成本指数涨跌基本与其零售价格变化趋同。伴随各自成本

指数近两年来上涨,空冰洗均价较同期均边际拉涨。其中冰箱价格上涨幅度最大,21

年前三季度成本指数同比+12.4/+18.7/+15.0pcts,对应价格分别上涨

770/714/741

元,空调、洗衣机涨幅相近,前三季度成本指数同比+14.0/+22.4/18.1pcts和

+17.0/27.3/24.9pcts,对应终端价格分别同增

512/294/352

元、532/334/356

元。终端价格拉涨除了原材料价格成本传导被动提价外,也与近年冰洗等产业升级、高

端结构调整有关。多因素推动下,当前冰箱、洗衣机前三季度均价已处在近五年最

高点。由此看来,原材料价格上行使得终端价格进一步拔高。根据价格需求的基本原理,产品

价格上升使短期需求量直接受挫,同时叠加疫情反复与夏季不热等导致整体需求减少,

最终造成年中以来家电整体销量下行现象。待后续原材料成本回落刺激需求,销量有望

在低基数背景下迎来高增。(二)芯片:供需矛盾扩大,影响家电芯片供应周期及价格除原材料成本上升外,家电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芯片短缺与涨价亦是导致今年空

冰洗等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有鉴于此,我们将阐述家电领域中所应用的主要

芯片类型,并进一步说明其供应短缺以及价格上涨的原因所在。

变频家电是家电芯片应用的主要领域,无刷电机为变频家电主流结构。家电芯片的主要应用领域为变频智能家电,而变频家电中所涉及的芯片主要可分为变频功率、电源管理、

主控制器、通信传感四大模块,包括

MCU、AC-DC、IGBT等芯片。此外,家电产品中

的电机驱动又可分为四大类对应驱动芯片,其中无刷电机驱动凭借高效率、低能耗、低

噪音以及较为先进的反馈保护机制等优势,成为目前变频家电的主流结构。变频家电占比逐年提升,未来渗透率有望持续增长。相较于传统的定频家电,变频家电

的压缩机不会频繁开启,驱动电机的核心半导体元件主要由

IGBT、IPM、二极管等组

成的电路构成,并由处理器和驱动芯片进行控制,整体具备寿命长、高能效、静音等优

点,且平均效能可提升

15%-30%,在节能减排的环保趋势下我国变频家电渗透率不断

提升,空冰洗变频产品占比已由

2012

年的

42.4%/4.0%/8.9%/提升至

2020

年的

71.9%/47.9%/50.9%,在节能政策支持下未来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随着变频家电普及,我国家电市场在变频化趋势下对

MCU、IGBT等芯片需求同步提升,

家电芯片需求呈现增长态势,但本土配套率仅

5%。今年以来全球芯片出现不同程度短

缺,对变频智能芯片供给影响直接体现在交期拉长、价格上涨,导致家电供给承压。各类芯片交付日期大幅后延。根据

Bloomberg报告显示,以往国际芯片公司交付周

期通常为

6-9

周,目前已大幅延后至

20

周以上。而针对微控制器、家用电子设备等产品所用芯片的交付日期更是高达

26.5

周。

芯片的延期短缺使其采购价格激增。MCU芯片代表型号

STM32F103C8T6

通常价

格为

6

元左右,而今年最高涨至

65

元,尽管后续略有回落,但市场报价仍在

50

高位波动,IGBT驱动代表型号

IRS4427STRPBF采购价格亦为平时的两倍以上。探究全球芯片短缺及其价格上涨原因,可发现正是供给与需求两端的矛盾共同推动导致

了本轮较长周期的“芯片荒”。从供给端看,疫情扩散与意外事件频发影响全球晶圆供应、芯片生产。除新冠疫情持续

蔓延导致各地工厂相继停产减产外,全球范围内的各种自然灾害与意外频发亦使得芯片

产能受挫。如

21

2

月美国德州暴风雪引起当地动荡,多个地区出现停电危机,致使

三星奥斯汀的晶圆厂暂时关闭,恩智浦和英飞凌生产线也受到影响。而同期日本福岛近

海海域发生强震,也严重影响了日本当地的芯片生产。从需求端看,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占比不断提升使得全球芯片供需矛盾持续扩大,同时光

伏逆变器与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扩大亦带动芯片价格上涨。新能源汽车占比逐年攀升,拉动芯片需求增长。相较于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中所需的功率半导体大幅增加,其中

IGBT、MCU等芯片是应用于电机驱动与电池管理

系统中的核心车规级半导体。如在动力控制单元中需要

IGBT模块将高压直流电转

换为驱动三相电机的交流电,而

AC/DC及

MCU则是在车载充电器中进行直流转

换功能。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逐年攀升,且自

20

年以来明显提速,目前占比已增长至

14%,有效带动相关芯片的需求增长。光伏发电量快速攀升带动

IGBT需求增长。随着各国环保节能意识越发强烈,利用

可再生能源发电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主流发电方式。但新能源发电仍然需通

过光伏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方能输入电网,故光伏电站发电量迅速增长,截至

21

3

月已达到

25850

万千瓦。而

IGBT模块作为光伏逆变器的核心部件,光伏发电

量的日益提升助推

IGBT芯片需求的不断扩大。疫情刺激消费电子产品需求,相关芯片价格上涨。此外,在疫情影响下各国为降低

人群聚集与接触,远程办公作为新的工作方式开始兴起,使得个人电脑、摄像头等

电子产品销量大幅增加。2020

年我国笔记本电脑销量达

1859.9

万,同比增长

40.0%,增速为近四年最高。消费电子市场规模扩张或将带动相关芯片价格上涨。综上所述,在原材料价格持续上行以及芯片供需矛盾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家电产品被动提

价,并影响到生产交付周期,导致终端消费需求受到抑制,亦是本轮家电市场表现偏弱

的重要原因。但另一方面,当下负向因素导致了景气低位,伴随全球疫情控制、上游供

需缓和,明年边际因素均有改善且具低基数安全垫,期待后续景气上行。三、外贸运输恶化,抑制出口销量及盈利能力(一)疫情后海外运输的变化在海陆空三大运输方式中,海运是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占据运输的

2/3。根

据交通部信息显示,我国约为

95%的国际贸易货物是通过海运完成的,2020

年我国海

运进出口量达到

34.6

亿吨,占全球海运贸易的

30%。海外疫情反复,海运需求居高不下。从需求端来说,自

20

年疫情爆发以来,由于国内

疫情控制稳定中国出口体量快速上涨,21

年上半年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逐步复苏,各国出

口量有所回升,海运需求进一步扩大。供给端来说,根据克拉克森海运数据显示,今年

4

月全球集装箱总运力为

2424

万标箱,闲置运力累计

59

万标箱,占总运力

2.4%,全球

集装箱利用率趋近饱和状态。当前海运环节的高需求可见一斑。

常态下,各海运航线以固定班轮形成周期闭环。以中远海运

AEU3

欧洲航线为例,从天

津港至比利时安特卫普港,期间停留大连、青岛、上海、宁波、新加坡、希腊比雷埃夫

斯、荷兰鹿特丹、德国汉堡等港口,单程

43

天,往返行程共约

77

天即

11

周,此间公

司在此航线投入

11

艘船只即可做到以周频率覆盖各个沿途港口,形成巡回闭环。海外疫情破坏运输闭环,货柜供需失衡费用急剧上涨。今年以来海运费用大幅上涨主要

受海外疫情影响,扰乱运输供应链闭环,各个供应节点均受到干扰,如港口缺乏卸港工

人、内陆运输缺少卡车司机、运输效率低下至码头堆场仓库爆满,众多因素导致船舶等

泊时间急剧加长、空置货箱无法装船返航,进口需求国家码头塞港问题严重,而以我国

为主的主要出口国家则一船难求。此外,苏伊士运河堵塞、国内疫情反复至港口短暂关

闭等偶发事件亦一定程度加剧海运拥堵情况。归纳家电出口运输问题,主要可分为国内

装货港、运输航道、国外卸货港及仓储运输等环节,又尤以国外卸货运输问题最严重。在国内装货方面,国内疫情控制良好出现问题较少,主要事件为深圳疫情盐田港封港:

5

21

日,盐田港内工作人员核酸检测呈阳性,港口迅速反应

25

日-31

日港口一度暂停

接收出口重柜入闸,31

日后开始接收

ETA-3

天的重柜。自疫情发生后,盐田港作业泊

位由

20

个减至

5

个,日吞吐量下降至

1.1

万标箱,为平时的

30%。直至

6

24

日全面

恢复。盐田港共

109

条航线,其中

42

条为美洲航线,16

条为欧洲航线。投入运营的集装箱泊

20

个,多用途泊位

3

个,码头前沿水深达到

17.4

米,可停泊

20

万吨级以上大型集装

箱船舶。同时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根据深圳交通局数据显示,2020

年盐田港

的货物吞吐量为

13349

千标箱,作为全球单体吞吐量排名靠前的集装箱码头之一,盐田

港承担广州地区超

1/3

的外贸进出口、全国对美贸易

1/4

货量。2019

年,盐田港集装箱

吞吐量比美国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洛杉矶港多出近

50%。受疫情影响,盐田港跳港次数急剧上升。根据容易船期数据显示,自

5

23

日-6

26

日期间,亚洲到北美欧地航线上受疫情影响跳港总数达到

135

次,其中盐田港跳港次数

128

次直接导致大批货物运出受阻(跳港指船只绕过路线港口,直接去下一个港口)。

同时,港口作业效率直线下降,船舶在港时间延长,马士基于

5

31

日发布公告称,

盐田港船舶延误时间约

7-8

天。在运输航道方面,主要问题事件为苏伊士运河拥堵事件:2021

3

21

日,长荣

海运集团的超大型集装箱运输船“天赐”号在驶入苏伊士运河之后船体发生偏离触底搁

浅,400

米长的船身卡在河堤两段,致使航道的双向堵塞。苏伊士运河作为欧亚贸易最为重要的航运路线,全长

193

公里,连接了欧洲与亚洲之间

的南北双向水运,使得船只不需要绕过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通过苏伊士运河至伦敦刚

可减少

7-12

天的航程,极大的节省了航程和成本。同时也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

一,地处亚洲、非洲与欧洲海上往来的主要通道,承担世界贸易中

12%的海上运输量。根据苏伊士运河官方数据显示,2019

年苏伊士运河货运通过总量达到

10.3

亿吨,日均

通过量约为

282.5

万吨,平均单日通过船只数量约为

52

艘。此次堵塞共计约为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