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沧州市回民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1页
2018-2019年沧州市回民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2页
2018-2019年沧州市回民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3页
2018-2019年沧州市回民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4页
2018-2019年沧州市回民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年沧州市回民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

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

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考点进行强化训练,力口强记忆。

第1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三十年,春,晋人侵郑,以观其可攻与否。九月,甲午,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

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日: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今老矣,无能为也己。“公日:"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

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缱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

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

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

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

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

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日:“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失其所马,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

潜师以来,国可得民。”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

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

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

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靖。靖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敢以烦执事执事:办事的官吏。

B.越国以鄙远鄙远:把远地当作边邑。

C.行李之往来行李:使臣携带的各种物品。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那人,这里指秦伯。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B.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

C.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

D.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晋以强凌弱。两国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但是秦、郑并无直接冲突,秦、

晋分别驻扎两地等情况,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B-佚之狐慧眼识人。他主动向郑伯推荐烛之武,尽管烛之武认为自己年事已高,才能

低下,但是在郑伯的请求下还是奉命出使,表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C.秦、晋貌合神离。两国虽是友好邻邦,但是晋国曾经答应将焦瑕二邑割让给秦国而

未能实现,烛之武巧妙地利用了两国的矛盾,这是他智退秦师的关键。

D.烛之武能言善辩。在他的劝说下,秦国撤走了围攻郑国的军队,而且派人帮助防

守,将秦晋联盟巧妙瓦解,最后晋国也不得不退兵,郑国得以保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第2题: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秦孝公据靖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

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

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

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

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o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

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

膑、带佗、倪良、王修、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

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镶之费,而天下

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

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

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公既没没:

通假字,通“殁”,死。

B.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因:沿袭

C.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叩:攻打

D.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喜爱

2.比较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秦孝公据崂函之固②商君佐之

③北收要害之郡④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A.两个“之”字相同,两个“北”字相同

B.两个“之”字相同,两个“北”字不同

C.两个“之”字不同,两个"北"字相同

D.两个“之”字不同,两个“北”字不同

第3题:游肇,字伯始,孝文赐名焉。博综经史。孝文初,为内秘书侍御中

散。车驾南伐,肇表谏,不纳。寻迁太子中庶子。肇谦素敦重,文雅见任。以父老,

求解官扶侍。孝文欲令禄养,出为本州南安王元桢镇北府长史。王薨,复为高阳王元

雍镇北府长史。为政清简,加以匡赞,历佐二王,甚有声绩。以父忧解任。复授黄门

侍郎,兼侍中,为畿内大使,黜陟善恶,赏罚分明。

肇儒者,动存名教,直绳所举,莫非伤风败俗。持法仁平,断务于矜恕。尚书

令高肇,宣武之舅,百僚慑惮,以蒙名与己同,欲令改易。肇以孝文所赐,执志不

许,高肇甚衔之,宣武嘉其刚gang梗。迁侍中。梁军主徐玄明斩其青、冀二州刺

史张稷首,以郁州内附。朝议遣兵赴援,肇表以为不宜劳师争海岛之地,帝不纳。及

大将军高肇伐蜀,肇又陈愿俟后图又不纳。

明帝即位,迁相州刺史,有惠政。肇于吏事断决不速,主者暗呈反覆,至于再

三,必穷其理,然后下笔。虽宠势干请,终无回挠,方正之操,时人服之。及元叉废

灵太后,将害太傅元辉,乃集公卿会议其事。于时,群官莫不失色顺旨,肇独抗言,

以为不可,终不下署。卒,谥文贞公。

肇外宽柔,内刚直,耽好经传,手不释书。善《周易》《毛诗》,尤精《三礼》.为

《易集解》,撰《冠婚仪》《白硅论》,诗赋表启凡七十五篇。谦廉不竞,曾撰《儒磬》,

以表其志。清贫寡欲,资仰俸禄而已。为廷尉时,宣武尝敕肇有所降恕,执而不从,

日:“陛下自能恕之,岂可令臣曲笔也!”其执意如此。及明帝初近侍群官预在奉迎

者自侍中崔光以下并加封封肇文安县侯肇独日子袭父位今古之常因此获封何以自处固

辞不应。论者高之。

(选自《北史?游肇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明帝初近侍群官/预在奉迎者/自侍中崔光以下并加封/封肇/文安县侯肇独曰/子

袭父位/今古之常/因此获封/何以自处/

B.及明帝初近侍群官/预在奉迎者/自侍中崔光以下并加封/封肇文安县侯/肇独曰/子

袭父位/今古之常/因此获封/何以自处/

C.及明帝初/近侍群官预在奉迎者/自侍中崔光以下并加封/封肇/文安县侯肇独/子袭

父位/今古之常/因此获封/何以自处/

D.及明帝初/近侍群官预在奉迎者自侍中崔光以下并加封/封肇文安县侯/肇独曰/子袭

父位/今古之常/因此获封/何以自处/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薨就是“死”的意思,在古代,一般用于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

B.畿内,在古代是指王都及其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也指京城管辖之地。

C.经,文中指诸子百家的重要代表作品;传,文中指注释或解释经义的文字。

D.俸禄是古代皇朝政府按规定给予各级官吏的报酬,包括实物和钱币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游肇颇有政绩,处理政事稳妥。他辅佐南安王、高阳王及担任相州刺史时,政绩突

出;他处理政事不求速决,反复斟酌之后才决断。

B.游肇上疏皇上,请求谨慎用兵。他担任侍中时,上疏反对派兵支援梁军主将徐玄

明,后来又请求暂缓征讨蜀地,但建议都未被采纳。

C.游肇为人正直,不畏强权。他对于权贵的请托一律回绝;元叉准备加害元释,游肇

召集公卿聚会,在众人沉默时,他一人高声发言反对元叉。D.游肇喜欢读书,著述非

常丰富。他通晓《周易》《毛诗》《三礼》,手不释卷;撰写《易集解》《冠婚仪》《白

哇论》,诗赋表启共七十五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肇谦素敦重,文雅见任。以父老,求解官扶侍。

②肇以孝文所赐,执志不许,高肇甚衔之,宣武嘉其刚梗。

第4题:

第5题:阅读贾谊的《过秦论》(节选),完成1—5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道

小题3分,共15分)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

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

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嵯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

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穆棘矜,非钵于钩戟长钱也;谪戍之众,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

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黎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

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靖函为

宫;一夫作难而七庙照,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赢粮而景从景:影子

B.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抗:匹敌

C.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繁大繁:衡量

D.一夫作难而七庙琪栗:毁坏

2.与例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然后以六合为家,靖函为宫。”

A.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B.木直中绳,糅以为轮

C.作《师说》以贻之

D.斧斤以时入山林

3.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申之以孝悌之义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对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译文: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

B.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译文:他置身于戍卒的队伍中,突然兴起在田间小道间

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译文:靖山以东诸国的英雄豪杰就一并起义,消灭了秦王朝

D.序八州而朝同列

译文:招致八州来归,朝见六国诸侯

5.下面对文意的表述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且夫”一句,写出秦朝灭亡时江山险关依旧。正说明秦非

亡于地理形势的变化。

B.第二段文字集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非常鲜明地得出了“成败

异变,功业相反”的结论。

C.作者总结经验教训,意在讽今。“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点出全文写

作意图。

D.第二段文字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收束全

篇,点明主旨。

1.

第6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一7题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

和而歌,为变微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

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己不

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

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

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

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日:“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

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推之。未至

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

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

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

“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

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

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荆轲刺秦王》节选)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持千金之资币物币:礼品

B.愿举国为内臣举:全、整个

C.乃朝服,设九宾朝服:上朝的衣服

D.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同''捧"

5.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荆轲勇敢的一组是()

①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②秦舞阳色变振恐

③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推之

④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⑤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⑥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日

A.③④⑤B.②④⑥C.①②⑤D.③⑤⑥

6.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易水送别,慷慨悲歌,荆轲做好了以身赴死的准备。

B.秦官蒙嘉同情燕王,赞赏荆轲,所以巧言讨好秦王,引见荆轲。

C.秦武阳随荆轲刺杀秦王,却被秦王的威风吓倒,差点暴露此行动机。

D.荆轲刺杀秦王未成,他自己宣称想要挟持秦王,定下条约,报答燕太子丹。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5分,共10分)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2)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第7题: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贺兰祥字盛乐。其先与魏俱起,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父初真,少知名,

为乡闾所重。尚①太祖姊建安长公主。祥年十一而孤,居丧合礼。长于舅氏,特为太

祖所爱。虽在戎旅,常博延儒士,教以书传。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

乃遣使迎致之。年十七,解褐②奉朝请,加威烈将军。祥少有胆气,志在立功。寻擢

补都督,恒在帐下。从平侯莫陈悦,又迎魏孝武。以前后功,封抚夷县伯。仍从击潼

关,获东魏将薛长孺。又攻回洛城,拔之。还,拜左右直长,进爵为公。

十四年,除都督、荆州刺史,进爵博陵郡公。先是,祥尝行荆州事,虽未期月,颇有

惠政。至是重往,百姓安之。由是汉南流民襁负而至者,日有千数。远近蛮夷,莫不

款附、祥随机抚纳,咸得其欢心。时盛夏亢阳,样乃亲巡境内,观政得失。见有发掘

古冢,暴露骸骨者,乃谓守令日:“此岂仁者之为政耶!”于是命所在收葬之,即日谕

雨。是岁,大有年。州境先多古墓,其俗好行发掘,至是遂息。

祥虽太祖密戚,性甚清素。州境南接襄阳,西通岷、蜀,物产所出,多诸珍异。时既

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梁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誉③钦其节俭,

乃以竹屏风、^绍④之属及经史赠之。祥难违其意,取而付诸所司。太祖后闻之,并

以赐祥。

十六年,拜大将军。太祖以泾、渭溉灌之处,渠堰废毁,乃命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

水,东注于洛。功用既毕,民获其利。

周孝闵帝践祚,进位柱国,迁大司马。时晋公护执政,祥与护中表,少相亲爱,军国

主事,护皆与祥参谋。

武成初,吐谷浑侵凉州,诏祥与宇文贵总兵讨之。祥乃遣其军司檄吐谷浑,遂与吐谷

浑广定王、钟留王等战,破之。因拔其沈阳、洪和二城,以其地为洪州。抚安西土,

振旅而还。进封凉国公。保定二年薨,年四十八。谥曰景。(选

自《周书?贺兰祥传》,有删改)

[注]①尚:指娶公主为妻。②解褐:指脱去布衣担任官职。③管(chd):人

名。④^绍(chixi):葛布的统称。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家:定居

B.是岁,大有年年:收成

C.远近蛮夷,莫不款附款:款待

D.诏祥与宇文贵总兵讨之总:统领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贺兰祥惠民业绩的一组是(3分)

①随机抚纳,咸得其欢心②亲巡境内,观政得失

③乃谓守令曰:“此岂仁者之为政耶!”④命所在收葬之

⑤难违其意,取而付诸所司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

A.①③⑤B.②③⑥C.②④⑤D.①④⑥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贺兰祥少时就有胆略勇气,志在建立功业,从十七岁开始担任官职,后来在对东魏

和吐谷浑的战斗中,都获得胜利,官爵得到晋升。

B.贺兰祥出身贵族,年少丧父,守孝符合礼仪;在舅舅家长大,很受太祖钟爱,虽然

在军旅中,却不断多方聘请儒生教自己学习典籍。

C.贺兰祥的母亲是周太祖的姐姐,他虽然是太祖的近亲,但是品性清正俭素;他的节

俭作风也受到邻国雍州刺史、岳阳王萧督的钦敬。

D.贺兰祥一直受到太祖的信赖,多次被委以重任;周孝闵帝即位之后,执掌朝政的晋

公护对他也非常倚重,军国大事都与他商议谋划。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

(2)至是重往,百姓安之。

(3)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第8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

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

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

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日:“臣为

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

惊,日:“为之奈何?”张良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鳏生说我曰:’距

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口:“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

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日:“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

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

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

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ffi

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

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日:“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

“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

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沛公居山东时山东:靖山以东

B.具告以事具:详细

C.君安与项伯有故故:故交,老交情

D.项伯杀人,臣活之活:存活,生存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不如因善遇之因击沛公于坐

B.为击破沛公军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C.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D.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后长达五年斗争的开端,一开始从刘邦和项羽的兵力对

比,可以看出项羽占有绝对优势,战争的主动权在项羽手中。故事的开端是曹无伤告

密。

B.刘邦本来是一个贪财好色之人,但是攻进咸阳之后,却“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

幸”,想收买人心而争夺天下。

C.刘邦面对张良传来的项伯密报,一时间显得手足无措,但面对项伯时所表现出的一

系列言行举止又让我们看到刘邦很有心计,善于随机应变的一面。

D.刘邦借项伯的嘴向项羽表明自己“日夜望将军至",“不敢倍德”,可见刘邦对项

羽由衷地尊敬。来到鸿门宴后的一番道歉之词更可以看出他对项羽非常恭顺、虔诚。

【小题4】将《鸿门宴》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第9题: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15题。(13分)

马伶传

[清]侯方域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

乐,其士女之间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而其

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

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迨半奏,引商刻羽,抗

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

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

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

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

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

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

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日:“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

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僖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

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

拜而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于求,乃走事昆山,见

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乎!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

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耳。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日幸为开宴幸:希望

B.奉一日欢奉:敬献

C.华林部过马伶日过:责备

D.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掩:盖过

1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梨园以技鸣者②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B.①而华林部独著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①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②而君幸于赵王

D.①乃走事昆山②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14.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时金陵戏班技艺有名的大略有几十个,名气最大的是兴化班和华林班。有

一次新安商人会合这两个戏班举行大会演,同时演出《鸣凤记》。

B.两个戏班的演唱都受到称赞。后来华林班的李伶由于饰演严嵩技艺高妙而吸

引了大量观众,而兴化班的马伶为此感到羞愧,演出完毕化装逃走。

C.将近三年后马伶归来,他请新安商人再与华林班会演《鸣凤记》。这次演出

马伶饰演严嵩技高李伶,兴化班的演出也超过了华林班。

D.马锦为演好“奸相”严嵩,遂入当朝宰相顾秉谦府为仆三年,技艺大进,充

分表现了他不甘失败、不怕吃苦、对艺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15.用斜线(/)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4分)

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

衣遁矣。

第10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H〜15题。

夜缱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

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隆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

道主,丘至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

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

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

之,乃还。

12.解释文中加线词语的意思:(4分)

既:。陪:

李:o肆:

____________O

13.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2分)

A.夜缱而出,见秦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既东封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面译句有误的一句是(2分)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译句:如果灭亡了郑国而对您有利,那就拿亡郑之事来麻烦您了。

B.夫晋,何厌之有?

译句:晋国有什么可讨厌的呢?

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译句:如果不使秦国侵损,那要到哪里获取土地呢?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译句:使秦国受损而使晋国得利,希望您好好考虑这件事。

15.从文中看,烛之武见秦伯的一番话很有策略,先用“越国以鄙远”说明亡郑的结

果是,再用“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说

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然后又从秦晋联盟说起,用晋的“朝济而夕设版焉”说

明,最后

又用“夫晋,何厌之有?”引

出o这番话

的结果便是“秦伯说,与郑人盟。”(可用自己的话或用原文回答)(4分)

第11题:

第12题: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译:这种说法与拿把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B.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庭,引赵使者蔺相如.

译:亲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朝廷上安设“九宾”的礼节,延请赵国使者蔺相如

C.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拿不定主意,找不到可派去回复秦国的人

D.永元中,举孝廉,连辟公府不就.

译:永元年中,举孝廉他没有去(应荐),公府屡次征召,他不去就任

第13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戎,字潘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

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灿灿,如岩下电。”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

槛中航①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又尝

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或问其故,其曰:“树在道边而多

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

阮籍与浑为友。戎年十五,随浑在郎舍。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

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谓浑曰:“溶冲清赏,非卿伦也。共卿言,不如共阿

戎谈。”及浑卒于凉州,故吏财②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由是显名。戎尝与阮籍

饮,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坐,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无恨色。戎异之,他日问

籍曰:“彼何如人也?”答曰:“胜公荣,不可不与饮;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

惟公荣可不与饮。”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败人意。”

戎笑曰:“卿辈意亦复易败耳!

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戎曰:“道家有言,'为而不恃',非成功难,

保之难也。”及会败,议者以为知言。

征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赂戎筒中细布五十端,为司隶所纠,以知而未纳,故得不

坐,然议者尤之。帝谓朝臣日:“戎之为行,岂怀私苟得,正当不欲为异耳!“帝虽

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

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性至孝,不拘

礼制,饮酒食肉,或观弈棋,而容貌毁悴,杖然后起。时和娇亦居父丧,以礼法自

持,量米而食,哀毁不逾于戎。帝谓刘毅曰:“和矫毁顿过礼,使人忧之。”毅曰:

“娇虽寝苫食粥,乃生孝耳。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忧之。”戎先有吐疾,

居丧增甚。帝遣医疗之,并赐药物,又断宾客。

[注]嫌①(xiao):怒吼。赠②:赠送财物助人治丧。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奇:认为™“奇异。

B籍每适浑,俄顷辄去适:往,到

C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减:不如,比不上

D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坐:犯罪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

B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

C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

D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戎小时候看太阳时眼睛不花,裴楷看见后称赞说:“王戎眼睛有光芒,就像山崖

下的电光。”

B阮籍与王浑、王戎俱为好友。阮籍每次拜访王浑,时间都很短暂,但与王戎交谈的

时间却很长,主要是阮籍认为王戎比王浑清逸可赏。

C王戎不拘礼法,在母亲去世后仍然饮酒吃肉,经常下棋娱乐,以致容貌憔悴,拄着

拐杖才能站起。

D和娇在服丧期间,用礼法约束自己,吃饭限量,皇帝认为和娇哀伤过度,并为此担

忧,但刘毅认为王戎比和解更让人感到忧虑。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5分)

(2)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5分)

第14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题。(17分)

李复亨,字仲修,荣州河津人。年十八,登进士第。调临晋主簿。护送官马入府,

宿逆旅,有盗杀马,复亨曰:“不利而杀之,必有仇者。”尽索逆旅商人过客。同邑

人橐中盛佩刀,谓之曰:“刀蔑马血,火煨之则刃青。”其人款服,果有仇。以提刑

荐迁南和令。盗割民家牛耳,复亨尽召里中人至。使牛家牵牛遍过之,至一人前,牛

忽惊跃,诘之,乃引伏。兴定三年,上言:“近日兴师伐宋,恐宋人乘虚

掩袭南鄙,故籍边郡民为军。今大军已还,乞罢遣归本业。”从之。是岁七月,置京

东、京西、京南三路行三司,掌劝农催租、军须科差及盐铁酒榷等事,复亨摄西路,

治中京。复亨奏:“民间销毁农具以供军器,臣窃以为未便。汝州鲁山、宝丰,邓州

南阳皆产铁,募工置冶,可以获利,且不厉民。”九月,以劝农有劳,迁兵部尚

书。

四年七月,河南雨水害稼,复亨为宣慰使,循行郡县,凡官吏贪污不治者,得废罢

推治。复亨奏乞禁宣慰司官吏与州府司县行总管府及管军官会饮。又奏曰:“诏书令

臣,民间差发可免者免之。民养驿马,此役最甚,使者求索百端,皆出养马之家,人

多逃窜,职此之由。可依旧设回马官,使者食料皆官给之,岁终会计,均赋于民。”

又奏:“河南闲田多,可招河东、河北移民耕种。被灾及沿边郡县租税全免,内地半

之,以救涂炭之民,资蓄积之用。”诏有司议行焉。还奏:“南阳禾麦虽伤,土性宜

稻,今因久雨,乃更滋茂;田凡五百余顷,亩可收五石,都得二十五万余石,可增直

汆稻给唐、邓军食。如以臣言为然,乞付有司计之。”制可。复亨奏:“河渡不通,

陕西盐价踊贵,乞以粟互易足兵食。”诏户部从长规措。

(节选自《金史•李复亨传》,有删改)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刀蔑马血,火煨之则刃青蔑:涂染。

B.其人款服,果有仇款:顺从,服罪。

C.复亨摄西路,治中京摄:掌管,兼管。

D.可以获利,且不厉民厉:严肃,严厉。

2、下面四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李复亨“体恤百姓”和“擅长规划”的一组是()

(3分)

A.①掌劝农催租、军须科差及盐铁酒榷等事

②邓州南阳皆产铁,募工置冶,可以获利

B.①民间销毁农具以供军器,臣窃以为未便

②河南闲田多,可招河东、河北移民耕种

C.①被灾及沿边郡县租税全免,内地半之

②凡官吏贪污不治者,得废罢推治

D.①南阳禾麦虽伤,土性宜稻②民养驿马,此役最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复亨聪明果决,明察秋毫,善于断案,在担任临晋主簿和南和县

令时,分别成功侦破了因仇杀马案和盗割牛耳案.

B.李复亨在担任宣慰使巡行地方郡县时,上奏朝廷请求禁止地方官吏

之间互相宴请,以此狠刹公款吃喝之风,整顿吏治。

C.李复亨发现地方官员通过让百姓饲养驿马趁机百般敲诈勒索,导致

民不聊生,他建议朝廷沿袭旧法,减轻百姓负担。

D.因黄河渡口不通,陕西盐价上涨,十分昂贵,李复亨上奏朝廷,请

求允许粮盐互相交换,以满足军队的粮食供应。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近日兴师伐宋,恐宋人乘虚掩袭南鄙,故籍边郡民为军。(4分)

(2)被灾及沿边郡县租税全免,内地半之,以救涂炭之民,资蓄积之用。(4

分)

第15题:阅读《鸿门宴》选段,完成下列各题。(8分)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日:“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

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

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

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

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

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踞曰:“客何为者?”张良日:“沛公

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一一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

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

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

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

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

应,日:“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鸿门

宴》)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拔剑切而啖之啖:吃B.项王按剑而踞蹈:跪直

C.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内部D.窃为大王不取也窃:敬词,私下里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2分)()

A.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

之?

3.加点词语与“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从"字用法不相同的一句(2分)()

A.舞幽壑之潜蛟B.素善留侯张良

C.项伯杀人,臣活之D.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4.对刘邦和樊哙在席上的讲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刘邦的谢罪之词,极大地满足了项羽自矜功伐的心理需要,巧妙地平息了项羽的愤

怒,使鸿门宴开始时的紧张气氛趋于平和。

B.刘邦与樊哙两人讲话的侧重点不同。刘邦侧重于小心辩解,樊哙则是理直气壮,斥

责项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

C.从战略措施的角度来看,刘邦的巧言申辩属于“以屈求伸”,而樊哙的厉言斥责则

是“以攻为守”。

D.樊哙的席上讲话与刘邦的一模一样,这完全是张良一人事先安排好的,也证明了刘

邦君臣上下的团结一心。

第16题:阅读《阿房宫赋》选段,完成15〜19题。

妃嫔媵婿,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

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

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缰立远视,而望

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摞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

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王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15.下列句中“之”与“多于南亩之农夫”中“之”意义和用法相同一项是()(3

分)

A.齐、楚之精英B.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杳不知其所之也

16.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面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六王毕,四海一②辞楼下殿,辇来于秦③骊山北构而西折

④复道行空,不霁何虹⑤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⑥日削月割⑦族秦者,秦也

A.①④⑦/②③/⑤/⑥B.①②③⑥/④⑦/⑤

C.①/②③⑥/④⑦/⑤D.①③⑥/②④⑦/⑤

17.下列与“烟斜雾横,焚椒兰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成卒叫,函谷举B.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D.不患人之不己知

18.对本段文字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整段文字写宫女、珍宝众多,表现了宫中统治者生活的奢靡荒淫。

B.段首六句都是对偶的四字句,写众多宫人的来源一一从六国掠来。其中“王

子”“皇孙”指的是六国诸侯的儿子、孙子。

C.“明星荧荧”至“烟斜雾横,焚椒兰也”等句,用比喻和夸张等修辞方法,从各方

面描写宫女生活的奢侈豪华,从而反映秦王朝统治者的奢靡荒淫。

D.写宫中珍宝之多,一方面表现出秦王朝统治者穷奢极欲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揭露了

他们劫掠抢夺的行径。

1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遮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第17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1题。

秦数败赵兵,廉颇坚壁不出。赵王以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怒,数让之。应侯

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廉

颇易与,且降矣!”赵王遂以赵括代颇将。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

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王不听。

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

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

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括不可使。王曰:“何以?”对

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王及宗室所

赏赐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乡而朝,军吏

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如其

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毋置之,吾已决矣!”母因日:“即如有不

称,妾请无随坐。”赵王许之。

秦王闻括已为赵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敝为裨将,令军中:

“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赵括至军,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出兵击秦师。武安君佯

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括乘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

军之后,又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武安君出轻兵击之,赵战不

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

秦王闻赵食道绝,自如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兵及粮食。齐

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

九月,赵军食绝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急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

复之,不能出。赵括自出锐卒搏战,秦人射杀之。赵师大败,卒四十万人皆降。

武安君曰:“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

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

人大震。

(节选自《资治通鉴》)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廉颇易与,且降矣与:对付

B、奢不能难难:反驳,质问对方

C、妾请无随坐坐:坐下

D、张二奇兵以劫之张:布置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赵王以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以其无礼于晋

B、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因人之力而敝之

C、军吏无敢仰视之

者是寡人之过也

D、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

10、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使赵不将括则己;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4分)

11、文言文中,传主赵括熟谙兵法,为什么招致惨败?请从赵括自身方面简要分析.

(3分)

第18题: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回答7-9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涔池,鱼超不可胜食也.岸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

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情,王

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

矣.百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