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复习题_第1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_第2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_第3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_第4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的概念?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自然辩证法是科学技术哲学主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内容有三个方面:自然观——关于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包括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及其规律性、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等;自然科学观——关于自然科学自身发展及其与社会关系的总看法,包括自然科学的性质结构、发展规律、发展模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等;自然科学方法论——关于研究自然界运动、变化规律的一般方法论.2、希腊思想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什么影响?古希腊自然观的内容:(1)用自然的原因解释自然。如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阿那克西米尼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德谟克利特则认为是原子;(2)追求逻辑的完满。如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本原是数,柏拉图提出的“理念世界”;(3)对自然的认识是从最简单的外部现象开始的,从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本质,最先是天文学和力学;(4)亚里士多德的综合。他既注重逻辑的严谨,又注重经验事实,从亚里士多德之后,科学开始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古希腊自然观的特点:猜测性、朴素性、直观性、唯物性、辩证性。古希腊自然观的意义:古希腊人企图用自然界的某种特殊事物或性质说明自然现象,并且力图从自然现象的总的联系中去把握它们,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自然观。他们从总体上勾划出一幅自然界的总画面,在自然观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遗产。但是由于古希腊的自然科学基本上是以简单的经验观察为基础的,一般说来,还没有系统的实验方法,因而他们提出的一些理论缺乏充分的事实根据,他们着重于逻辑的推理和概括,这就是他们的自然观具有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的特点。8、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保证科学观察的客观性?科学观察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科学认识方法。它作为一种基本的认识活动,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人的观察能力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它曾表现出几方面的飞跃:①从感官观察扩展到仪器观察。科学仪器作为人的感官的延长和补充,日益克服感官的生理局限性,不断开拓认识的视野,并使观察走向精确化和定量化;②从自然状态的观察扩展到实验中的观察(见科学实验);③从人脑指导下的观察扩展到电脑参与下的观察。电脑作为人脑的延长和补充,能够极大地提高观察效率,获得更多的信息量,更快、更及时地贮存和加工观察结果;④从地面观察扩展到太空观察。从而,使人们开始摆脱只在地球表面上观察的局限性。科学观察不只是感性活动,而且是由科学理论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武装起来的认识活动,理性思维渗透于观察过程的始终。正因为如此,科学观察才能达到客观性、全面性和系统性,才可能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在科学观察中既要善于抓住最主要的东西,同时又要注意捕捉那些意外的偶然现象,跟踪追查,从偶然中发现必然的东西。因为观察中的机遇常常是重大科学发现的契机。科学的精神气质主要包括那些内容?(1)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得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默顿于1942年发表过一片重要的论文《科学的规范结构》,其中包括了对科学精神的探索和研究。他所说的科学精神是指一种非物质的东西,如气质、境界、规范、观念等,可将其概括为:科学共同体行为规范所表现的一种理想的精神气质。科学精神的涵义是历史地演变的,不同的价值观就会有不同的有关科学精神的界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求真务实精神:是指在科学活动中应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不唯书、不唯上、只求真;其二、有条理的怀疑精神:是指提出的问题是有道理的(逻辑上自恰)的,有证据的,而不是怀疑一切;其三、开拓创新精神:创新是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对于新问题的分析和创造。[①实事求是;②怀疑与批判精神;③究根究底的探索精神;④认真的态度;⑤勇于坚持真理;⑥科学与民主]一.古希腊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基本关系。(答题思路)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其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辩证法来源于古希腊文,其早期含义是进行谈话、进行论战的意思。古希腊哲学家把在论辩时揭露和克服议论中的矛盾以求得真理的艺术叫做辩证法。柏拉图把辩证法引入哲学,把它作为研究概念思维艺术的专门科学。

2形而上学是与唯物辩证法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源于古希腊文,形而上学的本意是“物理学后编"。从黑格尔开始,就把形而上学用作反辩证法的同义语,也就是说,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论。

二、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1、为什么说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这一点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首先,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即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双方之间的联系。辩证法承认矛盾,就必然承认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主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相反,形而上学否认矛盾,也就必然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主张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其次,它揭示了发展的源泉,即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所以,唯物辩证法必然承认事物的发展,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而形而上学由于否认矛盾,也就否认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只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它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因而看不到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不能理解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好把事物变化的原因归结于外力的推动。

从上述分析可知,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种种分歧,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2、哲学中的“两个对子”的关系(1)“两个对子”的含义:一是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二是指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2)“两个对子”的区别:分别回答哲学中两个不同的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在于对世界的本原是什么问题的不同回答;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在于对世界状况怎么样问题的不同回答。因此,辩证法不等于唯物主义,形而上学也不等于唯心主义。

(3)“两个对子”的联系: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影响和制约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它们都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各有唯物和唯心之分,唯物和唯心也各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别.

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分歧的基本要求

(1)总的: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2)具体:

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注意防止和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把唯物辩证法同实践、调查研究密切结合,加以灵活运用;坚持辩证法与坚持唯物论的统一;

课堂思考1:坚持辩证法与坚持唯物论是否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与辩证法是统一的.因为,它们的研究对象是同一的,即客观物质世界.两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是坚持辩证法的唯物论,辩证法也离不开唯物论.只有坚持辩证法,才能将唯物论贯彻到底.

基本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根本观点——矛盾的观点总特征——普遍联系的观点和永恒发展的观点核心——对立统一规律二、中世纪后期经院哲学对对近代科学形成的影响中世纪是指“从罗马文明在拉丁西方的终结(约为公元500年),到通常被称为文艺复兴的艺术与文学的复兴确实已经开始的1450年之间”。中世纪向来被认为是西方科学发展的空白期,然而其主流学术形态--经院哲学传承了古希腊哲学的柏拉图主义传统,并使得其关于自然有秩序和可理解的信条逐渐成为人们心中不证自明的信念,为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的产生打下了良好的形上学基础,以至人们无需再为科学何以可能的问题进行争论,而直接进入方法论的探讨和具体学科的研究。经院哲学内部唯实论和唯名论两种具有相互张力的思想构成了近代科学的思想生态.唯实论继承了柏拉图的唯理主义,重视那个看不见的、经验现象背后的本质的、理性的世界,认为认识这个世界是需要运用理智而不是感官,特别是需要数学.由于对理智的推崇,唯实论在客观上也加强了对人类理智的积累与训练,发展了演绎的逻辑方法.唯名论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经验主义,引导人们把目光转向对具体事物的经验与观察.由此,初步形成了经验还原论的方法;同时,唯名论的基本立场使归纳逻辑得到重视;并且唯名论本身又成为自由探索精神的象征.经院哲学内部唯实论和唯名论的争论等表明了他们对古代文明的有选择、有重点的继承和发扬,恰恰为科学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没有经院哲学内部唯实论和唯名论两种具有相互张力的思想构成的思想生态,也就没有近代科学的产生。所以,经院哲学并不如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是一种文化中断,相反,它是以另一种形态保留了古代文明的基因,从而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使得近代科学的基本要素逐渐发展并孕育成熟。3、形而上学自然观是怎样产生的科学背景下产生的?近代自然科学在一些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这个时期的自然科学由于刚刚从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主要还是处在搜集资料、划分研究领域、分门别类进行研究的阶段,大多数学科发展水平还不高,从观察和实验所获得的经验材料还不足以说明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要进行分析,就必须把自然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暂时割断它同其它事物的过程的联系,把它看成是孤立和静止的。这种研究方法久而久之,最终发展成为一种固定的、普遍的思维形式,即只注意局部,不注重整体;只注重研究个别,不注重研究一般;把为了研究方便而人为的割裂和分离看成是自然界本身存在的界限和鸿沟,把活物看成为死物,把运动归结为静止,把事物和现象看成彼此孤立、互不联系、一成不变的东西。这种思想方法在17、18世纪由一些思想家的哲学概括,使之理论化,并上升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取得了固定的形式,便成为一种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思潮——形而上学自然观。5、怎样理解“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向神学写了挑战书,牛顿却以神的第一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一时代”?恩格斯这句话是对近代科学革命和近代科学发展中科学与神学的关系的一个论述。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这本书是自然科学向封建神学权威统治争生存、求解放、宣布自己独立的宣言。在《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首先论述了地动说,驳斥了地球不动的谬论。接着提出并论证了地球并不在中心,太阳是宇宙中心的“日新说”观点。从而推翻了独霸天文学领域长达千年之久的托勒密的地心体系,动摇了中世纪神学统治的基础。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宗教神学展开了殊死的斗争,是自然科学从血泊中顽强地生长起来。这些先驱们树立起了科学的献身精神,为后来追求真理的人们树立起一面旗帜,鼓舞他们为真理而斗争。《天体运行论》的出版标志着科学已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牛顿的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是对伽利略研究成果的继承和发展。牛顿力学第三定律是由瓦里斯、雷思、惠更斯发现的,牛顿进一步总结,并同前两条定律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作为动力学基础。以牛顿的名字命名的万有引力定律,是一个时代科学研究成果的系统综合。牛顿所总结的力学三定律和他所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把天体力学和地面上的力学定量地统一起来。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界宏观低速运动的一次大的飞跃,是近代前期科学发展的伟大里程碑。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很好地解释了天体的运动,可是如果追问天体最初为什么会运动时,牛顿就不能坚持从自然的原因解释自然,而滑向了唯心主义,向神学妥协,投入神的怀抱,认为天体的最初运动是上帝的第一推动的结果。近代前期学科的开端,哥白尼给神学写了绝交书,把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而到了牛顿,又同神学相妥协,把神学引入科学。这是深刻的历史教训,它说明了科学家不能满足于自发的唯物主义信念,而必须自觉地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才能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完全划清界限,才能使科学工作健康的发展。怎样理解科学的特点?(1)探索性和尝试性;(2)创造性和继承性;(3)严密性和可重复性;(4)个体性和集体性。科研选题的原则科研选题的原则:课题必须有价值——研究的方向课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研究的内在要求课题必须具体明确课题要新颖,有独创性——研究的本质特征课题要有可行性——研究的现实条件9.简要说明科学争鸣及其意义在良好的人文环境下,平等的学术争论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又一内在动力。科学争鸣的起因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大致有以下三种原因:1/科学新思想与背景致是相冲突引起科学争鸣。2/由于科学思想本身的不完善导致的科学争鸣。3/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而产生的科学争鸣(如微粒说和波动说的争论)。此外由于学者专业角度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地域的不同,甚至民族、宗教信仰、社会家庭背景的不同等等,都会造成科学争论。意义:学术上的自由科学争鸣是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强大动力。首先,科学争论能激发科学新思想的萌发。双方为了确证自己,批驳和诘难对方,都要积极地、深入地进行思考,从而加深人们对问题的研究,激发新的科学思想萌发,提出更具体的科学理论。其次,科学争鸣能促进原有理论日臻完善。针对理论弱点和不足而进行的不同观点和见解的争鸣,可以深刻的暴露理论的缺陷与困难,使争论双方及时修正和改进自己的理论,克服自己认识上的片面性,使理论朝向全面的方向发展。再次,科学争鸣会导致不同学派的形成。总之,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不同学术观点和不同学派之间的争鸣,科学争鸣是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但是,在科学技术不同学派、不同学术观点的争论中,不得使用权力、政治干预来解决,只能靠科学事实讲话。11.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的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创新又是一把双刃剑。科技创新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时,有时会引起短期开发与长期开发的矛盾;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有时会扼杀传统产业或民族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有时会带来新的就业问题等等。值得关注的一点是,科技创新的速度是惊人的,但伴随的自然环境恶化也是惊人的,为此西方出现了批判盲目崇拜现代科技的思潮。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科技发明层出不穷,不断创造出新材料,创造出新生命。人类试着借助飞行器在太空安家,甚至试图复制人,要与上帝比高下。这些发明使人类置身于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中。然而,不少杰出的发明也在制造永远的祸端:百年难解的白色恐怖——塑料。自从它诞生到现在,它确实给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但也出现了许多灾难。它深埋地下,百年不溶解,给土地资源造成重大损失。城市生活中心流动杀手——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它不仅方便人们的外出,还节省了时间,但汽车排出有毒气体,对人类以及大气层都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13、简评科学奖励中的马太效应。科学奖励并不是科学研究活动,但它是涉及到科学研究的社会活动,属于广义的科学活动。是科学共同体对科学家在增进科学知识方面所做出的贡献给予的承认和荣誉。其实质就是成就承认。在科学活动中,如果一位科学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需要给予一定的承认和奖励,这就是科学奖励。换句话说,科学奖励是科学共同体对科学家在增进科学知识方面所做出的贡献给予的承认和荣誉。由于科学家得到的承认(奖励)多,名声高,则获得的承认高,反之,则得到的承认(奖励)少,这种现象称之为“马太效应”。即对于贡献相等的科学家,因名望,原来所处的环境不同,而导致所受到的奖励(成人)不同的情况。科学家得到的承认越多,就越容易被承认、奖励;而得到的承认少,就更难以承认,受奖励。马太效应对科学奖励系统的影响是:有利于已经得到确认的科学家,这种影响使他由于某种贡献而获得的承认多余其它科学家做出的相同和等价贡献可能得到的承认。其在科学奖励中所起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其有利于有名望的科学家,不利于声望低的科学家,会延迟小人物所做出的贡献被发现的时间,对普通科学家的科学成果的产出率有降低作用有碍科学的发展,影响普通科学家的产出。另一方面,有利于尽早使有名科学家的成果被承认,从而尽早培养科学精英,同时,普通科学家会努力工作,出更好的成果,他们的成果的发现只是被延长,而不是抹煞,著名科学家的发现很快得到承认比根本不被承认要好的多;而声望低的科学家,则可以扎扎实实的进一步工作,使科学水平更进一步提高,只要成果多了,最终必然会脱颖而出,被人承认。4、近代后期有哪些科学成就打开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一个又一个缺口?为什么?天文学的新概念德国哲学家康德于1775年发表了《宇宙发展史概论》,提出了太阳起源的星云假说。星云说是人类认识史上第一个科学的天体起源学说,它从物质自身具有吸引与排斥的对立统一来分析天体的发生与发展。它不仅在科学上为现代天体演化学奠定了基础,从而推动了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且也在哲学上为辨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天文学方面的论据,它既批判了“宇宙神创论”又否定了“神的第一次推动”。恩格斯评价说,康德的星云假说在僵化的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拉普拉斯是历史上从机械自然观向辨正自然观过渡的代表人物,他的《宇宙系统论》在太阳系起源问题上坚持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地质学的新理论英国地质学家赖尔1830年出版了他的《地质学原理》。他提出了地质渐变理论,认为促使地壳的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不是上帝和其它神秘的作用力,而是永远不停的进行着地质应力,从而抨击和否定了当时的“灾变论”。由于赖尔的地质渐变理论使人们认识到地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自然力的作用下不断生成变化的,这就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又一个缺口。物理学的新综合物理学领域19世纪的两个最重要的发现: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和电磁理论的建立。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是19世纪40年代由五个国家的至少六、七种不同职业的十几位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力学、热力学、电学、化学等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揭示了自然界的统一性。法拉第-麦克斯韦电磁理论为电磁学奠定了基础。麦克斯韦关于电磁波的预言1888年被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试验加以证实。电磁理论从本质上揭示了光电磁现象的统一性,在那种认为光电磁互不相干的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又一个缺口。化学上的新发现化学领域19世纪有三个发现,一个是道二顿-阿伏伽德罗的原子-分子论,第二个是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第三个是维勒的草酸和尿素合成。道尔顿提出了原子的科学假说,完成了近代化学发展中的一次重要的理论综合。阿伏伽德罗的分子假说成为说明物质构成和化学反应机理的原子-分子说,这一学说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以它的辨证性质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又一个缺口。草酸和尿素合成第一次用无机原料合成有机物,穿透了无机界和有机界的障碍。生物学上的新进展19世纪生物学的两个重大发现是细胞理论和生物进化论。德国动植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理论,这个学说在动植物之间架起了桥梁,为生物进化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生物进化论的创立是以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为标志的,它揭示了生物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界的普遍联系,有力地批判了“目的论”、“神创论”、“不变论”等形而上学的观点。简要说明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有哪些?

(1)实验和理论的矛盾循环运动

"实验——理论——实验"的循环运动模式;实验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指导实验

(2)理论自身的矛盾:科学追求理论系统的无矛盾性,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对某一现象的认识不可能达到绝对的首位一贯,这种矛盾可促进科学的发展

(3)不同观点和不同学派之间的争鸣

科学争鸣的原因:新思想与背景知识的冲突引起争鸣,科学理论本身不完善引起的冲突,研究角度不同引起的冲突

科学争鸣对科学发展的影响:激发科学新思想的产生,促进原有理论的改进,导致不同学派的形成

(4)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

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相互作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带头学科的更替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5)学科的分化和综合

学科分化指从原有的科学中分离出新学科,学科综合指形成内涵更大的学科。

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历着不断分化和不断综合的过程。分化与综合不是彼此孤立的过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构成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矛盾运动的重要方面。分化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化的结果。分化中有综合,综合中有分化。科学技术分化到一定程度,人们为了获得整体性认识,就需要进行综合;而科学技术综合的结果又为人们深入研究提供了条件。科学技术正是沿着“分化-综合-分化”不断循环往复,不断产生新的学科,使科学技术朝着深度和广度发展。10.社会对科技发展的影响科学技术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其发展必然受到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把握科学前沿,营造科学中心,都与良好的社会条件密不可分。一、社会经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在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众多社会因素中,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居第一位的、决定性的因素,因为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实践对科学提出了需求,要求科学帮助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最早产生的自然科学——天文学,就是因为最早的生产是农业和畜牧业,农牧业的生产活动需要观察天象,了解气候的变化。从根本上说生产的发展决定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但只有当社会的和经济的需要同科学内在发展的各种问题协同结合起来时,科学才能获得发展。二、社会政治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政治是上层建筑,经济是基础,而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决定和影响着生产关系,并与生产关系共同构成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综合即构成了社会的经济基础。因而,政治与科技的关系,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互关系的一种基本关系。1、社会政治制度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的作用落后的、专制的政治制度阻碍科学技术的进步。先进的、民主的政治制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2、科技方针政策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社会制度对科学技术的作用是通过科技政策来体现的。正确科技政策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随着经济的发展,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到科学研究方面;(2)以科学技术教育为中心,培养人才;(3)重视从事科学技术事业的科技人员;(4)深入进行科技体制改革,使科学技术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能力。3、军事、战争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军事和战争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具有两重性,一方面破坏生产,毁灭科学成果,另一方刺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刺激作用表现在:军事需要刺激尖端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战争和军备竞赛促进国家对科技政策的调整;军事科学研究带动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研究雷达与高射炮有效配合的方法,出现了电子计算机和控制论。);历史上的战争促进了学术交流;军事科学技术可以军用转化为民用技术。三、社会意识形态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1、哲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首先科学认识离不开哲学思想的制约;哲学为科技工作者提供方法论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首先教育为科学技术事业培养人才;教育水平、发展速度和规模直接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3、道德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进步的道德是科学技术后发展的精神条件,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4、美学对科学技术的影响:人对现实世界的审美关系主要表现在艺术当中,所以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中的哲学问题。而从哲学意义上说,艺术也是现实社会生活在人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也是缘于人类的社会劳动实践的。因此,科学技术与美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相互影响。5、文化传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分为三个层次(1)各种观念;(2)成为习惯的行为规则;(3)体现各种习惯的仪式。15、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自然指相对于人的客观世界。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可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能过生产劳动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改造自然的能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的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能够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此外,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的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太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就在所难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极大地加强,人由自然的奴仆变成了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但自然并不是一个任人摆布的温顺奴仆,当它遭到人类破坏时,它就毫不留情地报复甚至毁灭人类。正如恩格斯告诫我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人类只有深刻认识自然及其规律,并以此为行为的依据,才能使自然服务于自己。人类离开了自然,人类就将毁灭。因此,人与自然既对立又依存,人类必须谋求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基础:建立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观念在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中,建立人处于主体地位的观念破除人类中心主义,建立生态自然观人类必须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使人的需要与自然的可供量、人的活动程度与自然的承受力之间达到和谐、稳定以重建生态系统的平衡。自然界在进步和演化、人类也在发展,二者是共同进化,协调发展的,只有与自然界建立一种和谐关系,维护自然的多样性统一,才能避免人类社会发展与人的生存环境关系的恶化,提高和维护人的生存质量,才能保证人类在自然中持续存在和发展。这样,才无愧于人类本性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联系实际谈谈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自然辩证法的重要性;扩大知识面;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培养科学精神,增强科技意识;了解科学发展的规律;学习科学方法(1)当代科技和社会迅速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如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和社会的迅速转型;知识和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科学技术负面效应与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科研职业化与科研伦理的重要性;科学精神和方法的重要性;科学发展的规律等,需要“自然辩证法”这门课来系统回答。通过学习这门课,对上述问题有了更深的了解和体会。

通过对自然科学的总体状况、自然科学发展的规律、自然科学的社会影响等作系统全面地学习,我们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为科学自然观树立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科技意识也得到极大的增强;进一步了解了科学发展的规律和科学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阅读经典作家的著作、科学史的著作等,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眼界,。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联系实际思考现实问题,如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正面的和负面的),伪科学流行的原因、重大科学发现的社会影响、科学发现的典型案例、科技体制改革、科学基金申请的实践等、科研小组组织过程及各种活动的观察等,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自然辨证法的认识。

(2)自然辩证法本身是科学,让人研究的,它源于实践,并且随时受着实践的检验,可以让人眼界开阔,思想活跃,对我目前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学习,我知道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也了解到要验证一个命题有证实和证伪两种方法。首先明白一个命题如果不可能被证伪这个命题可能就是一个伪命题,这样我们就能够识别一些貌似真理的实际上毫无意义的论断。我们现在所接受的理论只不过是有可能被证伪但迄今为止还没有被证伪的理论。明白了假设证伪是有效的研究的方法,也是最节约的科学研究的方法。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在方针政策上找原因,反复出现的问题要从发展规律上找原因。看人或事物必须抓住主要方面,看主要方面是缺点还是优点,既要看缺点对工作有多大害处,更要看优点对事业有多大用处。就一般讲,要先看长处后看短处,发挥长处避其短处,在发挥长处的过程中补其短处;要先看优点后看缺点,在发扬优点的过程中克服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