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军队文职招录考试《体育学》真题精选卷_第1页
2023年军队文职招录考试《体育学》真题精选卷_第2页
2023年军队文职招录考试《体育学》真题精选卷_第3页
2023年军队文职招录考试《体育学》真题精选卷_第4页
2023年军队文职招录考试《体育学》真题精选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军队文职招录考试《体育学》真题精选卷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5题)1.在体育运动项目中,练习频率越快,练习速度就越快()

A.对B.错C.有时对D.都不对

2.改革开放40周年,体育表彰大会,表扬许海峰、姚明。许海峰作为第一拿金牌的运动员,国家予以奖励,说明了体育的()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社会功能D.文化功能

3.()首创了武举制度,提倡考武状元,这一制度的实行,大大鼓舞了民间练武之风,对体育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A.杨广B.赵匡胤C.武则天D.刘邦

4.肌肉活动时所产生的本体感觉是()。

A.明确的B.不明确的C.不确定

5.下列关于牵张反射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能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的收缩

B.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肌梭

C.在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牵张反射即永远消失

D.包括屈肌反射和腱反射

6.糖是人体主要的物质,约占人体所需能量的()。

A.40%B.50%C.60%D.70%

7.关于灵敏素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灵敏素质一般由平衡能力、速度、力量和协调能力所决定

B.灵敏素质在儿童少年期培养更为有益

C.灵敏素质的训练效果和速度,力量等素质一样也易消退

D.灵敏素质训练一般安排在训练课的前半部分进行

8.更有利提高篮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训练方法是()。

A.持续训练法B.重复训练法C.变换训练法D.循环训练法

9.下列影响技术能力的因素中,属于主观因素的是()。

A.竞赛规则B.动作技能的储存数量C.器材设备和场地D.技术环境

10.匀速持续训练方法是一种典型的发展()供能能力为目的的训练方法。

A.糖酵解代谢系统B.磷酸盐系统C.有氧代谢系统D.糖酵解供能代谢系统与有氧代谢系统混合

11.运动员掌握技术的基本途径是()。

A.想象B.体验C.练习D.回忆

12.士兵进行最大力量训练时,训练强度一般可以控制在()。

A.45%B.55%C.75%D.85%

13.间歇训练法要求严格规定多次练习时的()。

A.练习次数B.间歇时间C.持续时间D.练习方法

14.竞技体育表演业属于哪一类产业()。

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第四产业

15.两手侧平举慢慢放下时,三角肌()

A.在拉长状态下做支撑工作B.在远固定情况下做退让工作C.在近固定情况下做退让工作D.在近固定情况下做克制工作

16.当α运动神元传出冲动增加时,可使()

A.梭外肌收缩B.梭内肌收缩C.梭外肌和梭内肌同时收缩D.肌梭传人冲动减少

17.快肌的生理特点是()。

A.收缩快易疲劳B.收缩慢不易疲劳C.收缩快不易疲劳D.收缩慢易疲劳

18.采取区别对待原则的主要依据不包括()。

A.运动项目特征B.运动员个体差异C.教练水平D.训练水平

19.表扬与批评是运动训练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之一。

A.内容B.任务C.方法D.要求

20.丰富()生活是我国体育的主要目的之一。

A.政治B.经济C.娱乐D.社会文化

2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自主学习的特点()

A.能动性B.独立性C.强制性D.创造性

22.感受旋转加减速度的感受器位于()和()中。

A.椭圆囊B.球囊C.半规管

23.如果用间歇训练法发展运动员的力量耐力,强度应在()。

A.40-60%之间B.60-80%之间C.80-90%之间D.90%以上

24.改革开放40周年,体育表彰大会,表扬许海峰、姚明。中国女排,通过不懈的努力获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形成的女排精神是()

A.团结奋进,勇争第一B.顽强拼搏,永不言弃C.勤学苦练,无所畏惧D.拼搏奋斗,团结奋进

25.()不属于心理紧张的克服方法。

A.音乐调节法B.阻断思维法C.体验升华法D.自我暗示放松法

26.关于恢复过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运动时,机体只有消耗过程没有恢复过程

B.超量恢复的程度与出现时间与运动量有密切关系

C.超量恢复与膳食和运动模式有密切关系

D.大强度间歇性运动后膳食对肌糖原储量的恢复影响较小

27.在运动实践中,提高速度力量的途径是()。

A.发展力量B.加大训练的负荷强度C.增加训练的负荷量D.增加训练频率

28.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而形成静息状态下的膜电位差。

A.K+外流B.K+内流C.Na+外流D.Na+内流

29.体育竞赛中“反败为胜,力挽狂澜”、“千钧一发”等运动情境,可以激发人们的精神,表现为()功能。

A.政治B.教育C.娱乐D.社会情感

30.胆汁是由()分泌的。

A.胆B.胰腺C.肠腺D.肝细胞

31.健身功能是体育的基本功能,它可以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提高()水平。

A.消化系统B.呼吸系统C.胃肠系统D.心理

32.()是运动训练过程的出发点。

A.运动员现实状态B.训练计划C.训练目标D.训练阶段的划分

33.呼吸的主要中枢位于()。

A.大脑皮质B.脑桥与延髓C.脊髓D.小脑

34.竞技体育的主要目的是()。

A.掌握体育知识B.创造优异运动成绩C.不断增强体制D.掌握体育运动技能

35.分解训练法中,虽然对练习内容各个环节的练习顺序并不刻意要求,但对相邻环节的衔接部分有专门要求的是()。

A.单纯分解训练法B.递进分解训练法C.顺进分解训练法D.逆进分解训练法

二、多选题(8题)36.近代体育的三大基石是指()。

A.德国体操B.日本柔道C.瑞典体操D.英国户外运动E.美国篮球

37.“第二次呼吸”出现,说明()结束,()开始。

A.赛前状态B.进入工作状态C.稳定状态

38.持续性练习,这种训练方法可划分为()和()训练两种

A.变速B.间歇C.重复D.匀速

39.()()是属于等渗溶液。

A.9%NaClB.0.9%NaClC.5%葡萄糖D.0.5葡萄糖

40.影响负荷量的因素有()。

A.训练总时间B.训练总重量C.训练总距离D.训练次数E.训练组数

41.影响负荷量的因素有()。

A.总重量B.总距离C.次数D.组数E.总时间

42.常用来评定运动员机体疲劳的指标有()。

A.肌酸激酶B.血红蛋白C.心率D.体脂E.血尿素

43.关于体育科学的描述,正确的有()。

A.体育科学是研究体育现象、揭示体育内部和外部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B.体育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体育

C.体育与体育科学有本质区别

D.体育科学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找到体育内容不同学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E.现代体育科学的发展呈现出一体化趋势

三、判断题(5题)44.在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方面,体育是万能的。

A.正确B.错误

45.低乳酸数值的间歇训练可提高速度素质,高乳数值的间歇训练提高速度耐力。()

A.正确B.错误

46.德国的杨氏体操、瑞典的林氏体操和英国的户外运动被称为现代体育的“三大基石”。

A.正确B.错误

47.我国的体育管理属于社会主导型。

A.正确B.错误

48.“乒乓外交”的成功说明体育具有政治功能。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

1.B

2.A

3.C

4.B

5.C

6.D

7.A灵敏素质一般由速度、力量、柔韧和协调能力所决定。

8.C变换训练法:使变换节奏适应专项运动技、战术变换基本规律,使训练内容变换适应技、战术应用的要求,使练习内容之间变换符合实际比赛变化需要,提高运动员比赛的应变能力。

9.B动作技能的储存数量是影响技术能力的主观因素之一。

10.C

11.C

12.C

13.B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多次练习时间的间歇时间作出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14.C

15.C两手侧平举慢慢放下时,三角肌肌力矩小于阻力矩,环节朝拉力相反方向运动,肌肉变长,所以是退让工作。另外,侧平举是肌肉以近侧端为定点、远侧端为动点进行收缩,所以三角肌此时的工作条件为近固定。

16.A

17.A快肌纤维的生理特点主要有:收缩的潜伏期短,收缩速度快,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大,与慢肌纤维相比,肌肉收缩的张力.速度曲线位于其上方,但收缩不能持久,易疲劳。

18.C

19.C

20.D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是我国体育的主要目的之一。

21.C自主学习具有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等基本特点。

22.C

23.A

24.B

25.C

26.A运动时,机体消耗过程大于恢复过程。

27.B速度力量是指神经肌肉系统快速发挥力量的能力。加大负荷强度训练是提高速度力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28.A

29.D

30.D

31.B健身功能是体育的基本功能,主要体现在提高人体的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促进少年儿童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延年益寿和提高生活质量,调适和保持心理健康等方面。

32.A运动员处于一种什么状态,决定其总体竞技能力状况的各个因素的发展水平如何,运动员的发育状况如何,确定这一状态的原因又是什么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对运动训练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运动员的现实状态是运动训练过程的出发点。

33.B

34.B

35.B

36.ACD

37.BC

38.AD

39.BC等渗溶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