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解析】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历史图集_第1页
【知识解析】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历史图集_第2页
【知识解析】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历史图集_第3页
【知识解析】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历史图集_第4页
【知识解析】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历史图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锺繇楷书《宣示表》

现在所能见到的《宣示表》只有刻本,一般论者都认为是根据王羲之临本摹刻,始见于宋《淳化阁帖》,共18行。后世阁帖、单本多有翻刻,其中以宋刻拓本为佳。此帖较锤繇其他作品,无论在笔法或结体上,都更显出一种较为成熟的楷书体态和气息,点画遭劲而显朴茂,字体宽博而多扁方,充分表现了魏晋时代走向成熟的楷书的艺术特征。此帖风格直接影响了二王小楷面貌的形成,进而影响到元、明、清三代的小楷创作。更具历史意义的是,此帖所具备的点画法则、结体规律等,影响和促进了楷书高峰--唐楷的到来。因此,锺繇《宣示表》可以说是楷书艺术的鼻祖。梁武帝萧衍赞誉《宣示表》:“势巧形密,胜于自运。”相传王导东渡时将此表缝入衣带携走,后来传给王羲之,王羲之又将它传给王修,王修便带着它入土为安,从此不见天日。教材所用《宣示表》,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锺繇楷书《宣示表》《兰亭集序》(摹本·局部)《兰亭集序》(摹本·局部)

《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兰亭宴集序》《临河序》《楔序》《楔帖》,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撰写。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等40多位文人雅士、社会名流,在浙江山阴(今绍兴)的兰亭举行修楔之会。这次聚会上,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赋诗,也发表一些议论。当时,每个人都必须赋诗,否则要罚酒。为了记述这一天的活动,大家推举王羲之为这些诗作序并书写,这就是《兰亭集序》的由来。这篇序文的书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黄州寒食帖》并称三大行书法帖。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兰亭集序》,都是后人摹写的。教材插图所用的摹本,因上面钤有“神龙”二字的左半印,故称“神龙本”。神龙是唐中宗李显的年号(705-707年)。神龙本高24.5厘米,宽69.9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兰亭集序》全篇324字,书法精美,一气呵成,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王羲之50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之称:“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集序》为“天下第一行书"。魏碑《比丘道匠造像题记》魏碑《比丘道匠造像题记》

《比丘道匠造像题记》,是《太觉造像》的说明文字,无造像纪年。依据其风格和所处位置,当在北魏孝文帝太和末年和宣武帝景明初年之间。题记名列“龙门二十品”,位于大龛右侧,小龛中间,高22厘米,宽46厘米。所记内容是比丘道匠造像六区,愿"皇道更隆”,与亡故的师僧父母“魂兴神游”,同至“大慈与一切众生乐”的西方极乐世界,以求避绝三途恶道。该造像题记具有十分典型的北魏碑刻风格,意气雄豪,风骨傲岸,粗细有致,姿态矫健,堪称临摹学习的佳品。魏碑《张猛龙碑》魏碑《张猛龙碑》

《张猛龙碑》全称《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碑》,北魏正光三年(522年)正月立。这块碑无书写者姓名,碑阳24行,每行46字;碑阴刻有立碑官吏名计十列。碑额正书“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3行12字。古人评价其书法“正法虬已开欧虞之门户”,历来被世人誉为“魏碑第一”。《女史箴图》(摹本·局部)《女史箴图》(摹本·局部)《女史箴图》是顾恺之的代表作之一,原作已佚,现存有唐代摹本。原作共12段,因年代久远,现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高24.8厘米、长348.2厘米。作品注重人物神态的表现,用笔细劲连绵,色彩典丽秀润。北京故宫博物院另藏有宋代摹本,水平稍逊。有学者考证,《女史箴图》原画作于东晋时期。西晋灭亡前,大臣张华搜集历史上各代先贤圣女的事迹,写成《女史箴》,以示劝诫和警示。东晋顾恺之根据文章分段配画,画面形象地提示了箴文的含义。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女史箴图》,是中国唐代的摹本,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被英军劫走,据说此摹本神韵最接近顾恺之的原画,被后人奉为经典摹本。教科书截取的画面局部,描绘了封建时代宫廷妇女的生活。整个画面生动形象,是古代绘画史上的杰作。《洛神赋图》(摹本·局部)《洛神赋图》(摹本·局部)

《洛神赋图》是顾恺之的又一代表作。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是曹植的依据《洛神赋》创作的。画卷反复出现曹植和宓妃(洛神)的形象,细腻地描绘出他们之间的情感动态,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曹植对洛神的爱慕,以及二人因“人神之道殊”不能如愿的惆怅之情。全画用笔细劲古朴,犹如春蚕吐丝”。画中的山川树石等画法幼稚古朴,即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

此图卷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型、环境描绘,还是笔墨表现的形式来看,都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洛神赋图》中的洛神,凌波微步,身姿美丽,细微地表露出洛神“若往若还”的矛盾心态。此外,画卷中的奇神异兽,也都表现出了很强烈的神话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这幅画的不同摹本,分别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美国弗利尔艺术博物馆等处,多为宋代所摹。云冈石窟第20窟中的主佛云冈石窟第20窟中的主佛

这是北魏时期开凿的云冈石窟第20窟白耶佛洞的化身如来佛。窟前原来所建的立壁,在辽朝以前已经塌毁,本来位于洞窟内的主佛于是裸露在外,因此人们将这尊主佛叫作大露佛。这尊大佛是云冈造像中最大的一尊,高13.7米,发髻高耸,扬眉凝目,面形丰圆,鼻高而直,两耳垂肩,口小唇薄,神情肃穆。大佛身后,以火焰为背景,嵌刻了许多或坐或跪、或大或小、姿态自然的小化佛和飞天。在火焰背景和小化佛、飞天的衬托之下,大佛显得更加庄严宏伟。龙门石窟北魏《帝后礼佛图》(局部)龙门石窟北魏《帝后礼佛图》(局部)龙门石窟北魏《帝后礼佛图》(局部),系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宾阳洞中的《皇后礼佛图》,反映了北魏上流阶层崇佛信佛活动的一个典型场面。《帝后礼佛图》高约2米,宽约4米,画面以文昭皇太后为中心,与《帝王礼佛图》相对。画面上文昭皇太后头饰花冠,迎面有一侍女手捧熏炉,身旁一名侍女手执莲花,身后还有侍女十余人。队伍最后延伸到石窟南壁。这幅礼佛图构图精美,线条流畅,人物面孔和衣褶层叠都刻画得非常精细,是我国古代石窟艺术的精品。20世纪30年代,这块雕像被美国人盗运海外,现陈列在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艺术博物馆。《水经注》书影《水经注》书影这是明嘉靖刊本《水经注》的书影。《水经注》是6世纪初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为三国时期桑钦(也有认为是东汉人)记载我国河流的专著《水经》一书所作的注。《水经》记述的河流共137条,叙述比较简略。郦道元根据自己多年调查研究的成果和对370多种前人著作的考证,为《水经》作注,写成40卷的《水经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