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力的教案集合六篇_第1页
有关力的教案集合六篇_第2页
有关力的教案集合六篇_第3页
有关力的教案集合六篇_第4页
有关力的教案集合六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有关力的教案集合六篇

力的教案篇1

设计背景

中班的幼儿各方面都有了肯定的进展,包括语言表达技能。本次活动设计就是想让幼儿从身边最近的地方,最近的人出发,使幼儿想说、多说、爱说,着重用完整的语言表示,进一步促进幼儿语言的进展。以及感受家的暖和。

活动目标

1:熬炼幼儿的胆识,学会倾听。

2:进一步促进幼儿语言的进展,以及感受家的暖和。

重点难点

难点:熬炼幼儿的胆识,学会倾听。

重点:进一步促进幼儿语言的进展,以及感受家的暖和。

活动预备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图片

活动过程:

1:开始:播放《家族歌》进入活动场地

2:大家齐唱《家族歌》。

3:老师引导小伙伴们说说《我的家》活动规章:我家住在、、、、我家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爸爸是做、、、、妈妈是做、、、、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爱我,我也爱他们、、、、、、〔幼儿述说当中让他们自由发挥〕

4:让幼儿轮番上来描述自己的家庭状况。

5: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幼儿敢说会说,从身边最亲近的人出发,熬炼幼儿的胆识和表达技能。在活动中,老师充分运用鼓舞表扬等方法,如:你真棒、你说得很清晰等,来激发幼儿讲的欲望,让幼儿感受到自己能行,自己肯定能讲得很好,从而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满意感。在活动过程中,大部分幼儿达到了预定的目的,很享受活动的过程,能不拘一格的描述自己的家,而且表达得相当的清晰,有些幼儿在说到自己父母的时候还会表现出一种美满感。但是有个别幼儿还是比较胆小,上来的时候很忸怩,怕说。今后我觉得我还是要多学习,多请教,以更好的引导各样的幼儿。

力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按物体颜色、外形的特征查找排序规律,进行排序。

2、学习按要求整理操作材料。

活动预备:

1、粘贴有大小相同红绿间隔排序圆形纸片的卡片一张。

2、粘贴有颜色相同方形、三角形间隔排序圆形纸片的卡片一张。

3、每人学具一套。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测:

1、卡片上有什么?

2、它们是怎样排列的?红圆片—绿圆片—红圆片—绿圆片┉┉方形—圆形—方形—圆形┉┉

二、制作彩带

1、提出制作的要求

2、分组活动:

①一组幼儿做红绿圆形间隔排序的彩带,另一组幼儿做有颜色相同方形、三角形间隔排序彩带。②两组幼儿交换进行③指导个别幼儿学会间隔排序粘贴图形④鼓舞技能强的幼儿进行3个物体的间隔排序。三、展示幼儿作品1、老师的示范与幼儿的操作材料应不一样,老师的范例可换成其它颜色或外形,只做图示这样幼儿就有推理技能的发散。2、幼儿能观测出以排好的排序规律,但不了解实质,对3个物体间隔排序较困难。可用其它内容的范例作默示。

实施者:

小班活动设计方案(集体)

主题名称我发觉,我古怪实施日期04.4.19设计者王晓蕻

活动内容艺术活动:染花布调整

活动目标:1、尝试印染画,体验印染的乐趣。2、学习用宣纸蘸色进行印染的技能。3、感受色调的美,发觉颜色相互混合后会产生改变。

活动预备:1、红、黄、蓝三色颜料假设干。2、宣纸假设干,抹布假设干。

活动过程:一、自由探究印染,发觉宣纸吸水的神秘;1、介绍宣纸:a、看,这是什么?b、它和我们平常见过的纸有什么不一样?2、了解操作方法。3、自由探究4、表达自己的发觉:a、你是怎么玩的?b、你发觉了什么?二、印花布1、老师示范印染宣纸2、提出操作要求。3、幼儿印染。a、幼儿印染,老师指导。b、鼓舞幼儿大胆尝试印染。c、老师随机依据幼儿作品,引导幼儿发觉颜色相互混合后会产生改变。三、展示作品打开宣纸也是一个较难的步骤,也应有相应的要求。第二大点中的“c”点由于操作中不明显,故很难达到这个要求,还是放到其它的玩色活动中较好。

实施者:

小班活动设计方案(集体)

主题名称虫虫乐园实施日期04.6、29设计者王晓蕻

活动内容语言活动:蚂蚁飞上天调整

活动目标:1、通过观测图书了解图中人物表情改变,感受、理解图片内容。2、学会用完整话描述图书主要内容,懂得在别人困难时应援助别人

活动预备:《蚂蚁飞上天》图书幼儿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一、出示蚂蚁图片引起幼儿爱好:1、图片上有谁?2、小蚂蚁有什么本事?3、你听过蚂蚁飞上天吗?蚂蚁是怎么飞上天的呢,看了这本书你就会明白。二、幼儿自由翻阅图书:1、要求幼儿用正确方法翻阅图书。2、初步了解图书内容。三、阅读争论:1、小蚂蚁抬头看什么?2、它心理怎么想?3、发生了什么特别开心的事?4、你从哪里看出来的?5、小蚂蚁飞呀飞,发觉了谁?6、小蝴蝶为什么哭?小蚂蚁该做些什么?7、小蚂蚁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怎么做?四、争论主题:1、提问:你们喜爱小蚂蚁吗?为什么?2、小结:蒲公英使小蚂蚁实现了会飞的理想,但小蚂蚁为了援助翅膀受伤的蝴蝶,把蒲公英给了蝴蝶,使蝴蝶重新飞上了蓝天,小蚂蚁是个关怀别人的好孩子。3、假如你看到同伴有了困难,你会怎么做?

实施者:

小班活动设计方案(集体)

主题名称清洁宝宝实施日期5、25设计者王晓蕻

活动内容健康活动:难过的大拇指调整

活动目标:1、知道吮手指是一种坏习惯,会影响身体健康。2、能克服吸吮手指的不良习惯。3、了解手的用处,并懂得常常洗手,保持手的洁净。

活动预备:制作痛楚和兴奋表情的、相同服饰的大拇指纸偶各一个。

活动过程:一、出示痛楚表情的指偶,引起幼儿爱好:1、老师以纸偶口吻自述:我叫大拇指,原来和其他手指一样长得直直的,又有劲又美丽,现在我病了,病得很厉害。由于我的主人总把我放在嘴里吸呀吸,有时还用牙齿咬我,我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多难看呀!皱巴巴的、光秃秃的,做起事来也不方便了,我真难过呀!2、谈话:大拇指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这样做好不好?我们怎么样援助大拇指?二、师幼争论:1、手指有什么用?为什么不能吸吮大拇指?2、当你看到别的小伙伴吸吮手指时你怎么办?三、出示兴奋表情的手指。1、猜一猜,现在大拇指为什么笑了?2、讲师大拇指现在的待遇和感受。(小伙伴好,现在我可兴奋了,我的主人再也不咬我了,而且还常常帮我洗澡,瞧我多洁净、多美丽呀!四、相互看看小手,说说自己的手指是否美丽、洁净。

实施者:

小班活动设计方案(集体)

主题名称图形碰碰乐实施日期6、8设计者王晓蕻

活动内容语言活动:仿编儿歌《圆、圆、圆》调整

活动目标:1、能依据原有儿歌格式替换儿歌中圆形物体,仿编出新的儿歌。2、进一步感知圆形物体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活动预备:1、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找找看看更多的圆形物体。2、幼儿已初步学会儿歌。3、常见圆形物体图标假设干,《圆圆圆》儿歌的符号图例。

活动过程:一、朗诵儿歌,激发爱好1、出示《圆圆圆》儿歌的符号图例:看,图上有什么?2、你能把它变成一首儿歌吗?3、请个别幼儿朗诵儿歌《圆、圆、圆》。4、集体朗诵。二、仿编儿歌1、提问:还有哪些东西也是圆形的呢?2、幼儿每说出一样圆形物体老师马上出示该物品的图标,掩盖原有儿歌图标(每五个组成一首新的儿歌)3、集体朗诵新编儿歌,体验共同仿编儿歌的欢乐。三、朗诵仿编儿歌1、展示仿编的图标,请幼儿朗诵。2、集体朗诵创编的儿歌。3、反复创编四、延伸幼儿在家中查找圆形物体继续仿编儿歌,请家长记录后,带回园与同伴沟通。

实施者:

小班活动设计方案(集体)

主题名称图形碰碰乐实施日期6、15设计者王晓蕻

活动内容语言活动:方脸盘和圆脸蛋调整

活动目标:1、对生活中圆形和方形物体感爱好。2、理解故事主要内容和情节,知道生活中有很多圆和方相结合的物体。3、能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解并描述。如:**是**外形的。

活动预备:1、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图片各一张。2、故事挂图。

活动过程:一、激发爱好:出示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图片,引导幼儿观赏人物,并为人物取名。二、引发思索:1、方脸公公喜爱什么外形的物体?2、圆脸婆婆喜爱什么外形的物体?3、有一天,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进行了找圆形和方形物体竞赛,究竟谁赢呢?让我们来听故事吧!三、完整讲解并描述故事:1、老师有表情地讲解并描述故事第一遍。提问: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找到了哪些东西?2、老师有表情地讲解并描述故事第二遍,援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提问:桌子、录音机是什么外形的?果汁瓶、门是什么外形的?3、小结: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圆形和方形的东西,它们合在一起就变出很多有用的东西,圆形和方形都是我们的好伙伴。四、延伸:课后请幼儿查找哪些东西是圆形和方形的,哪些东西是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分也分不开的。

力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尝试运用筷子,激发幼儿自己动手做事的愿望。

2、培育幼儿积极参加活动的爱好,进展幼儿的动手技能。

活动预备:

筷子、盘子、糖、红绿两种颜色的积木假设干。

活动过程:

a〕感知体验,老师幼儿在门口

老师:"今日,陆老师来做猴妈妈,你们来做我的孩子小猴宝宝好吗?"〔好〕

猴妈妈带着小猴在音乐的伴奏下边唱歌边跳进教室。

猴妈妈:"每个猴宝宝找到一个位子坐下来。"猴妈妈:"今日我请猴宝宝吃糖。"

猴妈妈:"用手拿着吃不卫生,那怎么吃呢?用筷子夹,看看我的宝宝谁会用筷子把糖夹起来。"

猴妈妈:"让妈妈先试试看。〔妈妈用筷子夹糖〕夹住了,啊呜,啊呜,真好吃。"

猴妈妈:"猴宝宝,你们想吃糖吗?"〔想〕谁情愿上来夹住糖的。幼儿〔猴宝宝〕拿筷子讲自己怎么夹。

猴妈妈:"原来是把筷子放在这两个手指的中间,把筷子分开,用力一夹,糖就夹起来了。"

猴妈妈:"哪个宝宝还想来吃糖的。我们一起看看哪个宝宝的筷子用的好。猴宝宝,记住了只夹一粒糖。"

b〕操作练习

猴妈妈:"我的宝宝真能干,会用筷子夹糖。妈妈昨天不当心把一些豆子混在一起,可怎么办呀

猴妈妈:"谁情愿援助妈妈,先用筷子夹豆子,放在盘子里,端着盘子走到放豆子的篮子跟前,

把红豆子和绿豆子分开!"

一名幼儿上来示范。拍手鼓舞。

猴妈妈:"你们都想帮妈妈吗?请你们去夹。"

幼儿操作,老师随机援助指导。

c〕小结,自然开心结束。

力的教案篇4

总目标:

1,从古今中外的优秀绘画作品中,体会到劳动——人类制造力的源泉,劳动是很多画家常常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不同时代的画家通过劳动题材所表现的主题是不一样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性的高低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通过观赏,提高同学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技能和分析作品的技能,以及用口头或文字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感受的技能。

2,通过对表现劳动题材的优秀绘画作品的观赏,培育同学对劳动的情感、立场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预备:

将课本中所选的作品,预备成幻灯片,师生共同收集古今中外表现劳动题材的各种美术作品。

教学实施:

采纳讨论性学习的方法,先让同学通过比较、分析,谈出自己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然后再由老师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1〕屏幕展示《在激流中前进》、《粮食》、《清明上河图》、《牛耕》、《捣练图》

请同学们观测,这些图片反映了一个怎样的共同主题?

〔劳动〕

你是否知道和理解这些美术作品所表现的劳动的性质和情节?

你对作品所表现的劳动场景有什么感受?

你对作品中任务的劳动心情和立场有什么感受?

请同学用语言表达

〔2〕结合实际,由劳动中表达的精神联系学习、生活中的应具有的精神。

由同学自主思索,回答

〔3〕小组合作,检验课前预备状况

你对这些作品和知道多少?

你了解作品的时代和社会特点吗?

你能不能想象的创作意图和要表现的主题?

〔4〕老师重点分析《在激流中前进》《清明上河图》《纺织女》等作品,总结这些表现人类劳动的美术作品带来的审美感受。

〔5〕同学争论不同的人物对劳动有什么不同的立场和情感?

你对人类劳动的意义有什么体验和联想?

你对“劳动制造世界”有什么体会和看法?

教学资料:

《清明上河图》〔全画24.8528.7厘米〕

:张择端

这是一幅生动反映北宋都城汴梁繁盛景象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闻名之作。全画内容大体分为三段,开头是画汴梁的郊野风光,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其两岸舟车运输、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等繁忙的活动场景;后段为市区街道的`繁华场面。教材中所选的是中段也是描写最精彩的一段。桥上桥下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幅激烈、焦灼而又极其生动的画面。虽然画中人物都画得很小,认真看去,各个都很生动,非常耐看,足见画家对生活的观测非常认真,描绘人物的举止形态具有极其深厚的艺术功力。从而使这一段描绘成为整个画面中最吸引人、最令人难忘的场景。

《纺织女》〔220*289厘米〕

:〔西班牙〕委拉斯开兹

委拉斯开兹是西班牙17世纪最杰出的画家。擅长肖像画和风俗画。描绘西班牙宫廷生活的《纺织女》是他的代表作。从画面看,全画分成前后两大部分:前景部分是西班牙马德里皇家织造厂的纺织工正在劳动的情景;后景那么是宫廷贵妇们正在观赏有皇家织造厂织造出的壁毯。两个场景代表了两个不同的阶级,而且好像隐含着一种对比。这不能不说是表达了画家的一种思想倾向。加上画家着重表现的是防织女劳动的情景,不仅生动的描绘了纺织女的各种劳动姿态,而且还有意识地通过画面右侧穿白衣的纺织女劳动时的精美体态,让人清晰地看到了劳动妇女特有的质朴的美。表现了他对劳动妇女的怜悯。

力的教案篇5

教学要求:

1.知道风力以及利用风力的实例;了解风是怎样使发电机转动起来发电的。

2.经受风怎样使发电机转动起来发电的探究过程,懂得沟通与争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3.体会到科学是不断进展的。

教学预备:

1.老师预备:分组材料:纸、铝片、小钉子〔大头针〕、小木棍、铁丝、剪刀等;演示材料:风向标、电风扇、风力发电的图片或视频资料等。

2.同学预备:制作风车的材料及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风做哪些事情?

让同学说一说放风筝的阅历,同学这时可以说出许多,比如如何放得高、如何收下来等。教材上呈现了三幅小插图,分别是放风筝、扬场、帆船竞赛,下面一幅大插图是风力也能用来发电。通过这几个例子的启发,引导同学沟通更多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风力的详细实例。如利用风力说明风向、利用风轮提水浇灌、利用风轮吸海水制盐等。

二.探究新知

1、制作风车。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几个不同外形的风车,材料可以选取纸、铝片、竹、木等,外形由同学自行设计。

2、制作风车后带同学到室外亲自去试验,回教室后进行沟通。

1〕要考虑的是上课当天是否有风、是否适合于本课的教学;

2〕肯定要让同学带着问题〔①我们制作的风车在风中能转动吗?②哪一种风车转动快?③怎样使风车转得更快?〕去探究,否那么,试验只能成为同学玩风车的机会。假如同学所做的风车不能转动,就应当引导同学进行调整。重点要引导同学观测比较2、3两个问题,对第3个问题,可以先在课堂上引导同学做一些猜想,如增大风力、增加与风接触的面积、使风车与风的方向垂直、减小风车与轴的摩擦力等,让同学想方法证明猜想是否正确,同时也让同学明确了去室外不是去玩,而是去观测讨论问题;

3〕回教室后不仅要求同学沟通观测讨论的结果,也要沟通观测讨论的过程,特别是在观测讨论活动中所发觉的环节问题,如怎样使风车转得更快这个问题的沟通,只要是同学亲自做过了,说得有道理,老师都要予以确定。

3.风怎样使发电机转动起来发电呢?

通过制作风车、用风车做试验、使风车按风向的改变自动调整方向和阅读资料等活动,最末期望同学通过争论,形成自己的结论。

力的教案篇6

(一)教材: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中学物理第一册

(二)教学要求:

1.理解调整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可以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2.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工作原理。

(三)教具:外形、体积相同的铁块、木块各一个,卷成一团的废牙膏皮〔底部已剪去〕,橡皮泥,玻璃水槽2个,自制潜水艇模型,潜水艇挂图。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演示:先让同学留意铁块、木块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然后把铁块、木块一同浸没水中,同时放手,让同学观测。

依次提出以下问题,让同学回答,老师小结。

1.浸没在水中的木块、铁块,各受到什么力的作用?为什么一个浮起,一个沉下?

2.浸没在水中的木块、铁块受到的浮力相等不相等?为什么?受到的重力相等不相等?为什么?

3.木块、铁块的体积相等,为什么受到的重力不相等?〔引导同学认识是由于密度不相等〕

小结:像铁块、木块这些实心的物体,有的密度比水大,有的密度比水小,把它们浸没在水里密度比水大的,下沉;密度比水小的,上浮:假如物体的密度跟水一样,它将怎样呢?

二、讲新课

将橡皮泥、废牙膏〔铝的〕分别放在2个玻璃水槽旁。

老师讲:橡皮泥、铝的密度都比水大,能不能使密度比水大的橡皮泥、牙膏皮浮在水面上?

〔找2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