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教育理论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1页
山东省聊城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教育理论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2页
山东省聊城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教育理论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3页
山东省聊城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教育理论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4页
山东省聊城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教育理论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聊城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教育理论模拟试卷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人格结构中的核心成分是()A.A.能力B.气质C.态度D.性格

2.

19

动作灵活、稳定、正确、动作高度协调、连贯、多余动作消失,动觉控制占主导地位,紧张感逐渐消失等活动方式属于()

3.我国现代学制建立于()。A.盛唐B.明末C.清末D.民国

4.某小学创造了“希望树”,让孩子把自己进步的希望以“果子”的形式贴到“希望树”上,一旦目标达到了,“果子”就成熟了,可以自己去摘下来,再策划下一个“希望”。这种德育方法属于()

A.榜样示范法

B.实际锻炼法

C.指导自我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A.遗传素质B.环境C.学校教育D.社会活动

6.“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明下列哪种因素对人际吸引的影响?()

A.外貌

B.相似

C.邻近

D.互补

7.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得知识、技能,体现了课外校外教育的()。

A.自愿性B.灵活性C.实践性D.直观性

8.工人操作机器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并用,是下列哪种注意品质?()

A.注意的分散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广度

9.《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

A.1951年B.1958年C.1985年D.1993年

10.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是()。

A.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

B.马卡连科的《教育诗》

C.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

D.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11.在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中,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了()。

A.结构主义教学理论B.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理论C.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理论D.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12.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可将思维分为()。

A.分析思维、直觉思维B.形象思维、抽象思维C.求同思维、求异思维D.再造思维、创造思维13.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称之为()。A.课外教育B.课外校外教育C.社会活动D.校外活动

14.个体活动积极性的内在源泉是()

A.需要

B.理想

C.兴趣

D.信念

15.

25

社会态度反应和选择()

16.最早使用“美育”一词的是()。

A.赫尔巴特B.席勒C.卢梭D.孔子

17.人在同时进行几种活动时,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体现了()

A.注意的范围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18.现场教学是教学的()。A.A.主要组织形式B.基本组织形式C.特殊组织形式D.辅助组织形式

19.心情舒畅或者闷闷不乐等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

20.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

A.学生个体和集体两个方面B.学生品德和学习两个方面C.学生校内和校外表现两个方面D.学生家庭环境和社会关系两个方面二、填空题(20题)21.记忆过程包含___、___、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22.按活动领域的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_______和_______。

23.与再造想象相比,创造想象具有的特点有:首创性、_______和_______。

24.品德评价的方式主要有奖励、惩罚、_______和_______。

25.课的类型主要有两大类:单一课和______。

26.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和_______的特点。

27.了解与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人和_______两方面。

28.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________的规律。

29.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应将学校教育和__教育、__教育相配合,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30.人的意志行动的特征是有自觉的行动目的,以__为基础,受意识能动调节支配和__。31.德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________、________。

32.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____和学生。

33.自我认识是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

34._______是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

35.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_______、_______和体系化与具体化。

36.在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中,计算智商的公式是:智商等于__除以__再乘以100。

37.在马斯洛的价值体系中有两种潜能或基本需要:一类是_______,一类是_______。

38.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方法是________。39.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_______而_______的心理品质。

40.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者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_______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

三、论述题(5题)41.论述气质差异在实践中的作用。

42.结合教学实例论述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

43.试分析态度的理论。44.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年轻的黄老师每次教完生字后,总是让学生回去把每个生字抄10遍,准备第二天听写,但学生的生字听写成绩总是不理想。黄老师想,肯定是抄写不够,又让学生每个生字抄20遍甚至30遍,但学生的听写成绩仍没有明显提高。黄老师逐渐意识到,学生学习生字的方法需要改进。通过思考,黄老师向学生宣布了“新规定”:老师不专门布置生字抄写作业,但要学生保证第二天的听写过关。于是,在学生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习字方法。除了抄写外,有的学生口读、手写、心记“三管齐下”;有的学生将生字做成卡片,随时随地记一下;有的学生采用组词、造句、编顺口溜的方法……结果,学生的听写成绩非但没有下降,还大有提高。[问题]请用“巩固性教学原则”的相关原理分析案例中黄老师的“新规定”出台前后教学效果不同的原因。45.如何灵活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巩固?四、论述题(5题)46.现在强调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有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起个辅助的作用就可以了。请根据某一教学规律对此看法加以分析。47.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问题。年轻的黄老师每次教完生字后,总是让学生回去把每个生字抄10遍,准备请用“巩固性教学原则”的相关原理分析案例中黄老师的“新规定”出台前后教学效果不同的原因。48.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特点是什么?教师应如何应对?49.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问题。地理课上,为了使学生理解有关经纬线的概念和意义,某老师说:“在浩瀚的太平洋上,一艘远洋轮船出现了严重的故障,在自救无果的情况下,船长拿起电话,向总部求救。如果你是船长,你怎么说呢?”一学生作打电话状:“喂,总部,我们出事了,快来救我们。”“我是总部,请报告你们的位置。”教师追问。该生迟疑了一下,小声回答了一句:“我们在太平洋上。”他的回答引起了哄堂大笑。老师问:“同学们为什么笑呢?”“太平洋那么大,到哪里找呢?”学生回答道。“是呀,救援人员怎样才能找到在太平洋上出事的船呢?”“应该报告船的准确位置!”于是老师把“如何在地球上确定某一位置”的问题抛给学生来讨论。在讨论中,学生们从探讨如何描述自己的座位。到街道门牌号;从电影票上的座位号,到平面直角坐标系……就这样,关于经纬线、经纬网的概念和意义被学生们理解了。问题:该教师的教学突出体现了哪个教学原则?为什么?试结合本案例谈谈该原则的贯彻要求。

50.五、辨析题(5题)51.教育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作用,可以决定社会的发展方向。

52.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5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同步进行。

54.素质教育是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55.集体舆论是班主任倡导的言论。

六、(5题)56.论述题

本大题15分。

如何灵活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巩固?

57.在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理论中,人际和谐的道德定向阶段属于______道德发展水平。

58.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今后要重点推进_______的改革与发展。()

A.基础教育B.农村教育C.高等教育D.职业教育

59.用“道德两难故事”引发儿童道德判断,了解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B.柯尔伯格C.埃里克森D.弗洛伊德60.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A.复杂性B.创造性C.主体性D.示范性

参考答案

1.D

2.C

3.C

4.C

5.B该题的关键在于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理解,这句话说的是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6.B

7.C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包括:自愿性、灵活性和实践性。其中,实践性是指学生参加课外校外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得知识、技能,培养各种能力。

8.C此题可以举一反三,要了解每个注意品质的基本含义。

9.C1985年我国正式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它明确提出,这次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10.C该题有些考生容易将C项与D项混淆。D项是我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的著作。而题目要求中的“最早”应是“世界最早”。

11.D

12.C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可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聚合思维,也叫求同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集中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

13.BA课外教育指由学校、班级组织实施的课余教育活动。B的概念便是题目的含义。D校外活动是指由校外教育机关领导和组织的课余教育活动。所以选B。

14.A

15.C

16.B“美育”一词是德国剧作家、美学家席勒在《美学书简》中首次提出使用的。他认为美育就是审美教育,也叫美感教育。

17.CC

[解析]“注意分配”的概念就是题目的原意。

18.D

19.A答案A、B和C是情绪按强度和持续时间进行的分类,注意它们之间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差别。

20.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体和学生集体两个方面。21.识记保持22.一般能力;特殊能力

23.独立性新颖性独立性,新颖性

24.评比操行评定评比,操行评定

25.混合课混合课

26.强制性强制性

27.学生集体学生集体

28.先快后慢先快后慢29.社会家庭30.随意运动克服内外困难31.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32.社会知识社会知识

33.自我感觉自我表象自我感觉,自我表象

34.学科课程学科课程35.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

36.智龄(心理年龄)实龄(生理年龄)智龄(心理年龄)实龄(生理年龄)

37.匮乏需要成长需要匮乏需要,成长需要38.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39.稳定,统一

40.社会问题社会问题

41.(1)气质无好坏之分,但影响活动效率。

(2)气质类型差异可作为职业选择的一种依据。

(3)了解气质类型可调节人的身心健康。

(4)气质的异同在凋节人际关系时町起同质吸引或互补吸引作用。

(5)了解气质类型有助于因材施教和因入而异的管理。

42.(1)教师教的标准:

①教学目的明确;②内容正确;③结构合理;④方法恰当;⑤语言艺术;⑥板书有序;⑦教态从容自如。

(2)学生学的标准:

①注意力集中;②思维活跃;③积极参与;④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3)上述要点要求结合实例论述。43.(1)态度的学习理论。霍夫兰等人认为,态度大致同其他习惯一样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人通过联想(包括强化和模仿)获得有关信息和情感的过程加上评价组成的。所谓联想就是两个或者多个观念(概念)之间构成联结通道,由一个观念可引起另一个观念的活动表现。强化对态度形成有相当的作用。当个体的态度得到社会的赞许,它就会得到强化,否则就得不到强化。态度的强化更多地依赖于赞许,或者同时受到两种相反的强化,其作用则取决于两者相对的强度。模仿是通过榜样人物形象的示范而产生的联想反应,即初级学习形式。榜样如果是强有力的、重要的或者亲近的人物,引起模仿的作用更大,甚至在没有榜样言语教诲的情况下,也是如此。(2)态度的分阶段形成理论。凯尔曼指出,态度形成以及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顺从,指在社会影响下,个人仅仅在外显行为上表示与别人一致,这里还谈不上有多少深刻的认识或者情绪成分。这种态度是表面的、外控的(受奖惩原则支配),一旦外因消失,它就中止。因此是暂时的。第二个阶段:认同,指由于喜欢某人、某群体或者某件事,乐于与其保持一致或者采取与其相同的表现。这种态度带有较多的情绪、情感成分,它虽然谈不上有多深刻的认识作基础,但已经比较主动了。第三个阶段:内化,即把情感认同的东西跟自己已有的信念、价值观联系起来,给予理智上的辨认,作出是非判断。这是一种认知性成分占主导地位的态度,它已经成为人格的一部分,因此一经产生就比较持久,不容易改变。(3)态度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关于人们在相互作用中其认知因素由不协调到协调,从而引起态度或者行为变化的研究领域。费斯廷格认为,任何人都有许多认知因素,他们之间存在三种情况:相互一致和协调的;相互冲突和不和谐的;无关的。当人们的两个认知因素处于第二种情况,人就会感受到不舒适或者紧张,并力求减缓。这种由于认知冲突(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不一致)导致其内心不自在的状态,就叫做“认知不协调”现象。人出现了认知不协调现象,就会不由自主地驱使自己去减少这种矛盾,力求恢复或者保持认知因素之间的相对平衡和一致性。它通过以下几种途径:①改变或者否定两个认知因素中的一个;②对两个认知因素重新评价,减弱其中一个或者同时改变二者的重要性或者强度;③在不改变两个认知因素的情况下,增加一个或者几个能弥补鸿沟的新认知或者理由。44.(1)巩固性教学原则的基本含义: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2)贯彻巩固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①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②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巩固。③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④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3)案例分析:在“新规定”出台之前,黄老师对巩固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和贯彻要求的理解存在偏差,在教学中所采用的巩固方式单一,机械重复训练较多,既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新规定”的实施,表明黄老师已经较好地理解、把握了巩固性教学原则的内涵及其贯彻要求,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45.(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3)对学习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46.(1)对此观点可以根据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进行分析。(2)该规律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为教师受过专门训练,而学生的不成熟性等也决定了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教学活动的领导、组织、指导和检查。(3)该规律还指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起主体作用。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主观能动性。(4)教学应该把两方面的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上述观点只看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会影响教学效果的。解析:论述题越来越注意考查考生对实际现象和问题的分析能力,所以,要能够正确判断根据什么理论去分析。在题中已经提示了“教学规律”,所以只能在这个范围中考虑。答题时,首先应该明确用什么理论(规律)去分析这个观点,然后再把这个规律的内容展开论述,最后结合理论分析评价观点。在展开对基本规律的论述时,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教师起什么作用、为什么起主导作用、主导作用的表现是什么,这些内容都不能丢,否则就丢分。不能只答“教师起主导作用”。47.(1)巩固性教学原则的基本含义: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2)贯彻巩固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①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②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巩固。③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④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3)案例分析:在“新规定”出台之前,黄老师对巩固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和贯彻要求的理解存在偏差,在教学中所采用的巩固方式单一,机械重复训练较多,既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新规定”的实施,表明黄老师已经较好地理解、把握了巩固性教学原则的内涵及其贯彻要求,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48.(1)与以往历次课程改革相比,此次课程改革的最大区别就是不仅课程体系有了巨大调整,而且反映出教育思想的革命性变化,即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归纳起来,新课程改革具有以下显著特点:①转变教育功能,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之中。新的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②突破学科中心,加强学科整合并设置综合课程。49.(1)该教师的教学突出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突出重点,深入讲解,同时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该教师为使学生理解有关经纬线的概念和意义,先抛出轮船在大洋中出现故障如何求救的问题,吸引学生们主动参与进来,从解决这一具体问题出发,引申拓展,进而理解经纬线的知识。这一过程符合启发性教学原则。(2)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是: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教师的讲授应抓重点、难点、关键,“少而精”,起到“点”和“拨”的作用。③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50.

51.错误。教育对社会生产力、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但不能决定社会的发展方向。社会的发展方向是由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决定的,教育在这种矛盾运动中只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52.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1)分析与综合过程,是认识活动的最基本过程,也是思维基本过程,其余过程均由此派生出来。(2)比较过程,在头脑中通过对比,来确定事物之间异同点和关系的思维过程。(3)抽象与概括过程,是在人脑中提取出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并把这些本质特征联合在一起的过程。这是人类特有的思维的重要过程。(4)分类、系统化与具体化过程,分类是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