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病防治-恶性卡他热(动物传染病防治技术)_第1页
牛羊病防治-恶性卡他热(动物传染病防治技术)_第2页
牛羊病防治-恶性卡他热(动物传染病防治技术)_第3页
牛羊病防治-恶性卡他热(动物传染病防治技术)_第4页
牛羊病防治-恶性卡他热(动物传染病防治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牛恶性卡他热

牛恶性卡他热是由恶性卡他热病毒引起的牛等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其特征为持续性高热,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发生卡他性纤维素性炎症,并伴有角膜混浊,神经症状,淋巴结肿大。

本病散发于世界各地,但具有很高死亡率。该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B类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入二类动物疫病。概述本病病原为牛恶性卡他热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恶性卡他热病毒属。核酸类型为DNA,有囊膜。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牛的血液、脑、脾等组织中。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不能抵抗冷冻及干燥。血液中的病毒在室温下24h失去毒力,因而病毒较难保存。较好保存方法是将枸橼酸盐脱纤的含毒血液保存在5℃环境中。常用消毒药都能迅速将其杀死。病原易感动物:本病主要发生于1~4岁的黄牛和水牛,绵羊和鹿也可感染,但症状不易观察或无症状,成为病毒携带者。传染源:带毒绵羊是本病的传染源,许多工作者早就注意到,发病牛多与绵羊有接触。一般认为健牛与病牛直接接触并不感染。传播途径:本病自然感染的方式目前尚不清楚,但认为有与吸血昆虫、胎盘及带毒绵羊接触时经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流行特点: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见于冬季和早春,多呈散发,有时呈地方流行性。多数地区发病率较低,而病死率可高达60%~90%。流行病学潜伏期长短差别很大,一般为4~20周,最常见的为28~60d。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最急性型、头眼型、肠型和皮肤型。以上各型可混合出现,但头眼型最多见。症状1.最急性型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达41~42℃,稽留不退,精神沉郁,食欲和反刍减少或停止,但饮欲增加。眼结膜潮红,鼻镜干热,呼吸及心跳加快。有时出现急性胃肠炎症状。症状2.头眼型

本型多见,其症状为本病的典型症状,体温升高达41~42℃;双眼羞明流泪,眼睑肿胀,结膜充血潮红,流出黄褐色脓性及纤维素性分泌物,继而发展为角膜炎和角膜混浊,甚至溃疡穿孔;口腔粘膜潮红、糜烂或溃疡,覆盖黄色假膜,流涎;鼻腔粘膜充血、鼻腔流出的分泌物为粘稠脓样,有时形成黄色长线状物直垂于地面,如分泌物凝固阻塞鼻孔而引起呼吸困难;脑和脑膜发炎,病牛兴奋不安,高声哞叫,磨牙,冲撞,肌肉震颤等神经症状;体表淋巴结肿大。病程1~2周,多数以死亡而告终。症状3.肠型以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为特征。高热稽留,严重腹泻,粪便如水样,恶臭,内含有坏死组织和血液。皮肤型体温升高,皮肤出现丘疹、水疱,关节显著肿胀,淋巴结肿大。症状牛羚感染后症状不易察觉病畜鼻腔可见大量的脓性黏性分泌物症状鼻咽部有大量的黏性脓性分泌物虹膜睫状体炎和进行性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和进行性角膜炎可能在8h内变得完全不透明趾间溃疡糜烂鼻甲骨黏膜出血、坏死舌糜烂症状硬腭糜烂真胃黏膜和肠黏膜出血性炎症有部分形成溃疡小肠糜烂和出血病理变化依临床症状而异。除上述眼、鼻、口和皮肤病变外,全身淋巴结肿胀和出血;胃肠粘膜充血出血;脑膜充血,有时可见出血。脾肿大,心肌变性,心外膜有点状出血。病理变化诊断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病毒分离培养鉴定、动物试验和血清学诊断等。注意与牛巴氏杆菌病、口蹄疫、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