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强化训练模考卷带答案_第1页
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强化训练模考卷带答案_第2页
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强化训练模考卷带答案_第3页
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强化训练模考卷带答案_第4页
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强化训练模考卷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强化训练模考卷带答案

单选题(共100题)1、在活动任务较容易时,想要工作效率较高,动机水平应该怎样?()A.较高B.中等C.较低D.任意强度【答案】A2、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A.复杂方案B.学习计划C.可行方案D.思维程序【答案】A3、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是一种()。A.外铄论的观点B.内发论的观C.多因素论的观点D.反映论的观点【答案】A4、“四有、两爱、两精神”的教育目的出自()。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答案】A5、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添加反射的理论都认为,形成和巩固条件反射的重要条件是()A.动机B.需要C.强化D.诱因【答案】C6、在心理测验中,智力测验属于()。A.认知测验B.人格测验C.兴趣测验D.成就测验【答案】A7、采用化学预防的对象主要是A.已出现症状的病人B.正在康复的人C.无症状的人D.正在治疗的人E.有既往病史的人【答案】C8、“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者是(A.墨子B.李斯C.秦始皇D.董种舒【答案】D9、在解几何证明题时,学生常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往回走,先确定达到该目标所需要的条件,然后再将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条件与问题提供的已知条件进行对比,完成证明过程。这种方法属于问题解决中的()。A.反推法B.算法式C.简化法门D.类比法【答案】A10、有计划、有目的、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的系统化活动是()。A.制定课程标准B.创定教学计划C.课程设计D.明确培养目标【答案】C11、学生最主要的角色权利是()。A.受教育权B.人身自由权C.隐私权D.名誉权【答案】A12、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小学体育方面要求的是()。A.初步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B.具有健康的身体C.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D.发现并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答案】D13、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A.杜威B.卢梭C.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答案】A14、超重的BMI()A.20<BMI<28kg/㎡B.24≤BMI<28kg/㎡C.23≤BMI<30kg/㎡D.18.5≤BMI<24kg/m2E.BMI≥28kg/m2【答案】B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通过。A.1985年B.1993年C.1995年D.1999年【答案】C16、健康信息记录表填写过程中,如果数字填错,修改的方法是()A.在原数码上打叉,并在其上方工整填写正确数码B.在原数码旁边填写正确的数码C.在原数码上涂改D.在原数码上打双横线,并在其上方工整填写正确数码E.在原数码上打单横线,并在其上方工整填写正确数码【答案】D17、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便,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的时期是()。A.儿童早期B.少年期C.青春期D.成年期【答案】A18、“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是古代()的教育特征。A.中国B.印度C.希腊D.埃及【答案】D19、下列表述中符合先进生的心理特征是()。A.自尊心强B.不接受教师的当众批评C.意志力薄弱D.学习动机不强【答案】A20、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这体现了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互补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答案】D21、要求学生分辦勇敢和鲁葬、谦让和退缩是刺激的()。A.获得B.消退C.泛化D.分化【答案】D22、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人是德国教育家、哲学家兼心理学家()A.赫尔巴特B.桑代克C.维果斯基D.乌中斯基【答案】A23、下列表述中符合先进生的心理特征是()。A.自尊心强B.不接受教师的当众批评C.意志力薄弱D.学习动机不强【答案】A24、超重的BMI()A.20<BMI<28kg/㎡B.24≤BMI<28kg/㎡C.23≤BMI<30kg/㎡D.18.5≤BMI<24kg/m2E.BMI≥28kg/m2【答案】B25、下列表述不属于小学美育方面要求的是()。A.初步具有广泛的兴趣B.培养审美能力C.培养创造美的能力D.具有健康的爱美情趣【答案】C26、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是()A.形象思维B.发散思维C.聚合思维D.直觉思维【答案】C27、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装考试,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其做法依据的是学习的()。A.准备律B.条件反射C.效果律D.练习律【答案】A28、评价体重状况的表示方法有()A.年龄组别体重B.体重绝对值比较C.理想体重D.身高组别体重E.体质指数【答案】A29、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如果在由我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这种观点完全否定了()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A.遗传B.环境C.教育D.教师【答案】A30、在教育心理学看来,()既是课堂管理研究的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不容忽视的内容。A.教学内容B.教学环境C.教学媒体D.教学过程【答案】B31、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后进生心理特征的是().A.自尊好强B.学习动机不强C.意志力薄弱D.不能按受教师的当众批评【答案】A32、在班级授课制要求下,课程表的编制依据是()。A.课程计划B.教学大纲C.教科书D.教学原则【答案】A33、著名的“白板说”的倡导者是()。A.卢梭B.杜威C.洛克D.斯宾塞【答案】C34、我国在建国后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从而废除了旧学制,实行新学制,其时间是()。A.1949年10月1日B.1950年10月1日C.1951年10月1日D.1952年10月1日【答案】C35、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A.心理测验B.会谈C.观察法D.自述法【答案】B36、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是()。(2008-05)A.婴儿期限B.童年期C.幼儿期D.婴儿早期【答案】C37、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A.学科设置B.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C.学科顺序D.课时分配【答案】A38、口渴会促使人作出觅水的行为活动,这是动机的()。A.指向功能B.激活功能C.强化功能D.调节与维持功能【答案】B39、班级授课制首行于()的欧洲。A.15世纪B.16世纪C.17世纪D.18世纪【答案】B40、下列属于场独立性者认知方式的特点的是()。A.偏爱人文、社会科学B.善于察言观色C.喜欢抽象思维D.学习欠主动【答案】C41、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这是一种()。A.外铄论的观点B.内发论的观点C.多因素论的观点D.综合论的观点【答案】B42、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关键期表现在()A.儿童个性发展B.儿童智力发展C.儿童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D.儿童动作发展【答案】C43、小学教材的编写,在内容上首要考虑()。A.形象性与兴趣性B.娱乐性与生活性C.科学性与思想性D.知识性与个性【答案】C44、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始于()。A.赫尔巴特B.洛克C.夸美纽斯D.康德【答案】D45、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作业检查D.成绩评定【答案】B46、“同年龄的儿童在兴趣、爱好和性格等个性倾向性上有所不同”.这显示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A.不均衡性B.可变性C.稳定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D47、教师的根本任务是(),全面实现教育目的。A.关心学生的学习B.教书育人C.班主任工作D.教学【答案】B48、系统的收集学生学习行为的有关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A.教学计划B.教学设计C.教学评价D.教学过程【答案】C49、教育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A.主要途径B.唯一途径C.基本途径D.重要途径【答案】C50、对日记、书信等文化性创作进行分析的心理评估方法是()A.作品分析法B.会谈法C.观察法D.调查法E.心理测验法【答案】A51、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是()。A.6岁B.7岁C.8岁D.9岁【答案】D52、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的成绩时而上升、时而下降,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A.不稳定现象B.不协调现象C.起伏现象D.高原现象【答案】C53、班会一般解决几个问题合适()A.1-2个B.2-3个C.3-4个D.4-5个【答案】A54、健康风险评估的主要目的包括A.评价干预措施的有效性B.鼓励和帮助人们修正不健康的行为C.帮助个体综合认识健康危险因素D.制定社区人群的健康干预计划E.健康管理人群分类【答案】A55、我国义务教育的课程计划的主体部分是()。A.培养目标B.课程设置C.考试考查D.实施要求【答案】B56、学校德有的基本途径是()。A.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教学B.课外活动C.校外活动D少先队活动【答案】A57、儿童多动综合症的高峰发病年龄为()。A.3~5岁B.5~7岁C.8~10岁D.十一二岁【答案】C58、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是()A.宪法B.义务教育法C.教育法D.职业教育法【答案】B59、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A.自愿发展B.自动发展C.自主发展D.自由发展【答案】C60、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原理性知识,常常会让学生联系自己实际生活中的相关情境或者设置模拟情境,这主要体现的是教学过程中()的特点。A.知、情、意的统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答案】C61、成人理想体重的计算公式是()A.身高(cm)-100B.身高(cm)-110C.身高(cm)-90D.身高(cm)-120E.身高(cm)-115【答案】A62、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A.斯金纳B.巴甫洛夫C.艾里斯D.雅格布松【答案】D63、小学生常见的焦虑反应是()焦虑。A.学习B.行为C.考试D.适应【答案】C64、教育要把握儿童学习的“关键期”,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A.阶段性B.差异性C.不均衡性D.顺序性【答案】C65、关键词记忆术、谐音联想法属于()。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答案】B66、制约学校课程主要因素是()。A.社会、知识、教师B.学校、知识。牲C.社会、知识、儿童D.家庭、教师、儿童【答案】C67、进行德育要讲明道理、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表扬为主、正面教育。这些是哪个德育原则的要求?()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连贯性原则【答案】B68、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学生是指学龄初期儿童,年龄大约在()。A.3、4岁?11、12岁B.5、6岁?11、12岁C.6、7岁?11、12岁D.5、6岁?12、13岁【答案】B69、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制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制D.设计教学法【答案】B70、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是()。A.教学方法B.教学组织形式C.教学过程D.教学计划【答案】B71、据我国心理科学工作者研究确定,小学儿童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这一思维发展过程中的“飞跃”或“质变”的关键期为()。A.6、7-11岁B.7、8-11岁C.9-11岁D.10-11岁【答案】C72、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根据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称为()。A.教育目的B.教育计划C.教育方针D.教育目标【答案】C73、李太太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她的这种行为属于()。A.焦虑B.强迫行为C.强迫观念D.强迫恐惧【答案】B74、个体发展过程中坏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是()A.可塑期B.发展期C.青春期D.关键期【答案】D75、汉代武帝以后,采纳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向汉武帝提出这一建议的是()。A.董仲舒B.王充C.司马迁D.郑玄【答案】A76、信息清理的常用办法有A.双份录入或专人检查B.目测是否存在相同格式C.在数据库程序设计阶段确定编码属性D.应用逻辑检查进行查错E.目测能否发现空白数据【答案】B77、记忆官能增强后,可以更好地学会和记住东西:学习拉丁文,可以训练推理能力、观察能力等。这些表现的基本观点理论是()。A.形式训练说B.关系转换说C.概括说D.共同要素说【答案】A78、老师对学生搜身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A.人身由B.人格尊严C.隐私权D.身心健康权【答案】A79、()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答案】C80、()在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提出教育目标应该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A.布卢姆B.根舍因C.布鲁纳D.赞科夫【答案】A81、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属于()。A.技术小组B.学科小组C.艺术小组D.体育小组【答案】A82、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有人按偏旁结构归类识字,这属于()。A.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C.精加工策略D.元认知策略【答案】B83、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关键的准则是()A.课程文件B.课程目标C.教材D.教科书【答案】B84、学习目标是可以达到的()。A.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B.教师制定要达到的目标C.学校分布给学生的教学预期结果D.教师给学生设定的学习目标【答案】A85、关于个人自我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即对认知的认知,在心理学上称为()。A.认知策略B.认知能力C.基本认知D.元认知【答案】D86、基于某种特定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是()。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常模参照评价D.标准参照评价【答案】D87、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A.发展智力B.培养思想品德C.传授知识D.发展个性【答案】C88、日本学者()曾经强调:“学力是靠生活指导增长的,不彻底地进行生活指导,学力就低。”A.松泽光雄B.小泉又一C.赞可夫D.布鲁纳E.洛克【答案】A89、教育制度形成的标志是()A.教育实体的出现B.学校的出现C.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D.大学的出现【答案】C90、皮亚杰认为心理起源于()。(2008-11)A.吸吮B.后天的经验C.动作D.先天的成熟【答案】C91、下列有关国家课程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国家课程是一级课程B.国家课程是为了确保全国统--、共同的教育教学质量C.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根据需要,对国家课程进行调整D.国家课程采用“研制-开发推广”的开发模式【答案】C92、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布置作业D.作好辅导【答案】B93、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A.教师和学生B.教师和教科书C.学生和教科书D.教学内容和手段【答案】A94、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A.必然结果B.必要保证C.必然要求D.必然趋势【答案】B95、心智技能的执行具有()。A.外显性B.展开性C.内潜性D.客观性【答案】C96、学校的活动对小学儿童的发展来说起()。A.基础性的作用B.决定性的作用C.特殊性的作用D.间接性的作用【答案】B97、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此话表明教师的劳动具有()。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答案】B98、针对“教学相长”的观点,说法正确的是()。A.最早出现于《论语》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答案】C99、提出需要层次的心理学学是()A.桑代克B.奥苏伯尔C.马斯洛D.班杜拉【答案】C100、人身权中最基本的权利是()。A.人身自由权B.隐私权C.人格尊严权D.教学原则【答案】A多选题(共40题)1、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A.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B.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起止时间上的不同C.个体不同系统在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D.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优势领域的不同E.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答案】ABC2、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可以分成()。A.接受B.反应C.形成价值观念D.组织价值观念系统E.价值体系个性化【答案】ABCD3、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专有的权利有()A.获得公正评价权B.申诉权C.免试入学权D.就近入学权E.不交学费权【答案】CD4、班级管理包括()等几个基本环节。A.提前调研B.了解学生C.制定计划D.组织实施E.评价总结【答案】BCD5、在我国,学校的公益性表现在()。A.不得以盈利为目的办学B.以盈利为目的办学C.教育必须与宗教相分离D.教育可以与宗教相结合E.公立学校不能盈利、私立学校可以盈利【答案】AC6、元认知包括()A.元认知知识B.元认知体验C.元认知理解D.元认知途径E.元认知监控【答案】AB7、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三个过程,其中包括()。A.知识的获得B.知识的再认C.知识的转化D.知识的评价【答案】ACD8、课外活动呈现出的特点有()。A.自愿性B.广泛性C.多样性D.自主性E.交流性【答案】ABCD9、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在课时计戈Ⅱ的差异表现在()。A.专家教师课时计划更简洁B.专家教师课时计划更灵活C.专家教师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来制订课时计划D.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具有预见性E.专家教师注重细节【答案】ABCD10、关予稳性课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隐形课程具有潜在性、内隐性和持久性B.隐世课程往往是通过学生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来影响学生的C.隐性课程可以以教材的形式明确呈现D.隐性课程从本质上是无法进行研究的E.隐性课程往往是学生无意识获得的菲学术性经验【答案】AB1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E.个别差异性【答案】ABCD12、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测验可分为()。A.创造力测验B.认知测验C.人格测验D.神经心理测验【答案】BC13、课堂纪律的类型有()。.A.教师促成的纪律B.自我促成的纪律C.任务促成的纪律D.集体促成的纪律【答案】ABCD14、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心理学技术包括()。A.说服B.群体约定C.榜样学习D.奖励与惩罚【答案】ABCD15、我国选择小学课程计划的内容有()。A.教学目标的设置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D.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E.学生的课外活动【答案】ABCD16、智力群体差异包括()。A.性别B.年龄C.种族D.智育分数差异E.同龄团体差异【答案】ABC17、学生对学与教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年龄差异B.智力差异C.群体差异D.个体差异E.性格差异【答案】CD18、学校文化的内容有()。A.教育的理想和追求B.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C.对人性的理解D.对学习、工作的态度E.对集体的看法【答案】ABCD19、讲授法通常包括()A.讲述B.讲解C.讲演D.讲译【答案】ABC20、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素质,教育素质中的教育实践能力应当包括()。A.教法创新能力B.语言表达能力C.教学实践能力D.教育和组织管理能力E.理论总结能力【答案】BCD21、课外活动的形式包括()。A.群众性活动B.小组活动C.个人活动D.班集体活动【答案】ABC22、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心理学技术包括()。A.说服B.群体约定C.榜样学习D.奖励与惩罚【答案】ABCD23、教学的物质环境包括()。A.课堂自然条件B.师生关系C.教学设施D.上下级关系E.空间布置【答案】AC2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立法依据包括()A.宪法依据B.立法者的主观见解C.政策依据D.客观依据E.领导人的讲话【答案】ACD25、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A.对学生的研究B.对教师的研究C.对社会的研究D.对学科的研究E.对教材的研究【答案】ACD26、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哪些特点?()A.盲目性B.被动性C.不稳定D.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答案】ABCD27、体现《儿童权利公约》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有()。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C.无歧视原则D.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答案】ABCD28、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有()。A.小李从亮出走进暗处,视力显著提高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C.小张服用兴奋剂百米赛跑夺冠D.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E.了解低碳生活并付诸行动【答案】D29、具有强迫行为的儿童具有哪些特征?()A.智力水平较高B.富于幻想C.性格内向D.遇事犹豫、拘谨、比较固执E.自我克制过于严重【答案】ABCD30、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A.强化的内驱力B.认知的内驱力C.好奇的内驱力D.自我提高的内驱力E.附属的内驱力【答案】BD31、课外活动的特点有()A.自愿性B.灵活性C.自主性D.多样性E.强迫性【答案】ABCD32、网络教育的特点主要有()。A.开放式B.筛选制C.等级制D.跨年龄段E.跨时空【答案】AD33、参观法的种类有()。A.准备性参观B.并行性参观C.总结性参观D.常识性参观E.教育性参观【答案】ABC34、课外活动的特点有()A.自愿性B.灵活性C.自主性D.多样性E.强迫性【答案】ABCD35、教师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措施有()。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D.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E.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答案】ABC36、组成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是()。A.学科设置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D.学年编制E.学周安排【答案】ABCD37、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最早把学习过程概括为()的统一过程。A.“惑”B.“学”C.“忆”D.“思”E.“行”【答案】BD38、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存在的困难,我们可以运用教育心理学中哪些手段来查找困难的症结?()A.智力测验B.阅读测验C.与此相关的生理方面的健康检查D.心理辅导【答案】ABC39、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在哪些方面都存在差异?()A.课时计划B.知识基础C.课堂教学过程D.能力水平E.课后评价【答案】AC40、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起源于()。A.儿童对成人模仿的需要B.传递生产和生活经验的社会需要C.人类生存的需要D.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E.社会安宁的需要【答案】BCD大题(共20题)一、某老师在上课写板书时,两个学生在下面说话,老师发现后非常生气,责令:这两位同学站在教室门外。其中--位同学认为不是自己先说话的不应该受罚站,有些不服气,坚持不去教室门外。学生的举动使老师更加发怒,扬言不去门外罚站就不上课,双方僵持着。后来这两位学生看到因自己而大家都不能听课,只好罚站在教室外。等这位老师消气后,叫他们进教室时这两位学生却不肯进来.....请结合相关德育原则对此事件进行分析。【答案】(1)本例中教师违反,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2)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起来原则,是指教师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3)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②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③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二、不会听课的小刚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支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节课,等到被教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没听到前面的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边的东西。考试成绩自然不好,教师和家长都很着急。他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认真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请分析小刚不会听课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答案】原因:1.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虽已发展了有意注意,但还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上课不专心听讲,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2.对上课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如果教师讲得有趣,他肯定会全神贯注。3.虽巳上了三年级,却还未养成上课听讲的良好习惯。4.不适应教师的讲课形式或不喜欢任课教师,而“迁怒”于听课。5.平时他很少受到教师的关注,而教师的批评正是一种关注,潜意识想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不认真听讲。方法:1.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上课时多采用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小动物、童话、实物等会使课堂生动活泼。另外也可适当增加活动性的内容,让学生参加,会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2.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评价、外部奖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鼓励小学生提各种问题等来激发学习动机。3.上课前调整好情绪。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听好课的基础。4.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寻找答案。为了不分散注意力,将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放在书包里。在听讲时,思考哪些是重点,认为重点的就记下来,准备课后复习。同时,对一些没听懂的也要记下来,以便下课问教师或同学。5.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小学生,平时应给予较多的关注。小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比如,平时交往中,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都会让他们感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有位置的。在上课的时候,可以经常提问。三、有一名学生学习成绩差,文化基础薄弱,对学习缺乏自信心,但对老师的批评与帮助却不能接受。平时重哥们义气,常表现为不分是非的感情用事,为了所谓的哥们义气打群架,常常表现忙命称霸的英雄观、无政府主义的自由观。请分析他的心理特征并阐述如何帮助他更好地成长。【答案】一、心理特征:(1)不适度的自尊心:(2)学习动机低下:(3)意志力薄弱:(4)道德认识错误。二、帮助措施:(1)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2)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3)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4)锻炼他们的道德意志力。四、在小学的一节关于“确定位置”的数学课上,老师在上课时拿出电影票询间大家:“如果周末跟父母看电影,能否自己找到座位?是怎么找的?”然后又开展了“争当小小送信员”、下水果棋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如何确定位置。自学生顺利将信投递到正确位置时,教师都会夸奖道:“真是个认真准确的投递员”:当学生发生错误时,教师也会用善意的批评指出:“这位投递员有点小粗心哦!"然后再让他自己纠正错误。请从学习动机激发的角度分析本案例。【答案】这节课教师充分运用了学习动机激发的原理。(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根据结合案例和展开情况)五、简述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木要求。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木要求:【答案】六、智力正常的小明从小双脚残疾,借助轮椅可以行走。考虑到小明已满7周岁,小明父母决定送孩子到附近一所小学上学。学校却以其本身是一所普通小学,不是特殊教育学校,而且学校无特殊班,没有为残疾儿童准备的专门设施,不宜接受残疾儿童入学为由拒绝了小明的入学申请。请用教育法规知识分析学校的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答案】(1)学校的做法不合法。(2)学校不接收小明上学侵犯了小明的受教育权,违反了《残疾人保障法》和《义务教育法》。(3)根据《残疾人保障法》和《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身体虽有残疾,但智力正常的儿童,可以到特殊学校就读,也可以到普通学校就读。(4)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就近入学原则,小明有权选择进入该校学习。七、某老师在上课写板书时,两个学生在下面说话,老师发现后非常生气,责令:这两位同学站在教室门外。其中--位同学认为不是自己先说话的不应该受罚站,有些不服气,坚持不去教室门外。学生的举动使老师更加发怒,扬言不去门外罚站就不上课,双方僵持着。后来这两位学生看到因自己而大家都不能听课,只好罚站在教室外。等这位老师消气后,叫他们进教室时这两位学生却不肯进来.....请结合相关德育原则对此事件进行分析。【答案】(1)本例中教师违反,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2)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起来原则,是指教师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3)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②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③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八、三年级某班,有一伙“小捣蛋”爱玩足球。为了玩球和看球,常影响学习,有时还迟到、旷课甚至几次为了抢球和争夺场地,与别班同学发生冲突。针对这一问题,班主任组织这些“小捣蛋”成立了一个球队,选了队长,并制定了队规。此后,每天组织练球,在活动中练出了纪律、团结、意志和自我控制能力。问题:请用德育原则分析这一案例。【答案】(1)该案例遵循了德育的疏导原则。(2)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3)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对小学生进行德育,要注重摆事实,讲道理,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启发他们自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规范: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小学生活泼爱动,兴趣广泛,喜欢参加自己爱好的活动。德育要善于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志趣引导到正确方向上来: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对他们表现出的积极性和微小进步,都要注意肯定,多加赞许、表扬和激励,引导他们逐步向前,以培养他们的优良品质。九、“A”是全国优秀班主任。他在总结自己工作经验时特别强调两点:第一,建立好班集体,他认为班集体建立好了,就会带动全班同学一起进步。第二,教育好每一个人,不放过每一件小事,特别不能放过对集体产生影响的“小事”。请以德育原则做分析。【答案】【答案要点】德育的原则主要有: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教育影响一致和连贯性原则。在集体中德育对学生有巨大的作用,可以引导学生关心集体,为良好的集体而努力,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的转变影响集体,同时也把教师主导集体的作用与集体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了,更能达到教育效果。一十、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请问教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答案】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直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直觉。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一十一、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稈中都冇这样的体会:在讲课过稈中,冇的学生会在下而冇各种小动作或是插话进来:在自学或做练习时,冇的同学会窃窃私语或是很自由的讨论问题: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更是难以把握,学生会争论不休:在课间休息时更是乱作一团。问题: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对于上述现象,你的基木态度和常规做法是什么?【答案】基木态度:课堂确实需要纪律,但课堂气氛更加重要。课堂纪律要冇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容纳儿童的不同个性。学生的动作与声音(言为心声)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学校应适应学生的发展,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参与。动作和语言是儿童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儿童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教师要与学生分享这种情感。常规做法: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保持稍稍的喧闹。改变课堂的权威结构和主体定位,即由教师作为权威的主体和偏向于教师的权威结构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师生民主平等的权力结构转变。一十二、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題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不能发现问題,也不主动回答问題了。请你分析该案例,评价该教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这种做法违反了哪条教学原则?【答案】该教师对提出质疑的学生一棒喝退,严重挫伤了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行为违反了“教师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违反了“创造民主的教学环境”。民主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积极的活动之中,主动地探索新知识,能使学生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使启发的效果处于最佳状态。一十三、张女士9岁的儿了小雷转学还不到一学期,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以前由于喜欢做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到新学校后不久,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小动作,被老师发现了。新老师什么也没说,知识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以后,每次新老师走过小雷身边,如果小雷没做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心大增。问题:请从该案例分析,对待冇问题的!学生新老师的教育机智。请从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来分析。【答案】小学生身高体重处于两次增长高峰期之间,是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他们的冇意注意己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的特点也很突出,特別是小学低年级还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评价自己。这些都是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案例中这位新老师止是止确认识到了这点,并机智地运用这个特点来引导小雷,既纠止了他的错误,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孩了的情感,这对孩了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和紧迫。一十四、某小学一个班级里,接连出现几起学生的物品丢失现象。为了阻止这种现象继续发生并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班主任老师接受了几个班干部的建议,决定由全班同学投票选举小偷。投票结果出来后,学生李某得票最多,因此被班主任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此后,李某总感觉同学们对她指指点点,精神大受刺激,患上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需送医院接受治疗。班主任老师的这种做法合适吗?谁应该承担李某的治疗费用?为什么?【答案】(1)班主任老师的做法不合适。学校应承担李某的医药费等相关费用。(2)学校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尊重的教育和信任的教育。班主任老师的做法违反了《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规,侵犯了学生的人格权,伤害了学生的心灵。(3)学校应对班主任老师做出相应的处分,并责令其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一十五、刘老师说:我是小学老师,教的都是一些很浅显的东西,只要花时间和精力把这些内容熟悉-下就可以了,没必要学习更深的专业知识,更没必要去学习那些和我所教学科无关的知识。请从教师专业素养的角度对刘老师的话进行评析【答案】刘老师的话是不正确的,她的认识是片面的,没有全面了解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具体包括一下几方面:(1)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有别于其他专业人员学习同样学科的要求。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案例中,刘老师认为小学老师教的东西很浅显,没必要学习更深的专业知识,这种看法是肤浅的。基础知识与高深的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要教师深入浅出,居高临下,融会贯通。(2)教师广泛的文化素养教师在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素养之外,还必须有比较广博的文化素养。首先是因为各门学科呈现综合化的趋势:其次是因为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兴趣广泛,求知欲强:且今天的小学生获取信息渠道广泛,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案例中,刘老师认为没必要学习和他所教学科无关的知识是一种狹隘的看法,一名教师如果不可能什么都懂,但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是十分必要的。(3)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教育专业素养要求教师要敬业,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刘老师认为自己没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学习,必然会阻碍她教育专业素养的培养。一名教师若缺乏教育专业素养,将无法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刘老师认为没必要学习和所教学科无关的知识,显然会阻碍他教育专业素养的培养。总之,在教育教学中,作为一名教师,既要有精通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素养,还应发展自己的教育能力,不断提高教育水平,才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一十六、不会听课的小刚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支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节课,等到被教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没听到前面的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边的东西。考试成绩自然不好,教师和家长都很着急。他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认真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请分析小刚不会听课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答案】原因:1.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虽已发展了有意注意,但还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上课不专心听讲,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2.对上课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如果教师讲得有趣,他肯定会全神贯注。3.虽巳上了三年级,却还未养成上课听讲的良好习惯。4.不适应教师的讲课形式或不喜欢任课教师,而“迁怒”于听课。5.平时他很少受到教师的关注,而教师的批评正是一种关注,潜意识想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不认真听讲。方法:1.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上课时多采用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小动物、童话、实物等会使课堂生动活泼。另外也可适当增加活动性的内容,让学生参加,会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2.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评价、外部奖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鼓励小学生提各种问题等来激发学习动机。3.上课前调整好情绪。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听好课的基础。4.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寻找答案。为了不分散注意力,将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放在书包里。在听讲时,思考哪些是重点,认为重点的就记下来,准备课后复习。同时,对一些没听懂的也要记下来,以便下课问教师或同学。5.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小学生,平时应给予较多的关注。小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比如,平时交往中,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都会让他们感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有位置的。在上课的时候,可以经常提问。一十七、刘老师说:我是小学老师,教的都是一些很浅显的东西,只要花时间和精力把这些内容熟悉-下就可以了,没必要学习更深的专业知识,更没必要去学习那些和我所教学科无关的知识。请从教师专业素养的角度对刘老师的话进行评析【答案】刘老师的话是不正确的,她的认识是片面的,没有全面了解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具体包括一下几方面:(1)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有别于其他专业人员学习同样学科的要求。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案例中,刘老师认为小学老师教的东西很浅显,没必要学习更深的专业知识,这种看法是肤浅的。基础知识与高深的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要教师深入浅出,居高临下,融会贯通。(2)教师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