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材料真正成为幼儿科学探索的助推器获奖科研报告_第1页
让材料真正成为幼儿科学探索的助推器获奖科研报告_第2页
让材料真正成为幼儿科学探索的助推器获奖科研报告_第3页
让材料真正成为幼儿科学探索的助推器获奖科研报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材料真正成为幼儿科学探索的助推器获奖科研报告摘

要: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之中,幼儿是探索者、研究者,同时也是知识经验的构建者。通常情况下,适宜的实验材料、合理科学的材料投放及运用方式,既能启迪幼儿思维与智慧,还能帮助幼儿更好参与实验活动,继而提升幼儿科学探究兴趣与能力。由此,材料就是推动幼儿更好开展科学探究的助推器,材料在幼儿科学探究中起着重要促使作用。那么,在日常科学探究活动中,幼儿教师该如何科学设计、投放及运用材料?本文就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以“自制沙漏”实验为例,谈谈自身的一些粗浅看法,以期为相关实验探究活动开展提供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幼儿探究活动;材料;自制沙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有提出:“科学教育应紧密联系幼儿实际生活,利用幼儿身边各种事物及现象作为科学探究对象。”换言之,幼儿需要探索的是身边事物,而不是过于深奥的问题。本文就幼儿科学探究材料,提出了以下“自制沙漏”实验之材料设计、投放及运用建议,旨在让材料最大化发挥自身价值,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促使幼儿更好学习发展。

一、“自制沙漏”实验之材料设计

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对幼儿科学素养培养有着重要帮助作用,但要想让科学探究活动开展更高效,科学探究活动前的材料设计最为关键。因为适宜的探究材料设计,能有效调动幼儿实验参与兴趣,并吸引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索。对此,这就需要我们幼儿教师积极转变固有观念,充分认识活动探究前材料设计重要性,只有这样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才更有意义与实践性。

以“自制沙漏”实验为例,教师在活动前准备了“自制沙漏”实验相关材料,如大小相同的矿泉水瓶、可乐瓶若干只,经过消毒的沙子20袋,秒表若干只,彩色卡纸,透明胶带。教师再通过演练活动过程的方式有效排除非因素,以选择最适合本次实验活动的材料与方法,旨在使整个实验有序、轻松进行,并让幼儿感到十分开心,真切感知科学探究魅力。

二、“自制沙漏”实验之材料投放

(一)材料投放要有操作性,留给幼儿动手发展空间

案例:区域活动时间孩子们对于沙漏很感兴趣,点点问:老师,这个沙漏玻璃的容易打破,我们能不能自己做一个沙漏呢?于是基于孩子的兴趣,我提供了大小相同的矿泉水瓶,让幼儿通过我的引导将一组中其中一个瓶子灌满2/3的沙子,然后与另外一只瓶子瓶口相对,并用透明胶带缠紧。这时点点说:“2/3的沙子的沙子是多少呢?”涵涵说:“我怎样知道才是2/3的沙子呢?”这时,我便自己向孩子们展示,并向孩子们说:“不是说必须是2/3,只要没有太满就可以。”由此可见,操作性强的材料才能让幼儿积极参与其中,并充分感到实践动手的乐趣。

分析:由案例可见有操作性的材料能引发幼儿动手、动脑,支持幼儿与活动环境的积极互动,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客观事物进行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不感到乏味。正所谓“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在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材料是幼儿的活动对象,只有幼儿教师合理科学投放一些可操作性强并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实验材料,才能充分调动幼儿实践积极性,让并幼儿从中感到实践的乐趣,继而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经验。

(二)材料投放要有层次性,满足不同幼儿发展需要

案例:在“自制沙漏”实验前,我带孩子们细心观察了沙漏模型,并对沙漏模型进行分解,为了让幼儿对沙漏有大概初步认识。随后,我又一步一步引导幼儿实践操作。只见孩子们到了瓶口打孔阶段,如果我让动手能力较低的幼儿自己打孔,幼儿可能会觉得非常烦躁,甚至会有抵触现象,所以我便为动手能力较差的幼儿提供了已经做好的瓶口。

分析:每个幼儿发展水平不同,而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对材料感知又不用。为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善于结合幼儿能力差异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实际操作需求。因此我们在活动区域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有的放矢。投放材料时,要注意提供难度不同的材料,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使材料“细化”,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优势。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便于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自制沙漏”实验之材料运用

(一)注重材料的结构性,启发幼儿合作探究

案例:我让幼儿用小剪刀在矿泉水瓶或可乐瓶上戳几个洞后,引导幼儿将灌满2/3的沙子瓶与瓶盖拧好,并让幼儿将其与另一个瓶子以瓶口相对的方式用胶带缠好。由于幼儿一个人很难完成,我便小朋友之间相互帮助,一个人弄好了之后另一个人再弄。以点点与涵涵一组来说,点点先帮助涵涵将两个瓶口相对摆好,涵涵便用透明胶带一圈一圈缠好。随后,涵涵再以同样的方式帮助点点,不一会两人就弄好了,并十分开心。待幼儿沙漏模型初步弄好后,我便让幼儿试着将沙漏立起观察其瓶盖大小与沙子流速的关系。由此,由于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沙漏,便十分开心,自信心也增强了不少。

分析:幼儿教师作为科学探究活动的引导者、辅助者,应充分尊重幼儿的独特视角,并以儿童视角耐心与他们解释,以尽可能的倾听他们的描述与解释,继而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科学探索区常常需要幼儿之间相互交往,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科学探索区的“自制沙漏”就是很好的一例。幼儿在自制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挫折,然后经过观察、思考、合作操作,直到成功为止。在这过程中幼儿的判断智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材料完全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小朋友们在合作中完成了沙漏,那种成功后的喜悦更是不言而喻了。

(二)注重材料的启迪性,有效落实探究目标

案例:沙漏在同伴的合作下终于完成了,我便主观性引导幼儿观察沙子的流速,并让幼儿记录观察到的结果。点点说:老师你看我的沙比涵涵的漏的快呢!这时,涵涵看了看点点的沙漏,接着又看看自己的沙漏,你看你的瓶盖上的洞比我的大,所以你沙漏里的沙漏的比我的快呢!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瓶盖上的洞有些大,没有一會功夫就流完了。而有的幼儿因瓶盖上洞较小,沙子流速便慢一些。这样一来,幼儿在教师及自主实验下就可以得知,沙子的流速与瓶口洞大小有着紧密关系。

分析:教育家苏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幼儿科学探究材料的有效运用是幼儿头脑并用的活动,只有幼儿教师适度、适时地指导,幼儿才能更好投身于实践操作中,并取得良好实验成效。概言之,“材料引起探究,材料引起活动。”在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材料的科学运用对整个实验设计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广大一线幼儿教师应善于立足幼儿视角帮助幼儿合理科学应用科学材料,让幼儿通过自主动手获取更多科学知识,让材料真正成为幼儿科学探索的助推器,最终提升幼儿科学探究活动实效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