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地理亚洲同步练习题_第1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亚洲同步练习题_第2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亚洲同步练习题_第3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亚洲同步练习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地理亚洲同步练习题二、综合题

12.读“亚洲人口分布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

A.东部、北部B.东部、南部

C.东部、西部D.中部、北部

(2)图中M地人口稀有的最主要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字母P在图中适当的位置标注亚洲与非洲的分界限。

(4)一艘油轮从波斯湾到中国的上海,走最近的航线要经过()

A.直布罗陀海峡B.白令海峡

C.麦哲伦海峡D.马六甲海峡

13.(探究创新题)读下列图,完成以下各题。

(1)图中①、②两地相比,______地年降水量较多,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图中③处的短线上添绘箭头,以表示冬季风的风向。

(3)④地区的民居多为尖顶屋,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⑤地的民居多使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阿拉伯地区的居民喜爱穿长袍,且服饰的颜色以白色为主,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D四幅图中的__________反映了这一特点。

(5)⑥地的雅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BCD四幅图中的__________反映了恒河三角洲孟加拉人的生活习性,以捕

鱼为生,以_____________为主要交通工具。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穿过欧洲、非洲和南极洲。

2.【解析】选C。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水源充分、土壤肥沃,相宜耕作,成为人类文明发祥地。

3~5【解析】3选A,4选B,5选C。第3题,位于亚洲东部沿海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严寒枯燥,夏季酷热多雨。第4题,B处位于热带雨林地区,高脚屋利于通风散热,适应这里湿热的气候。第5题,季风区近海降水多,离海越远,降水越少。

6、7【解析】6选C,7选D。第6题,由图甲可知,87°E经线大致穿过青藏高原、新疆的“三山夹两盆”,“三山夹两盆”中间山脉是天山。第7题,青藏高原南部边缘是源于中国的雅鲁藏布江。

8.【解析】选C。亚洲东部和南部以季风气候为主,常受夏季风的影响,简单造成旱涝灾难。

9.【解析】选A。人口增长过快,对粮食、资源需求增加,导致环境破坏严峻。

10.【解析】选A。由图可知,该国第三产业比重,超过50%。第一产业比重最小。一般兴旺国家第一产业比重最小,第三产业比重。进展中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较小,选项中只有日本是兴旺国家。

【方法技巧】三类产业构成图的判读

对三类产业构成图的判读,无论条状图还是饼状图,判读时首先要看懂图例,由图例所示再估量各类产业所占比重。条状图可以依据标尺,较为精确地读出三类产业所占的比重。饼状图则依据扇形面积所占圆的面积的大小确定各类产业所占比重。

11.【解析】选A。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可以看出,亚洲国家经济进展很不平衡,经济进展水平差异很大。

12.【解析】亚洲东临太平洋,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工农业兴旺,人口稠密,北部的M地因地处高纬,气候寒冷,人口稀疏。亚非的分界限是苏伊士水道,一艘油轮从波斯湾到中国的上海,走最近航线要经过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

答案:(1)B

(2)纬度高,气候严寒

(3)

(4)D

13.【解析】图中①、②两地由于距海远近不同,降水差异很大,①地距海近,降水多;②地距海远,降水少。③处的冬季风由内陆吹向海洋。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影响当地的文化生活、风俗习惯以及民居建筑。尤其一个地方的气候严峻影响了当地的饮食习惯和建筑特点。如降水多的地方一般建尖顶房;地震多发的日本,建筑具有防震的特点等。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以船为交通工具。ABCD四幅图,A是沙特阿拉伯人,身着宽大袍子,过游牧生活;B是恒河三角洲;C是西亚厚墙小窗的民居;D是日本用轻质材料建筑的楼房。

答案:(1)①①地距海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