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导学案教师版_第1页
从军行导学案教师版_第2页
从军行导学案教师版_第3页
从军行导学案教师版_第4页
从军行导学案教师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军行》导学案(教师版)学校:东营市二中年级:高二学科:语文执笔:孙志永审核:高二语文组审批:高二语文组讲课人:讲课时间:学案编号:13--yw—tssc-1-03班级:小组:姓名:课题:《从军行》课型:新讲课【学习目标】1、了解本诗抓住经典场面进行概括性描写特点。2、在了解诗歌中所表现出来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全过程基础上,体会其昂扬蓬勃、奋发豪迈勇于报国精神3、赏析本诗艺术手法(借代、夸大、直抒胸臆、视听描写等)4初步了解边塞诗特征及鉴赏边塞诗方法【重点难点】重点:“学习目标”2、3。难点:“学习目标”3。【学习课时】一课时【知识链接】1、边塞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诗,发展到唐代,因为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轻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主动用世、昂扬奋进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诗歌流派——边塞诗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边塞诗从内容看:多写战争场面,边塞特有风光,将士艰辛边塞生活,征人乡愁离恨等。从意象看:多有校尉、瀚海、单于、烽火、胡骑(马)、匈奴、边土(庭)、大漠、铁衣、征人、刁斗、金鼓、李将军、铁骑、玉门关、沙场、楼兰等意象。从感情看: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豪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未酬怨情;对国力强盛,奇异边塞风光,将士奋勇杀敌、视死如归精神礼赞;对将士担心艰辛边塞生活,征人愁思同情;对朝廷穷兵黩武,将领骄奢淫欲,不体恤士兵讥讽等感情。2、作者介绍杨炯:(650-693?),华州华阴(今陕西)人,排行七。显庆四年(659)举神童,五年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补校书郎,天授元年(690)与宋之问同直习艺馆。后为婺州盈川令,世称杨盈川。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擅长五律,语言精丽严整,格调警劲弘放。有《盈川集》,《全唐诗》存诗一卷。3、写作背景《旧唐书·高宗纪》载:永隆二年(681),突厥入侵固原、庆阳一带,裴行俭奉命出征。杨炯此诗看成于此时。

4、解题《从军行》即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旅战争生活。标题有加上“歌”、“引”、“曲”、“吟”、“歌行”等,都属于乐府诗。以《从军行》为题诗很多,比如王昌龄写《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5、边塞诗鉴赏方法①抓住诗中所描绘边塞风貌(景和人)。②把握时代特征,了解所描写事物特征。③推敲作品中所蕴含不一样思想。【学习过程】一、初读诗歌,读准字音铁骑()旦日从百余骑()胡服骑()射骑()虎难下宁()为百夫长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二、解释词语,初探诗意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三、赏析诗歌,回答下列问题1、开头两句写边报传来,激发了志士情感,请各用一句话简评诗中“照”和“自”这两个字表示效果。(2分)答:“照”字利用夸大手法,渲染了军情紧急气氛。“自”字写出了书生由衷报国激情。2、牙璋”“凤阙”“铁骑”“龙城”利用了怎样修辞手法?试体会其表示效果。答:利用借代修辞手法,形象、含蓄,典雅、稳重。3、颈联分别从哪个角度描写战争场面?(4分)写出了战争什么特点?(2分)答:第一句从视觉出发,写大雪弥漫,遮天蔽日,连军旗上彩画都黯然失色。第二句从听觉出发,写出狂风咆哮声和雄壮军鼓声交织在一起场面。写出了战争激烈、悲壮“4、简明赏析“雪暗”和“风多”这两句诗表现手法和表示效果。

这两句诗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了将士们冒雪战斗、奋勇杀敌壮烈场面。5、最终两句采取何种抒情方式?表示了诗人怎样思想感情?答: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决心保卫边疆,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思想以及投笔从戎、尚武好战一往无前、战无不胜壮志豪情。6、这首诗采取了跳跃式结构,从一个经典场景跳到另一个经典场景,再跳到又一个经典场景。这么结构安排最少有哪两方面作用?(2分)答:作用一是场景之间留有合理跨度,给读者留下了充分想象空间;作用二是使全诗节奏明快,气势雄浑,便于抒发这一书生投笔从戎、杀敌立功壮志豪情。总结: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这首诗情调慷慨激昂,能够说是盛唐边塞诗先声。

四、拓展阅读南园(唐)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南园:昌谷南园为李贺读书处。②关山五十州:指当初藩镇割据、中央不能掌管地域。③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于凌烟阁思索:诗歌最终两句表现作者什么情感?从军行七首王昌龄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独坐一作:独上)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注释: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应军旅辛劳生活。⑵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⑶独上:一作“独坐”。⑷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注释:青海:青海湖穿:磨穿楼兰:汉西域国家。元封三年归汉,位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境内。这里指侵扰西北地域敌人。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注释:

辕门:指军营大门。吐谷浑: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晋时鲜卑慕容氏后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五、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杨炯《从军行》、王昌龄《从军行》、李贺《南园》。2、阅读上面诗歌,完成①—③题滕王阁诗王勃滕王高阁临()江诸(),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①解释诗中加点词语。②对这首诗文句讲解不正确一项是()A.第一句写出滕王阁居高临江之势,第二句写出了滕王阁意兴阑珊现实状况。B.三、四句利用了比喻手法深入写出了滕王阁高远之势,也写出了今天滕王阁冷落寂寞情形。C.五、六句由空间转入时间,诗人生发了光阴流逝感叹。D.七、八句意思是:高阁中滕王如今在哪里呢?只有那栏杆外长江空自流淌不息。③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一项是()A.三、四两句对仗极为工整友好。B.最终一句以景作结,与李白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同,有异曲同工之妙。C.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感叹。D.这首诗情景交融,诗人精神振奋,全诗基调也昂扬向上。附答案:②B;③D。3、读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回答下列问题: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何?(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一样?这么写法有什么好处?【答案】(1)不矛盾,这么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新曲都无法排遣。(2)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4、名句填空①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②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③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卢照邻《长安古意》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

⑤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⑨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