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高职单招2023年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从土壤质地来看,对作物生长最有利的土壤是()
A.黏土B.壤土C.粉砂土D.砂土
2.下列选项中,属于水生植物对水环境适应特征的是()
A.叶片角质层厚B.根系发达C.通气组织发达D.贮水组织发达
3.食物链“草一兔一鹰”中的鹰处于()。A.第一营养级B.第二营养级C.第三营养级D.第四营养级
4.有效积温计算公式K=(x-x0).Y中,x0代表()。A.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温度B.生物学零度C.一段时间的天数D.总积温
5.热力学第二定律在生态系统中起的作用表现在()。
A.大气环流总是把热量由热带输向寒带,以减少不同地区温度的差异
B.绿色植物能够吸收太阳的光能,借助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被吃进动物体的植物经过消化和吸收被转化为身体的构成部分,植物中的化学键被打破时释放出能量,这些能量用于促进动物各种化学反应,使肌肉收缩、腺体分泌和神经传导
D.当人体细胞中的糖经过氧化作用释放能量时,这些能量大约只有55%被固定在其他化学键中,其余的则以热的形式消散到周围环境中
6.下列不属于森林群落物种组成成分的是()。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落叶
7.下列土壤分类中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A.燥红土B.黑钙土C.灰化土D.红色石灰土
8.群落演替在后期的成熟阶段()。A.总生产量大于总呼吸量B.总生产量、净生产量达到最大C.总生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最高D.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
9.在种群增长方程中引入环境资源后,种群数量与种群增长率呈()。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无关系D.不可确定
10.驯化能改变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性范围,即可改变其()。A.生态幅B.生态对策C.种间关系D.内分布型
11.下列环境问题中,由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引起的是()。A.温室效应加剧B.臭氧层破坏C.重金属污染D.水体富营养化
12.下列选项中是群落发育过程中良好发育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的是()。A.优势种B.亚优势种C.建群种D.伴生种
13.我国西北地区云杉采伐迹地上演替发展的最后群落是()
A.桦树和山枸B.杂草群落C.桦、山枸、桤木D.云杉林
14.下列不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A.水稻B.黄瓜C.大D.玉米
15.大气中最多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氢气
16.______是指消费者层次上的能量贮存速率,通常指净生产量。()
A.初级总生产力B.初级净生产力C.群落净生产力D.次级生产力
17.“-3/2自疏法则”描述了植物种群内个体间由于竞争而产生的()。A.密度效应B.产量效应C.温度效应D.边缘效应
18.系统功能的整合性是指()
A.整体功能大于各组成部分的分功能之和
B.整体功能等于各组成部分的分功能之和
C.整体功能小于各组成部分的分功能之和
D.以上三者都不是
19.下列有关有效积温公式K=N(T-T0)叙述正确的是()
A.K是变量
B.K只随N的变化而变化
C.K是常数
D.K与N、T、T0无关
20.按照饶基耶尔的生活型分类体系,银杏属于()。A.隐芽植物B.地面芽植物C.一年生植物D.高位芽植物
21.反映植物种在群落中分布均匀程度的指标是()。A.盖度B.多度C.频度D.高度
22.队群落角度看,多样性的含义是()。
A.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少,说明了种的数目或丰富度
B.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少,说明了种的均匀度
C.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可以反映各个物种数目分配的均匀程度
D.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可以反映各个物种需要的面积
23.主要依靠风力进行传播的植物种子的特点是()。
A.花的雌蕊柱头特别发达,伸出花被之外,有羽毛状突起
B.花粉小,数量多,具圆滑的外膜,无黏性,在某些花粉粒上附有一对气囊
C.种子和果实或者很轻,或者具有冠毛,或者具有翅翼
D.种子和果实具有钩、刺等附属物
24.下列现象中反映了共生关系的是()。
A.小麦与稗草共同生长在一片土地上
B.青蛙与蟾蜍在同一个池塘内生活
C.鹿与斑马生活在同一草原的不同范围内
D.豆科植物根部有固氮菌的生长
25.下列不属于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是()。A.净化环境B.涵养水源C.保护生物多样性D.增强温室效应
26.群落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等重要的建群种,这样的群落称为()。
A.多种生物种群B.共生生物种群C.伴生生物种群D.共建种群落
27.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A.结构简单B.组成复杂C.生物量高D.以腐屑食物链占优势
28.下列不是导致生态失调的原因的是()。A.人口增长过快B.滥用资源C.自然灾害过频D.经济与生态分离
29.起始于陆地裸岩的生物群落演替是()
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水生演替D.逆行演替
30.限制橡胶只能在热带生长的主要因素是()
A.水分B.温度C.光照D.地形
二、填空题(20题)31.东北虎比华南虎个体大,寿命长,这符合_______法则。
32.在北半球平均来说,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为大气界面上的______。
33.营养物质循环的后期与前期相比,封闭性增强,循环速度______。
34.影响种群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和死亡率。
35.在原有生物群落被破坏后的地段上进行的演替叫__________。
36.未来的能源政策以______为基础,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缓解能源供求矛盾,减少环境污染。
37.研究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的生态学分支叫______。
38.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称为__________。
39.某森林现存量为324t/hm2,年净生产量为28.6t/hm2,则其更新率为0.088,全部现存量更新一次约需要______年。
40.摄食效率又称______。
41.种群应具有空间特性、数量特性、______等主要特性。
42.由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携带,将某种生物带人新的适宜栖息繁衍的地区,使其快速扩展,不利于原有物种的生存,这种现象称为______。
43.陆生动物对水因子的适应体现在形态结构适应、行为适应和______适应等三个方面。
44.根据对光照强度的适应,陆生植物可分为阴性植物、耐阴植物和______植物三种类型。
45.生态型是同一种植物对不同环境条件的趋异反应,而生活型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_______反应。
46.在群落调查中,某物种出现的样方数占调查总样方数的百分比,即为该物种在该群落中的______。
47.通常可将山坡划分为______上坡、______、______和山麓等五部分。
48.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交界的地域,这一区域的主要生产者是许多固着生长的大型多细胞藻类,如海带、裙带菜以及紫菜等。它们固着在岩石等其他物体上,形成水下植被,也有人称之为______。
49.______又称栖息地,是生物生活的空间和其中全部生态因素的综合体。
50.一个生物群落都是由一定的植物,动物和______种群组成,因此,种群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征。
三、判断题(10题)51.负相互作用是有害的。
A.正确B.错误
52.玉米是属于长日照的植物。()
53.全球变暖与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无关。()
54.
第44题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环境内最大种群数量。()
A.否B.是
55.乱砍滥伐森林会引起土壤的退化。()
A.正确B.错误
56.春季水温升高、光照适宜,加之有充分的营养,使得有旺盛繁殖能力的硅藻迅速增长,形成春季数量高峰。不久之后,硅藻的数量会持续不变,形成赤潮。()
A.正确B.错误
57.荒漠由于极端干旱,只有旱生草本生存。[]
A.正确B.错误
58.世界人口迅速的增长,是土地承受压力的原因之一。()
A.正确B.错误
59.
60.落叶阔叶林没有明显的季相交替。()
A.正确B.错误
四、简答题(10题)61.简述净初级生产力划分的四个等级。
62.森林的主要生态效应有哪些?
63.简述生态因子对生物生长的作用规律。
64.简述顶级群落的特征。
65.什么是食物链、食物网?
66.简述各年龄结构类型种群特征。
67.什么是种间竞争?简述种间竞争的特点和类型
68.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69.简述物质循环的调节。
70.一个草原上的某种草是田鼠的食物.但是由于这种草的变异,这一年该草的数量很少,但是田鼠的数量没有变化。解释这个现象。
五、论述题(5题)71.生态环境恶化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请论述森林生态系统对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72.试论述生物的生态对策。
73.简述生物群落发生的进程。
74.试述细胞外被中糖蛋白在细胞内合成、组装和运输的全过程及其对于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
75.比较r对策和K对策的特点。
六、单选题(0题)76.有效积温法则公式K=N(T-C)中,N为()。A.发育历期B.生物学零度C.有效积温D.平均温度
参考答案
1.B
2.C
3.C
4.B
5.D
6.D
7.D
8.D
9.B
10.A
11.A
12.C生物群落中的优势层的优势种起着构建群落的作用。
13.D
14.B烟草、大豆、水稻、芝麻、牵牛、苍耳和菌类属于短日照植物,黄瓜属于中间植物。
15.A
16.C
17.A“一3/2自疏法则”描述了植物种群内个体间由于竞争而产生的密度效应。
18.A
19.C
20.D
21.C
22.A
23.C
24.D
25.D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①是维护陆地生态平衡的枢纽;②是环境的净化器;③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④防风固沙,保护农田;⑤是巨大的物种资源和基因资源库;⑥提供大量木材、水果及中药材。
26.D
27.A
28.D生态失调的原因主要受气候变化、资源问题、环境污染、人口问题的影响。
29.A
30.B
31.贝格曼
32.47%
33.变慢变慢
34.出生率出生率
35.次生演替
36.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
37.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
38.社会等级
39.11.3
40.林德曼效率
41.遗传特性
42.生态入侵
43.生理生理
44.阳性
45.趋同
46.频度
47.山脊;中坡;下坡
48.海底森林
49.生境生境
50.微生物微生物
51.B
52.N
53.N碳循环是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机制的循环,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这种自我调节机制已经受到强烈的干扰。CO2的急剧增加使全球变暖,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54.N
55.A
56.B
57.B
58.A
59.Y
60.B
61.陆地各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大约在0~3500g·m-2·a-1范围内,可以划分为四个级别:
(1)2000~3000g·m-2·a-1。这是高标准的生产力,属于温湿地带,尤其是多雨地区的森林、沼泽地、河流岸边的生态系统,以及在优异条件下处于演替过程中的森林,还有农业集约栽培的水稻田和甘蔗田。这些生态系统虽外貌不同,但水分条件好,温度较高,土壤养分可得到持续供应。
(2)1000~2000g·m-2·a-1。这是陆地适宜气候条件下净初级生产力的标准值,也是世界上大多数相对稳定的森林的平均值。这些森林不受土壤及地形的限制或破坏,水和温度也不成为限制因子。此级别包括一部分草地及温带地区生产力比较高的农耕地。
(3)250~1000g·m-2·a-1。干燥的疏林灌丛或矮林以及大部分草地,还包括许多栽培农作物的陆地。
(4)0~250g·m-2·a-1。这是最低值,常分布在极端干燥和低温的地区,也就是大面积的荒漠及两极(南极、北极)地区的冻原及高山带。
62.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最强大的生态效应其主要生态作用是:(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调节气候增加雨量;(3)防风固沙保护农田;(4)净化空气防止污染;(5)降低噪音美化大地;(6)提供燃料增加肥源。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最强大的生态效应,其主要生态作用是:(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调节气候,增加雨量;(3)防风固沙,保护农田;(4)净化空气,防止污染;(5)降低噪音,美化大地;(6)提供燃料,增加肥源。
63.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有:①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②生态因子的主导因子作用;③生态因子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④生态因子的阶段性作用;⑤生态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可补偿性;⑥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限制因子、李比希最小因子律、谢尔福德耐性定律)。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有:①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②生态因子的主导因子作用;③生态因子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④生态因子的阶段性作用;⑤生态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可补偿性;⑥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限制因子、李比希最小因子律、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64.群落演替最终形成的稳定群落,称为顶级群落。顶级群落的特征为:(1)在系统内部和外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已达到平衡的稳定系统。(2)结构和物种组成已相对稳定。(3)有机物的年生产量与群落的消耗量和输出量之和达到平衡。(4)顶级群落若无外来干扰,可以自我延续地存在下去。
65.食物链是指在自然界物种与物种之间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或者是生态系统中由食性关系建立起来的各种生物之间的营养联系形成的一系列猎物与捕食者之间的锁链。在自然界食物链并非是一个简单的直链由于生物间错综复杂的营养关系而往往是相互交错的网状结构这种网状结构就叫食物网。食物链是指在自然界,物种与物种之间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或者是生态系统中,由食性关系建立起来的各种生物之间的营养联系形成的一系列猎物与捕食者之间的锁链。在自然界,食物链并非是一个简单的直链,由于生物间错综复杂的营养关系而往往是相互交错的网状结构,这种网状结构就叫食物网。
66.从生态学角度,可以把一个种群分成三个主要的年龄组(即繁殖前期、繁殖期和繁殖后期)和三种主要的年龄结构类型(即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1)增长型:其年龄锥体呈典型的金字塔形,基部宽阔而顶部狭窄,表示种群中有大量的幼年个律和较少的老年个体,后继世代的种群数量总是比前一世代多,这样的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
(2)稳定型:介于增长型和衰退型之间,其年龄锥体大致呈钟形。说明种群中各个年龄级的个体数比例适中,其出生率与死亡率也大致相平衡,种群数量趋于稳定。
(3)衰退型:其年龄锥体呈瓮形,基部比较狭窄而顶部较宽,表示种群中幼体所占比例很小,而老年个体的比例较大,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是一种数量趋于下降的种群。
67.(1)种间竞争:两个或多个物种利用相同的有限资源时,为了争夺资源而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现象。(2)特点:①竞争结果的不对称性;②对一种资源的竞争能影响对另一种资源的竞争结果。(3)类型:①资源利用性竞争;②相互干涉性竞争。
68.答案见解析(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2)不同物种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是简单的物种集合;
(3)形成一定的群落环境;
(4)具有一定的结构;
(5)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6)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7)具有边界特征。
69.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在自然条件下,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就是说对某一种物质在各主要库中的输入和输出量基本相等。大多数气体型循环物质如碳、氧和氮的循环,由于有很大的大气蓄库,它们对于短暂的变化能够进行迅速的自我调节。
70.生态系统中有许多食物链。各种食物链并不孤立它们往往纵横交织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复杂的多方向的食物网。在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比较丰富食物网比较复杂。田鼠食物网中的一个环节可取食好几种植物及其种子某一种植物的减少不会影响其他植物的数量因此田鼠的数量不会变化。生态系统中有许多食物链。各种食物链并不孤立,它们往往纵横交织,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复杂的多方向的食物网。在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比较丰富,食物网比较复杂。田鼠食物网中的一个环节,可取食好几种植物及其种子,某一种植物的减少,不会影响其他植物的数量,因此田鼠的数量不会变化。
71.(1)森林是环境的净化器;(2)森林可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3)森林能够防风固沙;(4)森林是巨大的生物资源库;(5)森林中的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减轻温室效应。(1)森林是环境的净化器;(2)森林可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3)森林能够防风固沙;(4)森林是巨大的生物资源库;(5)森林中的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减轻温室效应。
72.生物朝不同方向进化的对策称为生态对策。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每种生物都具有自独特的并且是相互联的生态特征。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r对策和k对策。r对策者生活的环境条件多变不可预测不确定;死亡率大为随机的非密度制约;群体密度随时间变化大无平衡点通常处在环境K值以下属于未饱和的生态系统有生态真空每年需生物重新定居;种内和中间竞争强弱不一一般较弱;寿命短通常不到一年;对子代投资小常缺乏抚育和保护机制;迁移能力强适于占领新的生境;能量较多的分配给繁殖器官;自然选择的最终结果是种群迅速发生物朝不同方向进化的对策,称为生态对策。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每种生物都具有自独特的并且是相互联的生态特征。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r对策和k对策。r对策者生活的环境条件多变,不可预测,不确定;死亡率大,为随机的非密度制约;群体密度随时间变化大,无平衡点,通常处在环境K值以下,属于未饱和的生态系统,有生态真空,每年需生物重新定居;种内和中间竞争强弱不一,一般较弱;寿命短,通常不到一年;对子代投资小,常缺乏抚育和保护机制;迁移能力强,适于占领新的生境;能量较多的分配给繁殖器官;自然选择的最终结果是种群迅速发
73.生物群落发生的进程有三个阶段。①裸地形成。没有植物生长的地面称为裸地,它是群落形成的最初条件。裸地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四类:地形、气候、动物牧食和人类活动。裸地的共同特征是环境条件比较极端,或者潮湿,或者干燥,常常盐渍化程度严重,等等。原生裸地的条件比次生裸地更为严酷,一般群落形成的速度比次生裸地缓慢。②物种传播。群落形成过程中物种不断增加,主要表现在物种向群落内的扩散过程。物种扩散有被动扩散和主动扩散两种类型。植物主要以被动形式扩散,主要依靠风力传播。被动扩散的动力还有水、人和动物的活动。有些植物的繁殖体具有钩、刺、芒、黏液,可以依附在动物体上传播。有的则种皮坚硬或是浆果,靠动物吞食后到处扩散。主动扩散一般针对动物而言。为寻求新的生存空间和食物来源,动物总是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不断地向新的区域扩散,如飞行和洄游。有些植物的繁殖体也能进行主动扩散,有些植物则依靠根茎向外蔓延。③物种定居。生物扩散到一个新区后,定居成功的可能性和扩散距离及对新区域环境的适应程度有关。最迅速定居成功的是扩散力很强、对环境条件忍受幅度大的物种。先锋物种有开拓新区的能力。在原生裸地最初形成的只能是地衣群落。而在次生裸地,一般最早形成苔藓群落或杂草群落。随先锋植物进入新区的还有昆虫、螨类等开拓性动物。
74.细胞外被糖蛋白又称糖萼,是细胞膜的正常结构组分,是胞外多糖与蛋白的共价结合物,它不仅对膜蛋白起保护作用,而且在细胞识别中起重要作用。这类蛋白主要有胶原、糖胺聚糖、蛋白聚糖、层粘连蛋白、纤连蛋白、弹性蛋白等。糖蛋白首先在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然后前体蛋白质在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内发生糖基化修饰,最终从内质网的TGN以囊泡的形式排出并运送到细胞膜处,将糖蛋白整合入细胞膜。真核细胞中寡糖链一般结合在肽链的四种氨基酸残基上,由此可分为两大类不同的糖基化修饰,即N-连接(连接到天冬酰胺的酰胺氮原子上)和O-连接(连接到丝氨酸、苏氨酸或在胶原纤维中的羟赖氨酸或羟脯氨酸的羟基上)糖基化。N-连接与O-连接的寡糖在成分和结构上有很大的不同,合成和加工的方式也完全不同。N-连接的糖基化反应起始发生在糙面内质网中,一个14个糖残基的寡糖链从供体磷酸多萜醇上转移至新生肽链的特定三肽序列的天冬酰胺残基上。因此所有的N-连接的寡糖链都有一个共同的前体,在糙面内质网内以及在通过高尔基体各间隔转移过程中寡糖链经过一系列酶的加工,切除和添加特定的单糖,最后形成成熟的糖蛋白。所有成熟的N-连接的寡糖链都含有2个N-乙酰葡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浙江省建筑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外聘的合同范本
- 工业区位选择+第二课时+工业集聚及可持续发展导学案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二
- 2025年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德国买房合同范本
- 应用文写作+关于“A+Lifes+Work”的记叙文 讲义 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英语试题
- 2025年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审定版
- 合同范本编辑软件
- 2025-2030年中国电子化工材料市场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生物质炭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 洁净厂房监理实施细则
- 初三九年级下册部编人教版历史考试必背资料(2020最新版)
- 观赏树木的园林特性课件
- 法院卷宗范本
- XX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维保方案
- 冷作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第三版)教学课件汇总整本书电子教案全套教学教程完整版电子教案(最新)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
- 图解2022年新制订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学习解读《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课件
- 家谱树形图模板
- 文苑小学安全管理网络图0
- 2 遗传图绘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