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技能(二级)_第1页
心理咨询技能(二级)_第2页
心理咨询技能(二级)_第3页
心理咨询技能(二级)_第4页
心理咨询技能(二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咨询技能(二级)第一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一节个体心理咨询技能第一单元系统脱敏法第二单元冲击疗法第三单元厌恶疗法第四单元模仿法第五单元生物反馈疗法第六单元认知行为疗法第七单元求助者中心疗法第八单元远期疗效评估方法

第二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一单元系统脱敏法一、学习目标掌握系统脱敏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二、工作程序(一)学习放松技巧(二)建构焦虑等级(三)系统脱敏第三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三、相关知识

系统脱敏疗法的基本原理是: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第四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四、注意事项(一)如果引发求助者焦虑或恐惧的情境不止一种,可以针对不同情境建立几个不同的焦虑等级表。然后对每个焦虑等级表实施脱敏训练。(二)系统脱敏时求助者想象的次数多少,依个体不同和情境不同而不同。(三)在系统脱敏过程中,当一开始焦虑分数超过50,仅靠重复放松就很难降低了。此时表明焦虑等级设计得不够合理,应当将焦虑等级划分得细一些,使每个等级之间跨度不要太大。(四)有的求助者不能用想象和放松的方法降低焦虑水平,可考虑改用其他方法。第五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二单元冲击疗法冲击疗法即满灌疗法,是暴露疗法之一。冲击方法是让求助者持续一段时间暴露在现实的或想象的唤起强烈焦虑的刺激情境中。正如所有暴露疗法所具有的特征一样,尽管求助者在暴露过程中会产生恐惧,但是恐惧的结果并不会发生。第六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现实冲击疗法现实冲击疗法是指持续一段时间暴露在现实的恐惧刺激中而不采取任何缓解恐惧的行为,让恐惧自行降低。一般来说,高恐惧的求助者倾向于通过采取一些不适应的行为来控制恐惧。在冲击疗法中,不允许求助者采取不适应的行为去应对唤起焦虑的情境。在现实冲击疗法中焦虑可以得到迅速减轻。第七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想象冲击疗法想象冲击疗法基于相似的原理并遵循相同的程序,不同之处是暴露在想象的恐惧之中而不是现实生活中。想象冲击疗法优于现实冲击疗法的一点是,它不限制产生焦虑情境的性质。现实地暴露实际创伤事件(飞机失事、强奸、火灾、水灾)通常是不可能的或者在伦理上和实际上是不合适的。想象冲击疗法可以以一种对求助者不会带来消极后果的方式再造创伤情境。

第八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冲击疗法可以很有成效地治疗一些过度的恐惧,比如,飞行恐惧、乘地铁和坐火车恐惧、乘电动扶梯或电梯恐惧以及对特定动物的恐惧性反应,经常被用来治疗一些与焦虑有关的障碍、强迫性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广场恐惧症等。第九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一、学习目标掌握冲击疗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二、工作程序(一)筛选确定治疗对象(二)签订治疗协议(三)治疗准备工作(四)实施冲击治疗第十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三、相关知识冲击疗法的产生,基于下面的动物实验:当实验场所发出恐怖性声、光或电击刺激时,实验动物惊恐万状,四处乱窜,想逃离现场。如果没有出路,它只得被迫无奈地呆在现场里,承受极其痛苦的刺激。当刺激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可见动物的恐惧反应逐渐减轻,甚至最终消失。这一实验表明,所谓放松、所谓交互抑制似乎并不重要,只要持久地让被试者暴露在刺激因素面前,惊恐反应终究将自行耗尽。第十一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四、注意事项1.求助者对冲击疗法这种用于减轻焦虑的方法在治疗过程中会引起焦虑有知情权。经求助者同意,签订协议,方可采用此法。2.在冲击疗法实施过程中,治疗前的协议有助增加求助者的自我约束力,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治疗应立即停止,咨询师切不可以协议为凭,一意孤行。3.治疗中求助者若出现紧急情况时,也应停止治疗,并对症处理。第十二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三单元厌恶疗法厌恶疗法是通过附加某种刺激的方法,使求助者在进行不适行为时,同时产生令人厌恶的心理或生理反应。如此反复实施,结果使不适行为与厌恶反应建立了条件联系。以后尽管取消了附加刺激,但只要求助者进行这种不适行为,厌恶体验照旧产生。为了避免厌恶体验,求助者不得不中止或放弃原有的不适行为。第十三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一、学习目标掌握厌恶疗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二、工作程序(-)确定靶症状(二)选用厌恶刺激(三)把握时机施加厌恶刺激三、相关知识厌恶疗法的原理是经典条件反射。第十四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四、注意事项1.厌恶疗法必须是无害的,起码是安全的,所以必须在严格控制下使用。2.采用厌恶疗法,求助者与咨询师一定要签订知情同意书。3.靶症状要单一而且具体。治疗时要注意把非靶症状的行为剔除。

第十五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四单元模仿法模仿法(modeling),又称示范法,是向求助者呈现某种行为榜样,让其观察示范者如何行为以及他们的行为得到了什么样的后果,以引起他从事相似行为的治疗方法。第十六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学习目标掌握模仿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二、工作程序(-)选择合适的治疗对象(二)设计示范行为(三)强化正确的模仿行为

第十七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三、相关知识模仿法具体方式:(1)生活示范。(2)象征性的示范。(3)角色扮演。(4)参与示范。(5)内隐示范。第十八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四、注意事项1.一般来说,模仿法更加适用于年轻的求助者。2.要强调示范者的作用。3.对正确模仿行为的强化,应当适时和恰当。第十九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五单元生物反馈疗法生物反馈疗法,是通过现代电子仪器,将个体在通常情况下不能意识到的体内生理功能予以描记,并转换为数据、图形或声、光等反馈信号,让求助者根据反馈信号的变化了解并学习调节自己体内不随意的内脏机能及其他躯体机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第二十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一、学习目标学习掌握生物反馈疗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二、工作程序(-)治疗前准备(二)诊室训练(三)家庭训练第二十一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三、基本原理传统的医学观念把人体的活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随意控制的骨骼肌运动,它的指挥中枢在大脑皮层;另一类是不能随意控制的内脏和腺体活动,它由植物神经系统支配,其指挥中枢位于皮层下。所谓随意神经与不随意神经之间并没有截然的界线,在一定的条件下,植物神经也可能被个体随意控制。第二十二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四、注意事项1.辨别生物反馈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2.并不是每一个接受反馈治疗的求助者都能从治疗中得到好处。求助者需要理解各种声、光反馈信号的意义,否则坐在反馈仪前无所用心,他将一无所获。第二十三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六单元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其中有代表性的是阿尔波特·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EBT),阿伦·T·贝克(Beck)和雷米(Raimy)的认知疗法(CT)以及唐纳德·梅肯鲍姆(DonaldMeichenbaum)的认知行为疗法(CBT)。第二十四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认知行为疗法具有以下特点:①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②假设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机能障碍的结果;③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与行为方面的改变;④通常是一种针对具体的和结构性的目标问题的短期和教育性的治疗。第二十五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一、学习目标掌握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理论和治疗技术。二、工作程序(一)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1.建立咨询关系。2.确定咨询目标。3.确定问题:提问和自我审查的技术。4.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建议、演示和模仿。5.纠正核心错误观念:语义分析技术。6.进一步改变认知:行为矫正技术。7.巩固新观念:认知复习。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建立咨询关系强调咨询师扮演诊断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角色。所谓诊断者是对求助者的问题及其背后的认知过程有个全面的认识,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诊断;所谓教育者不是简单、机械地向求助者灌输某种理论,而是引导求助者对他的问题及其认知过程有一定的认识,并安排特定的学习过程来帮助求助者改变其不适应的认知方式。对于求助者实际上是一个主动的再学习的过程。第二十七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确定咨询目标该疗法认为错误的认知和观念是导致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根源。因此他们咨询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发现并纠正错误观念及其赖以形成的认知过程,使之改变到正确的认知方式上来。咨询师应使求助者明白他的问题是由于他对某些事件的认识造成的,要解决他的问题,就得首先对其认知过程和观念进行分析。第二十八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确定问题:提问和自我审查的技术咨询师通过提问、自我审查,以及这两种技术的结合来引导求助者对自己行为问题背后的不正确的认知观念进行体验和反省。所谓提问,就是由咨询师提出某些特定的问题,把求助者的注意力导向与他的情绪和行为密切相关的方面。发现自己思维过程中不合理的地方,并能主动加以改变。所谓自我审查,就是鼓励求助者说出他对自己的看法,并对自己的这些看法进行细致的体验和反省。第二十九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建议、演示和模仿所谓表层错误观念或边缘性错误观念,就是指求助者对自己的不适应行为的一种直接、具体的解释。对于这些错误观念,可使用以下几种有关技术:(1)建议。(2)演示。(3)模仿。第三十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纠正核心错误观念深层错误观念往往表现为一些抽象的与自我概念有关的命题,比如“我毫无价值”等等,它们并不对应具体的事件和行为,也难以通过具体的情境加以检验。这就需要使用一些逻辑水平更高、更抽象的技术进行纠正。可以应用“灾变祛除”的方法,可以应用“重新归因”的方法,可以应用“认知重建”的方法,第三十一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语义分析技术认知治疗中的语义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揭示并纠正深层错误观念的方法。语义技术主要针对求助者错误的自我概念。这些自我观念常常表现为一种特殊的句式,也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即一个“主一谓一表”的句式结构。例如说“我是一个笨蛋“或“我是个毫无价值的人”。要使一个包含“我”的句子有意义,必须做到以下两点:首先,要把主语位置上的“我”换成与“我”有关的更为具体的事件和行为;其次,表语位置上的词必须能够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价。第三十二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进一步改变认知:行为矫正技术认知理论认为,认知过程决定着行为的产生,同时行为的改变也可以引起认知的改变。因此,在认知治疗中,咨询师常常通过行为矫正技术来改变求助者不合理的认知观念。只是这种技术不是仅仅针对行为本身,而是时刻把它同求助者的认知过程联系起来,并努力在两者之间建立起一种良胜循环的过程。这也是认知治疗同行为治疗不同的地方。

第三十三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巩固新观念:认知复习所谓认知复习,就是以布置家庭作业或让求助者阅读有关认知疗法材料的方式给求助者提出某些相应的任务,这实际上是前面几个咨询过程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的进一步延伸。认知疗法作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教给求助者新的技能,而且要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检验他们的信念。使求助者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有更多的机会来巩固那些刚刚建立起来的认知过程和正确的认知观念,进一步学习使用新的思维方式和正常的情绪行为反应。第三十四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二)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有代表性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是应对技能学习程序,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学习如何矫正认知“定势”来获得更有效的应对压力情境的策略。具体程序是:通过角色扮演和想像使求助者面临一种可以引发焦虑的情境要求求助者评价他们的焦虑水平教给求助者察觉那些他们在压力情境下产生的引发焦虑的认知帮助求助者通过重新评价自我陈述来检查这些想法让求助者注意重新评价后的焦虑水平第三十五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压力接种训练(SIT)是应对技能学习程序的具体应用。它是一系列技术、过程的组合,包括信息给予、苏格拉底式讨论、认知重组、问题解决、放松训练、行为复述。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和改变环境情境。它既可应用于当前问题,也可应用于未来困难的应对技能。第三十六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三、相关知识1.阿伦·贝克的认知疗法贝克是认知疗法的重要代表人之一,在他的理论中有几个重要概念:共同感受,自动化思维及规则。贝克认为如果个体不能正确使用共同感受这一工具来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或是对自己的自动化思维中某些错误观念不能加以内省,或是过分按规则行事,无论哪种情况,都会造成认知歪曲,产生不良的情绪和不适应的行为问题。第三十七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贝克指出了下列被称作认知歪曲的导致错误假设与误解的系统推理错误:主观推断选择性概括过度概括夸大和缩小个性化贴标签和错贴标签极端思维第三十八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贝克(1985)进一步提出了五种具体的认知治疗技术:(1)识别自动性思维(2)识别认知性错误(3)真实性验证(4)去中心化(5)忧郁或焦虑水平的监控第三十九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雷米的认知治疗理论雷米的理论与贝克理论的基本前提都是一致的,即都认为导致不适应行为和情绪的根本原因是错误的认知过程和观念。在雷米的理论中,上述错误观念主要指个体对自我的不正确或不适当的评价,也就是指错误的自我概念。雷米认为,这些错误观念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以群集的方式表现出来。每一个错误观念的群集都对应着某一类情绪障碍。第四十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对于上面的错误观念,雷米提出了“中心一边缘”模型。雷米提出,认知治疗的目的是要揭示并改变那些中心的、深层的错误观念,而治疗的手段则应从边缘、表层的错误观念入手,逐步靠近中心,挖掘深层并最终予以纠正。对于这一点,咨询师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第四十一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3.唐纳德·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唐纳德·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关注的是求助者的自我言语表达的改变。治疗过程包括教给求助者做自我陈述与训练他们矫正给自己的指导,从而使他们能更有效地应对所遇到的问题。咨询师和求助者一起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模仿求助者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情境来练习自我指导和期望的行为。重要的是要获得对一些问题情境具有实践意义的应对技能,其中的一些问题包括强迫和攻击行为、考试恐惧和演讲恐惧。

第四十二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行为的改变过程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我观察。

第二阶段:开始一种新的内部对话。

第三阶段:学习新的技能。

第四十三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四、注意事项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一般心理问题。并可用以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焦虑症、恐怖症(包括社交恐怖症)、考试前紧张焦虑、情绪的激怒和慢性疼痛的求助者。对神经性厌食、性功能障碍及酒精中毒等,也可作为选用的一种方法。但是,心理障碍和疾病有很多种类,认知行为治疗并非对所有这些障碍和疾病都有效。第四十四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七单元求助者中心疗法求助者中心疗法建立在人本主义的哲学基础上。罗杰斯的基本假设是:人们是完全可以信赖的,他们有很大的潜能理解自己并解决自己的问题,而无需咨询师进行直接干预;如果他们处在一种特别的咨询关系中,能够通过自我引导而成长。从一开始,罗杰斯就把咨询师的态度和个性以及咨询关系的质量作为咨询结果的首要决定因素,坚持把咨询师的理论和技能作为次要因素。他相信来访者有自我治愈能力,这与很多理论认为咨询师的理论与技能是咨询最有力量的因素大不相同。第四十五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一、学习目标掌握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基本理论、咨询目标和咨询技术。二、工作程序(一)确定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咨询目标(二)掌握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主要咨询技术(三)把握咨询过程七阶段的特点和规律第四十六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确定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咨询目标罗杰斯(1977)认为治疗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解决求助者眼前的问题,而是在于支持求助者的成长过程,以致他们能更好地解决他们目前甚至是将来面临的问题。这个过程是一个通过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协助求助者寻找迷失的自我,探索真正的自我,重建新的自我的过程,也是求助者学习与改变自我的过程。第四十七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咨询过程中求助者所发生的变化

1.求助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开放。2.求助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协调。3.求助者更加信任自己。4.求助者变得更适应了。5.求助者愿意使其生命过程成为一个变化的过程。从根本上来说,以求助者中心疗法的目的就是促进个体的自我成长,使其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第四十八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掌握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主要咨询技术罗杰斯认为咨询关系是求助者发生积极改变的充分必要条件。由于求助者中心治疗从根本上来讲是一种以关系为导向的方法,因此在罗杰斯的治疗策略中并不包括为求助者做什么的技术。没有什么固定的步骤、技术或工具可以促进求助者产生朝向某一治疗目标的进步;取代它们的就是对关系体验的促进策略。第四十九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1.促进设身处地的理解的技术。设身处地的理解意味着从求助者的角度去知觉他们的世界,并把这种知觉向求助者交流出来。第五十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1)关注咨询师对求助者的注意既需要某种态度,也需要某种技巧。咨询师的面部表情和躯体姿势可以告诉求助者他是否关注于求助者的话题和情感。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身体距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咨询师的声音特点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咨询师全力以赴的程度。第五十一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用言语交流设身处地的理解设身处地的理解意味着理解求助者的情感和认知信息,并且要让求助者知道他们的情感和想法是被准确地理解了的,不论是表面水平的还是深层水平的。促进性的言语交流必须把重点放在求助者目前的情感和认知内容上。因此,咨询师要直接地应付求助者所关心的问题,而不是分析和探讨求助者的处境。

第五十二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3)非言语交流设身处地的理解设身处地的理解包括准确地解释咨询师和求助者所表达出来的言语和非言语线索。对求助者在言谈之外的这些非言语线索的关注将会极大地促进对求助者的情感和认知信息的理解。第五十三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4)沉默作为交流设身处地的理解的一种方式一个善于观察的咨询师能够感觉到求助者什么时候在对情感或信息进行有意义的加工处理,因此,沉默也是咨询师表示设身处地的理解的一种有效策略。一旦求助者了解到咨询师能够接受这种沉默并且不会感到不安。那么他就会继续地探索公开他自己。求助者也能体会到咨询师并没有指导会谈的题目和重点的需要和愿望。某种沉默行为也能起到对咨询师所表达的意思进行强调的作用。第五十四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坦诚交流的技术按照艾根的观点,对坦诚的交流包括:(1)并不固定角色(2)自发性(3)无防御反应(4)一致性(5)自我的交流第五十五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3.表达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技术艾根(1975)将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称为尊重,并认为这种尊重的态度表现为:①是从求助者的人性和发展的潜力这一基础上而对他的尊重;②应承自己要与他们一起努力;③把求助者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予以支持,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独特性;④相信求助者有自我导向的潜力;⑤相信求助者是能够做出改变的。

第五十六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表达无条件积极关注的行为:①对求助者的问题和情感表示关注;②把求助者作为一个值得坦诚相待的人来对待,并且持有一种非评价性的态度;③对求助者的反应要伴有准确的共情(即设身处地的理解),并因此表示出对求助者的参考结构的理解;④培养求助者的潜力,并以此向求助者表明他们本身的潜力以及行为的能力。第五十七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把握咨询过程七阶段的特点和规律求助者中心的心理咨询过程注重于在咨询师与求助者互动的过程中,求助者内在的态度、情感及体验性的活动过程,注重于求助者内在的心理历程及其发展演变规律性的特点。罗杰斯认为,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求助者从刻板固定走向变化,从僵化的自我结构迈向流动,从停滞在连续尺度的一端迈向更加适应、灵活的另一端。美国心理学家佩特森(Patterson)把这个咨询过程分为七个阶段。第五十八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一阶段:求助者对个人经验持僵化和疏远态度阶段,求助者不愿主动寻求治疗和帮助。第二阶段:求助者开始“有所动”阶段。可以流畅地谈论一些自我之外的话题,但仍不能承担问题的责任。第三阶段:求助者能够较为流畅地、自由地表达客观的自我。第四阶段:求助者能更自由地表达个人情感,但在表达当前情感时还有顾虑。第五阶段:求助者能够自由表达当时的个人情感,接受自己的感受,但仍然带有一些迟疑。第六阶段:求助者能够完全接受过去那些被阻碍、被否认的情感,他的自我与情感变得协调一致。第七阶段:求助者对治疗条件的作用已不再看得那么重要。他继续自由地表达自己。对自我经验的排斥、歪曲越来越少。第五十九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以上这七个阶段是一个有机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渗透着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