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设备行业研究高景气赛道国内企业崭露头角_第1页
半导体设备行业研究高景气赛道国内企业崭露头角_第2页
半导体设备行业研究高景气赛道国内企业崭露头角_第3页
半导体设备行业研究高景气赛道国内企业崭露头角_第4页
半导体设备行业研究高景气赛道国内企业崭露头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半导体设备行业研究-高景气赛道国内企业崭露头角1.半导体行业维持高景气度2020

年半导体行业回暖,产业格局经历第三次转移,大陆市场占比持续提高。半导体

产品主要分为集成电路、光电器件、分立器件和传感器四大类,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及通信

领域。根据

Gartner数据,近年来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稳定增长,2019

年全球宏观经济和

下游应用行业增速放缓,行业景气度有所下降,销售降幅为

12%,2020

年市场回暖,增

速回升至

7.3%。从产业格局来看,半导体产业已经经历了从美国到日本、日本到韩国和中

国台湾的两次转移,目前正在经历向中国大陆的第三次转移。根据

SIA统计,2019

年亚太

地区(除日本外)在全球半导体市场占比

63%,其中中国大陆占全球半导体市场份额为

35%。中国半导体行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集成电路行业快速发展。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

体消费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进口国。稳定的经济增长、有利的产业政策以及庞大

的市场需求带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蓬勃发展。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20

年中国集

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

8,848

亿元,同比增长

17%。从产业链看,2020

年芯片设计行业销

售收入为3,778

亿元,同比增长23%;晶圆制造行业销售收入为2560

亿元,同比增长19%;

封装测试行业销售收入为

2510

亿元,同比增长

7%。在半导体行业高景气度带动下,半导体设备市场整体向好并有望持续增长。2019

年受

集成电路行业景气度下降影响,全球半导体设备行业销售下降

7%至

598

亿美元,降幅小

于整体行业,表现出较强的韧性。2020

年受益于存储器和传感器业务,全球半导体市场规

模回升,带动半导体设备行业增长

19%达到

712

亿美元规模,增幅大于整体行业。随着集

成电路终端应用行业如消费电子、医疗电子、汽车电子、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能

源等快速发展,芯片需求与日俱增,晶圆厂快速扩产,加速对半导体设备的采购,有力拉

动半导体设备需求。根据

SEMI数据,半导体设备行业销售额有望在

2021

年实现超过

30%

增长。需求端来看,2020

年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以及韩国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占全球份额超七

成。根据

SEMI数据,2020

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

187

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一;

中国台湾销售额为

172

亿美元,排名第二;韩国销售额为

161

亿美元,排名第三。供给端来看,国外厂商在全球半导体专用设备市场占主导,行业集中度较高。根据

Gartner数据,2020

年全球前五大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厂商分别为应用材料、阿斯麦、泛林

半导体、东京电子及科磊半导体,对应市场份额分别为

18.61%、18.12%、14.98%、13.42%

6.45%,占市场总额的

71.60%,形成较高的行业集中度。根据

SEMI数据,2021-2022

年全球将新增

29

座晶圆厂陆续进入建设阶段,其中中

国大陆

8

座。全球晶圆厂以

12

英寸为主,8

英寸次之,根据

SEMI数据显示,到

2024

年,

全球

12

英寸晶圆厂数量将达到

161

座,产能达

700

万片/月,其中中国大陆

12

英寸晶圆

厂2024

年产量将达150

万片/月,占全球约21%。新增晶圆厂建设未来主要用于满足通信、

智能汽车、高性能计算等对芯片需求。受益于晶圆厂的快速扩张,对半导体设备的需求相

应提升。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向中国大陆转移,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根据

SEMI数据,2018

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达

131

亿美元,2019

年在全球半导体

市场及半导体设备市场销售下滑的背景下,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逆势增长至

135

亿美

元,2020

年随着市场回暖,销售额增长至

187

亿美元,增幅达

39%。中国大陆半导体设

备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其在全球市场的份额的不断提升,2020

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

额占全球市场比例达

26%,同比提升

3

个百分点。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自给率低,进口替代需求迫切。根据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

数据,2018

年国产半导体设备自给率约为

13%,其中集成电路设备,尤其是技术含量最高的前道设备自给率更低。因此,半导体设备进口替代需求迫切。《“十三五”国家科技

创新规划》将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发展置于构筑国家先发优势的重要地位。政策

支持下,随着中国半导体设备技术突破,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进程有望提速。2.前道设备为集成电路制造投资重中之重半导体产业链可分为上游半导体支撑产业、中游半导体制造产业和下游半导体应用产

业。上游半导体支撑产业为半导体制造提供原材料与生产设备;中游半导体制造产业主要

包括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行业;下游半导体产品终端在消费电子、工业电子、

汽车电子、通信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医疗、新能源等多个领域应

用广泛。芯片制造作为半导体产业的重要环节,主要涉及前道晶圆制造工艺和后道封装测试工

艺。前道晶圆制造工艺主要包括氧化扩散、光刻、刻蚀、薄膜沉积、离子注入、机械抛光、

清洗等复杂工艺;后道封装测试工艺主要包括封装工艺和检测工艺。整个生产工艺流程涉

及光刻设备、刻蚀设备、薄膜沉积设备、离子注入设备、化学机械抛光设备、清洗设备、

封装设备、检测设备等。前道工艺涉及环节多,设备需求大,占集成电路产线投资约

80%,当制程到

16/14nm时,设备投资占比达

85%,7nm及以下占比将更高。根据

SEMI数据,2020

年全球半导

体设备销售额约

712

亿美元,其中前道晶圆制造设备销售额为

612

亿美元,占整体设备市

场份额达

87%。测试设备销售额为

60

亿美元,占比为

8%;封装设备销售额为

38.5

亿美

元,占比

5%。其中,薄膜沉积设备市场规模最大,销售额为

172

亿美元,占设备销售额

24%;刻蚀设备和光刻设备市场规模次之,分别为

137

亿美元和

134

亿美元,占比分别

19%和

19%。半导体设备行业呈现高度集中格局,全球半导体设备制造商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

荷兰等国,以美国应用材料、荷兰阿斯麦、美国泛林集团、日本东京电子、美国科磊等为

代表的国际知名半导体设备企业起步较早,经过多年发展,凭借资金、技术、客户资源、

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占据了全球和中国大陆地区半导体设备市场的主要份额。国内设备厂商已成功进入大多数半导体制造设备细分领域,但整体国产化率尚处于较

低水平,政策支持下,半导体制造设备国产化潜力巨大。目前去胶设备在部分国内晶圆厂

的采购中,国产化率已接近

90%,是国产化率最高的半导体制造设备,主要供应商为屹唐

半导体。清洗设备国产化率为

20%左右,主要供应商有盛美半导体、至纯科技、北方华创

等;其他细分市场领域如薄膜沉积设备、机械抛光设备、涂胶显影设备和光刻设备国产化

进展均在逐步推进。随着国内半导体制造设备供应商的关键技术突破与工艺验证加速,未

来中国半导体产业有望显著降低对进口半导体制造设备的依赖。3.美日欧设备供应商主导,各环节格局略有不同3.1

光刻设备:光刻机难突破,涂胶显影前道

track加速国产光刻工艺是芯片制造的关键步骤,是对光刻胶图形进行曝光和显影的过程,直接决定

了芯片制造的细微化水平。光刻工艺的主要步骤包括气相成底膜、旋转涂胶、软烘(前烘)、

对准曝光、曝光后烘焙(后烘)、显影、坚膜烘焙和显影后检查等基本步骤,涉及设备主

要包括光刻机、涂胶显影设备、清洗设备等。在芯片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光刻,光刻

成本占芯片制造成本的

30%以上。3.1.1

光刻机:ASML绝对龙头,国内企业短期突破难光刻工艺的核心是对准和曝光,对准和曝光由光刻机实现。光刻机是决定芯片尺寸、

集成度以及终端产品性能的关键设备,主要包括照明、投影物镜、掩模台、对准、调焦调

平、掩模传输、硅片传输等分系统,通过对光刻胶进行曝光将承载集成电路版图信息的掩

模图形转移到硅片面的光刻胶内。在光刻机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光源波长不断减小,光刻机分辨率不断提升。光刻机经

历了从接触式光刻机、接近式光刻机、全硅片扫描投影式光刻机、分布重复投影式光刻机

到目前普遍采用的步进式扫描投影式光刻机的发展历程。光刻机的光源波长从

436nm的高

压汞灯光源

g线和

365nm的

i线,减小到

248nm的

KrF激光和

193nm的

ArF激光,再

减小到

13.5nm的极紫外光,其分辨率从

1.4μm提升至

8nm到

27nm。目前最先进的设

备类型为

EUV光源设备,最小分辨率达

13nm,可实现制程为

3nm。全球光刻机市场基本被荷兰

ASML、日本的尼康和佳能垄断。全球光刻机年销量

400

台左右,ASML光刻机市场份额常年在

60%以上,市场地位稳固。2020

年全球光刻机销

售额约

134

亿美元。ASML是全球光刻机行业绝对龙头,在

DUV浸入式光刻机市场占据

了最大的份额,并垄断了顶级的

EUV光刻机市场。尼康的光刻机集中在中高端区域,佳能

则集中在低端区域。光刻机行业呈现高度垄断格局,国内企业上海微电子暂时只能提供低端光刻设备,由

于光刻设备对知识产权和供应链要求极高,短期很难追赶国际领先水平。其主产品

SSX600

系列步进扫描投影光刻机满足

IC前道制造

90nm、110nm和

280nm光刻工艺需求,可用

8

英寸和

12

英寸生产线的大规模工业生产。上海微电子有望于

2021-2022

年交付第一

28nm制程工艺沉浸式光刻机,引领中国国产光刻机突破

28nm工艺。3.1.2

涂胶显影设备:东京电子一家独大,芯源微订单快速增长涂胶显影设备(又称

Track或

Coater&Developer)是与光刻机配合进行作业的关

键处理设备,主要负责涂胶、烘烤及显影。在早期的集成电路和较低端的半导体制造工艺

中,此类设备往往单独使用(OffLine)。随着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自动化程度及客户对产能

要求的不断提升,在

200mm(8

英寸)及以上的大型生产线上,此类设备一般都与光刻设

备联机作业(InLine),组成配套的圆片处理与光刻生产线,与光刻机配合完成精细的光

刻工艺流程。涂胶显影设备会直接影响到光刻工序细微曝光图案的形成,是集成电路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