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科室工作总结范文_第1页
中学教科室工作总结范文_第2页
中学教科室工作总结范文_第3页
中学教科室工作总结范文_第4页
中学教科室工作总结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中学教科室工作总结范文

中学教科室工作总结范文篇1

一晃,主持学校教科室工作也已经有三四年了,从一开始的“两眼一抹黑”,到如今的还算得心应手,我感触最深的是开展教科研工作的“困”。

一、内涵创新之“痛”

第一次学校内涵创新项目,历经三年,说老实话,完全没有经验,也不知如何下手,内涵选择似乎过大过空,看看什么都与之有关,做做却什么都开展不了。今年的内涵创新,其实也有些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也花了一定的时间、经历,也开展了一些活动,但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入围。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细细想来,无非这几个方面:

1,过于常规,没有特色。

虽然我们的内涵创新推行的是态度自觉、行为自律、成长自信,但是真正做起来还是有点大,具体落实不可操作,这样一来,无论是在德育、还是教学、还是教师成长,我们的很多工作都显得过于停留在了表层,做的都是一些几乎所有学校都在做的常规工作,没有打上自己学校的标志,不能让人一眼就看出这是__中学的。

2,宣传不够,没有舆论。

凭心而论,虽然我们大门口有“三自口号”,四楼有南河读书社,也搞了几次活动,但是无论从校园文化建设还是师生认知,我们都没有真正把内涵深入人心,很多事都没有落实到位。经常有老师问我:“三自双导是什么?”也有老师说:“篮球精神到底指什么?”如果一个学校的老师连最基本的理念都不清楚,何谈理解,何谈应用?这说明我们的氛围构造、师生培训都很不到位。再说活动,虽然我们搞了几次活动,最后一次感觉还很大,但是活动之后的后续呢?似乎没有什么,几张证书,一个报道而已。“三自双导”真的被专家领导所认识、认可了吗?不见得。也许是我们的经验不足、筹谋不够,也许还有别的原因。我觉得活动要搞,就要搞得“专”,课堂教学就课堂教学,教师培训就教师培训,师生展示就师生展示,无需面面俱到,到最后反而那一面都未到。

3,合作不够,没有全面。

既然是学校的内涵创新项目,作为校长当然是领头人,决策者,心中有大方向,需要我们行政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所有行政领导也应该全部参加,互通有无,而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几个部门,几个人,每个阶段都应该汇报工作,上交材料,这样就不会出现诸如双月报时没有活动可填,上交总结材料时东拼西凑这样的尴尬了。

不管如何,内涵创新项目还是会继续下去的,我们既然已经知道了我们在做这项学校工作时的不足与亟待改进之处,我们只要改正自己,把项目工作做细、做实,我想下一次我们会入围的,并将终究形成我们自己的特色。

二、教师研训之“惑”

近两年,学校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淡薄的现象已经有了很大改观,具体表现在参与培训的主动性提高和论文上交、课题申报等的参与率增加上面。但还是暴露出一些问题。

1、上课不积极。

这里的上课是指赛课、外出展示。青年教师展示自己的欲望不强烈,提升自己的要求不高,安排教师外出赛课、展示,从来都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我们的青年教师,似乎都很“安于现状”,没有那种“有机会就要争”的意识。究其原因:

一是学校的工作没有做好(主要是教科室和教务处),没有对教师多进行具有学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培训,很多老师都觉得外出赛课、展示没有特色,都是很常规的很常态的,赛课会落选,展示会被批,干脆不去最好;

二是教研组、备课组团队合作意识不强,很多老师外出上课都是“孤军奋战”(近一年有好转),一个人的智慧当然抵不上团队的力量,往往导致“赛课一日游”,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了“被迫参加-应付了事-惨淡出局-不愿参加”这样的'恶性循环。

三是教师自身要求不到位,很多四十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安于本校这个小圈子,人未老心先衰,进步愿望弱,提升意识差,课堂教学也是“新锅炒冷饭”,不求变不求新。

其实,很多外出上课的老师事后都说,不管结果如何,出去了视野都会更大,多多少少都会有收获。有的老师戏称外出上课就是一个“先死后活”的过程,前期的准备很纠结、很焦虑,进入了人家的课堂,总会收到不一样的惊喜与感悟。

以后,教科室要多对老师进行培训,最好能够请一些上课有特色有名气的老师来展示,来“教”我们老师外出上课的技巧,也要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提高教师赛课的中奖率,外出上课的好评度,从而吸引教师抢着出去上课,提高自己的同时也打响学校名气。

2、科研不到位。

虽然我们有很多老师上交论文,很多老师参与课题研究,但是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也不少。首先是论文,很多老师都是一篇论文打天下,东拼西凑,一稿多投,获奖等次当然不高;其次是课题,教师缺乏发现的眼睛,研究的手段,往往是立项容易,结题难,成果获奖更难,过程材料空洞,结题报告无新意是主要原因。

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说到底还是教科室的培训没有落到实处,后续要多加强老师在这些方面的培训,教他们怎样从身边、从近期、从小事发现论文课题的素材,教他们收集课题研究的过程材料,教他们撰写高质量的报告论文等,让教师们真做研究而非应付任务。

3、读书不主动。

虽然每学期学校都会给老师赠送一本书籍,虽然我们四楼的“南河读书社”环境优雅。但是我想问:赠送的书籍,有几个人摆放案头,随时翻阅?南河读书社,又落灰几何?没有专门的读书时间,现在的人还有几个会去认真读一读专业书籍?手机、电脑已经完全取代了传统的书籍,即使有人看书,也是看看自己感兴趣的电子书、杂志罢了。也许有人会说:你没有任务下达,所以没有人会看。试问,前年,每次周前会的读书分享,年终上传读书心得,这些都做过吧?有几个人是真读后思?读后感又有几人是原创?青年教师成长营的每位成员都有一本《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吧?有几人真正读了李希贵,又有几人真正懂了李希贵?所以,不是说有检查、有任务,读书就能完成。关于读书,我暂时还没有更好的方法。

当然,这种种改变的落实,首先要从我开始,只有我先做了,才有资格让别人做,才有能力教别人做。

无论如何,我们学校是个年轻的学校,可塑性强;我们的老师是淳朴的老师,绝大部分都是有提高的愿望的,教会他们教科研的方法,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他们就会走得更快,走得更远。中学教科室工作总结范文篇2

本学期教科研工作在将校长室的领导下,以“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为指导,以“弘毅精神”引领学校的教育科研管理,以课题研究、教学思考、校本培训、竞赛管理为重点,创新教科研模式。服务并推进学科基地建设、“e”学习研究,做好相关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师生素质和教育内在品质,为一线教师搭建良好的教研平台,为推进名师工程服务,促进教育和谐发展。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1.课题研究:以学校主课题为中心,结合省级课题的研究,形成学校发展的增长点。本学期,结合《为创新人才奠基的初高中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实践研究》这个课题的研究,参与了城中学、实验学校、外国语学校的共建活动。开展了省、市规划课题的申报工作。加强对市级、县级教科所、教研室课题的`管理,部分市级、县级课题结题。

2.教学思考:本学期,教科室继续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探索与反思,撰写研究论文,并为教师撰写论文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定期推荐论文参加各类论文评比活动,推动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共有64篇论文在各类刊物上发表,42篇论文在各级论文评比中获奖。学校论文评比共收到论文一百多篇,且质量在不断提高。

3.继续教育:本学期组织了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培训。配合教师进修学校开展好读书活动的考核工作。同时进一步规范制度,促进教师加强自主学习,提升综合素质,认真完成读书活动的推荐书目,认真做好笔记。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国家、省、市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所有教师完成了所需的继续教育学分。20名青年教师报名参加教育硕士入学考试。

4.“e”学习试点工作:本学期围绕数字化校园建设和“e”学习模式的探索,教科室进一步细化项目实施方案,认真吸收评审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高效学习的有效办法,办好实验班。与信息组一起搭建网络教学平台,探讨“e”学习所需的硬件构成。受到教育厅基教处马斌主任的认可。

5.学科竞赛:本学期高二年级做好各科竞赛的辅导工作,保证学生的辅导时间,在已经完成的生物竞赛中,5人次获一等奖;化学、数学的预赛成绩良好。假期将开展复赛培训活动。高一年级开展扎实有效的竞赛研究和扎实的竞赛辅导教学工作,各学科的竞赛指导有序进行。中学教科室工作总结范文篇3

本学期教科室根据市教科室工作计划和学校工作计划安排,积极推进“书香校园”、“炎武文化校园”建设和十三﹒五课题的开题。深化校本教研活动,加强青年教师业务培训工作

一、科室合作,服务教师

本学期在校党委和教务处的安排下,通过政治、业务学习来加强教师团队的建设与“现代教育理论”学习。通过学习、讲座、外出培训、青年教师教学大比赛等形式来加速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校党委、各科室特别注重教师专业核心素养的发展,积极搭建促进教师专业核心素养发展的平台。全体行政人员从思想和行动上树立为一线教师服务的意识。

二、注重青年教师培训,促进骨干教师成长

这几年我校的青年教师特别多,给学校注入活力的同时,也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挑战,在放手给年轻教师机会的同时,学校领导层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能力以及班主任管理工作能力等等,一直是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培训重点。

1、开学初为青年教师开动员、指导大会,学期结束为青年教师开总结点评大会,为青年教师能走好每一步进行把脉。学期中途针对情况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开座谈会。

2、为青年教师和新班主任聘请指导教师,利用骨干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正能量来带动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特别是教学、班级管理业务的快速成长。

3、按照教育局相关部门的要求和学校教师培训计划的安排,校办、德育处、教科室先后选派多名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科研培训活动。先后派教师去浙江、上海、扬州、海门无锡、苏州等地进行培训学习。通过把教师派出去参观、培训和学习等活动,开拓了教师的视野,提高了教师业务水平,同时也转变了教师教育教学的'观念,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发展,更加快了青年教师的成长速度。

4、严格执行亭林中学中青年教师校本培训方案及计划,记录好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成长档案。

三、踏实做好教科研工作

1、完成十三、五课题、昆山实验区家校合作课题的开题工作。20__年4月完成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开题。做课题研究的子课题分组工作,制定课题研究活动的年度计划,明确子课题活动的要求。我校目前有苏州市级立项课题1个,昆山市立项课题3个,教师个人课题4个。

2、做实教育科研参赛工作2月份组织参加苏州市教育学会优秀教案评比,5月份组织参加苏州市“行知杯”论文评比,6月份组织参加省蓝天杯教学论文评比,6月份参加省优秀教育管理论文评比。

3、教育科研统计省级发表17篇,省市级获奖论文1篇,省市级获奖教案6篇,昆山市级公开课4节,苏州市级公开课4节。

4、《亭中教育》校刊获昆山市16年教育科研刊物评比一等奖。本学期出版了第10、11期《亭中人》校报。

5、20__、4--7组织参加“昆山市首届诗词大会”比赛(初赛4、23、复赛第一轮5、

7、复赛第二轮5、21)获昆山市初中组团体第八名。

6、组织学生参加“姑苏情诗词歌赋”创作比赛,1名学生获一等奖,2名学生获二等奖,3名学生获三等奖。

7、完善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档案。中学教科室工作总结范文篇4

本学期的工作重心是:围绕服市推广构建式生态课堂的大方向,更加重视校本研究制度建设,更加重视模式创新,更加重视师资培训校本发展,着重开展提高教师的学历和其他形式的继续教育,继续高举“科研先导”旗帜,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为实现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达到教科研方式、手段、目标、成果的全面优化而不懈努力。

一、认真落实教师培训

(一)校内培训

1、本学期都我校开展校级高效课堂比赛,分各学科进行,全员参与比赛。学期结束时每学科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实行加分制,年终纳入绩效考核。

2、开展了一系列关于课题为主的校级培训。我校的各类课题申报结题率都比上一年度提升了很多。

3、坚持组织每月至少一次的校级教研培训工作。

(二)外出培训

1、顺利完成暑期全员培训和连云港络培训和考核。

2、组织老师参加教师教育上健康知识竞赛和全员提升能力工程。

3、本学期认真组织参加有关教科室的各类培训。

二、组织教师参加各项教学技能竞赛和各类论文写作。

1、论文获奖及发表

我校今年参加的各类论文比赛中。省级论文获奖有6篇,市级获奖有6篇,县级获奖有11篇,其中吕静、冯小倩在中国教育优秀教学课例评选荣获国家级三等奖,谭刘霞老师等获得第二届江苏省中小学、幼儿园环境教育优秀教案二等奖,姚秀红和姚超老师在主流期刊发表论文各一篇。

2、课题类

几年我校有5位教师申报了省“十三五”课题,刘华成和沈晓红教师申报了规划课题在连云港市教科所立项,姚超教师连云港市教育学会课题顺利结题,20__年度有4位教师提交了县级课题结题材料。

3、读书活动类

我校将读书活动与博客活动相融合,大大提高了教师读书的积极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校的博客建设屡次受到县级的认可和表扬。我校组织了校级读书征文活动,其中吕静老师被推荐参加了县级暑期读书征文活动。

4、学科专业比赛类

本年度组织各学科参加东海县教师专业的各项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姚超获得认可和表扬。我校组织了校级读书征文活动,其中吕静老师被推荐参加了县级暑期读书征文活动。

5、学科专业比赛类

本年度组织各学科参加东海县教师专业的各项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姚超获得连云港市初中物理教师实验操作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王玉环获得连云港市乡村学校初中生物骨干教师培育站课堂大赛一等奖和连云港市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教学技能比赛三等奖。县级专业比赛获奖的老师有杨怀旺吕静等六位教师。

6、辅导类

我校魏东成老师指导学生获得“江苏省第2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成果奖二等奖”。张道霞、陈洁和杨静等老师辅导学生参加连云港初中英语学生听读竞赛获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